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7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党领导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治理的显著优势
1
作者 刘志礼 李佳隆 《求知》 2024年第2期43-45,共3页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治理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治理要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领导核心优势、强大政治优势、历史主动优势和人民立场优势,为网络意识形态...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治理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治理要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领导核心优势、强大政治优势、历史主动优势和人民立场优势,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治理塑造坚强的领导核心,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创造安全稳定的网络舆论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中国式现代化 风险治理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领导核心 核心优势 网络舆论环境 显著优势
下载PDF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文明价值与世界意义
2
作者 刘志礼 魏梓桐 《统一战线学研究》 2024年第1期26-37,共12页
“新型政党制度”的重大论断,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大视野赋予了这项制度独特的文明底蕴和鲜明的世界意义。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深刻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深刻把握中华文... “新型政党制度”的重大论断,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大视野赋予了这项制度独特的文明底蕴和鲜明的世界意义。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深刻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深刻把握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创造的现代政党政治文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与文明本体之间存在互促互进的深层次关系,展现了丰富的文明本体价值。它不仅塑造了人类政治制度文明新形态,而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战略机制和重要组成部分。从实现中华文明复兴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为中华文明赓续发展提供了根本政治前提和政治制度基础,并传承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路向、主体结构及其文明特质,建构了当代中国基本政治结构、经济体系、文化精神和社会秩序,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从破解人类文明悖论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为从根本上解决生产方式不平等问题提供了政党制度支撑,促进消除了中国长期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创造了走向全面共同富裕的中国道路。从消除现代文明危机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在打破“现代化=西方化”迷思与创造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作出了独特贡献,为破解西方现代文明发展及文明形态内部的系统性危机提供了新思路和新理念。从促进不同文明交流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所倡导的价值理念不仅提供了消除文明隔阂、超越文明冲突的方式和途径,更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中国政党的智慧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 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文明价值 世界意义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领导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学理思考
3
作者 刘志礼 李佳隆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1期34-38,共5页
自我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以来,党领导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经历了初步探索、持续推进和改革创新三个阶段。进入新时代,党领导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面临敌对势力加大网络意识形态渗透力度、网民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参与有待优化、网... 自我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以来,党领导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经历了初步探索、持续推进和改革创新三个阶段。进入新时代,党领导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面临敌对势力加大网络意识形态渗透力度、网民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参与有待优化、网络意识形态风险复杂性和突发性日益增强、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主体的考验更加严峻等现实挑战。鉴于此,应完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权责分工、强化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制度保障、提升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主体工作水平、形成强大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 国家治理
