期刊文献+
共找到319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适应性金融的气候正义问题研究
1
作者 刘志洋 《华北金融》 2024年第4期40-49,94,共11页
从某种意义来讲,当前全球的气候问题是人类社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排放大量温室气体所引发,而气候变化的后果却由很多没有享受到发展利益的国家来承担,因此全球气候变化风险本身就蕴含了气候正义问题。为了帮助此类国家应对气候风险,全球... 从某种意义来讲,当前全球的气候问题是人类社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排放大量温室气体所引发,而气候变化的后果却由很多没有享受到发展利益的国家来承担,因此全球气候变化风险本身就蕴含了气候正义问题。为了帮助此类国家应对气候风险,全球金融业提出了适应性金融(Adaptive Finance)理念。虽然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些金融支持,帮助其适应和度过应对气候风险变化期,但本文认为,在维护气候正义方面,适应性金融并没有完全彰显气候正义,在一些方面存在不足:发达国家金融支持落实欠缺导致补偿性正义难以实现;发展中国家在金融资源分配机制方面难以达成共识导致分配性正义难以实现;金融治理存在不完善导致过程性正义难以实现。最后,本文立足于气候正义的实现,对未来适应性金融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性金融 气候正义 金融资源分配
下载PDF
审慎视角下金融科技平台企业监管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志洋 解瑶姝 徐索菲 《海南金融》 2023年第11期30-38,87,共10页
符合金融发展规律的金融监管不会抑制金融创新,但风险承担能力与风险承担水平匹配应是金融科技监管的底线原则,且能够有效解决规范与发展的对立统一问题。本文认为,即使是在“监管沙盒”中进行创新试验,也应要求金融科技平台企业的风险... 符合金融发展规律的金融监管不会抑制金融创新,但风险承担能力与风险承担水平匹配应是金融科技监管的底线原则,且能够有效解决规范与发展的对立统一问题。本文认为,即使是在“监管沙盒”中进行创新试验,也应要求金融科技平台企业的风险承担大小与其风险承担能力相一致,这样金融科技平台企业才能够“走出沙盒”。本文首先从实然性、必然性和应然性三个角度论述了对金融科技平台企业实施监管的原因,并提出了审慎监管应遵守的四个原则:科技服务与金融服务分业监管原则、合规监管上升至风险监管原则、全面风险管理原则、加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原则。之后,从公司治理体系、偿付能力监管与流动性监管双支柱框架、监管当局监督检查、信息披露以及宏观审慎视角提出了对金融科技平台企业实施审慎监管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慎监管 金融科技 平台企业 金融创新 Basel理念 风险特征
下载PDF
新发展理念下金融衍生产品市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金融功能逻辑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志洋 徐索菲 《中国证券期货》 2023年第3期13-22,共10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中国资本市场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的指引下,充分发挥其应有的金融功...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中国资本市场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的指引下,充分发挥其应有的金融功能,服务中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认为,中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在创新维度下丰富了产品体系,发挥金融风险管理功能;在协调维度上协同现货市场价格,履行价格发现功能;在绿色维度上促进经济绿色发展,完善绿色资本形成功能;在开放维度上竞争全球金融体系话语权,助推人民币国际化;在共享维度上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践行共同富裕发展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衍生产品市场 新发展理念 高质量发展 金融功能
下载PDF
生态市场主义视域下西方金融业应对气候风险实践评判及中国制度优势
4
作者 刘志洋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2-150,共9页
气候变化将会对全球经济发展产生系统性冲击。为了应对气候风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了生态资本主义思潮,其中又以生态市场主义对西方国家气候政策的影响最大。生态市场主义在机制逻辑上过于强调市场机制的价格引导作用,进而导致绿色... 气候变化将会对全球经济发展产生系统性冲击。为了应对气候风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了生态资本主义思潮,其中又以生态市场主义对西方国家气候政策的影响最大。生态市场主义在机制逻辑上过于强调市场机制的价格引导作用,进而导致绿色投资形成不足;在政策逻辑上过于依靠有效市场理论,进而导致企业碳排放的负外部性难以内部化;在技术逻辑上,资本市场难于达成对气候风险定价的共识,无法提供技术底层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制度优势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障;在机制逻辑上,突破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引导绿色投资;在政策逻辑上,立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制定经济政策,避免市场失灵问题;在技术逻辑上,有为政府激发了市场主体积极应对气候风险的识别和评估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市场主义 生态资本主义 气候风险 西方金融业 中国制度优势 “双碳”目标
