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8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50MW超临界电站锅炉一次风机建模及流场优化
1
作者 刘明志 杨浩 冯欣 《中国设备工程》 2024年第3期163-165,共3页
一次风系统流场不均匀易引起电站锅炉两侧风机抢风,出现风量测量准确率下降、设备磨损速率加快、系统阻力增大、炉膛燃烧不稳定等问题,特殊工况下甚至诱发系统误操。通过对一次风系统模拟仿真,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增加导流板等优化改... 一次风系统流场不均匀易引起电站锅炉两侧风机抢风,出现风量测量准确率下降、设备磨损速率加快、系统阻力增大、炉膛燃烧不稳定等问题,特殊工况下甚至诱发系统误操。通过对一次风系统模拟仿真,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增加导流板等优化改造方案。结果表明,优化后流场分布均匀,缓解了流场紊乱和流动不稳定等问题,消除因抢风带来的风机稳定运行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风 流场 导流板 模拟仿真
下载PDF
白芨中萜类化合物通过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抑制血管生成(英文) 被引量:15
2
作者 刘明志 唐建洲 +2 位作者 张建社 仇庆 黄亚禹 《分子细胞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83-392,共10页
本文研究了白芨中的萜类化合物对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及其抑制血管生成的可能机制。采用萃取和色谱法从白芨中分离和纯化了该萜类化合物。通过鸡胚绒毛囊膜(CAM)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研究了白芨中萜类化合物及其粗提物对血管及血... 本文研究了白芨中的萜类化合物对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及其抑制血管生成的可能机制。采用萃取和色谱法从白芨中分离和纯化了该萜类化合物。通过鸡胚绒毛囊膜(CAM)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研究了白芨中萜类化合物及其粗提物对血管及血管内皮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含该萜类的粗提物显著抑制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该萜类纯品能明显抑制HUVEC增殖,且可诱导HUVEC凋亡,包括细胞体积缩小,细胞膜起泡,细胞核裂解,染色质浓缩和边集,出现凋亡小体,DNA降解。因此,白芨萜类化合物的抗血管生成作用与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芨 抗血管生成 鸡胚绒毛尿囊膜 血管 内皮 凋亡
下载PDF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接入对电网稳态运行影响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刘明志 张军 +6 位作者 于建成 迟福建 徐科 李盛伟 刘洪 王龙 陈煜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1-75,共5页
为满足电动汽车运行控制和变电站继电保护动作阀值修订的需求,分析了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接入对电网稳态运行的影响。首先,介绍常见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及其充电特性;其次,分析并得到交流充电桩接入对电网稳态运行的影响;然后,计算并分析专变... 为满足电动汽车运行控制和变电站继电保护动作阀值修订的需求,分析了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接入对电网稳态运行的影响。首先,介绍常见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及其充电特性;其次,分析并得到交流充电桩接入对电网稳态运行的影响;然后,计算并分析专变方式下充电站充放电工作对电网最大电压偏差和线损率的影响,以及专线方式下充电站放电工作对电网短路电流和供电范围的影响,并根据此分析结果给出变电站继电保护动作阀值的修订建议;最后,分析并得到电池充换站充放电工作对电网中变电站供电范围、短路电流和峰谷差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电动汽车 充电站 交流充电桩 电池充换站
下载PDF
白芨萜类化合物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和细胞骨架的作用 被引量:9
4
作者 刘明志 唐建洲 +1 位作者 张建社 徐峰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09年第6期482-486,共5页
利用白芨萜类化合物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并进一步研究了细胞凋亡及细胞骨架.白芨萜类化合物可拮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物因子(bFGF)刺激的HUVECs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在处理的HUVECs中caspase-8活性... 利用白芨萜类化合物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并进一步研究了细胞凋亡及细胞骨架.白芨萜类化合物可拮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物因子(bFGF)刺激的HUVECs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在处理的HUVECs中caspase-8活性明显增加.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经处理的HUVECs的凋亡率随处理时间延长而升高.通过对微管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和微丝进行荧光染色后,用激光共焦扫描显微观察表明,白芨萜类化合物处理的HUVECs中的微管和微丝发生改变甚至被破坏.因此,白芨萜类化合物造成HUVECs凋亡很可能是通过促使微管解体以及微丝去组装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芨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凋亡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 微管 微丝
下载PDF
SMS短信增值业务平台行业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7
5
作者 刘明志 谈文蓉 +1 位作者 陈剑鸿 白雪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6期802-806,共5页
介绍了联通SMS短信服务提供商(SP)与联通短信中心(SMSC)以及用户手机终端之间的数据交互原理.给出SP 提供商的短信增值业务运营平台的设计原理及实现方法.
