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那西妥单抗致神经母细胞瘤患儿过敏性休克1例并文献复习
1
作者 刘光 王雅薇 +4 位作者 王欢 陈晨 侯博仁 段琳 刘支娜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5-537,共3页
免疫治疗是高危神经母细胞瘤(HR-NB)治疗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那西妥单抗是一种靶向双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D2)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通过与肿瘤细胞表面的GD2抗原结合,引发抗体介导的细胞毒性反应并激活免疫系统中的补体系统,从而达到杀... 免疫治疗是高危神经母细胞瘤(HR-NB)治疗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那西妥单抗是一种靶向双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D2)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通过与肿瘤细胞表面的GD2抗原结合,引发抗体介导的细胞毒性反应并激活免疫系统中的补体系统,从而达到杀死肿瘤细胞的目的。然而那西妥单抗输注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本文报道了1例HR-NB患儿输注那西妥单抗时突发过敏性休克的病例,同时对那西妥单抗不良反应种类及过敏发生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为HR-NB患儿那西妥单抗的输注方案和全程管理提供可参考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那西妥单抗 神经母细胞瘤 过敏性休克
原文传递
罗哌卡因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玲 刘支娜 于素丽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年第35期36-37,共2页
罗哌卡因是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部麻醉药,1996年在荷兰首次上市,随后相继在美国、瑞士等国家获得批准。我国于1998年首次进口罗哌卡因注射液。众多临床研究表明它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局部麻醉用药。罗哌卡因在小儿阻滞麻醉中效果确切,用于蛛... 罗哌卡因是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部麻醉药,1996年在荷兰首次上市,随后相继在美国、瑞士等国家获得批准。我国于1998年首次进口罗哌卡因注射液。众多临床研究表明它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局部麻醉用药。罗哌卡因在小儿阻滞麻醉中效果确切,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骶管阻滞、硬膜外阻滞、周围神经阻滞及术后镇痛等诸方面,且对运动神经阻滞较弱、心脏毒性和神经毒性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小儿 麻醉
下载PDF
罗哌卡因在新生儿骶管阻滞的最低有效浓度探讨
3
作者 张玲 刘支娜 +2 位作者 高金贵 陈静 张志敏 《河北医药》 CAS 2014年第4期523-524,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骶管阻滞的最低有效浓度(MLAC)。方法 2-96h新生儿27例,静脉注射氯胺酮后行骶管阻滞。观察患儿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来确定镇痛是否有效,采用序贯法测定最低有效浓度。结果罗哌卡因在新生儿骶管阻滞镇痛的最... 目的探讨新生儿骶管阻滞的最低有效浓度(MLAC)。方法 2-96h新生儿27例,静脉注射氯胺酮后行骶管阻滞。观察患儿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来确定镇痛是否有效,采用序贯法测定最低有效浓度。结果罗哌卡因在新生儿骶管阻滞镇痛的最低有效浓度为0.079%(95%CI,0.065%-0.093%)。结论罗哌卡因在新生儿骶管阻滞镇痛的最低有效浓度为0.0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骶管阻滞 罗哌卡因 最低有效浓度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全麻龋齿治疗患儿应激反应及苏醒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光 刘支娜 +4 位作者 张玲 金宏全 王晓丹 乔伟娜 桑弘扬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1-184,共4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全麻龋齿治疗患儿围术期应激反应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复杂龋齿治疗术患儿64例,年龄3~6岁,ASAⅠ级。随机将患儿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2例。D组在麻醉诱导同时泵注0.5μg/kg右...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全麻龋齿治疗患儿围术期应激反应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复杂龋齿治疗术患儿64例,年龄3~6岁,ASAⅠ级。随机将患儿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2例。D组在麻醉诱导同时泵注0.5μg/kg右美托咪定15 min,然后以0.4μg·kg^-1·h^-1持续泵注至术毕前30 min。C组以同样方案泵注生理盐水。分别记录麻醉前(T0)、手术开始后1h(T1)、术毕(T2)、苏醒时(T3)的HR、MBP,以及血浆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血糖(Glu)水平,记录手术时间、术中丙泊酚总用量、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Ramsay镇静评分、FLACC镇痛评分与PAED躁动评分。结果:(1)围术期生命体征比较,T0时,患儿HR、MAP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时,D组HR、MAP显著低于C组(P<0.05)。(2)应激反应指标比较:T0时,两组患儿Cor、NE、Glu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时,D组Cor、NE、Glu显著低于C组(P<0.05)。(3)复苏质量与麻醉药总量比较:两组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与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相比,D组患儿丙泊酚总用量、镇静、镇痛、躁动评分值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持续输注用于全麻龋齿治疗患儿,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更稳定,降低应激反应,提高苏醒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儿童 应激 苏醒质量
