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8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刘旻治疗肺脓肿经验举隅
1
作者 袁帆 刘旻 《山西中医》 2019年第11期38-39,共2页
肺脓肿是肺组织坏死所形成的脓腔,西医治疗方案包括抗感染、脓液引流、外科手术。近几年随着抗生素覆盖及耐药问题的逐渐增加,以及外科手术的局限性,西医对于肺脓肿的治疗面对的挑战越来越多。肺脓肿属中医肺痈范畴,中医药对于肺痈的认... 肺脓肿是肺组织坏死所形成的脓腔,西医治疗方案包括抗感染、脓液引流、外科手术。近几年随着抗生素覆盖及耐药问题的逐渐增加,以及外科手术的局限性,西医对于肺脓肿的治疗面对的挑战越来越多。肺脓肿属中医肺痈范畴,中医药对于肺痈的认识及治疗有着较为完整的体系,经长期临床实践,疗效较好。刘旻主任医师对于肺痈的治疗早期以清肺化痰、凉血祛瘀消痈为主,后期以滋阴清热、化痰祛瘀消痈为主,化痰、凉血、祛瘀、消痈贯穿整个诊疗思路,结合患者整体病情,辨证论治,往往收到较好的效果。现仅以刘旻主任医师治疗肺痈验案1则探讨其临床辨治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旻 肺脓肿 肺痈 验案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Ⅱ治疗31-A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扩髓与否的有限元分析
2
作者 刘泽民 王栋 +5 位作者 李岩 刘旻 陈斌 王钞崎 吕欣 张永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0期4770-4776,共7页
背景:针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是否需要扩髓的问题尚有争议,一些人认为不扩髓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降低高龄患者术中风险,但此举是否会降低髓内钉支撑效果,尚无依据。另一些人认为扩髓可选择直径更粗的髓内钉,获得更好的力学支撑,但基础... 背景:针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是否需要扩髓的问题尚有争议,一些人认为不扩髓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降低高龄患者术中风险,但此举是否会降低髓内钉支撑效果,尚无依据。另一些人认为扩髓可选择直径更粗的髓内钉,获得更好的力学支撑,但基础研究显示此方法存在脂肪栓塞、破坏骨质(尤其高龄骨质疏松患者)等风险。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Ⅱ治疗31-A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时扩髓与不扩髓的力学分布特点。方法:纳入一名健康志愿者,CT扫描其股骨获取DICOM格式文件,顺序导入Mimics、Geomagic Wrap、SolidWorks、Hypermesh、Ansys软件处理文件,得到A3.1型、A3.2型及A3.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模型,分别与9,11 mm直径、170 mm长度的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Ⅱ进行装配,赋予材料属性,设定各接触面相互作用关系及定义载荷及边界条件,之后进行求解。观察不同模型中股骨应力分布、内固定应力分布、股骨位移及内固定位移情况。结果与结论:①各型骨折采用扩髓髓内钉固定时股骨应力均小于非扩髓髓内钉固定,A3.3型骨折股骨最大应力值大于A3.1型和A3.2型;②各型骨折采用扩髓髓内钉固定时内固定应力均大于非扩髓髓内钉固定,A3.3型骨折内固定最大应力值大于A3.1型;③扩髓与非扩髓对股骨及内固定位移影响较小,应力影响较大;④提示采用扩髓髓内钉固定可使股骨应力减小,内固定整体承担应力增大,远端锁钉承担应力减小;与非扩髓髓内钉固定相比,采用扩髓髓内钉固定可能会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扩髓髓内钉 非扩髓髓内钉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Ⅱ 有限元分析 PFNA-Ⅱ
下载PDF
麻杏石甘汤对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大鼠细菌清除效应及中性粒细胞浸润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3
作者 刘奉云 安然 +9 位作者 王睦天 李修齐 刘威威 赵启亮 刘凯 尹延重 孙宏源 常力 张慧琪 刘旻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12-219,共8页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对铜绿假单胞菌(PA)肺炎大鼠细菌清除效应及炎症因子和中性粒细胞(PMNs)浸润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中西医结合组),每组24只,采用气管滴注法,建立肺炎模...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对铜绿假单胞菌(PA)肺炎大鼠细菌清除效应及炎症因子和中性粒细胞(PMNs)浸润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中西医结合组),每组24只,采用气管滴注法,建立肺炎模型,空白组和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胃,西药组肌注头孢他啶,中药组予麻杏石甘汤浓缩煎剂灌胃,中西医结合组采用肌注头孢他啶联合麻杏石甘汤浓缩煎剂灌胃,分4个时点(造模后0、12、24、72 