下载PDF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创新
5
作者 刘志洋 《林业科技情报》 2024年第1期241-243,共3页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高职院校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教师业务水平提高、教学体系构建、企业科技攻关和地方经济建设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职院校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必须立足其现存问题,分析其影响因素...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高职院校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教师业务水平提高、教学体系构建、企业科技攻关和地方经济建设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职院校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必须立足其现存问题,分析其影响因素,从理论维度和实践维度双重发力共同推进高职中药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创新。因此,既要在理论上探讨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中药学人才培养模式创立的必要性和基本思路,也要从师资队伍建设、实验教学、实践教学和考核就业体制等实践维度探索高职中药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方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中药学 人才 教学体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植物生理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课程改革与探索
6
作者 刘志洋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4年第4期159-160,182,共3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线上线下混合式新型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各大高校教学改革的新趋势。在新农科背景下,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课程改革,既是拓宽师生教学渠道的关键之举,也是保证师生应对客观形势...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线上线下混合式新型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各大高校教学改革的新趋势。在新农科背景下,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课程改革,既是拓宽师生教学渠道的关键之举,也是保证师生应对客观形势影响下教学困境的重要手段。以植物生理学课程为例,立足新农科培养创新型、复合型涉农人才的目标导向,结合新农科背景下本科课程“一师一优课”建设要求以及网络智能化的特点,以“超星学习通”网络教学为平台,探索新农科背景下植物生理学“线上构建+线下强化”的混合式新型教学模式,以期推动信息与教育深度的纵向改革,为涉农类其他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植物生理学 教学改革 课程体系
下载PDF
基于热带法测量低熔点固体的导热系数
7
作者 谢知言 童童 +4 位作者 崔文骥 刘志洋 陈玉旻 刘德华 赵述敏 《物理实验》 2024年第3期54-61,共8页
稳态法测量导热系数的实验原理明晰,但测试时间长,且不便于测量低熔点样品;热带法是用同一条带状金属同时充当热源和温度传感器并实现导热系数高效测量的方法.基于热带法,设计了瞬态导热系数测试装置,搭建了包括测试电路和制冷系统在内... 稳态法测量导热系数的实验原理明晰,但测试时间长,且不便于测量低熔点样品;热带法是用同一条带状金属同时充当热源和温度传感器并实现导热系数高效测量的方法.基于热带法,设计了瞬态导热系数测试装置,搭建了包括测试电路和制冷系统在内的实验平台,并基于高斯-牛顿迭代法处理实验数据.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热带传感特性线性度较好,单次测试时间只需约30 s,平台可提供-15~0℃的低温测试环境,可对较低熔点的样品进行测量.从热带因存在热容吸热、热带端部的热量逸散和匹配电阻的温漂给出了减少导热系数测量偏差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热系数 热带法 低熔点固体
下载PDF
大花萱草组织培养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刘志洋 李海涛 +2 位作者 朱祥春 孟婧 高继国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43-45,共3页
