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2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方活血汤对辐射损伤小鼠骨髓基质细胞粘附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1
1
作者 刘文励 黄伟 +2 位作者 何美冬 孙汉英 肖侃艳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54-355,共2页
目的:研究常用活血化瘀中药对急性放射损伤小鼠骨髓基质细胞粘附功能的影响。方法:小鼠接受8GY60Coγ射线照射后立即腹腔注射100%复方活血汤液0.2ml,每天2次,连续6天,第7天取股骨骨髓制备有核细胞(bonem... 目的:研究常用活血化瘀中药对急性放射损伤小鼠骨髓基质细胞粘附功能的影响。方法:小鼠接受8GY60Coγ射线照射后立即腹腔注射100%复方活血汤液0.2ml,每天2次,连续6天,第7天取股骨骨髓制备有核细胞(bonemarrowcell,BMC)悬液,按长期骨髓细胞培养技术,第12天计数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fibroblastcolonyformingunit,CFU-F),第28天观察培养的基质细胞层对正常小鼠BMC的粘附能力。结果:正常小鼠骨髓培养的基质细胞层粘附正常小鼠BMC的能力为67.8±17.2%,复方活血汤组为55.8±10.5%,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对照组为47.7±13.6%,显著低于正常组(P<0.02)。结论:常用活血化瘀中药能增强急性放射损伤小鼠骨髓基质细胞粘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损伤 基质细胞 骨髓 复方活血汤
下载PDF
内科学“考站式”考试的实施及评估 被引量:9
2
作者 刘文励 刘瑾 +5 位作者 吕家高 孙汉英 吕永曼 但自力 赵建平 史雯静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5年第3期93-94,共2页
本科生内科学毕业实习结束时临床技能考试采用“多站考试”方法,设5个考站分别测试病史采集、病历分析、体格检查、基本操作技能、心电图、胸片及辅助检查结果判读,以评估实习医师的临床能力。并对通过考站的3个年级530名学生中的121人... 本科生内科学毕业实习结束时临床技能考试采用“多站考试”方法,设5个考站分别测试病史采集、病历分析、体格检查、基本操作技能、心电图、胸片及辅助检查结果判读,以评估实习医师的临床能力。并对通过考站的3个年级530名学生中的121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本项临床实践考试方法改革的态度和评价。“内科学多个考站”考试在原则和方法上与客观结构式临床考试接轨,又不需要大量经费,可代替传统的病人床边考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评估 考试方法改革 技能考试 毕业实习 体格检查 操作技能 检查结果 临床能力 问卷调查 临床实践 本科生 心电图 结构式 学生 年级 态度
下载PDF
常用活血化瘀中药对急性放射损伤小鼠骨髓微环境及其供氧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刘文励 孙汉英 +7 位作者 徐慧珍 路武 肖侃艳 董凌莉 何美冬 胡永熙 沈安华 江琦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6期447-449,共3页
给昆明小鼠8Gy60Coγ射线照射后,立即腹腔注射100%复方活血汤注射液(每ml含生药1g)0.2ml/只,每d2次,连续10d。分别于照射后第3、7、14d测定活体原位尺骨骨髓氧分压,观察相同部位骨髓切片组织学。结果表明,常用活血化瘀中药能... 给昆明小鼠8Gy60Coγ射线照射后,立即腹腔注射100%复方活血汤注射液(每ml含生药1g)0.2ml/只,每d2次,连续10d。分别于照射后第3、7、14d测定活体原位尺骨骨髓氧分压,观察相同部位骨髓切片组织学。结果表明,常用活血化瘀中药能促进急性放射损伤小鼠骨髓微血管恢复、增生,扩张其面积,使骨髓氧分压明显增高,增加骨髓微环境供氧,促进造血细胞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放射损伤 骨髓 活血祛瘀药
下载PDF
川芎嗪对急性放射损伤小鼠骨髓细胞粘附分子作用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文励 肖侃艳 +2 位作者 董凌莉 孙汉英 陶德定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6期492-493,共2页
为探讨急性放射损伤小鼠骨髓细胞粘附分子表达及川芎嗪对其影响,将27只昆明小鼠平均分为3组:正常组,急性放射损伤对照组,川芎嗪组。将对照组及川芎嗪组小鼠用8.0Gy60Coγ射线照射后,分别胃饲生理盐水及25mg/ml川芎嗪注射液0.2m... 为探讨急性放射损伤小鼠骨髓细胞粘附分子表达及川芎嗪对其影响,将27只昆明小鼠平均分为3组:正常组,急性放射损伤对照组,川芎嗪组。将对照组及川芎嗪组小鼠用8.0Gy60Coγ射线照射后,分别胃饲生理盐水及25mg/ml川芎嗪注射液0.2ml/只,每d2次,连续6d。第7d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所有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CD49d、CD49e的表达水平,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方法检测骨髓基质细胞VCAM-1的表达、结果发现急性放射损伤对照组CD49d、VCAM-1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P<0.001),川芎嗪组CD49d、CD49e、VCAM-1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01),且CD49d、CD49e高于正常组。结果显示川芎嗪能增强急性放射损伤小鼠骨髓造血细胞和基质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有利于造血细胞的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放射损伤 骨髓 胞间粘附分子 川芎嗪
