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4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施氮量对裸燕麦源库生理特性和茎鞘NSC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宇 赵宝平 +3 位作者 柳妍娣 米俊珍 武俊英 刘景辉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6-213,共8页
为探究施氮量对燕麦源库生理特性和茎鞘间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积累和转运的影响,2021年和2022年选取穗粒数差异大的两个裸燕麦品种坝莜1号(穗粒数多)和定莜8号(穗粒数少)为试验材料,设置0、100和200 kg·hm^(-2)3个施氮水平,测... 为探究施氮量对燕麦源库生理特性和茎鞘间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积累和转运的影响,2021年和2022年选取穗粒数差异大的两个裸燕麦品种坝莜1号(穗粒数多)和定莜8号(穗粒数少)为试验材料,设置0、100和200 kg·hm^(-2)3个施氮水平,测定和分析了不同氮素供应条件下燕麦叶片光合指标、粒叶比、茎鞘NSC积累量(TMNSC)、NSC表观转运量(ATMNSC)及其对籽粒产量表观贡献率(ACNSC)的差异。结果表明,施氮对2个燕麦品种的籽粒产量具有增加效应,其中在施氮100 kg·hm^(-2)时产量最高。在100 kg·hm^(-2)施氮处理下,坝莜1号的旗叶面积、SPAD值、Pn和籽粒产量两年平均值较不施氮处理分别提高57.57%、80.70%、101.68%和40.15%,定莜8号分别提高43.70%、44.33%、69.49%和37.36%;坝莜1号的ATMNSC、ACNSC和粒叶比两年平均值较不施氮处理分别增加767.25 g、1.96倍和54.55%,定莜8号分别增加859.52 g、8.26倍和43.25%。综合以上结果,增施氮肥对两品种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坝莜1号表现出更优的源、库活性,从而获得更高的穗粒数,达到增产目的;定莜8号则表现出更优的源-库关系,增大库器官对源物质的“拉力”,促进NSC由茎鞘向籽粒的转运,弥补生育前期光合能力较弱导致的同化物质生产的不足,从而促进源库协调,提高籽粒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燕麦 产量 生理特性 茎鞘NSC
下载PDF
宽幅条播和种植密度对燕麦茎秆抗倒伏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冯学颖 米俊珍 +4 位作者 刘景辉 赵宝平 王英 田露 徐忠山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3-521,共9页
为明确宽幅条播和种植密度对燕麦茎秆抗倒伏性能的调节作用,于2019—2020年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农牧业科学研究院试验基地,以燕麦品种蒙农大燕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宽幅条播和常规条播两种播种方式及300万株·hm^(-2)、450万株·hm... 为明确宽幅条播和种植密度对燕麦茎秆抗倒伏性能的调节作用,于2019—2020年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农牧业科学研究院试验基地,以燕麦品种蒙农大燕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宽幅条播和常规条播两种播种方式及300万株·hm^(-2)、450万株·hm^(-2)、600万株·hm^(-2)3个种植密度,分析不同播种方式和种植密度下燕麦茎秆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和钾含量及抗倒伏指数和倒伏率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燕麦倒伏率及倒伏等级均呈增加趋势,茎秆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钾含量及抗倒伏指数均呈下降趋势。在同一种植密度下宽幅条播燕麦的茎秆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钾含量及抗倒伏指数均高于常规条播,其中纤维素含量较常规条播增加了5.7%~16.3%,且在高密度下增幅最大;半纤维素、木质素和钾含量及抗倒伏指数分别增加10.9%~20.3%、13.6%~23.3%、1.6%~25.5%和12.7%~56.5%。宽幅条播有利于燕麦产量构成因素协同增加,尤其是穗数增加,进而起到增产作用,在高密度下效果更显著。由此可见,宽幅条播可有效缓解群体密度增加后燕麦茎秆抗倒相关化学成分含量及抗倒伏指数的降低,减少燕麦倒伏率及倒伏程度,促进燕麦产量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幅条播 种植密度 燕麦 抗倒伏 纤维素 木质素
下载PDF
不同钝化剂对镉污染小麦镉富集及产量的影响
3
作者 贾彪 赵宝平 +6 位作者 张茹 鲁瑞英 王永宁 郭晓宇 陈淼 雷雪峰 刘景辉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8-657,共10页
