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居家运动康复强度-时间依从性轨迹及预测因素的纵向研究
1
作者 王洁 孙国珍 +6 位作者 鲍志鹏 王琳 高敏 刘沈馨雨 于甜栖 王琴 高蓉蓉 《中国全科医学》 2024年第2期168-176,183,共10页
背景我国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患病率逐年升高,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亟需关注。现有研究证实运动康复是改善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不佳的有效方式。依从性是衡量运动康复益处是否持续存在的关键指标,但其变化轨迹未知。... 背景我国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患病率逐年升高,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亟需关注。现有研究证实运动康复是改善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不佳的有效方式。依从性是衡量运动康复益处是否持续存在的关键指标,但其变化轨迹未知。目的基于前瞻性纵向观察的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居家运动康复强度-时间依从性5期追踪数据,考察发展轨迹及预测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5—11月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行射频消融术的246例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随访。其中入组1周为基线调查,入组后3、6、9个月和12个月为追踪调查。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本研究使用智能设备或运动日志对依从性进行监督和记录,从强度-时间依从性评估运动依从性;采用运动自我效能量表(SEE)、运动恐惧量表(Fact-CHF)、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患者积极度量表(PAM13)分别评估患者的运动自我效能、运动恐惧水平、社会支持情况、积极度水平。利用Mplus工具构建潜类别增长模型(LCGM),取最优的拟合模型确定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居家运动康复强度-时间依从性的发展轨迹,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识别轨迹类别的预测因素。结果44例患者失访,最终共202例纳入分析。基线、运动3个月、运动6个月、运动9个月、运动12个月患者例数分别为202、201、185、174例和159例,患者强度-时间依从性分别为(0.83±0.55)、(1.07±0.54)、(0.99±0.57)、(0.91±0.55)、(0.89±0.60)。LCGM结果显示,患者的运动康复强度-时间依从性变化过程具有群体异质性,分为3个潜类别轨迹组:缓慢下降-低水平组(n=69,34.2%)、快速上升-高水平组(n=14,6.9%)、持续依从组(n=119,58.9%)。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缓慢下降-低水平组为参照组,快速上升-高水平组和持续依从组男性患者的强度-时间依从性水平更高(P<0.001);快速上升-高水平组和持续依从组患者的年龄更大,运动自我效能水平更高(P<0.05);快速上升-高水平组患者的运动恐惧水平更低(P<0.05);持续依从组患者的积极度水平更高(P<0.05)。结论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居家运动康复强度-时间依从性呈多类别曲线增长的发展轨迹;未来可依据依从性的时变特点和因素定期进行强化干预,进而提高患者居家运动康复依从性水平且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术 居家运动康复 依从性 影响因素研究 纵向研究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运动恐惧量表的修订及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3
2
作者 高敏 孙国珍 +5 位作者 王倩怡 王洁 黄杨曦 于甜栖 刘沈馨雨 温高芹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907-1913,共7页
目的:修订形成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运动恐惧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遵循Brislin原则对冠心病病人运动恐惧量表(Fact-CAD)进行翻译和修订,形成中文版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运动恐惧量表。选择江苏省3所三级甲等医院就诊的278例慢性心力衰竭... 目的:修订形成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运动恐惧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遵循Brislin原则对冠心病病人运动恐惧量表(Fact-CAD)进行翻译和修订,形成中文版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运动恐惧量表。选择江苏省3所三级甲等医院就诊的278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检验量表信效度。结果: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883,折半信度为0.843,重测信度为0.902。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02,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57~1.000,效标效度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601。验证性因子分析提示中文版量表单维性结构良好。最终保留15个条目形成中文版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运动恐惧量表。结论:中文版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运动恐惧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评估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运动恐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运动恐惧 经典测量理论 项目反应理论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依从性影响因素量表的编制 被引量:2
