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0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刘燕〖油画作品〗
1
作者 刘燕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71-271,共1页
刘燕(1978一),女,汉,四川乐山人,四川师范大学文学(美术学)硕士,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副教授。本作品为2013年度成都理工大学中青年教学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资助项目。
关键词 油画作品 刘燕 四川师范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城乡规划 资助项目 培养计划 骨干教师
下载PDF
刘燕【素描作品】
2
作者 刘燕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42-242,共1页
关键词 素描作品 刘燕
下载PDF
大蒜素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3
作者 刘燕 冯巧婷 蒋明琴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30,共6页
试验探讨了不同水平的大蒜素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确定大蒜素在育肥猪生产中的最适添加水平。试验选择体重相近的健康的“杜×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250头,随机分成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对... 试验探讨了不同水平的大蒜素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确定大蒜素在育肥猪生产中的最适添加水平。试验选择体重相近的健康的“杜×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250头,随机分成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对照组育肥猪饲喂基础饲粮,大蒜素组育肥猪分别饲喂含有50(试验组1)、100(试验组2)、200(试验组3)、400 mg/kg(试验组4)大蒜素的试验饲粮。预试验1周,正式试验期42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3和试验组4育肥猪末重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3的平均日增重提高了11.60%(P<0.05),试验组2和试验组3育肥猪的料重比降低了8.64%和11.96%(P<0.05)。试验组3组育肥猪的宰前活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2、试验组3和试验组4育肥猪的胴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背膘厚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3和试验组4育肥猪的背最长肌pH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滴水损失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试验组1(P<0.05),肌苷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3背最长肌的红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组1(P<0.05),试验组2、试验组3和试验组4背最长肌的剪切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3和试验组4育肥猪背最长肌中的总氨基酸、总必需氨基酸及鲜味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在育肥猪饲粮中添加适量的大蒜素可以提高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改善肌肉品质,大蒜素的最适添加水平为20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素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肉品质 育肥猪
原文传递
黄芪茎叶提取物对仔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4
作者 刘燕 蒋明琴 李进杰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44,共4页
文章旨在探究添加不同水平黄芪茎叶提取物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免疫机能的影响。试验将120头健康的体重(25±0.5)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组10头,试验分别在基础... 文章旨在探究添加不同水平黄芪茎叶提取物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免疫机能的影响。试验将120头健康的体重(25±0.5)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组10头,试验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组)、1.0%(2组)、1.5%(3组)、2.0%(4组)黄芪茎叶提取物,预饲期10d,整个试验为期56d。结果表明:(1)试验3、4组平均日增重较1组分别显著提高11.6%、10.1%(P <0.05),其料重比较1组分别显著降低9.4%、7.0%(P <0.05);(2)试验3、4组粪便中的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的养分表观消化率较1组分别显著提高10.9%、10.8%、10.8%、11.2%、16.5%、15.9%(P <0.05);(3)试验3、4组血清中IgA、IgG、IL-2含量较1组分别显著提高10.8%、11.7%、12.0%、13.7%、22.9%、25.1%(P <0.05),其血清中TNF-α含量较1组分别显著降低20.8%、22.1%(P <0.05)。综上所述,添加1.5%黄芪茎叶提取物可以提高“杜×长×大”二元杂交仔猪的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免疫机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茎叶提取物 仔猪 生长性能 养分表观消化率 免疫机能
