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听神经瘤手术面神经的保留技术探讨
1
作者 比拉力•巴拉江 刘正清 +3 位作者 阿依图尔荪•阿卜杜外力 买吾拉江•阿木提 姚天芳 周振军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听神经瘤的显微手术治疗及面神经保留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31例听神经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统计面神经保留率,观察术中肿瘤与面神经的关系,总结手术技巧。结果肿瘤全切除27例(87.1%),... 目的探讨听神经瘤的显微手术治疗及面神经保留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31例听神经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统计面神经保留率,观察术中肿瘤与面神经的关系,总结手术技巧。结果肿瘤全切除27例(87.1%),次全切除4例(12.9%),面神经解剖保留28例(90.3%),术后随访3~12个月,House Blackmann标准评估面神经功能:Ⅰ~Ⅱ级14例(45.2%),Ⅲ~Ⅳ级12例(38.7%),Ⅴ~Ⅵ级5例(16.1%)。结论听神经瘤手术面神经保留关键在于电生理监测基础上,熟悉肿瘤与面神经的病理解剖关系,手术操作要轻柔,充分利用肿瘤包膜,妥善处理内听道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神经瘤 桥小脑角 内听道 面神经
下载PDF
miR-502-3p通过对FABP7的调节作用抑制肾透明细胞癌进展的分子机制研究
2
作者 刘正清 梁冬波 +3 位作者 丁红 龙四军 马将糯 曾丽君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2期71-73,共3页
目的探究mi R-502-3p通过对脂肪酸结合蛋白7(FABP7)的调节作用抑制肾透明细胞癌(CCRCC)进展的分子机制。方法本研究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对100名肾透明细胞癌患者及100名健康对照者FABP7的mi R-502结合位点基因型测序,分析基因型与肾透明... 目的探究mi R-502-3p通过对脂肪酸结合蛋白7(FABP7)的调节作用抑制肾透明细胞癌(CCRCC)进展的分子机制。方法本研究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对100名肾透明细胞癌患者及100名健康对照者FABP7的mi R-502结合位点基因型测序,分析基因型与肾透明细胞癌发病风险之间关系,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不同基因型肾透明细胞癌肿瘤组织FABP7蛋白表达量,分析FABP7基因表达量与mi R-502-3p之间关系,为肾透明细胞癌防治提供参考。结果分析mi R-502有3个基因型:TT、CT和CC,在100例CCRCC患者中,TT、CT、CC基因型频率分别是57.00%、33.00%、10.00%,C、T等位基因频率在CCRCC病人和健康者之间有差异(P<0.05);用CC基因型作对照,并分别与CT、TT及CT+TT基因型作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FABP7与CC基因型无显著差异(P>0.05),FABP7在CT、TT型呈高表达(P<0.05)。结论mi R-502-3p可作为CCRCC患者发病风险的预测因子,可通过mi R-502-3p抑制FABP7的表达,进而家加速CCRCC细胞凋亡,有可能作为肾癌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癌 miR-502-3p FABP7 危险因素和预后
下载PDF
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海马CA1区神经元MAP-2和NF表达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9
3
作者 刘正清 马志健 +3 位作者 李明波 蔡维君 王春旭 文晓丹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26-30,34,共6页
目的观察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MAP-2、NF表达变化,探讨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元骨架蛋白表达变化与学习记忆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Morris水迷宫筛选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正常的雄性Wistar大鼠60只;正常组(Normal);椎动脉焊扎组(VO);... 目的观察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MAP-2、NF表达变化,探讨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元骨架蛋白表达变化与学习记忆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Morris水迷宫筛选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正常的雄性Wistar大鼠60只;正常组(Normal);椎动脉焊扎组(VO);双侧颈总动脉结扎20min再灌组(BCCO/R);全脑缺血20min再灌组(GI/R);后三组又分为存活7,14和30天组,处死前作水迷宫检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AP-2和NF表达,常规尼氏染色法镜下计数海马CA1区存活神经元。结果水迷宫检测GI/R组大鼠潜伏期增加,尼氏染色证实GI/R组锥体神经元减少(P<0.01)。与Normal组比较,BCCO/R7d组海马CA1区辐射层MAP-2表达减弱,神经元突起中NF表达减少(P<0.05);而BCCO/R14d和30d组胞浆MAP-2和NF表达均无变化(P>0.05)。GI/R组海马CA1区MAP-2、NF的表达在突起中几乎消失,而在锥体神经元核周有强表达,与各对照组比较判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AP-2、NF在神经元突起中减少,而在胞体中聚集,是神经元可塑性的体现,在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中,可能对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MORRIS水迷宫 微管相关蛋白-2 神经丝蛋白
下载PDF
硒化锌量子点作探针荧光法检测农药敌磺钠 被引量:6
4
作者 刘正清 殷鹏飞 +3 位作者 龚会平 王晓丹 李萍萍 何佑秋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1-75,共5页
