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硒对肝癌细胞凋亡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珊林 施冬云 +1 位作者 潘喜华 付晓颖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553-557,共5页
在小鼠右腋皮下接种H22肿瘤细胞悬液,灌服含硒液(硒酸酯多糖)有抑制皮下肿瘤块生长的作用,在人肝癌细胞株培养液中,加入一定浓度含硒液(20μg/ml、50μg/ml、150μg/ml),能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并促使细胞... 在小鼠右腋皮下接种H22肿瘤细胞悬液,灌服含硒液(硒酸酯多糖)有抑制皮下肿瘤块生长的作用,在人肝癌细胞株培养液中,加入一定浓度含硒液(20μg/ml、50μg/ml、150μg/ml),能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并促使细胞凋亡。与此同时,小鼠血液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提高,血浆和细胞培养液中NO含量升高。探讨硒酸脂多糖引起肝癌细胞凋亡,可能与使抗氧化活性提高、阻遏自由基对癌细胞增殖的介导及促使NO释放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酸脂多糖 自由基 细胞凋亡 GSH-PX 肝癌细胞
下载PDF
大鼠及兔抗氧自由基的代偿效应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刘珊林 施冬云 +1 位作者 姚诗凯 于大江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201-203,共3页
通过对大鼠及兔在不同条件下SOD水平的观察,发现体内存在抗氧自由基的代偿变化。高度缺氧,大鼠的SOD含量变化呈向上再向下的代偿曲线。代偿效应的启动和强弱与自由基过剩刺激有关。外源性药物可提高兔肠缺血体内SOD的代偿能力。
关键词 代偿效应 抗氧自由基 大鼠
下载PDF
半导体激光光针对大鼠脑神经递质和血浆丙二醛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刘珊林 施冬云 +1 位作者 王如瑶 成柏华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34-137,共4页
为探讨低强度激光产生生物效应的机制,采用半导体激光器(波长650nm,功率10mW,连续可调),对雄性SD大鼠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进行颈部“扶突”穴穴位照射,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方法测脑干和尾核中五羟色胺、去甲肾上... 为探讨低强度激光产生生物效应的机制,采用半导体激光器(波长650nm,功率10mW,连续可调),对雄性SD大鼠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进行颈部“扶突”穴穴位照射,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方法测脑干和尾核中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等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用TBA荧光法测定血浆中丙二醛(MDA),同时用氢清除法组织血流仪监测大鼠海马区的脑血流量。结果提示,光照后,海马脑血流量下降,脑干和尾核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明显下降,而血浆中MDA含量略有上升。揭示激光照射“扶突”穴会引起单胺类神经递质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激光 脑神经递质 丙二醛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葡萄糖应激与抗氧化代偿的变化 被引量:25
4
作者 谢飞舟 施冬云 +2 位作者 肖玲 刘精东 刘珊林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利用2型糖尿病不同病程人群空腹及葡萄糖口服应激模型,研究葡萄糖应激对人体自由基代谢指标变化的影响,探讨血糖波动与氧化应激水平和机体抗氧化代偿能力的关系,以探明自由基对糖尿病不同病程的介导规律。方法分为健康对照组(CO)、... 目的利用2型糖尿病不同病程人群空腹及葡萄糖口服应激模型,研究葡萄糖应激对人体自由基代谢指标变化的影响,探讨血糖波动与氧化应激水平和机体抗氧化代偿能力的关系,以探明自由基对糖尿病不同病程的介导规律。方法分为健康对照组(CO)、糖尿病前期组(DP)、糖尿病组(DM)和糖尿病并发症组(DC),每组选30例。氧化应激指标的测定:各组取空腹及口服葡萄糖液(GS)后2 h的肘静脉血各5 mL,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维生素C(VC)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空腹氧化水平各组依次:DC>DM>DP>CO;还原水平除DP组SOD活力高于CO组,各组总体随糖代谢异常程度加剧呈下降趋势。葡萄糖应激2 h后各组自由基氧化还原水平排列类同空腹。GS干预前后比较,干预后各组H2O2水平都有不同程度提高,但还原水平各组有不同,CO与DP组在GS干预后,T-AOC水平比干预前都升高。随糖代谢异常程度加剧,氧化应激水平逐步增高,抗氧化能力逐趋下降,氧化损伤产物MDA增多。GS应激后,CO、DP组的总体抗氧化能力T-AOC显示代偿性增高,而DM、DC组无此效应。结论氧化应激在2型糖尿病的病理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CO与DP组所具的抗氧化代偿能力,提示对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有效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氧化应激 代偿效应 活性氧
