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声遗传学及其在军事医学中的应用
1
作者 庄滢潭 罗博煜 +6 位作者 张晓东 刘拓宇 范欣悦 夏国华 袁清 郑斌 滕越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0-366,共7页
声遗传学是指利用声波激活细胞表面的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MSCs)蛋白,调控细胞行为及功能的新兴合成生物学技术。由于MSCs系统在细胞中广泛存在,且声遗传学具有无创性、强穿透性、高安全性、高精确度等优势,使得声遗传学在生物医学基础... 声遗传学是指利用声波激活细胞表面的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MSCs)蛋白,调控细胞行为及功能的新兴合成生物学技术。由于MSCs系统在细胞中广泛存在,且声遗传学具有无创性、强穿透性、高安全性、高精确度等优势,使得声遗传学在生物医学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等领域极具发展潜力,尤其在神经元调控、肿瘤机制研究、声动力治疗及听力损伤等方面。本文对声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发展现状及其在噪声性听力损失防治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总结和分析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为声遗传学在军事医学领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遗传学 合成生物学 机械敏感离子通道 超声响应 军事医学
下载PDF
“双碳”战略背景下基于废纸二次利用理念的室内用纸板研究——以瓦楞纸板为例
2
作者 刘拓宇 郝景新 +3 位作者 吴新凤 杨滨 张海婷 谢雨萌 《新材料·新装饰》 2023年第10期1-6,共6页
在“双碳”战略时代背景下,文章提出将可回收和循环利用的废弃瓦楞纸通过低碳高效的流程制备成室内用立式瓦楞纸板的策略。通过对废弃瓦楞纸板进行材料分析,基于立式瓦楞纸板的制备原理和特点,论证废弃瓦楞纸板回收制备室内用立式瓦楞... 在“双碳”战略时代背景下,文章提出将可回收和循环利用的废弃瓦楞纸通过低碳高效的流程制备成室内用立式瓦楞纸板的策略。通过对废弃瓦楞纸板进行材料分析,基于立式瓦楞纸板的制备原理和特点,论证废弃瓦楞纸板回收制备室内用立式瓦楞纸板的优势,确定制备方法的适用性,并进行二次利用板材制备的加工流程设计,主要包括表面清洁、裁切、90°旋转胶合和饰面等工艺。制备过程中废弃瓦楞纸的利用率接近90%,饰面后消除了废弃瓦楞纸板的外观缺陷,可达到批量化制备低能耗、低污染和高质量绿色板材产品的目的,再利用过程可减少碳排放、增加固碳能力,为我国装饰行业实现绿色低碳的目标提供一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战略 废弃瓦楞纸板 低碳高效 二次利用
下载PDF
基于matlab图像处理的CLT木破率测量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滨 郝景新 +4 位作者 刘拓宇 王雪纯 张海婷 唐芷薇 朱旭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9-204,共6页
准确、高效地测量正交胶合木(cross-laminated timber,CLT)木破率,丰富其测量方法,对评价CLT胶合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使用数码相机获取木破率图像,通过matlab进行自动识别,利用Otsu算法自动分割剪切破坏面积,从而测量木破率,与传统木破... 准确、高效地测量正交胶合木(cross-laminated timber,CLT)木破率,丰富其测量方法,对评价CLT胶合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使用数码相机获取木破率图像,通过matlab进行自动识别,利用Otsu算法自动分割剪切破坏面积,从而测量木破率,与传统木破率测量方法和Photoshop图像测量方法的结果进行准确性、稳定性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matlab测量法测量木破率与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和实际测量结果无显著差异,该方法具有稳定性好、效率高、速度快等优点,能够准确、快速测量木破率。本研究提供了一种科学、便捷的木破率测量方法,满足了工业化生产需求,为评价胶合质量提供了准确的参考数据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木破率 测量方法 自动识别
下载PDF
基于参照物和图像处理的节子大小测量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盼盼 郝景新 +4 位作者 杨滨 张海婷 徐大鹏 朱旭 刘拓宇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6-151,共6页