h)处死大鼠,每组每个时点处死6只,取肺组织及腹主动脉血,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检测肺组织匀浆细菌计数、髓过氧化物酶(MPO)表达、外周血PMNs、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1)造模后各组组内前后时点比较,模型组和药物干预组(西药组、中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肺部炎症均逐渐改善,肺组织细菌计数均逐渐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2 h时点,药物干预组与模型组比较,肺部炎症均明显改善,肺组织细菌计数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外周血PMNs计数,模型组和西药组呈持续上升趋势,中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不同时点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肺组织MPO表达量,模型组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药物干预组均呈下降趋势;72 h时点,药物干预组MPO表达量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炎症因子比较,造模后72 h内,模型组和药物干预组血清IL-10水平均呈上升趋势,72 h时点,中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IL-10水平均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0、12、24 h,模型组和药物干预组血清TNF-α、IL-8水平均呈上升趋势,24 h后,中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TNF-α呈下降趋势,药物干预组IL-8均呈下降趋势,72 h时点,药物干预组TNF-α水平较模型组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可促进机体清除PA,减少肺组织PMNs浸润,调节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8、IL-10水平,减轻肺部炎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杏石甘汤 铜绿假单胞菌 肺炎 细菌清除 中性粒细胞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免疫球蛋白测定和免疫电泳在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4
作者 杨奇 刘旻 +1 位作者 张丽翠 马雅静 《新疆医学》 2024年第1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定量检测、免疫蛋白电泳和免疫固定电泳在多发性骨髓瘤(MM)诊断中的应用与价值。方法收集在2020年6月-2021年6月期间就诊于本院确诊为MM患者58例血清,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定量[IgG,IgA,IgM,κ轻链(kappa light chain)...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定量检测、免疫蛋白电泳和免疫固定电泳在多发性骨髓瘤(MM)诊断中的应用与价值。方法收集在2020年6月-2021年6月期间就诊于本院确诊为MM患者58例血清,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定量[IgG,IgA,IgM,κ轻链(kappa light chain)和λ轻链(lambda light chain)],并进行血清蛋白电泳及免疫固定电泳,评价上述检测指标在MM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58例MM患者中41人经蛋白电泳检测发现存在M蛋白,检出阳性率为70.7%,经免疫固定电泳检测后;54例检测阳性,阳性率93.1%,差异有统计学差异。另外IgG型32例(55.2%)、IgA型8例(13.8%)、IgM型3例(5.1%)、轻链型8例(13.8%),同时相应对类型的免疫球蛋白和轻链增高并伴其它组分免疫球蛋白及轻链降低。结论免疫球蛋白及轻链检测、免疫蛋白电泳是临床初筛多发性骨髓瘤的重要方法,而免疫固定电泳能够快速、准确的对MM进行诊断及分型,可作为MM常规检测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免疫蛋白电泳 固定电泳 临床价值
下载PDF
基于中医证素探析天津地区COVID-19患者伴发抑郁及焦虑状态的危险因素
5
作者 刘旻 王睦天 +3 位作者 赵启亮 张东 范爽 张慧琪 《天津中医药》 CAS 2023年第9期1089-1093,共5页
[目的]探析天津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中医证素分布对伴发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0年7月天津市海河医院收治的COVID-19本土确诊病例176例,采集入院时临床资料,进行心理问卷(GAD7、PHQ9)调查,计算... [目的]探析天津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中医证素分布对伴发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0年7月天津市海河医院收治的COVID-19本土确诊病例176例,采集入院时临床资料,进行心理问卷(GAD7、PHQ9)调查,计算中医证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中医证素对伴发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结果]纳入COVID-19患者176例,伴发抑郁状态者102例,伴发焦虑状态者112例,伴发抑郁合并焦虑状态者99例,计算得出中医证素20种(病位证素9种,病性证素11种),单因素分析显示,病位在脾、肝,病性为气滞,伴发抑郁状态比例高;病位在脾、肝,病性为热、痰、气滞、食积、寒,伴发焦虑状态比例高;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示,病位在肝(OR=10.346)和病性为气滞(OR=1.152)是伴发抑郁状态的危险因素;病位在脾(OR=3.380)、病位在肝(OR=9.791)、病性为热(OR=4.358)是伴发焦虑状态人群的危险因素;病位在脾(OR=2.259)、病位在肝(OR=12.057)、病性为气滞(OR=2.731)是伴发抑郁合并焦虑状态人群的危险因素。[结论]天津地区COVID-19患者中,病位在肝或病性为气滞增加其伴发抑郁状态的风险,病位在肝、脾或病性为热增加其伴发焦虑状态的风险,病位在肝、脾或病性为气滞增加其伴发抑郁合并焦虑状态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中医证素 广泛性焦虑 抑郁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的中医证候学特征研究
