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5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弹性支撑功能梯度压电多孔微圆柱壳的自由振动分析
1
作者 刘文光 庞磊 +2 位作者 吕志鹏 刘超 张宇航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1-421,共11页
旨在研究热-力-电载荷下弹性支撑功能梯度压电多孔微圆柱壳的自由振动。首先,建立弹性支撑功能梯度压电多孔微圆柱壳动力学模型;然后,应用三阶剪切变形壳体理论和修正的偶应力理论,推出弹性支撑功能梯度压电多孔微圆柱壳模态频率的解析... 旨在研究热-力-电载荷下弹性支撑功能梯度压电多孔微圆柱壳的自由振动。首先,建立弹性支撑功能梯度压电多孔微圆柱壳动力学模型;然后,应用三阶剪切变形壳体理论和修正的偶应力理论,推出弹性支撑功能梯度压电多孔微圆柱壳模态频率的解析解;最后,通过数值算例分析了微圆柱壳模态频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Pasternak弹性支撑比Winkler弹性支撑更有利于提高微圆柱壳的模态频率;改变弹性支撑的刚度系数、轴向力、外加电压、孔隙分布、材料体积分数指数和结构尺寸可调节微圆柱壳的模态频率;孔隙体积分数越大,温度或轴向力对模态频率的影响越大,而电压对模态频率的影响则越小;不同材料指数下,增大孔隙体积分数对模态频率的影响趋势不同;弹性支撑会减弱温度、轴向力和电压对模态频率的影响,对薄圆柱壳或短圆柱壳模态频率的影响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梯度压电材料 弹性支撑 孔隙 修正的偶应力理论 高阶剪切变形理论
原文传递
双壳体核电厂空间减震结构的竖向动力试验研究
2
作者 刘文光 王宇端 张强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8-167,共10页
为降低核电厂内安全壳的竖向加速度,提出了一种双壳体空间减震结构,基于该结构的力学特性建立了简化三质点三自由度动力模型,进一步给出了结构响应传递函数并进行了参数分析,明确了结构质量比、阻尼比和频率比对结构竖向地震响应的影响... 为降低核电厂内安全壳的竖向加速度,提出了一种双壳体空间减震结构,基于该结构的力学特性建立了简化三质点三自由度动力模型,进一步给出了结构响应传递函数并进行了参数分析,明确了结构质量比、阻尼比和频率比对结构竖向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完成了双壳体空间减震结构的缩尺振动台动力试验。结果表明:双壳体空间减震结构可减小内安全壳的竖向加速度,减震率为12.23%~27.84%。双壳体空间减震结构的振动台试验响应结果与理论计算值吻合较好,验证了所提出的双壳体空间减震结构简化模型的准确性以及双壳体空间减震系统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壳体核电厂 空间减震 传递函数 振动台试验 竖向减震
下载PDF
自复位浮置物隔震系统的动力试验与数值分析
3
作者 刘文光 汤佳铃 +1 位作者 张强 陈睦锋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7-134,共8页
提出了一种自复位浮置物隔震系统,该系统采用双层正交导轨隔离水平地震,并通过预拉弹簧绳实现自复位。考虑系统摩擦与弹簧绳刚度,建立了自复位浮置物隔震系统的理论模型,完成了不同工况下的隔震系统振动台试验,结果表明输入地震波的加... 提出了一种自复位浮置物隔震系统,该系统采用双层正交导轨隔离水平地震,并通过预拉弹簧绳实现自复位。考虑系统摩擦与弹簧绳刚度,建立了自复位浮置物隔震系统的理论模型,完成了不同工况下的隔震系统振动台试验,结果表明输入地震波的加速度峰值越高,隔震系统的隔震率也会相应提升。在输入地震波加速度峰值为0.15、0.2、0.4、0.62 g时,隔震系统平均隔震率分别为50%、58%、75%、82%。在相同峰值的地震波及楼面波地震动输入下,隔震系统均具有良好的隔震效果且能够实现系统自复位。最后建立了浮置物隔震支座-浮置物体系的有限元模型,验证了隔震系统理论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备隔震支座 水平隔震 振动台试验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两个家蚕CPFL表皮蛋白基因的鉴定与表达分析
4
作者 刘惠芬 华丽峰 +4 位作者 刘文光 娄齐年 衣葵花 李云芝 郭光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9-144,共6页
昆虫CPFL表皮蛋白是一类重要的结构蛋白。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从家蚕基因组中鉴定出2个CPFL基因,命名为BmHCP1和BmHCP2。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2个蛋白在羧基末端均具有CPFL表皮蛋白典型的保守结构序列YGW以及重复序列AAH、AAPA、AAP... 昆虫CPFL表皮蛋白是一类重要的结构蛋白。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从家蚕基因组中鉴定出2个CPFL基因,命名为BmHCP1和BmHCP2。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2个蛋白在羧基末端均具有CPFL表皮蛋白典型的保守结构序列YGW以及重复序列AAH、AAPA、AAPV。进化树分析显示,2个蛋白与鳞翅目昆虫艺神袖蝶(Heliconius erato)和柑橘凤蝶(Papilio xuthus)具有较高同源性。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BmHCP1和BmHCP2存在组织、时相特异性表达,幼虫期在头部、中肠、表皮等组织中表达量较高;蛹期除翅原基、血淋巴、触角和足等组织外均有较高表达量;成虫期在足、触角、翅原基、表皮等组织中表达量较高;蛹期在大多数组织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幼虫期和成虫期。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明家蚕表皮蛋白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CPFL表皮蛋白 序列分析 表达分析 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弹性支撑功能梯度微圆柱壳模态频率的研究