下载PDF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渊源、内涵特征与比较优势
4
作者 刘志礼 郑悦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11,29,共12页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这一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历经百年奋斗深刻形塑的社会主义文明最新范式,以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为理论渊源,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文明发展路径,致力于促进文明间交流互鉴,有着...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这一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历经百年奋斗深刻形塑的社会主义文明最新范式,以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为理论渊源,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文明发展路径,致力于促进文明间交流互鉴,有着替代资本主义文明的历史必然性。与西方文明形态相比,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进步性在于史观视野层面大历史观提供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指导对西方中心主义史观的超越;价值立场层面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人类文明发展演进提供的现实出路对西方普世价值的超越;结构样态层面五大文明并联式协调发展共同推动的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对西方各文明要素串联式发展的超越;以及政党关系层面合作型政党关系呈现的独特价值与增量贡献对竞争型政党关系的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文明观 大历史观
下载PDF
Volume viewer椎体容积测量在胸腰椎骨折伤椎椎体内植骨中的应用
5
作者 熊绪 刘家明 +5 位作者 刘志礼 黄山虎 钱珊 高静 陈江伟 吴志华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4年第2期27-31,共5页
目的探讨Volume viewer椎体容积测量在胸腰椎骨折伤椎椎体内植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2021年收治的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AW Siever 3.2后处理工作站Volume viewer对患者术前伤椎椎体CT扫描数据进行分析,精确计... 目的探讨Volume viewer椎体容积测量在胸腰椎骨折伤椎椎体内植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2021年收治的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AW Siever 3.2后处理工作站Volume viewer对患者术前伤椎椎体CT扫描数据进行分析,精确计算术前伤椎椎体容积。将伤椎丢失容积<50%患者归为低丢失组,伤椎丢失容积≥50%者归为高丢失组,比较2组术后伤椎高度变化及再压缩发生率。结果共纳入70例患者,其中低丢失组37例,高丢失组33例。高丢失组患者术前伤椎容积和椎体前缘高度低于低丢失组(P<0.05)。高丢失组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椎体前缘高度恢复低于低丢失组(P<0.05)。高丢失组术后伤椎再压缩发生率高于低丢失组(48.5%比10.8%,P<0.05)。低丢失组中植骨患者术后再压缩发生率均与未植骨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0%比9.1%,P=0.380);高丢失组中植骨患者术后再压缩发生率与未植骨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0%比56.5%,P=0.260)。结论术前伤椎椎体容积丢失≥50%的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其术后伤椎再压缩发生率高,而伤椎椎体植骨有降低术后再压缩发生率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椎体再压缩 伤椎椎体容积测量 伤椎椎体内植骨
下载PDF
退行性腰椎侧凸椎管形态学特征及其与脊柱-骨盆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6
作者 吴嘉宝 孙伯林 +5 位作者 邢锴 张宁 周荣平 陈江伟 刘志礼 刘家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9-167,共9页
目的 测量退行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DLS)患者椎管形态学参数,分析其变化规律及其与脊柱-骨盆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DLS患者50例,分别在X线、CT及MRI上测量腰弯Cobb角、腰椎前凸角、顶椎位置、顶椎偏移距离、顶... 目的 测量退行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DLS)患者椎管形态学参数,分析其变化规律及其与脊柱-骨盆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DLS患者50例,分别在X线、CT及MRI上测量腰弯Cobb角、腰椎前凸角、顶椎位置、顶椎偏移距离、顶椎旋转度、顶椎侧方和前方滑移距离、骨盆投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凹侧和凸侧椎间孔高度、宽度和横截面积、硬膜囊横截面积、横径和前后径,分析椎管形态学变化规律及其与脊柱-骨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DLS患者的顶椎位于L_(2)~L_(3)椎体;其椎管相关参数最小处均位于L_(4/5)节段;椎间孔相关参数最小处均位于L_(2/3)节段。DLS患者L_(2/3)水平椎管及椎间孔的形态学参数与年龄、腰弯Cobb角及顶椎偏移距离存在相关性(P<0.05);而L_(5)/S_(1)水平椎间孔的形态学参数与PI、SS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DLS患者椎管最狭窄处多位于L_(4/5)节段,而椎间孔最狭窄处多位于L_(2/3)节段。顶椎区椎管狭窄程度、椎间孔狭窄程度与脊柱-骨盆参数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侧凸 椎管 椎间孔 解剖学 测量
