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苦瓜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变异、相关和通径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刘政国 龙明华 +1 位作者 秦荣耀 王先裕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26-430,共5页
对23份苦瓜材料的10个品质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苦瓜维生素C、还原糖、有机酸、果瘤、果色、果刺和苦味遗传变异系数大,遗传力高;水分含量遗传变异系数很小;风味遗传变异系数较小,遗传力低。苦瓜4个内在营养品质之间相关性小,而4... 对23份苦瓜材料的10个品质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苦瓜维生素C、还原糖、有机酸、果瘤、果色、果刺和苦味遗传变异系数大,遗传力高;水分含量遗传变异系数很小;风味遗传变异系数较小,遗传力低。苦瓜4个内在营养品质之间相关性小,而4个外观品质性状之间关系密切。两个味觉品质与4个内在营养品质之间相关性小,但与4个外观品质之间关系密切。内在营养品质与外观品质之间有一定关系。通径分析提出通过降低果实的苦味和有机酸含量来提高风味品质;通过水分含量和果瘤两性状的直接选择来实现对维生素C的间接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品质性状 遗传变异 遗传相关 通径分析
下载PDF
苦瓜品种资源聚类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政国 熊俏 +1 位作者 龙明华 王先裕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79-182,共4页
对14个不同绿苦瓜、白苦瓜和广西野生苦瓜品种的种子可溶性蛋白、盐溶性蛋白、醇溶性蛋白和碱溶性蛋白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运用遗传距离系数对14个苦瓜品种进行聚类分析方法;同时利用8个数量性状计算主成分遗传距离,对14个苦瓜品种... 对14个不同绿苦瓜、白苦瓜和广西野生苦瓜品种的种子可溶性蛋白、盐溶性蛋白、醇溶性蛋白和碱溶性蛋白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运用遗传距离系数对14个苦瓜品种进行聚类分析方法;同时利用8个数量性状计算主成分遗传距离,对14个苦瓜品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广西野生苦瓜与其他13个栽培品种之间遗传距离系数大,数量遗传距离也大,亲缘关系远,分别归为不同的品种类群;栽培品种间差异小,很难进行类群的清晰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蛋白质 遗传距离 聚类分析
下载PDF
提高节瓜种子发芽力的种子处理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刘政国 秦荣耀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6-17,共2页
本试验通过光照处理、破壳处理、0 .1 % H2 O2 或 0 .3M KNO3 浸种处理、湿种子 2~ 6℃低温处理 ,干种子 2~ 6℃冷冻处理和变温催芽 (30℃ 1 2小时 ,2~ 6℃ 1 2小时 )处理来提高节瓜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结果表明 ,各种处理都能不... 本试验通过光照处理、破壳处理、0 .1 % H2 O2 或 0 .3M KNO3 浸种处理、湿种子 2~ 6℃低温处理 ,干种子 2~ 6℃冷冻处理和变温催芽 (30℃ 1 2小时 ,2~ 6℃ 1 2小时 )处理来提高节瓜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结果表明 ,各种处理都能不同程度地提高节瓜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 ;0 .3M KNO3 浸种 1 0小时后再在 2~ 6℃低温下保湿 5天和 0 .1 % H2 O2 浸种 1 0小时后再变温催芽能将节瓜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提高 44.67%、66.0 0 %和 61 .34%、62 .0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芽势 发芽率 冬瓜 节瓜 种子发芽力 种子处理技术
下载PDF
节瓜果实发育过程中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7
4
作者 刘政国 王鹏 陈勇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0-33,共4页
以南宁毛节瓜、梅花5号、7-2-1-4-2-1-2-2、GF-7-1-1、CK-3-4-3-2-1-3为试材,对授粉后10、20、30、40 d4个时期正常发育的节瓜果实鲜样中的VC、有机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节瓜品种果实发... 以南宁毛节瓜、梅花5号、7-2-1-4-2-1-2-2、GF-7-1-1、CK-3-4-3-2-1-3为试材,对授粉后10、20、30、40 d4个时期正常发育的节瓜果实鲜样中的VC、有机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节瓜品种果实发育过程中鲜样的VC、有机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中VC含量早期最高,之后快速下降,成熟时趋于稳定;有机酸含量呈先下降后回升的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下降后小幅回升的趋势。但不同品种间变化幅度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瓜 果实发育 VC 有机酸 可溶性糖 可溶性蛋白
