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肾功能衰竭肾活检23例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刘瑞洪 袁曙光 +2 位作者 李军 许向青 罗季安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1997年第3期115-116,共2页
报告23例急性肾功能衰竭,虽原发病各异,但肾活检结果均有严重的肾间质、肾小管病变。其中9例起病后3个月至1年内死亡,另14例好转或临床痊愈。结果表明:肾小管、肾间质的严重病变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病理基础,其病变严重程度与疾... 报告23例急性肾功能衰竭,虽原发病各异,但肾活检结果均有严重的肾间质、肾小管病变。其中9例起病后3个月至1年内死亡,另14例好转或临床痊愈。结果表明:肾小管、肾间质的严重病变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病理基础,其病变严重程度与疾病的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急性 肾活检 病理分析
下载PDF
急性肾功能衰竭与肾间质肾小管严重病变的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刘瑞洪 刘虹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9期65-65,69,共2页
以急性肾功能衰竭起病的病例 ,其病因不同 ,但肾活检结果均有严重的肾间质及肾小管病变。主要病理改变是 :肾间质水肿 ,肾间质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 ,不同程度的肾间质纤维化 ,肾小管上皮细胞浊肿、空泡... 以急性肾功能衰竭起病的病例 ,其病因不同 ,但肾活检结果均有严重的肾间质及肾小管病变。主要病理改变是 :肾间质水肿 ,肾间质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 ,不同程度的肾间质纤维化 ,肾小管上皮细胞浊肿、空泡变性、坏死、脱落及再生等现象。结果表明 :肾小管、肾间质的严重病变是引起急性肾衰的主要病理基础 ,其病变严重程度与疾病的预后转归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间质小管病变 病理 急性肾功能衰竭
下载PDF
应用Tru—Cut针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23例临床病理分析
3
作者 刘瑞洪 罗琼 +4 位作者 罗季安 刘复友 谢景超 伍海南 盛畅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1期93-96,共4页
应用Tru—Cut针对23例肾小球疾病患者作经皮肾穿刺术取肾活体组织,分别作光镜、免疫荧光及电镜检查。结果表明,临床表现相似的肾小球疾病,其病理改变可能不一。故此项检查对确定肾小球疾病的病理诊断、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疾病预后均具... 应用Tru—Cut针对23例肾小球疾病患者作经皮肾穿刺术取肾活体组织,分别作光镜、免疫荧光及电镜检查。结果表明,临床表现相似的肾小球疾病,其病理改变可能不一。故此项检查对确定肾小球疾病的病理诊断、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疾病预后均具有重要意义,且系一较为安全的检查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体组织 针吸 肾病
下载PDF
丹参、蒲黄、大黄制剂对大鼠草鱼胆中毒早期肾脏损害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罗季安 彭佑铭 +2 位作者 夏运成 刘伏友 刘瑞洪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98-99,共2页
本文观察了丹参、蒲黄、大黄制剂对胃饲草鱼胆汁大鼠早期肾脏损害的影响。与模型组比较,上述药物能降低血肌酐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酶),使肌酐清除率增加,减少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坏死及囊腔内有红细胞的肾小球数目。为中药... 本文观察了丹参、蒲黄、大黄制剂对胃饲草鱼胆汁大鼠早期肾脏损害的影响。与模型组比较,上述药物能降低血肌酐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酶),使肌酐清除率增加,减少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坏死及囊腔内有红细胞的肾小球数目。为中药治疗鱼胆中毒所致的肾脏损害提供初步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胆中毒 肾脏损害 丹参 蒲黄 大黄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的调查 被引量:41
5
作者 谌南岚 毕慧欣 +1 位作者 黄谷香 刘瑞洪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2939-2940,共2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焦虑症状和抑郁状态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198例血液透析患者,使用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评估其情绪状况,同时测定其内生肌酐清除率、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及合并症情况等。结果血液透析患者焦虑...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焦虑症状和抑郁状态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198例血液透析患者,使用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评估其情绪状况,同时测定其内生肌酐清除率、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及合并症情况等。结果血液透析患者焦虑症状的发生率为36.4%,抑郁发生率为39.4%。其中男性,透析时间长,年龄较高者,抑郁评分较高;透析时间较短,年龄较轻,焦虑评分较高;焦虑和抑郁评分较高的患者,其血红蛋白水平、血清白蛋白水平及内生肌酐清除率较低,合并症发生率较高。结论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高,与性别、年龄、透析时长、合并症相关,并与内生肌酐清除率、血红蛋白和血清白蛋白水平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不同剂量甘露醇对兔肾脏功能及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1
6