为实现河套灌区轻中度Cd污染农田的修复与安全利用,在河套灌区轻中度Cd污染农田开展了为期两年不同钝化剂处理的大田试验,7种钝化剂分别为生物炭(BC)、海泡石(SEP)、膨润土(BE)、坡缕石(PA)、腐植酸(HA)、硅酸钠(SS)、硫酸锰(MN),以不... 为实现河套灌区轻中度Cd污染农田的修复与安全利用,在河套灌区轻中度Cd污染农田开展了为期两年不同钝化剂处理的大田试验,7种钝化剂分别为生物炭(BC)、海泡石(SEP)、膨润土(BE)、坡缕石(PA)、腐植酸(HA)、硅酸钠(SS)、硫酸锰(MN),以不施用钝化剂为对照(CK),分析了不同处理下小麦产量、生物量、各器官Cd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比较了不同钝化剂的钝化效果。结果表明,2020-2021年,SEP和SS处理较CK增产显著,增幅为11.09%~81.49%,各器官生物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籽粒及根增加显著;SS处理显著降低叶部Cd含量,降幅为26.75%,SEP处理显著降低籽粒Cd含量,降幅达47.62%。钝化剂处理下,各部位Cd富集系数均<1,根部到叶部Cd最高。小麦籽粒Cd含量与茎中Cd富集系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茎向叶部、根向穗部的Cd转运系数呈显著的正相关;2年茎的Cd富集系数对籽粒Cd富集系数均有显著正效应,穗到籽粒、茎到叶的Cd转运系数对籽粒Cd富集系数影响最大。海泡石和硅酸钠处理增加了小麦产量,降低了植株Cd含量,抑制了Cd在植株体内的转运富集;内蒙古河套灌区轻中度Cd污染农田,推荐施用硅酸钠和海泡石进行小麦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污染 小麦 转运系数 富集系数 生物量 产量
下载PDF
不同裸燕麦品种抗倒能力及产量差异分析
4
作者 杨志雪 米俊珍 +3 位作者 刘景辉 赵宝平 朱珊珊 李英浩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5-613,共9页
为筛选抗倒伏能力强的高产裸燕麦品种,对16个裸燕麦品种的抗倒伏能力和产量进行比较,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通径分析对与抗倒伏相关的7个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裸燕麦品种间地上部生物量构成、主要农艺性状、茎秆基部第二节间形态及倒伏指... 为筛选抗倒伏能力强的高产裸燕麦品种,对16个裸燕麦品种的抗倒伏能力和产量进行比较,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通径分析对与抗倒伏相关的7个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裸燕麦品种间地上部生物量构成、主要农艺性状、茎秆基部第二节间形态及倒伏指数、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均存在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和通径分析,株高和穗位高是评价裸燕麦抗倒伏能力的关键。产量较高的白燕2号、白燕18号、花早2号的株高、穗位高较低,倒伏指数较小且田间未发现倒伏;坝莜14号、晋燕17号虽具有较高产量,但其株高、穗位高较高,倒伏指数较大,且田间分别表现为7级易倒伏和5级中抗倒伏。白燕2号、白燕18号、花早2号抗倒伏综合表现良好,产量高,适宜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地区及类似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燕麦 农艺性状 抗倒伏能力 产量
下载PDF
外源γ-氨基丁酸缓解燕麦幼苗盐碱胁迫的生理效应
5
作者 张碧茹 米俊珍 +2 位作者 赵宝平 徐忠山 刘景辉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2-229,共8页
为探究外源γ-氨基丁酸(GABA)对燕麦耐盐碱性的影响,以燕麦白燕2号为试验材料,在混合盐碱(NaCl∶Na_(2)SO_(4)∶NaHCO_(3)∶Na_(2)CO_(3)摩尔比为1∶9∶9∶1)胁迫下叶面喷施不同浓度GABA,测定燕麦幼苗叶绿素含量、荧光参数、渗透调节物... 为探究外源γ-氨基丁酸(GABA)对燕麦耐盐碱性的影响,以燕麦白燕2号为试验材料,在混合盐碱(NaCl∶Na_(2)SO_(4)∶NaHCO_(3)∶Na_(2)CO_(3)摩尔比为1∶9∶9∶1)胁迫下叶面喷施不同浓度GABA,测定燕麦幼苗叶绿素含量、荧光参数、渗透调节物质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同时对幼苗生长缓解效应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外源喷施4~6 mmol·L^(-1) GABA可显著提高盐碱胁迫下燕麦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和光系统Ⅱ反应活性,促进光合作用;在盐碱胁迫下,与喷施清水相比,燕麦幼苗叶面喷施不同浓度GABA后,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和可溶性糖(SS)含量分别下降了14.7%~29.7%、28.2%~54.4%和1.8%~11.8%,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分别提高了17.9%~58.3%、4.4%~33.4%和8.3%~19.1%。经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得出,叶面喷施GABA提高燕麦幼苗耐盐碱性的最佳浓度为6 mmol·L^(-1)。以上结果说明,叶面喷施适宜浓度的GABA能够提高燕麦幼苗光合能力和抗氧化酶活性,降低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提高燕麦幼苗的抗盐碱能力,有效缓解盐碱胁迫对幼苗生长带来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燕麦 盐碱胁迫 生理效应
下载PDF
深松对黑土物理特性及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6
作者 杨彦明 周祎 +3 位作者 王庆宇 董津蒙 吴菲 刘景辉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3-175,共13页
