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6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剂量辐射诱导细胞激活过程中基因和蛋白分子的变化(英文) 被引量:7
1
作者 刘树铮 白欧 +1 位作者 陈东 叶飞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75-186,共12页
本文报道全身X射线照射后小鼠胸腺和/或脾脏中与细胞存活及细胞周期调控相关基因转录和表达水平,与免疫反应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以及信号分子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高、低剂量照射引起所检测的大多数参数的相反效应。分析了这些变化... 本文报道全身X射线照射后小鼠胸腺和/或脾脏中与细胞存活及细胞周期调控相关基因转录和表达水平,与免疫反应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以及信号分子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高、低剂量照射引起所检测的大多数参数的相反效应。分析了这些变化在不同剂量电离辐射所致细胞反应发生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 基因 细胞存活 细胞因子 低剂量 蛋白分子
下载PDF
小剂量X射线全身照射后淋巴细胞TCR/CD3表达和[Ca^(2+)]_i的变化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树铮 苏旭 张迎春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61-63,共3页
小剂量X射线全身照射后淋巴细胞TCR/CD3表达和[Ca ̄(2+)]_i的变化刘树铮,苏旭,张迎春(白求恩医科大学卫生部放射生物实验室,长春130021)关键词小剂量辐射,淋巴细胞,胸腺细胞,T细胞受体,CD_3,细... 小剂量X射线全身照射后淋巴细胞TCR/CD3表达和[Ca ̄(2+)]_i的变化刘树铮,苏旭,张迎春(白求恩医科大学卫生部放射生物实验室,长春130021)关键词小剂量辐射,淋巴细胞,胸腺细胞,T细胞受体,CD_3,细胞内游离钙T淋巴细胞表面TCR/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 辐射效应 小剂量 辐射
下载PDF
低剂量辐射对TCR/CD3和CD25在小鼠胸腺细胞浆膜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树铮 张迎春 苏旭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5,共4页
本文首次报道低剂量X射线全身照射促进胸腺细胞表面TCR_(α.β)、CD3和CD25等分子的表达。已知低剂量辐射可加速胸腺细胞更新和增殖。为了探讨低剂量辐射对胸腺细胞成熟过程的影响,用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检测了75mG... 本文首次报道低剂量X射线全身照射促进胸腺细胞表面TCR_(α.β)、CD3和CD25等分子的表达。已知低剂量辐射可加速胸腺细胞更新和增殖。为了探讨低剂量辐射对胸腺细胞成熟过程的影响,用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检测了75mGyX射线全身照射后TCR/CD3和CD25的表达。发现照射后4~24hTCR/CD3的表达随时间推移逐步增升,表明低剂量辐射促进胸腺细胞成熟。照射后24h丝裂原激活的胸腺细胞表达CD25显著增强,提示胸腺细胞的功能活性增高。讨论了胸腺细胞表面上述分子表达变化在促进细胞信息传递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 T-淋巴细胞 小鼠 X射线 胸腺细胞 表达
下载PDF
低水平辐射诱导免疫系统兴奋效应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树铮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30-139,共10页
本文扼要地叙述了近年来有关低水平辐射刺激免疫功能的主要实验研究结果。指出了低水平辐射全身作用后免疫增强过程中细胞间的相互关系,强调辅助性T细胞激活的中心地位。提供了低水平辐射促进T细胞信息传递的主要环节的资料。对文献... 本文扼要地叙述了近年来有关低水平辐射刺激免疫功能的主要实验研究结果。指出了低水平辐射全身作用后免疫增强过程中细胞间的相互关系,强调辅助性T细胞激活的中心地位。提供了低水平辐射促进T细胞信息传递的主要环节的资料。对文献中流行的两种解释兔疫兴奋效应的假说进行了分析评价,指出低水平辐射优先损伤抑制性T细胞或促进前体细胞凋亡的设想未能获得实验资料的支持。提出了低水平辐射改变神经内分泌调节功能在免疫兴奋效应发生机理中的可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水平 辐射 兴奋效应 免疫系统 T细胞亚组
下载PDF