作者 朱笑萍 刘伏友 +2 位作者 罗季安 刘瑞洪 徐锡萍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5期438-441,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甘露醇对兔肾脏功能及结构的影响,从动物实验复制甘露醇诱导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动物模型并探讨其功能与结构的关系。方法:22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小剂量甘露醇,生理盐水,大剂量甘露...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甘露醇对兔肾脏功能及结构的影响,从动物实验复制甘露醇诱导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动物模型并探讨其功能与结构的关系。方法:22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小剂量甘露醇,生理盐水,大剂量甘露醇并自由饮水,大剂量甘露醇并限制饮水,观察肾脏功能及结构的变化。结果:小剂量甘露醇组血尿素氮(BUN),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等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均>0.05)。大剂量甘露醇并限制进水组,动物均死亡。大剂量甘露醇并自由饮水组BUN,Scr明显上升,Ccr明显下降,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肾脏光镜及电镜检查显示:小剂量组甘露醇致轻度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大剂量组甘露醇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广泛空泡变性,刷状缘绒毛排列紊乱,稀疏,部份脱落,大多数线粒体嵴模糊或消失呈空泡变,胞浆溶酶体数目减少,显示较严重的急性肾小管损伤病理形态学改变。结论:小剂量甘露醇对健康大白兔肾功能无明显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醇 急性 肾功能衰竭 病理学
下载PDF
重楼对膜性肾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2
7
作者 黄谷香 刘瑞洪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27-529,共3页
目的探讨重楼对膜性肾病(MN)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复制大鼠MN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重楼治疗组、雷公藤多甙治疗组(阳性对照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分别于实验过程中对各组进行大鼠24h... 目的探讨重楼对膜性肾病(MN)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复制大鼠MN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重楼治疗组、雷公藤多甙治疗组(阳性对照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分别于实验过程中对各组进行大鼠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肾功能、血脂的测定和比较,并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内免疫球蛋白G(IgG)、补体3(C3)的表达水平;应用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FN mRNA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两治疗组能明显改善造模引起的蛋白尿和高胆固醇血症(P<0.05);肾小球IgG和C3荧光强度明显减低;纤维连接蛋白(FN)的mRNA表达明显减低;能改善模型大鼠一般状况,减轻肾脏病理损害。以上指标两治疗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重楼对MN大鼠肾脏具有保护作用,其疗效与雷公藤多甙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楼 膜性肾病 免疫球蛋白G 补体3 纤维连接蛋白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非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21
8
作者 毕慧欣 谌南岚 +4 位作者 袁新科 凌光辉 袁曙光 黄谷香 刘瑞洪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0年第12期1069-1071,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非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9年12月临床疑为合并非糖尿病肾病的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活检资料。根据肾活检结果分为单纯糖尿病肾病(DN)组和糖尿病肾病合并非糖尿... 目的:回顾性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非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9年12月临床疑为合并非糖尿病肾病的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活检资料。根据肾活检结果分为单纯糖尿病肾病(DN)组和糖尿病肾病合并非糖尿病肾病(NDRD)组,并对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1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50例(45.5%)合并非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合并非糖尿病肾病组蛋白尿、血尿发生率高于单纯糖尿病肾病组,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低于单纯糖尿病肾病组。两组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血肌酐和肾小球滤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合并的非糖尿病肾病中,IgA肾病的比率最高为34%,其他依次为膜性肾病22.0%,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14%,HBV相关性肾小球肾炎8.0%,微小病变型肾小球肾炎10%,高血压肾小球硬化4.0%,FSGS4.0%,新月体肾小球肾炎2.0%,狼疮性肾炎2.0%。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非糖尿病肾病发生率45.5%,IgA肾病最常见。血尿、蛋白尿同时缺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强烈提示合并非糖尿病肾病。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患者,肾活检是一项排除糖尿病肾脏病变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糖尿病肾病 2型糖尿病肾病 肾活检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47在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小管间质中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5