下载PDF
丹参酮ⅡA诱导SGC7901胃癌细胞凋亡及机制 被引量:20
5
作者 陈坚 钟良 +3 位作者 钱立平 华正豪 林庚金 刘珊林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7-61,65,共6页
目的观察从丹参中提纯的单体———丹参酮ⅡA(TanⅡA)在体外对SGC7901胃癌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并对其分子机制作初步探讨。方法分别采用不同浓度梯度(1.0、2.0、4.0、6.0、8.0和10.0mg/L)的TanⅡA干预SGC7901胃癌细胞24、48、72h后,用... 目的观察从丹参中提纯的单体———丹参酮ⅡA(TanⅡA)在体外对SGC7901胃癌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并对其分子机制作初步探讨。方法分别采用不同浓度梯度(1.0、2.0、4.0、6.0、8.0和10.0mg/L)的TanⅡA干预SGC7901胃癌细胞24、48、72h后,用四唑盐(MTT)比色法绘制肿瘤细胞生长曲线。采用以上浓度梯度的TanⅡA干预SGC7901细胞24h,或采用10.0mg/L的TanⅡA干预0、12、24、36、48h,应用碘化丙叮(PI)及Annexin V双重染色法,通过流式细胞仪观察SGC7901的细胞周期及凋亡率。用透射电镜直接观察细胞凋亡形态。用RT-PCR检测不同浓度的TanⅡA干预24h后SGC7901细胞p53的mRNA表达。结果MTT法显示TanⅡA具有良好的抑制胃癌增殖作用,并时间、剂量依赖性地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透射电镜下观察到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流式细胞术(FCM)显示TanⅡA可使SGC7901细胞周期阻滞于G1/S期。PCR检测发现随着TanⅡA干预浓度的逐步上升,胞内p53mRNA表达亦逐步上升。结论TanⅡA在体外可通过细胞周期阻滞及诱导凋亡达到良好的抑制胃癌细胞增殖效应,诱导胞内p53基因表达上调是所涉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凋亡 丹参酮 P53
下载PDF
应用量子化学方法研究生育酚结构与抗氧化活性的关系 被引量:17
6
作者 施冬云 李莉 +3 位作者 刘珊林 陈凯先 王沁泌 陈士明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93-199,共7页
采用分子力学和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方法,研究分析不同分子结构的生育酚和一些酚类化合物所具抗氧化作用的构效关系。生育酚的抗氧化活性与易释放活泼氢有关,活性大小与O-H间电子集居数、前线轨道能级及反应终态能量下降值有关,各种... 采用分子力学和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方法,研究分析不同分子结构的生育酚和一些酚类化合物所具抗氧化作用的构效关系。生育酚的抗氧化活性与易释放活泼氢有关,活性大小与O-H间电子集居数、前线轨道能级及反应终态能量下降值有关,各种生育酚模型分子的羟基O-H电子集居数排列顺序α<γ≤β<δ,生育酚自由基转变为醌结构,终态能量下降值顺序为α>γ≥β>δ,与文献报道抗氧化活性的结论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酚 抗氧化 量子化学 自由基 脂质过氧化物
下载PDF
缺氧应激对肝癌细胞代谢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9
7
作者 施冬云 刘珊林 +4 位作者 李浩然 沈新南 俞培忠 程建 龚兴国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69-876,共8页
通过实验阐明在缺氧条件下糖酵解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规律及对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索活性氧(ROS)介导肝癌细胞代谢途径及对相关基因表达和酶活性的调节作用.以SMMC-7721人肝癌细胞和L02正常肝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单纯... 通过实验阐明在缺氧条件下糖酵解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规律及对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索活性氧(ROS)介导肝癌细胞代谢途径及对相关基因表达和酶活性的调节作用.