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细胞癌影像特征结合实验室指标在微血管侵犯中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戴聪 刘文源 +1 位作者 刘宣彤 邹明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5-79,共5页
目的探讨CT与MRI的影像特征结合实验室指标对肝细胞癌(HCC)患者发生微血管侵犯(MVI)及其分级情况的预测作用。方法应用CT与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对研究对象进行术前检查,提取检查结果中的肿瘤长径、形态、数量、边缘及肿瘤包膜情况、多结... 目的探讨CT与MRI的影像特征结合实验室指标对肝细胞癌(HCC)患者发生微血管侵犯(MVI)及其分级情况的预测作用。方法应用CT与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对研究对象进行术前检查,提取检查结果中的肿瘤长径、形态、数量、边缘及肿瘤包膜情况、多结节融合状态或局部外凸结节情况、内部供血血管情况、有无变性或坏死、瘤周围有无低密度或低信号存在等特征,结合年龄、术前甲胎蛋白(AFP)水平、乙肝表面抗原及乙肝e抗原的检测结果等临床指标,对HCC患者发生MVI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生MVI的HCC患者AFP更易升高;肿瘤长径越大发生MVI的概率越高;影像检查结果显示肿瘤边缘模糊以及局部包膜不完整为HCC发生MVI的独立危险因素。但所有提取的影像特征及临床指标对MVI的分级无预测价值。结论HCC的部分影像学特征及临床指标对MVI的发生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微血管侵犯 CT 磁共振成像 甲胎蛋白
下载PDF
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脑梗死患者微出血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2
2
作者 刘文源 张立波 +4 位作者 邹明宇 吴越 赵传胜 杨本强 张怡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31-1133,共3页
对200例经临床确诊的脑血管疾病患者均行磁共振头部常规T1WI、T2WI、T2WIFLAIR、DWI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扫描。比较常规序列及SWI序列显示的脑微出血(CMB)数目、敏感性。结果显示,41例患者有CMB,其中T1WI序列检出CMB病灶17个,检... 对200例经临床确诊的脑血管疾病患者均行磁共振头部常规T1WI、T2WI、T2WIFLAIR、DWI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扫描。比较常规序列及SWI序列显示的脑微出血(CMB)数目、敏感性。结果显示,41例患者有CMB,其中T1WI序列检出CMB病灶17个,检出敏感性为7.3%;T2WI序列检出CMB病灶34个,检出敏感性为14.5%;T2WI FLAIR序列检出CMB病灶59个,检出敏感性为25.2%;DWI检出CMB病灶145个,病灶检出敏感性为62.0%;SWI序列检出CMB病灶234个,检出敏感性为100%。SWI序列与T1WI、T2 WI、T2FLAIR、DWI序列CMB检出敏感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认为SWI序列是目前显示CMB最好的影像手段,对CMB的检出敏感性明显高于常规序列,对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判定具有较为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微出血 磁敏感成像 磁共振成像 脑梗死
下载PDF
DWI及SWI联合应用对急性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文源 张立波 +4 位作者 邹明宇 吴越 赵传胜 杨本强 张怡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33-1035,共3页
回顾性分析21例临床确诊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患者MR T1WI、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磁弥散加权成像(DWI)和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图像资料,分析其各自信号特征及分布特点,比较各序列上脑内轴索损伤病灶检出率的差异。... 回顾性分析21例临床确诊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患者MR T1WI、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磁弥散加权成像(DWI)和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图像资料,分析其各自信号特征及分布特点,比较各序列上脑内轴索损伤病灶检出率的差异。结果发现,DAI病灶主要分布的部位是脑灰白质交界区、基底节区、丘脑、深部脑白质区、胼胝体、脑干、小脑等近脑中线区域。非出性DAI病灶(DWI)的检出率最高,与其他序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性DAI病灶SWI序列检出率最高,与其他序列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因此认为联合应用DWI和SWI序列能非常敏感地检出外伤后DAI患者的脑内微出血灶和小水肿灶,为DAI早期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价提供更多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轴索损伤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磁敏感加权成像
下载PDF
早期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MR灌注及病理相关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文源 潘诗农 +2 位作者 杨本强 吴振华 周丽娟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2-96,共5页