下载PDF
TG酶耦合糖基化改性花生饼蛋白质功能特性及其在面包中应用研究
5
作者 刘燕 徐拥军 +3 位作者 郭兴凤 朱婷伟 张丽芬 林凤岩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3-137,共5页
采用谷氨酰胺转氨酶(TG酶)耦合糖基化改性花生饼蛋白质,并研究改性花生饼蛋白质的功能特性及其在面包中的应用。结果表明:B组(花生饼蛋白质与葡萄糖质量比4:1)与未改性花生饼蛋白质相比,面包感官评分最高。改性后花生饼蛋白质的乳化活... 采用谷氨酰胺转氨酶(TG酶)耦合糖基化改性花生饼蛋白质,并研究改性花生饼蛋白质的功能特性及其在面包中的应用。结果表明:B组(花生饼蛋白质与葡萄糖质量比4:1)与未改性花生饼蛋白质相比,面包感官评分最高。改性后花生饼蛋白质的乳化活性和起泡性显著提高。与空白组相比,B组制作的面包的比体积、含水量、弹性显著增加,硬度显著降低。B组面包室温储存10d的霉菌数量略高于A组(花生饼蛋白质与葡萄糖质量比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饼蛋白质 面包 功能特性 应用
下载PDF
泛发性婴儿纤维性错构瘤一例
6
作者 刘燕 刘盟盟 +2 位作者 刘永霞 卢宪梅 刘国艳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4年第3期212-214,共3页
婴儿纤维性错构瘤是一种罕见的婴幼儿浅表软组织良性肿瘤。本文报道1例出生仅7天的婴儿纤维性错构瘤女性患儿。患儿自出生起发现腹部、自右侧腹股沟至右膝关节处泛发淡红色、质韧斑块,无疼痛及瘙痒,表面可见毛发增多。经病理学和免疫组... 婴儿纤维性错构瘤是一种罕见的婴幼儿浅表软组织良性肿瘤。本文报道1例出生仅7天的婴儿纤维性错构瘤女性患儿。患儿自出生起发现腹部、自右侧腹股沟至右膝关节处泛发淡红色、质韧斑块,无疼痛及瘙痒,表面可见毛发增多。经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检查诊断为婴儿纤维性错构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纤维性错构瘤 泛发性
下载PDF
面向医药卫生知识服务系统的学术知识图谱构建与应用研究
7
作者 刘燕 张潇潇 侯丽 《医学信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1-7,30,共8页
目的/意义探析知识服务系统中学术知识图谱的构建框架和方法,为开展基于科技大数据的新型知识服务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提出面向知识服务系统的学术知识图谱构建框架及方案,以医药卫生知识服务系统为例,详细阐述构建步骤及构建过程中的... 目的/意义探析知识服务系统中学术知识图谱的构建框架和方法,为开展基于科技大数据的新型知识服务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提出面向知识服务系统的学术知识图谱构建框架及方案,以医药卫生知识服务系统为例,详细阐述构建步骤及构建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结果/结论基于多类型科技数据资源构建的学术知识图谱有助于更好地开展学术实体的关联挖掘与知识推理,提高科技数据组织管理效率,提供更高效的知识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知识图谱 知识服务系统 科技数据资源 智能检索
下载PDF
高校病理青年医教双师型人才培养与自我成长
8
作者 刘燕 向月 +1 位作者 何琳莉 蹇顺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4期0035-0038,共4页
医学高等院校病理教研室及其附属医院病理科的青年医教双师型人才数目与日俱增。青年医教双师型人才不仅要承担病理学的理论与实验教学,同时还兼顾临床病理诊断和科研创新。但他们刚从高等院校毕业,在理论实验教学、临床病理实践和科学... 医学高等院校病理教研室及其附属医院病理科的青年医教双师型人才数目与日俱增。青年医教双师型人才不仅要承担病理学的理论与实验教学,同时还兼顾临床病理诊断和科研创新。但他们刚从高等院校毕业,在理论实验教学、临床病理实践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经验不足。因此,如何快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病理医教双师型人才亟待解决。本文分享我校病理教研室青年医教双师型人才的培养与其自我成长的心得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青年医师 青年教师 双师型 病理学 培养
下载PDF
生命美学理论对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建设的启发——兼评潘知常新著《我审美故我在——生命美学论纲》
9
作者 刘燕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4-50,共7页
潘知常72万字的新著《我审美故我在——生命美学论纲》是潘知常四十年来生命美学理论研究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巅峰之作,三本书+四十年,200万字,这几乎就是潘知常全部的美学生命,却不亦乎是在新时代重新点亮了中国文化界的思想灯塔。潘知常... 潘知常72万字的新著《我审美故我在——生命美学论纲》是潘知常四十年来生命美学理论研究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巅峰之作,三本书+四十年,200万字,这几乎就是潘知常全部的美学生命,却不亦乎是在新时代重新点亮了中国文化界的思想灯塔。潘知常的生命美学理论不仅为美学界留下了宝贵的学术思想财富,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也提供了宝贵的思想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知常 生命美学 公共文化服务