低水平辐射对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树铮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381-384,共4页
对某些天然放射性高本底地区的居民检查发现,T淋巴细胞对丝裂原的反应性升高,非程序NDA合成(UDS)增强。动物实验也证实,单次或慢性低剂量辐射促进免疫功能,刺激UDS,并诱导细胞遗传学适应性反应。从免疫器官的细胞事件... 对某些天然放射性高本底地区的居民检查发现,T淋巴细胞对丝裂原的反应性升高,非程序NDA合成(UDS)增强。动物实验也证实,单次或慢性低剂量辐射促进免疫功能,刺激UDS,并诱导细胞遗传学适应性反应。从免疫器官的细胞事件及其整体调节以及上述变化的分子基础三个层次分析了低剂量辐射增强免疫的发生机制,讨论了低剂量辐射诱生的蛋白质在细胞遗传学适应性反应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水平辐射 免疫剌激 适应性
下载PDF
低水平辐射致癌效应的阈值问题 被引量:6
6
作者 刘树铮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49-361,共13页
本文综述了近年有关电离辐射致癌剂量效应关系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放射生物学研究资料,重点讨论辐射致癌是否存在阈值的问题。介绍了国际学术团体对这一问题的不同论述以及美国能源部低剂量辐射研究10年计划(1999-2008年)迄今取得的进展。
关键词 低水平辐射 辐射致癌 线性无阈假说 剂量阈值
下载PDF
辐射危害的阈值问题──纪念伦琴发现X射线100周年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树铮 《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04-207,共4页
自伦琴发现X射线一个世纪以来,核辐射和核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并促进了放射科学领域的深入研究。低水平辐射对健康的影响倍受重视,其中对辐射致癌的危险尤为关注。辐射致癌有无阈值,既涉及放射生物... 自伦琴发现X射线一个世纪以来,核辐射和核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并促进了放射科学领域的深入研究。低水平辐射对健康的影响倍受重视,其中对辐射致癌的危险尤为关注。辐射致癌有无阈值,既涉及放射生物学理论,又关系辐射防护实践。辐射兴奋效应的研究获得了日益增多的科学证据,对辐射致癌的“无阈”假说提出了疑问。已知低水平辐射诱导适应性反应、增强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生长,这是辐射兴奋效应研究中三个相互联系的核心问题。从分子水平阐明三者的本质,将有助于加深人们对辐射致癌有无阈值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阈值 X射线 电离辐射 放射生物学
下载PDF
恶性肿瘤放射治疗的新思考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树铮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1年第3期143-144,共2页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放射治疗 低剂量辐射兴奋效应 放射基因治疗
下载PDF
1995:第十届国际辐射研究大会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树铮 《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6-29,共4页
1995年8月27日至9月1日在德国维尔茨堡大学举行了第十届国际辐射研究大会,与会者1500多人。正值伦琴(Roentgen)在维尔茨堡大学宣布划时代的发现X射线100周年,此次会议有着特殊的意义。本文介绍大会的概况... 1995年8月27日至9月1日在德国维尔茨堡大学举行了第十届国际辐射研究大会,与会者1500多人。正值伦琴(Roentgen)在维尔茨堡大学宣布划时代的发现X射线100周年,此次会议有着特殊的意义。本文介绍大会的概况和当前放射生物学研究中受到广泛重视的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交叉的几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调控 DNA 修复基因 辐射 国际会议
下载PDF
低剂量电离辐射内分泌效应的研究
10
作者 刘树铮 张铭 李新民 《医学研究杂志》 1996年第10期14-15,共2页
通过人群检查和动物实验,研究了低剂量辐射内分泌功能的影响。受检人群包括接触低水平辐射的职工和相应对照人员。动物实验包括X射线分次全身照射,
关键词 低剂量辐射 内分泌功能 全身照射 动物实验 累积剂量 低水平辐射 剂量率 低剂量电离辐射 射线 分次照射
下载PDF
低剂量辐射诱导细胞遗传学适应性反应及其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树铮 《医学研究通讯》 2000年第1期19-20,共2页