原文传递
下颈椎新型双螺纹椎弓根螺钉设计的解剖学测量
7
作者 刘子豪 刘家明 +4 位作者 颜金祥 吴嘉宝 黄山虎 张志宏 刘志礼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125,共5页
目的通过测量正常人群颈椎解剖学参数,为设计新型双螺纹椎弓根螺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100名健康人群,完善颈椎CT扫描,在CT片上分别测量C_(3~7)的双侧椎弓根螺钉进钉路径长度(包括椎体内长度、椎弓根长度、椎板长度,作为椎弓根螺钉... 目的通过测量正常人群颈椎解剖学参数,为设计新型双螺纹椎弓根螺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100名健康人群,完善颈椎CT扫描,在CT片上分别测量C_(3~7)的双侧椎弓根螺钉进钉路径长度(包括椎体内长度、椎弓根长度、椎板长度,作为椎弓根螺钉长度设计参考)、进钉外展角和椎弓根峡部的宽度和高度(作为椎弓根螺钉直径设计参考)。计算各测量结果的均值及四分位数。结果纳入成年健康志愿者100人的基本信息,包括身高、年龄,体重,合并疾病,其中男54例,女46例,平均年龄35.95岁。从C_(3~7),各参数左右两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颈椎椎弓根螺钉进钉路径椎体平均长度(15.85±1.20)~(19.40±1.50)mm;椎弓根平均长度(5.42±1.06)~(6.03±0.84)mm;椎板平均长度(9.52±1.15)~(10.33±1.58)mm。进钉外展角平均值范围(39.82±2.53)°~(42.56±2.50)°;椎弓根峡部宽度平均值(5.84±0.87)~(7.10±1.05)mm;椎弓根峡部高度平均值(6.71±1.10)~(8.26±1.22)mm。结论通过对正常人群颈椎C_(3)~C_(7)椎弓根螺钉进钉相关解剖参数的测量,为设计新型双螺纹颈椎椎弓根螺钉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颈椎 解剖学测量 双螺纹椎弓根螺钉
原文传递
宏基因二代测序在脊柱感染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8
作者 龙思萍 刘志礼 +1 位作者 黄山虎 刘家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9-122,128,共5页
脊柱感染(spinal infection,SI)是一种比较少见的感染性疾病,由于经验性使用抗生素使耐药菌感染的几率增加,同时检测技术的进步导致检出率增加,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判断病原体的类型从而针对性地使用抗生素是治疗的关键,然而传统检测... 脊柱感染(spinal infection,SI)是一种比较少见的感染性疾病,由于经验性使用抗生素使耐药菌感染的几率增加,同时检测技术的进步导致检出率增加,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判断病原体的类型从而针对性地使用抗生素是治疗的关键,然而传统检测方法检出率低且耗时长,不利于脊柱感染的快速精确诊断。宏基因二代测序(metagenomics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是一种可对样本中所有核酸片段进行测序的检测技术,其出现颠覆了传统检测方法,在脊柱感染的诊断与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mNGS在脊柱感染诊治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二代测序 脊柱感染 病原体 临床用药
下载PDF
SYVN1介导FASN泛素化降解促进骨肉瘤细胞失巢凋亡
9
作者 钟南山 杨枫 刘志礼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3期349-355,共7页
目的探讨FASN在骨肉瘤远处转移过程中受调控的机制。方法应用骨肉瘤失巢凋亡抵抗模型,通过在线预测、蛋白组学测序以及CO-IP实验等,筛选出与FASN相互作用的E3连接酶;Western blot、泛素化实验检测FASN蛋白的泛素化水平;应用流式细胞术,... 目的探讨FASN在骨肉瘤远处转移过程中受调控的机制。方法应用骨肉瘤失巢凋亡抵抗模型,通过在线预测、蛋白组学测序以及CO-IP实验等,筛选出与FASN相互作用的E3连接酶;Western blot、泛素化实验检测FASN蛋白的泛素化水平;应用流式细胞术,肿瘤成球实验、裸鼠原位骨肉瘤肺转移模型等,探讨FASN泛素化在骨肉瘤远处转移中的调控机制。结果FASN在失巢凋亡抵抗细胞中泛素化水平降低而表达升高,预测结果提示SYVN1是FASN泛素化的E3连接酶;过表达SYVN1可以诱导骨肉瘤细胞失巢凋亡,并降低骨肉瘤原位成瘤和远处转移能力。结论E3连接酶SYVN1在骨肉瘤失巢凋亡抵抗过程中降低,导致FASN泛素化下降而表达升高,过表达SYVN1可抑制骨肉瘤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FASN SYVN1 泛素化 远处转移
下载PDF
《论语》中为政以德思想的特点及启示
10
作者 刘志礼 巴莹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2023年第2期39-41,共3页
《论语》中为政以德思想立足于天人合一的哲学基础,阐释了为政者应克己复礼、修身治国的仁政思想。当代为政者应吸纳《论语》为政以德的优秀思想,以德明理,以德治国,以人为本,进而提升自身的政治管理能力。
关键词 《论语》 为政以德思想 特点 启示
下载PDF
新时代防范化解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逻辑理路·主要成效·重要启示
11
作者 刘志礼 李佳隆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1-1,4-6,共4页
新时代防范化解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有着深刻的理论逻辑、价值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十年间的探索实践,此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开启新征程,要始终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网上正面宣传与加强国际传播相统... 新时代防范化解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有着深刻的理论逻辑、价值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十年间的探索实践,此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开启新征程,要始终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网上正面宣传与加强国际传播相统一、技术预警与应急处置相统一、构建网络强国与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相统一、底线思维与斗争精神相统一,以更好维护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 逻辑 启示