下载PDF
刘燕书画苑
10
作者 刘燕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3年第10期229-229,共1页
关键词 刘燕
原文传递
浓缩生长因子治疗雄激素性秃发的回顾性研究
11
作者 刘燕 庞静 +6 位作者 张雪青 刘建新 董璐 李建可 王秀环 刘鑫洲 刘国艳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4年第2期95-100,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CGF)治疗雄激素性秃发(androgenetic alopecia,AGA)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集使用CGF治疗的60例AGA患者资料。12例为CGF治疗组,48例为联合治疗组。CGF组和联合治疗组均给予CG... 目的:回顾性分析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CGF)治疗雄激素性秃发(androgenetic alopecia,AGA)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集使用CGF治疗的60例AGA患者资料。12例为CGF治疗组,48例为联合治疗组。CGF组和联合治疗组均给予CGF治疗,连续注射3次,联合组另给予米诺地尔酊外用,口服非那雄胺(男性)或螺内酯(女性)。通过毛发密度和毛囊单位密度改善程度、毛发镜图像特征变化、治疗前后照片以及医生和患者满意度评价综合评估有效性。同时,记录发生局部及全身不良反应的患者例数,以评估安全性。结果:CGF联合治疗组和CGF组治疗后的平均毛囊单位密度较治疗前分别增加了(18.04±11.15)和(8.81±5.77)个/cm 2(均P<0.05),平均毛发密度较治疗前分别增加了(36.43±21.18)和(16.19±12.62)根/cm 2(均P<0.05)。两组之间在改善毛发密度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毛囊单位密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毛囊周围褐色征、黄点征、空毛囊的治疗后改善率均在70%以上,但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医生与患者治疗后满意率均在90%以上。60例患者中仅有2例局部注射部位疼痛明显,3例患者头皮瘙痒。结论:CGF治疗AGA安全有效,联合使用米诺地尔酊和非那雄胺/螺内酯,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缩生长因子 雄激素性秃发 毛发再生
下载PDF
猪丹毒杆菌SpaA优势表位的串联表达及其免疫效果分析
12
作者 李建 张一帜 +7 位作者 李俊平 王秀丽 刘元杰 李旭妮 王甲 彭国瑞 张媛 刘燕 《中国兽药杂志》 2024年第3期10-15,共6页
构建串联SpaA优势表位的猪丹毒亚单位疫苗,对其免疫原性进行研究。将猪丹毒杆菌表面保护抗原A优势表位串联表达,提取并经亲和层析纯化获得重组蛋白,制备亚单位疫苗,分别免疫小鼠和猪,21日后攻毒。成功制备串联SpaA优势表位的猪丹毒亚单... 构建串联SpaA优势表位的猪丹毒亚单位疫苗,对其免疫原性进行研究。将猪丹毒杆菌表面保护抗原A优势表位串联表达,提取并经亲和层析纯化获得重组蛋白,制备亚单位疫苗,分别免疫小鼠和猪,21日后攻毒。成功制备串联SpaA优势表位的猪丹毒亚单位疫苗,2μg重组蛋白可为小鼠抵抗1000MLD强毒攻击提供100%保护,100μg重组蛋白可为猪抵抗1MLD强毒攻击提供100%保护,可为猪抵抗2MLD强毒攻击提供67%保护。串联SpaA优势表位的猪丹毒亚单位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 SpaA 优势表位 猪丹毒 疫苗 免疫原性 攻毒保护
下载PDF
新药科背景下药学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研究与探索
13
作者 徐蓉 侯爱君 +2 位作者 刘燕 孙海英 章文丽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4-207,共4页
随着“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实施和“四新”建设的深化推进,医学教育正面临着重大的改革发展机遇。作为新医科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新药科,将“懂医精药、善研善成”作为其药学人才的培养目标,致力于培养服务生命全周期大健康观和具有创... 随着“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实施和“四新”建设的深化推进,医学教育正面临着重大的改革发展机遇。作为新医科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新药科,将“懂医精药、善研善成”作为其药学人才的培养目标,致力于培养服务生命全周期大健康观和具有创新能力的药学人才。在新药科背景下,应建立和实施“多链融合、协同育人”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从而提升药学生以临床为导向的新药研发观,促进“懂医精药、善研善成”的人才培养目标达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教育 实践能力培养 健康中国
下载PDF
基于血站管理信息系统的业务全流程监督管理体系构建
14
作者 贺韦东 戎志全 +7 位作者 肖晨 黄均磊 呼娜 梁雪峰 蒋丽玥 李彩娜 魏炜 刘燕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55-461,共7页
