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式肉品快餐分段升温热力杀菌工艺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刘战民 ■金霞 +1 位作者 蒋爱民 连喜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43-45,共3页
通过五香驴肉的两种杀菌效果的比较,研究了450g产品分段升温热力杀菌公式的参数为3~12min/100℃+3~21~6min/122℃,阐明了分段升温热力杀菌的原理和方法,为食品杀菌提供了一种新的杀菌方法。
关键词 中式肉品 分段升温杀菌 肉制品 新技术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产原果胶酶发酵条件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战民 陆兆新 +2 位作者 吕凤霞 别小妹 赵海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30-134,共5页
原果胶酶(Protopectinase)是可以催化原果胶水解的酶类,广泛用于果胶生产、单细胞食品制备和棉织品的生化精炼之中。实验对影响枯草芽孢杆菌XZ2(BacillussubtilisXZ2)摇瓶发酵生产原果胶酶的相关因子:豆粕粉的水提时间、水提液浓度、磷... 原果胶酶(Protopectinase)是可以催化原果胶水解的酶类,广泛用于果胶生产、单细胞食品制备和棉织品的生化精炼之中。实验对影响枯草芽孢杆菌XZ2(BacillussubtilisXZ2)摇瓶发酵生产原果胶酶的相关因子:豆粕粉的水提时间、水提液浓度、磷酸盐浓度、金属离子、发酵培养基初始pH值、接种量和接种龄等采用单因素试验进行了研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之上,选取pH、接种量、Mg2+、磷酸盐和转速等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发酵培养基初始pH和磷酸盐缓冲液浓度对产酶影响显著。当发酵初始pH7.5,接种量10%,MgSO4·7H2O0.04%,磷酸盐缓冲液浓度为0.20mol/L,摇床转速为120r/min的摇瓶发酵条件下,产酶酶活最高为16.71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原果胶酶 发酵优化
下载PDF
毕赤酵母工程菌原果胶酶的分离纯化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战民 陆兆新 +2 位作者 吕凤霞 别小妹 赵海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9-83,92,共6页
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凝胶过滤和离子交换层析等方法,对毕赤酵母工程菌发酵液中的原果胶酶进行了分离纯化,测定了其分子质量,并确定了离子交换层析法的最佳离子交换条件。结果表明,硫酸铵的饱和度为70%时,可以使原果胶酶的回收率... 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凝胶过滤和离子交换层析等方法,对毕赤酵母工程菌发酵液中的原果胶酶进行了分离纯化,测定了其分子质量,并确定了离子交换层析法的最佳离子交换条件。结果表明,硫酸铵的饱和度为70%时,可以使原果胶酶的回收率达到71.9%,比活力为1096.35U/mg;经Sephadex G75凝胶过滤,原果胶酶回收率达到57.6%,酶的比活力提高到3762.40U/mg;最佳离子交换条件为:0~0.5mol/L NaCl(缓冲休系为NoAc—HAc,pH5.8)溶液线性洗脱、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层析分离.在该条件下酶的比活力提高到9743.20U/mg,纯度为粗酶液的18.91倍。达到了电泳级;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其分子质量为43.17k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赤酵母 原果胶酶 分离纯化
下载PDF
梅菜扣肉工业化生产的新工艺 被引量:6
4
作者 刘战民 蒋爱民 +2 位作者 连喜军 张华 马俊耀 《肉类研究》 1999年第3期28-29,共2页
本文介绍了梅菜扣肉工业化生产的加工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
关键词 梅菜扣肉 工艺 质量控制 扣肉
下载PDF
基于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的发酵设备课程建设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战民 沈忠明 +2 位作者 邓志瑞 华子义 王锦华 《教育教学论坛》 2012年第38B期253-255,共3页
