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3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侧股骨干并股骨颈骨折漏诊1例并文献复习
1
作者 赵伟光 颜继英 +7 位作者 石彩英 王志云 郭微 李晓蕾 刘振武 赵建龙 刘利 杨朝晖 《创伤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54-156,共3页
同侧股骨干并股骨颈骨折属于骨科少见的高能量创伤,占股骨干骨折的1%~9%[1]。由于其独特的致伤机制和诸多合并损伤,虽临床上对其关注度逐渐提高,但漏诊率仍较高,20%~50%的病例会延迟或遗漏股骨颈骨折的诊断。及时识别股骨颈骨折有助于... 同侧股骨干并股骨颈骨折属于骨科少见的高能量创伤,占股骨干骨折的1%~9%[1]。由于其独特的致伤机制和诸多合并损伤,虽临床上对其关注度逐渐提高,但漏诊率仍较高,20%~50%的病例会延迟或遗漏股骨颈骨折的诊断。及时识别股骨颈骨折有助于早期固定,降低骨不连和缺血性坏死的风险[2-3]。相反,若在固定股骨干之前遗漏该骨折则可能会导致手术时股骨颈骨折移位加大,且由于初次股骨干骨折内固定物的限制易造成二期对股骨颈的固定难度加大等[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股骨颈骨折 漏诊
下载PDF
机器人导航内镜下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2
作者 江丽强 岳亚玲 +4 位作者 武刚 贾晓川 李毅 张开 刘振武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机器人导航内镜下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2例,采用机器人导航内镜下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治疗)与对照组(66例,采用后路腰椎椎... 目的探讨应用机器人导航内镜下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2例,采用机器人导航内镜下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治疗)与对照组(66例,采用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疼痛VAS评分评价疼痛改善情况,采用ODI评分评价脊柱功能。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2个月。手术时间观察组长于对照组(P<0.01)。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观察组均少(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及1、3、6、12个月疼痛VAS评分、ODI均较术前降低(P<0.05);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机器人导航内镜下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疼痛改善情况好,脊柱功能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机器人 椎间孔镜 椎间融合 腰椎间盘突出症 微创
下载PDF
基于Wnt3a/β-catenin通路探究下调miR-16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的干预效果
3
作者 崔树北 颜继英 +4 位作者 贾晓川 仝路 李毅 张开 刘振武 《解剖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34-38,共5页
目的 :探究下调miR-16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的干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阴性对照组(NC)和实验组。通过全弗氏佐剂(CFA)与Ⅱ型胶原乙酸溶液注射关节构建模型组、NC组与实验组建立大鼠类风... 目的 :探究下调miR-16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的干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阴性对照组(NC)和实验组。通过全弗氏佐剂(CFA)与Ⅱ型胶原乙酸溶液注射关节构建模型组、NC组与实验组建立大鼠类风湿关节炎模型,造模后NC组和实验组分别经尾静脉注射5 nmol/L NC-antagomiR和miR-16-antagomiR,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以足趾肿胀度为模型标准。qPCR检测各组大鼠滑膜组织miR-16表达水平,对大鼠膝关节进行H-E染色分析并进行病理评分,ELISA检测大鼠血清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白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免疫印迹检测大鼠滑膜组织Wnt家庭成员3a(Wnt3a)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q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NC组miR-16显著上调,实验组显著下调。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NC组、实验组大鼠足趾肿胀度及病理评分均显著升高;与模型组和NC组相比,实验组足趾肿胀度及病理评分显著降低。ELISA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NC组、实验组血清IL-1β、IL-6、IL-17、TNF-α显著升高;与模型组和NC组相比,实验组显著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免疫印迹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NC组Wnt3a及β-catenin显著升高,而实验组显著降低。结论 :下调miR-16可抑制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炎症因子释放,降低组织炎性损伤,发挥骨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Wnt3a/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调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6 类风湿性关节炎 炎症 WNT3A Β-连环蛋白 大鼠