采取大花萱草茎尖为外植体接种在不同培养基上,研究了不同浓度的NAA和6-BA对于外植体生长的影响,并探索了最适于产生愈伤组织和生根的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有利于外植体产生愈伤组织的培养基配方是MS+6-BA1.0mg·L-1+NAA0.05mg... 采取大花萱草茎尖为外植体接种在不同培养基上,研究了不同浓度的NAA和6-BA对于外植体生长的影响,并探索了最适于产生愈伤组织和生根的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有利于外植体产生愈伤组织的培养基配方是MS+6-BA1.0mg·L-1+NAA0.05mg·L-1+30g糖+8g琼脂;适合愈伤组织诱导生芽培养基配方是MS+6-BA1.0mg·L-1+30g糖+8g琼脂;适合幼苗生根的培养基配方是1/2MS+NAA0.5mg·L-1+30g糖+8g琼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花萱草 组织培养 愈伤组织
下载PDF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与系统性风险贡献度 被引量:32
9
作者 刘志洋 宋玉颖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1-143,共13页
针对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的实证分析表明,商业银行信贷承诺持有量越高,其系统性风险贡献度越低,作用机制是商业银行通过持有更多的流动性资产来降低系统性风险贡献度;信贷承诺与活期存款的协同效应是中国商业银行降低其系统性风险贡献度的... 针对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的实证分析表明,商业银行信贷承诺持有量越高,其系统性风险贡献度越低,作用机制是商业银行通过持有更多的流动性资产来降低系统性风险贡献度;信贷承诺与活期存款的协同效应是中国商业银行降低其系统性风险贡献度的另一个机制,但这种协同效应显著性不是很高,仍有待进一步开发。总体上,本文的实证研究认为流动性比率虽然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贡献度无直接关系,但存在间接关系,流动性比率越高,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贡献度越低,银行体系越稳定,这与Wagner(2007)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性风险 系统性风险 CoVaR 信贷承诺 协同效应
下载PDF
仿象鼻机器人设计与实验
10
作者 蒋炜忠 韩露 +3 位作者 刘志洋 滕菲 白晓楠 孙龙飞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24年第1期86-88,共3页
为了模拟象鼻的包络抓取动作,设计了基于绳索与记忆合金弹簧差动驱动的仿象鼻机器人。通过绳索驱动仿象鼻机器人关节模块弯曲,再通过象鼻模块间记忆合金弹簧等效刚度的控制,达到多种弯曲变形效果,实现对不同形状物体的包络抓取功能。采... 为了模拟象鼻的包络抓取动作,设计了基于绳索与记忆合金弹簧差动驱动的仿象鼻机器人。通过绳索驱动仿象鼻机器人关节模块弯曲,再通过象鼻模块间记忆合金弹簧等效刚度的控制,达到多种弯曲变形效果,实现对不同形状物体的包络抓取功能。采用D-H法建立了仿象鼻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分析了机器人的工作空间。并经过样机实验验证了结构的可行性。此仿象鼻机器人在果蔬采摘、复杂物体抓取等领域有一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机器人 绳驱动 记忆合金弹簧 结构设计
下载PDF
低温处理对六种宿根花卉根系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志洋 宫书 +1 位作者 陈曦 郭旭新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01-203,共3页
以6种宿根花卉为试验材料,经-20℃处理后测定其根系活力。结果表明:6种宿根花卉抗寒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金光菊‘草原阳光’、大花萱草‘金娃娃’、大花萱草‘美国三重瓣’、金光菊‘玛雅’、羽扇豆‘画廊’、羽扇豆‘飘逸’。
关键词 宿根花卉 低温处理 根系活力
下载PDF
唐菖蒲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志洋 车代弟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4年第5期695-698,共4页
本试验以唐菖蒲无菌试管苗叶片、茎段、幼芽为外植体,探讨其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情况。结果表明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极低。茎段愈伤多为黄色致密的非胚性愈伤,幼芽愈伤多为乳白色胚性愈伤。幼芽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分化率以及分化速度... 本试验以唐菖蒲无菌试管苗叶片、茎段、幼芽为外植体,探讨其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情况。结果表明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极低。茎段愈伤多为黄色致密的非胚性愈伤,幼芽愈伤多为乳白色胚性愈伤。幼芽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分化率以及分化速度也均高于茎段外植体。初步表明幼芽是建立愈伤组织再生体系的良好外植体。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2,4-D4.0+6BA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菖蒲 愈伤组织 组织诱导 植株再生
下载PDF
