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舌三针辅助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赵鹏 姚玉婷 +4 位作者 贾贤达 肖志娟 郜静 刘敏肖 沈文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期140-144,共5页
目的探讨电针舌三针辅助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90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依据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 目的探讨电针舌三针辅助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90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依据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SGB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电针舌三针疗法,共治疗14 d。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舌骨移动度、吞咽用时、吞咽功能(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A)及生活质量(Swallowing Quality-of-Life Instrument,SWAL-QOL)评分、营养状态指标[白蛋白(Prealbumin,PA)、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白蛋白(Albumin,ALB)]平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舌骨上、下移动度较治疗前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喉关闭用时、咽运送用时、口腔运送用时、吞咽反应用时较治疗前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SA评分较治疗前降低、SWAL-QOL评分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SSA评分低于对照组,SWAL-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A、ALB、TRF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4.44%(2/45)明显低于对照组17.78%(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电针舌三针辅助SGB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可增大舌骨移动度,缩短吞咽用时,利于改善吞咽功能及营养状态,提升生活质量,并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舌三针 星状神经节阻滞 脑梗死 吞咽障碍 吞咽功能
下载PDF
尼麦角林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影响
2
作者 姚玉婷 赵鹏 +2 位作者 李燕 姚玉鑫 刘敏肖 《中国康复》 2024年第4期200-203,共4页
目的:观察尼麦角林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及血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将患者分成3组,每组30例。A组给予常规治疗;B组给予常规治疗结合尼麦角林;C组给予常规治疗结合尼麦角林和吞... 目的:观察尼麦角林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及血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将患者分成3组,每组30例。A组给予常规治疗;B组给予常规治疗结合尼麦角林;C组给予常规治疗结合尼麦角林和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2周的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标准吞咽功能量表(SSA)评分、洼田饮水等级、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NIHSS评分、SSA评分及血清NSE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5),且B、C组低于A组(P<0.05),C组低于B组(P<0.05);3组洼田饮水试验等级优于治疗前(P<0.05),B、C组优于A组(P<0.05),C组优于B组(P<0.05);3组患者血清BDNF和NGF表达水平及总有效率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B、C组高于A组(P<0.05),C组高于B组(P<0.05)。结论:尼麦角林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可有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升高血清BDNF和NGF水平,降低NSE水平,协助患者恢复吞咽功能,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吞咽困难 尼麦角林 低频电刺激治疗 神经功能
下载PDF
腹针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急性期Bell面瘫的临床观察
3
作者 李鑫 刘敏肖 +4 位作者 王新波 刘昌佳 李芳 李欢 苏心镜 《中国中医急症》 2023年第2期269-271,共3页
目的观察腹针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在Bell面瘫急性期的临床效果及评价。方法选取50例急性期Bell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急性期第1~7日,对照组口服泼尼松、维生素B1、甲钴胺片治疗;观察组采用腹针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 目的观察腹针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在Bell面瘫急性期的临床效果及评价。方法选取50例急性期Bell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急性期第1~7日,对照组口服泼尼松、维生素B1、甲钴胺片治疗;观察组采用腹针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急性期后第8天开始体针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面神经功能、临床疗效、面瘫治愈时间等进行评定和比较。结果体针4个疗程后行面神经功能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第2、4疗程后临床痊愈率指标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面瘫治愈时间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针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在Bell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及其他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LL面瘫 急性期 腹针 星状神经节阻滞
下载PDF
腕踝针针刺对老年甲状腺射频消融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疼痛、满意度的影响
4
作者 李燕 刘凤飞 +3 位作者 董亚静 郝巍 刘敏肖 周娜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5673-5675,共3页