以SMMC-7721人肝癌细胞和L02正常肝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单纯缺氧及加葡萄糖缺氧条件下,观察细胞生长,并检测糖代谢关键酶:丙酮酸激酶(pyruvate-kinase,PK)、己糖激酶(hexokinase,HK)、琥珀酸脱氢酶(succinic dehydrogenase,SDH)、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ic dehydrogenase,IDH)mRNA表达水平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活性.还检测了pkb基因及缺氧诱导因子hif-1的表达.实验结果说明:a.肿瘤细胞较正常细胞具有更强的缺氧耐受性;b.缺氧条件下,糖酵解途径的增强是保证肿瘤细胞能快速增殖的机制之一;c.ROS通过HIF-1介导了糖代谢通路相关酶的基因表达,参与肝癌细胞缺氧信号通路调节,用抗氧化剂干预可以降低肿瘤细胞的缺氧耐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糖酵解 活性氧 缺氧诱导凶子-1 肝癌
下载PDF
MnSOD基因转染对SGC79001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陈坚 林庚金 +4 位作者 唐峰 朱虹光 钱立平 程建 刘珊林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9-23,31,共6页
目的 观察改变胞内MnSOD基因表达水平对SGC7901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电穿孔方法将反义和正义MhSOD cDNA真核表达载体pHβA-SOD(-)/pHβA-SOD(+)转染SGC7901胃癌细胞,400mg/LG418筛选稳定表达克隆并用RT-PCR及Western杂交法鉴... 目的 观察改变胞内MnSOD基因表达水平对SGC7901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电穿孔方法将反义和正义MhSOD cDNA真核表达载体pHβA-SOD(-)/pHβA-SOD(+)转染SGC7901胃癌细胞,400mg/LG418筛选稳定表达克隆并用RT-PCR及Western杂交法鉴定后扩大培养。用pHβA空质粒转染作为对照。放射免疫法检测正义、反义及空载SGC7901胃癌细胞株内的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SOD1)蛋白含量。分别用直接细胞计数法、四唑蓝(MTT)比色法、平皿克隆形成率试验及裸鼠移植瘤模型测定3组细胞在体外、体内的增殖活性。结果 与空载组(Vector—7901)相比,转染正义质粒的MnSOD-7901胃癌细胞呈现抑增殖效应:(1)生长曲线示增殖速度减慢;(2)在平皿上的集落形成能力下降;(3)在裸鼠体内的成瘤性明显受抑制。转染反义质粒的MnSOD-AS7901胃癌细胞则出现促增殖效应:(1)生长曲线示增殖速度加快;(2)在平皿上的集落形成率上升;(3)裸鼠移植瘤生长加速。结论 通过基因转染提高胞内MnSOD的表达可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MnSOD可能是胃癌基因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SOD 基因转染 SGC79001 胃癌 癌细胞增殖 基因表达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纳米超顺磁性铁氧体的制备与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慧荣 李代禧 +2 位作者 刘珊林 纪兰兰 吴晓莹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F05期32-35,共4页
探讨了纳米超顺磁性铁氧体的制备条件及其性能特征。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合成方法:应用化学共沉淀法,反应温度为80℃、pH值为9.0、[Zn2+]∶[Fe2+]为1∶5、反应时间为75min。同时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振动样品... 探讨了纳米超顺磁性铁氧体的制备条件及其性能特征。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合成方法:应用化学共沉淀法,反应温度为80℃、pH值为9.0、[Zn2+]∶[Fe2+]为1∶5、反应时间为75min。同时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进行表征,表明制备的样品为尖晶石结构,平均粒径7.7nm,大小均匀,比饱和磁强度为65.7563Am2/kg,具有良好的超顺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铁氧体 靶向性 稳定性 超顺磁性
下载PDF
α-硫辛酸对缺氧应激肝癌细胞线粒体呼吸率和产能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黄勇超 施冬云 +3 位作者 刘珊林 刘志昕 俞培忠 沈新南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36-442,共7页