3
作者 高敏 孙国珍 +5 位作者 王倩怡 王洁 黄杨曦 于甜栖 刘沈馨雨 温高芹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96-100,111,共6页
目的编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依从性影响因素量表,为快速便捷地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依从性影响因素提供适用工具。方法以能力-机会-动机-行为模型为指导,通过文献回顾、质性研究形成初始条目池;根据小样本预调查、德尔菲... 目的编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依从性影响因素量表,为快速便捷地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依从性影响因素提供适用工具。方法以能力-机会-动机-行为模型为指导,通过文献回顾、质性研究形成初始条目池;根据小样本预调查、德尔菲专家函询形成临床测试版量表。第一阶段调查284例稳定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对量表的条目进行筛选并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形成正式版量表;第二阶段调查274例患者,对正式版量表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和信效度分析,形成最终版量表。结果正式量表包括6个维度24个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6个因子能解释总变异的72.307%,各条目的难度合理,且均未出现逆反阈值,条目区分度、项目信息量及项目特征曲线均较优。量表总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16,重测信度为0.911。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模型拟合较好。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依从性影响因素量表的条目难度、区分度合理,项目信息量较好,同时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依从性影响因素的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运动康复依从性 影响因素 量表 能力-机会-动机-行为模型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早期心房颤动筛查的成本效果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汤志杰 孙国珍 +4 位作者 王洁 刘沈馨雨 鲍志鹏 杨刚 王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4-112,117,共10页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无症状房颤发作隐匿,居民知晓率低,易导致不良结局,带来沉重负担,疾病筛查应先行于并发症的预防,无症状房颤的筛查和科学管理至关重要。当前国内外房颤筛查的焦点问题包括最适筛查人...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无症状房颤发作隐匿,居民知晓率低,易导致不良结局,带来沉重负担,疾病筛查应先行于并发症的预防,无症状房颤的筛查和科学管理至关重要。当前国内外房颤筛查的焦点问题包括最适筛查人群的探讨、筛查设备与方式的优选、筛查参与度的提升、确诊者抗凝治疗的规范及最佳经济性筛查方案的评估。本研究纳入25篇房颤筛查相关文献,系统梳理近5年患者管理指南中的房颤筛查部分,综合专家意见,从常规筛查的筛查策略、筛查设备、筛查参与度、抗凝参与度及卒中后筛查的监测时长、监测方式方面,分析目前房颤筛查的研究进展,并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剖析房颤筛查的策略对成本效果的影响,明晰筛查和抗凝治疗参与率的经济性作用,以期指导临床实践。目前国际上房颤筛查与管理的公认指南为《欧洲心律学会指南》及《北美心律学会指南》,房颤筛查成本效果的相关研究多采用马尔可夫(Markov)模型进行终生模拟,卫生经济学评价指标包括卒中事件、出血事件、质量调整寿命年(QALY)、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等。多数指南/共识建议选取65~75岁的高风险人群应用便携单导联心电仪等新型设备进行常规筛查,以利于连续监测,提升房颤检出率;对于卒中后筛查,国内外指南均强调在隐源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卒中患者中进行房颤筛查,筛查手段主要聚焦到长程心电图和植入式心电记录设备(ICM)上。综上,虽然目前对房颤筛查成本效果的认识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但仍存在许多分歧有待弥合,同时我国相关研究不充分,对房颤筛查的卫生经济学研究更为欠缺,未来需要基于国内的环境,构建更加准确、具体的筛查模型,通过大量实践完善我国的房颤管理指南,为提升居民寿命和生活质量、减轻医疗经济负担提供循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疾病早期检查 诊断筛查项目 全科医学 成本效果分析
下载PDF
北欧式健走对心脏病患者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影响的Meta分析
5