下载PDF
机器人导航联合椎间孔镜微创融合术治疗青壮年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
4
作者 江丽强 武刚 +3 位作者 李毅 张开 贾晓川 刘振武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23年第2期91-96,共6页
目的探讨机器人导航联合椎间孔镜微创融合术治疗青壮年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青壮年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分别行椎间孔镜微创减压椎间融合联合骨科机器人导航经皮椎... 目的探讨机器人导航联合椎间孔镜微创融合术治疗青壮年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青壮年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分别行椎间孔镜微创减压椎间融合联合骨科机器人导航经皮椎弓根钉固定和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腰腿疼痛VAS评分、ODI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而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术后1、3、6个月及术后1年两组VAS评分及ODI指数较术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VAS和ODI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神经根牵拉挤压损伤1例,切口感染1例,对照组神经根牵拉损伤1例,椎管内血肿形成1例;两组并发症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椎间孔镜微创减压椎间融合联合骨科机器人导航经皮椎弓根钉固定治疗青壮年腰椎滑脱症,创伤小,患者恢复快,腰椎功能改善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症 骨科机器人 椎间孔镜检查 椎间融合
下载PDF
基于q轴阻抗重塑的并网逆变器稳定控制策略研究
5
作者 刘振武 《科技风》 2024年第2期71-73,共3页
随着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的增加,电网呈现出大电网阻抗的弱电网特性。通常逆变器通常通过锁相环(phase-locked loop,PLL)获得电网同步信息,为了抑制电网电压的背景谐波和幅值干扰,还需要进行电网电压前馈(grid voltage feedforward,GVF)... 随着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的增加,电网呈现出大电网阻抗的弱电网特性。通常逆变器通常通过锁相环(phase-locked loop,PLL)获得电网同步信息,为了抑制电网电压的背景谐波和幅值干扰,还需要进行电网电压前馈(grid voltage feedforward,GVF)控制。PLL和GVF引入的负面效应将导致逆变器在弱电网下不稳定。因此,本文提出了一个阻抗控制器,用于在低频段将q轴阻抗重塑为正电阻,解决了PLL和GVF造成的系统不稳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阻抗 电压前馈 锁相环
下载PDF
中国石油开发地震技术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建议 被引量:49
6
作者 刘振武 撒利明 +2 位作者 张昕 董世泰 甘利灯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11-716,721,共7页
开发地震技术是勘探地震技术向油田开发阶段的延伸。开发阶段地震技术主要用于提高分辨率、提高储层描述和烃类检测精度、建立精细三维油气藏模型。其难点是目前的地震分辨率难以满足开发需要,利用常规地震资料进行流体预测的精度较低,... 开发地震技术是勘探地震技术向油田开发阶段的延伸。开发阶段地震技术主要用于提高分辨率、提高储层描述和烃类检测精度、建立精细三维油气藏模型。其难点是目前的地震分辨率难以满足开发需要,利用常规地震资料进行流体预测的精度较低,基础研究有待加强,地球物理和油藏工程的一体化尚处于探索阶段。针对油田开发开展了高精度三维、高密度、储层精细描述等技术研究与应用,但应用效果与地质需求仍有差距,地震预测精度亟待提高。为此,对未来开发地震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建立相对稳定的研究团队,推动地震—油藏一体化平台建设以及人员和软件平台的整合;强调生产时效性和技术创新性并重,在着力推广成熟技术的同时,组织力量攻关瓶颈技术;以试验区项目运作带动技术系列、技术流程和技术规范的形成及推广,为开发阶段大面积应用地震技术奠定基础等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地震 油藏描述 预测剩余油 地震预测精度 地震—油藏一体化
下载PDF
中国石油物探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38
7
作者 刘振武 撒利明 +2 位作者 董世泰 邓志文 徐光成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0,共10页