下载PDF
主成分累计贡献率和性状选择对苦瓜遗传距离与产量杂种优势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刘政国 王先裕 +1 位作者 肖喜祝 刘志敏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1期55-59,共5页
将9个苦瓜高世代自交系分成两组,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18个杂交组合。以茎粗、叶长、节问长、第一雌花节位、播种一始花天数和冷害指数等6个反映苦瓜植株形态、熟性和生态适应性的性状为基础性状组,当构成遗传相关系数矩阵的性状... 将9个苦瓜高世代自交系分成两组,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18个杂交组合。以茎粗、叶长、节问长、第一雌花节位、播种一始花天数和冷害指数等6个反映苦瓜植株形态、熟性和生态适应性的性状为基础性状组,当构成遗传相关系数矩阵的性状数目依次从6个增加到12个时,7组遗传距离在累计贡献率70%~95%内表现稳定,累计贡献率大于95%时表现不稳定。遗传距离与产量杂种优势之间的相关系数在7个和8个性状时最大,随性状数目增加,相关系数减小。对7个和8个性状在主成分累计贡献率70%~85%时的遗传距离与产量杂种优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线性回归分析,回归方程分别为Y=0.1293+0.0284X和Y=0.1867+0.0324X.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主成分分析 数量性状 遗传距离 杂种优势
下载PDF
大肠癌中的Fas FasL HLA-DR表达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政国 银平章 +2 位作者 王宝梅 孔令非 赵跃武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9年第5期428-428,共1页
关键词 FAS-FASL HLA-DR 结直肠肿瘤 病理
下载PDF
苦瓜种子发芽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政国 秦荣耀 +1 位作者 刘政国 秦荣耀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3-44,共2页
本研究认为苦瓜种子的适宜浸种时间为 10 h,适宜浸种和催芽温度均为 30℃ ;变温催芽显著降低苦瓜种子的发芽率和活力 ,0 .5 0 g/ L GA3浸种 2~ 4 h再用清水浸种
关键词 苦瓜 种子发芽技术 浸种 变温催芽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白垩系砂岩型铀矿矿化特征及分带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林锦荣 李子颖 +9 位作者 衣龙升 贺锋 武正乾 刘政国 邱林飞 李西得 刘坤鹏 刘持恒 郭健 王君贤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23年第6期904-918,共15页
文章通过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白垩系砂岩型铀矿成矿特征研究,识别并划分了砂岩型铀矿矿石类型,把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白垩系砂岩型铀矿划分为灰色砂岩型铀矿、灰黑色有机质砂岩型铀矿、红色砂岩型铀矿、黄色砂岩型铀矿4种矿石类型,总结了... 文章通过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白垩系砂岩型铀矿成矿特征研究,识别并划分了砂岩型铀矿矿石类型,把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白垩系砂岩型铀矿划分为灰色砂岩型铀矿、灰黑色有机质砂岩型铀矿、红色砂岩型铀矿、黄色砂岩型铀矿4种矿石类型,总结了砂岩型铀矿矿化特征。铀矿化具有垂向分带性,自下而上划分为灰色砂岩铀矿化带、黄色砂岩铀矿化带、红色砂岩铀矿化带、灰黑色有机质斑团铀矿化带、灰黑色有机质脉体铀矿化带5个铀矿化带,总结了不同铀矿化带的铀矿化蚀变矿物组合、铀矿物组合、相关元素含量特征,从深部到浅部还原成矿作用由强到弱,铀主要富集在下部灰色砂岩铀矿化带,有机质(碳质)主要富集在上部灰黑色有机质斑团、脉体铀矿化带。认为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白垩系不同矿石类型铀矿化特征相似,均为深部有机成矿流体渗出还原、富集成矿的产物,具有渗出成因铀矿成矿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 垂向分带性 有机成矿流体 渗出成因 白垩系砂岩型铀矿
下载PDF
华南火山岩型、花岗岩型热液铀矿共性特征与形成机制 被引量:2
9
作者 林锦荣 李子颖 +4 位作者 胡志华 兰青 王勇剑 陶意 刘政国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23年第1期1-15,共15页