为阐明不同深松方式对黑土耕层物理特性与真菌群落结构影响,于2018‒2020年开展大田试验,以旋耕为对照,设3个深松年限(1,2,3 a)和3个深松深度(25,35,45 cm)共10个处理,分析0~20 cm耕层物理特性及玉米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变化。结果表明... 为阐明不同深松方式对黑土耕层物理特性与真菌群落结构影响,于2018‒2020年开展大田试验,以旋耕为对照,设3个深松年限(1,2,3 a)和3个深松深度(25,35,45 cm)共10个处理,分析0~20 cm耕层物理特性及玉米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变化。结果表明:相较于旋耕,深松可使0~1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温度、容重降低,土壤毛管孔隙度增加。从深松深度来看,深松45 cm(CS)处理对0~1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影响最大,深松25 cm(QS)处理土壤温度整体降幅最大,深松35 cm(SS)处理土壤容重最小;各处理可使10~2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容重升高,使毛管孔隙度降低,这一规律与0~10 cm土层相反。同时,深松后土壤结构指数(generalized soil structure index,GSSI)、土壤三相结构距离指数(soil three-phase structure distance,STPSD)与土壤容重分别呈极显著正、负相关。Ace指数与土壤温度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土壤温度提高有利于真菌群落丰富度提升。相较于旋耕处理,深松处理导致子囊菌门(Ascomycota)相对丰度大幅降低,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相对丰度大幅增加。这表明剧烈的土壤扰动在影响耕层水热状况的同时,也改变了真菌群落结构,使其向新群落结构发展。从属水平看,各深松处理较CK(旋耕)提高双极霉属(Bipolaris)、葡萄状穗霉属(Stachybotrys)、附球菌属(Epicoccum)、Dioszegia和Papiliotrema相对丰度,降低Myrmecridi⁃um、帚枝霉属(Sarocladium)、Plectosphaerella(织球壳菌属)、枝鼻菌属(Cladorrhinum)和尾孢菌属(Cercophora)相对丰度。根据单因子相似性分析(analysis of similarities,ANOSIM),各处理间真菌群落差异显著(R=0.253,p=0.002)。深松深度相较于深松年限更易使真菌群落产生差异,而深松年限增加会减小不同深度造成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松 黑土 物理特性 真菌 群落结构
下载PDF
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干物质积累、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王英 刘景辉 +4 位作者 武俊英 米俊珍 孙梦媛 张兰英 冯学颖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18,共9页
【目的】探究黄土高原旱作区糜子高效施肥模式,明确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光合同化能力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当地习惯尿素纯氮施氮量120kg/hm^(2)(TN)为对照,设置控释氮肥纯氮施氮量120kg/hm^(2)(T1)、108kg/hm^(2)(T2)、96 kg/hm^(2)(... 【目的】探究黄土高原旱作区糜子高效施肥模式,明确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光合同化能力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当地习惯尿素纯氮施氮量120kg/hm^(2)(TN)为对照,设置控释氮肥纯氮施氮量120kg/hm^(2)(T1)、108kg/hm^(2)(T2)、96 kg/hm^(2)(T3)、84 kg/hm^(2)(T4)、72 kg/hm^(2)(T5)和不施氮肥(T0)7个处理,探究不同氮肥处理后糜子干物质积累分配、旗叶光合特性、SPAD值、NBI及产量的变化规律。【结果】①施氮显著提高了糜子各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及旗叶光合能力,与常规尿素相比,控释氮肥等量施用可提高糜子生育中后期干物质积累量4.44%~8.77%,增加成熟期干物质分配到穗中的比例1.58%~2.75%,且年际间结果基本一致;②施用控释氮肥提高糜子旗叶SPAD值和NBI分别为2.19%~5.05%和2.66%~8.34%,2a平均提高糜子灌浆期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分别为3.90%、6.40%和4.20%,施用控释氮肥降低胞间CO_(2)摩尔分数4.45%。③随着控释氮肥施量降低,糜子干物质积累及光合性能均下降,并在减氮20%时显著低于TN处理。糜子旗叶SPAD值和NBI与干物质积累量、净光合速率及产量均呈正相关关系,其中拔节期和灌浆期NBI与产量均极显著正相关。④施用等氮量控释氮肥可显著提高糜子产量4.42%,增加净收益121~280元/hm^(2),控释氮肥减量10%~20%时糜子产量与TN处理差异不显著,控释氮肥减量30%~40%时糜子产量显著降低3.19%~5.23%。【结论】综上所述,在黄土高原丘陵区糜子生产中施用控释氮肥较尿素表现出更高的增产及减氮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物质积累分配 氮平衡指数 净光合速率 SPAD
下载PDF
缩行配施保水剂对滴灌燕麦群体特征和产量的影响
8
作者 田露 刘景辉 +6 位作者 米俊珍 赵宝平 李英浩 张胜 王凤梧 焦伟红 高卿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32-342,共11页
