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产品中重金属风险评估的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37
1
作者 刘潇威 何英 +1 位作者 赵玉杰 秦莉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18,共4页
对环境污染物重金属导致农产品安全方面的风险评估研究进展进行了调查。参考了世界卫生组织/世界粮农组织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欧盟、英国、美国等农产品中重金属风险评估案例。农产品中重金属风险评估有自身的特点,危... 对环境污染物重金属导致农产品安全方面的风险评估研究进展进行了调查。参考了世界卫生组织/世界粮农组织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欧盟、英国、美国等农产品中重金属风险评估案例。农产品中重金属风险评估有自身的特点,危害鉴定的数据较少,膳食摄入量估计主要是总膳食研究。此外,近年来MonteCarlo模拟等数理统计分析手段在重金属风险分析中的应用为科学合理的决策提供了更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安全 环境污染物 重金属 风险评估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粮食中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及其代谢物残留量 被引量:23
2
作者 刘潇威 李凌云 +7 位作者 吕俊岗 买光熙 李红 王娴 周如意 韩玉 王璐 李卫键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1-113,共3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荧光检测法测定了粮食(大米、小麦、玉米、大豆)中9种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及代谢物残留量。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0.01~0.03mg/kg,加标平均回收率为70.7%~108.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8%。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氨基甲酸酯 粮食 残留
下载PDF
蔬菜、水果中MRSM技术在农业标准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潇威 买光熙 +1 位作者 刘长武 王一茹 《中国标准化》 1999年第9期33-33,37,共2页
农业标准化是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只有对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领域实施全过程的标准化管理和有效监测,才能促进农产品质量的全面提高,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扩大农产品出口贸易,提高农业生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 农业标准化是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只有对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领域实施全过程的标准化管理和有效监测,才能促进农产品质量的全面提高,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扩大农产品出口贸易,提高农业生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介绍的“蔬菜、水果中农药多残留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水果 MRSM技术 农业标准化
下载PDF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蔬菜、水果中的氨基甲酸酯杀虫剂及其代谢物残留 被引量:74
4
作者 刘长武 刘潇威 +4 位作者 翟广书 刘凤枝 买光熙 陈勇 王一茹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5-257,共3页
采用乙腈提取、固相萃取浓缩、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柱后衍生 荧光检测法测定了蔬菜、水果中8种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及其代谢物残留量。采用加标法(添加水平为0 10,0 50mg/kg)测定了氨基甲酸酯杀虫剂及其代谢物的回收率,其平均回收率为70%... 采用乙腈提取、固相萃取浓缩、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柱后衍生 荧光检测法测定了蔬菜、水果中8种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及其代谢物残留量。采用加标法(添加水平为0 10,0 50mg/kg)测定了氨基甲酸酯杀虫剂及其代谢物的回收率,其平均回收率为70%~120%,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20%(n=3),最低检出限范围为0 0042~0 0106mg/kg。该方法的测定结果满足多残留农残的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法 测定 蔬菜 水果 氨基甲酸酯杀虫剂 代谢物 农药残留量 分析