6
作者 刘旻 王睦天 +4 位作者 赵启亮 张慧琪 孙宏源 刘奉云 陈明虎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3年第12期1-4,共4页
目的 归纳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患者的中医证候学特征。方法 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患者的基本信息及中医四诊资料,统计肺炎相关的中医证候,聚类分析出中医证型,并计算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患者的... 目的 归纳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患者的中医证候学特征。方法 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患者的基本信息及中医四诊资料,统计肺炎相关的中医证候,聚类分析出中医证型,并计算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患者的中医证素。结果 共纳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患者197例,统计肺炎相关中医证候46项,聚类分析得出中医证型3种,计算出中医证素22种,其中病位证素8种,病性证素14种。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患者的中医证型以痰热壅肺、痰浊阻肺、肺脾气虚3种为主,病位证素主要在肺,与脑、肝、肾、脾密切相关,常见病性证素为痰、热、气虚、血瘀、饮、阴虚、气滞、阳亢、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肺炎 中医证型 中医证素 分布规律
原文传递
阴阳毒与A组链球菌感染
7
作者 刘旻 谢云雪 王睦天 《河南中医》 2023年第10期1464-1468,共5页
阴阳毒是《伤寒杂病论》中唯一以“毒”命名的疾病,为毒邪蓄结阴阳二经所致,病变部位广泛,毒发势重,有传染性,可分为阴毒和阳毒。A组链球菌(group a streptococcus, GAS)引起的感染起病急骤,其临床症状、病程与阴阳毒证候群吻合。阳毒... 阴阳毒是《伤寒杂病论》中唯一以“毒”命名的疾病,为毒邪蓄结阴阳二经所致,病变部位广泛,毒发势重,有传染性,可分为阴毒和阳毒。A组链球菌(group a streptococcus, GAS)引起的感染起病急骤,其临床症状、病程与阴阳毒证候群吻合。阳毒对应猩红热,猩红热特征为全身泛发的大量细小网状皮疹,咽喉红肿糜烂,与阳毒咽喉痛、唾脓血且发斑吻合。阴毒对应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其临床表现腹膜炎、心内膜炎,对应阴毒的“腹中绞痛,毒气攻心,心下坚强,短气不得息”等症,后期因休克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使体温偏低,对应“呕逆,唇青面黑,四肢厥冷”。治疗需以解毒为主,升麻鳖甲汤解毒、活血散瘀、阴阳并济,不同于伤寒所用之汗法、下法、清法与温法,为后世治疗热入血分证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毒 阴毒 阳毒 A组链球菌 《金匮要略》 张仲景
下载PDF
公立医院收费窗口智慧财务应用分析
8
作者 刘旻 《经济师》 2024年第4期254-255,共2页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要求,公立医院正处于“量的积累”向“质的提升”转型的重要节点,公立医院的财务要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到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上。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发展及应用,智慧...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要求,公立医院正处于“量的积累”向“质的提升”转型的重要节点,公立医院的财务要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到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上。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发展及应用,智慧财务管理系统建设势在必行,其中收费窗口的智慧服务也是智慧财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智慧财务 收费窗口 智慧服务
下载PDF
多元化支付模式下公立医院财务面临的挑战浅析
9
作者 刘旻 《经济师》 2024年第2期89-90,93,共3页
