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7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肠内营养在重症脑血管病治疗中的应用
1
作者 刘海超 刘雪芳 王培福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129-0132,共4页
对重症脑血管病治疗中予以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了我院2021年01月至2022年12月之间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重症脑血管病患者80名,通过随机抽签的方式,将他们分成两组,一组是对照组(n=40),一组... 对重症脑血管病治疗中予以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了我院2021年01月至2022年12月之间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重症脑血管病患者80名,通过随机抽签的方式,将他们分成两组,一组是对照组(n=40),一组是观察组(n=40)。其中,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观察组给予肠内营养制剂,比较治疗后1天和21天后,两组的生化指标、 NIHSS评分、21天后的免疫学指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在治疗1天之后,两组中的全部生物指标都和其他观察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治疗21天后,观察组中的全部生物指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1天后,除了IgM、 lgG之外,所有免疫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得分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对重症脑血管病的治疗过程中,通过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营养水平与免疫状态,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同时对于改善患者的近期预后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干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脑血管病 早期肠内营养 生化指标 免疫学指标
原文传递
环醚直接双羰基化合成α,ω-二元羧酸
2
作者 马长坡 赖楹 +3 位作者 赵天歌 张小炫 刘海超 杨维冉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22-129,共8页
二元羧酸是制备聚酰胺、聚酯和聚氨酯的重要中间体,其传统合成途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以己二酸为例,其主要工业生产工艺是利用硝酸氧化KA油,该方法存在KA油产量低和产生大量温室气体N2O等问题.因此,探索工艺绿色、原子有效和采用可再生... 二元羧酸是制备聚酰胺、聚酯和聚氨酯的重要中间体,其传统合成途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以己二酸为例,其主要工业生产工艺是利用硝酸氧化KA油,该方法存在KA油产量低和产生大量温室气体N2O等问题.因此,探索工艺绿色、原子有效和采用可再生原料的二元羧酸制备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环醚和多元醇很容易从生物质原料中得到,以它们为原料,通过双羰基化直接制备二元羧酸,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反应途径.但目前大多数文献报道由环醚或多元醇通过羰基化反应生成的产物主要是C+1单羧酸.本课题组一直致力于碘催化生物质衍生的多元醇的加氢脱氧,研究发现,在特定的反应条件下,多元醇可以选择性地形成多碘取代化合物的中间体.受此启发,本文报道了一种由环醚或多元醇形成二碘代物中间体,然后直接通过双羰基化反应生成对应的C+2二羧酸的新策略.由于己二酸是最重要的二元羧酸之一,且四氢呋喃(THF)可以从丰富的生物质衍生的糠醛中获得,本文重点研究了通过双羰基化反应直接利用THF合成己二酸.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以铑盐为催化剂,碘为促进剂,乙酸和水为混合溶剂,在170℃,CO和H_(2)条件下,THF可以84%的产率转化为己二酸.循环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体系在5次循环后仍能够稳定运行.该催化体系不仅适用于各种环醚,也适用于不同的伯二醇合成对应的C+2α,ω-二元羧酸.