中国石油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支强大的物探力量,陆上综合实力位居世界前列,形成了8项特色物探技术,其中复杂山地、黄土塬等地震勘探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高端技术研发方面,高密度地震、全数字地震、多波等技术在复杂油气藏描... 中国石油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支强大的物探力量,陆上综合实力位居世界前列,形成了8项特色物探技术,其中复杂山地、黄土塬等地震勘探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高端技术研发方面,高密度地震、全数字地震、多波等技术在复杂油气藏描述方面初见实效,并建立了较完备的技术流程。中国石油物探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在软件和装备研发方面,自主研发了物探一体化核心软件,大型地震仪器已通过2 000道野外试生产,在不久的将来将规模生产。为适应新形势下勘探开发需求,中国石油将继续在未来几年技术发展蓝图指导下,开展物探核心装备与软件研制和物探新方法新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以迎接"四大工程"对物探技术提出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石油 物探技术 地震勘探技术 高密度地震 发展方向
下载PDF
多波地震技术在中国部分气田的应用和进展 被引量:20
8
作者 刘振武 撒利明 +2 位作者 张明 董世泰 甘利灯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68-672,608+742,共7页
多波地震技术可同时采集地下地质体反射的纵、横波信息,通过处理提取反射纵、横波各项物性参数,并利用其在不同地质体中的反射特征差异,进行综合对比和解释,以预测储层的横向变化和含油气性。自2002年以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鄂... 多波地震技术可同时采集地下地质体反射的纵、横波信息,通过处理提取反射纵、横波各项物性参数,并利用其在不同地质体中的反射特征差异,进行综合对比和解释,以预测储层的横向变化和含油气性。自2002年以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鄂尔多斯苏里格气田、四川广安气田、柴达木三湖地区、松辽徐深气田开展了二维、三维多波地震勘探试验,积累了宝贵经验。本文在此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国外多波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分析了当前国内多波地震勘探应用中仍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速推进国内多波地震技术应用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地震勘探 转换波 含气层识别 纵横波速度比 转换波各向异性动校正
下载PDF
中国天然气勘探开发现状及物探技术需求 被引量:18
9
作者 刘振武 撒利明 +2 位作者 张研 董世泰 王玲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共7页
2000年以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松辽盆地、柴达木盆地、渤海湾盆地等的天然气勘探中不断获得新的发现,初步形成了东部、中部、西部协调发展的合理布局。现阶段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尽快将资源优... 2000年以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松辽盆地、柴达木盆地、渤海湾盆地等的天然气勘探中不断获得新的发现,初步形成了东部、中部、西部协调发展的合理布局。现阶段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尽快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目前,我国天然气主要储集层为碎屑岩、碳酸盐岩和火山岩三大岩石类型。碎屑岩储层特征表现为我国中部丘陵地区的低孔、低渗的致密砂岩以及西部复杂高陡构造的孔隙砂岩;碳酸盐岩和火山岩储层普遍埋藏较深,非均质性强,缝洞单元难以刻画。因此,必须采用有针对性的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优先发展碎屑岩气藏检测勘探技术,强化地震岩石物理等基础研究,加快碳酸盐岩、火山岩气藏检测技术攻关。同时开展高密度、多波地震勘探等前沿技术研究,为定量评价和产能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勘探 开发 地球物理勘探 技术 需求
下载PDF
中国石油集团非常规油气微地震监测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66
10
作者 刘振武 撒利明 +2 位作者 巫芙蓉 董世泰 李彦鹏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43-853,676+854,共11页
水力压裂、酸化压裂是致密储层改造的重要手段,在致密砂岩、碳酸盐岩、火山岩、页岩、煤层等储层连通性改造中广泛使用。对压裂效果的评估以及对裂隙的空间描述,是编制开发方案、提高产能的关键环节。微地震监测技术是目前比较有效、可... 水力压裂、酸化压裂是致密储层改造的重要手段,在致密砂岩、碳酸盐岩、火山岩、页岩、煤层等储层连通性改造中广泛使用。对压裂效果的评估以及对裂隙的空间描述,是编制开发方案、提高产能的关键环节。微地震监测技术是目前比较有效、可靠性高的一种压裂裂缝监测及储集体空间描述技术,能够实时监测压裂裂缝的空间展布,被国内外广泛应用于压裂裂缝监测和油藏动态监测。本文分析了非常规油气微地震监测技术的需求、国内外(包括中国石油集团)微地震监测技术现状及微地震监测技术面临的挑战,指出了中国石油集团非常规领域微地震监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 微地震 监测技术 现状 发展方向 中国石油集团