下载PDF
蔬菜水果中25种有机氯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 被引量:40
5
作者 刘长武 刘凤枝 +4 位作者 翟广书 刘潇威 买光熙 陈勇 王一茹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99-502,共4页
采用固相萃取替代传统的液 液萃取技术和柱层析前处理技术 ,使蔬菜、水果中有机氯 2 5种农药残留迅速得到分离、净化和浓缩 .用双柱双ECD气相色谱同时定性、定量测定 2 5种有机氯农药残留 ;2 5种农药在 6种蔬菜、水果中 3个浓度添加水... 采用固相萃取替代传统的液 液萃取技术和柱层析前处理技术 ,使蔬菜、水果中有机氯 2 5种农药残留迅速得到分离、净化和浓缩 .用双柱双ECD气相色谱同时定性、定量测定 2 5种有机氯农药残留 ;2 5种农药在 6种蔬菜、水果中 3个浓度添加水平 ,平均回收率为 70 %— 12 0 % ,变异系数小于 2 0 % ,在HP 1和HP 17柱上最低检出限分别为 :0 0 0 11— 0 0 6 0 0mg kg ,0 0 0 10— 0 75 75mg kg .一个蔬菜、水果样品经一次处理 ,在 1 0— 1 5小时内即可完成农药残留的检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水果 有机氯 农药残留 检测 固相萃取
下载PDF
快速溶剂(ASE)提取、凝胶渗透色谱(GPC)联合固相萃取(SPE)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的多环芳烃 被引量:45
6
作者 张茜 刘潇威 +4 位作者 罗铭 王璐 李红 王迪 徐亚平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71-777,共7页
建立了采用快速溶剂提取(ASE),固相萃取(SPE)与凝胶渗透色谱(GPC)协同净化方法,使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荧光检测器(HPLC-UV-FLD)串联检测土壤中多环芳烃类化合物多残留的检测方法.通过对加速溶剂提取仪提取条件,凝胶渗透色谱和固相萃取... 建立了采用快速溶剂提取(ASE),固相萃取(SPE)与凝胶渗透色谱(GPC)协同净化方法,使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荧光检测器(HPLC-UV-FLD)串联检测土壤中多环芳烃类化合物多残留的检测方法.通过对加速溶剂提取仪提取条件,凝胶渗透色谱和固相萃取净化条件的优化,确定土壤中多环芳烃类化合物多残留的前处理方法:提取溶剂为丙酮∶二氯甲烷(V∶V,50∶50),提取温度120℃,GPC在线浓缩系统真空腔真空度为130mbr/140mbr,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柱净化,5mL二氯甲烷作为洗脱剂.方法回收率在62.9%—118.9%之间,RSD为0.6%—1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加速溶剂萃取 凝胶渗透色谱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
原文传递
二氯喹啉酸在稻田水、土壤和作物中残留动态研究 被引量:27
7
作者 王一茹 刘长武 +2 位作者 牛成玉 刘潇威 蒋奇彦 《环境科学》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7-30,共4页
二氯喹啉酸为高效、低毒新型除草剂。在天津和吉林2年2地水田残留实验结果表明,此药在田水和茎叶中消解很快。二氯喹啉酸在田水中的半衰期分别为0.8d(天津)和2d(吉林)。在茎叶中的半衰期小于1d。该农药在土壤中残留较低... 二氯喹啉酸为高效、低毒新型除草剂。在天津和吉林2年2地水田残留实验结果表明,此药在田水和茎叶中消解很快。二氯喹啉酸在田水中的半衰期分别为0.8d(天津)和2d(吉林)。在茎叶中的半衰期小于1d。该农药在土壤中残留较低,消解较快,半衰期约为6d;在土壤中均未检出二氯喹啉酸代谢物.按推荐剂量421.5-525g/hm2,施药1次,施药间隔期为96-105d,糙米中二氯喹啉酸残留量均小于0.005mg/kg,远远低于最高残留限量,对人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氯喹啉酸 稻田水 土壤 作物 残留量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土壤中13种三嗪类除草剂残留量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36
8
作者 李卫建 聂志强 +3 位作者 蔡彦明 刘潇威 王璐 李红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11-215,共5页