文章通过相山矿田火山岩型、诸广地区花岗岩型热液铀矿成矿特征、成矿流体成分、成矿条件、成矿时代、铀矿成因、控矿因素等综合对比研究,总结了华南火山岩型、花岗岩型热液铀矿成矿的异同,认为火山岩型与花岗岩型热液铀矿具有相似的成... 文章通过相山矿田火山岩型、诸广地区花岗岩型热液铀矿成矿特征、成矿流体成分、成矿条件、成矿时代、铀矿成因、控矿因素等综合对比研究,总结了华南火山岩型、花岗岩型热液铀矿成矿的异同,认为火山岩型与花岗岩型热液铀矿具有相似的成矿特征、相似的成矿流体成分、相似的成矿条件、相近的成矿时代、相同的成因、相似的控矿因素等共性特征,热液型铀矿成矿具有深源性,深源成矿流体为还原性成矿流体;火山岩型、花岗岩型热液铀矿差异性特征主要表现在围岩成分的不同,蚀变元素组合和成矿元素组合的差异性;火山岩型、花岗岩型热液铀矿同属于华南中-新生代岩浆作用、构造活动、热液铀成矿系统,铀成矿作用形成于华南中-新生代统一的深部地球动力学大地构造背景,具有统一的形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型铀矿 花岗岩型铀矿 共性特征 形成机制 深源性
下载PDF
苦瓜主要植物学性状的遗传分析(英文)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政国 王先裕 +1 位作者 刘志敏 肖喜祝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89-392,共4页
以绿苦瓜自交系P1做母本,野生苦瓜P2做父本配制出F1代,然后进行自交和回交获得F2,B1,B2世代.通过田间试验,对叶长、茎粗和节间长的基因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茎粗和节间长两个性状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而叶长不符合加性—显性遗... 以绿苦瓜自交系P1做母本,野生苦瓜P2做父本配制出F1代,然后进行自交和回交获得F2,B1,B2世代.通过田间试验,对叶长、茎粗和节间长的基因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茎粗和节间长两个性状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而叶长不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叶长的加性效应比显性效应重要,节间长的加性效应也高于显性效应,茎粗的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同样重要,三者的狭义遗传率分别为0.1694,0.6418和0.36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植物学性状 遗传分析
下载PDF
FasL在食管癌中的表达—一种免疫反攻击机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政国 银平章 +2 位作者 王宝梅 孔令非 赵跃武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896-898,共3页
目的 :研究食管癌细胞Fas配体 (FasL)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食管癌发生和预后间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 ,检测了 40例食管癌原发灶和 17例淋巴结转移灶中FasL在食管癌细胞及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TiL)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34例 (85 % )原发... 目的 :研究食管癌细胞Fas配体 (FasL)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食管癌发生和预后间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 ,检测了 40例食管癌原发灶和 17例淋巴结转移灶中FasL在食管癌细胞及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TiL)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34例 (85 % )原发性食管癌细胞中均有不同程度的FasL的表达 ,31例 (82 5 % )TiL细胞FasL亦表达阳性 ,17例淋巴结转移灶癌细胞中 ,FasL均强阳性表达。结论 :食管癌细胞可能通过FasL的表达 ,杀伤TiL ,以达到免疫逃逸及免疫反攻击 ,对食管癌的形成及转移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淋巴细胞 肿瘤浸润 FASL
下载PDF
不同包装材料对黑仙子1号小冬瓜耐贮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政国 覃海平 +1 位作者 陈勇 王鹏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7-281,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包装材料对黑仙子1号小冬瓜耐贮性的影响,为小冬瓜贮藏保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黑仙子1号小冬瓜在秋季栽培,果实老熟后进行冬季贮藏。设置保鲜膜、葡萄糖纸、报纸和黑色塑料袋4种材料包装处理和1个常规贮藏对照,随... 【目的】探讨不同包装材料对黑仙子1号小冬瓜耐贮性的影响,为小冬瓜贮藏保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黑仙子1号小冬瓜在秋季栽培,果实老熟后进行冬季贮藏。