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翻膝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两种胫骨假体旋转定位方式的比较
1
作者 黄晖达 黄永明 +3 位作者 周俊德 刘文渤 林跃玮 苏海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2038-2043,共6页
背景:Akagi线和试模复位技术(ROM)是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进行胫骨假体旋转定位的常用方法,但对此两种定位方法之间的差异性大小及来源仍缺乏相关研究。目的:比较内翻膝全膝关节置换术中Akagi线和ROM技术定位的差异,并探讨此差异产生的原因... 背景:Akagi线和试模复位技术(ROM)是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进行胫骨假体旋转定位的常用方法,但对此两种定位方法之间的差异性大小及来源仍缺乏相关研究。目的:比较内翻膝全膝关节置换术中Akagi线和ROM技术定位的差异,并探讨此差异产生的原因。方法:纳入2021年7-12月在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骨科行全膝关节置换且术前伴内翻畸形的70例患者,所有手术均应用后稳定型假体。术前通过X射线片测量股胫角、股骨远端外侧角、胫骨近端内侧角、胫骨股骨关节线夹角,并计算其与正常值的差异;术中测量Akagi线和ROM技术定位的差异角度α;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对术前测得的各角度和α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与结论:①术前Δ机械股胫角为(10.90±4.82)°,Δ解剖股胫角为(10.81±4.34)°,Δ机械股骨远端外侧角为(-3.26±2.68)°,Δ解剖股骨远端外侧角为(-3.00±2.30)°,Δ机械胫骨近端内侧角为(2.39±3.05)°,Δ解剖胫骨近端内侧角为(2.98±3.31)°,Δ胫骨股骨关节线夹角为(4.71±2.52)°;术中测得的角度α为(2.39±2.50)°;②术中53例选择Akagi线、13例选择ROM技术进行旋转定位;③统计学分析结果提示,Δ机械胫骨近端内侧角、Δ解剖胫骨近端内侧角显著正向影响α角(P<0.01),回归方程分别为α=0.658+0.432×Δ机械胫骨近端内侧角;α=0.013+0.346×Δ解剖胫骨近端内侧角;④结果提示内翻膝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使用Akagi线和ROM技术进行旋转定位是存在一定差异的,且此差异(α)与胫骨近端内翻畸形程度大小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 内翻畸形 胫骨假体 旋转定位 Akagi线 ROM技术
下载PDF
基于SEER数据库使用支持向量机和列线图对骨肉瘤诊断时肺转移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2
作者 林跃玮 刘文渤 +4 位作者 胡志锋 梁超伦 高明 黄永明 陈耿鑫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51-257,共7页
目的开发列线图和支持向量机模型预测骨肉瘤患者的肺转移风险。方法从美国“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Surveillance,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SEER)数据库获得2010年至2016年的原发性骨肉瘤患者数据,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 目的开发列线图和支持向量机模型预测骨肉瘤患者的肺转移风险。方法从美国“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Surveillance,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SEER)数据库获得2010年至2016年的原发性骨肉瘤患者数据,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筛选,确定肺转移的危险因素。基于Logistic回归结果,构建列线图,使用10-fold cross validation对其进行验证。按照8∶2的比例,将数据拆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使用支持向量机构建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比较列线图和支持向量机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共纳入1038例骨肉瘤患者。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患者、更大的肿瘤直径、N1或NX分期、伴有骨转移和原发部位为四肢骨骼为骨肉瘤患者出现肺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列线图预测骨肉瘤肺转移的最佳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769,平均AUC为0.695,支持向量机模型的AUC为0.792,预测准确率为0.861。支持向量机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能力。结论男性患者、更大的肿瘤体积、N1或者NX分期、伴有骨转移和原发部位为四肢骨骼为骨肉瘤患者的肺转移独立危险因素。支持向量机模型和列线图均有较好的预测准确率。支持向量机模型比传统列线图有更好的预测能力,列线图则有更好的临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肺转移 列线图 支持向量机 SEER数据库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膝关节髌骨软化症的短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刘文渤 陈博鉴 +4 位作者 林跃玮 麦秀钧 胡志锋 梁超伦 黄永明 《实用骨科杂志》 2020年第12期1135-1138,1147,共5页