关键词 SMS 提供商 短信服务 联通 增值业务平台 运营 系统 行业应用 手机 终端
下载PDF
培养基、BA和复合添加物对大花蕙兰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37
6
作者 刘明志 朱京育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00-105,共6页
研究了大花蕙兰在KC(KundsonC)和White培养基上 ,通过使用不同质量浓度BA(0、0 .4、1 0mg/L)与香蕉匀浆汁、马铃薯匀浆汁、胰蛋白胨和酵母提取物 4种复合添加物的组合对大花蕙兰原球茎增殖量和分化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原球茎增殖和... 研究了大花蕙兰在KC(KundsonC)和White培养基上 ,通过使用不同质量浓度BA(0、0 .4、1 0mg/L)与香蕉匀浆汁、马铃薯匀浆汁、胰蛋白胨和酵母提取物 4种复合添加物的组合对大花蕙兰原球茎增殖量和分化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原球茎增殖和分化方面 ,KC培养基明显优于White培养基 ;在KC培养基上 ,BA对原球茎增殖和分化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在White培养基上BA对原球茎增殖没有促进作用 ,但对原球茎分化具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 ;4种复合添加物在KC和White培养基上对原球茎增殖具有明显不同的作用 ,其中香蕉匀浆物的效果最好 4种复合添加物在KC培养基上对原球茎分化无明显促进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花蕙兰 培养基 BA 复合添加物 增殖 分化
下载PDF
掺杂PEO的WO_3电致变色薄膜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刘明志 徐绍华 +2 位作者 戈安芳 袁坚 程金树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7期1-3,31,共4页
通过溶胶 -凝胶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试验研究制备出了掺杂 PEO的 WO3电致变色薄膜 ,并利用电化学循环伏安装置、分光光度计、X- Ray衍射进行了相关的性能测试 ,指出掺杂一定量的 PEO可使氧化钨薄膜离子、电子传导率加快 ,薄膜响应速度加... 通过溶胶 -凝胶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试验研究制备出了掺杂 PEO的 WO3电致变色薄膜 ,并利用电化学循环伏安装置、分光光度计、X- Ray衍射进行了相关的性能测试 ,指出掺杂一定量的 PEO可使氧化钨薄膜离子、电子传导率加快 ,薄膜响应速度加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 PEO 电致变色 三氧化钨 聚氧化乙烯
下载PDF
激素对百合植株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19
8
作者 刘明志 林雪艳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7-170,共4页
本研究设计了 1 5种不同配比的激素组合研究 2 ,4 -D和 6 -BA对百合鳞片叶器官发生和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 MS培养基上 ,BA可诱导外植体直接分化不定芽 ,其中 1 .0~ 2 .0 mg/L BA诱导不定芽的分化频率最高 ,6 .0 mg/L B... 本研究设计了 1 5种不同配比的激素组合研究 2 ,4 -D和 6 -BA对百合鳞片叶器官发生和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 MS培养基上 ,BA可诱导外植体直接分化不定芽 ,其中 1 .0~ 2 .0 mg/L BA诱导不定芽的分化频率最高 ,6 .0 mg/L BA抑制不定芽分化 ;2 ,4 -D可诱导直接体细胞胚胎发生 ,其中 4 .0 mg/L2 ,4 -D诱导体细胞胚胎发生的频率最高 ,而 6 .0 mg/L 2 ,4 -D诱导体细胞胚胎发生的频率降低 ;当培养基中同时含有 BA和 2 ,4 -D时 ,既出现不定芽 ,又出现体细胞胚。当再生苗移入无激素的 MS培养基和含有 1 .0mg/L和 2 .0 mg/L IAA的 MS培养基上时 ,只有无激素的 MS培养基有利于根的形成。此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 植株再生 百合 体细胞胚胎发生 器官发生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WO_3电色薄膜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明志 袁坚 +1 位作者 程金树 刘尧龙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32-34,共3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钨粉过氧化聚钨酸的有机溶液为先驱物制备出了WO3薄膜,研究了添加无水乙醇、冰乙酸对其成膜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厚度、可见光谱、电化学循环伏安、X-射线测试。结果表明该法能制得质量好的WO3非晶态薄膜。
