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经济带来低效内卷还是公平竞争:对同龄群体收入收敛趋势的观察
1
作者 刘渝琳 李晓梅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8-61,共24页
文章通过对“内卷-竞争”的量化识别分析数字经济如何影响中国同龄群体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通过拓宽竞争方式与竞争范围营造了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缓解了“内卷”带来的努力收益回报下降的不利影响,使同龄收入差距总... 文章通过对“内卷-竞争”的量化识别分析数字经济如何影响中国同龄群体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通过拓宽竞争方式与竞争范围营造了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缓解了“内卷”带来的努力收益回报下降的不利影响,使同龄收入差距总体上呈逐年收敛趋势且对不同年龄群体的影响具有异质性:数字经济的发展有效降低了40岁以下群体的同龄收入差距,但对40岁以上同龄群体的作用却相反。数字经济通过互联网的工作用途和机会型创业两条竞争路径更加强化了对同龄收入差距的收敛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同龄群体中,相比中等技能水平群体,低技能和高技能水平群体从数字经济发展中获益更多;数字经济对农村群体的收入促进效应更大;同时,女性受益于数字经济的收入溢价更高。因此,加快数字化进程,使同龄人不同群体充分享受数字经济红利,对缩小同龄收入差距进而迈向共同富裕提供了新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同龄收入差距 内卷 竞争
下载PDF
数字要素参与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福音吗——基于阶层流动和收入差距双重维度的经验证据
2
作者 李何波 刘渝琳 陈翊旻 《南开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7-158,共22页
作为不可或缺的新型生产资料和重要战略资源,数字要素为驱动经济增长、优化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新的时代机遇。本文将宏观数据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18年数据相结合,从阶层流动、收入差距双重维度探讨数字要素参与能否为扩大... 作为不可或缺的新型生产资料和重要战略资源,数字要素为驱动经济增长、优化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新的时代机遇。本文将宏观数据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18年数据相结合,从阶层流动、收入差距双重维度探讨数字要素参与能否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带来福音?研究发现:数字要素参与在畅通不同收入群体向上流动通道的同时削弱了收入相对剥夺效应,改善了收入分配结构。其作用机制在于数字要素通过助推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优化家庭资产配置,提升家庭收入创造能力和增值能力,带来阶层流动机会的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人力资本投资和社会保障在数字要素参与对非农就业和金融市场参与发挥的促进作用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强化了“提低、扩中”的数字红利效应。本文为探索数字要素参与助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赋能共同富裕的可行路径提供新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要素参与 中等收入群体 收入差距 阶层流动 金融市场参与
下载PDF
中国老年人口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造 被引量:14
3
作者 刘渝琳 王路 赵卿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54-158,共5页
通过比较老年人口生活质量与一般人口生活质量的区别,在界定了老年人口生活质量涵义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法分析并构造了老年人口生活质量的指标体系及权重确定,这为中国老年人口生活质量的评判及提高奠定了较为具体的、可操作的依据.