通过对反应中间体进行检测以及控制实验研究发现,选择性生成1,4-二碘丁烷中间体是进一步双羰基化制备己二酸的关键,而生成烯烃中间体和单碘代物中间体是形成副产物戊酸的主要原因.在实验结果和文献研究基础上,提出了THF转化为己二酸的反应机理.在反应中,活性铑常以Rh(I)的形式存在,并且从质谱中观察到了[Rh(CO)_(2)I_(2)]−阴离子,它可以在羰基化条件下由不同的铑前体(例如RhCl_(3))经过CO和碘还原后衍生.具体反应步骤为,首先铑催化剂催化H2和I2生成HI,然后THF与HI反应生成1,4-二碘丁烷中间体,此中间体经过铑催化活化在两端分别进行羰基化反应,最终生成产物己二酸.通过质谱检测到两个推测的中间体,进一步证实该反应机理.综上,本文为己二酸、戊二酸和其他重要的二羧酸(如1,7-庚二酸和1,8-辛二酸)的有效合成提供了一种新策略,为二元羧酸的高效、绿色合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 ω-二元羧酸 双羰基化 环醚 多元醇 己二酸
下载PDF
Tf_(2)O活化苯基次磷酸直接合成双硫代磷酸酯
3
作者 刘海超 徐文博 权正军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25-33,54,共10页
使用Tf_(2)O为活化剂,DMAP为稳定剂,活化易得的苯基次磷酸产生磷双阳离子等价物,原位生成的阳离子等价物与各种含SH化合物进行偶联反应,合成相应的双硫代磷酸酯.该方法操作步骤简单,无需金属催化剂,底物适用性广泛,为合成磷硫化合物提... 使用Tf_(2)O为活化剂,DMAP为稳定剂,活化易得的苯基次磷酸产生磷双阳离子等价物,原位生成的阳离子等价物与各种含SH化合物进行偶联反应,合成相应的双硫代磷酸酯.该方法操作步骤简单,无需金属催化剂,底物适用性广泛,为合成磷硫化合物提供了一种新颖且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基次磷酸 磷双阳离子等价物 双硫代磷酸酯 活化
下载PDF
关于岩土工程基坑边坡失稳加固技术的探讨——以日照岚山疏港铁路工程对应项目为例
4
作者 刘海超 《价值工程》 2024年第3期149-151,共3页
本文以日照岚山疏港铁路工程对应项目为例,围绕岩土工程基坑边坡失稳加固技术展开探讨。通过研究基坑边坡的失稳原因及其加固方法,发现基坑边坡的失稳主要受到土壤侧向压力、水分运移等因素的影响;对比不同加固技术的有效性,发现排水系... 本文以日照岚山疏港铁路工程对应项目为例,围绕岩土工程基坑边坡失稳加固技术展开探讨。通过研究基坑边坡的失稳原因及其加固方法,发现基坑边坡的失稳主要受到土壤侧向压力、水分运移等因素的影响;对比不同加固技术的有效性,发现排水系统和土体改良是最有效的措施,能显著提高边坡的稳定性;此外,还发现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和工程管理也对边坡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这些结果表明,在岩土工程中,理解边坡失稳机制并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工程风险,并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基坑边坡 失稳加固 技术探讨
下载PDF
膀胱癌组织微RNA-212、微RNA-137、微RNA-200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预测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后复发的效能研究
5
作者 张家兴 张际青 +5 位作者 杨云波 唐伟 刘海超 刘桂迁 李卫旗 裴志圣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727-732,共6页
目的 探讨膀胱癌组织微RNA-212(miRNA-212)、微RNA-137(miRNA-137)、微RNA-200(miRNA-200)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预测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TURBT)术后复发的效能。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21年6月河北燕达医院100例膀胱癌病人,比... 目的 探讨膀胱癌组织微RNA-212(miRNA-212)、微RNA-137(miRNA-137)、微RNA-200(miRNA-200)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预测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TURBT)术后复发的效能。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21年6月河北燕达医院100例膀胱癌病人,比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及不同病理特征病人miRNA-212、miRNA-137、miRNA-200表达,并根据术后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未复发组。