通过实验阐明抗氧化剂α-硫辛酸(alpha-lipoic acid,α-LA)对肝癌细胞内活性氧具清除作用,并发现其对肝癌细胞和正常肝细胞增殖有不同作用影响。在缺氧条件下,研究使用抗氧化剂干预对肝癌细胞和正常肝细胞缺氧耐受性、线粒体活性和产能... 通过实验阐明抗氧化剂α-硫辛酸(alpha-lipoic acid,α-LA)对肝癌细胞内活性氧具清除作用,并发现其对肝癌细胞和正常肝细胞增殖有不同作用影响。在缺氧条件下,研究使用抗氧化剂干预对肝癌细胞和正常肝细胞缺氧耐受性、线粒体活性和产能代谢的影响及差异。以SMMC-7721人肝癌细胞和L02正常肝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在α-硫辛酸干预条件下检测细胞生长曲线和细胞内ROS;分别在单纯缺氧及加α-硫辛酸缺氧条件下,检测细胞存活率、细胞内ROS、细胞耗氧率、细胞生成ATP和癌基因c-myc mRNA的表达。实验结果说明:缺氧情况下,肝癌细胞通过增加糖酵解途径的产能方式诱导ATP能量代偿能力提高。使用抗氧化剂α-硫辛酸干预清除细胞内过剩ROS,能降低肝癌细胞线粒体呼吸率,并能通过下调c-myc表达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及降低其缺氧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硫辛酸 缺氧 糖酵解 肝癌 活性氧
下载PDF
Sirt基因家族及其对细胞寿命的调节 被引量:9
11
作者 郭亦琦 施冬云 +1 位作者 王君晖 刘珊林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11,共5页
在酵母、线虫和果蝇中,Sir2基因家族是寿命调节的关键因子。哺乳动物的Sirt基因家族在进化上与Sir2基因高度同源,共有7个成员。Sir2基因调节酵母寿命的机理已比较清楚。而哺乳动物Sirt基因,特别是Sirt1基因与细胞衰老的关系正在成为新... 在酵母、线虫和果蝇中,Sir2基因家族是寿命调节的关键因子。哺乳动物的Sirt基因家族在进化上与Sir2基因高度同源,共有7个成员。Sir2基因调节酵母寿命的机理已比较清楚。而哺乳动物Sirt基因,特别是Sirt1基因与细胞衰老的关系正在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最近的研究表明,在热量限制或氧化逆境条件下,SIRT1蛋白主要是通过以下3个途径影响细胞寿命:一是SIRT1蛋白抑制PPAR-γ减少细胞的脂质过氧化的损伤;二是SIRT1蛋白通过调控p53的活性影响细胞寿命;三是SIRT1蛋白通过调控FOXO的信号通路,启动细胞的抗氧化途径。进一步研究Sirt基因家族对揭示哺乳动物寿命之谜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R2 SIRT1 热量限制 寿命
下载PDF
生化发光法测定体外培养小肠上皮细胞内微量ATP 被引量:6
12
作者 戴定威 吴圣楣 +2 位作者 李敏 刘珊林 施冬芸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79-280,共2页
为测定体外培养人小肠上皮细胞内微量ATP,采用荧光素酶-荧光素法,使用生物化学发光测量仪进行测定。本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也可用于测定其它分离或培养细胞内ATP含量。
关键词 三磷酸腺苷 小肠 上皮细胞 生物化学发光法 ATP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玥 沈新南 +1 位作者 刘珊林 吴岷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研究人血清中LP和β-CAR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以ODS-C18为色谱柱,选用乙腈-甲醇(65:35)的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472nm。结果LP和β-CAR的平均保留时间分别为3.84min和6.36min,回收率分别为95.0%~102... 目的研究人血清中LP和β-CAR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以ODS-C18为色谱柱,选用乙腈-甲醇(65:35)的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472nm。结果LP和β-CAR的平均保留时间分别为3.84min和6.36min,回收率分别为95.0%~102.9%和93.8%~102.1%,日内变异系数为2.65%和2.30%,日间变异系数为3.30%和4.55%。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04~2.00μg/ml。69名正常人血清LP含量为(0.32±0.13)μg/ml,血清pCAR含量为(0.48±0.13)μg,/ml。结论本法检测人血清中LP和β-CAR浓度方法准确可靠,样品处理快速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LP β-CAR血清
下载PDF
脑外伤后一氧化氮的变化及对脑水肿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胡秉诚 尤晨 +3 位作者 沈建康 李国文 占世坤 刘珊林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33-135,共3页