下载PDF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患儿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中麻醉管理一例
5
作者 刘光 刘朝阳 +2 位作者 乔伟娜 张玲 刘支娜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05-1006,共2页
患儿,男,8岁,123 cm,22.5 kg,ASAⅢ级,因“间断咽部红、肿、痛伴入睡打鼾7年”入院。2019年患有手足口病、重症渗出性多形红斑,目前已治愈;2020年诊断患有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后因反复喘息咳痰,每日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至今。查体:意识清楚... 患儿,男,8岁,123 cm,22.5 kg,ASAⅢ级,因“间断咽部红、肿、痛伴入睡打鼾7年”入院。2019年患有手足口病、重症渗出性多形红斑,目前已治愈;2020年诊断患有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后因反复喘息咳痰,每日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至今。查体:意识清楚,发育尚可,胸廓隆起,听诊双肺喘鸣音,爬楼1层喘息气促明显。肺部高分辨率CT示:肺内改变,考虑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左支气管内稍高密度影,考虑分泌物;左肺磨玻璃影较前显著,左上叶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内支气管张力减低,右侧闭塞性细支气管炎,较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意识清楚 手足口病 麻醉管理 左上叶 喘鸣音 磨玻璃影 左肺
下载PDF
骶管神经阻滞与儿童尿道下裂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刘光 王会瑟 +2 位作者 蔺颐 陶金 刘支娜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3期216-216,218,共2页
探讨骶管神经阻滞对尿道下裂儿童围术期应激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尿道下裂成形术患儿120例,年龄1~3岁,ASAⅠ~Ⅱ级。随机将患儿分为高浓度罗哌卡因组(A组)、低浓度罗哌卡因组(B组)和全身麻醉组(C组),每组40例。分别于麻... 探讨骶管神经阻滞对尿道下裂儿童围术期应激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尿道下裂成形术患儿120例,年龄1~3岁,ASAⅠ~Ⅱ级。随机将患儿分为高浓度罗哌卡因组(A组)、低浓度罗哌卡因组(B组)和全身麻醉组(C组),每组40例。分别于麻醉前、术毕时测定血浆皮质醇(Cortisol, Cor)、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 NE)、血糖(Glucose, Glu)水平,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毕时,三组患儿的Cor、NE、Glu均较麻醉前显著升高(P<0.05),A、B组水平显著低于C组(P<0.05),但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B、C组(P<0.05),但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骶管神经阻滞麻醉能显著减轻围术期应激反应,但高浓度局麻药行骶管神经阻滞可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阻滞 应激反应 并发症 儿童
原文传递
术中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腹膜后巨大恶性肿瘤切除术患儿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光 刘支娜 +5 位作者 张玲 王会瑟 蔺颐 张亚涛 陶金 刘闯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23-326,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脉压变异度(PPV)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在腹膜后巨大恶性肿瘤切除术患儿中的应用。方法:择期行腹膜后巨大恶性肿瘤切除术患儿64例,年龄0.5~3岁,ASAⅡ-Ⅲ级。随机将患儿分为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组(G组)和常规液体治疗组(C... 目的:探讨基于脉压变异度(PPV)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在腹膜后巨大恶性肿瘤切除术患儿中的应用。方法:择期行腹膜后巨大恶性肿瘤切除术患儿64例,年龄0.5~3岁,ASAⅡ-Ⅲ级。随机将患儿分为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组(G组)和常规液体治疗组(C组),每组32例。G组以PPV为指导,根据GDFT方案进行液体管理,C组采用常规液体管理。记录手术开始(T1)、手术开始后1 h(T2)、手术结束(T3)的MAP、CVP、PPV、Lac值、TNF-α、IL-6浓度。记录术中输注晶体液量、胶体液量、液体总量、出血量、尿量、手术时间、多巴胺使用率以及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G组输注晶体液量显著少于C组(P<0.05),而输注胶体液量显著多于C组(P<0.05)。两组术中输注液体总量、出血量、尿量与多巴胺使用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T3时刻,G组PPV、TNF-α、IL-6显著低于C组(P<0.05),而两组间MAP、CVP、Lac在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组术后排气时间明显短于C组(P<0.05),而在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和住院时间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PV指导的GDFT可以应用于腹膜后巨大恶性肿瘤切除术患儿,能维持其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炎症因子IL-6、TNF-α释放,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但对术后转归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脉压变异度 儿童 恶性肿瘤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小儿肝母细胞瘤切除术围手术期炎症因子及血糖水平的影响