9
作者 毕慧欣 刘瑞洪 +3 位作者 刘虹 孙林 袁曙光 黄谷香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32-38,共7页
目的建立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EMT)模型,检测EMT过程中热休克蛋白47(HSP47)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UUO模型,将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模型组(UUO组),每组各18只。术后3、7和14 d分别处死两组... 目的建立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EMT)模型,检测EMT过程中热休克蛋白47(HSP47)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UUO模型,将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模型组(UUO组),每组各18只。术后3、7和14 d分别处死两组大鼠。采用HE和MASSON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术后不同时间肾脏病理改变,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HSP47、波形蛋白(Vimentin)及紧密连接蛋白(ZO-1)的表达。结果随着梗阻时间延长,UUO组大鼠肾小管损伤程度和肾间质纤维化程度逐渐增加,HSP47和Vimentin表达上升(P<0.05),而ZO-1表达下降(P<0.05)。结论 UUO模型大鼠EMT过程中伴有HSP47的高表达,HSP47表达上升可促进EMT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间质纤维化 HSP47 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
下载PDF
20例肾淀粉样变的临床与病理特点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肖红波 刘瑞洪 +6 位作者 袁曙光 凌光辉 夏运成 许向青 王娟 毕慧欣 谌南览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的:分析肾淀粉样变的临床与病理特点,以减少误诊和漏诊,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8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肾内科经活检诊断为肾淀粉样变的20例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20例中95%的患者年龄在40岁以上,... 目的:分析肾淀粉样变的临床与病理特点,以减少误诊和漏诊,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8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肾内科经活检诊断为肾淀粉样变的20例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20例中95%的患者年龄在40岁以上,55%的患者有2个以上系统损害,80%表现为典型的肾病综合征。肾活检HE染色下肾小球系膜及毛细血管袢周边可见均一的淀粉样物质呈块状沉积,亦可见于间质、血管及肾小管壁。高锰酸钾氧化刚果红染色示AL型18例,AA型2例。AL型与AA型病理改变类似,但前者可见免疫球蛋白轻链κ和λ沉积。结论:肾淀粉样变在中老年蛋白尿患者中并非少见,临床表现有时缺乏特异性,肾活检光镜下的典型病理学改变结合刚果红染色可确诊。对于疑似患者应尽快行肾活检及刚果红染色,以免误诊与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淀粉样变 肾病综合征 刚果红染色 病理分型
原文传递
重楼含药血清对系膜细胞增殖及分泌纤维连接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黄谷香 刘瑞洪 吴悦陶 《中南药学》 CAS 2007年第4期302-305,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重楼治疗肾小球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提取大鼠的含药血清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大鼠系膜细胞(MC),观察重楼对MC增殖及分泌纤维连接蛋白(FN)的影响。结果①CCK-8比色法结果显示:脂多糖(LPS)能促进肾小球MC异常增殖(P<0.01)。... 目的探讨中药重楼治疗肾小球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提取大鼠的含药血清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大鼠系膜细胞(MC),观察重楼对MC增殖及分泌纤维连接蛋白(FN)的影响。结果①CCK-8比色法结果显示:脂多糖(LPS)能促进肾小球MC异常增殖(P<0.01)。重楼各剂量组OD值均较LPS组显著减低(P<0.01);在干预24 h时重楼随着剂量的增加,其OD值逐渐减低,3个剂量组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②ELISA法测定结果显示:重楼各剂量组均能明显抑制FN的分泌(P<0.01);随重楼剂量的增加MC分泌FN的水平呈递减变化,且重楼各剂量组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③RT-PCR显示FN mRNA在正常组有少量表达,在LPS组其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重楼各剂量组较LPS组均显著减低(P<0.05)。结论重楼含药血清可抑制MC的异常增生及MC过度分泌FN,此可能是重楼治疗肾小球疾病取得临床疗效的内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楼 系膜细胞 基因 FN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超声导向肾穿刺活检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明辉 周启昌 +3 位作者 刘瑞洪 易著文 袁曙光 党西强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45-347,共3页
目的 :分析 18G ,16G和 14G穿刺针肾活检的安全性及其对明确肾脏病理诊断的意义。方法 :在实时超声显像的引导下应用自动活检枪对 10 0 6例患者行肾穿刺活检 ,并就穿刺所获取的肾小球数目、穿刺后的病理诊断和并发症的情况进行分析。结... 目的 :分析 18G ,16G和 14G穿刺针肾活检的安全性及其对明确肾脏病理诊断的意义。方法 :在实时超声显像的引导下应用自动活检枪对 10 0 6例患者行肾穿刺活检 ,并就穿刺所获取的肾小球数目、穿刺后的病理诊断和并发症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4G和 16G穿刺针所获取的肾小球均高于 18G(P <0 .0 1) ;穿刺产生血尿和血肿等并发症比较 ,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14G ,16G与 18G 3种直径的活检针对肾活检均安全 ,大直径穿刺针能获得更多的肾小球 ,更利于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导向 肾穿刺 活检 临床分析 诊断 肾疾病