为探索适应于滴灌燕麦的高效栽培技术,于2019-2020年通过裂区试验,设置20 cm(A,常规等行距种植)、15 cm(B,带状种植)和10 cm(C,带状种植)3种行距作为主区,以及22.5 kg·hm^(-2)(Y)、0 kg·hm^(-2)(N)2个保水剂施用水平作为副区... 为探索适应于滴灌燕麦的高效栽培技术,于2019-2020年通过裂区试验,设置20 cm(A,常规等行距种植)、15 cm(B,带状种植)和10 cm(C,带状种植)3种行距作为主区,以及22.5 kg·hm^(-2)(Y)、0 kg·hm^(-2)(N)2个保水剂施用水平作为副区,分析行距和保水剂对滴灌燕麦群体数量、群体质量和产量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度缩小行距能够促进燕麦群体结构形成、群体质量提升以及产量的增加,过度缩小行距则会抑制燕麦生长。在不施用保水剂条件下,AN和BN处理间燕麦群体结构、群体质量及产量基本上差异不显著;施用保水剂后差异显著,与AY处理相比,BY处理分蘖期总茎数、分蘖数、分蘖成穗率、株高、叶面积指数、抗倒伏指数和籽粒产量2年平均分别提高1.93%、4.48%、4.40%、3.37%、9.43%、6.87%和16.65%。同种行距下,保水剂的施用能不同程度促进燕麦群体结构形成、群体质量提升以及产量的增加,整体以行距为15 cm的带状种植表现更优;与BN处理相比,BY处理的基本苗数、分蘖盛期总茎数、总分蘖数、分蘖成穗率、株高、叶面积指数、抗倒伏指数和籽粒产量2年平均分别提高1.88%、3.27%、5.10%、2.96%、6.67%、17.24%、17.12%和22.99%。综合来看,将种植行距由20 cm缩小为15 cm,等行距种植调整为8行一带的带状种植,结合施用22.5 kg·hm^(-2)保水剂的种植方式能够改善滴灌燕麦群体特征,促进籽粒产量形成,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滴灌 行距 保水剂 群体特征 产量
下载PDF
缩行带状种植和保水剂对滴灌燕麦根系和叶片衰老特性的影响
9
作者 田露 刘景辉 +7 位作者 米俊珍 赵宝平 李英浩 张胜 王凤梧 焦伟红 徐振朋 郑成忠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9,共9页
【目的】探究建立滴灌燕麦的高效种植方法,明确其对燕麦根系和叶片部分衰老特性的影响。【方法】于2019—2020年设置主区行距配置等行距20 cm种植(A)、缩行15 cm带状种植(B)、缩行10 cm带状种植(C)3个水平和副区保水剂0(N)和22.5 kg/hm2... 【目的】探究建立滴灌燕麦的高效种植方法,明确其对燕麦根系和叶片部分衰老特性的影响。【方法】于2019—2020年设置主区行距配置等行距20 cm种植(A)、缩行15 cm带状种植(B)、缩行10 cm带状种植(C)3个水平和副区保水剂0(N)和22.5 kg/hm2(Y)2个水平的裂区试验,分析行距和保水剂对燕麦根系、旗叶衰老特征的影响。【结果】(1)行距、保水剂均能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影响燕麦根系活力、根系和旗叶SOD、MDA量和可溶性蛋白量;二者交互作用对各指标的影响在不同生育时期间表现不一致,其中开花期和灌浆期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影响了根系活力、根系SOD量、旗叶SOD、旗叶MDA量和旗叶可溶性蛋白量,显著(p<0.05)影响了根系可溶性蛋白量,对根系MDA量无显著影响。(2)不论是否施用保水剂,3种种植行距根系活力、根系和旗叶SOD活性、可溶性蛋白量均表现为处理B>处理A>处理C;根系和旗叶MDA量则表现为处理C>处理A>处理B。在施用保水剂(Y)的条件下,与处理A相比,2019年和2020年不同生育时期处理B显著提高根系活力5.56%~15.27%、根系和旗叶SOD活性4.78%~5.89%和3.98%~10.62%、根系和旗叶可溶性蛋白量15.20%~23.74%和5.89%~15.04%、显著降低根系和旗叶MDA量11.79%~13.86%和6.01%~14.08%;处理C则在除根系可溶性蛋白量外其余指标表现显著降低,根系和旗叶MDA量显著提高。在不施用保水剂(N)条件下,3种种植方式的显著性差异在不同年限和不同生育时期表现不一致。(3)同种种植行距下,与不施用保水剂(N)相比,仅有处理B中施用保水剂(Y)能够在2019—2020年不同生育时期均显著提高根系活力7.52%~15.75%、根系和旗叶SOD活性3.21%~6.47%和7.25%~10.47%、根系和旗叶可溶性蛋白量18.01%~22.47%和4.87%~9.10%,显著降低根系和旗叶MDA量8.79%~13.96%和7.35%~11.67%,处理A和处理C在不同年限、不同生育时期各指标显著性差异不一致。(4)滴灌燕麦栽培中根系和旗叶衰老特征指标与燕麦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之间均存在显著(p<0.05)的正相关或者负相关。【结论】本研究筛选出滴灌燕麦栽培中,采用围绕滴灌带缩小行距到15 cm带状种植,配合施用22.5 kg/hm2保水剂的种植方式能够调节燕麦根系和叶片衰老特征,延缓衰老,对促进滴灌燕麦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滴灌 行距 保水剂 保护酶
下载PDF
控释氮肥减量对旱作糜子田土壤生物学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10
作者 王英 武俊英 +4 位作者 刘景辉 米俊珍 孙梦媛 张兰英 冯学颖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4-124,共11页