关键词 溶胶-凝胶 电色薄膜 三氧化钨 电致变色
下载PDF
培养条件下发菜细胞超微结构的观察 被引量:14
10
作者 刘明志 潘瑞炽 《Acta Botan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7年第6期505-510,共6页
通过观察发菜(Nostoc flagelliforme Born.et Flah.)细胞在不同生长条件的超微结构,探讨细胞的生长和发育特点以及胶质鞘的形成规律。在蒸馏水中浸泡2h后,各种细胞代谢活跃,能进行正常的生长和分裂,其中营养细胞的细胞壁以及一特殊类型... 通过观察发菜(Nostoc flagelliforme Born.et Flah.)细胞在不同生长条件的超微结构,探讨细胞的生长和发育特点以及胶质鞘的形成规律。在蒸馏水中浸泡2h后,各种细胞代谢活跃,能进行正常的生长和分裂,其中营养细胞的细胞壁以及一特殊类型的大细胞与胶质鞘的形成有关。在pH7.0的培养液中,出现与胶质鞘有关的细胞结构。在酸性培养液中未见这些结构。在不合适的pH条件下,一特殊类型的小细胞大量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菜 超微结构 藻类植物
下载PDF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混合分析法的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明志 房大中 +2 位作者 宋文南 张江 蔡晓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7-12,共6页
本文从两个方面对传统暂态稳定混合分析法进行了改进:一是提出一种根据仿真结果快速确定系统临界切除时间的方法,再根据临界切除时间下的故障清除后轨迹确定系统势能峰值点;二是引入修正势能和修正势能界面(CPEBS)的概念。本... 本文从两个方面对传统暂态稳定混合分析法进行了改进:一是提出一种根据仿真结果快速确定系统临界切除时间的方法,再根据临界切除时间下的故障清除后轨迹确定系统势能峰值点;二是引入修正势能和修正势能界面(CPEBS)的概念。本算法所有分析都建立在仿真结果基础上,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另外,本算法只须在BPA暂稳分析程序上附加一段分析程序,而不对BPA源程序作修改,因此非常适用于工程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暂态稳定性 混合法
下载PDF
论农杆菌介导的单子叶植物转化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明志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1期50-52,共3页
关键词 农杆菌介导 植物细胞 单子叶植物 双子叶植物 基因表达 植物遗传转化 农杆菌转化 vir基因 信号分子 吸附位点
下载PDF
洋桔梗体细胞胚性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酯酶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明志 陈勤 刘希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7-250,153,共5页
通过转移洋桔梗非胚性愈伤组织到含有1.0mg/L2,4-D的MS培养基(ecIM)上诱导了洋桔梗胚性愈伤组织形成,而非胚性愈伤组织在含1.0mg/L2,4-D和0.5mg/LKT的MS培养基(necSM)上继代培养。本研究比较分析了洋桔梗愈伤组织在ecIM和n... 通过转移洋桔梗非胚性愈伤组织到含有1.0mg/L2,4-D的MS培养基(ecIM)上诱导了洋桔梗胚性愈伤组织形成,而非胚性愈伤组织在含1.0mg/L2,4-D和0.5mg/LKT的MS培养基(necSM)上继代培养。本研究比较分析了洋桔梗愈伤组织在ecIM和necSM上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其同工酶酶谱、酯酶同工酶酶谱随着培养天数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ecIM和necSM上培养的洋桔梗愈伤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培养早期较低,然后随着培养天数增加而升高,维持在较高水平上,但SOD活性变化无明显规律性;另一方面,SOD同工酶在第4天后出现一新的同工酶谱带;此外,在ecIM和necSM上培养洋桔梗愈伤组织的酯酶(EST)同工酶在培养至第16~20天期间呈现显著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桔梗 胚性愈伤组织 非胚性愈伤组织 超氧化物歧化酶 酯酶 同工酶