近年来,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这种现代化网络教学手段不断地出现在国外内高校的大学生教学管理之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对借助该网络教学手段建立发酵设备课程网络课程平台,进而开展教学研究进行了探讨,教学实践表明Blackbo... 近年来,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这种现代化网络教学手段不断地出现在国外内高校的大学生教学管理之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对借助该网络教学手段建立发酵设备课程网络课程平台,进而开展教学研究进行了探讨,教学实践表明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用于发酵设备的教学丰富了传统教学手段,激发了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提高了教学水平和学习效果,是当前较为成功的网络教学平台之一,本研究对于开展其他课程教学的网络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CKBOARD 网络教学平台 发酵设备
下载PDF
中式肉品快餐微生物消长规律研究
6
作者 刘战民 蒋爱民 +1 位作者 张华 罗磊 《肉类工业》 2001年第8期23-25,共3页
对中式肉品快餐生产和贮藏的整个过程中微生物数量进行动态监测 ,发现其消长变化规律 ,提出应严格控制解冻、分割、冷却等环节 ,才可减少微生物的大量增殖 。
关键词 中式肉品快餐 微生物消长 变化规律 控制 肉制品
下载PDF
爬山虎内生菌的鉴定及其谷氨酸脱羧酶酶学特性 被引量:8
7
作者 杨胜远 陆兆新 +3 位作者 孙力军 吕凤霞 别小妹 刘战民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2-127,共6页
从爬山虎茎中分离到5株内生菌,其中菌株EJC-1具有谷氨酸脱羧酶(GAD)活性。当湿菌体与10 g.L-1谷氨酸钠溶液比例为1∶10(W∶V)时,在30℃和120 r.min-1下振荡反应24 h,细胞转化液中γ-氨基丁酸浓度为(3.07±0.23)mmol.L-1。通过形态... 从爬山虎茎中分离到5株内生菌,其中菌株EJC-1具有谷氨酸脱羧酶(GAD)活性。当湿菌体与10 g.L-1谷氨酸钠溶液比例为1∶10(W∶V)时,在30℃和120 r.min-1下振荡反应24 h,细胞转化液中γ-氨基丁酸浓度为(3.07±0.23)mmol.L-1。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EJC-1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同时基于16S rDNA构建了系统进化树,并对EJC-1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B.megateriumEJC-1 GAD的最适反应温度和pH分别为50℃和5.6。低于40℃,GAD在pH5-6范围内较稳定。2.5 mmol.L-1Mg2+对GAD活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活力提高了13.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脱羧酶 Γ-氨基丁酸 内生菌 巨大芽孢杆菌 特性
下载PDF
天然食品来源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8
作者 赵海珍 陆兆新 刘战民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315-317,共3页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在血压调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最近抑制肽的研究在食品医药界倍受关注 ,ACE抑制肽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Ⅰ向血管紧张素Ⅱ的转换以及阻止ACE使激肽失活而起到降压作用。利用某些蛋白酶对食品蛋白质进行定向水解或...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在血压调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最近抑制肽的研究在食品医药界倍受关注 ,ACE抑制肽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Ⅰ向血管紧张素Ⅱ的转换以及阻止ACE使激肽失活而起到降压作用。利用某些蛋白酶对食品蛋白质进行定向水解或通过微生物发酵可产生具有降压作用的活性短肽 ,现在人们已从许多蛋白质源中分离到了各种ACE抑制肽。此文对近年来天然食品蛋白质来源的ACE抑制肽的研究进展做一简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 结构与功能关系
下载PDF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检测技术 被引量:11
9
作者 韩斌 刘战民 +1 位作者 高海燕 尹京苑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5-128,共4页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是一类人畜共患的食源性致病菌。近年来其检测技术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对目前使用的基于培养、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三大类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同时也对单核细胞增...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是一类人畜共患的食源性致病菌。近年来其检测技术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对目前使用的基于培养、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三大类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同时也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测的新策略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致病菌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检测方法