为明确内蒙古黄土高原旱作区控释氮肥施用下糜子田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变化规律,设置大田试验,以普通尿素为对照,研究控释氮肥的不同减量处理对糜子产量以及苗期、抽穗期和成熟期不同土层(0~20和20~40 cm)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量碳含量的影... 为明确内蒙古黄土高原旱作区控释氮肥施用下糜子田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变化规律,设置大田试验,以普通尿素为对照,研究控释氮肥的不同减量处理对糜子产量以及苗期、抽穗期和成熟期不同土层(0~20和20~40 cm)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量碳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糜子生育期内,土壤酶活性、酶综合指数及微生物量碳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峰值出现在抽穗期,土层间土壤生物学特性表现为0~20 cm优于20~40 cm,且不同氮肥处理对0~20 cm土壤生物学特性影响更大。施氮肥显著提高了糜子生育期内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活性、酶综合指数及微生物量碳含量,增幅分别为2.37%~24.37%、3.79%~25.83%、3.65%~33.24%、2.18%~22.51%和4.09%~26.66%。控释氮肥等量施用及减量20%以下较普通尿素并未显著影响糜子生育后期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量碳含量。但控释氮肥减量30%时较尿素处理显著降低土壤土壤脲酶活性3.65%~7.12%、酶综合指数2.62%~9.60%,控释氮肥减量40%时显著降低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3.65%~7.12%、蔗糖酶活性4.85%~16.63%及微生物量碳含量5.45%~13.90%。施用等量控释氮肥显著提高糜子产量4.42%,控释氮肥减量30%~40%时糜子产量显著降低3.19%~5.23%。综上所述,施用控释氮肥在提高糜子产量的同时并未显著影响土壤生物学特性,但控释氮肥减量30%及以上时土壤生物学特性变差,糜子产量降低显著。因此,在该地区糜子生产中应以控释氮肥全量施用或减氮20%以下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释尿素 土壤酶活性 酶综合指数 微生物量碳
下载PDF
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产量、氮素利用及土壤氮含量的影响
11
作者 王英 刘景辉 +4 位作者 武俊英 米俊珍 孙梦媛 张兰英 冯学颖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87-1197,共11页
针对黄土高原旱作区糜子生产中氮肥种类单一、“一炮轰”等施肥方式造成氮肥利用率低的问题,本文以当地常规施氮(尿素N120kg/hm^(2))为对照,设置不同控释氮肥减量处理探究糜子产量、成熟期氮素积累分配及氮素利用效率对控释氮肥的响应,... 针对黄土高原旱作区糜子生产中氮肥种类单一、“一炮轰”等施肥方式造成氮肥利用率低的问题,本文以当地常规施氮(尿素N120kg/hm^(2))为对照,设置不同控释氮肥减量处理探究糜子产量、成熟期氮素积累分配及氮素利用效率对控释氮肥的响应,分析土壤各形态氮素含量的变化规律,以期为建立旱地糜子控释氮肥一次性基施轻简栽培技术提供支撑。结果表明:施用控释氮肥通过增加单位面积穗数和穗重显著提高了糜子产量,两年分别增产3.88%和4.97%,控释氮肥减量20%以下时糜子产量与尿素差异不显著。施用控释氮肥可提高糜子成熟期氮素积累量1.97%~3.21%,增加糜子氮素向籽粒中的分配比例0.55%~1.18%,控释氮肥减量20%以上时糜子氮素积累量显著低于尿素全量基施处理。施用控释氮肥提高了糜子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利用率及氮素生理利用率,其中氮肥偏生产力显著提高3.88%~4.14%。与施用尿素相比,等量控释氮肥可显著提高糜子抽穗期和成熟期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5.41%~11.80%和4.04%~14.77%。随着控释氮肥减量,糜子田各形态氮素均呈降低趋势,减氮20%以上时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糜子氮素积累量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氮素利用效率指标与土壤硝态氮含量相关性最强。综上,施用控释氮肥可显著提高糜子生育中后期土壤供氮能力,促进糜子对氮素的吸收利用进而增加产量并提高经济效益,且在适量减氮20%时并未显著降低糜子产量,因此控释氮肥在糜子生产中有较大的应用前景及减氮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积累及分配 硝态氮 微生物生物量氮 氮肥农学利用效率
下载PDF
内蒙古呼包地区甜荞种质资源农艺性状鉴定与评价
12
作者 尹春 郭来春 +3 位作者 武俊英 刘金泉 鲁富宽 刘景辉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9期1-5,13,共6页
引进甜荞(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种质资源77份,进行农艺性状的田间鉴定,以期筛选出适宜内蒙古呼包地区种植的优异种质资源。结果表明,遗传性变异度以产量和单株粒重最大,变异系数分别为37.1%、38.5%,一级分枝数、单株粒数、第... 引进甜荞(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种质资源77份,进行农艺性状的田间鉴定,以期筛选出适宜内蒙古呼包地区种植的优异种质资源。结果表明,遗传性变异度以产量和单株粒重最大,变异系数分别为37.1%、38.5%,一级分枝数、单株粒数、第一侧枝长、茎壁厚、株高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36.6%、33.9%、32.4%、29.4%、21.9%,表明这些性状有丰富的遗传变异;通过对12个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表明,77份甜荞品种可分为3类,包括矮秆型21份、大粒高产型34份、高秆抗倒型22份;与产量显著相关的性状为单株粒重、千粒重、单株粒数(P<0.01)。综合来看,筛选出适于内蒙古呼包地区种植的兼具矮秆、高产、抗倒性状的优异甜荞种质资源9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荞(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 种质资源 评价 筛选 内蒙古呼包地区