原文传递
江西地区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诊疗现状调查 被引量:1
12
作者 熊绪 刘家明 +4 位作者 陈伟文 陈江伟 周荣平 黄山虎 刘志礼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35-1140,1166,共7页
目的分析江西地区不同等级医院、不同职称的骨科医师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诊疗和认知现状。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使用“问卷星”平台设计问卷通过微信发放。调查对象为江西地区具... 目的分析江西地区不同等级医院、不同职称的骨科医师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诊疗和认知现状。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使用“问卷星”平台设计问卷通过微信发放。调查对象为江西地区具有职业资格的骨科医师,问卷的内容包括:基本信息,OVCF诊断、治疗、管理的选择以及学习现状。结果共回收279份有效问卷,其中初级职称67人、中级职称106人、高级职称106人。诊断方面:三甲医院骨科医师选择QCT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比例更高(P<0.05)。不同等级医院、不同职称的骨科医师对骨质疏松症检查对象的选择存在差异(P<0.05);治疗方面:中高级职称医师倾向于手术治疗OVCF(P<0.05)。不同等级医院、不同职称的骨科医师对于抗骨质疏松症药物的选择差异大(P<0.05);管理方面:初级职称医师有抗骨质疏松症治疗方案的比例更低(P<0.05),调查对象建立随访比例较低;学习方面:初、中级职称医师系统的骨质疏松症专业知识学习比例低(P<0.05)。结论江西地区骨科医师对OVCF的诊疗选择因医院等级、职称不同,差异性较大。三甲医院医师倾向于选择QCT诊断骨质疏松症;中高级职称和三级医院医师倾向于选择手术治疗OVCF;大多数调查对象缺乏对OVCF的管理方案;初、中级职称骨科医师缺乏系统专业地学习骨质疏松症相关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压缩性骨折 问卷调查 医师
下载PDF
水缸评分法:可靠的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评定方法
13
作者 张钰 洪淑娥 +4 位作者 刘家明 刘志礼 肖世宁 颜金祥 周扬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9-104,共6页
目的分析水缸评分法评估大鼠脊髓损伤(SCI)后运动功能恢复的准确性。方法选用成年雌性SD大鼠36只,采用数字表将大鼠随机分为脊髓损伤组和假手术组(n=18/组)。大鼠SCI后第1、3、5、7、14、21天分别采用水缸评分方法、BBB评分法和运动诱... 目的分析水缸评分法评估大鼠脊髓损伤(SCI)后运动功能恢复的准确性。方法选用成年雌性SD大鼠36只,采用数字表将大鼠随机分为脊髓损伤组和假手术组(n=18/组)。大鼠SCI后第1、3、5、7、14、21天分别采用水缸评分方法、BBB评分法和运动诱发电位(MEP)评估大鼠后肢功能恢复情况,并以运动诱发电位(MEP)作为金标准,分析比较两种评分方法的差异及验证水缸评分法的准确性。结果与BBB评分方法相比,大鼠SCI后第3天,水缸评分法得分高于BBB评分法得分(0.22±0.43分vs0±0分,P<0.05),并在第5、7、14天的得分均高于BBB评分法得分(0.67±0.49分vs 0.11±0.32分,4.33±1.19分vs 2.83±1.04分,8.61±1.20分vs 7.06±1.0分,P<0.01)。术后第21天,水缸评分法(14.78±1.06分)与BBB评分法(14.50±1.47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电生理监测结果显示,水缸评分法得分与BBB评分法得分均与MEP潜伏期呈显著相关,但水缸评分法与MEP潜伏期的相关系数更高(r=-0.90,P<0.05)。结论水缸评分法与BBB评分法相比,能够在大鼠SCI早期更客观、准确的反映脊髓损伤后的功能恢复过程,可作为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后肢功能恢复的一种可靠的评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水缸评分方法 SD大鼠 运动诱发电位
下载PDF
中国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流行病学特征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浩 刘宇 +3 位作者 肖世宁 张钰 刘志礼 刘家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97-407,共11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对中国创伤性脊髓损伤(traumatic spinal cord injury,TSCI)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TSCIence、万方数据、维普网(vip citation databases,VIP)和中国知网(... 目的:通过Meta分析对中国创伤性脊髓损伤(traumatic spinal cord injury,TSCI)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TSCIence、万方数据、维普网(vip citation databases,VIP)和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检索时限均从2017年8月31日~2023年2月28日,收集有关中国地区TSCI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并发症和合并伤的研究,对文献所报道的TSCI发病率、年龄特征、男女比例、病因学占比、损伤节段和损伤程度等数据进行提取。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检索与筛选文献、提取文献数据,并对纳入研究的文献按照AHRQ(Agency for Health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横断面研究评价标准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7.0软件进行单臂研究数据的Meta分析,整合纳入文献中的各项流行病学数据,分析结果由森林图表示。