比较两组miRNA-212、miRNA-137、miRNA-200表达,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iRNA-212、miRNA-137、miRNA-200预测复发的价值,比较不同miRNA-212、miRNA-137、miRNA-200表达水平病人复发率。结果 癌组织miRNA-212为2.03±0.56低于癌旁组织4.52±1.18(P<0.05),癌组织miRNA-137、miRNA-200表达分别为2.69±0.45、24.56±7.39,高于癌旁组织的1.28±0.30、7.33±2.21(P<0.05);随着组织学分级、TNM分期递增,miRNA-212表达逐渐降低,miRNA-137、miRNA-200表达逐渐升高(P<0.05);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病人miRNA-212低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RNA-137、miRNA-200高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P<0.05);复发组miRNA-212(1.73±0.39)低于未复发组(2.28±0.44)(P<0.05),复发组miRNA-137、miRNA-200分别为3.06±0.72、37.96±12.18,高于未复发组2.35±0.40、22.86±7.50(P<0.05);miRNA-212高水平病人复发率低于低水平病人,miRNA-137、miRNA-200高水平病人复发率高于低水平病人(P<0.05)。结论 膀胱癌组织miRNA-212、miRNA-137、miRNA-200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联合检测对TURBT后复发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可作为预测术后复发的一种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微RNA-212 微RNA-137 微RNA-200 肿瘤复发 局部
下载PDF
三氧化钨基催化剂在纤维素选择性转化合成二元醇反应中的活性相态
6
作者 刘玥 章伟 刘海超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3期56-63,共8页
纤维素是自然界最丰富的生物质资源,大量来源于农林废弃物.近年来,人们相继发展了以纤维素为原料合成高附加值化学品的多条路径,它们有望替代目前相应的化石资源路径.其中,以碳化钨(W_(2)C)、三氧化钨(WO_(3))和钨酸(H_(2)WO_(4))为代... 纤维素是自然界最丰富的生物质资源,大量来源于农林废弃物.近年来,人们相继发展了以纤维素为原料合成高附加值化学品的多条路径,它们有望替代目前相应的化石资源路径.其中,以碳化钨(W_(2)C)、三氧化钨(WO_(3))和钨酸(H_(2)WO_(4))为代表的钨基催化剂表现出选择性断裂糖分子C-C键的独特催化性质,结合不同种类的共催化剂,可以将纤维素直接解聚转化为乙二醇、1,2-丙二醇、乙醇和乳酸等多种重要的C2,3产物.然而,钨基催化剂在纤维素反应中的真实状态和活性相结构尚不确定.W_(2)C最早被报道可以高效催化纤维素直接转化为乙二醇.随后,我们发现晶态WO_(3)也具有相似的催化性能,W_(2)C在反应后其表面被WO_(3)所覆盖.在纤维素反应中,氢气可以将H_(2)WO_(4)还原为钨青铜(H_(x)WO_(3))物种.本文以WO_(3)和H_(2)WO_(4)为代表性钨基催化剂,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研究反应前后的结构性质,结合反应动力学,对比不同粒径大小的WO_(3)催化剂的活性,识别它们在纤维素转化反应中的真实活性相态.纤维素反应在478 K, 6 MPa H_(2)条件下的水中进行, Ru/C为加氢催化剂.纤维素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与WO_(3)的用量密切相关,随着WO_(3)的添加并将其用量逐渐增加到1.0 g,纤维素转化率从12.5%提高到23.5%,乙二醇选择性从7.5%增至51.5%,而己糖醇选择性则从64.7%下降到16.9%.XRD结果表明, WO_(3)反应前呈现单斜相(m-WO_(3)),而反应后转变为t-H_(0.33)WO_(3),后者在空气中暴露1 h后又被氧化为m-WO_(3).进一步通过时间分辨XRD和UV-Vis光谱表征发现,在纤维素反应条件下的还原气氛中,WO_(3)经由WO_(3)→H_(0.23)WO_(3)→H_(0.33)WO_(3)的路径被还原,反应后在暴露的空气中又被氧化为起始状态的WO_(3).同样, H_(2)WO_(4)也经历了相似的变化过程.在纤维素反应中被还原为t-H_(0.33)WO_(3),而暴露到空气中时则被氧化为WO_(3),但并未转变为起始的H_(2)WO_(4).