下载PDF
增施磷石膏与不同耕作措施对碱土碳库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13
作者 杨彦明 周祎 +7 位作者 张子健 赵洋 高天宇 庞雅琪 王亚迅 包雪莲 郭方亮 刘景辉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4-42,共9页
盐碱地作物苗期遇降雨或漫灌容易导致土壤结皮,使土壤碳库代谢受阻、微生物生存环境恶化,为阐明施用磷石膏后旋耕、深松、镇压措施对碱土碳库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利用大田试验,设磷石膏+旋耕处理(CA),磷石膏+旋耕+苗期浅松处理(QCA),磷... 盐碱地作物苗期遇降雨或漫灌容易导致土壤结皮,使土壤碳库代谢受阻、微生物生存环境恶化,为阐明施用磷石膏后旋耕、深松、镇压措施对碱土碳库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利用大田试验,设磷石膏+旋耕处理(CA),磷石膏+旋耕+苗期浅松处理(QCA),磷石膏+旋耕+苗期镇压处理(ZCA),以不施磷石膏+旋耕处理为对照(CK),通过土壤pH、电导率、有机碳、无机碳及细菌、真菌群落结构揭示其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施用磷石膏显著降低土壤pH、CaCO3含量,pH降幅以QCA处理最大、CaCO3降幅以ZCA处理最大;施用磷石膏可显著提高ZCA的土壤活性有机碳(DOC)、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含量;磷石膏处理使总有机碳增加,增幅4.11%~6.45%;磷石膏显著增加可溶性K^(+)、Ca^(2+)含量,降低Na+含量。磷石膏可提高土壤变形菌门、拟杆菌门相对丰度,变形菌门较CK提高30.66%~34.75%,拟杆菌门较CK可提高21.79%~53.55%,以ZCA处理增幅最为显著;Spearman分析发现,变形菌门与土壤K^(+)呈极显著正相关、与Na+呈显著负相关。真菌主要优势菌门为子囊菌门、担子菌门、罗兹菌门,CA、ZCA处理子囊菌门的丰度较CK分别提高2.64%、3.98%,各处理担子菌门丰度较CK提高0.65%~9.44%;磷石膏可提高土壤镰刀菌属、被孢霉属相对丰度。Spearman相关性研究发现子囊菌门与土壤pH呈显著负相关,与土壤K^(+)呈显著正相关;罗兹菌门与土壤Ca^(2+)呈显著正相关。ZCA处理可有效降低土壤pH,提高土壤DOC、MBC含量,改变微生物群落组成与结构,为科学指导盐碱地农业生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碱土 碳库 微生物群落结构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腐植酸对燕麦光合特性和内源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珊珊 米俊珍 +3 位作者 赵宝平 武俊英 王莹 刘景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4-30,39,共8页
【目的】研究腐植酸(HA)对干旱胁迫下燕麦叶片光合参数与内源激素的影响,为燕麦的抗旱种植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燕麦品种‘燕科2号’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分别在正常供水(田间持水量75%)、中度干旱胁迫(田间持水量45%)、重度干旱胁... 【目的】研究腐植酸(HA)对干旱胁迫下燕麦叶片光合参数与内源激素的影响,为燕麦的抗旱种植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燕麦品种‘燕科2号’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分别在正常供水(田间持水量75%)、中度干旱胁迫(田间持水量45%)、重度干旱胁迫(田间持水量30%)3个水分条件下喷施HA,以喷施等量清水的处理为对照(CK),研究干旱胁迫下喷施HA后燕麦株高、单株叶面积、叶片光合参数(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胞间CO_(2)浓度(C_(i)))和内源激素(生长素(IAA)、赤霉素(GA)、玉米素核苷(ZR)、脱落酸(ABA))的变化。【结果】干旱胁迫下燕麦生长受到显著抑制,喷施HA后燕麦株高和单株叶面积均显著增加;叶片P_(n)、G_(s)和T_(r)显著提高,而C_(i)显著降低;IAA、GA和ZR显著增加,而ABA显著下降;上述指标均以重度干旱胁迫时喷施HA效果最优。P_(n)、T_(r)分别与IAA、GA和ZR极显著正相关,与ABA极显著负相关;C_(i)与IAA极显著负相关;G_(s)与ZR和GA极显著正相关,与IAA显著正相关,与ABA极显著负相关。【结论】干旱胁迫条件下喷施腐植酸可以通过调控叶片光合参数和内源激素含量,延缓燕麦衰老,促进其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腐植酸 燕麦 叶片光合参数 内源激素
下载PDF
黄腐酸浸种对燕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英浩 刘景辉 +2 位作者 赵宝平 米俊珍 田露 《种子》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2-76,89,共6页
