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0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VF/ICSI-ET术后早期妊娠丢失患者绒毛组织拷贝数变异异常的高危因素分析
1
作者 黄蕾 何蕊 +4 位作者 许晓雪 闫慧 赵君利 哈灵侠 刘春莲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29-34,共6页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IVF)/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后行新鲜胚胎移植(ET)的早期妊娠丢失(EPL)患者绒毛组织拷贝数变异(CNV)异常的高危因素,为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就诊宁夏医科大学总医...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IVF)/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后行新鲜胚胎移植(ET)的早期妊娠丢失(EPL)患者绒毛组织拷贝数变异(CNV)异常的高危因素,为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就诊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IVF/ICSI助孕新鲜胚胎移植后EPL患者中绒毛组织CNV结果异常的周期作为病例组(n=29),随机抽选同期IVF/ICSI-ET术后正常活产的周期作为对照组(n=60)。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并对病例组流产绒毛组织CNV异常的构成及占比进行分析讨论。结果(1)病例组年龄[(33.45±3.78)岁]及自然流产次数[(0.41±0.73)次]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9.52±4.27)岁、(0.05±0.22)次](P<0.05),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2.49±2.05)ng/ml vs.(4.03±2.67)ng/ml,P<0.05];(2)病例组促性腺激素(Gn)启动日FSH水平[(6.63±6.31)U/L]、Gn启动日LH水平[(2.28±1.85)U/L]、HCG日LH水平[(3.05±3.28)U/L]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10±2.13)U/L、(1.26±0.79)U/L、(1.27±1.14)U/L](P<0.05);(3)病例组患者绒毛组织拷贝数变异测序(CNV-seq)结果中染色体数目异常占比72.41%、结构异常占比27.59%;常染色体三体占比55.17%,其中16-三体和22-三体最常见(分别占比17.24%、10.34%)。结论高龄、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可能是导致EPL患者胚胎染色体核型异常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VF/ICSI 绒毛染色体 拷贝数变异 非整倍体
下载PDF
WAS基因c.1339-12T>A新发变异及表达分析
2
作者 何蕊 高变变 +4 位作者 裴利国 黄蕾 许晓雪 赵君利 刘春莲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01-103,F0002,I0001,共5页
目的明确1个湿疹血小板减少伴免疫缺陷综合征(WAS)家系的致病基因位点,为临床诊断及胚胎种植前遗传学检测技术(PGT)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靶向捕获技术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患者家系进行全外显子测序,筛选致病基因位点,并对家系致病基... 目的明确1个湿疹血小板减少伴免疫缺陷综合征(WAS)家系的致病基因位点,为临床诊断及胚胎种植前遗传学检测技术(PGT)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靶向捕获技术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患者家系进行全外显子测序,筛选致病基因位点,并对家系致病基因携带情况进行分析;利用RT-PCR、电泳和Sanger测序验证该剪切位点变异是否导致转录本剪接异常。结果测序结果显示,患儿母亲携带WAS基因c.1339-12T>A杂合变异,该变异在转录时会形成10个碱基插入的异常转录本,造成移码变异,且编码的蛋白形成多3个氨基酸的产物。该突变在人群中发生的频率极低,目前尚无该变异的相关报道。结论WAS基因c.1339-12T>A杂合变异可能为该家系男性患儿的致病基因,对临床意义不明确的位点进行基因表达分析,明确其致病意义,为疾病临床诊断、遗传咨询及PGT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外显子测序 WAS WAS基因 表达