对于W, WO_(2)和W_(2)C,在反应后它们的表面几乎被WO_(3)层覆盖, 95%以上的表面物种为WO_(3).显然,无论钨基催化剂的初始状态如何不同,在纤维素转化合成乙二醇反应条件下和暴露空气后,都会经历WO_(3)→H_(x)WO_(3)→WO_(3)的氧化还原循环.本文还研究了在纤维素反应中WO_(3)和H_(x)WO_(3)的溶解性质,即它们呈现多相催化剂还是均相催化剂的特征.尽管常温下WO_(3)在水中不溶解,但是在纤维素反应的较高温度条件下,其在水中的溶解性质尚不清楚.为此,采用了两种不同粒径和比表面积的WO_(3)样品:一个晶粒尺寸为25 nm,比表面积为18 m^(2)/g,而另一个晶粒尺寸为63 nm,比表面积为1.9 m^(2)/g.它们在催化纤维素反应中,前者表现出较高的转化率和乙二醇选择性.该催化活性与粒径和比表面积密切相关的特性反映出WO_(3)/H_(x)WO_(3)是以多相催化剂形式参加反应.进一步通过测量水的电导,发现从室温到453 K, WO_(3)和H_(x)WO_(3)的存在不能改变水的电导,证明它们在纤维素反应条件下的高温水中也不发生溶解.综上所述,在纤维素反应的还原性气氛中,钨基催化剂经历WO_(3)→H_(0.23)WO_(3)→H_(0.33)WO_(3)的还原过程,而反应后H_(0.33)WO_(3)物种暴露在空气中则被氧化为WO_(3).在纤维素反应过程中, WO_(3)和H_(x)WO_(3)不发生溶解,而是以多相形态催化纤维素转化为二元醇,揭示了钨基催化剂在还原反应条件下的真实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三氧化钨 钨青铜 乙二醇 加氢
下载PDF
润滑膜厚测量的双色光干涉强度调制方法 被引量:38
7
作者 刘海超 郭峰 赵国垒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2-287,共6页
提出一种红绿双色光干涉强度调制技术(DIIM)对球盘接触润滑油膜厚度进行测量.利用接触区外部干涉图像中红、绿分量强度值之差得到调制信号,并由此得到对应特征点的条纹干涉级次,进而由干涉强度得到接触区内任一点膜厚.运用多光束干涉理... 提出一种红绿双色光干涉强度调制技术(DIIM)对球盘接触润滑油膜厚度进行测量.利用接触区外部干涉图像中红、绿分量强度值之差得到调制信号,并由此得到对应特征点的条纹干涉级次,进而由干涉强度得到接触区内任一点膜厚.运用多光束干涉理论对所提出的测量技术进行了原理分析,讨论了所用双色光的光波长、半峰全宽、测量介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最后,应用该技术分别对球盘接触的静态间隙和动态油膜厚度进行测量,结果与经典理论有很好的一致性,证明了该技术的可行性.对试验所用的双色激光光源(红光653 nm、绿光532 nm),光学量程可达4μm.由于光强衰减小且能避免干涉级次计数,该方法可高效测量润滑油膜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色光干涉 强度调制 多光束干涉 弹性流体动压润滑油膜 干涉级次
原文传递
固体碱负载酞菁钴硫醇氧化催化剂的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刘海超 杨锡尧 +1 位作者 冉国朋 闵恩泽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742-745,共4页
将CoPc(SO3Na) 4 或CoPc[N(CH3) 3I]4 和CoPc(SO3Na) 4 二元混合物 ,负载在Mg(Al)O载体上制成的催化剂 ,能有效脱除喷气燃料中的硫醇。后者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优于前者。Mg(Al)O负载CoPc(SO3Na) 4 催化剂运转32 4h后活性下降 ,脱硫醇率... 将CoPc(SO3Na) 4 或CoPc[N(CH3) 3I]4 和CoPc(SO3Na) 4 二元混合物 ,负载在Mg(Al)O载体上制成的催化剂 ,能有效脱除喷气燃料中的硫醇。后者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优于前者。Mg(Al)O负载CoPc(SO3Na) 4 催化剂运转32 4h后活性下降 ,脱硫醇率低于 60 % ,硫醇硫质量分数高于 2× 1 0 - 5;而Mg(Al)O负载二元混合物催化剂在运转4 80h后 ,脱硫醇率仍可达 85% ,硫醇硫质量分数低于 1 4× 1 0 - 5。XRD和ESR表征表明 ,前者活性下降的原因主要是Mg(Al)O载体上酞菁钴分子聚集。用带有正电荷和负电荷基团的二元水溶性酞菁钴混合物制备催化剂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酞菁钴分子的聚集 ,改善催化剂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酞菁钴配合物 固体碱 脱硫醇催化剂 氧化 炼油
下载PDF
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凝血功能血清TNF-α hs-CRP Hcy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3