目的 血站管理者可以实时对血站全流程关键业务运行态势进行全流程掌握,实现对血站业务全流程的监督管理,提升业务工作效率和保障血液质量。方法 从编制依据、血站业务范围、岗位监督管理内容、总体框架设计、管理系统和监督管理界面设... 目的 血站管理者可以实时对血站全流程关键业务运行态势进行全流程掌握,实现对血站业务全流程的监督管理,提升业务工作效率和保障血液质量。方法 从编制依据、血站业务范围、岗位监督管理内容、总体框架设计、管理系统和监督管理界面设计、物理数据库设计、程序开发和上线调试等多个方面,建立业务全流程监督管理体系,并将其与血站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对接,及时、全面地记录从采血到供血全过程的业务流程关键指标信息,通过手机APP的方式进行展示和管理,于2023年投入血站使用后对2023年和2022年总采集量、总制备量、总供应量,以及检验不合格报废率和非检验不合格报废率(不含乳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建立了基于血站管理信息系统的业务全流程监督管理体系的手机APP,实现了“移动办公”式监督管理,2023年正式投入使用后,2023年总采集量、总制备量和总供应量均高于2022年,分别增长5.88%(13 247/225 454 U)、4.73%(24 156/510 698 U)、6.70%(34 814/519 914 U),检验报废率(0.54%,2 868/534 854 U)显著低于2022年(0.60%,3 047/510 698 U)(P<0.01),非检验报废率(不含乳糜)(0.12%,649/534 854 U)显著低于2022年(0.19%,991/510 698 U)(P<0.01)。结论 基于血站管理信息系统的业务全流程监督管理体系的构建,可以满足血站不同管理者不限时间和地点的标准化管理服务需求,实现对业务全流程的监督管理,还可以持续提升血站业务工作和血站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保障血液资源供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站 血站管理信息系统 业务流程 监督管理
原文传递
外周血NLR、NMR、LMR表达与帕金森病的相关性研究
15
作者 宋秋霞 朱力的孜 +2 位作者 郭淼 刘燕 刘鑫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82-87,共6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之比(NLR)、中性粒细胞与单核细胞之比(NM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之比(LMR)表达水平与帕金森病(P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24例原发性PD患者为病历组,23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检测其外周血中NLR、NMR、LMR...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之比(NLR)、中性粒细胞与单核细胞之比(NM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之比(LMR)表达水平与帕金森病(P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24例原发性PD患者为病历组,23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检测其外周血中NLR、NMR、LMR水平。①比较PD组和对照组间的NLR、NMR、LMR水平是否存在差异;②比较PD组按照不同因素分层后NLR、NMR、LMR水平是否存在差异;③分析PD组NLR、NMR、LMR的水平是否与临床特征之间存在相关性。结果①在总体样本中,PD组和对照组间NLR、NMR、LMR水平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按照性别、年龄分层,各亚组PD患者与其相对应正常对照组间NLR、NMR、LMR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PD组按不同因素分层后:A.发病年龄>65岁PD组NLR水平(2.84±1.22)高于发病年龄≤65岁PD组(2.46±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B.女性PD组NMR水平(12.08±3.71)高于男性PD组(10.91±3.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女性PD组LMR水平(5.12±1.72)高于男性PD组(4.43±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C.病程>4年PD组和病程≤4年PD组间、早中晚三期PD组间、三种运动亚型(震颤为主型、姿势不稳/步态障碍型、混合型)PD组间、合并痴呆PD组和未合并痴呆PD组间的NLR、NMR、LM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PD组NLR水平与发病年龄存在正相关(r=0.223,P=0.001),LMR水平与发病年龄存在负相关(r=-0.202,P=0.002);PD组NLR、NMR、LMR水平与病程、H-Y分级、UPDRS-Ⅲ评分、NPI评分不存在相关性(均P>0.05)。结论外周血NLR、NMR、LMR水平在PD患者和正常健康人群间无差异,此三项指标均非导致PD患病的危险因素。NLR在发病年龄>65岁PD患者中的表达水平较发病年龄≤65岁PD患者高;NMR、LMR在女性PD患者中的表达水平较男性PD患者高。PD患者NLR表达水平与发病年龄呈正相关,而LMR表达水平与发病年龄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之比 中性粒细胞与单核细胞之比 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之比
下载PDF
气肿疽梭菌C54-1株的制备与检定
16
作者 任小侠 冯妍 +6 位作者 马欣 刘燕 王团结 杜吉革 潘晨帆 刘世博 张一帜 《中国兽药杂志》 2024年第2期10-17,共8页