5
作者 吕志鹏 刘文光 刘超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6-224,共9页
在建立弹性支撑功能梯度薄壁微圆柱壳模型的基础上,基于修正的偶应力理论和一阶剪切变形理论,推导了微圆柱壳的模态频率方程,讨论了弹性支撑、尺寸效应、温度梯度、材料组分指数、孔隙以及几何尺寸等参数对微圆柱壳模态频率的影响。结... 在建立弹性支撑功能梯度薄壁微圆柱壳模型的基础上,基于修正的偶应力理论和一阶剪切变形理论,推导了微圆柱壳的模态频率方程,讨论了弹性支撑、尺寸效应、温度梯度、材料组分指数、孔隙以及几何尺寸等参数对微圆柱壳模态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尺度下,弹性刚度系数在0~105N/m^(3)范围内对微圆柱壳的模态频率基本无影响,剪切刚度系数在0~5×10^(4)N/m范围内对模态频率的影响较大,且增大剪切刚度系数有益于提高微圆柱壳的模态频率;由修正的偶应力理论得到的模态频率大于由经典连续体理论得到的模态频率;在弹性支撑和尺寸效应有无考虑的4种组合下,模态频率随温度梯度和微圆柱壳长度的增大而减小,随陶瓷体积分数指数的增大而增大,随孔隙体积分数和微圆柱壳厚度的变化规律不同;温度梯度对考虑尺寸效应或弹性基础的微圆柱壳模态频率影响较大,而孔隙调节具弹性支撑微圆柱壳的模态频率尤其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环境 弹性支撑 功能梯度材料 微圆柱壳 模态频率
原文传递
任意边界条件下旋转功能梯度锥-柱连接壳行波模态分析
6
作者 张宇航 刘文光 刘超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4-168,共15页
连接壳结构广泛应用于船舶推进系统中,其边界条件复杂,而且在旋转运动下会产生行波模态,对推进器的动力学性能具有重要影响。为了推进功能梯度材料在船舶海洋工程中的应用,本文通过弹簧模拟壳体结构的边界条件,建立旋转功能梯度锥-柱连... 连接壳结构广泛应用于船舶推进系统中,其边界条件复杂,而且在旋转运动下会产生行波模态,对推进器的动力学性能具有重要影响。为了推进功能梯度材料在船舶海洋工程中的应用,本文通过弹簧模拟壳体结构的边界条件,建立旋转功能梯度锥-柱连接壳的动力学模型,探讨旋转功能梯度锥-柱连接壳的行波模态特性。基于Love薄壳理论,运用弹簧模拟结构两端的边界条件以及圆锥壳和圆柱壳连接界面的连续性条件,推导考虑旋转运动引发的科氏力和离心力的功能梯度连接壳能量方程;以Chebyshev多项式为基底构造位移函数,建立旋转功能梯度连接壳的模态频率方程;利用Rayleigh-Ritz法求解连接壳的行波模态频率;通过收敛性分析确定边界弹簧和接触弹簧的刚度取值范围以及Chebyshev多项式所需要展开的项数;分析环向波数、陶瓷体积分数指数、圆锥角、转速以及任意边界对行波模态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旋转转速越大,连接壳的前后行波分叉行为越明显;轴向弹簧刚度对行波模态频率影响最大;相比于传统的能量法,采用弹簧模拟边界提高了计算效率,而且连接壳在弹性边界下的行波特性变化较大,说明了采用弹簧模拟任意边界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梯度材料 锥-柱连接壳 旋转运动 任意边界 CHEBYSHEV多项式 行波模态
下载PDF
虎杖苷调节YAP1/TAZ信号通路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新生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7
作者 刘文光 刘思佟 +5 位作者 张薇薇 庄桂银 谢思雨 田雪 李晓珊 谷强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74,共7页
目的 探究虎杖苷(PD)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HPH)新生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新生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PD低剂量组、PD中剂量组、PD高剂量组、PD高剂量+Hippo通路抑制剂(PD高剂量+... 目的 探究虎杖苷(PD)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HPH)新生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新生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PD低剂量组、PD中剂量组、PD高剂量组、PD高剂量+Hippo通路抑制剂(PD高剂量+XMU-MP-1)组,每组10只。