下载PDF
医护患协同模式的护理在中青年创伤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刘春莲 柯茜 龙艳莲 《卫生职业教育》 2023年第22期134-136,共3页
选择2022年1月1日—12月30日在吴川市人民医院骨科住院的110例中青年创伤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出院后定期随访;观察组采用医护患协同模式进行护理,探讨医护患协同模式的护理应用于中青年创伤性骨折患者的康复... 选择2022年1月1日—12月30日在吴川市人民医院骨科住院的110例中青年创伤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出院后定期随访;观察组采用医护患协同模式进行护理,探讨医护患协同模式的护理应用于中青年创伤性骨折患者的康复效果。实践表明,医护患协同模式的护理应用在中青年创伤性骨折患者中,可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减轻疼痛感,甚至没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患协同模式 中青年 创伤性骨折 护理
下载PDF
自然生态学思维下生殖内分泌学专业型研究生学术创新综合能力培养的实践
4
作者 景万红 马小红 +4 位作者 李永丽 陈耀平 李晓荣 刘春莲 徐仙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3期163-166,共4页
在专科学习期间,生殖内分泌学专业型研究生与导师组成探索式学习共同体,以自然生态学的规律性为指导原则,导师小组依据自身专业的特征在研究生轮转期间为其讲授交叉学科知识,从文献、医理和临床3个维度,聚焦学术问题,阐释医学经典,融通... 在专科学习期间,生殖内分泌学专业型研究生与导师组成探索式学习共同体,以自然生态学的规律性为指导原则,导师小组依据自身专业的特征在研究生轮转期间为其讲授交叉学科知识,从文献、医理和临床3个维度,聚焦学术问题,阐释医学经典,融通医学理论,印证临床实践,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医文融合的创新实践。由研究生的开题报告延伸出子任务,发挥导师负责制的灵活性,吸纳研究生相互间参与不同类型的子项目和训练过程。再以子任务为载体,创新研究生的培养内容和实践模式,逐级产生形式多样的学术成果,不断激发研究生的科研兴趣以及增强其学业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循序渐进地指导其的学术创新能力和科研思维定势,从而实现导师的教学实践经验——研究生的研究创新水平——人才的培养质量内涵三个方面的同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生态学 研究生 学术创新 综合能力
下载PDF
项目教学法在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分析
5
作者 刘春莲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4年第1期0135-0138,共4页
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地位日益显著。面对全球化和技术化双重挑战,传统计算机教育模式已难以满足当前社会和产业需求。项目教学法作为一种将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方法,为改革高校计算机教学提供了新... 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地位日益显著。面对全球化和技术化双重挑战,传统计算机教育模式已难以满足当前社会和产业需求。项目教学法作为一种将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方法,为改革高校计算机教学提供了新思路。该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实际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本文将深入探讨项目教学法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分析其在拓展教学空间、丰富学习体验、增强实践技能方面的价值,并探索在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原则和策略。旨在为高等计算机教育提供更为有效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 计算机教学 层次性原则