下载PDF
基于流形学习的聚类方法在基因芯片表达谱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黄伟 刘战民 +1 位作者 薛丹 尹京苑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7-85,共9页
对基因芯片表达谱的聚类分析有助于发现共表达的基因,而共表达的特性往往是共调控基因所拥有的性质。因此,对基因表达谱的准确聚类将有利于更加准确地发现基因之间的调控关系。本研究使用机器学习中的等度规映射、局部线性嵌入、拉普拉... 对基因芯片表达谱的聚类分析有助于发现共表达的基因,而共表达的特性往往是共调控基因所拥有的性质。因此,对基因表达谱的准确聚类将有利于更加准确地发现基因之间的调控关系。本研究使用机器学习中的等度规映射、局部线性嵌入、拉普拉斯特征根映射等流形学习方法处理基因表达谱数据,得到非线性降维后的数据。在此基础上应用K均值聚类、模糊聚类、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等聚类方法,根据给定的阈值,从酵母基因表达数据的382个聚类结果中得到了117个共表达基因对,而从人类血清组织细胞的基因表达数据的132个聚类结果中得到了89个共表达基因对。使用的判别准则表明,基于流形学习的聚类方法与以往的方法相当,且能够被用以发现高维基因芯片表达数据中的低维的流形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降维 流形学习 聚类分析 基因芯片
下载PDF
一株产巴卡亭Ⅲ红豆杉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4
11
作者 郑文龙 周选围 +3 位作者 朱慧芳 王玉亮 刘战民 尹京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5期13612-13616,共5页
[目的]分离鉴定产巴卡亭Ⅲ红豆杉内生真菌。[方法]采用常规分离方法,从东北红豆杉(TaxuscuspidataSieb.etZucc.)树皮中分离并筛选内生真菌35株;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菌株发酵物进行检测,并结合选择性离子质谱(MS)进行确认,从中... [目的]分离鉴定产巴卡亭Ⅲ红豆杉内生真菌。[方法]采用常规分离方法,从东北红豆杉(TaxuscuspidataSieb.etZucc.)树皮中分离并筛选内生真菌35株;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菌株发酵物进行检测,并结合选择性离子质谱(MS)进行确认,从中获得1株能产紫杉醇前体物质巴卡亭Ⅲ的菌株Z-1;利用ITSrDNA通用引物对产紫杉烷类物质的内生真菌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结合菌落特征、孢子与分生孢子梗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鉴定。[结果]在未经诱导的情况下,Z-1产巴卡亭Ⅲ的量约为39μg/L;形态和分子鉴定分析判定Z-1属于木霉属(Trichoderma sp.)真菌。[结论]该研究可为植物内生真菌产紫杉烷类化合物的种类多样性和产紫杉烷类内生真菌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卡亭Ⅲ 木霉属 ITS rDNA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
下载PDF
3种鉴定系统在微生物室间质量评价中的应用和比较 被引量:12
12
作者 陈蓉 居颺 刘战民 《检验医学》 CAS 2017年第5期415-420,共6页
目的评价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简称Vitek 2 Compact)和MicroScan WalkAway 96 plus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简称MicroScan WalkAway 96 plus)在质量控制中的鉴定应用价... 目的评价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简称Vitek 2 Compact)和MicroScan WalkAway 96 plus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简称MicroScan WalkAway 96 plus)在质量控制中的鉴定应用价值。方法采用MALDI-TOF MS、Vitek 2 Compact和MicroScan WalkAway 96 plus同时对61株不同批次的质控菌株进行鉴定并作比较。