8
作者 张玲 霍许花 +5 位作者 刘支娜 张惠男 金宏全 王欢 孟德光 高金贵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74-878,共5页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小儿肝母细胞瘤切除术围手术期炎症因子及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接受肝母细胞瘤切除术的50例患儿,患儿性别不限,年龄1~3岁,患儿肿瘤PRETEXT分期为Ⅰ...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小儿肝母细胞瘤切除术围手术期炎症因子及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接受肝母细胞瘤切除术的50例患儿,患儿性别不限,年龄1~3岁,患儿肿瘤PRETEXT分期为Ⅰ或Ⅱ期,心功能分级Ⅰ~Ⅱ级,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Ⅱ级。将50例患儿按数字随机法平均分成两组: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25例)、乌司他丁组(U组,25例)。U组患儿在麻醉诱导后及分离肿瘤时使用乌司他丁,而C组患儿同期使用同容量生理盐水,两组患儿其余手术操作均无差别。比较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及麻醉诱导后(T0)、切除肿瘤时(T_(1))、术毕(T_(2))、术后2 h(T_(4))两组患儿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0浓度、血糖水平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浓度。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各时间点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两组患儿年龄、体重、脑电双频指数、手术时间、肝门阻断时间及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备可比性。两组患儿T_(1)、T_(2)、T_(4)时的TNF-α、IL-6、IL-10浓度均明显高于T0(均P<0.05)。T_(1)、T_(2)、T_(4)时U组的TNF-α、IL-6浓度明显低于同期C组(均P<0.001),T_(1)、T_(2)、T_(4)时U组的IL-10浓度明显高于同期C组(均P<0.001)。两组患儿T_(1)、T_(2)、T_(4)时的CRP浓度均明显高于T0(均P<0.05)。T_(1)、T_(2)、T_(4)时U组的CRP浓度明显低于同期C组(均P<0.05)。两组患儿T_(1)、T_(2)时血糖水平明显高于T0时(P<0.05);至T_(4)时血糖水平有所下降,而U组血糖水平较C组更低(P=0.007)。结论乌司他丁可以降低小儿肝母细胞瘤切除术围手术期炎症因子TNF-α、IL-6及CRP浓度,增加IL-10浓度,稳定血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抑制药 肝母细胞瘤 炎症因子 血糖
原文传递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婴儿急诊巨结肠根治术麻醉处理1例
9
作者 刘支娜 张玲 李娟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4-124,共1页
患儿,男性,年龄11月,体重8 kg,主因出生后进行性排便困难9月余,严重腹胀、呕吐2 d,急诊入院.查体:表情淡漠,哭声低下,纳呆,头大,颈粗短,眼距宽,眼睑浮肿,舌外伸,全身皮肤粗糙,面颊部及双下肢粘液性水肿,腹部膨隆,体温36℃,脉搏94次/min... 患儿,男性,年龄11月,体重8 kg,主因出生后进行性排便困难9月余,严重腹胀、呕吐2 d,急诊入院.查体:表情淡漠,哭声低下,纳呆,头大,颈粗短,眼距宽,眼睑浮肿,舌外伸,全身皮肤粗糙,面颊部及双下肢粘液性水肿,腹部膨隆,体温36℃,脉搏94次/min.化验检查: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0.009 nmol/L,总甲状腺素(T4)24.63 nmol/L,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2.73 pmol/L,游离甲状腺素(FT4)4.85p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 急诊 先天性 麻醉 结肠 婴儿 甲状腺素 进行性
原文传递
瑞马唑仑复合阿芬太尼用于儿童舒适化胃镜检查的效果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光 乔伟娜 +4 位作者 张洁新 桑弘扬 张惠男 王欢 刘支娜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77-580,共4页
目的探讨瑞马唑仑复合阿芬太尼在儿童舒适化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择期行舒适化胃镜检查的患儿随机均分为2组。麻醉诱导对照组采用丙泊酚3 mg·kg^(-1)+阿芬太尼15μg·kg^(-1),试验组采用瑞马唑仑0.3 mg·kg^(-... 目的探讨瑞马唑仑复合阿芬太尼在儿童舒适化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择期行舒适化胃镜检查的患儿随机均分为2组。麻醉诱导对照组采用丙泊酚3 mg·kg^(-1)+阿芬太尼15μg·kg^(-1),试验组采用瑞马唑仑0.3 mg·kg^(-1)+阿芬太尼15μg·kg^(-1),每种药品静脉注射时间均为30 s,且间隔30 s。在改良警觉/镇静量表(MOAA/S)评分≤3分时开始进镜检查,若进镜失败或诱导后3 min内MOAA/S评分≥4分则定义为诱导失败,对照组追加丙泊酚1 mg·kg^(-1),试验组追加瑞马唑仑0.1 mg·kg^(-1);检查中若出现体动反应,处理同前。观察并记录2组胃镜检查时间、苏醒时间、复苏室停留时间、首次诱导成功和麻醉成功例数、医师和患儿满意度评分以及检查中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儿检查时间、苏醒时间、复苏室停留时间、首次诱导成功率和麻醉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2组内镜医师满意度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试验组麻醉医师和患儿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检查中体动、心动过缓和呛咳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注射痛和低氧血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马唑仑复合阿芬太尼用于儿童舒适化胃镜检查安全、有效,且可提高医患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马唑仑 阿芬太尼 儿童 胃镜检查 舒适