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中英文文献21篇,对文献中报道的TSCI患者数据进行Meta合并分析,结果显示,我国TSCI年发病率为0.06‰[95%CI(0.04‰~0.08‰)]。TSCI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性别比例为(1.86~4.73)∶1,所有患者的平均年龄范围为32.09~53.92岁。中国TSCI的主要病因是高处坠落、交通事故和低处跌倒,其占比分别为30%、31%和25%。中国TSCI患者的主要损伤部位是颈段和胸段,占比分别为55%和21%。TSCI损伤的严重程度按照ASIA分级进行评定,以A级和D级损伤占比最大,分别为30%和38%。中国TSCI患者伴随合并伤的概率为56%[95%CI(45%~67%)],主要是头部损伤和肢体骨折。TSCI后产生并发症的概率31%[95%CI(24%~38%)],以呼吸系统感染和泌尿系感染为主。结论:当前中国TSCI发病率偏高,跌倒和交通事故是其主要病因。损伤节段以颈段为主,损伤程度以ASIA A级和ASIA D级占比最多。超过半数的患者会有身体其他部位的合并伤,近1/3的患者会在TSCI后产生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脊髓损伤 流行病学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许莫氏结节与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罗志文 熊志超 +6 位作者 刘文彩 曹志远 钟南山 姚葛亮 舒勇 刘志礼 刘家明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1期69-72,共4页
目的 分析许莫氏结节(Schmorl’s node,SN)在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中的发生率和分布规律,探讨SN与椎管狭窄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8月诊断为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腰椎磁... 目的 分析许莫氏结节(Schmorl’s node,SN)在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中的发生率和分布规律,探讨SN与椎管狭窄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8月诊断为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腰椎磁共振图像,记录SN在腰椎每个节段的发生情况。根据是否发生SN,将患者分为SN组和非SN组,比较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各椎体中央前后径、各椎间隙硬膜囊前后径、硬膜囊矢径比的差异。分析SN与对应节段腰椎管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共纳入218例患者,其中118例患者的237个终板发生SN。SN在L4/5节段的发生率最高(26.6%),且头侧终板的发生率高于尾侧终板。SN组在L1/2、L2/3和L4/5节段的硬膜囊矢径比值小于非SN组(P<0.05)。SN组的硬膜囊矢径比值平均为0.28±0.10,显著低于非SN组的0.32±0.11(P<0.001),且SN与硬膜囊矢径比值呈负相关(r=-0.164,P<0.001)。结论 SN与腰椎管狭窄严重程度相关,可作为腰椎管狭窄严重程度的一个判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莫氏结节 椎间盘退变 退行性腰椎狭窄 磁共振 硬膜囊与椎体的矢径比
下载PDF
妊娠合并伴神经损害脊柱疾病的治疗
16
作者 应辉 姚葛亮 +3 位作者 刘家明 钟南山 黄山虎 刘志礼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9-192,共4页
妊娠期激素变化致关节松弛;子宫增大和位置改变致重心前移均易导致出现脊柱疾病[1]。大部分患者症状可自行缓解,少数患者症状不缓解甚至加重。当患者表现为并发神经损害时,因其极易出现并发症及后遗症,对产妇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需谨慎... 妊娠期激素变化致关节松弛;子宫增大和位置改变致重心前移均易导致出现脊柱疾病[1]。大部分患者症状可自行缓解,少数患者症状不缓解甚至加重。当患者表现为并发神经损害时,因其极易出现并发症及后遗症,对产妇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需谨慎处理。目前尚无关于妊娠合并脊柱疾病并发神经损害的明确的治疗方案,相关的文献报道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损害 脊柱疾病 关节松弛 子宫增大 妊娠合并 文献报道 疾病的治疗 后遗症
原文传递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邻近椎体骨折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17
作者 罗锟 刘家明 +3 位作者 钟南山 姚葛亮 黄山虎 刘志礼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24-732,共9页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thoracolumbar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后邻近椎体新发骨折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thoracolumbar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后邻近椎体新发骨折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行PKP治疗的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访过程中邻近椎体是否新发骨折,将患者分成骨折组和非骨折组(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椎体位置、骨水泥注射途径(单/双)、注射剂量、注射后形态、骨水泥渗漏情况、椎旁肌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椎体CSA、手术前后及随访时的伤椎前缘高度和Cobb角等临床资料.