设置保鲜膜、葡萄糖纸、报纸和黑色塑料袋4种材料包装处理和1个常规贮藏对照,随后每隔15 d测定果实的维生素C(Vc)、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水分和可滴定酸含量6个营养品质性状,共贮藏90 d,分析黑仙子1号小冬瓜使用不同包装材料的耐贮性。【结果】秋季栽培的黑仙子1号小冬瓜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采收后的老瓜耐贮藏性较好,常规贮藏30-45 d除Vc含量有较大幅度下降外,其他营养品质含量变化不大;包装处理的小冬瓜贮藏后的营养物质含量均高于对照,尤以保鲜膜包装处理的小冬瓜营养物质含量最高,其在贮藏15、30、45和90 d后的Vc含量分别为44.79、24.13、16.31和0.17 mg/100 g。【结论】包装处理可提高黑仙子1号小冬瓜的耐贮性,其中保鲜膜是小冬瓜贮藏保鲜的最佳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冬瓜 秋季栽培 包装材料 贮藏效果 营养品质
下载PDF
节瓜种子休眠机理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政国 秦荣耀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20,共2页
本研究通过休眠和非休眠节瓜种子的提取液对大白菜种子发芽的抑制试验,休眠节瓜种子剥除种皮发芽试验初步确定节瓜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是种皮中含有发芽抑制物质。种子中GA3含量测定表明非休眠节瓜种子的GA3含量远高于休眠种子。
关键词 节瓜 种子 休眠
下载PDF
瓜类蔬菜种子休眠与萌发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政国 龙明华 《长江蔬菜》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1-33,共3页
破除瓜类蔬菜种子休眠的技术有机械损伤种皮、植物激素处理和化学药剂处理。多数休眠的瓜类蔬菜种子在特殊条件下能够发芽。瓜类蔬菜种子休眠的原因有胚休眠、种皮的障碍、发芽抑制物质的存在和激素不平衡等几个方面。
关键词 瓜类 种子 休眠 萌发
下载PDF
苦瓜主要经济性状配合力和遗传相关的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政国 肖喜祝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5-19,共5页
6个绿苦瓜自交系分成两组 ,按不完整双列杂交设计配制 9个组合 ,对苦瓜第一雌花平均节位、雌花数、单果质量、果长、果径和果肉厚等 6个经济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相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第 1组亲本 A1 、A2 和 A3仅在果长、果径和果肉... 6个绿苦瓜自交系分成两组 ,按不完整双列杂交设计配制 9个组合 ,对苦瓜第一雌花平均节位、雌花数、单果质量、果长、果径和果肉厚等 6个经济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相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第 1组亲本 A1 、A2 和 A3仅在果长、果径和果肉厚 3个性状上一般配合力效应差异极显著 ,而第 2组亲本 B1 、B2 和B3在 6个性状上一般配合力效应差异均极显著。9个组合间仅第一雌花平均节位与果长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差异极显著。第一雌花平均节位与雌花数 ,雌花数与果长 ,果径与果肉厚 ,单果质量与果长 ,第一雌花平均节位与果长 ,果长与果径 ,雌花数与单果质量 ,第一雌花平均节位与单果质量 ,上述诸项的遗传相关系数 r分别为 :-1 .0 ,-0 .97,0 .90 ,0 .82 ,0 .80 ,-0 .78,-0 .75和 0 .73。果长和果径对单果质量的遗传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 1 .3 7和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经济性状 配合力 遗传相关 果长 果径 单果质量
下载PDF
苦瓜产量杂种优势与配合力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刘政国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38-241,共4页
选用8个高世代绿苦瓜自交系,按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第2种方法设计试验,对苦瓜产量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8个杂交组合有26个呈现正向离中优势,有23个呈现正向超亲优势,22个组合比对照增产;在8个试验亲本中,4个亲... 选用8个高世代绿苦瓜自交系,按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第2种方法设计试验,对苦瓜产量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8个杂交组合有26个呈现正向离中优势,有23个呈现正向超亲优势,22个组合比对照增产;在8个试验亲本中,4个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为正向效应,另外4个为负向效应,亲本B的一般配合效应值极显著高于其它亲本;21个组合双亲间特殊配合力效应表现为正向效应,效应值最高的组合为E×H(2.15),其次是B×H(1.51)、D×H(1.28)、A×G(1.23)和C×G(1.05)。并对苦瓜丰产性育种的亲本选择选配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产量 杂种优势 配合力