移动支付快速发展给医院的支付模式带来了巨变。多种支付模式融合后,提高了财务工作效率,也为患者提供了更便利的服务。与此同时也增加了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财务部门面临着新的挑战。文章以医院支付模式为切入点,分析多种支付模式存在... 移动支付快速发展给医院的支付模式带来了巨变。多种支付模式融合后,提高了财务工作效率,也为患者提供了更便利的服务。与此同时也增加了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财务部门面临着新的挑战。文章以医院支付模式为切入点,分析多种支付模式存在的风险,探讨多种支付模式对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带来的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医院应对风险和挑战的对策,以此保障医院资金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化支付 移动支付 财务风险 公立医院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本土病例中七情过极对脏腑气机影响的研究
10
作者 赵启亮 张东 +8 位作者 范爽 张慧琪 谢云雪 丁国耀 任怡 贾敬波 马兆润 谢祎 刘旻 《天津中医药》 CAS 2023年第8期955-960,共6页
[目的]探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本土病例中医七情过极对脏腑气机影响的规律。[方法]收集2019年2月—2020年8月天津市海河医院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本土确诊病例130例,采集入院时、住院1周时、出院时3个时点的临床资料,通过描述性统计学... [目的]探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本土病例中医七情过极对脏腑气机影响的规律。[方法]收集2019年2月—2020年8月天津市海河医院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本土确诊病例130例,采集入院时、住院1周时、出院时3个时点的临床资料,通过描述性统计学分析总结3个不同时点七情及气机的主要特征变化。采用关联规则法分析3个时点七情特征和气机升降出入的联系,揭示七情影响气机升降出入的潜在规律。[结果]共纳入患者130例,入院时,七情特征以忧(56.15%)、思(44.62%)、怒(26.92%)、悲(25.38%)为主,七情严重程度评分为忧(1.17)>思(0.92)>悲(0.53)>恐(0.29)>惊(0.28)>怒(0.53);气机特征以入(41.54%)、降(30.77%)、升(23.85%)为主,气机严重程度评分为入(1.92)>降(1.55)>升(0.82)>出(0.24);住院1周时,七情特征以思(34.62%)、忧(32.31%)、悲(23.08%)、怒(22.32%)为主,七情严重程度评分为思(0.69)>忧(0.55)>悲(0.43)>怒(0.34)>恐、喜(0.08)>惊(0.04);气机特征以降(25.38%)、入(23.85%)、升(19.23%)为主,气机严重程度评分为入(0.77)>降(0.69)>升(0.42)>出(0.03);出院时,七情特征以忧(30.77%)、思(29.23%)、喜(23.85%)、悲(19.23%)为主,七情严重程度评分为忧(0.44)>思(0.33)>喜(0.30)>悲(0.25)>恐(0.18)>怒(0.12)>喜(0.30)>惊(0.03);气机特征以降(26.9)、入(21.54%)、升(11.54%)为主,气机严重程度评分为降(0.27)>入(0.22)>升(0.12)>出(0)。关联规则分析显示,入院时,支持度最高的是入+忧(41.54%),置信度最高的是悲+降/入/忧(100%);住院1周时,支持度最高的是降+悲/入/忧(25.39%),置信度最高的是悲/入/降+忧(100%);出院时,支持度最高的是忧+降(30.77%),置信度最高的是忧+降(97.14%)。[结论]天津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本土患者住院期间的七情特征以“忧、思”为主,气机特征以“入、降”为主,住院过程中的情志过极和气机失调均呈现好转的趋势,情志“忧、思”过极导致气机的“入、降”失调,病机上表现为肺气升降失司;脾气不升、脾胃失和;气滞于肺、脾、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中医七情 脏腑气机 升降出入
下载PDF
天津地区轻型/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药用药规律
11
作者 张慧琪 谢云雪 +5 位作者 赵启亮 刘旻 范爽 刘春荣 刘奉云 陈明虎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2期1-6,共6页
目的总结武汉疫情阶段天津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中药用药规律。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1年5月中药治疗有效的轻型/普通型COVID-19病例,建立数据库,录入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症状、中药处方等数据,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归纳中药... 目的总结武汉疫情阶段天津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中药用药规律。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1年5月中药治疗有效的轻型/普通型COVID-19病例,建立数据库,录入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症状、中药处方等数据,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归纳中药使用频次、高频中药药对和药簇、中医聚类处方和对症治疗药簇。结果纳入患者130例,治疗处方130首,涉及中药159味,高频用药26味,性温(1286次,45.65%)、味苦(1575次,35.46%)、入脾经(2839次,32.44%)和化痰止咳平喘药(431次,17.73%)使用频次最多;藿香+佩兰+苏叶、茯苓+白术+薏苡仁+豆蔻、芦根+瓜蒌+黄芩+鱼腥草、西洋参+麦冬+五味子是4类常见药簇,陈皮+半夏、茯苓+半夏、白术+茯苓+半夏、虎杖+陈皮+半夏是常见对药和角药;得出藿香正气散、银翘散+升降散、止嗽散、三仁汤+平胃散+五苓散、小柴胡汤+定喘汤、生脉散6个中医聚类处方;治疗发热有4组药簇(代表药簇为生石膏+连翘+芦根+淡竹叶),治疗咳嗽咳痰有6组药簇(代表药簇为紫菀+苏子),治疗胸闷气短有4组药簇(代表药簇为桔梗+黄芩+瓜蒌),治疗咽干/痒/痛有4组药簇(代表药簇为连翘+黄芩+射干),治疗恶心有6组药簇(代表药簇为豆蔻+藿香+佩兰+半夏)。结论初步归纳出6个聚类处方和5个核心症状选择用药,用于COVID-19各型各证的选方和加减,为中医药治疗COVID-19提供临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 数据挖掘 中医药治疗