9
作者 刘海超 闫建炜 +1 位作者 温宏峰 王培福 《河北医学》 CAS 2021年第1期150-156,共7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疗效和安全性及对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凝血功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13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疗效和安全性及对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凝血功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13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7例,采用基础治疗+阿替普酶,联合组采用基础治疗+阿替普酶+丁苯酞,治疗2周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评估、检测并比较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脑梗死体积、血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S100β)、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活化时间(APTT)、TNF-α、hs-CRP、Hcy。结果:联合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脑梗死体积、NSE、S100β均与本组治疗前相比降低,且联合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IB、D-D均与本组治疗前比较降低,APTT、PT升高;且联合组治疗后FIB、D-D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APTT、PT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NF-α、hs-CRP、Hcy均与本组治疗前比较降低,且联合组治疗后TNF-α、hs-CRP、Hcy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阿替普酶治疗相比,联合丁苯酞可以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效果,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凝血功能,降低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阿替普酶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功能 凝血功能 炎症
下载PDF
负载离子对型酞菁钴双功能硫醇氧化催化剂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海超 杨锡尧 +1 位作者 冉国朋 闵恩泽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918-924,共7页
将分别带有正、负电荷基团的季铵盐酞菁钴CoPc[N(CH3 ) 3 I]4 和磺酸盐酞菁钴CoPc(SO3 Na) 4溶解在一起 ,负载在由水滑石热分解而成的MgAl复合氧化物碱性载体上 ,制成负载离子对型酞菁钴催化剂 ,其所具有的碱性、氧化性双功能的特征能... 将分别带有正、负电荷基团的季铵盐酞菁钴CoPc[N(CH3 ) 3 I]4 和磺酸盐酞菁钴CoPc(SO3 Na) 4溶解在一起 ,负载在由水滑石热分解而成的MgAl复合氧化物碱性载体上 ,制成负载离子对型酞菁钴催化剂 ,其所具有的碱性、氧化性双功能的特征能够有效地催化 1 辛硫醇氧化 .当这两种酞菁钴配合物的摩尔比为 1时 ,催化活性最高 ,并且稳定性也有较明显的改善 .这种双功能催化剂体系具有酶催化的特点 ,即遵循双底物 ( 1 C8H17SH和O2 )Michaelis Menten动力学规律 ;表观活化能Ea=5 0 .4kJ·mol-1.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二元酞菁钴混合物的负载量 ,单位酞菁钴中心的活性基本保持恒定 ,表明形成的二聚体络合物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酞菁钴分子的聚集 ,改善催化剂的性能 .同时 ,增大Mg(Al)O载体量即碱中心数 ,有利于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的提高 .这类新型双功能催化剂具有工业应用的前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酞菁钴 催化剂 硫醇 氧化 炼油 脱硫醇
下载PDF