下载PDF
中国石油高密度地震技术的实践与未来 被引量:77
11
作者 刘振武 撒利明 +1 位作者 董世泰 唐东磊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9-135,共7页
自2003年开始,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中国西部、东部开展了高密度二维地震试验。2006年以来在塔中地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吐哈盆地丘陵油田、松辽盆地、辽河油田欢喜岭、冀东油田滩海等重点地区开展了高密度三维地震试验,满覆盖面... 自2003年开始,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中国西部、东部开展了高密度二维地震试验。2006年以来在塔中地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吐哈盆地丘陵油田、松辽盆地、辽河油田欢喜岭、冀东油田滩海等重点地区开展了高密度三维地震试验,满覆盖面积共计654 km2,其中全数字高密度三分量三维地震覆盖面积100 km2,在高覆盖次数、新地震解释处理技术等保障下取得了良好效果。技术发展使得高密度地震大规模应用已成为可能。用成像道密度来衡量观测系统是否为高密度地震采样更符合叠前成像技术要求,在满足空间采样"充分、均匀、对称、连续"的原则下,结合地质目标和要解决的问题,开展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等工作是中国石油高密度地震技术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石油 高密度地震 地震技术 技术试验
下载PDF
地震数据采集核心装备现状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40
12
作者 刘振武 撒利明 +1 位作者 董世泰 韩晓泉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63-675,506,共13页
地震数据采集核心装备是推动地震勘探技术和方法发展的原动力。高密度、宽方位、全波采集等地震勘探技术已成为解决复杂地质问题的关键技术,超万道地震仪器、高保真宽频数字检波器、高效激发震源等是这些技术推广应用的基础。本文系统... 地震数据采集核心装备是推动地震勘探技术和方法发展的原动力。高密度、宽方位、全波采集等地震勘探技术已成为解决复杂地质问题的关键技术,超万道地震仪器、高保真宽频数字检波器、高效激发震源等是这些技术推广应用的基础。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地震数据采集核心装备技术进展,剖析了中国石油地震数据采集核心装备的发展现状。根据物探技术发展需求,提出了发展有线、无线相结合的地震仪器、数字检波器和宽频高效采集可控震源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数据采集 核心装备 现状 发展方向
下载PDF
地震导向水平井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15
13
作者 刘振武 撒利明 +1 位作者 杨晓 彭才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32-937,1016+850,共6页
地震导向水平井方法是指以地震技术为主,建立钻井、测井、开发等多专业软件平台,实现多专业数据驱动、融合,真正实现"物钻测一体化"服务,对水平井有效钻进轨迹实施实时导向。具体说,即在钻头钻进过程中,在多专业软件平台上应... 地震导向水平井方法是指以地震技术为主,建立钻井、测井、开发等多专业软件平台,实现多专业数据驱动、融合,真正实现"物钻测一体化"服务,对水平井有效钻进轨迹实施实时导向。具体说,即在钻头钻进过程中,在多专业软件平台上应用录井数据、LWD随钻数据与地震数据相结合,预测断层及岩性突变等地质异常,修正地质模型,动态调整钻头钻进轨迹,减少钻井风险,提高储层钻遇率。根据地震导向水平井在高陡复杂构造气藏及苏里格气田低渗透碎屑岩气藏的成功应用,形成了水平井导向技术流程和技术规范,充分展示地震技术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技术 水平井 油藏建模 地质导向 储层钻遇率
下载PDF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物探科技创新能力分析 被引量:16
14
作者 刘振武 撒利明 +1 位作者 董世泰 方新宇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62-471,共10页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共有215支以地震作业为主的物探数据采集队伍,并有20家具有一定规模的物探技术应用与研发能力的机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如今已拥有复杂山地、沙漠、黄土塬、过渡带、大型城区、富油气区带、油藏地球物理及...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共有215支以地震作业为主的物探数据采集队伍,并有20家具有一定规模的物探技术应用与研发能力的机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如今已拥有复杂山地、沙漠、黄土塬、过渡带、大型城区、富油气区带、油藏地球物理及综合物化探等8项特色技术及高密度、多波、全数字、四维地震、各向异性介质校正等5项前沿技术,自行研制成功KLSeis、GeoMountain、GeoEast等软件、大型地震数据采集记录系统、大吨位可控震源及地震钻机等硬件装备;仅近5年就申请专利261件,取得授权专利170件;拥有的强大物探技术实力已使其在国际油气勘探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面对未来物探技术发展的趋势,确立了今后的科技发展方向和实施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物理勘探 技术创新 物探技术与装备 科技发展 中国石油集团