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PKP术后邻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并利用R软件建立其列线图预测模型,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校准图以及决策曲线验证该模型的预测效能、准确度以及临床价值.结果:总共纳入224例患者,其中男性42例,女性182例,平均年龄65.19±8.62岁.术后36例患者(共45个椎体)发生相邻椎体骨折,发生率为16.0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椎旁肌CSA/椎体CSA值、骨折椎体位置、骨水泥注射剂量、骨水泥渗漏、注射后形态在骨折组与非骨折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进一步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椎旁肌CSA/椎体CSA值降低、胸腰段骨折、骨水泥注射剂量、骨水泥渗漏、注射后呈团块状为PKP术后邻近椎体新发骨折的高危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所建模型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988;校准图显示模型校准曲线与标准曲线较为接近;决策曲线提示模型在1%~98%范围内,模型预测净获益值较高,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结论:OVCF患者PKP术后邻近椎体骨折与年龄、椎旁肌退化程度、骨折椎体位置、骨水泥注射剂量、骨水泥渗漏、注射后形态等因素相关,据此构建的PKP术后邻近椎体骨折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和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 椎体后凸成形术 邻近椎体骨折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新时代中国平视世界理念的核心要义及其时代价值——学习习近平关于中国与世界关系的重要论述
18
作者 白冰 刘志礼 《理论建设》 2023年第4期56-67,共12页
当今世界和中国都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东升西降”趋势日益明显,世界呈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势”,中华民族恰逢伟大复兴之“时”,“时与势”的双向作用与影响是新时代中国平视世界理念的生成基石。“平视世界”具有三层核心要义,要平... 当今世界和中国都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东升西降”趋势日益明显,世界呈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势”,中华民族恰逢伟大复兴之“时”,“时与势”的双向作用与影响是新时代中国平视世界理念的生成基石。“平视世界”具有三层核心要义,要平视西方国家,既要认清西方弊端、抛弃仰视西方,又要对西方强加的不公进行批驳反击,实现相互尊重、平等相待;要重视发展中国家,既要消除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误解疑虑,又要消除俯视发展中国家的倾向,实现团结合作、共同发展;要正视中国自身,既要正视中国自身文化传统、发展道路及对世界发展的贡献,又要正视自身同其他国家存在的差距差异和面临的风险挑战。平视世界理念对正确协调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西方与东方、民族国家与全人类这三对关系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中国 平视世界 中国与世界关系 平视西方 时代价值
下载PDF
脂肪酸合成酶参与骨肉瘤侵袭转移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吴嘉宝 孙伯林 +2 位作者 钟南山 刘志礼 刘家明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4期90-93,99,共5页
骨肉瘤患者致死的最主要因素为肺转移,而脂肪酸合成酶(FASN)与骨肉瘤侵袭转移关系紧密。FASN与骨肉瘤细胞之间存在双向正反馈作用,并在骨肉瘤的生长、分化、增殖、侵袭、凋亡等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FASN可通过激活ERK1/2/Bcl-xL和HER2/P... 骨肉瘤患者致死的最主要因素为肺转移,而脂肪酸合成酶(FASN)与骨肉瘤侵袭转移关系紧密。FASN与骨肉瘤细胞之间存在双向正反馈作用,并在骨肉瘤的生长、分化、增殖、侵袭、凋亡等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FASN可通过激活ERK1/2/Bcl-xL和HER2/PI3K/AKT信号通路或者介导microRNA和异质核核糖核蛋白A1来参与肿瘤细胞的增殖、转移等进展过程。FASN抑制剂如TVB-2640和安洛替尼等将在未来的骨肉瘤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脂肪酸合酶 调控机制 靶向治疗
下载PDF
极光激酶B在骨肉瘤侵袭与转移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20
作者 孙伯林 吴嘉宝 +2 位作者 钟南山 刘志礼 刘家明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5期71-74,共4页
极光激酶B(Aurora-B)是一种有丝分裂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隶属于极光激酶家族,参与细胞周期的完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Aurora-B参与多种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在骨肉瘤中,Aurora-B可通过介导NPM1的磷酸化、microRNA、mTOR/ULK1... 极光激酶B(Aurora-B)是一种有丝分裂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隶属于极光激酶家族,参与细胞周期的完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Aurora-B参与多种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在骨肉瘤中,Aurora-B可通过介导NPM1的磷酸化、microRNA、mTOR/ULK1、PI3K/Akt/NF-κB等多种方式,参与调控骨肉瘤的侵袭和迁移。文章就Aurora-B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骨肉瘤侵袭与转移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光激酶B 骨肉瘤 侵袭 转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