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调味料中邻苯二甲酸酯污染水平和膳食风险评估
1
作者 刘欢 汪恩婷 +6 位作者 周邦萌 黄思瑜 薛源明 秦德萍 骆小方 刘方菁 黄先亮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1-168,共8页
该研究旨在建立高效、绿色、低成本的同时测定复合调味料中18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气相色谱-质谱-同位素内标法。对市售5个细类439批次复合调味料中2种常见的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的污染... 该研究旨在建立高效、绿色、低成本的同时测定复合调味料中18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气相色谱-质谱-同位素内标法。对市售5个细类439批次复合调味料中2种常见的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的污染水平开展调查检测,并进行膳食风险评估。DBP在5类复合调味料中均有检出,DEHP在除料酒外的4类复合调味料中均有检出,其中DBP在香辛料调味油和火锅底料中检出率最高,分别高达36.3%和24.7%,且均超过风险研判值0.3 mg/kg,最高检出量分别为25.49 mg/kg和11.01 mg/kg;DEHP在香辛料油、火锅底料和酱类中检出率较高,分别为27.7%、23.8%和30.0%,最高检出量分别为14.20,7.48,1.01 mg/kg,共计8批次超过了风险研判值1.5 mg/kg。以该研究中最高检出浓度计算,居民每天通过火锅底料摄入的DBP和DEHP的量分别为4.11μg/(kg·bw)和6.06μg/(kg·bw),通过香辛料调味油摄入的DBP和DEHP的量分别为0.53μg/(kg·bw)和0.30μg/(kg·bw),通过料酒摄入的DBP的量为0.04μg/(kg·bw),通过半固体调味料摄入的DBP和DEHP的量分别为2.68μg/(kg·bw)和0.35μg/(kg·bw),通过酱类摄入的DBP和DEHP的量分别为0.56μg/(kg·bw)和0.50μg/(kg·bw),远低于健康指导值,无明显膳食风险。该研究有助于从源头上防控复合调味料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安全风险,为监管部门精准布控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调味料 邻苯二甲酸酯(PAEs) 暴露评估
下载PDF
红曲色素替代亚硝酸盐对肉类护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2
作者 刘方菁 刘辉 宁娜 《肉类研究》 2011年第1期33-36,共4页
多年以来,亚硝酸盐由于其良好的发色、防腐和呈味作用在肉制品的加工中一直占着主导地位。但是研究发现亚硝酸盐食用过多的确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寻找亚硝酸盐的替代物迫在眉睫。红曲色素是由红曲霉代谢的一类天然色素,其应用于肉制品... 多年以来,亚硝酸盐由于其良好的发色、防腐和呈味作用在肉制品的加工中一直占着主导地位。但是研究发现亚硝酸盐食用过多的确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寻找亚硝酸盐的替代物迫在眉睫。红曲色素是由红曲霉代谢的一类天然色素,其应用于肉制品在功能和作用上与亚硝酸盐非常相似,不存在亚硝酸盐的危害性,是亚硝酸盐的一种理想替代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色素 肉制品 应用
下载PDF
感官评价原理在肉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3
作者 刘方菁 刘辉 +1 位作者 宁娜 于丰宇 《肉类工业》 2011年第2期12-15,共4页
论述了感官评价原理的基本内容及其在肉质感官评价中的应用。着重论述了肉质评价员的选拔与培训、肉质评价专门实验室的建设原则、肉质评价程序的设计原则、肉质感官评价结果的分析。最后简单分析了我国肉质感官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 感官评价 原理 肉质 应用
下载PDF
浅析我国动物疫病防控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5
4
作者 刘方菁 张璇 +1 位作者 汪美凤 宁娜 《兽医导刊》 2011年第2期54-56,共3页
目前全球动物疫情处于活跃期,严重危害着人类和动物的健康。主要的疫病包括:口蹄疫、禽流感、猪瘟、蓝舌病、新城疫等。国家一旦遭到这些流行疫病的侵害,将会在某个行业上造成毁灭性的灾难。所以加强动物疫病的防控体系建设刻不容缓... 目前全球动物疫情处于活跃期,严重危害着人类和动物的健康。主要的疫病包括:口蹄疫、禽流感、猪瘟、蓝舌病、新城疫等。国家一旦遭到这些流行疫病的侵害,将会在某个行业上造成毁灭性的灾难。所以加强动物疫病的防控体系建设刻不容缓。虽然我国现在在这方面的实施措施还比较薄弱,但是也在积极加强和改进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病防控 动物疫情 展望 防控体系 动物疫病 活跃期 口蹄疫 禽流感
下载PDF
浅谈无菌包装技术 被引量:5
5
作者 刘方菁 张璇 +1 位作者 汪美凤 宁娜 《饮料工业》 2011年第3期12-16,共5页
无菌包装技术是指产品、包装容器、材料或包装辅助器材经灭菌后,在无菌的环境中进行充填和封口的一种包装方法。就无菌包装的材料、杀菌方法、技术和设备及发展方向做了简单探讨。
关键词 无菌包装 杀菌方法 技术设备 发展方向
下载PDF
GC-O法在肉制品风味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刘辉 高瑞萍 +2 位作者 阚建全 周春红 刘方菁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577-580,共4页