采用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GC-NPD)方法,建立了同时测定土壤中13种三嗪类除草剂(脱乙基阿特拉津、莠去通、西玛津、莠去津、扑灭津、特丁津、敌草净、赛克津、西草净、莠灭净、扑草净、异丙净、甲氧丙净)残留量的方法。土壤样品用乙腈-... 采用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GC-NPD)方法,建立了同时测定土壤中13种三嗪类除草剂(脱乙基阿特拉津、莠去通、西玛津、莠去津、扑灭津、特丁津、敌草净、赛克津、西草净、莠灭净、扑草净、异丙净、甲氧丙净)残留量的方法。土壤样品用乙腈-水混合提取剂经超声波提取20min,弗罗里硅土(Florisil)固相萃取柱净化后,毛细管柱分离样品,NPD测定。结果表明,13种三嗪类除草剂在0.05~5.0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添加回收率在72.7%~128.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4%~20.5%;方法的检出限在0.001~0.005mg·kg-1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三嗪类除草剂 气相色谱法 多残留检测技术
下载PDF
污染土壤不同粒级团聚体中铅的富集特征及其与叶类蔬菜铅吸收之间的相关性 被引量:18
9
作者 郑顺安 陈春 +4 位作者 郑向群 梁军锋 刘潇威 沈跃 李松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56-564,共9页
研究土壤重金属团聚体颗粒组微域环境的空间分异,对阐明土壤重金属环境行为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铅(Pb)在土壤不同粒级团聚体组分中分布及其与蔬菜吸收相关性方面的研究仍然比较缺乏。选取22种典型土壤,采用盆栽试验通过人工添加硝酸... 研究土壤重金属团聚体颗粒组微域环境的空间分异,对阐明土壤重金属环境行为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铅(Pb)在土壤不同粒级团聚体组分中分布及其与蔬菜吸收相关性方面的研究仍然比较缺乏。选取22种典型土壤,采用盆栽试验通过人工添加硝酸铅的方法,测定分析了这些土壤不同粒级团聚体组分中Pb含量及其与两种叶菜(苋菜和空心菜)Pb吸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粒径大小对于Pb在土壤中分布有显著影响:各粒级Pb含量为71.3~2245.4mg·kg-1,根据各粒级组分分布,可计算出2~0.5mm粒级Pb含量占全量的比例为1.21%~28.96%,0.5~0.25mm粒级Pb所占比例为1.98%~22.15%,0.25~0.05mm粒级Pb所占比例为3.29%~38.41%,0.05~0.002mm粒级Pb所占比例为4.94%~68.17%,<0.002mm粒级Pb所占比例为2.30%~56.50%。Pb在红壤等14种土壤不同粒级团聚体中分布随着粒径减少大致呈递增趋势,黏粒组的团聚体普遍呈现出Pb富集现象;在潮土等8种土壤中,Pb在不同粒级团聚体中分布呈现双峰分布趋势,在黏粒组和粗砂组团聚体中都出现富集现象。此外,pH、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和活性氧化铁等对不同粒级团聚体中Pb的富集系数有显著作用。粉粒组团聚体中Pb含量与叶菜类蔬菜Pb的吸收呈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团聚体 叶菜 分布 吸收 相关性
下载PDF
外源复合菌系对堆肥纤维素和金霉素降解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秦莉 高茹英 +4 位作者 李国学 刘潇威 李红 刘岩 王璐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20-823,共4页
采用野外堆肥装置,通过在以鸡粪和秸秆为原料的高温堆肥中加入经过驯化构建的具有降解纤维素和金霉素双重功能的复合菌系,研究了接菌处理对提高堆肥效率和降解抗生素类兽药污染物的效果。结果表明,该复合菌系对纤维素降解有明显的促进作... 采用野外堆肥装置,通过在以鸡粪和秸秆为原料的高温堆肥中加入经过驯化构建的具有降解纤维素和金霉素双重功能的复合菌系,研究了接菌处理对提高堆肥效率和降解抗生素类兽药污染物的效果。结果表明,该复合菌系对纤维素降解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接菌处理堆肥中的纤维素含量到堆肥结束时从开始的22.00%减少到8.25%,减少了62.5%,而CK和CK+金霉素两个未接菌处理分别减少了54.28%和53.78%。同时,高温堆肥过程本身对金霉素就具有一定的降解作用,CK和CK+金霉素两个未接菌处理对金霉素的降解效果差异不大,降解率在60%左右;接种复合菌系处理的金霉素降解率达82.23%,显著高于CK和CK+金霉素两个未接菌的对照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堆肥 复合菌系 纤维素 金霉素 降解
下载PDF
QuEChERS方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土壤中20种抗生素 被引量:29