一氧化氮(NO)在原代神经元培养中介导谷氨酸的兴奋性毒性,为探讨脑外伤后NO的变化及其对脑水肿的影响。建立大鼠液压脑外伤模型的基础上,运用生化及放免方法测定脑外伤后不同时期NO,环磷酸鸟苷(cGMP),脑组织含水量的变化,同时... 一氧化氮(NO)在原代神经元培养中介导谷氨酸的兴奋性毒性,为探讨脑外伤后NO的变化及其对脑水肿的影响。建立大鼠液压脑外伤模型的基础上,运用生化及放免方法测定脑外伤后不同时期NO,环磷酸鸟苷(cGMP),脑组织含水量的变化,同时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脑外伤后血浆NO、脑组织NO及cGMP含量、脑组织含水量均升高,P<0.05。其中血浆NO从5.141±0.449μM升高至10.274±1.193μM,脑组织NO从0.431±0.051nmol/mgpro升高至0.973±0.131nmol/mgpro,脑组织cGMP从1.452±0.383pmol/mgpro升高至3.398±1.109pmol/mgpro,脑组织含水量从76.93±0.434%升高至81.25±0.158%,P<0.05。脑组织含水量与脑组织NO、cGMP及血浆NO之间呈正相关关系,P<0.05。病理检查示NO升高伴随着脑组织的损伤。本文提示:脑外伤后NO可能部分参与了外伤后脑水肿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一氧化氮 脑水肿
下载PDF
活性氧、锰型超氧化物歧化酶对胃肠道肿瘤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坚 林庚金 刘珊林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86-188,共3页
活性氧(ROS)是近年来发现的调控肿瘤凋亡的重要信号分子之一,锰型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 是真核细胞内重要的酶性自由基清除剂,胃肠道肿瘤中存在MnSOD的高表达。此文综述了活性氧及MnSOD 对肿瘤凋亡的影响及信号转导机制,并介绍了以超... 活性氧(ROS)是近年来发现的调控肿瘤凋亡的重要信号分子之一,锰型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 是真核细胞内重要的酶性自由基清除剂,胃肠道肿瘤中存在MnSOD的高表达。此文综述了活性氧及MnSOD 对肿瘤凋亡的影响及信号转导机制,并介绍了以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作为新靶点进行肿瘤基因治疗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氧 超氧化物歧化酶 凋亡
下载PDF
H.pylori相关性溃疡病与活性氧及IL-8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坚 林庚金 +1 位作者 钱立平 刘珊林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6-238,共3页
目的 研究活性氧 (reactiveoxygenspecies,ROS)在H .pylori相关性溃疡病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IL 8、炎症积分、cagA基因等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活动期消化性溃疡患者 10 0例 ,比较H .pylori阴性组及H .py lori cagA阳性组和H .pylori c... 目的 研究活性氧 (reactiveoxygenspecies,ROS)在H .pylori相关性溃疡病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IL 8、炎症积分、cagA基因等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活动期消化性溃疡患者 10 0例 ,比较H .pylori阴性组及H .py lori cagA阳性组和H .pylori cagA阴性组 3组间的ROS及IL 8含量的差别。 结果  3组的ROS及IL 8分别为(5 6 .6 6± 4.5 0 )、(6 8.5 0± 6 .33)、(6 6 .33± 5 .0 0 )CI/mg及 [(12 .6 5± 3.47)、(2 7.37± 6 .32 )、(2 3.42± 8.0 7) ]×10 3 。后两组与第一组相比 ,ROS及IL 8含量差异显著 (P <0 .0 0 1) ,而后两组之间则无统计学差异。多元回归分析显示ROS与IL 8及炎症积分相关。结论 H .pylori感染可明显提高溃疡患者胃黏膜内的ROS含量 ,IL 8是ROS增高的首要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幽门螺杆菌 活性氧 白细胞介素-8 HP
下载PDF
锰型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转染对人骨肉瘤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楼列名 吴兴 +1 位作者 顾昕 刘珊林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42-445,共4页
目的探讨锰型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基因转染对人骨肉瘤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方法采用电穿孔方法将反义和正义MnSOD cDNA表达载体稳定转染OS-732骨肉瘤细胞,应用四唑蓝(MTT)比色法、流式细胞技术、DNA梯度实验观察MnSOD转染对OS-732细... 目的探讨锰型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基因转染对人骨肉瘤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方法采用电穿孔方法将反义和正义MnSOD cDNA表达载体稳定转染OS-732骨肉瘤细胞,应用四唑蓝(MTT)比色法、流式细胞技术、DNA梯度实验观察MnSOD转染对OS-732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结果转染了pHβA-SOD (+)载体的OS-732细胞(MnSOD-732)较对照空载细胞(Vector-732)生长明显受到抑制,生长曲线呈下降趋势(P<0.05),说明细胞凋亡或死亡。