关键词 老年人口 生活质量 指标体系
下载PDF
经济增长下的FDI、环境污染损失与人力资本 被引量:78
4
作者 刘渝琳 温怀德 《世界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8-55,共8页
本文就中国的经济增长、FDI、环境污染损失与人力资本的关系问题,提出了7个待验证命题,并运用2000~2005年面板数据进行了验证。FDI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但也增加了我国的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损失成为经济增长与吸引FDI的代价。高人力... 本文就中国的经济增长、FDI、环境污染损失与人力资本的关系问题,提出了7个待验证命题,并运用2000~2005年面板数据进行了验证。FDI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但也增加了我国的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损失成为经济增长与吸引FDI的代价。高人力资本更利于经济增长,而且从质和量上利于吸收FDI,以及利于遏制环境污染,中人力资本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增长,但吸收FDI的作用不明显,并且不利于遏制环境污染。整体上,我国已出现“污染避难所”现象。目前中国吸引FDI的核心问题已不仅是能否促进经济增长,而应更加关注如何避免FDI带来的污染问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的核心建议是,促进高人力资本积累,继续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外商直接投资 人力资本 环境污染损失
下载PDF
FDI与工业污染排放物的空间面板模型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刘渝琳 郑效晨 王鹏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2-148,共7页
本文以FDI的环境效应为切入点,利用Moran I指数对我国FDI与工业污染排放物的空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变量的空间相关性检验结果以及对比传统面板模型实证结果来说明引入空间计量的必要性,最后通过空间滞后模型(SAR)和空间... 本文以FDI的环境效应为切入点,利用Moran I指数对我国FDI与工业污染排放物的空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变量的空间相关性检验结果以及对比传统面板模型实证结果来说明引入空间计量的必要性,最后通过空间滞后模型(SAR)和空间误差模型(SEM)的计量结果来揭示FDI与环境污染的空间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FDI和工业污染排放物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环境污染程度与FDI之间呈"N型"发展关系,并且我国环境污染治理已出现"越治理越严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DI 工业污染排放物 空间效应
下载PDF
基于转型期中国失业问题的思考——奥肯定律的失灵问题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渝琳 郭嘉志 陆建渝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21,共6页
2 0世纪 90年代后 ,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然而中国的失业率并没有因此而显著下降。这种现象与经典的凯恩斯学派理论奥肯定律描述轨迹相背离。通过奥肯定律在中国失灵的理论分析和现实考察可以发现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因此 ,中国在运用... 2 0世纪 90年代后 ,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然而中国的失业率并没有因此而显著下降。这种现象与经典的凯恩斯学派理论奥肯定律描述轨迹相背离。通过奥肯定律在中国失灵的理论分析和现实考察可以发现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因此 ,中国在运用该定律时要充分考虑国情 ,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P增长 失业率 奥肯定律 隐性失业
下载PDF
教育投入与社会保障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联合影响 被引量:25
7
作者 刘渝琳 陈玲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20,共11页
当前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化趋势引起广泛关注。文章使用世代交叠模型研究公共教育和社会保障对收入分配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分析公共教育和社会保障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共教育通过作用于教育投资、社会保障通过作用于有效... 当前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化趋势引起广泛关注。文章使用世代交叠模型研究公共教育和社会保障对收入分配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分析公共教育和社会保障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共教育通过作用于教育投资、社会保障通过作用于有效家庭时间共同影响人力资本积累从而影响收入。一方面,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公共教育和社会保障的增加能够显著地增加收入;另一方面,结合中国城乡实际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本应该起到调节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公共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并没有发挥其收入再分配的功能,反而形成了"逆向调节"的负效应,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对此,文章通过理论与实证得出,缩小我国城乡人均教育投资和社会保障税率差距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障 公共教育 城乡收入差距
下载PDF
劳动力价格与劳动力素质的博弈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刘渝琳 蒲勇健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1-55,共5页
面对我国存在大量劳动力结构性失业的严峻现实,本文从劳动力价格与劳动力素质关系的角度用博弈论的研究方法进行探讨,提出针对不同劳动力素质的差别定价不仅有利于企业获得较好收益,而且有利于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 劳动力价格 劳动力素质 博弈分析 劳动力结构 失业 纳什均衡
下载PDF
试析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在人力资本定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渝琳 曾国平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0-64,共5页