目的观察腕踝针针刺对老年甲状腺射频消融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疼痛、满意度影响。方法研究纳入老年甲状腺射频消融术患者共计70例,随机分为局麻组与腕踝针组各35例,局部组入室后监测生命体征,行局麻,治疗期内面部疼痛评分(VAS)>3... 目的观察腕踝针针刺对老年甲状腺射频消融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疼痛、满意度影响。方法研究纳入老年甲状腺射频消融术患者共计70例,随机分为局麻组与腕踝针组各35例,局部组入室后监测生命体征,行局麻,治疗期内面部疼痛评分(VAS)>3分或血压波动大于基础血压的30%,血压>160/100 mmHg,心率增加>20次/min,即追加舒芬太尼0.15μg/kg;腕踝针组入室前行双侧上肢1.2.3区腕踝针灸法,行局部浸润麻醉,视情况追加舒芬太尼0.15μg/kg。比较两组镇痛及镇静效果、追加舒芬太尼平均剂量、恶心及呕吐等不良反应情况、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腕踝针组镇痛及镇静效果均明显优于局麻组;追加舒芬太尼平均剂量明显少于局麻组,恶心及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局麻组(P<0.05);麻醉前各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及血氧饱和度(SPO 2)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局麻组DBP、SBP、SPO 2水平较麻醉前明显降低(P<0.05),而腕踝针组DBP、SBP、SPO 2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腕踝针针刺对老年甲状腺射频消融术患者具有积极影响,具有较好镇痛与镇静效果,还可降低麻醉对患者血流影响,降低麻醉恶心及呕吐等不良反应,减少阿片类药物舒芬太尼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射频消融术 麻醉 腕踝针针刺 舒芬太尼 镇痛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肠内营养对老年重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
5
作者 宋彦丽 唐进松 +2 位作者 杨春燕 李文慧 刘敏肖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3年第3期326-329,共4页
目的 探究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肠内营养治疗老年重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消化道并发症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10例老年重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67例为... 目的 探究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肠内营养治疗老年重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消化道并发症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10例老年重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67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肠内营养治疗,2021年2月~2022年1月收治的43例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两组均连续干预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微型营养评定简表(MNA-SF)评分、血红蛋白(Hb)、上臂三头肌肌围(AMC)指标变化、营养状态指标[甘油三酯(TG)、人血白蛋白(ALB)及总胆固醇(TC)]、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二胺氧化酶及D-乳酸),同时观察两组治疗期间的消化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NA-SF评分、AMC及Hb、TG、ALB、TC水平高于对照组,二胺氧化酶及D-乳酸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消化道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肠内营养治疗可有效改善老年重症缺血性脑卒患者的营养状态,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降低消化道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肠内营养 缺血性脑卒中 营养状态指标 肠黏膜屏障功能
下载PDF
不同单肺通气模式对食管癌手术患者肺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刘敏肖 任昉英 +2 位作者 郝立迎 王勇 徐红萌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13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单肺通气模式对食管癌手术患者炎性反应和动脉氧合的影响。方法选择食管中段癌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两组。A组为开胸后持续单肺通气+4 cmH2O呼吸末正压至关胸,B组为开胸后单肺通气间隔45 min膨双肺5 min。分别于单肺通气前(T1)... 目的探讨不同单肺通气模式对食管癌手术患者炎性反应和动脉氧合的影响。方法选择食管中段癌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两组。A组为开胸后持续单肺通气+4 cmH2O呼吸末正压至关胸,B组为开胸后单肺通气间隔45 min膨双肺5 min。分别于单肺通气前(T1),单肺通气30(T2)、60(T3)、90 min(T4),单肺通气结束前(T5)、出室前(T6)、术后24 h(T7)记录患者MAP、HR、SpO2、PaO2,并采集颈内静脉血行IL-6、IL-8、IL-10水平检测。结果两组PaO2于T2开始下降,T5时降至最低,T3、T4、T5时A组低于B组(P均<0.05)。两组IL-6、IL-8、IL-10均在T3开始明显上升(P均<0.01),T6达高峰,术后24 h降低但仍高于T1水平。IL-6、IL-8于T3、T4、T5、T6时A组低于B组(P均<0.05),而IL-10于T3、T4、T5、T6、T7时A组高于B组(P均<0.05)。结论食管癌手术患者术中行间断性单肺通气虽然改善动脉氧合,但反复肺萎陷复张所导致的肺部炎症反应更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单肺通气 肺损伤 炎性因子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食管癌手术单肺通气肺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刘敏肖 刘立永 +2 位作者 王俊坦 梁文瑾 郝立迎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4年第36期4010-4012,4057,共4页
目的 观察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IL-8在手术过程中的变化,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食管癌手术单肺通气患者肺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择需手术治疗的食管中段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D组麻醉诱导前10 min经静... 目的 观察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IL-8在手术过程中的变化,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食管癌手术单肺通气患者肺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择需手术治疗的食管中段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D组麻醉诱导前10 min经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1 μg/kg,随后以0.5μg/(kg&#183;h)的速度持续泵注至术毕前30 min;C组麻醉诱导前10 min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2组其余麻醉方法相同,分别记录诱导前10 min(t1)、诱导时(t2)、诱导插管后(t3)、单肺通气(OLV) 30 min时(t4)、OLV60 min时(t5)、OLV结束(t6)及出室前(t7)时间点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脑电双频谱指数(BIS).于t3、t4、t5、t6、t7点各取静脉血5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TNF-α、IL-6、IL-8血清浓度.结果 2组各时点MAP、Sp(O2)、BIS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D组HR于t2~t7时均低于t1时(P均<0.05);且均显著低于C组(P均<0.05).2组TNF-α、IL-6、IL-8血清浓度均于t4~t7时均明显高于t3时(P均<0.01),C组于t5~t7时均显著高于D组(P均<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降低食管癌手术患者单肺通气期间肺损伤程度,减慢心率,稳定血流动力学参数,对患者心、肺保护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肺通气 肺损伤 右美托咪啶 TNF-α IL-6 IL-8