原文传递
加速康复外科策略对腹股沟疝患儿应激反应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11
作者 刘光 刘支娜 +3 位作者 张玲 王会瑟 蔺颐 张亚涛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5期574-577,共4页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麻醉管理应用加速康复外科(ERAS)策略对腹股沟疝患儿应激反应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10月在保定市儿童医院择期行腹腔镜下单侧内环结扎术患儿120例,年龄1~3岁,ASAⅠ~Ⅱ级。随机将患儿分为常规组和ERAS组,每...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麻醉管理应用加速康复外科(ERAS)策略对腹股沟疝患儿应激反应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10月在保定市儿童医院择期行腹腔镜下单侧内环结扎术患儿120例,年龄1~3岁,ASAⅠ~Ⅱ级。随机将患儿分为常规组和ERAS组,每组60例。常规组采用传统方式进行围手术期麻醉管理,ERAS组采用儿童加速康复外科策略行围手术期麻醉管理。分别于术前(T0)、术毕时(T1)测定血浆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血糖(Glu)水平,于苏醒时(T2)和回病房后2h(T3)测定镇静、疼痛与躁动评分。观察并记录2组患儿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住院天数、总费用、术后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家长满意率。结果T1时,ERAS组Cor、NE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2组Gl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刻ERAS组患儿镇静、疼痛、躁动评分值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术后恢复方面,ERAS组患儿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家长满意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但2组患儿在复苏时间、住院天数和住院总费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策略能降低腹股沟疝患儿术中应激反应和术后不良反应、提高家长满意度,但对住院时间和费用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加速康复外科 应激反应 儿童
原文传递
骶管阻滞麻醉对尿道板纵切卷管法治疗尿道下裂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立晶 杨斌 +3 位作者 何雨竹 张潍平 刘支娜 张建敏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82-686,共5页
目的探讨尿道板纵切卷管法(TIP)治疗尿道下裂术后并发症与骶管阻滞麻醉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修复的尿道下裂患儿125例临床资料,年龄12~75个月,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为Ⅰ~Ⅱ级。按... 目的探讨尿道板纵切卷管法(TIP)治疗尿道下裂术后并发症与骶管阻滞麻醉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修复的尿道下裂患儿125例临床资料,年龄12~75个月,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为Ⅰ~Ⅱ级。按照尿道口位置分为远端型(86例)、近端型(39例)。按照麻醉方法分为单纯全身麻醉组(全麻组,83例)和全身麻醉复合骶管阻滞麻醉组(骶管麻醉组,42例)。手术方法均为TIP。随诊术后6个月出现的尿道瘘和尿道狭窄患儿。采用多因素分析影响手术效果的相关因素。结果尿道下裂手术后出现尿道瘘11例,其中全麻组8例(9.64%),骶管麻醉组3例(7.1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3,P=0.636);尿道狭窄12例,其中全麻组8例(9.64%),骶管麻醉组4例(9.5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P=0.984)。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近端尿道下裂类型(OR=0.036,95%CI:0.003~0.511,P=0.014)、阴茎头宽度(OR=0.469,95%CI:0.220~0.998,P=0.049)是TIP术后尿道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近端尿道下裂类型(OR=0.004,95%CI:0.000~0.146,P=0.002)、尿道板宽度(OR=0.004,95%CI:0.000~0.422,P=0.020)、导尿管留置时间(OR=72.976,95%CI:1.802~2594.790,P=0.023)是术后尿道狭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骶管麻醉方法与TIP尿道成形术后尿道瘘和尿道狭窄发生无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管阻滞 尿道下裂 尿道板纵切卷管法 术后并发症 儿童
原文传递
丙泊酚与咪哒唑仑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心导管术麻醉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支娜 张玲 +2 位作者 金宏全 刘芳 孙乃恩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4年第18期3528-3530,3535,共4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与咪哒唑仑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心导管术麻醉的优缺点与安全性。方法:将2008年7月~2012年7月入住我院的100例行心导管术的先心病患儿按照抽签法随机地均分为A、B组,A组采用6 mg/(kg·h)丙泊酚+3 mg/(kg·h... 目的:探讨丙泊酚与咪哒唑仑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心导管术麻醉的优缺点与安全性。