以谷胱甘肽(GSH)为稳定剂,在水相中合成了高荧光的硒化锌量子点(ZnSe QDs).实验发现,农药敌磺钠能显著猝灭ZnSe QDs的荧光,同时采用荧光光谱和吸收光谱研究了敌磺钠与ZnSe QDs相互作用的荧光猝灭机理.通过对比3个温度下体系的Stern-Vol... 以谷胱甘肽(GSH)为稳定剂,在水相中合成了高荧光的硒化锌量子点(ZnSe QDs).实验发现,农药敌磺钠能显著猝灭ZnSe QDs的荧光,同时采用荧光光谱和吸收光谱研究了敌磺钠与ZnSe QDs相互作用的荧光猝灭机理.通过对比3个温度下体系的Stern-Volmer方程动态猝灭常数KSV发现,敌磺钠对ZnSe QDs的荧光猝灭主要为动态过程.利用二者的猝灭作用建立了对农药敌磺钠的高灵敏检测新方法,其线性范围为6.69×10-7~2.23×10-4 mol/L,相关系数为R=0.999,检出限为2.01×10-7 mol/L.用该方法对自来水中残留农药进行检测,加标回收率在95.8%~105%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SE量子点 荧光 紫外吸收 敌磺钠
原文传递
微管相关蛋白2与神经元可塑性调节 被引量:21
5
作者 刘正清 马志健 裕民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9期51-54,共4页
关键词 MAP-2 神经元可塑性 神经元退行性变
下载PDF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神经系统损害患者疗效 被引量:16
6
作者 刘正清 郭立丽 《临床荟萃》 CAS 2015年第1期64-67,共4页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尿毒症神经系统损害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尿毒症神经系统损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观察组采用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变化以及治疗前...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尿毒症神经系统损害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尿毒症神经系统损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观察组采用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变化以及治疗前后中分子物质(MMS)、血尿氮素(BUN)、血肌酐(SCr)、β2-微球蛋白(β2-MG)、白蛋白(Alb)、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0.9%(40/44)高于对照组75.0%(33/44),治疗后麻木感发生率6.8%(3/44)低于对照组52.3%(23/44),扑翼样震颤症状发生率6.8%(3/44)低于对照组38.6%(17/44);观察组MMS、BUN、SCr、CRP水平及β2-M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 600±378)U/L vs(4 479±607)U/L、(10.9±2.4)mmol/L vs(15.2±2.6)mmol/L、(328.6±127.2)μmol/L vs(542.6±131.8)μmol/L、(7.0±5.2)mg/L vs(9.4±6.0)mg/L及(5.1±1.6)mg/L vs(8.8±2.5)mg/L,Alb高于对照组(41.0±3.2)g/L vs(37.9±2.8)g/L(均P<0.01或<0.05)。结论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尿毒性神经系统损害临床疗效确切,能够全面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炎症水平及其它各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肾透析 灌流
下载PDF
靶向mdr1b/mdr1a基因siRNA逆转T24/ADM多药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正清 姚启盛 +4 位作者 杨勇 陈从波 龚小新 黄力 王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7期865-868,共4页
目的:研究mdr1b/a基因siRNA(small interfering RNA)逆转膀胱癌的多药耐药性。方法:设计mdr1b/a基因的siRNA,转染膀胱癌T24/ADM细胞,用RT-PCR分析mRNA的表达,Rh123分析P-gp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阿霉素积累量。结果:siRNA能明显地逆... 目的:研究mdr1b/a基因siRNA(small interfering RNA)逆转膀胱癌的多药耐药性。方法:设计mdr1b/a基因的siRNA,转染膀胱癌T24/ADM细胞,用RT-PCR分析mRNA的表达,Rh123分析P-gp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阿霉素积累量。结果:siRNA能明显地逆转T24/ADM细胞的多药耐药,使mdr1b/a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下调,细胞内阿霉素积累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mdr1b/a基因siRNA能够逆转膀胱癌的多药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RNA mdr1b/a基因 多药耐药 膀胱癌
下载PDF
血浆置换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重型肝炎肝肾综合征 被引量:15
8
作者 刘正清 郭立丽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联合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filtration,HDF)治疗重型肝炎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 syndrome,HRS)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纳入重型肝炎HRS患者70例,根据临床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联合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filtration,HDF)治疗重型肝炎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 syndrome,HRS)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纳入重型肝炎HRS患者70例,根据临床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PE治疗,观察组给予PE联合HDF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及电解质的变化、近期疗效及治疗前后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近期治疗有效率(82.86%)高于对照组(5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血清总胆红素(TBIL)、NH3、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Na+、K+等水平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BUN、Scr、TBIL、NH3、ALB、CHE、Na+、K+等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IL-8、IL-10、TNF-α等水平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8、IL-10、TNF-α等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联合HDF治疗重型肝炎HRS,与单独PE治疗相比,具有较高的近期治疗有效率。