下载PDF
FSHR剪切变异c.299+2T>G致卵巢抵抗综合征的家系分析
6
作者 闫慧 黄蕾 +5 位作者 马小红 哈灵侠 赵君利 张倩 闫有圣 刘春莲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245-251,共7页
目的探讨卵巢抵抗综合征(ROS)不孕患者的遗传学病因,为临床遗传咨询及助孕方案提供诊疗依据。方法收集先证者家系临床资料及遗传学检测指标,绘制家系图谱,进行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应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NGS)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对先... 目的探讨卵巢抵抗综合征(ROS)不孕患者的遗传学病因,为临床遗传咨询及助孕方案提供诊疗依据。方法收集先证者家系临床资料及遗传学检测指标,绘制家系图谱,进行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应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NGS)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对先证者父母与兄长的变异位点进行Sanger测序验证,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诊断。结果该女性先证者临床诊断为原发性闭经、ROS;先证者母亲的祖母与父亲的祖父为亲兄妹。全外显子组测序及Sanger测序检测到先证者存在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基因经典剪切变异NM_000145.4 c.299+2T>G(纯合型),且该变异为未报道的致病性变异;其兄长该位点突变与先证者一致,其父母均存在FSHR剪切变异c.299+2T>G(杂合型)。结论FSHR新发现的剪切变异c.299+2T>G的检出,丰富了FSHR基因突变谱,为ROS的临床治疗和家系成员的遗传咨询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抵抗综合征 基因测序 FSHR基因 剪切变异
下载PDF
辅助生殖受孕与自然受孕双胎胎儿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
7
作者 高变变 裴利国 +2 位作者 徐仙 薛伟 刘春莲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68-270,共3页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ART)助孕受孕双胎与自然受孕双胎的产前超声筛查结果及胎儿的健康状况的差异。方法收集应用ART怀孕双胎60例(试管组)及同期自然受孕双胎80例(对照组)临床资料,比较2组孕妇一般资料、妊娠期并发症、围生期疾病、出...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ART)助孕受孕双胎与自然受孕双胎的产前超声筛查结果及胎儿的健康状况的差异。方法收集应用ART怀孕双胎60例(试管组)及同期自然受孕双胎80例(对照组)临床资料,比较2组孕妇一般资料、妊娠期并发症、围生期疾病、出生缺陷发生情况等。结果试管组平均羊水量及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孕妇的脐带绕颈、胎膜早破、前置胎盘、贫血和产后出血发生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新生儿在身长、体重、头围、先天畸形、高胆红素血症和新生儿窒息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RT助孕受孕双胎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和平均羊水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生殖 自然受孕 双胎 超声
下载PDF
H_(2)O_(2)诱导小鼠睾丸间质TM3细胞铁死亡模型的构建
8
作者 王佳 马丽媛 +2 位作者 母春兰 刘春莲 焦海燕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469-474,共6页