缺氧2周后,检测各组大鼠右心室收缩压(RVSP)和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并计算肺动脉管壁厚度占总厚度的百分比(WT%)和管壁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WA%)。分离各组新生大鼠PASMCs,分为NC组、低氧(Hypoxia)组、PD低剂量组、PD中剂量组、PD高剂量组、PD高剂量+XMU-MP-1组。CCK-8和EdU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和PASMCs中Yes相关蛋白1(YAP1)、PDZ结合域的转录共刺激因子信号通路(TAZ)、哺乳动物不育系20样激酶1(MST1)、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蛋白(Bax)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肺动脉管壁明显增厚,管腔变窄,RVSP、RVHI、WT%、WA%、YAP1、MST1、TAZ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PD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肺动脉增厚减少,管腔变大,RVSP、RVHI、WT%、WA%、YAP1、MST1、TAZ蛋白表达显著降低,且PD各组间差异存在剂量依赖性(均P<0.05);XMU-MP-1可逆转这一结果。与NC组相比,Hypoxia组细胞A_(450nm)值、EdU阳性率、YAP1、MST1、TAZ、Bcl-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凋亡率、Bax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均P<0.05);与Hypoxia组相比,PD低、中、高剂量组细胞A_(450nm)值、EdU阳性率、YAP1、MST1、TAZ、Bcl-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凋亡率、Bax表达显著升高,且PD各组间有剂量依赖性(均P<0.05);XMU-MP-1可逆转这一结果。结论 PD可能通过抑制YAP1/TAZ信号通路抑制HPH新生大鼠PASMCs增殖,促进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性肺动脉高压 虎杖苷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增殖 凋亡 YAP1/TAZ信号通路
下载PDF
基于强化实践能力导向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8
作者 刘文光 王浩兰 刘良娟 《大学教育》 2023年第6期22-25,共4页
推行基于强化实践能力导向的机械设计课程改革、创新,是由专业特色发展要求、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机械设计课程特点等因素决定的,这对于解决当前机械设计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升机械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课程教学改革可以通过构... 推行基于强化实践能力导向的机械设计课程改革、创新,是由专业特色发展要求、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机械设计课程特点等因素决定的,这对于解决当前机械设计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升机械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课程教学改革可以通过构建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体系,开发融入创新创业理念和航空报国精神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资源,打造能教学、能实践、能科研的课程教学团队等举措来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实践能力导向 机械设计 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
下载PDF
KUKA工业机器人虚拟实训台仿真调试
9
作者 刘文光 《山东工业技术》 2023年第4期46-53,共8页
根据KUKA工业机器人虚拟实训台控制要求,在KUKA.Sim Pro中导入工业机器人实训台模型,导入传感器,修改部分模型的特征属性,创建工具坐标和基坐标,定义IO信号,编写工业机器人程序,在TIA Portal中编写PLC程序,组态触摸屏监控画面,利用OPC U... 根据KUKA工业机器人虚拟实训台控制要求,在KUKA.Sim Pro中导入工业机器人实训台模型,导入传感器,修改部分模型的特征属性,创建工具坐标和基坐标,定义IO信号,编写工业机器人程序,在TIA Portal中编写PLC程序,组态触摸屏监控画面,利用OPC UA实现工业机器人与PLC的通信,完成KUKA工业机器人虚拟实训台仿真调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PLC 触摸屏 仿真调试
下载PDF
纯电动两挡AMT 综合性换挡规律研究与优化
10
作者 刘文光 孙圳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3年第12期17-22,共6页