下载PDF
血浆交换的并发症及防治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文励 杨忠心 +2 位作者 唐锦治 胡诗学 杨明山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1989年第3期144-145,共2页
近10余年来,治疗性血浆单采或血浆交换(PE)疗法得到广泛应用.我院于1987年开始,利用Haemonetics-V 50型血细胞分离机,为25名病人进行了90次PE.现就其并发症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关键词 血浆交换 血浆置换 并发症
下载PDF
去淋巴细胞-血浆疗法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文励 杨忠心 +2 位作者 孙汉英 徐慧珍 唐锦治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07-208,共2页
本文报道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进行44次去血浆同时去淋巴细胞疗法治疗(Lympho-PE)的效果。 一、材料与方法 1.病例:SLE 6例,女5例,男1例,平均年龄29岁(20~44岁),平均病程3年(1~8年)均符合ARA标准,正处... 本文报道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进行44次去血浆同时去淋巴细胞疗法治疗(Lympho-PE)的效果。 一、材料与方法 1.病例:SLE 6例,女5例,男1例,平均年龄29岁(20~44岁),平均病程3年(1~8年)均符合ARA标准,正处于活动期,其中3例主要表现为严重肾病综合征。6例经强的松每日0.5~1mg/kg治疗,2例并用环磷酰胺(CTX),均无效。2例(RA)54岁与57岁,病程均8年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ympho-PE法 红斑狼疮
下载PDF
《内科学》毕业实习临床能力考试方法改革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文励 刘瑾 +6 位作者 吕加高 孙汉英 吕永曼 但自力 赵建平 覃华 史雯静 《医学与社会》 2004年第4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内科学》 毕业实习 临床能力 考试方法 考试改革 医学教育
下载PDF
Kikuchi病(附6例报告)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文励 丁启明 唐锦治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1995年第1期17-19,共3页
Kikuchi病是新近认识的一种淋巴结炎症性疾病,其临床及病理特点表现为发热、全身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减少,受累及的淋巴结活检呈灶性至大片坏死,内见大量核碎片,无粒细胞浸润,周边见组织细胞增生。此病为EB病毒感染,预后... Kikuchi病是新近认识的一种淋巴结炎症性疾病,其临床及病理特点表现为发热、全身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减少,受累及的淋巴结活检呈灶性至大片坏死,内见大量核碎片,无粒细胞浸润,周边见组织细胞增生。此病为EB病毒感染,预后良好,部分病例需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讨论了本病与淋巴瘤、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病的鉴别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KUCHI病 治疗 EB病毒感染 淋巴结活检 单核 淋巴结炎 组织细胞增生 坏死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粒细胞
下载PDF
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与治疗的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文励 房明浩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2年第3期157-162,共6页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以全身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造血功能衰竭性疾病。造血干细胞减少或缺损、T淋巴细胞功能异常亢进、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直接杀伤和淋巴因子介导的造血干细胞过度凋亡引起的骨髓衰竭是该病的主要发病机制;造血微环境支...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以全身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造血功能衰竭性疾病。造血干细胞减少或缺损、T淋巴细胞功能异常亢进、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直接杀伤和淋巴因子介导的造血干细胞过度凋亡引起的骨髓衰竭是该病的主要发病机制;造血微环境支持功能缺陷与再障的发生关系密切;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再障的发生也与特定的HLA相关。结合英国血液病学标准委员会公布的《再障诊断治疗指南》及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红细胞疾病学组公布的《再障诊断治疗专家共识》,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治疗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治疗中除了适当输入红细胞、血小板悬液及预防、治疗感染外,还应采取传统治疗以外的针对性治疗方案,以保证更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 T淋巴细胞 造血微环境 HLA 再障治疗方案