目的:分析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模型不同时期的股骨头MR灌注情况,并与病理学结果相对照。方法:20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2周、4周、6周、8周以相同方法行MR常规及Gd-DTPA灌注增强扫描,绘出股骨头的时间-信号强... 目的:分析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模型不同时期的股骨头MR灌注情况,并与病理学结果相对照。方法:20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2周、4周、6周、8周以相同方法行MR常规及Gd-DTPA灌注增强扫描,绘出股骨头的时间-信号强度变化动态曲线,分析股骨头不同阶段骨髓信号强度变化的情况。处死后取材采用HE染色光镜观察及电镜超微结构分析。结果:早期激素性ANFH血流灌注初期时间-信号强度变化曲线的斜率逐渐减小,且灌注的强度逐渐下降(P<0.01)。相应的骨小梁空虚骨陷窝数逐渐增多(P<0.01)。结论:股骨头部各种细胞的脂肪变性与坏死是激素性ANFH的早期病理改变,应用快速MR动态增强技术能够检查股骨头的血流灌注情况,二者有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大鼠静脉窦血栓模型水肿脑组织中的表达与影像学评估指标的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文源 许乙凯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36-137,共2页
目的: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静脉窦血栓的血管源性水肿中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5在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放射诊断科完成。Wistar大鼠14只,随机选取7只结扎上矢状窦,定为实验组。另外7只不结扎上矢状窦,定为正常对照组。24h... 目的: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静脉窦血栓的血管源性水肿中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5在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放射诊断科完成。Wistar大鼠14只,随机选取7只结扎上矢状窦,定为实验组。另外7只不结扎上矢状窦,定为正常对照组。24h后行大鼠脑组织磁共振检查弥散加权成像,计算表观弥散系数值。并将脑组织标本分别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分析表观弥散系数值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关系。结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与血管源性水肿相关,在表观弥散系数图上表现为高信号犤实验组血管源性水肿区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免疫阳性细胞数为(21.00±2.23)个/高倍视野,表观弥散系数值(0.81±0.05)×10-3mm2/s。正常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免疫阳性细胞数为(3.34±1.05)个/高倍视野,表观弥散系数值(0.75±0.03)×10-3mm2/s犦。结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在急性期静脉窦血栓的血管源性水肿脑组织中明显增强,并与影像学指标变化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内皮生长因子 大鼠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文源 许乙凯 吴越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00-201,共2页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MRI表现和成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2月~2005年1月经临床确诊的13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MRI表现,所有患者均行超导MRI检查,多平面图像采集,磁共振静脉造影(MRV)采用2D-TOF技术。结果:MRI特征性...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MRI表现和成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2月~2005年1月经临床确诊的13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MRI表现,所有患者均行超导MRI检查,多平面图像采集,磁共振静脉造影(MRV)采用2D-TOF技术。结果:MRI特征性表现为平扫脑静脉窦内正常的流空信号消失,代之以异常的等信号或高信号。病变最常累及上矢状窦和横窦。MRV表现为受累的静脉窦的闭塞呈充盈缺损或再通后的模糊影,病变部位和范围与MRI相对应,侧枝血管形成,深部静脉明显扩张或其他引流静脉显现。结论:MRI和MRV能准确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而且可以用于病例的随诊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血栓形成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手术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浮肩损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文源 王义生 《实用骨科杂志》 2013年第9期777-779,共3页