原文传递
不同针灸疗法联合三阶梯止痛法治疗癌痛的网状Meta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文竞 陈波 +1 位作者 牛力 刘旻 《天津中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334-344,共11页
[目的]对临床常用的针灸疗法(毫针刺法、耳穴疗法、电针、艾灸、穴位贴敷、穴位埋线、穴位注射)联合三阶梯止痛法治疗癌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网状Meta分析,为探讨针药联合治疗方案提供科学的循证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知网(CNKI... [目的]对临床常用的针灸疗法(毫针刺法、耳穴疗法、电针、艾灸、穴位贴敷、穴位埋线、穴位注射)联合三阶梯止痛法治疗癌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网状Meta分析,为探讨针药联合治疗方案提供科学的循证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SinoMed)、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及美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时间限定为建库至2021年6月。由2名评价者分别进行独立筛选后,采用Stata14.0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该项研究涉及63项随机对照试验,样本量共计5129例癌痛患者。数据结果表明,在临床有效率方面,所有针药联合疗法的有效性均优于单纯的三阶梯止痛法(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除“穴位埋线+三阶梯”组未纳入相关研究,其余针药联合疗法的安全性均优于单纯的三阶梯止痛法(P<0.05),穴位注射联合三阶梯止痛法的安全性明显优于电针联合三阶梯法(P<0.05)。SUCRA数值排序结果提示,穴位注射联合三阶梯止痛法的临床有效率最佳,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结论]所有针药联合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优于单纯的三阶梯止痛法。在针药联合疗法中,穴位注射联合三阶梯止痛法的疗效最佳且安全性最高,可推荐作为治疗癌痛的首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痛 针灸疗法 三阶梯止痛法 网状Meta分析
下载PDF
广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大鼠模型的制备
13
作者 安然 刘奉云 +8 位作者 赵启亮 蔡文欣 孙宏源 陈明虎 常力 尹延重 刘凯 张慧琪 刘旻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15期1128-1134,共7页
目的:构建广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XDR-PA)感染大鼠肺炎模型。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空白组、低菌量组、中菌量组、高菌量组。空白组经气管滴注0.1毫升无菌生理盐水,低、中、高菌量组分别滴注0.1毫升的菌悬液(菌浓度依次为7.5×... 目的:构建广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XDR-PA)感染大鼠肺炎模型。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空白组、低菌量组、中菌量组、高菌量组。空白组经气管滴注0.1毫升无菌生理盐水,低、中、高菌量组分别滴注0.1毫升的菌悬液(菌浓度依次为7.5×10^(9)、3×10^(10)、6×10^(10) CFU/mL)。造模后观察各组大鼠的精神状态、毛发、呼吸、活动、进食、体重等一般情况并绘制生存曲线;观察肺组织病理学特征及炎细胞浸润表现;通过肺组织匀浆细菌培养法对各组进行病原学鉴定。结果:空白组一般状态均正常,其他各组大鼠造模后出现精神萎靡,竖毛,呼吸急促,甚至口鼻出血,进食及活动减少,体重明显减轻,48 h内有不同程度的死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学结果显示,空白组大鼠肺泡结构完整,肺泡腔清晰无渗出;低、中菌量组肺组织均出现明显炎细胞浸润,肺泡结构破坏,肺泡间隔增厚,间质水肿,但中菌量组病理损伤更重,死亡率高达50%,低菌量组死亡率17%;高菌量组肺泡腔内可见红细胞、炎细胞及大量纤维素样渗出,有急性呼吸衰竭的病理学特征,死亡率高达67%。肺组织匀浆细菌培养结果显示空白组无菌落生长;低、中、高菌量组均可见PA菌落生长。结论:气管内滴注低菌量(0.1 mL 7.5×10^(9) CFU/mL)XDR-PA菌悬液,可成功构建XDR-PA感染大鼠肺炎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肺炎 动物模型 大鼠
下载PDF
犀角地黄汤对A群链球菌感染小鼠SOCS-1表达影响
14
作者 尹延重 刘旻 +4 位作者 张慧琪 常力 赵启亮 刘凯 刘奉云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43-47,共5页