为研究气肿疽梭菌C54-1株(CVCC60001)的菌种特性,制备了1批气肿疽梭菌C54-1株,并对菌种的形态及生化特性、培养特性、血清学特性、真空度、纯粹、剩余水分、毒力及免疫原性、16S rDNA等进行检定,以及对于该菌的适宜培养基促生长能力等... 为研究气肿疽梭菌C54-1株(CVCC60001)的菌种特性,制备了1批气肿疽梭菌C54-1株,并对菌种的形态及生化特性、培养特性、血清学特性、真空度、纯粹、剩余水分、毒力及免疫原性、16S rDNA等进行检定,以及对于该菌的适宜培养基促生长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冻干菌种的形态及生化特性、培养特性、血清学特性、真空度、纯粹、剩余水分、毒力及免疫原性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用生物制品规程》二〇〇〇版质量标准的规定。16S rDNA鉴定为气肿疽梭菌,相似度为99.93%。在免疫原性检定中,使用致死剂量攻毒时,免疫组能够4/4被保护,证明该菌明矾苗免疫效果良好。使用商品化梭菌培养基对于该菌培养进行了比对,证实商品化培养基替代厌气肉肝汤的可能性。本研究为气肿疽梭菌的制备和检定提供参考依据,并使用不同培养基进行比对研究,为该菌的稳定培养和疫苗工艺改进提供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肿疽梭菌C54-1株 CVCC60001 毒力 免疫原性 培养基筛选 强化梭菌培养基(RCM) 苏木精-伊红染色法
下载PDF
三联互补强化教育对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口腔功能锻炼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7
作者 卢晶 刘燕 吴小妹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160-163,共4页
目的探讨三联互补强化教育对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口腔功能锻炼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8月于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放疗的70例头颈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与观察组(35例)。对... 目的探讨三联互补强化教育对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口腔功能锻炼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8月于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放疗的70例头颈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与观察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三联互补强化教育。比较两组的口腔功能锻炼情况、生活质量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口腔功能锻炼精确性量表的动作评价与知识口述分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74)量表生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及物质生活状态的各维度分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采取三联互补强化教育干预措施,可明显提升患者口腔功能锻炼的精确度,提升生活质量,还可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放疗 三联互补强化教育 口腔功能锻炼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老年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非HDL-C/HDL-C比值与1年卒中复发的关系研究
18
作者 王欢 刘仲仲 +6 位作者 蔺雪梅 张娜 逯青丽 刘佩 常乔乔 刘燕 吴松笛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4年第4期211-216,共6页
目的:探讨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和HDL-C的比值与老年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1年卒中复发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西安卒中登记研究数据库,连续收集患者入院... 目的:探讨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和HDL-C的比值与老年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1年卒中复发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西安卒中登记研究数据库,连续收集患者入院时的总胆固醇、HDL-C及相关临床信息和确诊起3、6、12个月随访复发性脑卒中事件。非HDL-C通过从总胆固醇中减去HDL-C来计算。非HDL-C/HDL-C比值分别按照连续变量和四分位分组(Q1~Q4)处理。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非HDL-C/HDL-C比值与老年轻型AIS患者1年卒中复发风险之间的关系。并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不同非HDL-C/HDL-C比值的1年卒中复发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老年轻型AIS患者826例。校正相关混杂因素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非HDL-C/HDL-C比值每升高1个单位,1年卒中复发的风险升高54%(HR=1.54,95%CI 1.15~2.07,P=0.004)。