目的观察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治疗膝关节髌骨软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髌骨软化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试验组(A组)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30~59岁,平均(40.2±4.5)岁,给予自体PRP关节腔内注射,一周一... 目的观察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治疗膝关节髌骨软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髌骨软化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试验组(A组)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30~59岁,平均(40.2±4.5)岁,给予自体PRP关节腔内注射,一周一次,连续注射3周;对照组(B组)男性11例,女性19例,年龄32~58岁,平均(41.3±3.9)岁,给予交联玻璃酸钠注射剂关节腔内注射,一周一次,连续注射3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以及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arthritis index,WOMAC)的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1个月,A、B两组VAS评分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在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A、B两组的VAS、WOMAC评分存在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1年的VAS、WOMAC评分,A组均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在随访过程中,VAS、WOMAC评分持续降低,B组在治疗后6个月VAS评分、WOMAC评分较前升高。结论富血小板血浆能明显改善髌骨软化症的疼痛以及关节功能,且具有稳定的短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交联玻璃酸钠 髌骨软化症 疗效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疤痕区皮肤偶发分枝杆菌感染一例 被引量:1
4
作者 胡伟城 邱志浩 +1 位作者 刘文渤 张葆青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2年第7期469-472,共4页
患者,女,68岁。左膝全膝关节置换术后5年,左膝胫骨结节手术疤痕表皮破溃3天。伤口拭子细菌培养示偶发分枝杆菌。从发病时间、影像提示假体周围软组织感染性病变、多次手术探查均考虑筋膜层完整,我们认为本患者属于术后外界环境种植。给... 患者,女,68岁。左膝全膝关节置换术后5年,左膝胫骨结节手术疤痕表皮破溃3天。伤口拭子细菌培养示偶发分枝杆菌。从发病时间、影像提示假体周围软组织感染性病变、多次手术探查均考虑筋膜层完整,我们认为本患者属于术后外界环境种植。给予抗结核药物治疗及植皮手术,患者逐渐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发分枝杆菌 全膝关节置换术 皮肤感染
下载PDF
全膝置换两个筋膜间隙联合阻滞的镇痛效果
5
作者 陈超 赖艺伟 +2 位作者 罗一铭 何祥鑫 刘文渤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1-384,共4页
[目的]探讨收肌管阻滞(adductor canal block,ACB)联合腘动脉与膝关节后囊间隙(interspace between the popliteal artery and capsule of the knee,IPACK)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的镇痛效果。[方法]2020年... [目的]探讨收肌管阻滞(adductor canal block,ACB)联合腘动脉与膝关节后囊间隙(interspace between the popliteal artery and capsule of the knee,IPACK)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的镇痛效果。[方法]2020年2月—2022年6月84例终末期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在静脉全麻下进行初次单侧TKA术,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42例采用ACB、PACK联合I阻滞(联合组),另外42例采用单纯ACB阻滞(ACB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临床与镇痛相关资料。[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总不良反应、术中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恢复下地行走显著早于ACB组[(18.5±4.3)h vs(30.4±6.7)h,P<0.001],联合组术后8 h[(69.3±7.3)°vs(64.8±6.9)°,P=0.005]、术后24 h[(70.1±6.3)°vs(65.2±6.7)°,P=0.001]膝ROM显著大于ACB组。术后2~24 h两组的VAS评分均有所上升,但联合组术后各时间点均显著低于ACB组(P<0.05),联合组首次补救镇痛时间[(6.3±1.8)h vs(10.4±2.3)h,P<0.001]、镇痛泵按压次数[(3.0±0.5)次vs(5.7±0.7)次,P<0.001]、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次数[(1.0±0.2)次vs(1.7±0.4)次,P<0.001]、额外镇痛药使用次数[(1.4±0.4)次vs(1.9±0.6)次,P<0.001]均显著低于ACB组。[结论]ACB联合IPACK阻滞能够降低TKA术后疼痛症状,提升膝关节活动度,缩短恢复下床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术后疼痛 收肌管阻滞 腘动脉与膝关节后囊间隙阻滞 关节活动度