随着高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 ,人力资本已成为继资本和劳动之后推动企业不断发展的“第三资源” ,经济的增长更直接地取决于对人力资本的运作和投资 ,由于我国人力资本市场的发育尚不成熟 ,有市无价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 ,这无疑极大地制... 随着高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 ,人力资本已成为继资本和劳动之后推动企业不断发展的“第三资源” ,经济的增长更直接地取决于对人力资本的运作和投资 ,由于我国人力资本市场的发育尚不成熟 ,有市无价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 ,这无疑极大地制约了人力资本作用的发挥 ,本文在借鉴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基础上 ,针对人力资本的特点 ,对人力资本定价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风险报酬 时间价值 中国 定价模型
下载PDF
异质性劳动力与岗位的匹配研究:基于纳什均衡对我国失业与用工荒问题的解读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渝琳 熊婕 郑效晨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6-63,共8页
本文对DMP模型进行拓展,利用动态规划和纳什博弈研究两个分割的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失业流,并通过教育成本内生化使劳动力在市场之间流动。结论认为,由于教育成本和预期收入不同,在当前的人力资本结构和经济结构下异质性劳动力失业的风险... 本文对DMP模型进行拓展,利用动态规划和纳什博弈研究两个分割的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失业流,并通过教育成本内生化使劳动力在市场之间流动。结论认为,由于教育成本和预期收入不同,在当前的人力资本结构和经济结构下异质性劳动力失业的风险有所不同。若劳动者讨价还价的能力较低,高学历劳动力失业的风险低于低学历劳动力,社会可能出现普遍性失业;若劳动者博弈能力较高,高学历劳动力失业的风险高,社会出现"技工荒"。并且高校毕业生的扩大可能导致高学历的失业问题扩大。这正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困境,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结构和劳动力技能结构之间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性劳动力 岗位空缺 博弈 匹配 用工荒
下载PDF
环境污染损失的货币化估算与政策建议 被引量:12
11
作者 刘渝琳 温怀德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6-111,共6页
1989~2004年.我国环境污崇损失增长速度低于GDP和外贸增速,尤其是1998年以来,其增速明显趋缓;环境污染损失与出口同步增长,与进口的增长不同步:人均GDP与人均环境污染损失遵循倒“U”形曲线关系;人均环境污染与人均外贸也遵循... 1989~2004年.我国环境污崇损失增长速度低于GDP和外贸增速,尤其是1998年以来,其增速明显趋缓;环境污染损失与出口同步增长,与进口的增长不同步:人均GDP与人均环境污染损失遵循倒“U”形曲线关系;人均环境污染与人均外贸也遵循这一关系年已在2004年达到了二次曲线顶点,外贸搏蛙使库兹涅茨曲线实现拐点。这反映了外贸、GDP与污染经济损失之间的关系虽然呈现出不一致的变化,但却有规律可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损失 外贸 GDP 库兹涅茨曲线 货币化估算
下载PDF
透视中国FDI流入的出口贸易结构效应——基于改革开放以来时间序列数据检验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渝琳 周靖祥 曹勤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3-34,共12页
本文研究 FDI 流入的出口贸易结构效应,并将其界定为贸易方式与贸易商品两种结构效应,通过经验数据深入分析其变化的原因。实证结果表明:FDI 的出口贸易结构效应呈现周期性波动,周期界于3-5年;直接与间接效应差异巨大,动态变化同样呈现... 本文研究 FDI 流入的出口贸易结构效应,并将其界定为贸易方式与贸易商品两种结构效应,通过经验数据深入分析其变化的原因。实证结果表明:FDI 的出口贸易结构效应呈现周期性波动,周期界于3-5年;直接与间接效应差异巨大,动态变化同样呈现周期性,正效应与负效应并存。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国际直接投资贸易结构正效应发挥的政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DI 外汇储备 劳伦斯指数 变参数模型
下载PDF
农民工生活质量的现状及成因分析——来自重庆市农民工样本的调查 被引量:18
13
作者 刘渝琳 刘明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1-36,共6页
农民工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非工非农"群体,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十分欠缺。在重庆市农民工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其生活质量的现状及特征,揭示农民工生活质量不高的外在原因与内在矛盾,建立与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与改革户籍制... 农民工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非工非农"群体,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十分欠缺。在重庆市农民工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其生活质量的现状及特征,揭示农民工生活质量不高的外在原因与内在矛盾,建立与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与改革户籍制度对提升农民工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生活质量 成因分析
下载PDF
全要素生产率、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1
14
作者 刘渝琳 李敬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9-124,共6页
笔者以1992年~2010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各省份全要素生产率,实证研究了全要素生产率、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要素生产率在东部地区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而在... 笔者以1992年~2010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各省份全要素生产率,实证研究了全要素生产率、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要素生产率在东部地区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而在中、西部则是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FDI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呈倒U型的关系,东、中部地区的省份大都进入了抛物线的右边部分,而西部地区则多数处于左半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外商直接投资 城乡收入差距