润滑油膜光干涉测量系统与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海超 郭峰 黄柏林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6-121,共6页
光干涉是润滑油膜厚度测量中最广泛采用的手段,干涉图像的光强与色度学信息反映出接触区内部油膜的厚度与形状。概述光干涉技术在油膜测量领域的发展历程,介绍比色法、光谱分析法、相对光强法等3种典型的光干涉油膜测量方法和新发展的... 光干涉是润滑油膜厚度测量中最广泛采用的手段,干涉图像的光强与色度学信息反映出接触区内部油膜的厚度与形状。概述光干涉技术在油膜测量领域的发展历程,介绍比色法、光谱分析法、相对光强法等3种典型的光干涉油膜测量方法和新发展的双色光光强调制测量方案。阐述润滑油膜测量光干涉测量系统的理论建模方法和系统设计的关键,并展望光干涉油膜测量系统的发展方向,如开发专用的光干涉油膜测量仪器,实现多光源的同步测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油膜 光干涉 厚度测量 双色光干涉
下载PDF
唐鱼热休克蛋白60基因cDNA克隆及表达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海超 陈辉辉 +1 位作者 覃剑晖 马徐发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35-639,共5页
采用RT-PCR和RACE技术,成功克隆了唐鱼(Tanichthys albonubes)热休克蛋白60基因cDNA全长序列,命名为TaHSP60(GenBank登录号:HM234132)。研究表明:该基因序列全长为2 486bp,5'端非翻译区(URT)102bp,3'URT 656bp,开放阅读框(ORF)1... 采用RT-PCR和RACE技术,成功克隆了唐鱼(Tanichthys albonubes)热休克蛋白60基因cDNA全长序列,命名为TaHSP60(GenBank登录号:HM234132)。研究表明:该基因序列全长为2 486bp,5'端非翻译区(URT)102bp,3'URT 656bp,开放阅读框(ORF)1 728bp,编码575个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表明唐鱼HSP60与斑马鱼(Danio rerio)的相似性高达96.2%,与鲫(Carassius auratus)、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大西洋鲑(Salmo salar)以及非洲爪蟾(Xenopus tropicalis)的相似性分别为93.2%、89.7%、88.3%和83.8%。Clustal X比对结果表明:该序列含有典型的mt-HSP60特征序列、ATP结合位点,以及C末端保守的重复区域GGM。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唐鱼HSP60与斑马鱼HSP60聚为一支,二者亲缘关系较近。荧光定量PCR显示唐鱼HSP60的mRNA在肝脏、肌肉、鳃、鳍条、眼睛、卵巢、肠道和脑等8种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肝脏中表达量最高,而在鳃和鳍条呈微量表达。统计分析表明,其他各组织与肝脏相比均有显著差异。铜暴露后,唐鱼肝脏HSP70mRNA表达水平分别在48h和96h出现上调,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鱼(Tanichthys albonubes) 热休克蛋白60(HSP60) 克隆 表达 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马铃薯在摆动分离筛上的动力学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刘海超 王春光 顾丽霞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0-72,81,共4页
针对马铃薯在收获过程中的碰撞损伤问题,本试验设计了马铃薯在摆动分离筛上的动力学测试试验台,分别进行了室内试验和田间试验。通过将无线三维加速度传感器置入马铃薯内部,采集了两种典型薯形的马铃薯在不同筛分速度的三维加速度信号,... 针对马铃薯在收获过程中的碰撞损伤问题,本试验设计了马铃薯在摆动分离筛上的动力学测试试验台,分别进行了室内试验和田间试验。通过将无线三维加速度传感器置入马铃薯内部,采集了两种典型薯形的马铃薯在不同筛分速度的三维加速度信号,获得马铃薯在筛面上的碰撞强度。本试验研究为马铃薯动力学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同时为马铃薯收获、分选等机械化生产设备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度传感器 马铃薯 动力学 马铃薯收获机 摆动分离筛
下载PDF
橡胶厚制品硫化工艺优化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海超 杨卫民 +3 位作者 商文禄 安瑛 张金云 谭晶 《橡胶工业》 CAS 2016年第11期688-692,共5页