下载PDF
页岩气勘探开发对地球物理技术的需求 被引量:94
15
作者 刘振武 撒利明 +1 位作者 杨晓 李向阳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10-818,836+667,共9页
近几年来,伴随着建设低碳经济的需要和对清洁能源需求的增长,页岩气产业发展迅速升温,特别是北美页岩气的发展已经改变了现今能源供应格局。我国页岩气资源潜力巨大,开发前景广阔,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仍处于起... 近几年来,伴随着建设低碳经济的需要和对清洁能源需求的增长,页岩气产业发展迅速升温,特别是北美页岩气的发展已经改变了现今能源供应格局。我国页岩气资源潜力巨大,开发前景广阔,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仍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地球物理技术在页岩气勘探开发中究竟具有什么样的作用,还存在一些困惑。本文通过页岩气地球物理技术的需求分析和对未来发展的展望,明确指出地球物理技术作为页岩气储层评价和增产改造的关键技术,将在页岩气勘探开发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勘探开发 地球物理技术 储层评价
下载PDF
主要地球物理服务公司科技创新能力对标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振武 撒利明 +2 位作者 董世泰 刘兵 方新宇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5-162,164+176,共8页
物探技术迅速发展,地震技术已有效地从勘探领域延伸到油田开发和生产管理领域,推动了油田勘探开发管理模式的巨大变化。国外主要物探服务公司不断加强特色技术发展,建立并完善业务框架和服务体系,通过科技创新提高竞争力,其快速发展影... 物探技术迅速发展,地震技术已有效地从勘探领域延伸到油田开发和生产管理领域,推动了油田勘探开发管理模式的巨大变化。国外主要物探服务公司不断加强特色技术发展,建立并完善业务框架和服务体系,通过科技创新提高竞争力,其快速发展影响和促进了全球物探技术的发展。本文在广泛调研国内外物探行业现状和主要地球物理服务公司整体实力、特色技术和主要产品基础上,对CGGVeritas、WesternGeco、BGP、PGSI、ON等5个国际知名地球物理服务公司的整体规模实力、盈利能力、持续发展能力及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对标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物理服务公司 物探 科技 创新能力 对标分析
下载PDF
2001-2006年合肥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预防控制措施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刘振武 王晓萍 +3 位作者 王蓓 靳玉惠 钱冰 李栋梁 《疾病监测》 CAS 2007年第6期395-397,共3页
目的了解2001-2006年合肥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预防控制措施,为进一步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对2001-2006年合肥市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麻疹监测系统的麻疹发病资料,利用统计软件SPSS和Excel表格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1-2... 目的了解2001-2006年合肥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预防控制措施,为进一步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对2001-2006年合肥市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麻疹监测系统的麻疹发病资料,利用统计软件SPSS和Excel表格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1-2006年合肥市共报告麻疹病例1530例,报告发病率5.66/10万。2001-2004年<15岁儿童麻疹病例构成呈上升趋势,从2001年的55%上升到2004年的80%,2005、2006年逐年下降,病例构成分别为64%、52%。≤8月的儿童麻疹病例构成增加,2001-2006年分别为4%、6%、11%、5%、13%、21%。市区麻疹发病率高于农村。2005年流动人口麻疹病例占总病例数的40%,主要是集中在市区的城乡接合部和各高校区。结论应进一步加强麻疹疫苗(MV)常规免疫工作,适时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提高免疫覆盖率,消除免疫空白;根据麻疹流行的新趋势,对目前麻疹疫苗的免疫策略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 流行病学特征 预防控制措施
下载PDF
中国石油物探国际领先技术发展战略研究与思考 被引量:10
18
作者 刘振武 撒利明 +2 位作者 张少华 董世泰 宋建军 《石油科技论坛》 2014年第6期6-16,35,共12页