气相色谱-嗅觉测量法(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GC-O)作为肉制品风味物质研究的有力工具,能够确定单一风味组分对整体风味的贡献大小,弥补了MS在这一领域研究的不足之处,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简述了GC-O的原理和分析方法,重... 气相色谱-嗅觉测量法(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GC-O)作为肉制品风味物质研究的有力工具,能够确定单一风味组分对整体风味的贡献大小,弥补了MS在这一领域研究的不足之处,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简述了GC-O的原理和分析方法,重点介绍了GC-O在肉制品风味分析中的应用,以使人们对GC-O有所了解,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嗅觉测量法 风味分析 应用 肉制品
原文传递
市售常见酸牛奶的五种重要质量指标的检测与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宁娜 马嵩川 刘方菁 《饮料工业》 2010年第12期5-7,共3页
采用国家标准对市场上的酸牛奶产品进行了质量检测。在7个样品中,仅有1个样品的蛋白质含量不合格,其他各个样品的外包装标签、净含量、蛋白质含量、乳酸菌活菌含量和大肠菌群测定结果皆达到国家标准。表明市面常见酸牛奶产品质量令人放... 采用国家标准对市场上的酸牛奶产品进行了质量检测。在7个样品中,仅有1个样品的蛋白质含量不合格,其他各个样品的外包装标签、净含量、蛋白质含量、乳酸菌活菌含量和大肠菌群测定结果皆达到国家标准。表明市面常见酸牛奶产品质量令人放心,值得饮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牛奶 乳酸菌 蛋白质含量 净含量 大肠菌群
下载PDF
微藻中的生理活性物质及其保健食品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璇 宁娜 刘方菁 《农产食品科技》 2010年第4期39-43,共5页
微藻是一类个体微小、分布广泛、营养丰富且含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的藻类类群,它们在医药和保健品开发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本文对微藻的化学组成,微藻中主要的生理活性物质及其保健功能和微藻保健食品研究开发的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提... 微藻是一类个体微小、分布广泛、营养丰富且含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的藻类类群,它们在医药和保健品开发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本文对微藻的化学组成,微藻中主要的生理活性物质及其保健功能和微藻保健食品研究开发的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发展微藻保继食品面临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藻 活性物质 保健食品
下载PDF
辣椒素分子改性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宁娜 刘方菁 柳中 《辣椒杂志》 2010年第4期11-13,共3页
辣椒素是引起辣椒辛辣味的主要化学物质,具有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和较高的应用价值。介绍了辣椒素的化学组成和理化性质,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辣椒素分子改性的研究进展,并对辣椒素分子改性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辣椒素 分子改性 性质
下载PDF
石柱主栽朝天红辣椒腌制加工适性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邢玉晓 刘方菁 +1 位作者 丁涌波 阚建全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3-121,共9页
为探寻石柱主栽朝天红辣椒不同加工方式所得制品各方面的差异,揭示该品种的腌制加工适性。以石柱主栽朝天红辣椒为供试材料,分别采用全形发酵法、碎粒发酵法和全形非发酵法,以表观色泽、辣味物质含量、有机酸含量和主要风味物质成分为指... 为探寻石柱主栽朝天红辣椒不同加工方式所得制品各方面的差异,揭示该品种的腌制加工适性。以石柱主栽朝天红辣椒为供试材料,分别采用全形发酵法、碎粒发酵法和全形非发酵法,以表观色泽、辣味物质含量、有机酸含量和主要风味物质成分为指标,通过对比与分析,得出最佳加工方式。结果表明:采用全形发酵法,朝天红辣椒腌制前后色泽变化不大,辣味物质为4.495g/kg,辣而不燥,有机酸分布均匀,酯类、烯烃类含量丰富,风味物质种类最多,有58种,风味协调性好,适合全形发酵法;采用碎粒发酵法成辣椒酱后,色泽鲜亮,酱体浓稠,辣味物质为3.495g/kg,酯类含量最多,香气浓郁且协调性好,也适合做成发酵辣椒酱;采用全形非发酵法腌制后,外观质量最好,但辣味物质含量最高,为4.882g/kg,刺辣感强,以烯烃类为主,香气清淡且协调性差,不适合全形非发酵法。因此,发酵全形辣椒和发酵辣椒酱可全面地突出该辣椒的加工优势,石柱主栽朝天红辣椒不适合非发酵辣椒加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天红辣椒 腌制加工适性 全形发酵法 碎粒发酵法 全形非发酵法
原文传递