准确高效地测量节子大小,不仅在优选正交胶合木(CLT)原材料时可以提高出材率,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而且对快速评价CLT的胶合性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提出一种基于参照物和图像处理的节子大小测量方法:以落叶松、榉木和杨木锯材为材料... 准确高效地测量节子大小,不仅在优选正交胶合木(CLT)原材料时可以提高出材率,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而且对快速评价CLT的胶合性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提出一种基于参照物和图像处理的节子大小测量方法:以落叶松、榉木和杨木锯材为材料,进行图像采集、图像剪裁,随后对所采集的图像进行图像灰度化、二值化处理后将规格大小的参照物进行像素标定,用OpenCV测量等进行图像处理,即可测得节子大小。所有采集数据的测量结果表明,基于参照物和图像处理的节子测量值与真实值无显著性差异,且相对误差最小为5.8%、最大为10.7%,所有试验组合中的相对误差均值为8.0%,均满足工程实际需求。这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快速地测量节子大小。该方法可应用于测量节子大小,拓展了节子大小的测量方法,对提升节子大小计算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该测量方法运行速度快、精确度较高、鲁棒性强,可克服传统节子测量需要人工的缺点,自动化程度高,能够满足木材中节子大小测量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照物 图像处理 节子大小 测量方法 自动识别 正交胶合木
下载PDF
基于灰度与彩色图像处理的木破率测量法
5
作者 杨滨 郝景新 +2 位作者 刘拓宇 徐大鹏 鲁成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9-298,共10页
提出了基于灰度、彩色图像处理的正交胶合木木破率数字快速测量方法,并且通过对以落叶松和碳化竹为基材、酚醛树脂和异氰酸酯为胶黏剂的试样进行干湿剪切条件下的破坏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基于灰度与彩色图像处理法计算... 提出了基于灰度、彩色图像处理的正交胶合木木破率数字快速测量方法,并且通过对以落叶松和碳化竹为基材、酚醛树脂和异氰酸酯为胶黏剂的试样进行干湿剪切条件下的破坏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基于灰度与彩色图像处理法计算出的木破率均与试验值符合较好,满足了工程应用的要求;木材破坏层次和木破率图像颜色的变化对测量精度的影响较大,胶黏剂固有色的变化对阈值分割的木破率灰度图像测量法的精度影响较大,环境影响则是像素统计的木破率彩色图像测量法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胶合木 图像处理法 木破率 测量 试验
下载PDF
云桂铁路南盘江特大桥交界墩爬模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拓宇 《中国招标》 2017年第11期32-35,共4页
工程概况主跨交界墩共两个,南宁侧、昆明侧拱座各一个,墩高102m,双肢H型空心墩,中间设三道横梁。墩外侧横向变坡两次,52m以下为15:1,52m以上为25:1,纵向为直坡。交界墩空心段壁厚采用分节段等厚设计,内侧壁厚从墩颈到墩底分别是80cm、... 工程概况主跨交界墩共两个,南宁侧、昆明侧拱座各一个,墩高102m,双肢H型空心墩,中间设三道横梁。墩外侧横向变坡两次,52m以下为15:1,52m以上为25:1,纵向为直坡。交界墩空心段壁厚采用分节段等厚设计,内侧壁厚从墩颈到墩底分别是80cm、80cm、90cm、100cm。外侧刻25cm深的槽,壁厚从墩颈到墩底分别是55cm、55cm、65cm、75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工质量控制 南盘江 大桥 铁路 工程概况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疟原虫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刘拓宇 李艳冰 +4 位作者 张海东 刘芮存 杨姗 庄滢潭 滕越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76-884,共9页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蚊媒传染性疾病,具有分布广泛、传播迅速、潜伏期长等特点,其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疟疾的快速准确检测是降低疟疾的病死率和控制疟疾传播的关键.目前已有研究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实现对疟...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蚊媒传染性疾病,具有分布广泛、传播迅速、潜伏期长等特点,其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疟疾的快速准确检测是降低疟疾的病死率和控制疟疾传播的关键.目前已有研究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实现对疟原虫的检测,但开发疟疾临床诊断的人工智能系统仍然存在挑战.本研究基于深度学习中的多尺度注意力机制,构建了基于人工智能的疟疾诊断目标检测模型(artificial intelligence-based object detection model for malaria diagnosis,AIM).同时,本研究利用智能手机与光学显微镜收集薄血涂片图像,创建了疟原虫薄血涂片图像数据集(Smart Malaria NET),并用于AIM模型的训练与评估.结果表明,AIM模型的Accuracy为94.49%,Precision为94.54%,Recall为94.49%,F1-score为94.50%,AUC(area under curve)为98.11%,各项评价指标均优于现有的VGG和Res Net模型.该人工智能的疟疾诊断目标检测模型有助于提高缺乏镜检人员地区的疟疾诊断能力,为全球疟疾防控提供“中国技术”与“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疟原虫检测 薄血图片 特征提取 多尺度注意力