下载PDF
单肺通气模式下不同水平PEEP对肺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敏肖 郝立迎 +1 位作者 王勇 任昉英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41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单肺通气模式下不同水平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对肺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拟单肺通气剖胸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三组,每组20例。A组单肺通气6 mL/kg+PEEP为0 cmH2O,B组单肺通气6mL/kg+PEEP为4 cmH2O,C组单肺通气6 mL/kg+PEEP为8 c... 目的探讨单肺通气模式下不同水平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对肺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拟单肺通气剖胸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三组,每组20例。A组单肺通气6 mL/kg+PEEP为0 cmH2O,B组单肺通气6mL/kg+PEEP为4 cmH2O,C组单肺通气6 mL/kg+PEEP为8 cmH2O,术中均为持续性单肺通气,并排除肺功能差或有肺部疾病者。通过监测单肺通气前(T1)、单肺通气30 min(T2)、单肺通气60 min(T3)、单肺通气90 min(T4)、单肺通气结束前(T5)、出室前(T6)的SpO2、MAP、HR。采集颈内静脉血5 mL进行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6检测。结果三组治疗不同时间点MAP、HR、SpO2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B、C两组从T3开始相对于A组炎性因子水平较低且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而B、C两组间炎性因子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单肺通气6 mL/kg+PEEP 4 cmH2O对肺损伤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损伤 单肺通气 呼气末正压通气
下载PDF
红花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敏肖 唐进松 李学永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CSCD 2018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患者,女性,61岁,主因左侧肢体麻木无力20d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20年,糖尿病病史多年,否认药物过敏史。患者于入院前20d一般活动中突发左侧肢体麻木,伴活动欠灵活,尚可完成一般日常活动,无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无心悸、憋... 患者,女性,61岁,主因左侧肢体麻木无力20d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20年,糖尿病病史多年,否认药物过敏史。患者于入院前20d一般活动中突发左侧肢体麻木,伴活动欠灵活,尚可完成一般日常活动,无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无心悸、憋气,无言语不利、吞咽困难及饮水呛咳,无意识不清及肢体不自主抽搐等。查头颅CT示右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心电图未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注射液 过敏性休克 脑梗死
原文传递
胸科手术单肺通气期间间断性肺复张对肺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刘敏肖 刘立永 于海龙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878-1880,1883,共4页
目的:通过对单肺通气(OLV)患者采用不同通气模式,观察炎症细胞因子、气道压的变化,探讨不同OLV模式对患者炎性反应和动脉氧合的影响。方法选择开胸手术食管中段癌患者60例,年龄45~65岁,BM I 18~26 kg/m2,均分为2组。A组为开... 目的:通过对单肺通气(OLV)患者采用不同通气模式,观察炎症细胞因子、气道压的变化,探讨不同OLV模式对患者炎性反应和动脉氧合的影响。方法选择开胸手术食管中段癌患者60例,年龄45~65岁,BM I 18~26 kg/m2,均分为2组。A组为开胸后持续OLV联合4 cm H2 O呼吸末正压至关胸,B组为开胸后OLV联合4 cm H2 O呼吸末正压间隔45 min膨双肺5 min。分别于OLV前(T1),OLV 30 min(T2)、60 min(T3)、90 min(T4)、OLV结束前(T5)、出室前(T6)及术后24 h(T7)时间点记录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和脑电双频指数(BIS)、气道压,并采集颈内静脉血5 mL进行炎症因子检测;分别于T1、T2、T3、T4、T5时点记录患者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气道压峰值(Peak)并取桡动脉采血3 mL行血气分析。结果(1)两组血氧分压(PO2)于时T2开始下降,T5时降至最低,T3、T4、T5时 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O2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6、IL‐10的浓度均在 T3时刻开始明显上升(P<0.01)、T6时刻达高峰、T7降低但仍高于T1时水平。(3)两组间 TNF‐α、IL‐6在 T3、T4、T5、T6时A组低于B组(P<0.05),T1、T2、T7时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IL‐10在T3、T4、T5、T6、T7时A组高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胸手术患者术中行OLV期间间断膨肺虽然改善了氧合但反复肺萎陷复张所导致的肺部炎性反应更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肺通气 肺损伤 炎性因子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食道癌手术患者苏醒期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敏肖 靳会娟 +1 位作者 邱东洁 张伟 《河北医药》 CAS 2016年第21期3265-3267,共3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应用于食道癌手术患者对术后苏醒期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需择期手术治疗的中段食道癌患者4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与对照组(C组)2组。D组先于麻醉诱导前10 min经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1μg/kg,随后以...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应用于食道癌手术患者对术后苏醒期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需择期手术治疗的中段食道癌患者4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与对照组(C组)2组。