市值分化视角下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基于面板门限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志洋 解瑶姝 马延安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22年第5期63-72,共10页
上市商业银行出现了市值分化现象与商业银行运用金融科技实现经营转型的进程密切相关。基于中国上市商业银行股票收益率数据,测算金融市场隐含(Market implied)的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并以商业银行年报为文本分析对象,使用面板门限回... 上市商业银行出现了市值分化现象与商业银行运用金融科技实现经营转型的进程密切相关。基于中国上市商业银行股票收益率数据,测算金融市场隐含(Market implied)的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并以商业银行年报为文本分析对象,使用面板门限回归模型,以商业银行市值作为门限变量,以金融科技发展水平作为响应变量进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对于中国上市商业银行,市值越高,其运用金融科技增加风险承担水平的动机越强烈;而金融科技并没有增加市值较低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其主要原因是商业银行市值表示的是市场化的偿付能力,市值越高的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能力越强,越有动机和能力来运用最新的金融科技来增加业务的风险水平,进而增加盈利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商业银行风险承担 面板门限回归模型
下载PDF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与偿付能力风险 被引量:22
14
作者 刘志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2-59,159-160,共8页
流动性风险与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对的主要风险类型,研究二者的相互关系及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实证分析表明,反映中国商业银行整体流动性风险的流动性创造指标会显著影响银行信用风险,但表示银行融资流动性风险的N... 流动性风险与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对的主要风险类型,研究二者的相互关系及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实证分析表明,反映中国商业银行整体流动性风险的流动性创造指标会显著影响银行信用风险,但表示银行融资流动性风险的NSFR比率不会影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信用风险对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不显著。本文实证分析也从侧面证明银行资产流动性风险对银行信用风险影响较高,因为二者都与银行账面资产有关。实证分析还表明中国银行业存在"大而不倒"的现象,但本文认为这种"大而不倒"的现象本质来源是政府承担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的管理任务,因此商业银行自身应该从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交互作用角度做好风险管理,降低银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性风险 信用风险 NSFR 银行违约概率 金融风险
下载PDF
金融功能论视角下金融科技服务绿色金融发展机制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刘志洋 解瑶姝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7-114,共8页
金融科技的“供给侧”与绿色金融发展的“需求侧”相耦合。从金融功能论视角出发,研究发现金融科技通过四个方面服务绿色金融发展:数据信息记录和披露的信息生产功能;绿色投资的金融资本形成功能;风险保障和风险管理功能;金融治理功能... 金融科技的“供给侧”与绿色金融发展的“需求侧”相耦合。从金融功能论视角出发,研究发现金融科技通过四个方面服务绿色金融发展:数据信息记录和披露的信息生产功能;绿色投资的金融资本形成功能;风险保障和风险管理功能;金融治理功能。中国金融业应充分发挥金融科技在提升金融功能效率方面的优势,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绿色金融 金融功能 生态环境 绿色低碳转型
原文传递
金融科技的主要功能、风险特征与规范监管 被引量:12
16
作者 刘志洋 《南方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63-71,共9页
金融科技本质上是风险科技,没有改变金融的本质。金融科技有助于金融机构增强风险管理能力,进而提升企业价值;而监管科技有助于金融监管当局更加有效地实施风险监管、降低监管成本。随着金融科技运用的深入,金融监管风险管理的重心将会... 金融科技本质上是风险科技,没有改变金融的本质。金融科技有助于金融机构增强风险管理能力,进而提升企业价值;而监管科技有助于金融监管当局更加有效地实施风险监管、降低监管成本。随着金融科技运用的深入,金融监管风险管理的重心将会部分地从传统金融类型风险向法律风险、信息科技风险、第三方外包风险等非金融类型风险转移,并从微观金融风险向系统性金融风险转移,形成风险的“双漂移”机制。为更好地防范金融系统风险,金融监管当局应主动拥抱金融科技,积极探索应用金融科技提高监管效率的措施,提高监管人员应用金融科技的专业能力;在现行监管框架中融入金融科技,并进一步改革监管框架以适应金融科技发展;完善金融科技监管的跨国合作,共同应对金融科技可能带来的金融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金融监管 互联网金融 监管科技 金融风险 风险管理