11
作者 孟明辉 贺泽英 +3 位作者 徐亚平 王璐 彭祎 刘潇威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72-1679,共8页
为建立一种基于Qu ECh ERS(快速Quick、简单Easy、廉价Cheap、高效Effective、耐用Rugged、安全Safe)同时测定土壤中20种抗生素多残留的分析方法,土样经提取液(EDTA,乙腈∶磷酸盐)提取、分散固相萃取材料(PSA,C18)净化后,采用液相色谱... 为建立一种基于Qu ECh ERS(快速Quick、简单Easy、廉价Cheap、高效Effective、耐用Rugged、安全Safe)同时测定土壤中20种抗生素多残留的分析方法,土样经提取液(EDTA,乙腈∶磷酸盐)提取、分散固相萃取材料(PSA,C18)净化后,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进行测定。通过试验优化了不同提取方法、净化吸附剂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在7个添加水平(2.0、5.0、10.0、20.0、50.0、100.0、200.0μg·kg^(-1))下具有良好的回收率,回收率范围为61.4%~118.9%,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0%(n=5);绝大多数抗生素的方法定量限为2.0~5.0μg·kg^(-1),R2大于0.990。该方法可应用于农业土壤样品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ECHERS 抗生素 多残留分析 土壤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下载PDF
蔬菜水果中27种有机磷农药残留快速扫描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刘长武 翟广书 +4 位作者 买光熙 刘潇威 刘凤枝 陈勇 王一茹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60-363,共4页
利用乙腈直接萃取后浓缩进样,用双柱双FPD气相色谱同时定性、定量测定27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结果表明,27种农药在6种蔬菜、水果中3个浓度添加水平,平均回收率为70%~120%,变异系数小于20%;在HP-1和HP-17柱上最低检出限分别为:0.0104~0.8... 利用乙腈直接萃取后浓缩进样,用双柱双FPD气相色谱同时定性、定量测定27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结果表明,27种农药在6种蔬菜、水果中3个浓度添加水平,平均回收率为70%~120%,变异系数小于20%;在HP-1和HP-17柱上最低检出限分别为:0.0104~0.8625mg·kg-1和0.0065~0.1725mg·kg-1。在两个柱上,辛硫磷的方法检出限较低,分别为0.8625mg·kg-1和0.1725mg·kg-1。一个蔬菜、水果样品经一次处理,在1.0h内即可完成农药残留的检测,确定有无超标和违禁农药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水果 有机磷农药 残留量 扫描检测方法
下载PDF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苹果 梨中氯氰菊酯联苯菊酯和氟氯氰菊酯的残留量 被引量:31
13
作者 买光熙 刘潇威 +2 位作者 翟广书 陈勇 刘长武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0-262,275,共4页
利用乙腈提取、氧化铝和弗罗里硅土填料净化的前处理方法,研究了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同时测定苹果、梨中氯氰菊酯、联苯菊酯和氟氯氰菊酯残留量的方法。结果表明,用20mL10%丙酮/石油醚作为淋洗液,0.5mg·L-1水平时苹果、梨在两种填... 利用乙腈提取、氧化铝和弗罗里硅土填料净化的前处理方法,研究了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同时测定苹果、梨中氯氰菊酯、联苯菊酯和氟氯氰菊酯残留量的方法。结果表明,用20mL10%丙酮/石油醚作为淋洗液,0.5mg·L-1水平时苹果、梨在两种填料的回收率都在90%—120%之间;在0.05mg·L-1水平时,苹果、梨在弗罗里硅土柱上,3种菊酯都达到了90%—110%的满意结果;而在氧化铝柱上,只有联苯菊酯和氟氯氰菊酯达到90%—110%的结果,氯氰菊酯只达到64.8%和61.5%的结果。综合考虑,利用弗罗里硅土柱对这3种菊酯的净化效果较好,高低浓度均符合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气相色谱 氯氰菊酯 联苯菊酯 氟氯氰菊酯 残留量 农药
原文传递
模拟降雨条件下22种典型土壤镉的淋溶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16
14
作者 郑顺安 陈春 +4 位作者 郑向群 刘书田 师荣光 刘潇威 沈跃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67-873,共7页