D组先于麻醉诱导前10 min经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1μg/kg,随后以0.5μg·kg^(-1)·h^(-1)的速度持续泵注至术毕前30 min;C组以等量0.9%氯化钠溶液替代。分别记录入室时(T1)、诱导时(T2)、开胸时(T3)、手术结束时(T4)、拔管时(T5)、出室时(T6)各时间点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_2),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并记录患者苏醒时间、术后躁动评分及术后2 h Ramay镇静评分。结果 MAP、SpO_2、BIS值组间比较,各时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R组内比较,D组于T2~T6时均低于T1时(P<0.05);组间比较,D组HR于T2~T6时均低于C组(P<0.05)。术后苏醒时间比较,C组(13.23±2.24)min长于D组(8.17±1.7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期躁动评分比较,D组(1.3±0.9)分小于C组(3.2±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h Ramay镇静评分比较,D组(3.5±0.35)分大于C组(1.2±0.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道癌手术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于单肺通气期间,可缩短麻醉苏醒时间,降低苏醒期的躁动评分,提升术后2 h Ramay镇静评分;同时可减缓心率,稳定血流动力学,使患者平稳渡过苏醒期,有利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食道癌 苏醒期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钙对TIA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脑血流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7
12
作者 郜静 赵鹏 刘敏肖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脂水平及脑循环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并经超声检查确诊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TIA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TIA常规治疗,并给...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脂水平及脑循环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并经超声检查确诊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TIA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TIA常规治疗,并给予阿司匹林口服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两组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对比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及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变化,并检测机体血脂水平及脑循环动力学参数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IMT及颈动脉斑块面积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并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TC、TG、LDL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HDL明显上升(P<0.05);治疗组治疗后TC、TG、LDL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HDL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脑循环平均血流速、平均血流量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脑血管床特性阻抗及外周阻力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能明显降低TIA患者血脂水平,减轻或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改善脑循环动力学指标,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钙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血脂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下载PDF
翳风穴梅花针叩刺放血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急性期Hunt综合征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鑫 吕素芳 +4 位作者 刘昌佳 郜静 刘敏肖 李曼 苏心镜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634-2635,共2页
目的:探讨翳风穴梅花针叩刺放血拔罐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在Hunt综合征急性期的临床效果及评价。方法:选取48例急性期Hunt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观察组采用翳风穴梅花针叩刺联合SGB治疗,对照组口服泛昔洛韦... 目的:探讨翳风穴梅花针叩刺放血拔罐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在Hunt综合征急性期的临床效果及评价。方法:选取48例急性期Hunt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观察组采用翳风穴梅花针叩刺联合SGB治疗,对照组口服泛昔洛韦颗粒剂、甲钴胺胶囊治疗。观察并比较两个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疱疹结痂、疼痛消失、面瘫恢复时间及有效率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疼痛消失、疱疹结痂以及面瘫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翳风穴梅花针叩刺放血拔罐联合SGB在Hunt综合征急性期的临床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及其他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翳风穴 叩刺 星状神经节阻滞 HUNT综合征
原文传递
阿司匹林联合针刺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4
作者 郜静 赵鹏 刘敏肖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221-223,共3页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针刺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TIA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2组患者均给予阿司匹林口服及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配合针刺治...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针刺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TIA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2组患者均给予阿司匹林口服及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配合针刺治疗,治疗2周为1疗程。