原文传递
基于“玄府气液说”自拟中药熏洗方对跟痛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陈博鉴 龚建文 +4 位作者 林跃玮 刘文渤 麦秀钧 冯恩辉 黄永明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920-925,共6页
【目的】观察基于"玄府气液说"自拟中药熏洗方治疗跟痛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6例跟痛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观察组给予黄永明主任医师自拟的中药熏洗方治疗,对照组给予扶他林软膏外涂治疗,疗程... 【目的】观察基于"玄府气液说"自拟中药熏洗方治疗跟痛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6例跟痛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观察组给予黄永明主任医师自拟的中药熏洗方治疗,对照组给予扶他林软膏外涂治疗,疗程为1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晨起时及久行久站后的足跟痛、足跟压痛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以及简明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106例患者中,仅对照组出现1例脱落,其余患者均能接受足够疗程的治疗并获得完整随访资料。(2)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2%(51/53),对照组为82.7%(43/52),组间比较,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晨起时及久行久站后的足跟疼痛、足跟压痛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对各项VAS评分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2组患者SF-36量表的生理健康评分、心理健康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对患者SF-36量表的生理健康评分、心理健康评分及总分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健康变化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有2例患者因操作不当而出现轻度烫伤,对症治疗后均能继续完成试验;对照组有1例患者因可疑皮肤过敏而中止试验。【结论】基于"玄府气液说"自拟中药熏洗方治疗跟痛症疗效确切,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熏洗方 玄府气液说 跟痛症 足跟疼痛 生活质量 黄永明
原文传递
威灵仙提取物促使M1型THP-1源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博鉴 黄永明 +3 位作者 刘文渤 林跃玮 梁超伦 冯恩辉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893-2898,共6页
目的研究威灵仙提取物对THP-1源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用佛波酯诱导THP-1为M0型巨噬细胞,LPS诱导M1型巨噬细胞极化,IL-4诱导M2型巨噬细胞极化,观察并记录细胞状态。以威灵仙提取物干预上述细胞,CCK-8法检测THP-1源巨噬细胞增殖情况... 目的研究威灵仙提取物对THP-1源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用佛波酯诱导THP-1为M0型巨噬细胞,LPS诱导M1型巨噬细胞极化,IL-4诱导M2型巨噬细胞极化,观察并记录细胞状态。以威灵仙提取物干预上述细胞,CCK-8法检测THP-1源巨噬细胞增殖情况、台盼蓝染色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及观察巨噬细胞极化表型、ELISA法检测分泌的细胞因子。结果威灵仙干预48h, 0.5、1.0及2.0g/L组的增殖活性均高于对照组,且2.0g/L组最高(P<0.05)。高浓度(2.0g/L)威灵仙组的细胞活性(94%)高于空白组及其余两组(P<0.05)。以高浓度威灵仙干预M1及M2组,两组的CD68和CD86表达均略有下降,而CD206和CD163均有明显升高,其中M2-威灵仙组CD206表达显著升高。威灵仙提取物处理后抑制了M1型巨噬细胞TNF-α和IL-6的表达(P<0.01),而促进了TGF-β1的表达(P<0.05);促进了M2型巨噬细胞IL-6和TGF-β1的表达(P<0.05,P<0.01),而对TNF-α的表达无明显作用。结论威灵仙对THP-1源巨噬细胞的增殖、活性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且能够抑制其向M1型极化,促使其向M2型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灵仙 THP-1 巨噬细胞 极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