低剂量辐射作用于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可诱导其对继后较大剂量辐射的抗性。
关键词 细胞生物物理 遗传适应 低剂量辐射 适应性反应
下载PDF
《铀毒理学》评价
12
作者 刘树铮 《医学研究杂志》 1999年第5期12-13,共2页
铀是核工业最基本的原料,在其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可接触小剂量的天然铀。探讨长期接触小剂量天然铀对工作人员健康的影响,将为核工业发展提供医疗保障的依据。我国从50年代中期建立和发展核工业以来,进行了多单位、多学科的铀毒理学协... 铀是核工业最基本的原料,在其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可接触小剂量的天然铀。探讨长期接触小剂量天然铀对工作人员健康的影响,将为核工业发展提供医疗保障的依据。我国从50年代中期建立和发展核工业以来,进行了多单位、多学科的铀毒理学协作研究,从动物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理学 临床观察 天然铀 动物实验 核工业 工作人员 流行病学调查 小剂量 人员健康 医疗保障
下载PDF
小剂量难溶性天然铀化合物对机体的影响
13
作者 刘树铮 《医学研究杂志》 1989年第8期15-16,共2页
核工业生产中天然铀的加工占有重要地位。作业工人长期接触放射性尘粒,是否造成健康危害,引起什么样的危害,是久为人们关切的问题。急性铀化合物(特别是可溶性铀化合物)中毒引起肾损伤,重者致肾功能衰竭,已早为人知。慢性小剂量难溶性... 核工业生产中天然铀的加工占有重要地位。作业工人长期接触放射性尘粒,是否造成健康危害,引起什么样的危害,是久为人们关切的问题。急性铀化合物(特别是可溶性铀化合物)中毒引起肾损伤,重者致肾功能衰竭,已早为人知。慢性小剂量难溶性天然铀化合物对机体的危害久无定论。50~60年代苏联一些学者强调其肝毒作用,但证据不足。70年代初国内一些研究者曾对难溶性天然铀化合物生产环境及从业人员健康进行过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化合物 难溶性 剂量监测 从业人员健康 尘粒 肾功能衰竭 内照射剂量当量 肝毒 集体剂量当量 外照射剂量
下载PDF
人参三醇组甙、VitE及VitC对紫外辐射致皮肤损伤的防护机制初探 被引量:16
14
作者 金光辉 刘树铮 +2 位作者 刘扬 李效昆 马兴元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 :探讨紫外辐射致皮肤损伤的药物防护机制。方法 :以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及细胞内SOD、H2 O2 为观察指标 ,研究人参三醇组甙及 Vit E、Vit C对 UVB致人角质形成细胞 ( Colo1 6)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一定剂量 UVB可诱导明显的皮肤... 目的 :探讨紫外辐射致皮肤损伤的药物防护机制。方法 :以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及细胞内SOD、H2 O2 为观察指标 ,研究人参三醇组甙及 Vit E、Vit C对 UVB致人角质形成细胞 ( Colo1 6)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一定剂量 UVB可诱导明显的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发生 S期阻滞和细胞凋亡 ,可使细胞内 SOD下降、H2 O2 升高 ,人参三醇组甙及 Vit E、Vit C对其均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 :减少 S期细胞数、抑制细胞凋亡、激活细胞内 SOD活性、降低细胞内 H2 O2 。结论 :紫外线照射后细胞内氧自由基变化可能是紫外线致皮肤损伤的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损伤 人参三醇组甙 VITE VITC 紫外线辐射 防护
下载PDF
DQA1、DQB1和DQB2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 被引量:15
15
作者 于雅琴 陶然 +4 位作者 史杰萍 桑红 张萱 尉军 刘树铮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9-24,共6页