目的 构建并鉴定H_(2)O_(2)诱导小鼠睾丸间质TM3细胞铁死亡模型。方法 常规培养TM3细胞,采用MTS法选择H_(2)O_(2)的处理浓度,设置TM3细胞常规培养组(T组)、2 mmol·L^(-1)H_(2)O_(2)处理TM3细胞1 h组(H_(2)O_(2)-T组)、1μmol·... 目的 构建并鉴定H_(2)O_(2)诱导小鼠睾丸间质TM3细胞铁死亡模型。方法 常规培养TM3细胞,采用MTS法选择H_(2)O_(2)的处理浓度,设置TM3细胞常规培养组(T组)、2 mmol·L^(-1)H_(2)O_(2)处理TM3细胞1 h组(H_(2)O_(2)-T组)、1μmol·L^(-1)GSH过氧化物酶4抑制剂(RSL3)处理TM3细胞1 h组(RSL3-T组)和3μmol·L^(-1)i FSP1处理TM3细胞24 h组(i FSP1-T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活性氧(ROS)水平;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的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Phen-Green-SK荧光探针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Fe2+含量;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形态结构。结果 根据MTS法选择2 mmol·L^(-1)H_(2)O_(2)处理TM3细胞;与T组相比,H_(2)O_(2)-T组ROS水平、MDA和LPO含量均上升(P均<0.001)、SOD活性下降(P <0.001);细胞内Fe2+含量上升(P<0.01),与RSL3-T组和i FSP1-T组相比,H_(2)O_(2)-T组细胞内LPO、Fe2+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透射电镜结果显示,H_(2)O_(2)-T组细胞线粒体变小皱缩,嵴减少,外膜破裂,与RSL3-T组和i FSP1-T组相似。结论 H_(2)O_(2)可诱导小鼠睾丸间质细胞TM3细胞发生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活性氧 脂质过氧化物 线粒体 Fe^(2+)含量
下载PDF
广东三水盆地始新统"土+不"心组生油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 被引量:26
9
作者 刘春莲 秦红 +5 位作者 车平 翟伟 石贵勇 周永章 谢叶彩 董艺辛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25-136,共12页
沉积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是对沉积盆地水体环境以及古气候条件变化的响应。根据元素Al、Fe、Mg、Ca、K、Na、P、V、Ni、Co、Cr、Cu、Zn、Sr、Ba、Cd、Li、Mn、Pb、Ti的含量及其比值Al/Ti、Fe/Mn、Sr/Ba、Mg/Ca、Sr/Ca、Na/Ca、V/Cr、Ni... 沉积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是对沉积盆地水体环境以及古气候条件变化的响应。根据元素Al、Fe、Mg、Ca、K、Na、P、V、Ni、Co、Cr、Cu、Zn、Sr、Ba、Cd、Li、Mn、Pb、Ti的含量及其比值Al/Ti、Fe/Mn、Sr/Ba、Mg/Ca、Sr/Ca、Na/Ca、V/Cr、Ni/Co、Ni/V的变化 ,对三水盆地古近系始新统心组红岗段生油岩的沉积条件进行了系统分析。心组红岗段下部 (亚段A)表现为较稳定的地球化学特征。各元素丰度及其比值指示这一时期陆源输入持续较高、且物源组成变化不大。由于海水入侵的影响 ,湖盆水体盐度相对较高 ,底部水体以弱氧化条件为主 ,O2 -H2 S界面位于水 /沉积物界面附近。红岗段中上部 (亚段B、C)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变化较为频繁且幅度很大 ,反映古气候和湖盆沉积条件的迅速变迁。在潮湿气候条件下 ,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以Al、Ti为代表的外源元素含量及其比值较高 ,而Mg、Ca等盆内化学沉积元素含量较低。古氧气指标指示底部水体为还原环境 ,有利于有机质保存 ,因而有机碳含量较高。在间歇性干旱时期 ,陆源输入减少 ,外源元素含量及其比值显著降低。随着蒸发作用的加强 ,水体盐度加大 ,内源元素丰度以及Mg/Ca、Sr/Ba、Sr/Ca和Na/Ca比值大幅度上升。底部水体为氧化环境 ,O2 -H2 S界面多位于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地球化学 生油岩 三水盆地 元素丰度 古气候 地球化学特征 沉积环境 水体盐度 外源 气候条件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PRD05孔的高分辨率介形类记录与晚第四纪古环境重建 被引量:27
10
作者 刘春莲 Franz T Fursich +3 位作者 董艺辛 车晓光 陈亮 庄畅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13-322,共10页