作者 孙姝怡 孙国珍 +4 位作者 于甜栖 高敏 黄杨曦 刘沈馨雨 王洁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年第16期50-56,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北欧式健走(NW)对心脏病患者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CINHAL、MEDLINE、CNKI、WanFang Data、VIP和SinoMed数据库,搜集NW应用于心脏病患者的... 目的系统评价北欧式健走(NW)对心脏病患者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CINHAL、MEDLINE、CNKI、WanFang Data、VIP和SinoMed数据库,搜集NW应用于心脏病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3月。对纳入文献进行严格的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经逐层筛选,本研究共纳入8项RCT,包括45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NW在改善心脏病患者的6 min步行距离(6MWD)(MD=26.43,95%CI:7.81~45.04,P<0.01)和代谢当量(MET)(MD=0.60,95%CI:0.19~1.01,P<0.01)方面优于传统心脏康复,但在生活质量评分(SF-36量表生理领域和心理领域评分)、峰值摄氧量、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方面与传统心脏康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心脏康复措施,基于NW的心脏康复措施可增加运动强度,提高心脏病患者的运动能力,但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等的限制,未来还需纳入更多的高质量研究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欧式健走 运动康复 心脏病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自我效能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调节疲劳与运动依从性的中介效应
6
作者 孙姝怡 孙国珍 +4 位作者 高敏 于甜栖 刘沈馨雨 汤志杰 卢静 《护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63-67,共5页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调节疲劳与运动依从性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7月—11月选取南京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就诊的26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自我调节疲劳量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运动依从性量...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调节疲劳与运动依从性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7月—11月选取南京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就诊的26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自我调节疲劳量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运动依从性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调节疲劳总分为(44.31±8.23)分,自我效能总分(23.90±6.66)分,运动依从性总分(29.44±11.59)分。自我调节疲劳与自我效能呈负相关(r=-0.533,P<0.001),与运动依从性呈负相关(r=-0.405,P<0.001),自我效能与运动依从性呈正相关(r=0.455,P<0.001)。中介模型显示,自我效能在自我调节疲劳与运动依从性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总效应为-0.570,直接效应为-0.319,间接效应为-0.25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4.0%。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调节疲劳处于较高水平,自我效能处于中等偏低水平,运动依从性处于较低水平。自我调节疲劳、自我效能均可直接影响患者运动依从性,自我调节疲劳也可通过自我效能间接影响患者运动依从性。医护人员应积极采取策略对抗自我调节疲劳,增加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患者的运动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自我调节疲劳 自我效能 运动依从性 中介效应
下载PDF
慢性病患者自我损耗的概念分析
7
作者 孙姝怡 孙国珍 +3 位作者 高敏 于甜栖 刘沈馨雨 王洁 《中华护理教育》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63-968,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病患者自我损耗概念的定义及其内涵,为开展自我损耗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1998年—2022年发表在CINAHL、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万方数据库中的关... 目的探讨慢性病患者自我损耗概念的定义及其内涵,为开展自我损耗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1998年—2022年发表在CINAHL、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万方数据库中的关于自我损耗的文献。采用Walker和Avant的概念分析法对纳入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39篇文献。慢性病患者自我损耗的定义属性为心理资源消耗、自我控制能力下降,且两者交互影响;其前因为疾病相关因素、人口学特征、睡眠因素、认知因素、心理社会因素;后果为不良健康行为、心理负担加重及生活质量下降。测量工具包括自我调节疲劳量表、自我损耗后效量表和自我损耗源量表。结论该研究明晰了慢性病患者自我损耗的定义属性、前因及后果,可为以后开展慢性病自我损耗评估工具开发、理论模型构建及干预研究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护理 自我损耗 概念分析
下载PDF
互联网+居家心脏康复模式下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患者运动康复依从性的动态轨迹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洁 孙国珍 +3 位作者 杨刚 鲍志鹏 刘沈馨雨 王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2期4074-4079,4093,共7页