目的 :探讨 1 1 6个家系的 6号染色体短臂 ( 6p) MHC区 DQA1、DQB1和 DQB2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 :PCR技术和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结果 :DQA1位点G、A等位基因和 DQB2位点 G、C等位基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的频... 目的 :探讨 1 1 6个家系的 6号染色体短臂 ( 6p) MHC区 DQA1、DQB1和 DQB2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 :PCR技术和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结果 :DQA1位点G、A等位基因和 DQB2位点 G、C等位基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的频数分布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DQB1位点 G、C等位基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的频数分布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5 )。结论 :DQB1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有关联 ,G等位基因的频数分布病例组高于对照组 ,而DQA1和 DQB2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无关联 ;DQA1位点的等位基因在 3种不同程度情感迟钝、淡漠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分布差异有显著性 ;DQB2位点的等位基因分布在精神分裂症不同的诊断分型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 ,其中的等位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遗传学 DNA 遗传标记 人类MHC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紫外辐射对皮肤角化细胞的影响及其防护的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校坤 姚成灿 +3 位作者 许华 郑青 黄亚东 刘树铮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0-32,共3页
利用紫外线照射人皮肤角化细胞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观察细胞周期的进程和细胞凋亡情况 ,并研究了人参皂甙单体Rg -1和Rb -1对紫外辐射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一定剂量的紫外线可明显诱导人皮肤角化细胞S期阻滞及细胞凋亡 ,人参皂甙单体Rg -... 利用紫外线照射人皮肤角化细胞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观察细胞周期的进程和细胞凋亡情况 ,并研究了人参皂甙单体Rg -1和Rb -1对紫外辐射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一定剂量的紫外线可明显诱导人皮肤角化细胞S期阻滞及细胞凋亡 ,人参皂甙单体Rg -1和Rb -1能够释放S期阻滞、抑制细胞凋亡 ,对细胞的紫外辐射损伤具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辐射 皮肤角化细胞 影响 防护 人角化细胞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人参皂甙 护肤品
下载PDF
人参三醇组甙对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辐射的防护作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丽波 孙晓玲 +4 位作者 张海英 梁硕 马兴元 李效昆 刘树铮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8-140,共3页
目的 :研究人参三醇组甙 ( Panaxatriol,PT)对受照射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的辐射防护作用。方法 :小鼠照射前胃肠道给予 PT,照射后 3h杀鼠制备骨髓细胞染色体标本。结果 :辐照前给予2 0 0~ 40 0 mg· kg-1PT可降低辐射诱发的骨髓细... 目的 :研究人参三醇组甙 ( Panaxatriol,PT)对受照射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的辐射防护作用。方法 :小鼠照射前胃肠道给予 PT,照射后 3h杀鼠制备骨髓细胞染色体标本。结果 :辐照前给予2 0 0~ 40 0 mg· kg-1PT可降低辐射诱发的骨髓细胞染色单体型和染色体型畸变以及畸变细胞数 ,且给药剂量和给药时间与其呈正相关 ,照射剂量与防护效应呈负相关。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三醇组甙 染色体畸变 辐射防护 骨髓细胞 动物实验 放射损伤
下载PDF
蛋白激酶PKC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8
作者 徐瑞明 金顺子 +1 位作者 刘扬 刘树铮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40-644,共5页