转染了pHβA-SOD(-)载体的OS-732细胞(MnSOD AS-732)生长曲线呈上升趋势(P<0.05),说明MnSOD低表达可促进骨肉瘤细胞生长。Vector-732和MnSOD AS-732培养24h后未出现Ap峰,MnSOD-732培养24h后G_1峰前出现Ap峰,肿瘤细胞凋亡率为13.26%。细胞周期分析显示, MnSOD-732较Vector-732或MnSOD AS-732的S期比例明显增加,G2~M期比例明显减少。MnSOD-732可见DNA梯度条带,Vector-732和MnSOD AS-732均未见明显梯状条带。结论转染正义MnSOD质粒可诱导OS-732细胞凋亡,MnSOD有望成为新的骨肉瘤细胞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凋亡 基因转染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内源性活性氧水平及锰型超氧化物歧化酶的表达与胃癌细胞分化、增殖相关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坚 林庚金 +4 位作者 钱立平 程建 施冬云 张亚东 刘珊林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3-188,共6页
检测了不同分化的胃癌细胞株内MnSOD基因的表达及胞内活性氧(ROS)的水平。同时通过基因转染观察上调或下调MnSOD基因表达对SGC7901胃癌细胞胞内ROS水平及增殖能力的影响。用电穿孔法将人反义和正义MnSOD cDNA 真核表达载体pHβA-SOD (-)... 检测了不同分化的胃癌细胞株内MnSOD基因的表达及胞内活性氧(ROS)的水平。同时通过基因转染观察上调或下调MnSOD基因表达对SGC7901胃癌细胞胞内ROS水平及增殖能力的影响。用电穿孔法将人反义和正义MnSOD cDNA 真核表达载体pHβA-SOD (-)/pHβA-SOD (+)转入7901细胞,用含G418的RPMI1640培养基筛选稳定表达克隆。然后用RT-PCR鉴定MnDSOD基因的表达。同时用RT-PCR方法检测正常胃粘膜组织及MKN-28、SGC7901、BGC823、HGC-27四株高、中、低、未分化胃癌细胞株内的MnSOD的mRNA表达。利用DCFH-DA荧光染色方法检测不同分化胃癌细胞株及7901转染细胞株内的ROS水平。四唑蓝比色法(MTT)绘制MKN-28、SGC7901、BGC823、HGC-27四株不同分化胃癌细胞及正义、反义、空载MnSOD转染7901细胞的生长曲线。发现不同分化胃癌细胞内的MnSOD普遍呈低表达且与分化程度平行,不同分化胃癌细胞株胞内ROS水平随着MnSOD表达的下调逐步上升,细胞增殖加快。较之MnSOD空载7901,正义、反义MnSOD转染的7901细胞中该基因的表达出现明显上调及下调,胞内ROS水平较对照细胞也相应有显著降低和升高。正义株增殖受抑,反义株增殖加快。表明胃癌细胞内MnSOD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可通过改变胞内ROS水平改变MnSOD基因的表达,从而调节胃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性活性氧 锰型超氧化物歧化酶 胃癌细胞 分化 增殖
下载PDF
银杏提取物对心肺复苏后再灌注损伤的保护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培志 陈安青 +4 位作者 顾国嵘 王哲 顾俭勇 张亚平 刘珊林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791-791,共1页
关键词 心肌保护 脑组织 银杏提取物 心肺复苏 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葡萄糖对INS-1细胞活性氧及PTEN表达的调控 被引量:2
20
作者 肖玲 周湘兰 +5 位作者 周连华 杨志红 胡仁明 刘珊林 黎丹凤 何建秋 《中国临床医学》 2010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研究葡萄糖刺激胰岛β细胞后,是否通过活性氧(ROS)调控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表达而参与胰岛素分泌信号通路的调控。方法:用不同浓度葡萄糖和H2O2短时间干预胰岛细胞系(INS-1细胞),分别检测细胞分泌... 目的:研究葡萄糖刺激胰岛β细胞后,是否通过活性氧(ROS)调控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表达而参与胰岛素分泌信号通路的调控。方法:用不同浓度葡萄糖和H2O2短时间干预胰岛细胞系(INS-1细胞),分别检测细胞分泌胰岛素、细胞内ROS浓度及PTENmRNA表达。结果:(1)随着刺激的葡萄糖、H2O2浓度升高,INS-1细胞内ROS浓度和分泌的胰岛素逐渐升高。(2)随着葡萄糖刺激加大或H2O2浓度逐渐升高,INS-1细胞内PTENmRNA表达先受到抑制,但当刺激浓度超过一定范围后,抑制作用消失。结论:葡萄糖可能通过刺激胰岛细胞内ROS生成,以低浓度ROS作为信号分子抑制PTEN表达,成为调控胰岛素分泌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 活性氧 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 胰岛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