结果 MALDI-TOF MS、Vitek 2Compact和MicroScan WalkAway 96 plus对26株革兰阴性杆菌的鉴定准确率分别为88.4%、100.0%和84.6%,对15株革兰阳性球菌的鉴定准确率分别为100.0%、100.0%和86.7%,对8株酵母样真菌的鉴定准确率分别为100.0%、100.0%和87.5%,对12株其他细菌的鉴定准确率分别为100.0%、83.3%和41.7%。结论 MALDI-TOF MS、Vitek 2 Compact和MicroScan WalkAway 96 plus 3个鉴定系统对常见的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酵母样真菌的鉴定准确性较好。在苛养菌和革兰阳性杆菌方面,MALDI-TOF MS和Vitek 2 Compact的鉴定准确性较MicroScan WalkAway 96 plus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 MICROSCAN WalkAway 96 plus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 质量控制 室间质量评价
下载PDF
脂肪酶改良猪油制备功能性脂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海珍 陆兆新 +2 位作者 刘战民 吕凤霞 别小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73-177,共5页
我国有丰富廉价的动植物油资源,但这一资源并未得到有效的利用,为了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开展了脂肪酶催化猪油与辛酸酸解制备功能性脂的研究工作。脂肪酶筛选实验表明,在所选用的五种脂肪酶中,来自T.languginosa的固定化脂肪酶LiopzymeTLI... 我国有丰富廉价的动植物油资源,但这一资源并未得到有效的利用,为了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开展了脂肪酶催化猪油与辛酸酸解制备功能性脂的研究工作。脂肪酶筛选实验表明,在所选用的五种脂肪酶中,来自T.languginosa的固定化脂肪酶LiopzymeTLIM的催化效果最好。以LipozymeTLIM为催化剂,进一步研究了酶量、有机溶剂、底物比率、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猪油中辛酸插入率的影响。反应产物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正己烷介质中,脂肪酶量为15%(底物重量百分比),底物比率为1:2(猪油:辛酸)反应时间24h,反应温度为55~60℃时,辛酸插入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油 酸解 固定化脂肪酶 辛酸 功能性脂
下载PDF
无溶剂体系中脂肪酶改造猪油制备功能性脂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海珍 陆兆新 +2 位作者 别小妹 吕凤霞 刘战民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93-496,共4页
我国有丰富廉价的动植物油资源,但这一资源并未得到有效的利用,为了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开展了无溶剂系统脂肪酶催化猪油与辛酸酸解制备功能性脂的研究工作。脂肪酶筛选实验表明,在所选用的五种脂肪酶中,来自T .languginosa的固定化脂肪酶... 我国有丰富廉价的动植物油资源,但这一资源并未得到有效的利用,为了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开展了无溶剂系统脂肪酶催化猪油与辛酸酸解制备功能性脂的研究工作。脂肪酶筛选实验表明,在所选用的五种脂肪酶中,来自T .languginosa的固定化脂肪酶LiopzymeTLIM的催化效果最好。以LipozymeTLIM为催化剂,进一步研究了酶量、底物比率、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水分添加量对猪油中辛酸插入率的影响。反应产物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脂肪酶量为2 0 % (底物重量百分比)时,猪油中辛酸插入率最高。反应时间研究表明,当反应时间达到2 4h时,辛酸的插入率最高,达到38 77mol%。当猪油与辛酸的比率为1∶2 (摩尔比)时,辛酸的插入率最高,达到30 95mol%。在4 5~6 0℃范围之内,反应温度对辛酸插入率没有明显的影响,温度高于6 0℃时,辛酸插入率降低。水分添加量为2 5 %时,辛酸插入率最高,高达35 76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酸解反应 猪油 辛酸 功能性油脂 无溶剂体系
下载PDF
脂肪酶酸解猪油制备减热量型功能性脂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海珍 陆兆新 +2 位作者 别小妹 吕凤霞 刘战民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3-206,共4页