目的观察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SOCS-1)在小鼠A群链球菌(GAS)感染模型表达情况,分析犀角地黄汤对SOCS-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6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12只,模型建立成功后,空白组和模型组均正常饲养,治疗... 目的观察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SOCS-1)在小鼠A群链球菌(GAS)感染模型表达情况,分析犀角地黄汤对SOCS-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6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12只,模型建立成功后,空白组和模型组均正常饲养,治疗组给予犀角地黄汤(0.4 mL/次,含生药1.5 g/mL,2次/d),分4个时点(造模后12、24、48、72 h)处死小鼠(每组3只/时点),每只小鼠采集感染部位皮肤软组织标本3份,运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实验分别观察不同时间段SOCS-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在上述工作基础上,运用犀角地黄汤干预GAS感染的小鼠,每日早晚用药各1次,观察用药12、24、48、72 h后SOCS-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各组进行数据对比,分析犀角地黄汤对SOCS-1 mRNA及蛋白的表达影响。结果SOCS-1mRNA:与12、24、72 h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及治疗组SOCS-1 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与24、72 h模型组相比,治疗组SOCS-1 mRNA表达下降明显,P<0.05。SOCS-1蛋白:与12、24、72 h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及治疗组SOCS-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24、48、72 h模型组相比,治疗组SOCS-1蛋白表达水平下降明显,P<0.05。结论犀角地黄汤可以显著下调SOCS-1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犀角地黄汤 A群链球菌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
原文传递
铜绿假单胞菌肺炎转重症的风险因素及中药干预效果回顾性分析
15
作者 王睦天 赵启亮 +4 位作者 张慧琪 孙宏源 刘奉云 陈明虎 刘旻 《中国中医急症》 2023年第12期2078-2081,共4页
目的探索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患者14 d内转重症的风险因素,分析中药干预的效果,为临床改进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2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14 d的内预后分为转... 目的探索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患者14 d内转重症的风险因素,分析中药干预的效果,为临床改进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2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14 d的内预后分为转重症组和非转重症组,用Cox回归分析转重症的相关风险因素及中药干预效果。结果共纳入患者197例,转重症患者37例,中药干预率为67.01%。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示慢性心功能不全[HR=2.045,95%CI(1.050,3.983)]、胃管置入[HR=3.474,95%CI(1.225,9.851)]、痰热壅肺证[HR=2.005,95%CI(1.045,3.846)]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患者转为重症的独立风险因素,中药干预[HR=0.500,95%CI(0.260,0.963)]是患者转重症的保护因素。结论慢性心功能不全、胃管置入、痰热壅肺证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转重症的风险因素,使用中药可预防患者转为重症肺炎,特别对痰浊阻肺证患者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铜绿假单胞菌 中医 风险因素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7种振荡混匀方法效果评价
16
作者 杜晶辉 贺鑫 +7 位作者 刘晶 刘瑞岩 鲍志军 王俊 赵岩 雷曜荣 刘旻 刘旭 《检验医学》 CAS 2023年第7期680-685,共6页
目的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检测7种振荡混匀方法进行比较,确定有效方法的最优参数。方法分2个阶段进行研究:第1阶段,采用小样本(每种方法30例),从形态学、流式细胞术、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3个层面评价7种振荡方法的有效... 目的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检测7种振荡混匀方法进行比较,确定有效方法的最优参数。方法分2个阶段进行研究:第1阶段,采用小样本(每种方法30例),从形态学、流式细胞术、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3个层面评价7种振荡方法的有效性,并确定最优时间参数;第2阶段,采用大样本(2150例),验证最优参数下多管涡旋和超声振荡的效果。结果形态学和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显示,除超声振荡外,其他6种振荡混匀方法均会导致保存液中上皮细胞明显增多(P<0.05)。实时荧光PCR结果显示,颠倒和回旋振荡处理后,核酸扩增未见内参循环阈值(Ct)明显下降(P>0.05);吹打6次和往复振荡5 min处理后,核酸扩增未见内参Ct值下降;单管/多管涡旋和超声振荡处理后,核酸扩增内参Ct值显著下降(P<0.0001)。大样本量实时荧光PCR结果显示,多管涡旋振荡2 min较超声振荡5 min效果更优(P<0.0001)。结论SARS-CoV-2核酸检测采用2min涡旋振荡混匀的方法进行前处理可提高检测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 振荡混匀 样本前处理 假阴性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医学影像问答模型