大米镉污染防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方菁 何博 +3 位作者 艾馨 周正海 刘顶 胡云均 《现代食品》 2020年第4期144-145,148,共3页
本文系统阐述了镉污染的来源以及大米镉污染物的源头控制、过程防控、精细分离等主要环节的综合治理和预防措施,以期为大米的安全生产奠定基础。
关键词 镉污染 食品安全 大米
下载PDF
不同加工精度对稻谷中镉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辜世伟 胡云均 +2 位作者 刘方菁 刘顶 何博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12,共5页
为了解不同加工精度的稻谷中镉含量的差别,利用砻谷机、碾米机将46组稻谷分别制成糙米、四级精米、三级精米、二级精米、一级精米,三级糠粉和一级糠粉;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46组稻谷各组分的镉含量并进行分析,得出镉含量的大小顺序... 为了解不同加工精度的稻谷中镉含量的差别,利用砻谷机、碾米机将46组稻谷分别制成糙米、四级精米、三级精米、二级精米、一级精米,三级糠粉和一级糠粉;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46组稻谷各组分的镉含量并进行分析,得出镉含量的大小顺序为:三级糠粉>一级糠粉>糙米>四级精米>三级精米>二级精米>一级精米;通过将稻谷中各组分两两比较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得出一级糠粉与糙米的镉含量差异显著(P<0.05),其余稻谷组分的镉含量比较分析具有较大差异性(P<0.01);不同加工精度的精米中重金属镉含量也存在显著差异:四级精米镉含量最高,为(0.40±0.24)mg/kg,一级精米镉含量最低,为(0.22±0.13)mg/kg;糙米在镉限量值0.2mg/kg范围附近时,被加工成一级精米后镉含量降低了一半左右;稻谷的糠层对镉的富集作用最强,对于整个稻米镉含量分析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谷 加工精度 糠层 糙米 精米 镉含量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土壤中镉的含量 被引量:6
13
作者 辜世伟 刘顶 +1 位作者 刘方菁 黄先亮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8年第23期6253-6257,共5页
目的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meter,ICP-OES)测定土壤中镉含量的方法。方法将土壤样品在微波消解仪中用混酸体系中完全消化,选用二壬基萘磺酸-煤油体系(dinonylnaphthalene... 目的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meter,ICP-OES)测定土壤中镉含量的方法。方法将土壤样品在微波消解仪中用混酸体系中完全消化,选用二壬基萘磺酸-煤油体系(dinonylnaphthalenesulfonic acid-kerosene,DNNSA-kerosene)作为浓缩样液中镉的萃取剂,上机测定。结果萃取剂体积与消解后定容体积之比为1:10时检测效果最好,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005~0.100 mg/kg,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9,检出限为0.01 mg/kg,在0.05、0.2、0.5μg 3个加标水平下,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6.8%~104.9%,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为0.9%~3.0%。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实验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土壤中镉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微波消解 二壬基萘磺酸-煤油
原文传递
豆瓣酱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危害物分析及控制措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思瑜 刘方菁 +1 位作者 辜世伟 陈世奇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0年第19期6798-6803,共6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食品行业的不断创新与发展,豆瓣酱产业也随之呈现稳固上升的趋势,然而开放式的豆瓣制作环境和复杂繁长的制作工序也使得豆瓣酱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存在某些食品安全隐患。本文探讨了豆瓣酱用料、制曲、发酵和贮藏等环节可... 近年来,随着我国食品行业的不断创新与发展,豆瓣酱产业也随之呈现稳固上升的趋势,然而开放式的豆瓣制作环境和复杂繁长的制作工序也使得豆瓣酱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存在某些食品安全隐患。本文探讨了豆瓣酱用料、制曲、发酵和贮藏等环节可能产生的危害物,如黄曲霉毒素B1、肉毒毒素、微生物、生物胺等,以及减少和控制这些有害物质的措施,为豆瓣酱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控制提供有效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瓣酱 危害物 风险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