目的 探讨开放性手术内固定对不稳定性浮肩损伤的治疗疗效.方法 自2006年5月至2011年8月,对每例不稳定浮肩患者作个性化分析,评估伤情、手术入路及骨折、脱位固定器材类型、数量、模拟固定位置等,采用手术内固定方法治疗不稳定浮肩15 例... 目的 探讨开放性手术内固定对不稳定性浮肩损伤的治疗疗效.方法 自2006年5月至2011年8月,对每例不稳定浮肩患者作个性化分析,评估伤情、手术入路及骨折、脱位固定器材类型、数量、模拟固定位置等,采用手术内固定方法治疗不稳定浮肩15 例,其中男11 例,女4 例,年龄23~65 岁,平均37.5 岁.结果 除1 例外地民工患者无法随访外,余14 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28个月,平均13个月.骨折完全愈合,未出现骨折移位、钢板断裂、断钉及其他手术并发症.按Herssovici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价,优5 例,良7 例,可2 例,优良率为85.7%.结论 通过开放手术内固定修复固定受损的肩胛上悬吊复合体结构,术后配合功能活动,对不稳定性浮肩损伤多能取得较满意的中、远期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肩 肩胛骨 骨折 内固定
下载PDF
钛缆牵张在外伤后颈椎后凸型颈性眩晕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文源 王义生 《颈腰痛杂志》 2010年第6期421-423,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钛缆治疗颈椎后凸型颈性眩晕的方法和疗效。方法自2002-02-2008-10,经颈后侧入路采用钛缆牵张小切口治疗外伤性颈椎后凸型颈性眩晕11例。结果随访时间4~18个月,平均8个月,术后无感染发生、颈椎校正曲度丢失少,1例加用颈椎... 目的探讨应用钛缆治疗颈椎后凸型颈性眩晕的方法和疗效。方法自2002-02-2008-10,经颈后侧入路采用钛缆牵张小切口治疗外伤性颈椎后凸型颈性眩晕11例。结果随访时间4~18个月,平均8个月,术后无感染发生、颈椎校正曲度丢失少,1例加用颈椎前路减压内固定术治疗。按于泽生等方法判定手术缓解交感神经症状疗效,优8例,良2例,差1例。结论钛缆牵张固定术治疗颈椎后凸型颈性眩晕,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曲度丢失少等特点,是一种操作简便、损伤小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损伤 颈椎后凸畸形 颈性眩晕 内固定
下载PDF
阳和汤加减治疗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65例 被引量:5
9
作者 刘文源 《中医研究》 2013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观察阳和汤加减治疗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给予阳和汤(熟地黄、肉桂、鹿角胶、白芥子、姜炭、淫羊藿、牛膝、骨碎补)加减,水煎,1 d 1剂,分早晚2次口服,连续治疗6个月后判定疗效。结果... 目的:观察阳和汤加减治疗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给予阳和汤(熟地黄、肉桂、鹿角胶、白芥子、姜炭、淫羊藿、牛膝、骨碎补)加减,水煎,1 d 1剂,分早晚2次口服,连续治疗6个月后判定疗效。结果:除2例脱落外,其他患者均服药至疗程结束。药物的不良反应有便秘3例,胃脘部不适2例,对症治疗或停药后,症状均消失。显效53例,有效8例,无效2例,有效率占93.85%。结论:阳和汤加减治疗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明确,作用全面,可长期服用,是一种简单经济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中医药疗法 骨密度 阳和汤加减 补肾 活血
下载PDF
掌侧锁定加压钢板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文源 赵清臣 徐实现 《中医正骨》 2012年第8期64-65,67,共3页
目的:探讨掌侧锁定加压钢板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5月至2009年10月,采用掌侧锁定加压钢板加压钢板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38例。结果:随访时间5~22个月,中位数11个月,骨折均愈合,术... 目的:探讨掌侧锁定加压钢板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5月至2009年10月,采用掌侧锁定加压钢板加压钢板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38例。结果:随访时间5~22个月,中位数11个月,骨折均愈合,术后桡骨掌倾角、尺倾角、轴向短缩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按照改良的Garland-Werleg评分方法评定:优21例,良13例,可3例,差1例,有效率89.5%。结论:对于桡骨远端C型骨折,通过掌侧锁定加压钢板结合克氏针固定,可重建腕部生物力学稳态,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钢板
下载PDF
阳和汤治疗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63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文源 《河南中医》 2012年第7期883-884,共2页
目的:观察阳和汤治疗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给予阳和汤加减治疗,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用,连服6个月后,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疼痛改善情况及骨密度变化。结果:除2例脱落外,其他患者均服药至疗程... 目的:观察阳和汤治疗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给予阳和汤加减治疗,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用,连服6个月后,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疼痛改善情况及骨密度变化。结果:除2例脱落外,其他患者均服药至疗程结束。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3例出现便秘,2例出现胃脘部不适,对症治疗或停药后,症状均消失。65例患者显效53例,有效8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84.13%。结论:阳和汤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阳和汤 辨证论治