为筛选燕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最适浸种方法,以燕麦品种坝莜3号为试验材料,设置6个黄腐酸浓度(稀释50、100、150、200、250、300倍)和5个浸种时间(3、6、9、12、15 h),共30个组合处理,蒸馏水浸种作为对照(ck),对各浸种浓度、浸种时间... 为筛选燕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最适浸种方法,以燕麦品种坝莜3号为试验材料,设置6个黄腐酸浓度(稀释50、100、150、200、250、300倍)和5个浸种时间(3、6、9、12、15 h),共30个组合处理,蒸馏水浸种作为对照(ck),对各浸种浓度、浸种时间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150倍和200倍黄腐酸稀释液浸种处理可显著提高燕麦种子活力,促进幼苗生长,而50倍和100倍稀释液浸种处理显著抑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各指标值随浸种时间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浸种9 h达到最高值;二者交互作用对燕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显著影响。综合分析,优先选择用稀释200倍的黄腐酸溶液浸种9 h作为燕麦浸种的最佳处理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黄腐酸 浸种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下载PDF
低镉高产春小麦品种筛选及富集转运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凤仪 马立超 +5 位作者 赵宝平 王永宁 鲁瑞英 郭晓宇 陈淼 刘景辉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94-1003,共10页
筛选具有低Cd积累且高产特性的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可使春小麦在轻度Cd污染农田得到安全生产利用。本研究以21个春小麦品种(编号X1~X21)为研究对象,于2020年和2021年连续2年开展大田试验,通过籽粒Cd含量和产量聚类分析,... 筛选具有低Cd积累且高产特性的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可使春小麦在轻度Cd污染农田得到安全生产利用。本研究以21个春小麦品种(编号X1~X21)为研究对象,于2020年和2021年连续2年开展大田试验,通过籽粒Cd含量和产量聚类分析,筛选具有低Cd高产特性的春小麦品种,并分析不同类型春小麦产量、Cd富集、转运系数差异。结果表明,X4、X6~X8、X10、X16~X21等11个品种具有低Cd高产特性,且标靶危害系数均小于1,X14为Cd高积累且低产品种,这两种类型分别占供试品种的52.38%和4.76%;综合2年试验结果,低产中Cd类型春小麦品种茎的富集系数较高产低Cd类型春小麦品种高0.4倍,低产高Cd类型春小麦品种根、茎、叶、颖壳到籽粒的Cd转运系数较高产低Cd类型春小麦品种分别显著高2.5、2.2、1.8、2.2倍。研究表明,丰强6号、丰强11号等11个高产低Cd春小麦品种可在Cd污染农田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镉(CD) 低Cd高产 富集系数 转运系数
下载PDF
盐碱胁迫下燕麦叶片代谢组差异分析
17
作者 李俊伟 刘景辉 +5 位作者 赵宝平 米俊珍 王俊英 郭来春 王春龙 任长忠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607-2618,共12页
以燕麦(Avena sativa)叶片为材料,结合广靶代谢组和靶向代谢组检测方法,分析了盐胁迫和碱胁迫条件下的主要差异代谢物及其代谢途径。结果发现:盐胁迫和碱胁迫条件下,燕麦叶片的主要差异代谢物均以脂类代谢物为主,有机酸是盐胁迫与碱胁... 以燕麦(Avena sativa)叶片为材料,结合广靶代谢组和靶向代谢组检测方法,分析了盐胁迫和碱胁迫条件下的主要差异代谢物及其代谢途径。结果发现:盐胁迫和碱胁迫条件下,燕麦叶片的主要差异代谢物均以脂类代谢物为主,有机酸是盐胁迫与碱胁迫之间的主要差异代谢物;富集分析表明,碱胁迫下的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TCA)代谢途径与盐胁迫条件下存在差别。通过检测TCA循环相关的有机酸,发现碱胁迫下燕麦叶片的柠檬酸、乌头酸、琥珀酸、延胡索酸、苹果酸、草酰乙酸含量高于盐胁迫,其中乌头酸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有机酸。总之,TCA循环是盐胁迫和碱胁迫之间的主要差异代谢通路,燕麦叶片通过积累有机酸响应碱胁迫。本研究通过代谢组学方法首次证实了燕麦叶片响应盐、碱胁迫的主要差异代谢途径是TCA途径,推测乌头酸在燕麦叶片响应碱胁迫的有机酸调节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为解析燕麦响应盐、碱胁迫的差异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碱胁迫 燕麦 有机酸 乌头酸
下载PDF
菌肥与腐熟秸秆对盐碱地燕麦渗透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18
作者 卢培娜 白健慧 +3 位作者 米俊珍 李立军 赵宝平 刘景辉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53-765,共13页