下载PDF
苦瓜第1雌花节位和雌花数的杂种优势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政国 韦娇青 肖喜祝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10,共3页
将8个绿苦瓜高世代自交系分为两组;共配制15个杂交组合,对第1雌花节位和主蔓前期雌花数的杂种优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第1雌花节位有6个组合表现负向离中优势,有13个组合表现为负向越亲优势,且有4个组合低于小值亲本;雌花数有5个组合... 将8个绿苦瓜高世代自交系分为两组;共配制15个杂交组合,对第1雌花节位和主蔓前期雌花数的杂种优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第1雌花节位有6个组合表现负向离中优势,有13个组合表现为负向越亲优势,且有4个组合低于小值亲本;雌花数有5个组合表现为正向离中优势,有4个组合表现为正向超亲优势。通过对第1雌花节位与雌花数两个性状亲子关系的讨论提出实现早熟性和晚熟性育种目标的亲本选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第1雌花节位 雌花数 杂种优势
下载PDF
苦瓜种子颜色的遗传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政国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9-109,共1页
用新化白苦瓜作母本P1(种子大,颜色为黄色),广西野生苦瓜作父本P2(种子小,颜色为黑色)进行杂交获得F1代。F1代分别与P1、P2回交获得两个回交世代B1和B2,同时F1代自交获得F2代。利用以上6个世代进行田间试验,对苦瓜种子颜色的遗传特性进... 用新化白苦瓜作母本P1(种子大,颜色为黄色),广西野生苦瓜作父本P2(种子小,颜色为黑色)进行杂交获得F1代。F1代分别与P1、P2回交获得两个回交世代B1和B2,同时F1代自交获得F2代。利用以上6个世代进行田间试验,对苦瓜种子颜色的遗传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苦瓜种子黑色对黄色应为1对基因控制的显性遗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种子性状 遗传
下载PDF
苦瓜营养品质性状杂种优势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政国 刘志敏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0-52,共3页
利用8个绿苦瓜自交系配制成8个苦瓜杂种,对苦瓜果实VC、有机酸、水分和还原糖含量的杂种优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苦瓜果实VC含量一般介于双亲之间,各有4个组合表现为正向和负向的超中亲优势。苦瓜果实有机酸含量仅有3个组合介于双亲之... 利用8个绿苦瓜自交系配制成8个苦瓜杂种,对苦瓜果实VC、有机酸、水分和还原糖含量的杂种优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苦瓜果实VC含量一般介于双亲之间,各有4个组合表现为正向和负向的超中亲优势。苦瓜果实有机酸含量仅有3个组合介于双亲之间,最高杂种优势达55.70%。苦瓜果实水分含量有6个组合介于双亲之间或略高于中亲值,8个组合中有6个和2个表现为正向和负向的超中亲优势。苦瓜果实还原糖含量8个组合都不介于2个亲本之间,最高杂种优势和最低杂种优势分别为73.72%和-72.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营养品质 杂种优势
下载PDF
苦瓜数量性状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政国 肖喜祝 +1 位作者 李加振 韦娇青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4年第5期199-202,共4页
6个苦瓜高世代自交系分成两组,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9个杂交组合。利用11个数量性状计算主成分遗传距离。以遗传距离为自变量,杂种优势为依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产量和果长杂种优势与遗传距离之间分别为显著和极显著直线关... 6个苦瓜高世代自交系分成两组,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9个杂交组合。利用11个数量性状计算主成分遗传距离。以遗传距离为自变量,杂种优势为依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产量和果长杂种优势与遗传距离之间分别为显著和极显著直线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Y=7.5718+3.2272X和Y=-5.8529+1.5946X。单果质量和果径杂种优势与遗传距离之间无相互关系。分析认为单果质量为产量的重要构成性状,而叶柄长、节间长为果长的重要构成性状。对遗传距离预测杂种优势的应用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遗传距离预测杂种优势可进一步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数量性状 遗传距离 杂种优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