下载PDF
急性脑静脉性血栓形成磁共振功能成像的实验性研究
12
作者 刘文源 赵明光 +3 位作者 阎雪晶 杨本强 邹明宇 张立波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04-507,共4页
目的探索脑静脉血栓形成(CVT)MR脑功能成像的方法,进一步探讨急性脑静脉性血栓形成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方法经颅上矢状窦近尾部结扎处注射血栓形成因子,建立一个稳定的大鼠急性脑静脉血栓形成的动物模型,于术后不同时间点连续进行磁共振... 目的探索脑静脉血栓形成(CVT)MR脑功能成像的方法,进一步探讨急性脑静脉性血栓形成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方法经颅上矢状窦近尾部结扎处注射血栓形成因子,建立一个稳定的大鼠急性脑静脉血栓形成的动物模型,于术后不同时间点连续进行磁共振功能成像,并与病理学结果相对照。结果 MRI显示病灶均限于上矢状窦结扎的范围内,且各时间点病灶范围大小不等。CVT在0.5 h,1 h,3 h,DWI显示的病变比T2WI敏感。6 h,12 h,48 h显示的病变范围两者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PWI显示了和DWI,T2WI相吻合的灌注缺损区。CVT后缺血区ADC值在0.5 h下降到正常组织ADC值的(58.8±3.3)%,以后逐渐增加,48 h时达到正常组织ADC的(83.1±4.6)%。显微镜下改变与MRI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 MRI是研究脑血管疾病病理生理学机制的最好手段,MR功能成像技术可用于监测实验性静脉血栓形成病变发生发展的时间过程和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 灌注加权 脑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监测急性脑静脉性血栓形成的实验研究
13
作者 刘文源 韩红光 +5 位作者 李磐石 曲红 秦海明 杨本强 张立波 赵明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41-1043,1051,共4页
目的探索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监测大鼠急性脑静脉血栓形成(CVT)发生、发展的意义。方法建立急性脑静脉性血栓形成的大鼠模型,分别于0.5,1,3,6,12,24,48 h行MR常规T1加权成像、T2加权成像及弥散加权成像,测量病灶的大小,与切片的TTC染色... 目的探索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监测大鼠急性脑静脉血栓形成(CVT)发生、发展的意义。方法建立急性脑静脉性血栓形成的大鼠模型,分别于0.5,1,3,6,12,24,48 h行MR常规T1加权成像、T2加权成像及弥散加权成像,测量病灶的大小,与切片的TTC染色结果进行比较并测定脑含水量。结果与T2WI比较,CVT在0.5,1,3 h,DWI显示的病变敏感(P<0.05)。而在6,12,48 h显示的病变范围两者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脑静脉性血栓形成0.5 h后缺血区ADC值逐渐下降,约为正常脑组织的(58.5±3.0)%,在此之后表观弥散系数(ADC)值逐渐增加,于48 h达到正常脑组织的(83.1±4.6)%;TTC染色结果与DWI病变位置和范围基本一致;CVT在上矢状窦(SSS)闭塞后6 h脑含水量即显著升高,为0.789±0.004,24 h最为明显,为0.799±0.002。结论脑静脉血栓形成病变发生、发展的时间过程及表现可通过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加以监测,常规的自旋回波成像结合弥散加权成像可能对急性脑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价和指导治疗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 脑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中药内服 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炎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文源 《医药论坛杂志》 2008年第20期74-75,共2页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中医 中药 三痹汤 玻璃酸钠
下载PDF
AO解剖钢板治疗肱骨中上段C型骨折临床观察
15
作者 刘文源 徐实现 张恒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年第7期609-609,616,共2页
肱骨干骨折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骨折损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高能量暴力所致的肱骨干骨折愈来愈严重、复杂,其中上段粉碎、移位明显骨折,有时合并神经损伤、肱骨头脱位,诊治不当,肩关节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006年5月~200... 肱骨干骨折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骨折损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高能量暴力所致的肱骨干骨折愈来愈严重、复杂,其中上段粉碎、移位明显骨折,有时合并神经损伤、肱骨头脱位,诊治不当,肩关节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006年5月~2008年11月,作者采用AO解剖钢板治疗肱骨中上段C型骨折1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解剖钢板 肱骨中上段 C型骨折 临床观察 治疗 肱骨干骨折 肱骨头脱位 骨折损伤