为明确菌肥和腐熟秸秆对盐碱地燕麦渗透生理及产量的调节作用,以燕麦品种白燕2号和草莜1号为材料,分析了菌肥(F)、腐熟秸秆(S)及二者配施(FS)对燕麦不同生育时期植株K^(+)、Na^(+)、可溶性糖、有机酸含量及株高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明确菌肥和腐熟秸秆对盐碱地燕麦渗透生理及产量的调节作用,以燕麦品种白燕2号和草莜1号为材料,分析了菌肥(F)、腐熟秸秆(S)及二者配施(FS)对燕麦不同生育时期植株K^(+)、Na^(+)、可溶性糖、有机酸含量及株高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期和拔节期燕麦各器官K^(+)和Na^(+)积累量较高,且茎和叶的K^(+)、Na^(+)积累量均明显高于根部。与空白对照(CK)相比,S和FS处理均显著提高各时期燕麦根、茎、叶K^(+)含量,显著降低Na^(+)含量。F、S和FS处理对各时期两个燕麦品种植株可溶性糖含量也有显著影响。F处理显著增加了抽穗期和灌浆期两个品种植株总有机酸含量,尤其是草酸、乙酸、柠檬酸比例提高;S和FS处理下抽穗期燕麦植株总有机酸含量在第一年较CK显著提高,而第二年显著降低,主要是由草酸变化引起。F、S及FS处理在第二年均显著提高两个品种的籽粒、鲜草和干草产量,其中FS处理的增产效果最好。这说明腐熟秸秆配施菌肥有助于增强盐碱地燕麦植株的渗透调节能力,提高其适应性,促进其生长,并显著提高其产量,适宜在盐碱地区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 燕麦 菌肥 腐熟秸秆 无机离子 有机酸
下载PDF
秸秆配施膨润土对旱作农田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的影响
19
作者 张兰英 米俊珍 +3 位作者 刘景辉 赵宝平 崔雪梅 胡可欣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2-122,共11页
为明确秸秆配施膨润土对旱作农田0~4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SOC)、活性有机碳组分及其分配比例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于2019—2021年在内蒙古清水河县一间房试验基地连续3年进行田间定位试验。分别设置不施膨润土和秸秆(CK)、单施秸秆(T1)... 为明确秸秆配施膨润土对旱作农田0~4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SOC)、活性有机碳组分及其分配比例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于2019—2021年在内蒙古清水河县一间房试验基地连续3年进行田间定位试验。分别设置不施膨润土和秸秆(CK)、单施秸秆(T1)、单施膨润土(T2)和秸秆配施膨润土(T3)4个处理。结果表明:土壤SOC及活性碳组分在年际间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除颗粒有机碳(POC)含量]的变化趋势,不同土层间表现为10~20 cm>0~10 cm>20~40 cm;各处理均提高了0~4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含量,秸秆配施膨润土效果优于单施。与CK相比,在0~40 cm土层,T3处理土壤SOC、可溶性有机碳(DOC)、易氧化有机碳(LOC)和POC 3年平均提高了7.16%~9.63%、12.35%~18.05%、15.55%~41.97%和100.73%~127.90%,同时提高了不同土层DOC/SOC、LOC/SOC和POC/SOC以及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土壤SOC及各组分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以LOC相关系数最大,表明LOC可较好地反映出SOC的变化情况。可见,在旱作区采取秸秆配施膨润土措施能够显著提高土壤SOC及其活性组分含量以及碳库管理指数,对土壤肥力提升、质量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膨润土 土壤有机碳 活性有机碳组分 碳库管理指数 旱作农田
下载PDF
有机物料对北方盐碱地土壤特性及燕麦产量的影响
20
作者 卢培娜 刘景辉 +4 位作者 李立军 白健慧 赵宝平 米俊珍 刘敏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3-86,共14页
为探究有机物料定位改良对盐碱土壤理化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于2016~2018年在内蒙古农业大学海流图试验基地盐碱环境开展试验,对比分析空白对照(CK)、单施菌肥(F)、单施腐熟秸秆(S)及腐熟秸秆配施菌肥(FS)4个处理下土壤pH,电导率,土壤微... 为探究有机物料定位改良对盐碱土壤理化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于2016~2018年在内蒙古农业大学海流图试验基地盐碱环境开展试验,对比分析空白对照(CK)、单施菌肥(F)、单施腐熟秸秆(S)及腐熟秸秆配施菌肥(FS)4个处理下土壤pH,电导率,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含量,土壤酶活性及燕麦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2016、2017和2018年F、S及FS处理均可以显著降低盐碱地燕麦生长各时期0~5、5~10、10~20、20~40 cm土层土壤pH,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含量以及土壤蔗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活性,且以FS处理表现最佳,但会引起较高的土壤电导率,其籽粒、鲜草和干草产量分别较CK处理在2016年提高121.48%、65.97%、48.22%,2017年提高146.06%、102.13%、77.23%,2018年提高36.55%、23.53%、43.20%;2016和2017年燕麦经济效益也有所提高。此外,2016、2017和2018年盐碱地连续施入有机物料,燕麦籽粒产量直接和间接受到土壤理化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 有机物料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土壤酶活性 燕麦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