采集患者治疗前、治疗1疗程后空腹静脉血检测血脂水平变化,使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2组患者病变侧大脑中动脉(MCA)、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平均峰值流速;并随访3个月TIA发作次数。结果:治疗后2组TG、TC、LDL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HDL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2组TG、TC、LDL、HDL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组治疗前MCA、VA、BA平均峰值流速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MCA、BA平均峰值流速较治疗前明显减缓(P<0.05),VA平均峰值流速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MCA、BA平均峰值流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TIA每周平均发作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针刺治疗能有效改善TIA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TIA发作次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阿司匹林 针刺 脑血流
下载PDF
鼻宁喷雾剂联合穴位注射苯海拉明对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6
15
作者 董亚静 赵华宇 +1 位作者 刘敏肖 徐哲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742-1744,共3页
目的探讨鼻宁喷雾剂联合穴位注射苯海拉明对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穴位注射苯海拉明,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鼻宁喷雾剂。比较喷嚏、鼻痒、鼻塞、流涕、体征评分;检测血清IgE、IL-6... 目的探讨鼻宁喷雾剂联合穴位注射苯海拉明对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穴位注射苯海拉明,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鼻宁喷雾剂。比较喷嚏、鼻痒、鼻塞、流涕、体征评分;检测血清IgE、IL-6、IL-17、IL-10、IFN-γ水平,以及鼻腔通气面积、纤毛运动速率、鼻腔阻力。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鼻腔阻力,IgE、IL-6、IL-17水平及喷嚏、鼻痒、鼻塞、流涕、体征评分明显降低,鼻腔通气面积、纤毛运动速率及IL-10、IFN-γ水平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宁喷雾剂联合穴位注射苯海拉明对过敏性鼻炎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调节机体免疫反应,改善鼻腔生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宁喷雾剂 穴位注射 苯海拉明 过敏性鼻炎
下载PDF
补肾生髓益智汤辅助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及对可溶性凋亡分子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肖志娟 刘敏肖 +4 位作者 唐进松 赵鹏 陈兰英 李鑫 沈文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年第6期1190-1194,共5页
目的探讨补肾生髓益智汤辅助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期间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06例Va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53例... 目的探讨补肾生髓益智汤辅助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期间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06例Va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53例。两组患者均积极处理卒中病因与血管危险因素,给予对症治疗与常规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多奈哌齐治疗,治疗组给予多奈哌齐+补肾生髓益智汤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安全性,对比治疗前后痴呆评分[长谷川痴呆量表(Hasegawa dementia scale,HD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凋亡因子[可溶性凋亡分子sFas、sFasL、抗凋亡分子(Livin)]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4.23%(49/52)高于对照组80.39%(4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DS记忆功能、定向力、计算、常识、物体铭记命名回忆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主症、次症及总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sFas、sFasL水平较治疗前降低,Livin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血清sFas、sFas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Livi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生髓益智汤辅助多奈哌齐治疗VaD安全、有效,有利于改善患者痴呆症状,调节凋亡因子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多奈哌齐 补肾生髓益智汤 痴呆评分 中医证候积分 凋亡因子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期Hunt综合征临床效果观察及评价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丽 李鑫 +4 位作者 刘昌佳 郜静 刘敏肖 李曼 苏心镜 《中国中医急症》 2016年第7期1372-1374,共3页
目的观察及评价翳风穴梅花针叩刺放血拔罐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对急性期Hunt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急性期Hunt面瘫患者7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Ⅰ组、对照Ⅱ组,每组25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翳风穴梅花针叩刺联合星状神... 目的观察及评价翳风穴梅花针叩刺放血拔罐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对急性期Hunt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急性期Hunt面瘫患者7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Ⅰ组、对照Ⅱ组,每组25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翳风穴梅花针叩刺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对照Ⅰ组为梅花针叩刺放血拔罐治疗,对照Ⅱ组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观察3组患者治疗期间局部疱疹消退时间、疼痛程度(VAS评分)及2个疗程治疗完成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疱疹消退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Ⅰ、Ⅱ组(P<0.05)。第一疗程治疗完成后观察组VAS评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Ⅰ、Ⅱ组(P<0.05);观察组临床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Ⅰ、Ⅱ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翳风穴梅花针叩刺放血拔罐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急性期Hunt临床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及其他并发症,临床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单一采用翳风穴梅花针叩刺放血拔罐组和星状神经节阻滞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NT综合征 梅花针 翳风 星状神经节阻滞