此外,还能够改善肝肾功能及电解质平衡,减少促炎因子,提高抗炎因子,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置换 血液透析滤过 重型肝炎肝肾综合征
下载PDF
脑胶质瘤显微手术切除后植入缓释化疗药物联合增敏放疗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正清 买买提艾力.吐尔逊 +5 位作者 陈勇 颜云峰 米尔卡斯木.吾布力 玉山江.莫合太尔 买买提吐尔洪.依明 罗琴 《实用癌症杂志》 2018年第2期207-210,共4页
目的探究脑胶质瘤显微手术切除后植入缓释化疗药物联合增敏放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脑胶质瘤患者。根据患者病情、经济状况并结合患者自主意愿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37例)。两组患者手术方法相同,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 目的探究脑胶质瘤显微手术切除后植入缓释化疗药物联合增敏放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脑胶质瘤患者。根据患者病情、经济状况并结合患者自主意愿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37例)。两组患者手术方法相同,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全身化疗,术后两周给予普通放射、X刀、γ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肿瘤切除后,在瘤床上植入缓释化疗粒子并配合全脑增敏放疗。随访6个月~3年,比较两组患者的肿瘤复发率、生存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存质量。结果术后6个月及1年随访期间内,两组患者的肿瘤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3年,观察组患者的肿瘤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3年,观察组患者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KPS评分与手术前相比均显著增加,且观察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脑胶质瘤显微手术切除后植入缓释化疗药物联合增敏放疗,临床效果较好,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在大样本量深入研究确认其疗效后,可扩大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显微手术切除 缓释化疗药物植入 增敏放疗
下载PDF
颅内肿瘤切除术后颅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刘正清 买买提艾力.吐尔逊 罗琴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8年第4期206-207,共2页
目的:分析颅内肿瘤切除术后颅内感染危险因素,为预防和降低颅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6年7月我院接受颅内肿瘤切除术的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的17个危险因素做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1... 目的:分析颅内肿瘤切除术后颅内感染危险因素,为预防和降低颅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6年7月我院接受颅内肿瘤切除术的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的17个危险因素做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10例患者中15例(13.6%)发生颅内感染。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45岁、后颅窝手术、幕下肿瘤、手术时长>4 h、术后脑脊液漏、术后留置导管时间>24 h、术后卧床时间>7 d、乳突气房或窦开放是颅内肿瘤切除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45岁、手术时长>4 h、术后脑脊液漏是颅内肿瘤切除术后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45岁、手术时长>4 h、术后脑脊液漏是颅内肿瘤切除术后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肿瘤 颅内感染 LOGISTIC回归 危险因素
下载PDF
2种尿动力学测压导管的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正清 郭立丽 +1 位作者 姚启盛 杨勇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474-476,共3页
目的:比较2种尿动力学测压导管的效果。方法:对60例下尿路功能障碍的女性患者行尿动力学检查,其中30例行侧孔灌注导管测量,30例行T-DOC导管测量,对2种测压管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侧孔灌注导管消毒插管3~5min,平均4min,全过程20~40min... 目的:比较2种尿动力学测压导管的效果。方法:对60例下尿路功能障碍的女性患者行尿动力学检查,其中30例行侧孔灌注导管测量,30例行T-DOC导管测量,对2种测压管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侧孔灌注导管消毒插管3~5min,平均4min,全过程20~40min,平均33min,检查后5例患者出现全身发热症状;T-DOC导管消毒插管2~4min,平均3min,全过程15~35min,平均27min,检查后未出现尿路感染并发症。结论:侧孔灌注导管和T-DOC导管均是较理想的尿动力学测压导管,T-DOC导管具有相对简单、检查后尿路感染发生率低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动力学 测压导管 下尿路功能障碍 感染