在保证车辆动力性的前提下以降低整车能量消耗为目标,针对纯电动乘用车的综合性换挡规律进行优化。以搭载无离合器的两挡自动变速器(AMT)为研究对象,制定40%加速踏板开度为临界点的传统综合性换挡规律。通过建立换挡点车速为优化变量、... 在保证车辆动力性的前提下以降低整车能量消耗为目标,针对纯电动乘用车的综合性换挡规律进行优化。以搭载无离合器的两挡自动变速器(AMT)为研究对象,制定40%加速踏板开度为临界点的传统综合性换挡规律。通过建立换挡点车速为优化变量、能耗和加速度为优化目标的综合优化模型,并采用改进免疫粒子群算法对传统综合性换挡规律进行优化,得到新的综合性换挡规律;在Simulink中搭建该两挡AMT换挡规律的仿真模型,对优化前后的综合性换挡规律在WLTC工况下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在保证动力性的同时减少了8.825%的能量消耗,可为纯电动车换挡规律的制定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电动汽车 AMT 综合性换挡规律 改进免疫粒子群算法
下载PDF
基于智能交通技术的高速公路安全设施设计与应用
11
作者 刘文光 《交通世界》 2024年第4期13-15,共3页
依托某高速公路工程,在分析智能交通技术特点、高速公路安全设施种类及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智能交通技术的高速公路安全设施设计方法,并在某高速公路智能交通安全设施设计中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智能交通安全设施系统的关键是... 依托某高速公路工程,在分析智能交通技术特点、高速公路安全设施种类及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智能交通技术的高速公路安全设施设计方法,并在某高速公路智能交通安全设施设计中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智能交通安全设施系统的关键是在传统安全设施的基础上结合多种传感器、云平台和智能识别算法,实现路况信息的监测和预测,最终通过情报板、移动互联网对路况安全信息进行动态反馈。智能交通技术应用于高速公路安全设施中,可以有效提高安全设施的预警能力,为高速公路行车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安全设施设计 智能交通 传感器 安全标识
下载PDF
农药氯噻啉对家蚕的毒性试验
12
作者 刘惠芬 陈传杰 +5 位作者 刘文光 华丽峰 娄齐年 王照红 李化秀 李云芝 《北方蚕业》 2023年第1期16-19,共4页
为评估使用氯噻啉农药防治农林害虫时对家蚕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氯噻啉对家蚕的毒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8000 mg/L浓度的氯噻啉对家蚕3龄起蚕无熏蒸毒性;触杀试验中100 mg/L浓度的氯噻啉可致3、4、5龄起蚕100%中毒;用氯噻啉涂抹桑叶分别给... 为评估使用氯噻啉农药防治农林害虫时对家蚕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氯噻啉对家蚕的毒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8000 mg/L浓度的氯噻啉对家蚕3龄起蚕无熏蒸毒性;触杀试验中100 mg/L浓度的氯噻啉可致3、4、5龄起蚕100%中毒;用氯噻啉涂抹桑叶分别给3、4、5龄起蚕添食6 h,LC 50值4龄>3龄>5龄;添食氯噻啉对家蚕结茧有显著影响;氯噻啉在桑树上的残效期受各种因素影响,20 d左右仍可见中毒症状。由于氯噻啉对家蚕具有强烈的胃毒作用,且在桑叶中的残效期较长,因此该药剂不能用于蚕区周围的大田与森林害虫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噻啉 杀虫剂 家蚕 毒性 残效期
下载PDF
基于围猎改进哈里斯鹰优化的粒子滤波方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冀 周战洪 +2 位作者 贺红林 刘文光 李怡庆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284-2292,共9页
针对标准粒子滤波过程的权值退化和样本贫化问题,该文结合融入围猎策略的哈里斯鹰优化算法设计一种群智能优化粒子滤波方法(EHHOPF)。首先,引入围猎策略替代哈里斯鹰优化算法全局搜索策略以适配粒子滤波环境;其次,采用Sigmoid函数构建... 针对标准粒子滤波过程的权值退化和样本贫化问题,该文结合融入围猎策略的哈里斯鹰优化算法设计一种群智能优化粒子滤波方法(EHHOPF)。首先,引入围猎策略替代哈里斯鹰优化算法全局搜索策略以适配粒子滤波环境;其次,采用Sigmoid函数构建非线性猎物逃逸能量平衡算法的探索阶段和开发阶段;最后构建选择比例因子融合开发阶段捕猎策略并采用非线性猎物跳跃强度保证算法收敛效率。仿真结果表明,与标准粒子滤波以及磷虾算法、蝙蝠算法、布谷鸟算法、灰狼算法优化的粒子滤波方法相比,基于围猎改进哈里斯鹰优化的粒子滤波方法有效提升了系统状态估计精度、滤波稳定性和滤波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滤波 哈里斯鹰优化算法 权值退化 样本贫化
下载PDF
锯齿型压电梁的电响应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鹿青山 刘文光 +3 位作者 成龙 高铭阳 冯逸亭 陈红霞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14-418,共5页