下载PDF
二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
16
作者 刘文源 赵清臣 +2 位作者 赵路中 任桂兰 郭长海 《中医正骨》 2004年第1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内固定 治疗 股骨远端C型骨折 疗效观察
下载PDF
镧系金属镝作为磁共振成像对比剂研究的进展
17
作者 刘文源 许乙凯 《放射学实践》 2005年第5期455-457,共3页
关键词 对比剂 磁共振成像 金属 镧系 原子序数 驰豫时间 交互作用 各向异性 法国人 化合价 电子 氧化态
下载PDF
脑磁共振静脉造影的正常解剖和变异及其临床意义
18
作者 刘文源 杨本强 +2 位作者 周丽娟 吴越 关长群 《沈阳部队医药》 2006年第2期104-105,共2页
为探讨判定静脉窦血栓形成诊断中可能出现的误诊,应用2D-TOF血管造影技术对50例磁共振(MR)检查无异常表现者进行MR静脉(MRV)扫描,观察每例颅内静脉窦和主要的静脉,包括Galen静脉、Rosenthal基底静脉和大脑内静脉的显影情况,并将5例MRV... 为探讨判定静脉窦血栓形成诊断中可能出现的误诊,应用2D-TOF血管造影技术对50例磁共振(MR)检查无异常表现者进行MR静脉(MRV)扫描,观察每例颅内静脉窦和主要的静脉,包括Galen静脉、Rosenthal基底静脉和大脑内静脉的显影情况,并将5例MRV结果与传统的脑血管造影进行对比,着重观察横窦。结果表明,50例中16例(32%)出现横窦的充盈缺损,其中14例(87.5%)出现于非优势型横窦,2例(12.5%)出现于左右均衡的横窦。优势型横窦的MRV未出现充盈缺损。上矢状窦和直窦均显示,岩窦仅显示10%。Galen静脉和大脑内静脉也均显示。Rosenthal基底静脉显示92%。结论:正常人2D-TOFMR静脉造影出现32%的由于非优势型横窦而产生的充盈缺损,不应被误诊为硬膜下静脉窦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脑静脉造影 静脉窦血栓形成 血管造影
下载PDF
临床专科病例收集与随访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15
19
作者 张立波 杨本强 +5 位作者 肖颖彬 周丽娟 刘文源 周姝 邹明宇 朱宏峰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2年第7期49-51,共3页
目的:研发集临床专科文字病历数据库、医学影像采集与处理、智能化检索、统计学分析、随访管理等功能为一体的临床专科病例收集与随访系统。方法:采用VC++6.0、Powerbuilder12.0编程语言及Sybase Sql anywhere 8.0数据库、Leadtools开... 目的:研发集临床专科文字病历数据库、医学影像采集与处理、智能化检索、统计学分析、随访管理等功能为一体的临床专科病例收集与随访系统。方法:采用VC++6.0、Powerbuilder12.0编程语言及Sybase Sql anywhere 8.0数据库、Leadtools开发包在Windows XP操作系统中编程实现。结果:成功地开发完成了临床专科病例收集与随访系统,在多家三甲级医院临床科室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结论:临床专科病例收集与随访系统紧密结合临床需求开发,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实现了临床专科病例的收集、随访、检索、统计分析功能,惠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例收集 病例随访 影像处理 统计学分析
下载PDF
胶质瘤3D ASL灌注指数与VEGF MVD表达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子文 杨本强 +4 位作者 刘文源 徐猛 张连雪 徐志华 段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557-561,共5页
目的:探究胶质瘤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three dimensional arterial spin labeling,3D ASL)肿瘤实质相对血流量(relative cerebral blood flow,r CBF)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微血管密度(m... 目的:探究胶质瘤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three dimensional arterial spin labeling,3D ASL)肿瘤实质相对血流量(relative cerebral blood flow,r CBF)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微血管密度(micro vessel density,MVD)表达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沈阳军区总医院2014年8月至2016年2月53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胶质瘤患者,术前行MR平扫、增强、3D ASL扫描,术后行VEGF、MVD表达程度检测,分析胶质瘤肿瘤实质r CBF与VEGF、MVD表达的关系。结果:胶质瘤肿瘤实质r CBF分别与VEGF、MVD表达呈正相关(rs值分别为0.728、0.620,P<0.05)。结论:胶质瘤肿瘤实质r CBF值与VEGF、MVD表达呈正相关,说明3D ASL灌注成像技术有助于评估胶质瘤微血管生成情况,对临床制定适当的治疗计划和患者预后评估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三维动脉自旋标记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血管生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