下载PDF
慢性疾病性贫血的病因和诊治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文励 唐锦治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03年第4期213-215,共3页
关键词 慢性疾病性贫血 病因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白血病病人的支持治疗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文励 唐锦治 《中级医刊》 CAS 1994年第3期11-12,共2页
白血病病人的支持治疗刘文励,唐锦治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430030)白血病病人常死于合并症,主要有出血、感染、高尿酸血症、电解质失衡等,为保证化疗顺利进行,防止并发症,应积极给予支持治疗。1贫血的治疗由于红细胞... 白血病病人的支持治疗刘文励,唐锦治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430030)白血病病人常死于合并症,主要有出血、感染、高尿酸血症、电解质失衡等,为保证化疗顺利进行,防止并发症,应积极给予支持治疗。1贫血的治疗由于红细胞生成障碍,或因化疗或放疗致骨增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支持疗法
原文传递
复方活血汤对急性放射损伤小鼠骨髓造血细胞保护作用机制探讨
12
作者 刘文励 周剑锋 +3 位作者 肖侃艳 何美冬 孙汉英 唐锦治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87-88,共2页
已知急性放射损伤的早期,骨髓突出表现为造血细胞急剧减少和静脉窦扩张、充血、血流瘀滞,基于活血化瘀原理,我们用活血化瘀中药丹参、当归、川芎、赤芍复方制剂治疗急性放射损伤所致的骨髓“血瘀症”,观察到常用活血化瘀中药能促进急性... 已知急性放射损伤的早期,骨髓突出表现为造血细胞急剧减少和静脉窦扩张、充血、血流瘀滞,基于活血化瘀原理,我们用活血化瘀中药丹参、当归、川芎、赤芍复方制剂治疗急性放射损伤所致的骨髓“血瘀症”,观察到常用活血化瘀中药能促进急性放射损伤小鼠骨髓微血管恢复、增生、扩张其面积、增加骨髓微环境供氧、促进造血细胞增生。我们同时观察了,该制剂对急性放射损伤小鼠骨髓造血细胞增殖周期调控基因 _(53)、GADD_(153)表达的作用,以探讨复方活血汤如何在分子生物学水平上调节骨髓造血细胞增生,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活血汤 急性放射损伤 小鼠骨髓 造血细胞 保护作用机制 活血化瘀中药 细胞增殖周期 调控基因 基因表达 骨髓造血组织
下载PDF
致命性旋毛虫脑病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文励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01年第2期97-98,共2页
关键词 致命性旋毛虫脑病 病理学 神经系统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p16基因结构及mRNA表达分析
14
作者 刘文励 周剑锋 +1 位作者 肖侃艳 唐锦治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49-252,共4页
为了解p16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发病中的意义,用PCR-SSCP和Northern blot方法分析了16例AML细胞p16基因结构及mRNA的表达。研究结果表明,16例未发现p16基因的缺失、突变。初治和复发的12例AML的p16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4例长期缓... 为了解p16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发病中的意义,用PCR-SSCP和Northern blot方法分析了16例AML细胞p16基因结构及mRNA的表达。研究结果表明,16例未发现p16基因的缺失、突变。初治和复发的12例AML的p16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4例长期缓解者及正常对照者。1例p53突变AML的p16 mRNA有明显升高,提示p16基因在AML发病中可能不占重要地位,而在AML细胞抑制正常造血的逐步恶化中起一定作用,在p53突变时,其表达反馈性升高显示一种反馈环路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白血病细胞 P16基因 基因表达 mRNA表达
下载PDF
去淋巴细胞-血浆疗法治疗难治性全身性红斑狼疮
15
作者 刘文励 唐锦治 +2 位作者 孙汉英 杨忠心 胡诗学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4-27,共4页