利用ANSYS热分析模块,得到圆柱形橡胶厚制品在传统工艺条件下的温度变化过程,并绘出制品不同位置胶料的硫化效应曲线。根据橡胶材料的硫化条件,计算得到其最小硫化效应及最大硫化效应,结果发现传统工艺条件下的制品在内层达到最小硫化... 利用ANSYS热分析模块,得到圆柱形橡胶厚制品在传统工艺条件下的温度变化过程,并绘出制品不同位置胶料的硫化效应曲线。根据橡胶材料的硫化条件,计算得到其最小硫化效应及最大硫化效应,结果发现传统工艺条件下的制品在内层达到最小硫化效应时外层严重过硫。改变工艺条件,通过APDL参数化语言设计,实现由5级硫化温度与9级硫化加热时间组成的45组不同工艺条件的循环分析、结果存储及自动筛选,得到硫化质量满足要求且效率相对较高的工艺组别。结果表明,采用APDL参数化语言,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能够实现橡胶厚制品硫化工艺条件的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厚制品 硫化 工艺优化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海底单层保温管管端热缩防水帽开发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海超 吕喜军 +2 位作者 相政乐 赵利 王洪洲 《石油工程建设》 2011年第6期12-14,19,共4页
海底单层保温管管端采用辐射交联型热缩防水帽进行防水密封,是目前常用的形式之一。文章介绍了一种无接缝直筒型热缩防水帽及其配套的高温、高剪切热熔型胶粘剂的研究开发成果。试验结果表明,开发的海底管道专用热缩防水帽及其高温、高... 海底单层保温管管端采用辐射交联型热缩防水帽进行防水密封,是目前常用的形式之一。文章介绍了一种无接缝直筒型热缩防水帽及其配套的高温、高剪切热熔型胶粘剂的研究开发成果。试验结果表明,开发的海底管道专用热缩防水帽及其高温、高剪切热熔型胶粘剂的高温剪切强度达到0.67 MPa(80℃),满足≥0.6MPa的试验目标要求;在0.7~0.8 MPa静水压试验条件下,经过30 d的连续试验,不发生透水现象,说明该防水帽可在20~50 m的水深工况下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管道 单层保温管 热缩防水帽 辐射交联 热熔胶
下载PDF
少林功夫的开发经验对民俗体育文化传承发展的启示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海超 张振东 翟昕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9-61,89,共4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等方法对河南省地方政府关于少林功夫的开发、保护、发展措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认为:少林功夫的开发具有政策积极引导、商业化成功运作、现代传媒广泛参与、扩大开放性交流、创办专业性杂志和大...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等方法对河南省地方政府关于少林功夫的开发、保护、发展措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认为:少林功夫的开发具有政策积极引导、商业化成功运作、现代传媒广泛参与、扩大开放性交流、创办专业性杂志和大力发展武术专门学校等开发经验。同时研究指出:不同表现形式的民俗体育文化应采取不同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方式,如果照搬少林功夫的开发经验,盲目地追求民俗体育文化的市场化、产业化,就会出现过度或掠夺式开发,阻碍民俗体育文化的良性传承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林功夫 民俗体育文化 开发经验
下载PDF
误诊为精神分裂症的抗NMDA受体脑炎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海超 张绿明 +4 位作者 闫建炜 万志荣 白晋 王凌霄 王培福 《临床误诊误治》 2019年第7期12-16,共5页
目的 探讨抗N-甲基-D-门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脑炎的临床特点、诊治措施、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 对我院近期收治的误诊为精神分裂症的抗NMDA受体脑炎3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文3例分别因精神行为异常26... 目的 探讨抗N-甲基-D-门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脑炎的临床特点、诊治措施、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 对我院近期收治的误诊为精神分裂症的抗NMDA受体脑炎3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文3例分别因精神行为异常26d、发作性四肢抽搐20d,精神行为异常12d、发作性肢体抽搐8d及精神行为异常24d入院。