下载PDF
金融危机将加剧全球货币金融体系变革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明志 金艳平 《上海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5-7,共3页
金融危机的爆发及扩散,使得人们对现行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合理性产生怀疑。美元虽然仍将保持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但相对地位会下降,这为人民币等其它货币提升国际地位提供了空间。由于经济实力对比发生变化,新兴市场国家将在全球金... 金融危机的爆发及扩散,使得人们对现行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合理性产生怀疑。美元虽然仍将保持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但相对地位会下降,这为人民币等其它货币提升国际地位提供了空间。由于经济实力对比发生变化,新兴市场国家将在全球金融体系中发挥更大影响力,金融市场一体化趋势不会逆转。金融危机显示出独立投行模式的缺陷,金融业将更加趋向于综合经营。未来金融监管应与金融创新相适应。公允会计准则、评级体系等也需要进行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原文传递
基于.NET的计算机开放实验室管理系统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明志 谈文蓉 彭育威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517-520,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Mierosoft.NET的访问DB2数据库的体系结构,并采用.NET的SOCKET技术实现了管理系统.重 点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方案,所面临的几个关键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该系统所能实现的功能.
关键词 .NET SOCKET技术 计算机开放实验室 管理系统 DB2数据库 四层结构
下载PDF
大叶紫花苜蓿愈伤组织原生质体再生植株 被引量:19
16
作者 刘明志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1996年第4期329-333,共5页
大叶紫花苜蓿下胚轴诱导的愈伤组织在继代培养基上生长快速,易于分散。继代第12d的愈伤组织原生质体的得率为6.5×107/g鲜重。原生质体培养基为SH基本培养基,含有1.0mg/L2,4-0、0.5mg/LBA、2... 大叶紫花苜蓿下胚轴诱导的愈伤组织在继代培养基上生长快速,易于分散。继代第12d的愈伤组织原生质体的得率为6.5×107/g鲜重。原生质体培养基为SH基本培养基,含有1.0mg/L2,4-0、0.5mg/LBA、2.0g/LCH、2%蔗糖、6%葡萄糖、5mmol/LMES,培养密度为1.0×105/mL。培养至第12d时的原生质体再生细胞植板率为3.7%。由原生质体形成的小愈伤组织在含2.0mg/L2,4-D的MS固体培养基上大量增殖。增殖的愈伤组织转移至2.0mg/L2-ip+0.1mg/LNAA的B5培养基上,形成体细胞胚并发育成完整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紫花苜蓿 愈伤组织 原生质体培养 植株再生
下载PDF
南方红豆杉产紫杉醇内生真菌的分离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明志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60-364,共5页