用Haemoneti V_(50)血细胞分离机对22例活动性、难治性全身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了103次去淋巴细胞-血浆疗法(LPE),每次平均清除1.12×10~9淋巴细胞,去血浆20~30ml/lg,1~3次开始显效。近期显效17例,有效3例,无效2例。随访12~54月,... 用Haemoneti V_(50)血细胞分离机对22例活动性、难治性全身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了103次去淋巴细胞-血浆疗法(LPE),每次平均清除1.12×10~9淋巴细胞,去血浆20~30ml/lg,1~3次开始显效。近期显效17例,有效3例,无效2例。随访12~54月,仍处于缓解14例,最长6例已48~54月。主要并发症是环磷酰胺引起的粒细胞减少症及感染。初步探讨了LPE对SLE免疫功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免疫 细胞 免疫疗法
下载PDF
静脉血栓性疾病49例临床分析
16
作者 刘文励 付丽 +3 位作者 邓金牛 孙汉英 张东华 唐锦治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01年第4期192-194,共3页
回顾 6 4例静脉血栓性疾病 (VTD)栓塞的部位 ,其中四肢深静脉 2 9例 ,门 /脾静脉 12例 ,肠系膜静脉 7例 ,下腔静脉 1例 ,肾静脉 15例。重点分析了肾静脉以外的 49例VTD患者的临床特点 ,血栓形成的诱因 ,如恶性肿瘤、手术、外伤骨折、糖... 回顾 6 4例静脉血栓性疾病 (VTD)栓塞的部位 ,其中四肢深静脉 2 9例 ,门 /脾静脉 12例 ,肠系膜静脉 7例 ,下腔静脉 1例 ,肾静脉 15例。重点分析了肾静脉以外的 49例VTD患者的临床特点 ,血栓形成的诱因 ,如恶性肿瘤、手术、外伤骨折、糖尿病、高血压病、溶血性贫血等 ,纠正危险因素和对高危患者给予适当的预防措施有助于防治VT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危险因素 防治
下载PDF
复方活血汤对免疫诱导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骨髓微环境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43
17
作者 舒砚君 孙汉英 +2 位作者 刘文励 肖侃艳 何美冬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58-361,共4页
目的 :探讨临床上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障 )加用活血化瘀药物提高疗效的机制。方法 :建立免疫介导的再障小鼠模型 ,胃饲 1 0 0 %复方活血汤注射液每次 0 2ml,每天 2次 ,第 1 0天观察骨髓组织学、体外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CFU -F... 目的 :探讨临床上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障 )加用活血化瘀药物提高疗效的机制。方法 :建立免疫介导的再障小鼠模型 ,胃饲 1 0 0 %复方活血汤注射液每次 0 2ml,每天 2次 ,第 1 0天观察骨髓组织学、体外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CFU -F)、培养基质细胞层的粘附能力 ,骨髓氧分压 (PO2 )。结果 :复方活血汤组小鼠白细胞计数 ,骨髓有核细胞计数 ,骨髓造血组织容量、CFU -F计数 ,均较再障组有明显升高 (P <0 0 1 ) ;且基质细胞粘附功能、骨髓PO2 已恢复至正常。结论 :复方活血汤可促进再障小鼠骨髓微环境的修复及供氧 ,从而促进骨髓造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活血化瘀 骨髓 微环境 活血汤
下载PDF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Ⅱ/Ⅲ期及补充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汇总分析 被引量:17
18
作者 吴全睿 赵永强 +33 位作者 储大同 徐兵河 廖美琳 姜丽岩 徐建民 王华英 李进 侯梅 周清华 张力建 张树才 夏忠军 姜文奇 吕跃 翟明 孟凡义 王东星 王健民 陈正堂 关华军 王庆余 陈协群 刘基巍 张阳 宋善俊 刘文励 于世英 徐建明 宋恕平 徐健 李丽庆 张梅 孙红 江滨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45-653,共9页
目的:汇总Ⅱ/Ⅲ期和补充多中心临床试验资料,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rh-TPO)治疗实体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platelet,PLT)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个试验共入组受试者276例,其中Ⅱ期试验入... 目的:汇总Ⅱ/Ⅲ期和补充多中心临床试验资料,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rh-TPO)治疗实体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platelet,PLT)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个试验共入组受试者276例,其中Ⅱ期试验入组63例,Ⅲ期试验入组154例,补充临床试验入组59例;其后剔除5例、脱落41例,共有230例纳入符合方案(pre-protocol,PP)数据集;所有患者均经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患有实体肿瘤。Ⅱ期临床试验和补充临床试验为随机交叉自身对照试验,Ⅲ期临床试验中受试者按是否参加随机交叉对照分为随机交叉自身对照试验部分和非随机交叉自身对照部分。将接受rh-TPO用药的试验周期定义为用药周期,未用rh-TPO的周期定义为空白对照周期,试验期间的化疗方案和剂量均维持不变。