研究了脂肪酶催化猪油与辛酸酸解制备功能性脂。在所选5种脂肪酶中,固定化脂肪酶L iopzym e TLIM的催化效果最好。研究了加酶量、底物比率、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猪油中辛酸插入率的影响。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产物分析。最终确定... 研究了脂肪酶催化猪油与辛酸酸解制备功能性脂。在所选5种脂肪酶中,固定化脂肪酶L iopzym e TLIM的催化效果最好。研究了加酶量、底物比率、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猪油中辛酸插入率的影响。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产物分析。最终确定2种体系中辛酸插入的条件为:在正己烷体系中,当加酶量为15%,猪油与辛酸摩尔比为1∶2,55℃反应24 h,辛酸插入率(摩尔分数)为(34.9±1.7)%;无溶剂体系中,加酶量为20%,猪油与辛酸摩尔比为1∶2,在50℃反应24 h时,辛酸插入率(摩尔分数)为(32.4±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油 酸解 固定化脂肪酶 辛酸 功能性脂
下载PDF
甲基营养酵母在生产重组蛋白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陆兆新 刘战民 +2 位作者 吕风霞 别小妹 赵海珍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6-110,共5页
对真核表达系统Hansenula,Candida,Torulopsis和Pichia甲基营养酵母的生理特性、基因整合、糖基化、载体设计及其在生产与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表明该系统表达外源基因具有经济合理、安全可靠、表达蛋白可以翻译后修饰等优点,是一类... 对真核表达系统Hansenula,Candida,Torulopsis和Pichia甲基营养酵母的生理特性、基因整合、糖基化、载体设计及其在生产与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表明该系统表达外源基因具有经济合理、安全可靠、表达蛋白可以翻译后修饰等优点,是一类极具发展潜力和广泛应用的真核表达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营养酵母 外源基因表达 真核表达系统 蛋白重组
下载PDF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分子检测标记的数据挖掘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斌 刘战民 +1 位作者 高海燕 尹京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97-200,共4页
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微生物基因组进行研究,通过对单增李斯特菌和其它微生物的基因组数据的比对分析,获得了种内相似度高于99%的未被用作检测标记的单增李斯特菌种特异性序列区段4个和编码序列4个,较之传统的检测标记的挖掘方法... 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微生物基因组进行研究,通过对单增李斯特菌和其它微生物的基因组数据的比对分析,获得了种内相似度高于99%的未被用作检测标记的单增李斯特菌种特异性序列区段4个和编码序列4个,较之传统的检测标记的挖掘方法更简单快捷,为建立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标记挖掘策略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分子检测标记 序列比对
下载PDF
酸法水解骨粉的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连喜军 刘良中 刘战民 《农牧产品开发》 1999年第11期21-23,共3页
本试验以醋酸、磷酸、柠檬酸和乳酸分别作用骨粉,转化骨粉中钙为可溶性钙,四种酸转化骨钙的百分率分别为19.3% ,28.8% ,30.7% 和22.8% 。可溶性钙经浓缩干燥成为干粉状钙剂。
关键词 酸法水解 骨粉 水解
下载PDF
中式肉品快餐工业化生产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蒋爱民 刘战民 +3 位作者 严成 赵瑞香 张华 李开雄 《肉类工业》 1999年第12期28-30,共3页
以中式肉品烹任技术为基础,研究和总结加工规律,确定适宜工厂化生产的工艺流程,并在传统烹饪技术的基础上,利用现代营养、包装材料、杀菌理论等研究成果,发现制约中式烹饪技术工业化生产的主要因素并加以解决,在保持中式烹饪菜肴优美造... 以中式肉品烹任技术为基础,研究和总结加工规律,确定适宜工厂化生产的工艺流程,并在传统烹饪技术的基础上,利用现代营养、包装材料、杀菌理论等研究成果,发现制约中式烹饪技术工业化生产的主要因素并加以解决,在保持中式烹饪菜肴优美造型的同时,更注重营养、卫生、方便、易贮藏等现代快餐食品的特点。同时研究了中式肉品快餐工业化生产所需的关键设备配套,包装材料的特性及使用方法,使源远流长的中式肉品烹饪技术走向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式肉品 烹饪技术 快餐 工业化生产
下载PDF
梅菜扣肉生产工艺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华 蒋爱民 +1 位作者 罗磊 刘战民 《农牧产品开发》 2000年第10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梅菜扣肉 生产工艺 质量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