方法:将2008年7月~2012年7月入住我院的100例行心导管术的先心病患儿按照抽签法随机地均分为A、B组,A组采用6 mg/(kg·h)丙泊酚+3 mg/(kg·h)氯胺酮维持,B组采用0.15 mg/(kg·h)咪达唑仑+3 mg/(kg·h)氯胺酮维持,比较两组麻醉效果、HR、SPO2、MAP、体动次数、停药唤醒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麻醉优良率为80.00%,小于观察组(100.00%)(P〈0.05);两组术前MA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股动脉穿刺时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体动次数、停药唤醒时间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00%,明显大于观察组(10.0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咪哒唑仑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心导管术麻醉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咪哒唑仑 氯胺酮 心导管术麻醉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加速康复外科策略对腹膜后恶性肿瘤患儿体液免疫功能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光 刘支娜 +4 位作者 王会瑟 蔺颐 张玲 孟德光 王芳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263-267,共5页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麻醉管理应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策略对腹膜后恶性肿瘤患儿体液免疫功能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膜后恶性肿瘤切除术患儿70例,年龄1~4岁,ASA分级Ⅱ、Ⅲ级。按照随机数字表...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麻醉管理应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策略对腹膜后恶性肿瘤患儿体液免疫功能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膜后恶性肿瘤切除术患儿70例,年龄1~4岁,ASA分级Ⅱ、Ⅲ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常规组(C组)和ERAS组(E组),每组35例。E组采用ERAS策略行围手术期麻醉管理,C组采用传统方式进行围手术期麻醉管理。术后采用疼痛相关行为学评分法(Face,Legs,Activity,Cry,and Consolability,FLACC)评估镇痛效果,记录患儿入室前及术后24、48、72 h时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IL-6浓度以及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水平。记录两组患儿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总用量、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恢复情况、住院天数和总费用。结果最终共纳入64例,C组34例、E组30例。与入室前比较,术后两组患儿CRP和IL-6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E组术后72 h的CRP及术后48、72 h的IL-6浓度明显降低(P<0.05)。与入室前比较,术后24、48、72 h两组IgG、IgM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术后48、72 h E组IgG、IgM明显高于C组(P<0.05)。E组患儿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总用量均明显低于C组(P<0.05)。两组患儿术后镇痛效果在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术后恢复方面,E组患儿术后首次肠鸣音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明显早于C组(P<0.05),但在术后住院天数和住院总费用方面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ERAS策略能降低腹膜后恶性肿瘤患儿应激反应、保护体液免疫功能,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儿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儿童 恶性肿瘤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艾司氯胺酮预处理对尿道下裂儿童术后疼痛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5
15
作者 刘光 王会瑟 +3 位作者 蔺颐 陶金 刘闯 刘支娜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92-295,共4页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预处理对尿道下裂儿童术后疼痛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尿道下裂修复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前试验组给予艾司氯胺酮0.5 mg·kg^(-1)(0.02 mL·kg^(-1))静脉注射,对照组...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预处理对尿道下裂儿童术后疼痛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尿道下裂修复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前试验组给予艾司氯胺酮0.5 mg·kg^(-1)(0.02 mL·kg^(-1))静脉注射,对照组给予等容量氯化钠注射液。2组均采用静脉全身麻醉联合骶管神经阻滞,术后48 h给予持续静脉恒速镇痛。观察并记录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苏醒时间和术后48 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于患儿苏醒后5 min(T_(1))及术后2 h(T_(2))、6 h(T_(3))、12 h(T_(4))、24 h(T_(5))、48 h(T_(6))评估疼痛FLACC量表评分,于麻醉前(T_(0))、T_(3)时测定血浆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结果患儿手术时间、出血量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T_(1)、T_(6)时,2组疼痛评分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T_(2)、T_(3)、T_(4)、T_(5)时,试验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T_(0)时相比,T_(3)时2组血浆CRP、IL-6浓度均有显著升高(P<0.05),但试验组升高幅度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苏醒时间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组术后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艾司氯胺酮预处理可降低尿道下裂儿童术后首日疼痛程度,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且未见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疼痛 手术后 炎症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预处理