对从广东乳源县的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内生真菌中分离和筛选产紫杉醇的内生真菌进行了研究。从南方红豆杉的树皮、茎部、叶片及叶片研磨物中分离纯化了145株内生真菌,对其中的53株内生真菌采用摇瓶发酵培养的方法筛... 对从广东乳源县的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内生真菌中分离和筛选产紫杉醇的内生真菌进行了研究。从南方红豆杉的树皮、茎部、叶片及叶片研磨物中分离纯化了145株内生真菌,对其中的53株内生真菌采用摇瓶发酵培养的方法筛选产紫杉醇的内生真菌。发酵物和菌丝体经研磨、离心、乙酸乙酯萃取和浓缩,经硅胶薄层层析(TLC),高效液相色谱(HPLC)以及液相色谱-质谱(HPLC-MS)分析和检测,结果表明,从茎部分离的1株内生真菌能够产紫杉醇或其异构体,产量达180μg L-1。通过对产紫杉醇内生真菌进行诱变、筛选以及优化培养条件等措施,大规模培养生产紫杉醇是具有可行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红豆杉 内生菌 紫杉醇
下载PDF
根癌农杆菌对苜蓿的转化及其特性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明志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1-124,i005,共5页
通过胭脂碱型根癌农杆菌C58和T37菌株通过共培养和离体感染苜蓿下胚轴和子叶,研究表明,外 植体的生理状态对转化的促进作用明显优于酚类化合物As和复合酚类化合物处理。与感受态外植体相比, 当外植体处于非感受态时,即使通过酚类化... 通过胭脂碱型根癌农杆菌C58和T37菌株通过共培养和离体感染苜蓿下胚轴和子叶,研究表明,外 植体的生理状态对转化的促进作用明显优于酚类化合物As和复合酚类化合物处理。与感受态外植体相比, 当外植体处于非感受态时,即使通过酚类化合物活化农杆菌vir基因,其致瘤率也明显降低。可溶性蛋白质 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分析表明,T37和C58转化细胞系可溶性蛋白含量相近,但T37转化细胞系游离氨基酸 含量比C58转化细胞系高得多,这与T37和C58转化细胞系生长特性有关。T37菌株的这种特性对于改良 苜蓿品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癌农杆菌 转化 苜蓿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酚类化合物 可溶性蛋白含量 游离氨基酸 细胞系 外植体 生理状态 生长特性 感受态 下胚轴 共培养 r基因 分析表 含量比 菌株
下载PDF
百脉根愈伤组织原生质体再生植株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明志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03-406,共4页
百脉根(品种:里奥)无菌苗幼茎在含2.0mg/L2,4-D,0.1mg/L2-ip的MS培养基上诱导和继代培养愈伤组织。选取绿色松散颗粒状愈伤组织分离原生质体。原生质体培养在调整的KM8P、V-KM、MS和SH培养基... 百脉根(品种:里奥)无菌苗幼茎在含2.0mg/L2,4-D,0.1mg/L2-ip的MS培养基上诱导和继代培养愈伤组织。选取绿色松散颗粒状愈伤组织分离原生质体。原生质体培养在调整的KM8P、V-KM、MS和SH培养基上[含300mg/LCH,2%CW(v/v),2%蔗糖,6%葡萄糖,2·0ms/L2,4-D,0.5mg/LBA,5mmol/LMES],原生质体再生细胞均能分裂,并形成小愈伤组织,但以KM8P为最好,愈伤组织形成率为3.4%。愈伤组织分化率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脉根 愈伤组织 原生质体培养 植株再生
下载PDF
酚类化合物促进含双元载体农杆菌对胡萝卜悬浮细胞的转化和植株再生 被引量:14
20
作者 刘明志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6年第3期203-208,共6页
含双元载体的非致瘤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 efaciens) LBA4404经乙酰丁香酮和复合酚类化合物活化预处理后,感染胡萝卜(Daucus carota)悬浮培养细胞,在含50 m g/LKm ... 含双元载体的非致瘤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 efaciens) LBA4404经乙酰丁香酮和复合酚类化合物活化预处理后,感染胡萝卜(Daucus carota)悬浮培养细胞,在含50 m g/LKm 的选择培养基上筛选Km r 克隆。实验表明:酚类化合物活化预处理组的转化率分别为0.24% 和0.17% ,而未经酚类化合物活化处理组的转化率仅为0.02% 。Km r 克隆在含50 m g/L Km 的无激素培养基上通过体细胞胚胎发生形成完整植株。组织化学分析表明:报告基因GUS的活性可出现于Km r 克隆细胞、再生植株的根、茎、叶、叶柄维管束薄壁细胞、叶片的气孔保卫细胞、皮层细胞、叶肉细胞和毛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萝卜 悬浮培养 细胞 根癌农杆菌 遗传转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