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参数MRI影像组学评估前列腺癌侵袭性
1
作者 杨静 黄豆豆 +2 位作者 陈峻帆 罗银灯 刘玥希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0-180,共11页
目的 探讨多参数MRI上不同感兴趣区的影像组学模型和结合影像组学、PI-RADS 2.1评分、临床变量的综合模型在评估前列腺癌侵袭性方面的价值。方法 收集本院2018年5月至2022年9月2个医疗中心经病理确诊为前列腺癌患者245例:渝中院区176例... 目的 探讨多参数MRI上不同感兴趣区的影像组学模型和结合影像组学、PI-RADS 2.1评分、临床变量的综合模型在评估前列腺癌侵袭性方面的价值。方法 收集本院2018年5月至2022年9月2个医疗中心经病理确诊为前列腺癌患者245例:渝中院区176例,其中低侵袭性组[Gleason评分≤7(3+4)]77例,高侵袭性组[Gleason评分≥7(4+3)]99例;江南院区69例(低侵袭性组33例,高侵袭性组36例)。所有患者行多参数MRI检查后,在多参数MRI图像上分割2种ROI:肿瘤病变区域(tumor region, TR)和前列腺区域(prostate gland, PG)。评估与前列腺癌侵袭性相关的临床变量,并记录每位患者的PI-RADS 2.1评分。使用逻辑回归算法作为机器学习算法,建立多个前列腺癌侵袭性分层模型:影像组学模型(ModelTR、ModelPG、ModelPG+TR)、影像组学-临床联合模型、影像组学-PIRADS联合模型、临床-PIRADS联合模型和影像组学-临床-PIRADS综合模型。分别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和决策曲线分析(DCA)比较各模型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收益。结合影像组学评分、独立临床变量和PI-RADS2.1评分构建影像组学列线图。通过校准度、区分度和临床应用评价列线图性能。结果 在3种影像组学模型中,ModelPG+TR的AUC值为0.919,高于ModelTR(AUC=0.874)和ModelPG(AUC=0.887)。在联合模型中,影像组学-PIRADS-临床综合模型的AUC为0.954,优于影像组学模型(AUC=0.919)、影像组学-临床联合模型(AUC=0.919)、影像组学-PIRADS联合模型(AUC=0.921)和临床-PIRADS联合模型(AUC=0.769)。列线图在评估前列腺癌侵袭性方面显示出良好的风险分层性能(AUC=0.919)和校准效能。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影像组学模型ModelPG+TR和影像组学-临床-PIRADS综合模型获得了较高的临床净收益。结论 结合前列腺和肿瘤区域特征的影像组学模型可准确评估前列腺癌的侵袭性;结合影像组学、PI-RADS 2.1评分和临床变量的综合模型能进一步提高对前列腺癌侵袭性的评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组学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 前列腺肿瘤 侵袭性 前列腺体积 肿瘤体积
原文传递
中国7省(自治区)汉族高中学生校园欺凌特征调查分析
2
作者 刘志浩 刘玥希 +1 位作者 张树成 廉启国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679-682,686,共5页
目的了解中国7省(自治区)汉族中学生校园欺凌行为特征,为开展中学生校园欺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河北、河南、云南、四川、内蒙古、广西、新疆7个省(自治区)4457名汉族高中生进行校园欺凌状况的问卷调查,... 目的了解中国7省(自治区)汉族中学生校园欺凌行为特征,为开展中学生校园欺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河北、河南、云南、四川、内蒙古、广西、新疆7个省(自治区)4457名汉族高中生进行校园欺凌状况的问卷调查,分析不同欺凌现状、形式、行为中的角色构成。结果4457名汉族高中生校园欺凌发生率为31.0%,被他人欺凌发生率为22.7%,城乡结合部、男生、父母关系不融洽、同学关系不融洽、有过留守经历的高中生欺凌、被欺凌发生率较高(P值均<0.05)。遭受校园欺凌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言语欺凌(25.9%)、关系欺凌(10.8%)、身体欺凌(6.2%)、网络欺凌(5.0%)、财物欺凌(3.1%);5种校园欺凌发生率,男生高于女生,同学关系不融洽者高于融洽者、有留守经历的学生高于无留守经历的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高中生校园欺凌参与角色中,未参与者占61.7%,欺凌者占15.5%,欺凌-被欺凌者占15.5%,被欺凌者占7.3%,不同居住地、年级、性别、父母婚姻、父母关系、同学关系、留守经历和是否独生子女的学生校园欺凌参与角色构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中国高中生遭受校园欺凌情况不容乐观,应开展针对性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族 中学生 校园欺凌 横断面研究
下载PDF
低对比剂用量和低辐射剂量在东芝320排螺旋CT肺动脉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石永贵 舒樱兰 +3 位作者 余菡 刘玥希 彭睿 王世科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16期121-122,共2页
目的:探讨低对比剂用量和低辐射剂量在320排螺旋CT肺动脉血管成像(CTP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因怀疑肺动脉栓塞行CTPA检查的患者4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双低扫描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扫... 目的:探讨低对比剂用量和低辐射剂量在320排螺旋CT肺动脉血管成像(CTP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因怀疑肺动脉栓塞行CTPA检查的患者4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双低扫描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扫描方案。对比两组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有效辐射剂量(ED)、图像质量评分、肺动脉主干的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结果:实验组的CTDI、ED低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的SNR以及CNR低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图像质量均能满足诊断要求,实验组的图像质量评分为4.50±0.688,对照组的图像质量评分3.90±0.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59,P=0.003),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肺动脉主干及左右肺动脉的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低对比剂用量和低辐射剂量在东芝320排CTPA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在获得满足诊断的图像质量同时,降低了对比剂用量和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CTA 肺栓塞 对比剂 低剂量