原文传递
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对儿童尿道下裂修补术后舒芬太尼镇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8
16
作者 刘光 蔺颐 +3 位作者 王会瑟 刘闯 陶金 刘支娜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56-459,共4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对儿童尿道下裂术后舒芬太尼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尿道下裂修补术患儿90例,随机分为S1组、S2组和ES组,每组30例。3组均采用静脉全身麻醉联合骶管神经阻滞麻醉。术后均行持续静脉恒速镇痛,方案分别为S... 目的探讨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对儿童尿道下裂术后舒芬太尼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尿道下裂修补术患儿90例,随机分为S1组、S2组和ES组,每组30例。3组均采用静脉全身麻醉联合骶管神经阻滞麻醉。术后均行持续静脉恒速镇痛,方案分别为S1组舒芬太尼2μg·kg-1,S2组舒芬太尼2.5μg·kg^(-1),ES组艾司氯胺酮2 mg·kg^(-1)+舒芬太尼2μg·kg^(-1),各组均加入昂丹司琼4 mg并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0 mL,给药速度为2 mL·h^(-1)。观察并记录3组患儿手术时间、出血量、苏醒时间和术后48 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患儿苏醒后0.5 h(T_(1)),术后4 h(T_(2))、8 h(T3)、24 h(T_(4))、48 h(T_(5))的FLACC疼痛评分。结果患儿手术时间、出血量和苏醒时间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 0.05)。T1、T5时,3组疼痛评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T_(2)、T_(3)、T_(4)时,S2组、ES组疼痛评分均低于S1组(P <0.05),S2组、ES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 0.05)。S1组、ES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7%,均低于S2组(37%,P <0.05)。结论小剂量艾司氯胺酮用于儿童尿道下裂修补术后镇痛,能减少舒芬太尼用量,镇痛效果优于单用舒芬太尼,且未见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舒芬太尼 儿童 尿道下裂 镇痛
原文传递
视觉预处理对预防眼科患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谵妄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光 刘支娜 +3 位作者 王会瑟 蔺颐 陶金 刘闯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351-354,共4页
目的探讨视觉预处理对预防眼科手术患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谵妄的效果。方法择期行全身麻醉下双眼睑板腺囊肿切除术患儿132例,ASA分级Ⅰ、Ⅱ级,年龄2~6岁,体重11~21 kg,性别不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3组:视觉预处理组(A组),患儿术前... 目的探讨视觉预处理对预防眼科手术患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谵妄的效果。方法择期行全身麻醉下双眼睑板腺囊肿切除术患儿132例,ASA分级Ⅰ、Ⅱ级,年龄2~6岁,体重11~21 kg,性别不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3组:视觉预处理组(A组),患儿术前2 d接受眼罩覆盖双眼≥2 h/d;药物处理组(B组),患儿麻醉诱导时接受0.5μg/kg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泵注15 min;对照组(C组),患儿以B组方式泵注生理盐水。观察并记录3组患儿术前改良耶鲁焦虑(the modified Yale Preoperative Anxiety Scale,m‑YPAS)评分、手术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PACU疼痛发生率、谵妄发生率、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于麻醉诱导前、术后1 h测定各组患儿的血浆皮质醇(cortisol,Cor)、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血糖(blood glucose,Glu)、心率和MAP。结果3组患儿术前m‑YPAS评分、手术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PACU疼痛发生率、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C组患儿拔管时间短于B组(P<0.05);A组、B组患儿PACU停留时间和谵妄发生率低于C组(P<0.05),但A组、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前3组患儿Cor、NE、Glu、心率、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h,A组和B组Cor、NE、心率、MAP低于C组(P<0.05),但A组和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Gl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使用眼罩对双眼睑板腺囊肿手术患儿进行视觉预处理,能降低全身麻醉苏醒期谵妄发生率,减轻应激反应,与使用Dex效果相似,且拔管时间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 预处理 儿童 麻醉 全身 谵妄 应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