下载PDF
直肠膀胱-乙状结肠腹壁造口术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正清 郭立丽 +1 位作者 姚启盛 杨勇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589-591,共3页
目的:探讨直肠膀胱-乙状结肠腹壁造口术的疗效。方法:对47例直肠膀胱-乙状结肠腹壁造口术术后病人的可控性、尿动力学、血清电解质及肾功能等进行随访观察。结果:47例均获随访,随访5-24个月,平均17个月,47例患者白天完全可控,43例患... 目的:探讨直肠膀胱-乙状结肠腹壁造口术的疗效。方法:对47例直肠膀胱-乙状结肠腹壁造口术术后病人的可控性、尿动力学、血清电解质及肾功能等进行随访观察。结果:47例均获随访,随访5-24个月,平均17个月,47例患者白天完全可控,43例患者夜间完全可控,溢尿4例。储尿囊容量为270-450 mL,平均320 mL,储尿囊内压力10.27-30.60 cmH2O(1cmH2O=0.098 kPa),平均20.56cmH2O。B超、IVU及储尿囊造影示无输尿管狭窄及反流。血清电解质及肾功能正常。结论:直肠膀胱-乙状结肠腹壁造口术操作简单、疗效可靠、并发症较少、储尿囊压力较低、控制排尿满意,是一种较理想的尿流分流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全膀胱切除术 尿路分流术
下载PDF
正常中老年人活体侧脑室容量的CT测量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正清 文小丹 +1 位作者 彭光春 韩再德 《解剖学研究》 CAS 2001年第3期222-223,共2页
关键词 中老年人 侧脑室容量 CT 测量
下载PDF
显微手术联合神经内镜治疗囊性脑肿瘤(附120例)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正清 罗琴 +2 位作者 买买提艾力.吐尔逊 陈勇 玉山江.莫合太尔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18期124-124,共1页
目的评价显微手术联合神经内镜治疗囊性脑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囊性脑肿瘤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的先后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应用显微手术治疗,观察... 目的评价显微手术联合神经内镜治疗囊性脑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囊性脑肿瘤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的先后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应用显微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显微手术联合神经内镜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脑肿瘤切除率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障碍率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显微手术联合神经内镜治疗囊性脑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切除脑肿瘤,降低神经功能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手术 神经内镜 囊性脑肿瘤
下载PDF
吡喃阿霉素术中黏膜下注射与术后早期膀胱灌注预防浅表膀胱癌部分切除术后复发的疗效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正清 郭立丽 《实用癌症杂志》 2015年第3期377-379,共3页
目的探讨吡喃阿霉素术中黏膜下注射与术后早期膀胱灌注预防浅表膀胱癌部分切除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浅表膀胱癌部分切除术后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应用吡喃阿霉素方式方法的区别分为观察A组32例,观察B组36例,观察A组术中给... 目的探讨吡喃阿霉素术中黏膜下注射与术后早期膀胱灌注预防浅表膀胱癌部分切除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浅表膀胱癌部分切除术后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应用吡喃阿霉素方式方法的区别分为观察A组32例,观察B组36例,观察A组术中给予吡喃阿霉素膀胱黏膜下注射,而观察B组则在术前6 h内和术后1周给予术后早期的吡喃阿霉素膀胱灌注。2组患者均在术后2周给予常规吡喃阿霉素常规膀胱灌注。对患者术后情况进行记录和对比分析,随访期3年。结果观察B组术后血尿平均天数为(1.8±0.8)天,其中3例出现鲜红色血尿,其余均为淡红色血尿;观察A组术后血尿平均天数为(5.9±1.3)天,患者均出现过鲜红色血尿,并伴有絮状组织。2组患者术后血尿天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82,P<0.05。2组患者3年随访期内复发情况组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吡喃阿霉素术中黏膜下注射和术后早期膀胱灌注都能显著降低浅表膀胱癌部分切除术后的复发率,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吡喃阿霉素术后早期膀胱灌注对减少术后血尿时间更具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喃阿霉素 术中黏膜下注射 术后早期膀胱灌注 浅表膀胱癌部分切除 术后复发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内皮素的表达和胶质细胞活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正清 张志君 韩中柱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6期36-39,共4页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内皮素 表达 胶质细胞活化
下载PDF
等离子电切术联合抗雄激素治疗伴膀胱出口梗阻的晚期前列腺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正清 郭立丽 《实用癌症杂志》 2014年第10期1279-1281,共3页