压电振子的工作频带宽度是影响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发电效率的关键指标。该文旨在分析一种锯齿型阵列式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结构模态频率,为压电振子的动力学设计提供参考。首先,基于弹性梁振动理论,推导了锯齿型压电梁的动力学方程,并分... 压电振子的工作频带宽度是影响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发电效率的关键指标。该文旨在分析一种锯齿型阵列式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结构模态频率,为压电振子的动力学设计提供参考。首先,基于弹性梁振动理论,推导了锯齿型压电梁的动力学方程,并分析了影响压电梁模态频率的因素。然后,通过COMSOL建立锯齿形压电梁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其频响特性、功率与负载阻抗匹配特性及加速度依赖性。最后,通过实验研究测试了锯齿型压电梁的电压幅频特性曲线,验证了理论分析与仿真模拟结果的合理性。结果表明,锯齿型阵列式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能够有效地拓宽工作频带,进而提高发电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 能量收集 锯齿型 阵列式 宽频带
下载PDF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意义及效益贡献
15
作者 刘文光 《人民交通》 2024年第3期0060-0062,共3页
公路交通工程安全设施是道路交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可以有效地保障道路使用者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提高道路运行效率,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本文对公路交通工程安全设施的建设及其经济效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旨在探索安全设... 公路交通工程安全设施是道路交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可以有效地保障道路使用者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提高道路运行效率,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本文对公路交通工程安全设施的建设及其经济效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旨在探索安全设施的建设方法及其对经济效益的贡献。 展开更多
原文传递
考虑支座硬化与碰撞的隔震结构易损性分析
16
作者 王嘉雯 刘文光 +1 位作者 陈睦锋 何文福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9-127,共9页
支座硬化以及隔震层与周围挡土结构的碰撞导致增量动力分析曲线发生突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适用于同时考虑支座硬化和结构碰撞的地震需求模型。选取21条地震动记录,对隔震结构进行增量动力分析及易损性分析。通过一个21层框架-剪力墙... 支座硬化以及隔震层与周围挡土结构的碰撞导致增量动力分析曲线发生突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适用于同时考虑支座硬化和结构碰撞的地震需求模型。选取21条地震动记录,对隔震结构进行增量动力分析及易损性分析。通过一个21层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实际工程算例,应用所提出的模型,研究地震作用下隔震沟宽度对结构动力响应及易损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碰撞后结构虽然隔震层位移减小,但会造成楼层峰值加速度明显放大及隔震效果的减弱。在发生硬化和碰撞时,滞回圈均会出现明显的上翘现象,IDA曲线会出现突变。在极罕遇地震作用下,当隔震沟宽度较大时,基础隔震结构上部结构出现损伤的超越概率比隔震沟宽度较小的结构均有所减小,其中出现严重损伤的概率减小了17.17%,出现破坏的超越概率减小了3.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震 支座硬化 碰撞 易损性分析
下载PDF
核电厂隔震结构附加侧向阻尼系统分析模型及减震效果
17
作者 冯祎鑫 刘文光 +1 位作者 潘蓉 李韶平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71-1379,共9页
提出对半埋置/全埋置小堆三维隔震结构附加侧向黏滞阻尼的混合控制系统,达到同时控制水平加速度、水平位移以及摇摆反应且不影响竖向隔震效果的目的。基于隔震层及侧向阻尼系统变形分析,建立考虑隔震层平动及摇摆的耦合效应和侧向阻尼... 提出对半埋置/全埋置小堆三维隔震结构附加侧向黏滞阻尼的混合控制系统,达到同时控制水平加速度、水平位移以及摇摆反应且不影响竖向隔震效果的目的。基于隔震层及侧向阻尼系统变形分析,建立考虑隔震层平动及摇摆的耦合效应和侧向阻尼器协调转动变形的刚体动力学模型。基于RG1.60谱选取30条地震输入信号开展参数分析,探究阻尼布置参数、附加阻尼力参数及阻尼滞回形状参数对减震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合理的附加阻尼力与隔震层出力比值区间为10%~20%,最优参数下水平加速度位移可同时分别减小20%,40%,最大摇摆反应减小70%。选取合理阻尼参数对某真实核电厂模型进行案例分析,摇摆角、加速度、隔震层位移等地震响应指标均减小,边支座受拉现象消失,案例数值模拟结果与参数分析规律一致,也与理论分析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隔震结构 核电厂 耦合模型 参数分析 减震性能