3例均有生活应激事件史,早期均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后行脑脊液及血清抗NMDA受体抗体检测均阳性,确诊为抗NMDA受体脑炎。2例经免疫治疗后痊愈,伴有畸胎瘤1例在免疫治疗的基础上行手术切除后痊愈。3例随访至今无复发。结论 抗NMDA受体脑炎多因生活应激事件诱发,主要表现为精神行为异常,早期易误诊为精神分裂症。医务人员特别是精神科医生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对疑似者应尽早行抗NMDA受体抗体检测,以提高早期诊断率,减少或避免误诊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N-甲基-D-门冬氨酸受体脑炎 误诊 精神分裂症
下载PDF
滑块轴承时变润滑油膜厚度测量系统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海超 郭峰 +1 位作者 郭亮 黄柏林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3-47,共5页
建立了基于双色光干涉的滑块轴承油膜厚度测量系统,对时变工况下滑块轴承瞬态润滑油膜厚度进行测量。首先,介绍了系统的硬件配置及工作原理。接着,分析了双色光干涉的等效波长测量方法与分辨率。然后,给出了利用双色激光干涉图像中黑色... 建立了基于双色光干涉的滑块轴承油膜厚度测量系统,对时变工况下滑块轴承瞬态润滑油膜厚度进行测量。首先,介绍了系统的硬件配置及工作原理。接着,分析了双色光干涉的等效波长测量方法与分辨率。然后,给出了利用双色激光干涉图像中黑色特征条纹对等效波长进行干涉级次计数,并结合红绿光强调制的信息判断出对应的单色光的干涉级次,进而得到滑块轴承瞬态油膜厚度的方法。理论和测量结果表明:所搭建系统能够实现滑块轴承时变膜厚测量,测量分辨力为0.6 nm;油膜测量范围为10 nm^5.5μm,精度为22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块轴承 双色光干涉 时变 润滑油膜 厚度测量
下载PDF
第九章 生物质催化转化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海超 李宇明 《工业催化》 CAS 2016年第6期81-136,共56页
9.1生物质简介9.1.1生物质的定义众所周知,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是如何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降低温室气体排放。近年来,随着石油、煤炭等化石资源储量的逐渐减少,许多新能源的研究日益兴起。生物质是一类重要的可再生能源,... 9.1生物质简介9.1.1生物质的定义众所周知,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是如何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降低温室气体排放。近年来,随着石油、煤炭等化石资源储量的逐渐减少,许多新能源的研究日益兴起。生物质是一类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在绿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催化转化 温室气体排放 可再生能源 能源需求 资源储量 新能源
下载PDF
中心工作下沉:基层治理结构的重组及后果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清 刘海超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8-121,172,共15页
进入新时代以来,国家资源、任务与监督密集向基层社会强力输送。为了回应基层治理的需求,基层政府出现了中心工作下沉的新变化。与中心工作制相比,中心工作下沉中的权力配置、组织结构、动员机制与考评机制等都发生了相当的变化,其结果... 进入新时代以来,国家资源、任务与监督密集向基层社会强力输送。为了回应基层治理的需求,基层政府出现了中心工作下沉的新变化。与中心工作制相比,中心工作下沉中的权力配置、组织结构、动员机制与考评机制等都发生了相当的变化,其结果是从科层动员机制发展成为科层动员与社会动员的复合机制。基层政府中心工作下沉的新变化,展现了新时代以来基层政府面对组织任务与组织资源张力情况下的主动调适与机制创新。基层政府希冀通过动员和整合乡村资源来回应国家政权建设的历史进程,完成国家渗透的任务。然而,中心工作下沉也导致了基层形式主义的意外后果,出现“忙而不动”式执行空转、“甩锅”式任务与责任转移、“重完成轻质量”式信息汲取扭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治理 中心工作 治理结构 国家政权建设 形式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