与Q1组相比,Q4组的1年卒中复发风险升高2.27倍(HR=3.27,95%CI 1.21~8.81,P=0.019),其他组(Q2和Q3组)中1年卒中复发风险与Q1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趋势检验显示,Q1~Q4组的1年复发风险增加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趋势检验P=0.004)。曲线拟合分析显示随着非HDL-C/HDL-C比值的升高,1年卒中复发的风险逐步升高。四分组的K-M生存分析发现,与其他组相比,Q4组(≥3.58)的1年卒中复发率明显升高。结论:非HDL-C/HDL-C比值升高是老年轻型AIS患者1年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非HDL-C/HDL-C比值≥3.58可显著增加老年轻型AIS患者1年卒中复发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老年 非传统 血脂 复发
下载PDF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节育系统治疗围绝经期妇女异常子宫出血的效果
19
作者 刘燕 周学敏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6期92-94,共3页
目的:观察围绝经期妇女异常子宫出血应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节育系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滕州市工人医院收治的80例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进行诊断性刮宫治疗,... 目的:观察围绝经期妇女异常子宫出血应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节育系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滕州市工人医院收治的80例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进行诊断性刮宫治疗,对照组给予宫血宁胶囊,研究组给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节育系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临床指标及激素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治疗后,两组经期时长短于治疗前,且研究组短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小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小于对照组,月经量少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卵泡刺激素、雌二醇、孕酮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黄体生成素水平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节育系统治疗围绝经期妇女异常子宫出血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调节激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子宫出血 围绝经期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节育系统 宫血宁胶囊 诊断性刮宫
下载PDF
糖尿病并发脓毒症患者应用二甲双胍临床效果分析
20
作者 刘文操 孔瑜 +1 位作者 高凤英 刘燕 《实用医技杂志》 2024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 研究糖尿病并发脓毒症患者应用二甲双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分成常规组和分析组,常规组采用抗生素控制感染、胰岛素纠正血糖、纠正酸中... 目的 研究糖尿病并发脓毒症患者应用二甲双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分成常规组和分析组,常规组采用抗生素控制感染、胰岛素纠正血糖、纠正酸中毒等药物治疗,研究组基于常规治疗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2组患者病死率、治疗效果、乳酸水平、血清炎性因子、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值等变化。采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运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运用t检验。结果研究组治疗病死率(20.0%)显著优于常规组(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0,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达(96.7%)高于常规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93,P<0.05);治疗后研究组炎性因子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及BUN、Scr值,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可能通过在不同的器官中抑制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改善糖尿病并发脓毒症临床症状和脓毒症的肾脏等器官损伤,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脓毒症 二甲双胍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