背景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运动耐力下降依然存在,多项研究证明房颤运动康复行之有效,依从性是决定患者运动治疗是否持续获益的关键环节。因此,了解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运动依从性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对建立患... 背景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运动耐力下降依然存在,多项研究证明房颤运动康复行之有效,依从性是决定患者运动治疗是否持续获益的关键环节。因此,了解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运动依从性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对建立患者居家运动康复外部动力内化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分析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居家运动康复的纵向随访数据,揭示运动依从性的动态变化规律,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干预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8月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行射频消融手术的72例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互联网+居家运动康复干预12周,并随访追踪至24周。收集运动后0~1周、2~4周、5~8周、9~12周、13~16周、17~20周、21~24周7个时间段内平均依从率,利用多阶段潜变量增长模型对数据进行拟合,采用稳健最大似然估计(MLR)对均值、方差和协方差进行估计;以性别、教育程度、工作状态、是否存在合并症及频率依从性为协变量,对强度-时间依从性进行潜变量增长建模,采用MLR法对参数进行估计。结果强度-时间依从性和频率依从性均为二阶二次型发展趋势模型,即依从性的发展存在转折点,在运动第12周。强度-时间依从性第一阶段(从开始到运动12周)呈二次型增长趋势,增长速度随时间减缓(Q1=-0.062,P<0.05),第二阶段(从运动12周到24周)呈线性下降趋势(S2=-0.081,P<0.05),且个体在初始水平和变化速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频率依从性第一阶段呈二次型增长趋势,运动4周达到峰值,而后略有降低,第二阶段呈二次型下降趋势,下降速度随时间加快(Q2=0.003,P<0.05),且个体在初始水平和变化加速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时间恒定协变量中,仅有是否存在合并症对患者运动1周内依从性水平存在影响(P<0.05)。运动1周至运动24周,患者运动频率依从性对强度-时间依从性均具有正向影响(P<0.05)。结论运动干预期间,强度-时间依从性和频率依从性均逐渐升高并稳定于较高水平,随访期间依从性逐渐下降;存在合并症的患者初始强度-时间依从性水平较差,而频率依从性能正向预测强度-时间依从性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互联网 居家运动 心脏康复 射频消融术 依从性 发展轨迹
下载PDF
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沈馨雨 孙国珍 王洁 《护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1-6,共6页
目的对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体验的质性研究进行Meta整合,为优化抗凝治疗管理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OVID、CINAHL、中国知网、维普、万方和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从建库至2... 目的对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体验的质性研究进行Meta整合,为优化抗凝治疗管理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OVID、CINAHL、中国知网、维普、万方和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从建库至2020年12月检索房颤患者抗凝治疗体验相关的质性研究或包含抗凝治疗体验质性研究的混合性研究。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2016)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纳入文献,运用Meta整合方法对结果进行整合。结果共纳入16篇研究,提炼出26个完整的研究结果,归纳出8个新的类别,得到4个整合结果。结果1:房颤患者的固有认知、信息短板及医疗资源限制与抗凝决策缺失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结果2:房颤患者治疗态度存在差异,主动接受治疗者积极性更高;结果3:房颤患者需要多元社会支持来对抗治疗中的困扰;结果4:房颤患者在抗凝治疗过程中承受着多重心理负担。结论房颤患者在抗凝治疗过程中常处于决策缺失状态,其药物偏好易被忽视,治疗态度各异,同时承受着多重心理负担,亟需医院、家庭、社区等多方面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抗凝治疗 体验 质性研究 Meta整合
下载PDF
患者自我报告结局测量工具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杨曦 孙国珍 +1 位作者 高敏 刘沈馨雨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3286-3290,共5页
对心力衰竭领域患者自我报告结局测量工具及患者自我报告结局在心力衰竭领域的应用现况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心力衰竭领域患者自我报告结局测量工具的应用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患者自我报告结局 心力衰竭 评估 量表 护理 综述
下载PDF
国内肿瘤内科专科官方网站质量评价
11
作者 孙航 郭海凌 +1 位作者 刘沈馨雨 王晓杰 《医学信息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47-51,共5页