下载PDF
公共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挤出效应”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渝琳 贾天美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25-28,共4页
关键词 公共资本 经济增长 影响 “挤出效应” 投资 经济发展 中国
下载PDF
我国社会保障基尼系数的讨论与估算 被引量:12
16
作者 刘渝琳 陈书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8-34,共7页
本文认为社会保障作为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对人均社会福利收入分配的补充与调整。本文采用相对平均差的基尼系数方法对我国社会保障差异化程度进行离散型数据分析,发现我国社会保障基尼系数值较高,但总体上有缩小趋势,其中,主... 本文认为社会保障作为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对人均社会福利收入分配的补充与调整。本文采用相对平均差的基尼系数方法对我国社会保障差异化程度进行离散型数据分析,发现我国社会保障基尼系数值较高,但总体上有缩小趋势,其中,主要表现在养老保险与其他社会保险项目发展的不平衡性与区域差异性。所以应进一步加强全民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制度建设,促进工伤、失业保险制度的协同发展,建立全国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协调各社会保险项目的平衡发展关系对于缩小社会保险基尼系数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障 基尼系数 二次分配
下载PDF
政府优惠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双门槛效应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刘渝琳 刘明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7-99,共13页
本文构建了一个政府优惠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理论模型,探寻政府优惠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利用我国1985-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政府优惠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非线性效应,即在经... 本文构建了一个政府优惠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理论模型,探寻政府优惠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利用我国1985-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政府优惠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非线性效应,即在经济发展初期,合理的政府优惠政策能显著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但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政府优惠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会逐渐减弱,甚至会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负面效应。对此,本文提出政府应该调整与出台不同的优惠政策以促进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优惠政策 区域经济发展 双门槛效应
下载PDF
相关分析理论在重庆市产业结构与就业关系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渝琳 曾国平 李洁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25-127,共3页
针对重庆市产业结构不十分合理,就业状况不佳的现状,利用统计学中的相关分析理论和弹性理论分析了产业结构与就业的高度相关关系,指出发展第三产业是解决重庆市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相关分析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就业问题 重庆
下载PDF
FDI与中国贫困变动非线性关系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渝琳 林永强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0-102,共13页
本文利用平滑转移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结合我国1990-2010年间数据,对我国FDI在贫困减少方面的作用加以研究。结果认为:(1)FDI对我国贫困减少有显著影响,且具有很强的非线性特征;(2)不同层面的FDI流入速度对贫困减少的影响程度亦有所不同,... 本文利用平滑转移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结合我国1990-2010年间数据,对我国FDI在贫困减少方面的作用加以研究。结果认为:(1)FDI对我国贫困减少有显著影响,且具有很强的非线性特征;(2)不同层面的FDI流入速度对贫困减少的影响程度亦有所不同,显示出FDI贫困减少效应的"区域依赖性";(3)FDI的减贫效应在1990—1995年间,对于国家、城镇、农村三个层面的贫困减少都有高区制的减贫效应。之后,城镇地区和全国总体而言,FDI的减贫机制多处于低区制内。最后,文章运用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证明了FDI与中国贫困减少之间关系的非对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DI 贫困减少 非线性 平滑转移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下载PDF
激励相容约束下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的设计与实验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渝琳 王志珏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3-128,F0003,共7页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国家虽为农民工制定了一系列工伤保险条例,但这些法规却始终难以有效执行,本文认为其根本原因是政府难以全面监督企业,现行的工伤保险制度存在"道德风险"问题。政府应采用激励机制引导企业自愿参与...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国家虽为农民工制定了一系列工伤保险条例,但这些法规却始终难以有效执行,本文认为其根本原因是政府难以全面监督企业,现行的工伤保险制度存在"道德风险"问题。政府应采用激励机制引导企业自愿参与工伤保险。为此,本文以委托—代理模型为基础,提出了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改进路径,并通过实验经济学的方法模拟分析了该制度设计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工伤保险 激励相容 实验经济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