对珠江三角洲西江河口附近PRD05孔(113°11′02″E,22°31′24″N)的岩性和介形类的高分辨率分析表明,受海平面变化和河流作用的影响,研究区晚第四纪经历了多次环境变化。26600aBP以前为河流环境,底部为河道沙砾沉积,随后水动... 对珠江三角洲西江河口附近PRD05孔(113°11′02″E,22°31′24″N)的岩性和介形类的高分辨率分析表明,受海平面变化和河流作用的影响,研究区晚第四纪经历了多次环境变化。26600aBP以前为河流环境,底部为河道沙砾沉积,随后水动力条件减弱,发育河漫滩沉积。26600—13400aBP前期发育泛滥平原相沉积,后期受末次冰期的影响,本区暴露地表遭受风化剥蚀,泛滥平原相沉积的上部风化成杂色黏土。珠江口地区冰后期海侵应开始于约13400aBP。13400—9000aBP为海侵初期,本区形成沼泽相沉积。9000—4850aBP为全新世大海侵时期,本区为持续的河口海湾环境,发育以海相—半咸水型为主的介形类动物群,发生了3次小规模的海平面波动,导致水体条件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了介形类动物群的组成和丰度。最大海侵发生于7500—7140aBP之间,PRD05孔主要介形类属种的丰度在这一阶段达到全新世最大值。4850aBP以来为持续海退期,河流作用增强,本区逐渐转变为上三角洲平原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介形类 高分辨率 晚第四纪 古环境
下载PDF
三水盆地古近系(土布)心组黑色页岩中黄铁矿的形成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17
11
作者 刘春莲 董艺辛 +4 位作者 车平 Franz T Fürsich 石贵勇 陈亮 严伟术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5-80,共6页
黄铁矿是富有机质沉积的特征矿物。根据TOC/S、TOC/DOP、S/Fe关系以及S-TOC-Fe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对三水盆地古近系土布心组红岗段黑色页岩中沉积黄铁矿的形成及其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土布心组红岗段黑色页岩的黄铁矿有成岩黄铁矿和... 黄铁矿是富有机质沉积的特征矿物。根据TOC/S、TOC/DOP、S/Fe关系以及S-TOC-Fe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对三水盆地古近系土布心组红岗段黑色页岩中沉积黄铁矿的形成及其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土布心组红岗段黑色页岩的黄铁矿有成岩黄铁矿和同生黄铁矿两种成因组分。红岗段下部(亚段A)有机碳含量普遍较低,底部水体以弱氧化条件为主,硫酸盐还原作用发生于沉积物/水界面以下,黄铁矿为成岩成因,其形成主要受有机质的限制。红岗段中上部(亚段B和C)的沉积条件变化频繁,其有机碳含量变化幅度大。富有机质(TOC>4%)岩层形成于缺氧的底部水体条件下。水体中可含H2S,碎屑铁矿物在埋藏之前即与之在水体中反应形成同生黄铁矿。这一过程不受有机质的限制,而是受活性铁与H2S接触时间的限制。同时,由于大量淡水输入导致硫酸盐浓度的降低,从而对硫化物形成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对于低有机质(TOC<4%)样品,黄铁矿由同生和成岩组分组成。其中以成岩黄铁矿为主,其形成过程主要受有机质限制,而同生黄铁矿受铁矿物与H2S接触时间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形成 限制因素 黑色页岩 [土布]心组 古近系 三水盆地
下载PDF
三水盆地古近系湖相沉积岩的氧、碳同位素地球化学记录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27
12
作者 刘春莲 Franz T Fürsich +2 位作者 白雁 杨小强 李国强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6-40,共5页
三水盆地古近系莘庄组顶部至土布心组红岗段的全岩碳酸盐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其形成期间经历了多次环境变迁。根据碳酸盐氧、碳同位素比值及其相互关系的变化 ,可识别三次海水入侵期。其时δ18O值大幅度向正值漂移。而由于受有机质... 三水盆地古近系莘庄组顶部至土布心组红岗段的全岩碳酸盐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其形成期间经历了多次环境变迁。根据碳酸盐氧、碳同位素比值及其相互关系的变化 ,可识别三次海水入侵期。其时δ18O值大幅度向正值漂移。而由于受有机质降解的影响 ,相应时期的δ13 C均表现为低值。在不直接受海洋影响的湖相沉积阶段 ,δ18O与δ13 C的相关程度虽然未达到典型的封闭型湖泊水平 ,但仍呈现一定的正相关变化 (r =0 .6 5 ) ,表明其湖水滞留时间较长。而频繁出现的石膏薄层沉积也指示湖盆的封闭性较好。