选择国内排名前10位肿瘤内科官方网站作为研究对象,从内容、功能、设计、管理与维护4方面对网站信息与服务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各医院网站基础信息完善、易懂,但存在健康信息内容不全面、准确性有待考证、英文网站功能不完善、网站... 选择国内排名前10位肿瘤内科官方网站作为研究对象,从内容、功能、设计、管理与维护4方面对网站信息与服务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各医院网站基础信息完善、易懂,但存在健康信息内容不全面、准确性有待考证、英文网站功能不完善、网站更新维护不到位等问题,仍需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站质量 评价 肿瘤内科
下载PDF
健康促进视角下移动医疗应用程序质量评价工具的范围综述
12
作者 刘沈馨雨 孙国珍 +3 位作者 王洁 高敏 黄杨曦 于甜栖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3年第19期2538-2544,共7页
目的基于健康促进视角对移动医疗应用程序(mHealth APP)质量评价工具进行范围审查, 旨在为开发或引进适用于我国的工具提供参考, 并为开展更高质量的mHealth APP电子健康干预研究提供启示。方法遵循范围综述的研究方法, 系统检索2008年1... 目的基于健康促进视角对移动医疗应用程序(mHealth APP)质量评价工具进行范围审查, 旨在为开发或引进适用于我国的工具提供参考, 并为开展更高质量的mHealth APP电子健康干预研究提供启示。方法遵循范围综述的研究方法, 系统检索2008年1月-2022年2月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ISI Web of Science、SCOPUS、CINAHL、PsyINFO、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与mHealth APP质量评价相关的工具开发、验证文献, 提取工具基本信息并采用主题分析法对工具条目内容进行汇总、整合。结果共纳入27篇研究, 涉及14个mHealth APP质量评价工具。评价条目内容的主题分析过程共产生300条初级编码, 归入4个主题, 分别为软件属性、医学科学、行为科学、用户体验。结论 mHealth APP作为多领域交叉的产物, 其质量面临多重考验。目前已有的质量评价工具侧重点各异, 其中科学性评价源于mHealth APP的特殊定位, 需要更多重视。同时, 不同评价视角可能是影响质量评价结果的潜在因素, 而用户作为关键环节其需求需要进一步聚焦与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医疗 应用程序 评价工具 范围综述
原文传递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参与护理干预方案的构建 被引量:5
13
作者 于甜栖 孙国珍 +4 位作者 高敏 王洁 刘沈馨雨 黄杨曦 鲍志鹏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4-420,共7页
目的构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参与护理干预方案,为提高患者运动参与度提供指导。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文献,以患者健康参与模型为理论指导,构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参与护理干预方案初稿。2022年5月—6月,通过德尔菲法对18名专... 目的构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参与护理干预方案,为提高患者运动参与度提供指导。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文献,以患者健康参与模型为理论指导,构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参与护理干预方案初稿。2022年5月—6月,通过德尔菲法对18名专家进行函询,征询专家意见并修订,形成方案终稿。结果经过2轮函询后18名专家意见趋于一致,专家权威系数为0.831,第2轮函询后,条目重要性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302(P<0.001),条目变异系数为0~0.185,最终形成的干预方案包括空白期、觉醒期、依赖期、自我实现期4个分期,每个分期均包含3个干预视角,共23条具体措施。结论构建的运动康复参与护理干预方案具有科学性,能为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参与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运动疗法 康复护理 德尔菲技术
原文传递
心力衰竭患者心理资源损耗与恢复过程的质性研究
14
作者 孙姝怡 孙国珍 +5 位作者 高敏 王洁 于甜栖 刘沈馨雨 汤志杰 温高芹 《中华护理杂志》 2024年第6期706-712,共7页
目的探索心力衰竭患者心理资源损耗与恢复过程的特征。方法基于自我损耗理论,采用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方法,于2022年9月—11月,对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心血管内科16例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采用Colaizzi七步法对资料进行... 目的探索心力衰竭患者心理资源损耗与恢复过程的特征。方法基于自我损耗理论,采用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方法,于2022年9月—11月,对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心血管内科16例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采用Colaizzi七步法对资料进行分析、提炼。结果共提炼出急性心理损耗源(角色转换导致心理应激、生理痛苦引发心理资源危机),慢性心理损耗源(躯体症状导致原有行为习惯改变、持续的不适症状令患者备受煎熬、不确定性使患者深陷反刍思维、治疗费用加重经济负担),自我损耗表现(消极思维模式与浅层认知加工、复杂交织的负性情绪、行为执行力弱化),心理资源恢复(激发个人成长,实现自我疗愈;多方资源支持,营造复愈性环境)4个主题,11个亚主题。结论心力衰竭患者病程中存在急、慢性损耗源,可导致多种自我损耗表现,损耗与恢复并存且动态变化。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心理损耗源对患者的影响,判断自我损耗的表现及严重程度,及时采取恢复措施,维持患者心理资源平衡,提高自我调节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损耗 自我调节 心理资源 心力衰竭 质性研究 心理护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