下载PDF
胸部CT检查优化措施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玥希 朱润莹 +3 位作者 罗银灯 郭大静 陈金华 王小琳 《现代医药卫生》 2020年第19期3009-3012,共4页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优化措施与应用效果。方法对2020年1月20日至2月20日于该院就诊的532例发热患者、763例非发热患者进行低剂量胸部CT检查,从CT检查环境、CT技师岗位设置、CT检查流程...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优化措施与应用效果。方法对2020年1月20日至2月20日于该院就诊的532例发热患者、763例非发热患者进行低剂量胸部CT检查,从CT检查环境、CT技师岗位设置、CT检查流程设计、CT检查机房消毒等方面进行优化,分析院内感染发生情况,以及接诊技师、护士、陪护人员发热情况。结果532例发热患者、763例非发热患者中,确诊COVID-19患者6例,其中1例患者无发热症状;无院内感染发生,所有接诊技师、护士及陪护人员未出现发热症状。结论采用优化的CT检查流程有助于在快速筛查COVID-19患者的同时,有效阻断早期轻症COVID-19患者导致的院内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筛查 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 流程 院内感染
下载PDF
青绿山水画在数字绘画中的创新与应用
5
作者 刘玥希 《漫动作》 2022年第8期0068-0070,共3页
将青绿山水画引入当代艺术品中,旨在继承和发展传统的青绿山水画,但当代青绿山水画的物质语言和形状特征与传统绘画有很大的不同。当代的青绿山水画在表达和形式上继承了传统青绿山水画的精髓,它们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可以使广... 将青绿山水画引入当代艺术品中,旨在继承和发展传统的青绿山水画,但当代青绿山水画的物质语言和形状特征与传统绘画有很大的不同。当代的青绿山水画在表达和形式上继承了传统青绿山水画的精髓,它们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可以使广大观众在审美过程中获得丰富多样的视觉体验。本文介绍了将青绿山水画引入数字绘画的必要性,并着重分析了青绿山水画的表达形式及其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绿山水画 当代艺术 创作表现
原文传递
FECG在子痫前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
6
作者 王彤洁 刘玥希 +2 位作者 胡霞 范莉 于小红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11期142-145,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胎儿心电图(FECG)在子痫前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江油市人民医院2019年8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58例子痫前期患者(孕周在32周至42周之间)和同期在该院接受孕期产检的52例健康孕妇(孕周在32周... 目的:探讨分析胎儿心电图(FECG)在子痫前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江油市人民医院2019年8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58例子痫前期患者(孕周在32周至42周之间)和同期在该院接受孕期产检的52例健康孕妇(孕周在32周至42周之间)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58例子痫前期患者作为子痫前期组,将52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均进行FECG检查,然后对比检查的结果。在完成检查后,对检查结果异常的受检者进行相应的处理。在两组人员完成分娩后,对比其新生儿结局。结果:1)子痫前期组患者中存在FECG检查结果异常患者的占比高于对照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人员新生儿的出生体质量、出生身长、1 min Apgar评分、5 min Apgar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痫前期患者进行FECG检查有助于发现其胎儿宫内窘迫及缺氧等情况。及时对出现上述情况的患者进行相应的处理可改善其新生儿的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心电图 子痫前期 胎儿宫内窘迫 新生儿结局
下载PDF
基于不同感兴趣区的多参数MRI影像组学在前列腺癌侵袭性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杨静 黄豆豆 +4 位作者 陈峻帆 罗银灯 刘玥希 康娟 敬洋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65-1470,共6页
目的观察在多参数MRI上基于不同感兴趣区的影像组学对前列腺癌侵袭性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来自两个不同中心经病理确诊的前列腺癌患者,中心1纳入123例作为训练队列,53例作为内部验证队列。中心2纳入69例患者作为外部验证队列。在... 目的观察在多参数MRI上基于不同感兴趣区的影像组学对前列腺癌侵袭性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来自两个不同中心经病理确诊的前列腺癌患者,中心1纳入123例作为训练队列,53例作为内部验证队列。中心2纳入69例患者作为外部验证队列。在多参数MRI上采用两种不同的分割方式:分割前列腺区域和病灶区域,经过特征提取与降维,得到影像特征集合,利用逻辑回归算法,基于3种组学特征集合建立了3种组学模型:模型1(基于前列腺区域),模型2(基于病灶区域),模型3(基于前列腺+病灶)。分析与前列腺癌侵袭性相关的临床特征,建立影像组学特征+临床特征的联合模型(模型4)。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比较每个模型在评估前列腺癌侵袭性方面的表现。结果基于前列腺区域的感兴趣区保留了57个最佳特征,基于病灶区域的感兴趣区保留了27个最佳特征,基于前列腺区域+病灶区域的感兴趣区域保留了64个最佳特征。与仅分割前列腺区域的模型(AUC 0.89)和仅分割病灶区域的模型(AUC 0.87)相比,同时分割前列腺和病灶的模型(AUC 0.92)在评估前列腺癌侵袭性方面表现更好,并且与结合了组学特征和临床特征的联合模型性能(AUC 0.92)相当。结论结合前列腺和病灶区域的影像组学模型在评估前列腺癌侵袭性方面的性能可能优于仅分割病灶区域或仅分割前列腺区域的影像组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影像组学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