目的探析等离子电切术与抗雄激素联合治疗晚期前列腺癌且伴膀胱出口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104例伴膀胱出口梗阻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2组,观察组54例采用等离子电切术与间断雄激素药物联合治疗,对照组50例仅采用... 目的探析等离子电切术与抗雄激素联合治疗晚期前列腺癌且伴膀胱出口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104例伴膀胱出口梗阻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2组,观察组54例采用等离子电切术与间断雄激素药物联合治疗,对照组50例仅采用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观察并对比2组治疗前后前列腺体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残余尿量(RU)、最大尿流率(Qmax)及生活质量评分(QOL)的改变。结果经治疗,观察组前列腺体积(46.5±13.4)cm3显著小于对照组(57.6±13.9)cm3,PSA(1.8±0.6)μg/L显著低于对照组(2.6±0.9)μg/L,IPSS评分(12.8±3.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5.3±3.5)分,RU(29.6±16.4)ml显著低于对照组(46.2±18.3)ml,Qmax(19.2±4.0)ml/s显著高于对照组(16.3±3.8)ml/s,QOL评分(2.2±1.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8±1.4)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等离子电切术与抗雄激素联合治疗有助于提高伴膀胱出口梗阻的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激素 等离子电切术 膀胱出口梗阻 前列腺癌
下载PDF
140例神经外科手术后颅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正清 孔令柱 +1 位作者 马世龙 陈勇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第17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手术患者140例,回顾性分析其可能引起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术后是否伴脑脊液漏等共项因素,并作统计分析比较。结果本研究140例患者...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手术患者140例,回顾性分析其可能引起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术后是否伴脑脊液漏等共项因素,并作统计分析比较。结果本研究140例患者均顺利进行全麻下神经外科手术,术后经过脑脊液培养,颅内感染20例,感染率14.29%。通过多因素分析得知颅内感染与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术后是否有脑脊液漏和年龄有关(P<0.05),而与性别无关(P>0.05)。结论神经外科手术颅内感染率较高,可通过控制与其相关的危险因素来降低术后颅内感染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颅内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40例手术体会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正清 马世龙 +1 位作者 陈勇 孔令柱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第18期50-51,共2页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选择最佳的手术时间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1—2013-01在我院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立即采取积极的手术...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选择最佳的手术时间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1—2013-01在我院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立即采取积极的手术抢救及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的急救程序及手术精细度、护理细致度较对照组有所改善。结果观察组急救时间(11.3±4.3)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1.7±3.6)min,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存率95.0%明显优于对照组85.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准确及时、争分夺秒地抢救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手术后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正确的手术方法可有效降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 外科手术治疗
下载PDF
老年重型胰腺炎患者机体凝血和抗凝系统的变化情况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正清 郭立丽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1期1351-1353,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重型胰腺炎患者机体内凝血和抗凝系统的变化情况,分析凝血、抗凝指标对疾病发展程度的意义。方法收集2009年10月-2013年10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收治的重型胰腺炎老年患者44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健康人群24例作为对照... 目的探讨老年重型胰腺炎患者机体内凝血和抗凝系统的变化情况,分析凝血、抗凝指标对疾病发展程度的意义。方法收集2009年10月-2013年10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收治的重型胰腺炎老年患者44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健康人群24例作为对照A组,同期选择老年轻型胰腺炎患者24例作为对照B组,对三组入选受试者进行血液样本采集,检测和记录标本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结果观察组PT、APTT、FIB和D-二聚体均明显高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P<0.05)。结论老年重型胰腺炎患者机体内的凝血和抗凝系统明显异于常态时,可以直接影响到正常的微循环,同时凝血和抗凝系统指标患者病情发展的程度,有助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重型胰腺炎 凝血系统 抗凝系统 变化情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