下载PDF
基于力电响应的压电悬臂梁疲劳寿命预测
18
作者 冯逸亭 刘文光 吴兴意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314-322,共9页
针对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的疲劳问题,旨在研究基于力电响应的压电悬臂梁振动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结合压电悬臂梁振动疲劳试验测得的试验结果,以剩余刚度理论和“两段式”疲劳寿命分析模型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谐振频率的压电悬臂梁疲劳寿命... 针对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的疲劳问题,旨在研究基于力电响应的压电悬臂梁振动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结合压电悬臂梁振动疲劳试验测得的试验结果,以剩余刚度理论和“两段式”疲劳寿命分析模型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谐振频率的压电悬臂梁疲劳寿命预测方法;进一步分析振动疲劳过程中谐振频率变化与负载功率变化的关系模型,提出一种基于负载功率的压电悬臂梁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结果表明:基于谐振频率的压电悬臂梁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的平均误差在10%~20%之间,其误差范围控制在1.5倍误差线以内;而基于负载功率的压电悬臂梁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的平均误差集中于25%左右,误差范围均控制在2倍误差线以内且属于偏安全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悬臂梁 振动疲劳 力电响应 寿命预测
下载PDF
混合激励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的机电响应分析
19
作者 高铭阳 刘文光 +2 位作者 陈红霞 冯逸亭 鹿青山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8-66,共9页
为提高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在多种能量环境下的工作效率,旨在研究一种基础激励和风流体混合激励下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的机电响应性能。根据Euler-Bernoulli弹性梁振动理论建立了混合激励下压电悬臂梁的分布参数模型,通过建立机电耦合降... 为提高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在多种能量环境下的工作效率,旨在研究一种基础激励和风流体混合激励下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的机电响应性能。根据Euler-Bernoulli弹性梁振动理论建立了混合激励下压电悬臂梁的分布参数模型,通过建立机电耦合降阶模型得到了系统的第一阶模态机电控制方程,利用机电解耦方法推导了系统响应的解析解,讨论了负载电阻、风速对系统固有频率及机电阻尼的影响,分析了负载电阻、加速度及风速对系统发电性能的影响,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结果表明,与基础激励相比,混合激励不但增大系统的能量收集功率,而且可在更宽的频带区间内收集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能量收集 混合激励 机电响应分析 驰振
下载PDF
考虑碰撞挤压的螺栓接头迟滞回线建模
20
作者 宫明光 刘文光 +2 位作者 杨洋 张功平 李冀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68-173,共6页
在振动、冲击载荷作用下,螺栓连接结构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迟滞现象,影响结构的整体性能。传统的动力学研究仅考虑连接界面的微观/宏观滑移,很少研究螺栓杆与孔壁之间由于界面滑移产生的接触力。基于BRAKE的RIPP模型,提出一种考虑能量损... 在振动、冲击载荷作用下,螺栓连接结构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迟滞现象,影响结构的整体性能。传统的动力学研究仅考虑连接界面的微观/宏观滑移,很少研究螺栓杆与孔壁之间由于界面滑移产生的接触力。基于BRAKE的RIPP模型,提出一种考虑能量损耗的“钉扎接触力”模型,以实现对切向力3个阶段的整体迟滞回线建模;基于该模型,分析预紧力以及摩擦因数对迟滞回线的影响。提出的模型与现有的研究结果吻合性良好,验证了整体迟滞模型的有效性。研究表明:摩擦因数和预紧力的增加会扩大迟滞回线所包围的面积,进而导致单个周期内切向滑移所造成的能量损耗逐渐增加;相比于摩擦因数,预紧力对微滑移阶段的迟滞特性影响更为明显。提出的模型可以反映出“钉扎”接触过程对迟滞特性的影响,有助于更好地揭示螺栓连接在冲击载荷下的响应特征及其非线性行为,为后续螺栓连接结构动力学建模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栓连接 迟滞回线 钉扎接触力 Iwan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