这些均表明这一时期的三水盆地可能是一周期性封闭型湖泊。其稳定同位素组成主要受制于蒸发量 /降雨量平衡的变化。而δ13 C比值往往还受有机质活动的控制 ,更多的是反映有机质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碳同位素 碳酸盐 湖相沉积 古近系 三水盆地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晚第四纪风化层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春莲 杨婷婷 +3 位作者 吴洁 夏斌 黄毅 张素青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5-132,共8页
珠江三角洲地区上更新统与全新统之间广泛发育1层杂色黏土,其成因多认为主要是由上更新统沉积物在末次冰盛期暴露于地表风化而成。对取自珠江三角洲3条钻孔(PRD09、PRD16和PRD17)的岩心样品分析表明,受风化作用的影响,其稀土元素含量和... 珠江三角洲地区上更新统与全新统之间广泛发育1层杂色黏土,其成因多认为主要是由上更新统沉积物在末次冰盛期暴露于地表风化而成。对取自珠江三角洲3条钻孔(PRD09、PRD16和PRD17)的岩心样品分析表明,受风化作用的影响,其稀土元素含量和分异特征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杂色黏土层的稀土总量大大低于下伏沉积物,而在邻近风化层的下伏沉积物中稀土元素却表现为明显富集,尤其是重稀土元素的富集。风化作用强度较大的PRD09孔和PRD17孔下伏沉积物中的稀土富集程度高于风化作用强度相对较小的PRD16孔。珠江三角洲在末次冰盛期时普遍发育的酸性介质条件,促进了风化层的稀土元素发生溶解和迁移。在风化过程中,由于轻、重稀土元素具有不同的溶解迁移能力和吸附能力,导致杂色黏土层的REE指标值(LREE/HREE、(La/Gd)N和(La/Yb)N)高于下伏沉积物。风化过程对Ce、Eu异常有一定的影响,但不十分明显,杂色黏土层的Ce、Eu异常值仅略低于下伏沉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风化层 晚第四纪 珠江三角洲
下载PDF
影响湖相沉积岩中有机碳分布的主要因素——以三水盆地为例 被引量:37
14
作者 刘春莲 杨建林 +1 位作者 Hans-JoachimRhl Annette Schmid Rhl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3-116,共4页
湖相沉积中的有机质含量随有机质堆积条件变化而发生波动。本文以三水盆地下第三系土布心组二段地层为例 ,对其作高分辨率岩芯取样并结合地球化学方法 ,分析生物学因素对有机碳分布的影响。在较干燥的气候条件下 ,水生浮游生物是有机质... 湖相沉积中的有机质含量随有机质堆积条件变化而发生波动。本文以三水盆地下第三系土布心组二段地层为例 ,对其作高分辨率岩芯取样并结合地球化学方法 ,分析生物学因素对有机碳分布的影响。在较干燥的气候条件下 ,水生浮游生物是有机质的主要来源 ,由于此时湖泊与海洋沟通 ,出现半咸水环境 ,硫酸盐还原作用显著 ,不利于有机质保存。所取岩芯段的中上部即是这种情况 ,以低TOC和高SRI值为特征。而当气候湿润时 ,植物繁荣 ,湖水淡化 ,陆源有机质丰富。缺氧条件下的有机质降解主要是效率极低的发酵作用。有利于有机质保存。这种情形出现于岩芯段的下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碳 地球化学 三水盆地 湖相沉积岩 硫酸盐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南部晚第四纪环境变化的稀土元素记录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春莲 吴洁 +2 位作者 杨婷婷 Franz T Fursich 张素青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1-228,共8页
珠江三角洲南部平原PRD05孔稀土元素(REE)的分布特征与晚第四纪沉积环境变化密切相关。随着不同时期沉积环境的波动,稀土元素分布也发生相应的变化。约31000calaBP以前,研究区发育河流环境,受矿物组成和沉积物粒度的影响,ΣREE含量偏低... 珠江三角洲南部平原PRD05孔稀土元素(REE)的分布特征与晚第四纪沉积环境变化密切相关。随着不同时期沉积环境的波动,稀土元素分布也发生相应的变化。约31000calaBP以前,研究区发育河流环境,受矿物组成和沉积物粒度的影响,ΣREE含量偏低,且重稀土元素(HREE)相对富集。31000—16600calaBP期间,ΣREE含量明显高于前一阶段,并显示轻稀土元素(LREE)富集;稀土元素分布模式表现为河口半咸水环境特征;其上部沉积物经历了末次冰盛期的风化作用,稀土元素分布模式与下部近平行,但LREE的富集程度略高。16600—10300calaBP为冰后期海平面上升初期,研究区发育沼泽环境,由于有机质含量高而导致稀土元素含量普遍较高。10300—5600calaBP为全新世海侵期,研究区持续发育河口湾—浅海环境,其ΣREE含量总体较高,并显示LREE富集;随着水体深度和盐度条件发生多次波动,稀土元素分布特征也表现出小幅度变化。5600calaBP以来,河流作用逐渐增强,并受到潮汐作用间歇性影响,其ΣREE含量显著下降,但波动频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稀土元素 晚第四纪 古环境