下载PDF
商业银行偿付能力风险、流动性风险与银行体系风险 被引量:13
17
作者 刘志洋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1-49,共9页
宏观审慎监管需要微观基础。研究商业银行偿付能力风险与流动性风险和银行体系风险的关系,有助于监管当局制定合适的监管工具,有效管理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中国未曾爆发过真正意义的银行业危机,因而研究影响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因素成... 宏观审慎监管需要微观基础。研究商业银行偿付能力风险与流动性风险和银行体系风险的关系,有助于监管当局制定合适的监管工具,有效管理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中国未曾爆发过真正意义的银行业危机,因而研究影响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因素成为难题。在借鉴风险二维定义属性基础上,本文对商业银行偿付能力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如何影响银行业稳定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当商业银行偿付能力上升时,银行风险承担会上升,进而增加银行倒闭的预期损失;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上升也会增加银行倒闭的预期损失;商业银行偿付能力提高时,流动性风险会降低;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上升时,偿付能力风险也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偿付能力风险 流动性风险 银行体系风险 宏观审慎监管
下载PDF
互联网金融监管“宏观—微观”协同框架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刘志洋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6-116,共11页
协同监管理念下"宏观—微观"结合的互联网金融综合监管框架中,宏观层面应实施透明性监管,专注于互联网金融对整体金融体系的影响,关注风险的传染性,且借鉴宏观审慎监管的思路;而在微观层面对互联网金融应实施机构类型监管,借... 协同监管理念下"宏观—微观"结合的互联网金融综合监管框架中,宏观层面应实施透明性监管,专注于互联网金融对整体金融体系的影响,关注风险的传染性,且借鉴宏观审慎监管的思路;而在微观层面对互联网金融应实施机构类型监管,借鉴微观审慎监管的思路;同时不论是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都应该实施创新监管理念。在此框架下,互联网金融监管主体应是多部门共同形成的联合委员会,这也符合当前大金融监管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金融监管 协同监管
下载PDF
碳市场、能源市场与金融市场相互影响关系研究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推出前后比较视角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志洋 马欣頔 解瑶姝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6-46,共11页
本文从“碳市场-能源市场-金融市场”的系统观出发,研究碳市场、能源市场和股票市场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推出前,能源市场对碳市场具有正向影响,而碳市场对能源市场存在负向影响;低碳转型行业的股票收益率上涨会... 本文从“碳市场-能源市场-金融市场”的系统观出发,研究碳市场、能源市场和股票市场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推出前,能源市场对碳市场具有正向影响,而碳市场对能源市场存在负向影响;低碳转型行业的股票收益率上涨会增加对碳排放权的需求,而碳市场对低碳转型行业的影响相对较弱。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推出和运行对“碳市场-能源市场-股票市场”之间的关系产生结构性影响,全国性碳市场影响区域碳市场,反之影响特征不明晰;金融市场与碳市场、能源市场与碳市场的关系呈现一定的全国与区域分割性特征。建议发挥碳市场约束机制,推动区域性碳市场与全国性碳市场协同发展,联通碳市场与金融市场,促进经济低碳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市场 能源市场 低碳转型行业 BigVAR模型 碳期货
下载PDF
大花单瓣矮牵牛新品种‘唯美红’的选育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志洋 李海涛 周玉兰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5-226,共2页
‘唯美红’矮牵牛是对美国‘DreamsRed’矮牵牛杂种分离后代,经过连续6代系谱选择法选育而成的品种。该品种花径8~9cm,颜色纯红鲜艳,多花多分枝,冠幅50~60cm,株高20~30cm;植株长势强壮、整齐一致;抗性强,日照雨淋不易褪色,高温多雨... ‘唯美红’矮牵牛是对美国‘DreamsRed’矮牵牛杂种分离后代,经过连续6代系谱选择法选育而成的品种。该品种花径8~9cm,颜色纯红鲜艳,多花多分枝,冠幅50~60cm,株高20~30cm;植株长势强壮、整齐一致;抗性强,日照雨淋不易褪色,高温多雨表现佳;从播种到开花90~100d,是优秀的大花单瓣型矮牵牛品种。2008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牵牛 '唯美红’ 品种审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