搞清模拟降雨条件下重金属在农田土壤中的淋溶特性,有利于阐释重金属的保蓄性能与迁移转化机制.本研究选取了全国22种典型土壤,通过室内土柱试验,探讨雨水作用下土壤镉的淋溶和释放特征,并对影响土壤镉淋溶特性的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搞清模拟降雨条件下重金属在农田土壤中的淋溶特性,有利于阐释重金属的保蓄性能与迁移转化机制.本研究选取了全国22种典型土壤,通过室内土柱试验,探讨雨水作用下土壤镉的淋溶和释放特征,并对影响土壤镉淋溶特性的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2种土壤Cd的释放过程大致分为两类,第1类包括吉林黑土、吉林暗棕壤、吉林黑钙土等7种土壤,此类土壤在整个淋溶过程中淋出液Cd2+浓度极低,未超过地下水水质Ⅲ级标准.第2类包括天津潮土、江西红壤、河北褐土等剩余15种土壤,其Cd释放分为两个阶段,淋溶量未超出4 L时,淋出液中Cd2+浓度较高,对地下水及环境威胁较大;超出4 L后,Cd释放速率明显变缓,浓度降低至Ⅲ级标准以下.逐步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土壤中Cd含量、阳离子交换量(CEC)、游离氧化铁含量及pH对降雨作用下土壤Cd释放有重要作用,四者累计的决定系数达到了0.9609,其中土壤中Cd含量所占权重最高,且对累计释放量作用为正,其次为CEC,作用为负.游离铁和pH合计所占权重较低,作用也为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溶 模拟降雨 影响因子
原文传递
凝胶渗透色谱净化-气质联用法测定土壤中三嗪类除草剂 被引量:15
15
作者 聂志强 李卫建 +4 位作者 刘潇威 王璐 李红 罗铭 秦莉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80-83,共4页
建立了以超声波提取、凝胶渗透色谱净化(GPC)、HP.5MS石英毛细管柱分离、EI离子源质谱法测定土壤中13种三嗪类除草剂的多残留检测方法。三嗪类除草剂的添加水平为0.010~0.100mg/kg时,平均回收率为72.1%~118.3%,相对标准... 建立了以超声波提取、凝胶渗透色谱净化(GPC)、HP.5MS石英毛细管柱分离、EI离子源质谱法测定土壤中13种三嗪类除草剂的多残留检测方法。三嗪类除草剂的添加水平为0.010~0.100mg/kg时,平均回收率为72.1%~118.3%,相对标准偏差为2.6%~19.8%(n=4);方法的检出限为0.30—2.50u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三嗪除草剂 凝胶渗透色谱 气质联用
下载PDF
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仪(GC-QTOF)分析土壤中多环芳烃和农药残留 被引量:13
16
作者 罗铭 王璐 +4 位作者 贺泽英 彭祎 王雯雯 曹喆 刘潇威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216-2219,共4页
采用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GC-QTOF)结合振荡提取方式对土壤中农药和多环芳烃进行准确鉴定.利用TOF精确质量数的提取可以有效的抗干扰,得到准确的结果.对土壤样品在0.1 mg·L-1浓度水平进行添加回收率测定,大部分农药和多... 采用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GC-QTOF)结合振荡提取方式对土壤中农药和多环芳烃进行准确鉴定.利用TOF精确质量数的提取可以有效的抗干扰,得到准确的结果.对土壤样品在0.1 mg·L-1浓度水平进行添加回收率测定,大部分农药和多环芳烃的回收率结果在70.0%—120.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5.0%.在0.01 mg·L-1浓度水平下大部分的农药和多环芳烃在土壤基质中均能被检测出来,有很好的灵敏度.本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高,能够对土壤中痕量多组分农药残留和多环芳烃进行准确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仪 土壤 多环芳烃 农药多残留
原文传递
砜嘧磺隆(TITUS)在玉米和土壤中残留分析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黄士忠 刘潇威 +2 位作者 李治祥 凌联银 买光熙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46-248,共3页
报道了砜嘧磺隆( DPX- E9636)在土壤和玉米中的残留测定方法。样品以丙酮提取,二氯甲烷萃取,弗罗里硅土柱净化,气相色谱测定,最小检测量为 0.2× 10- 11 g,土壤、玉米籽和玉米茎叶中的最低检测浓度为 0.002 mg· kg- ... 报道了砜嘧磺隆( DPX- E9636)在土壤和玉米中的残留测定方法。样品以丙酮提取,二氯甲烷萃取,弗罗里硅土柱净化,气相色谱测定,最小检测量为 0.2× 10- 11 g,土壤、玉米籽和玉米茎叶中的最低检测浓度为 0.002 mg· kg- 1,添加标准样品的回收率和变异系数分别为 85.72%、 87.89%、 90.20%和 3.37%、 1.86%、 3.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砜嘧磺隆 气相色谱 费罗里硅土 土壤 玉米 TITUS 残留分析 作物监测