下载PDF
活血益智方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肖志娟 陈兰英 +3 位作者 赵鹏 唐进松 王振苗 刘敏肖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2年第1期160-164,共5页
目的探讨活血益智方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19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100例血管性痴呆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病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多奈哌... 目的探讨活血益智方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19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100例血管性痴呆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病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多奈哌齐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活血益智方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后观察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长谷川痴呆量表(HDS)、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血管性痴呆中医辨证量表(SDSVD)、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变化;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清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一氧化氮(NO)水平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P<0.05)。治疗后,两组HDS、MMSE、ADL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SDSVD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DS、MMSE、ADL评分高于对照组,SDSV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脑血流动力学平均血流速度(Vm)及iNOS、NO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脑血流动力学血管搏动指数(PI)和血管阻力指数(RI)值和ADM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低于对照组的2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益智方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效果明显,能够明显改善病人痴呆症状和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并提升病人生活活动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ADMA/iNOS/NO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活血益智方 康复训练 脑血流动力学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一氧化氮
下载PDF
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急性期Bell面瘫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鑫 刘敏肖 +3 位作者 刘昌佳 徐湘凝 沈文 苏心镜 《中国中医急症》 2022年第6期1043-1045,共3页
目的观察及评价腹针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急性期Bell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临床确诊的急性期Bell面瘫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Ⅰ组、对照Ⅱ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腹针联合SGB治疗,对照Ⅰ组予腹针治疗,对照Ⅱ组采用星状... 目的观察及评价腹针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急性期Bell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临床确诊的急性期Bell面瘫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Ⅰ组、对照Ⅱ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腹针联合SGB治疗,对照Ⅰ组予腹针治疗,对照Ⅱ组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分别于治疗前、第4疗程结束后1周对各组患者进行面神经功能评定及临床疗效比较。结果4个疗程完成后,观察组面神经功能评分优于对照Ⅰ组及对照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指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P<0.05)。结论腹针联合SGB治疗急性期Bell面瘫临床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及其他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LL面瘫 急性期 腹针 星状神经节阻滞
下载PDF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冯静茹 张海洋 +3 位作者 杜会博 史贺 刘敏肖 毕胜利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年第4期80-80,85,共2页
目的:研究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接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和对照组(硫酸镁治疗),均为3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自... 目的:研究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接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和对照组(硫酸镁治疗),均为3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自然分娩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血压情况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组间血压均显著下降,但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组间自然分娩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应用于妊娠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情况,同时提高患者的自然分娩率,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镁 硝苯地平 任娠高血压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