原文传递
MECE:基于深度神经网络及进化分析提高糖苷水解酶的催化效率
8
作者 刘汗青 关菲菲 +8 位作者 刘拓宇 杨丽鑫 范灵熙 刘晓青 罗会颖 伍宁丰 姚斌 田健 黄火清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22期2793-2805,M0006,共14页
糖苷水解酶(glycoside hydrolases,GHs)在各个行业广泛应用,其需求量不断增加.然而,如何提高酶的催化效率仍然是一个挑战.本文开发了基于深度神经网络和分子进化的策略(MECE)预测提高糖苷水解酶催化活性的突变体.作者首先从CAZy数据库... 糖苷水解酶(glycoside hydrolases,GHs)在各个行业广泛应用,其需求量不断增加.然而,如何提高酶的催化效率仍然是一个挑战.本文开发了基于深度神经网络和分子进化的策略(MECE)预测提高糖苷水解酶催化活性的突变体.作者首先从CAZy数据库中收集整理了119个糖苷水解酶家族的蛋白序列,建立了能够识别糖苷水解酶家族和功能残基的深度学习模型DeepGH,通过10倍交叉验证结果显示DeepGH模型的预测准确率为96.73%.随后利用梯度加权类激活图谱(Grad-CAM)方法提取分类相关特征,结合序列进化信息对突变体进行设计最后获得了具有7个氨基酸突变位点的壳聚糖酶突变体CHIS1754-MUT7.实验结果表明,CHIS1754-MUT7的k_(cat)/K_m是野生型的23.53倍.该策略计算效率高,实验成本低,具有显著的优势,为酶催化效率的智能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CE Deep learning Catalytic efficiency Glycoside hydrolases Feature extraction
原文传递
人工智能在疟原虫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9
作者 杨姗 李艳冰 +5 位作者 刘拓宇 张海东 叶坤 崔玉军 张先超 滕越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75-586,共12页
尽管全球处于新冠疫情流行阶段,但目前疟疾仍是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每年世界范围内约有2亿疟疾确诊新发病例,其中约40多万死亡病例.疟疾的及时诊断对减少传播和降低死亡率都至关重要.为提高边远贫穷地区疟疾的诊断水平,以深度学习... 尽管全球处于新冠疫情流行阶段,但目前疟疾仍是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每年世界范围内约有2亿疟疾确诊新发病例,其中约40多万死亡病例.疟疾的及时诊断对减少传播和降低死亡率都至关重要.为提高边远贫穷地区疟疾的诊断水平,以深度学习算法为基础的人工智能模型逐渐应用于显微镜检测技术以诊断血涂片中的疟原虫.本文综述了此类技术的原理,介绍了当前人工智能模型在疟疾显微镜诊断中的最新进展,并展望了深度学习和智能手机在疟疾诊断领域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原虫 疟疾感染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图像检测
原文传递
利用基因线路构建神经网络实现神经拟态计算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姗 刘芮存 +3 位作者 刘拓宇 庄滢潭 李金玉 滕越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1期3992-4002,共11页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现有计算体系限制了人工智能与类脑计算等新技术的发展.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神经拟态计算则提供了潜在解决方案,而具备低能耗并行化等优势的生物计算对其研究至关重要,其中基因线路将是构造人工神经网络的关键.本...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现有计算体系限制了人工智能与类脑计算等新技术的发展.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神经拟态计算则提供了潜在解决方案,而具备低能耗并行化等优势的生物计算对其研究至关重要,其中基因线路将是构造人工神经网络的关键.本研究利用生物元件构建设计了人工神经网络,并实现了线性分类、非线性分类以及图案分类等神经拟态计算应用,充分利用生物元件的特性,模拟神经网络中神经元的连接关系,根据生物元件在基因线路中产生不同响应作为元件选择标准,构建基因线路实现不同功能的神经拟态计算.本研究提出通过工程化基因线路构建人工神经网络实现神经拟态计算,由此集成的分子计算系统有望应用于人工智能芯片的制造,并进一步广泛应用于类脑计算、脑机接口及国防建设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拟态计算 人工神经网络 DNA计算 基因线路 合成生物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