17
作者 赵晋稷 刘旻 《医学信息学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71-75,共5页
介绍医学影像问答相关研究进展和不足,采用深度学习语义图卷积方法,提出基于语义图的医学影像问答模型,详细阐述该模型构建方法,分析实验结果,指出该模型可提高医学影像问答准确率。
关键词 医学影像 问答系统 深度学习 语义图 人工智能
下载PDF
中药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103例生存预后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刘旻 赵启亮 +3 位作者 刘贵颖 朱振刚 刘超武 丁彬彬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第2期229-232,共4页
目的分析中药治疗对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中药治疗IPF患者的生存资料,对103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依治疗分为A组(百令胶囊)、B组(血府逐瘀胶囊)和C组(血府逐瘀胶囊+百令胶囊),每3个月随诊,评价3/5累积生存率... 目的分析中药治疗对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中药治疗IPF患者的生存资料,对103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依治疗分为A组(百令胶囊)、B组(血府逐瘀胶囊)和C组(血府逐瘀胶囊+百令胶囊),每3个月随诊,评价3/5累积生存率、中位生存时间和死亡风险因素。结果 3年生存率比较,B组(63.6%)、C组(65.7%)均高于A组(4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年生存率比较,B组(48.5%)、C组(48.6%)均高于A组(2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生存时间比较,B组(43个月)、C组(49个月)均优于A组(30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中药治疗(HR 0.520,95%CI0.309,0.876)可使死亡风险降低92%。结论以活血化瘀类中药为基础的治疗可提高IPF患者3/5生存率、延长生存时间,联合补肾类中药有协同作用,但未能进一步改善生存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生存分析 血府逐瘀胶囊 百令胶囊
下载PDF
中国上市公司盈利管理与股票价格关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刘旻 蒋正华 王建伟 《系统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9-43,共5页
上市公司财务会计信息是投资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上市公司往往利用会计准则和制度中职业判断和会计方法选择进行盈利管理。投资者一旦被误导,将会影响整个证券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本文选取1999~2002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 上市公司财务会计信息是投资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上市公司往往利用会计准则和制度中职业判断和会计方法选择进行盈利管理。投资者一旦被误导,将会影响整个证券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本文选取1999~2002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费森-奥尔森模型,通过分析股票股价与盈利管理之间的关系来研究盈利管理会不会误导投资者。研究发现股票价格与盈利管理的负相关性并不显著,但负相关程度有逐年增强的趋势,说明投资者会被上市公司盈利管理行为所误导。因此,完善中国会计准则和制度体系,加强监管和投资者教育迫在眉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市公司 盈利管理 应计利润
下载PDF
产品色彩设计中的知识组织与应用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旻 李原 杨海成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65-567,596,共4页
应用智能设计、色彩设计理论 ,在分析色彩设计过程中设计知识构成的基础上 ,提出了将设计通用知识和特例知识结合用于色彩设计系统的一种方法 ,讨论了实现这样系统要解决的知识组织、知识搜索和实例修改等问题 ;提出了一种根据领域通用... 应用智能设计、色彩设计理论 ,在分析色彩设计过程中设计知识构成的基础上 ,提出了将设计通用知识和特例知识结合用于色彩设计系统的一种方法 ,讨论了实现这样系统要解决的知识组织、知识搜索和实例修改等问题 ;提出了一种根据领域通用知识进行色彩设计过程控制的方法。在机床造型设计系统中的色彩设计分系统的应用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设计 产品色彩设计 实例设计 知识工程 知识组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