下载PDF
信息技术对我国大学教学模式的影响论析 被引量:15
16
作者 刘春莲 李茂林 吴显春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51-54,63,共5页
信息技术通过它强大的工具性价值和蕴涵的先进理念,影响着大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观以及大学教学的实施策略和教学模式,并以此赋予传统教学模式新的教学内涵、手段、方法等。但是,由于大学教师的教学惯性、教师考核方式、教育信念以及教学... 信息技术通过它强大的工具性价值和蕴涵的先进理念,影响着大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观以及大学教学的实施策略和教学模式,并以此赋予传统教学模式新的教学内涵、手段、方法等。但是,由于大学教师的教学惯性、教师考核方式、教育信念以及教学技术水平的影响,导致信息化教学远未成为我国大学的主流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大学 教学模式 阻抗因素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全新统横栏组淤泥沉积中的有机碳、总氮和碳氮比值记录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春莲 杨建林 +2 位作者 白雁 杨小强 谢叶彩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27-128,共2页
对广州番禺区ZK5孔中全新统横栏组淤泥沉积进行了总有机碳、总氮含量和碳氮比值分析。根据其变化可划分 2个不同的沉积环境阶段。阶段Ⅰ ( 15 8~ 9 0m)的总有机碳含量变化幅度较大 ,总氮含量很低 ,碳氮比值较高。表明其有机质以陆源为... 对广州番禺区ZK5孔中全新统横栏组淤泥沉积进行了总有机碳、总氮含量和碳氮比值分析。根据其变化可划分 2个不同的沉积环境阶段。阶段Ⅰ ( 15 8~ 9 0m)的总有机碳含量变化幅度较大 ,总氮含量很低 ,碳氮比值较高。表明其有机质以陆源为主 ,有机质生产力明显受气候的控制。阶段Ⅱ ( 9~ 1 4m)总有机碳和总氮含量上升 ,变化较小 ,而碳氮比值下降。表明其主要受海洋的影响 ,有机质主要来源于原地浮游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碳 碳氮比值 珠江三角洲 横栏组
下载PDF
以PAMAM树形分子为模板剂纳米氧化锌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春莲 林深 +2 位作者 张晓凤 张晓勤 江菊琼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72-675,共4页
以3.5代端酯基PAMAM树型分子为模板,成功制备了颗粒均匀的纳米氧化锌。采用TEM、XRD及UV-vis等手段对合成样品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初步探讨了纳米ZnO形成的可能模板机理。测试其在紫外光作用下光降解罗丹明B的性能,结果表明,该法制... 以3.5代端酯基PAMAM树型分子为模板,成功制备了颗粒均匀的纳米氧化锌。采用TEM、XRD及UV-vis等手段对合成样品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初步探讨了纳米ZnO形成的可能模板机理。测试其在紫外光作用下光降解罗丹明B的性能,结果表明,该法制备的纳米ZnO具有很高的光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锌 聚酰胺-胺型树形分子 光催化
下载PDF
枸杞多糖通过GPX4/AIF通路改善Immp2l^(-/-)小鼠睾丸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春莲 张倩 +5 位作者 张少华 母春兰 陈耀平 焦海燕 徐仙 霍正浩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87-393,共7页