将所有临床试验数据合并并进行疗效和安全性分析。结果:意向性治疗人群(intention-to-treat,ITT)数据集及PP数据集均显示出非常显著的一致性变化(以ITT集数据为例)。与对照周期相比,rh-TPO治疗可显著减轻化疗对PLT损伤的程度[化疗后PLT下降的最低值:(63.02±46.48)×109vs(49.47±31.41)×109个/L,P=0.002],缩短损伤和恢复时间[恢复至75×109个/L以上需要的天数:(11.18±9.71)vs(17.8±10.46)d,P=0.000],大幅提高血小板恢复水平[末次随访时PLT检测值:(211.21±119.20)×109vs(138.13±71.54)×109个/L,P=0.000;化疗后PLT最高值:(262.78±162.60)×109vs(149.36±73.26)×109个/L,P=0.000;末次随访时PLT与基线的差值:(79.64±118.06)×109vs(-8.92±102.50)×109个/L,P=0.000]。rh-TPO还可降低PLT输注患者的比例(12.21%vs 19.85%,P=0.017),减少PLT输注例次(0.22±0.72)vs(0.37±0.90)次,P=0.010)和输注量[(1.66±6.09)vs(2.77±7.08)U,P=0.009];补充试验中,PLT输注患者比例减少更为显著(13.79%vs 33.93%,P=0.0082)。用药前后血红蛋白含量和白细胞计数变化、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76例患者中仅出现11例次不良反应,多为发热(6例)或寒战(2例)。结论:实体肿瘤患者化疗后给予国产rh-TPO可显著减轻化疗对PLT的损伤程度,缩短损伤和恢复时间,大幅提高PLT水平,降低患者PLT输注的例次和数量,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实体肿瘤 化疗 血小板减少症 随机对照试验 自身交叉 多中心临床试验 疗效 安全性
原文传递
川芎嗪对免疫介导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骨髓细胞CD_(34)抗原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0
19
作者 舒砚君 孙汉英 +3 位作者 董凌莉 徐慧珍 路武 刘文励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07-108,共2页
探讨川芎嗪对免疫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小鼠骨髓细胞CD_(34)抗原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免疫介导的再障小鼠模型, 6.0Gy~^(60)Coγ-射线照射和尾静脉输注淋巴细胞造成小鼠再障。分为正常组、再障组(对照组... 探讨川芎嗪对免疫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小鼠骨髓细胞CD_(34)抗原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免疫介导的再障小鼠模型, 6.0Gy~^(60)Coγ-射线照射和尾静脉输注淋巴细胞造成小鼠再障。分为正常组、再障组(对照组)、川芎嗪组,除正常组外均胃饲川芎嗪注射液 4mg/次,1天 2次,第 10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小鼠骨髓细胞膜上 CD_(34)抗原表达量。结果:川芎嗪 CD_(34)抗原表达量的荧光强度(77.6±6.5)明显高于再障组(68.6±4.5,P<0.05),与正常组(80.0±2.6)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川芎嗪通过影响骨髓微环境促进免疫再障小鼠的造血干、祖细胞增生,增加CD_(34)抗原分子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再生障碍性贫血 CD34抗原
下载PDF
复方活血汤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骨髓造血细胞粘附分子及细胞周期蛋白表达作用 被引量:43
20
作者 孙汉英 董凌莉 +2 位作者 刘文励 陶德定 徐慧珍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讨复方活血汤(简称中药)对免疫诱导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小鼠骨髓造血细胞粘附分子及细胞周期蛋白表达的作用。方法:建立免疫诱导的再障小鼠模型,喂饲100%复方活血汤每次02ml,每日2次,第13日用流式细胞... 目的:探讨复方活血汤(简称中药)对免疫诱导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小鼠骨髓造血细胞粘附分子及细胞周期蛋白表达的作用。方法:建立免疫诱导的再障小鼠模型,喂饲100%复方活血汤每次02ml,每日2次,第13日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β1整合素家族(CD49d/CD29,α4β1;又称VeryLateAntigens,VLA家族)及细胞周期蛋白D2的表达水平。结果:中药组CD49d表达明显高于再障组(P<005),且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中药组细胞周期蛋白D2表达明显高于再障组(P<001);而其G0+G1期细胞数显著低于再障组(P<001)。结论:复方活血汤能增强免疫再障小鼠骨髓造血细胞粘附分子CD49d和细胞周期蛋白D2的表达,促进造血细胞的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活血汤 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造血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