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利用快速卫生技术评估(RHTA)方法对精制冠心制剂治疗冠心病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进行综合性评价,为临床用药决策提供支持。方法:计算机检索自建库以来至2024年2月1日中国知网(CNKI)、维普网(VIP)、万方(Wanfang)、中国生物医...目的:利用快速卫生技术评估(RHTA)方法对精制冠心制剂治疗冠心病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进行综合性评价,为临床用药决策提供支持。方法:计算机检索自建库以来至2024年2月1日中国知网(CNKI)、维普网(VIP)、万方(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及Web of Science。通过文献筛选、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整合,对精制冠心制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共纳入20篇临床研究,其中随机对照试验17篇,临床对照研究3篇。精制冠心制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总体安全有效,但总体研究质量偏低,经济学评价欠缺。精制冠心片和冠心Ⅱ号方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方面证据较充分。精制冠心口服液缺乏高质量研究证据。结论:精制冠心制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一定的价值,总体安全性良好,但不同制剂间存在明显差别,需要开展更多高质量临床研究及经济学评价。展开更多
胆石症是临床上常见的良性胆道系统疾病。西方国家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成人胆石症患病率为10%~15%[1],国内报道成人胆囊结石患病率为2.3%~6.5%[2],随着人口老龄化、饮食结构的改变,还在逐年上升。有症状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common bi...胆石症是临床上常见的良性胆道系统疾病。西方国家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成人胆石症患病率为10%~15%[1],国内报道成人胆囊结石患病率为2.3%~6.5%[2],随着人口老龄化、饮食结构的改变,还在逐年上升。有症状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common bile duct stones,CBDS)患者约占胆囊结石患者的20%[3]。诊断为CBDS患者,建议尽可能取石,对有症状患者益处最大。目前,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和内镜下治疗胆总管结石成为主要的治疗方式,LCBDE的发展从经胆总管切开留置T管到经胆总管切开一期缝合,再到经胆囊管切开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目的在于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提高患者术后的舒适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每一项技术的发展都伴随着科技的进步,腹腔镜及胆道镜的出现使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这项百余年的经典术式有了质的飞跃。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因适应证广泛、安全有效、便于术后再治疗等而被广泛应用,但T管移位、电解质丢失、拔除T管时的并发症等给患者和医者带来诸多困扰。展开更多
目的总结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技术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的经验。方法2020年1月~2023年3月,对267例胆囊结石胆囊炎合并胆总管结石采用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技术行LCBDE,沿胆囊管下壁切开至...目的总结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技术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的经验。方法2020年1月~2023年3月,对267例胆囊结石胆囊炎合并胆总管结石采用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技术行LCBDE,沿胆囊管下壁切开至胆总管汇入部,纵行切开胆总管外侧壁3~5 mm,胆道镜完成胆道探查取石,一期缝合,留置腹腔引流管。结果267例均完成手术,取净胆总管结石。手术时间45~128 min,(96.5±9.7)min;术后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3~13 d,(5.1±1.2)d;术后住院5~13 d,(6.8±1.1)d。胆漏4例,腹腔引流9~11 d;术后发热11例,抗炎治疗1~3 d;腹腔脓肿形成2例,腹腔引流治愈。242例(90.6%)随访6~39个月,中位时间11个月,其中66例随访≥36个月,结石残留2例,结石复发2例,未发生胆总管狭窄。结论经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技术行LCBDE治疗胆总管结石临床效果良好。展开更多
针对自由空间光通信(Free 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FSO)中传统激光定位算法,如质心法、圆拟合法、Hough法等存在定位精度较差、时间较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最大弦长算法,以提高大气湍流信道中激光中心定位效率和FSO链路性能。算法...针对自由空间光通信(Free 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FSO)中传统激光定位算法,如质心法、圆拟合法、Hough法等存在定位精度较差、时间较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最大弦长算法,以提高大气湍流信道中激光中心定位效率和FSO链路性能。算法首先对图像边缘检测后的边缘像素点进行去干扰处理,而后遍历所有边缘像素点,计算它们之间的距离,并对距离最远的每两像素点的中点累加计数,最后选出累计次数最多的中点作为中心,从而实现对激光中心的精确定位。通过与传统激光定位算法的仿真对比表明:最大弦长定位算法能有效降低激光中心的偏移量,提高定位精度,同时本算法能缩短检测过程的计算时间,提高定位效率,且在相同面积的激光中心掩膜内,本文算法包含的总像素强度更大,综合定位效果更好。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利用快速卫生技术评估(RHTA)方法对精制冠心制剂治疗冠心病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进行综合性评价,为临床用药决策提供支持。方法:计算机检索自建库以来至2024年2月1日中国知网(CNKI)、维普网(VIP)、万方(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及Web of Science。通过文献筛选、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整合,对精制冠心制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共纳入20篇临床研究,其中随机对照试验17篇,临床对照研究3篇。精制冠心制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总体安全有效,但总体研究质量偏低,经济学评价欠缺。精制冠心片和冠心Ⅱ号方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方面证据较充分。精制冠心口服液缺乏高质量研究证据。结论:精制冠心制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一定的价值,总体安全性良好,但不同制剂间存在明显差别,需要开展更多高质量临床研究及经济学评价。
文摘胆石症是临床上常见的良性胆道系统疾病。西方国家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成人胆石症患病率为10%~15%[1],国内报道成人胆囊结石患病率为2.3%~6.5%[2],随着人口老龄化、饮食结构的改变,还在逐年上升。有症状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common bile duct stones,CBDS)患者约占胆囊结石患者的20%[3]。诊断为CBDS患者,建议尽可能取石,对有症状患者益处最大。目前,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和内镜下治疗胆总管结石成为主要的治疗方式,LCBDE的发展从经胆总管切开留置T管到经胆总管切开一期缝合,再到经胆囊管切开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目的在于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提高患者术后的舒适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每一项技术的发展都伴随着科技的进步,腹腔镜及胆道镜的出现使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这项百余年的经典术式有了质的飞跃。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因适应证广泛、安全有效、便于术后再治疗等而被广泛应用,但T管移位、电解质丢失、拔除T管时的并发症等给患者和医者带来诸多困扰。
文摘针对自由空间光通信(Free 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FSO)中传统激光定位算法,如质心法、圆拟合法、Hough法等存在定位精度较差、时间较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最大弦长算法,以提高大气湍流信道中激光中心定位效率和FSO链路性能。算法首先对图像边缘检测后的边缘像素点进行去干扰处理,而后遍历所有边缘像素点,计算它们之间的距离,并对距离最远的每两像素点的中点累加计数,最后选出累计次数最多的中点作为中心,从而实现对激光中心的精确定位。通过与传统激光定位算法的仿真对比表明:最大弦长定位算法能有效降低激光中心的偏移量,提高定位精度,同时本算法能缩短检测过程的计算时间,提高定位效率,且在相同面积的激光中心掩膜内,本文算法包含的总像素强度更大,综合定位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