目的:探讨枸杞多糖(LBP)对氧化应激(OS)模型小鼠睾丸生精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利用线粒体内膜肽样-2突变(Immp2l^(-/-))小鼠作为独特的OS动物模型,以野生型Immp2l^(+/+)作为正常对照、Immp2l^(-/-)突变小鼠作为阴性对照,... 目的:探讨枸杞多糖(LBP)对氧化应激(OS)模型小鼠睾丸生精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利用线粒体内膜肽样-2突变(Immp2l^(-/-))小鼠作为独特的OS动物模型,以野生型Immp2l^(+/+)作为正常对照、Immp2l^(-/-)突变小鼠作为阴性对照,通过饮水喂养给予1.5月龄Immp2l^(-/-)小鼠20 mg/kg浓度LBP作为治疗干预组,3组小鼠于13月龄处死,采用HE染色检测睾丸组织病理变化情况,获取小鼠附睾精子计算其精子常规参数,荧光TUNEL法检测睾丸组织生精细胞凋亡情况,通过免疫组化和Western印迹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和凋亡诱导因子(AIF)表达水平。结果:Immp2l^(-/-)小鼠睾丸组织皮质变薄,内见大量空泡样变性且生殖细胞减少,管腔内长形精子数量降低,LBP干预后睾丸组织空泡样病理变化减少,各级生精细胞排列较为整齐。与野生型Immp2l^(+/+)小鼠比较,Immp2l^(-/-)小鼠精子计数[(20.78±1.45)×10^(6)vs(72.89±8.28)×10^(6),P<0.01]、活率[(18.37±2.67)%vs(58.62±6.15)%,P<0.01]和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20.33±3.17)%vs(65.81±7.69),P<0.01]均显著降低,LBP干预后显著提高了Immp2l^(-/-)小鼠精子计数[(45.25±3.39)×10^(6),P<0.05]、活率[(36.34±4.56)%,P<0.05]和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38.72±3.63)%,P<0.05]。Immp2l^(-/-)小鼠睾丸组织生精细胞凋亡显著增加,与Immp2l^(+/+)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7.14±0.78)%vs(1.45±0.43)%,P<0.01],LBP干预Immp2l^(-/-)小鼠后凋亡率显著降低[(2.28±0.07)%,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LBP干预Immp2l^(-/-)小鼠后GPX4表达显著增加[(1.43±0.17)vs(2.75±0.48),P<0.05],AIF表达显著降低[(2.43±0.15)vs(1.35±0.51),P<0.05]。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LBP可显著提高GPX4并降低AIF在Immp2l^(-/-)小鼠中的表达(P<0.01)。结论:20 mg/kg LBP可能通过GPX4-AIF通路改善Immp2l^(-/-)OS小鼠睾丸生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应激 Immp2l^(-/-)小鼠 枸杞多糖 睾丸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凋亡诱导因子通路
原文传递
多金属氧簇阴离子[Mo_6O_(19)]^(2-)/PAMAM超分子化合物的制备、表征及性能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春莲 林深 +2 位作者 连锦明 张晓凤 王芸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32-637,共6页
采用树状聚酰胺-胺(PAMAM)大分子化合物与同多酸阴离子[Mo6O19]2-,基于静电作用合成了同多金属氧酸盐/树型分子超分子化合物。用元素分析、FTIR、UV-V is、TG/DTA、荧光光谱等测试技术分别对样品进行了结构表征及性能测试。并利用其作... 采用树状聚酰胺-胺(PAMAM)大分子化合物与同多酸阴离子[Mo6O19]2-,基于静电作用合成了同多金属氧酸盐/树型分子超分子化合物。用元素分析、FTIR、UV-V is、TG/DTA、荧光光谱等测试技术分别对样品进行了结构表征及性能测试。并利用其作为电极修饰剂,制得化学体修饰的碳糊电极(CMCPE),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同多金属氧酸盐/树型分子超分子化合物修饰碳糊电极在1 mol/L H2SO4水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能和可逆光致变色性能;用该化合物修饰的碳糊电极与[Mo6O19][N(C4H9)2]2修饰的电极相比,在-0.2~0.2 V范围内多了1对氧化还原峰;当扫描速率低于100 mV/s时,该电极过程为表面控制过程,而当扫描速率高于100 mV/s时,电极过程变为扩散控制过程;且该电极在室温下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胺树型分子 多金属氧酸盐 超分子 荧光 光致变色 电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