蛋白激酶C(proteinkinaseC,PKC)家族作为第二信使在多条信号通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PKCθ作为这个家族的一个成员有选择性地主要表达在T淋巴细胞和骨骼肌,对于T细胞的正常发育和全面活化有着重要意义。在胰岛素耐... 蛋白激酶C(proteinkinaseC,PKC)家族作为第二信使在多条信号通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PKCθ作为这个家族的一个成员有选择性地主要表达在T淋巴细胞和骨骼肌,对于T细胞的正常发育和全面活化有着重要意义。在胰岛素耐受的2型糖尿病的发生以及在一些肿瘤的形成、远处转移和耐药性的出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成为近几年研究的热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 转录因子 细胞凋亡 胰岛素 细胞周期
下载PDF
低剂量X射线全身照射后小鼠IL-10和IL-12的反向变化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晓冬 刘树铮 +1 位作者 马淑梅 刘杨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83-288,共6页
通过检测低剂量辐射 (LDR)对小鼠脾淋巴细胞中IL - 10以及腹腔巨噬细胞中IL - 12的影响 ,研究LDR辐射免疫效应的机制。采用Northernblot检测了 75mGyX射线全身照射后 ,IL - 10、IL - 12mRNA水平的变化 ,同时分别通过流式细胞术和ELISA... 通过检测低剂量辐射 (LDR)对小鼠脾淋巴细胞中IL - 10以及腹腔巨噬细胞中IL - 12的影响 ,研究LDR辐射免疫效应的机制。采用Northernblot检测了 75mGyX射线全身照射后 ,IL - 10、IL - 12mRNA水平的变化 ,同时分别通过流式细胞术和ELISA检测了IL - 10、IL - 12蛋白水平的变化。(1)Northernblot检测表明 ,75mGyX射线全身照射后脾细胞中IL - 10的mRNA转录水平从照射后 1h即降低 ,并维持较低水平 ,一直到 4 8h开始恢复 ,达到假照射水平的 86 .2 % ;巨噬细胞中IL- 12两亚基的mRNA水平的变化则表现为 ,照射后 1hp35及p4 0亚基均迅速升高分别达到假照射组的 131%和 192 %。而后 ,p35开始回降 ,直至照射后 16 - 4 8h恢复正常 ,p4 0亚基从照射后 1-4 8h总体表现为升高。(2 )对蛋白产物检测结果表明 ,脾细胞IL - 10合成在照射后 2h开始即呈时间依赖性降低 ,至 4 8h仍无恢复迹象 (p <0 .0 1) ,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表明 ,巨噬细胞分泌IL - 12明显增高。LDR引起IL - 10和IL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R 辐射兴奋效应 T细胞分化 IL-10 IL-12 低剂量辐射 小鼠 淋巴细胞 反向变化 细胞免疫功能
下载PDF
低剂量辐射诱导小鼠胸腺细胞周期进程的适应性反应 被引量:14
20
作者 龚守良 刘淑春 +4 位作者 吕喆 王珍琦 刘扬 刘光伟 刘树铮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6-180,共5页
观察低剂量辐射诱导小鼠胸腺细胞周期进程适应性反应的剂量、剂量率和时间效应。用诱导剂量(D1:25、50、100、200mGy,剂量率:12.5mGy/min;;D1:75mGy,剂量率:6.25、12.5、25、50、100、200mGy/min)和攻击剂量(D2:1.0、1.5、2.0Gy,剂量率:... 观察低剂量辐射诱导小鼠胸腺细胞周期进程适应性反应的剂量、剂量率和时间效应。用诱导剂量(D1:25、50、100、200mGy,剂量率:12.5mGy/min;;D1:75mGy,剂量率:6.25、12.5、25、50、100、200mGy/min)和攻击剂量(D2:1.0、1.5、2.0Gy,剂量率:287mGy/min)照射Kunming雄性小鼠,D1和D2间隔3、6、12、24、60h。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胸腺细胞周期各时相细胞百分数。当D1为25、50、100mGy(剂量率:12.5mGy/min,D1和D2间隔6h),或D1为75mGy(剂量率:6.25、12.5、25mGy/min,D1和D2间隔3、6、12h),D2为1.0、1.5、2.0Gy,D2组与假照射组之比S期胸腺细胞百分数明显降低(p<0.05或p<0.01),而G0/G1和G2+M期细胞百分数明显增加(p<0.05或p<0.01);;但D1+D2组与D2组之比S期细胞百分数明显增加(p<0.05或p<0.01),而G0/G1和G2+M期细胞百分数不同程度降低。小鼠接受1.0—2.0Gy(287mGy/min)照射前3—12h受25—100mGy(6.25—25mGy/min)照射,可诱导胸腺细胞周期进程的适应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电离辐射 细胞周期进程 适应性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