原文传递
中国农业环境监测阶段划分、评判分析与改进思路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铁亮 周其文 +2 位作者 赵玉杰 刘潇威 王敬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69-176,共8页
作为农业环境保护的"前哨"和基础,中国农业环境监测始于20世纪70年代,至今已40余年。多年来,中国农业环境监测不断向前发展,获取了丰富的数据信息,为农业环境保护与管理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近年来,随着农业环境保护与农产品... 作为农业环境保护的"前哨"和基础,中国农业环境监测始于20世纪70年代,至今已40余年。多年来,中国农业环境监测不断向前发展,获取了丰富的数据信息,为农业环境保护与管理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近年来,随着农业环境保护与农产品安全形势变化,农业环境监测需要及时总结与改进。文章基于历史回顾、现状分析、未来发展的宏观视角,运用归纳总结、评判分析、层次分析等方法,全面系统地对中国农业环境监测进行阶段划分、特征概括与评判分析,提出改进目标与思路。结论为:中国农业环境监测可划分为3个阶段,具体为"提出建立阶段(1970~1990年)",主要特征可概括为"理念-思路-机构-职责","应用拓展阶段(1991~2005年)",主要特征可概括为"制度-方案-监测","规范完善阶段(2006年至今)",主要特征可概括为"长期定位-动态趋势-预测预警";从宏观层面评判分析了法律依据、管理机制等问题,中观层面评判分析了规划布局问题,微观层面评判分析了数据管理、结果评价问题;明确了改进目标与思路,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法律法规、解决管理障碍、科学规划布局、开展大数据管理,以及加强科学研究的改进对策,以期推进农业环境监测健康发展,为农业环境保护与管理决策提供持续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环境监测 特征 问题 目标 对策
下载PDF
偏振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中Ni、Cu、Zn、Pb四种重金属元素 被引量:9
19
作者 戴礼洪 刘潇威 +3 位作者 王迪 刘岩 方堃 蒋梦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0-23,共4页
以土壤和水系沉积物标准物质为校准样品,采用粉末样品压片制样,建立了偏振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定土壤中Ni、Cu、Zn、Pb四种重金属元素的方法。该方法分别采用Ge,Zn,Zr等3个不同二次靶对被分析元素进行选择性激发和测定,利用经验... 以土壤和水系沉积物标准物质为校准样品,采用粉末样品压片制样,建立了偏振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定土壤中Ni、Cu、Zn、Pb四种重金属元素的方法。该方法分别采用Ge,Zn,Zr等3个不同二次靶对被分析元素进行选择性激发和测定,利用经验系数和康普顿散射线作内标校正基体效应,优化了元素校准曲线方程,实验结果表明,土壤和水系沉积物标准物质准确度实验结果符合定值要求,方法精密度RSD在1.12%~6.09%之间(n=10),Ni、Cu、Zn、Pb四种重金属元素的检出限分别达到2.54、0.93、0.96、0.98 mg/kg。土壤样品测定值与原子吸收法测定结果一致,该方法准确度、精密度、检出限均能满足土壤检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土壤 重金属 检测
下载PDF
莱克多巴胺免疫亲和柱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迪 杨曙明 +1 位作者 刘潇威 于洪侠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12-816,共5页
用多元酸酐与混合酸酐相结合的方法合成了莱克多巴胺(Rac)抗原,免疫动物获得特异性抗体,并以蛋白A柱纯化得到IgG抗体。琼脂糖凝胶(Sepharose4B)经溴化氰(CNBr)活化后与IgG抗体偶联,制备莱克多巴胺免疫吸附剂。据此建立了尿液... 用多元酸酐与混合酸酐相结合的方法合成了莱克多巴胺(Rac)抗原,免疫动物获得特异性抗体,并以蛋白A柱纯化得到IgG抗体。琼脂糖凝胶(Sepharose4B)经溴化氰(CNBr)活化后与IgG抗体偶联,制备莱克多巴胺免疫吸附剂。据此建立了尿液中莱克多巴胺的免疫亲和柱净化/液相色谱-荧光法(HPLC-FL)测定的分析方法。免疫制备特异抗体50%抑制浓度(IC50)为5μg/L。Sepharose4B经CNBr活化后与2mg抗体的偶联率达87.4%。1mL吸附剂的柱容量为67.57ng。尿液中莱克多巴胺的回收率为76%~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亲和柱 莱克多巴胺 β-受体激动剂 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