物探是中国石油集团最早进入国际市场并在国际市场占有重要地位的工程技术服务业务。在物探技术全球化、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为增强物探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高解决复杂油气藏勘探和开发问题的能力,在中国石油... 物探是中国石油集团最早进入国际市场并在国际市场占有重要地位的工程技术服务业务。在物探技术全球化、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为增强物探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高解决复杂油气藏勘探和开发问题的能力,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管理部组织下,开展了中国石油物探国际领先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通过剖析物探技术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分析中国石油物探技术需求、技术现状、发展目标及差异化技术领先方向,研究提出了实施中国石油物探国际领先技术发展战略,以及实施国际领先技术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预期到2020年,中国石油物探将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国际一流物探服务公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石油 物探 国际领先 技术发展 战略 目标 方向 措施
下载PDF
骨密度测量与胸腰椎压缩骨折植入物治疗方式的选择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振武 颜继英 +1 位作者 刘法敬 刘利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8期9096-9099,共4页
背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中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附着在骨折断端,尽管起到了即刻固定骨折的作用,但也妨碍了纤维组织再生及新骨的形成,从长远角度来说是不利于非骨质疏松骨折愈合。目的:分析骨密度测定对中老年胸腰椎压缩骨折手术方式及... 背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中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附着在骨折断端,尽管起到了即刻固定骨折的作用,但也妨碍了纤维组织再生及新骨的形成,从长远角度来说是不利于非骨质疏松骨折愈合。目的:分析骨密度测定对中老年胸腰椎压缩骨折手术方式及植入物选择的指导意义。方法:选择单节段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根据腰椎L2~4骨密度值测定结果分为骨质疏松组和非骨质疏松组。骨质疏松组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非骨质疏松组行椎弓根钉置入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与结论:骨质疏松组3例术中发生骨水泥椎旁渗漏,非骨质疏松组1例患者出现伤口感染。治疗后随访20~28个月,骨质疏松组2例发生邻近椎体骨折,非骨质疏松组内固定物取出后未出现椎体高度丢失、局部后凸角度增大等情况。骨质疏松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3d目测类比疼痛评分低于非骨质疏松组(P<0.05);两组椎体高度和局部后凸角较治疗前恢复显著(P<0.05),非骨质疏松组较骨质疏松组更明显(P<0.05)。表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及椎弓根螺钉置入复位内固定均是中老年胸腰椎椎体压缩骨折的理想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骨质疏松程度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和植入物,疗效会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椎体压缩骨折 椎弓根螺钉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 内固定
下载PDF
中国石油物探技术现状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11
20
作者 刘振武 撒利明 +2 位作者 董世泰 邓志文 徐光成 《石油科技论坛》 2009年第3期21-29,共9页
中国石油旗下的地球物理勘探企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支强大的物探技术服务力量,掌握有8项特色技术,其中,复杂山地、黄土塬等地震勘探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最近几年,在高端技术研发方面,也已经取得突出进展,高密度、全数字... 中国石油旗下的地球物理勘探企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支强大的物探技术服务力量,掌握有8项特色技术,其中,复杂山地、黄土塬等地震勘探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最近几年,在高端技术研发方面,也已经取得突出进展,高密度、全数字、多波等技术在复杂油气藏描述工作中初见实效;在软件和装备研发方面,已经开发成功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探一体化核心软件,大型地震仪器已通过2000道野外试验作业,即将规模生产。中国石油物探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在未来几年将继续依据技术发展蓝图的指导,进一步加强物探核心装备的研制与大型软件开发,进一步加强新方法、新技术的研究,以应对"四大工程"对物探行业提出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 物探技术 现状 发展方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