下载PDF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尿纤维结合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虹 刘瑞洪 +1 位作者 夏运成 许向青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9-30,共2页
目的 :探讨尿纤维结合蛋白 (Fn)水平变化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对2 8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和 15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尿Fn水平检测 ,比较分析其相互之间的差异及激素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目的 :探讨尿纤维结合蛋白 (Fn)水平变化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对2 8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和 15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尿Fn水平检测 ,比较分析其相互之间的差异及激素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尿Fn水平为 42 3.46± 2 74.2 7n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 1.32± 15 .17ng/ml(P <0 .0 1) ,并且激素敏感型患者尿Fn水平治疗前为 44 9.2 9± 32 6 .79ng/ml,明显高于治疗后 180 .6 9± 71.0 9ng/ml(P <0 .0 1) .结论 :尿Fn化可作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判断疗效及估计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纤维结合蛋白 临床意义 疗效 预后
下载PDF
慢性肾炎患者T淋巴细胞集落形成的变化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轰 卿之驹 +4 位作者 王慧 刘瑞洪 刘伏友 罗琼 蒋云生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4期389-391,共3页
测得正常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集落形成数(TL—CFU) 通常为2414±199/5×10~5个细胞,而慢性肾炎重度肾功能不全者为860±165、中度为989±361、轻度为1086±212,无肾功能损害者为1693±516。TL—CFU值与肾功能损... 测得正常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集落形成数(TL—CFU) 通常为2414±199/5×10~5个细胞,而慢性肾炎重度肾功能不全者为860±165、中度为989±361、轻度为1086±212,无肾功能损害者为1693±516。TL—CFU值与肾功能损害程度呈正相关(r=0.74)。其原因可能为肾功能不全时体内的内源性白细胞介素Ⅱ及T淋巴细胞集落提高因子(TLCEF) 产生减少,而使TL—CFU形成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炎 T细胞 集落形成
下载PDF
重楼对膜性肾病大鼠肾脏核转录因子-κB活化及Ⅳ型胶原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6
15
作者 黄谷香 刘瑞洪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8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重楼对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大鼠肾脏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活性及Ⅳ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复制大鼠MN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重楼治疗组、雷... 目的:探讨重楼对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大鼠肾脏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活性及Ⅳ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复制大鼠MN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重楼治疗组、雷公藤多苷治疗组(阳性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内NF-κBp65及Ⅳ型胶原(ColⅣ)的表达水平;应用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NF-κB mRNA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重楼能明显抑制肾小球NF-κB活化(P<0.05)及ColⅣ分泌(P<0.01);两治疗组的NF-κB的mRNA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以上指标两治疗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NF-κB的活化参与了MN的肾小球的病理损害过程,重楼对MN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NF-κB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楼 膜性肾病 核转录因子-ΚB Ⅳ型胶原
下载PDF
HDAC7基因参与兔高脂间歇低氧诱发动脉粥样硬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悦陶 刘瑞洪 +2 位作者 黄谷香 张湘瑜 杨宇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052-1056,共5页
目的研究高脂间歇低氧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重要基因。方法提取高脂组和高脂间歇低氧组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肝组织总RNA,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构建差异表达的cDNA消减文库,用反向Northern blot法鉴定存在差异表达的基因,对插入片段测... 目的研究高脂间歇低氧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重要基因。方法提取高脂组和高脂间歇低氧组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肝组织总RNA,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构建差异表达的cDNA消减文库,用反向Northern blot法鉴定存在差异表达的基因,对插入片段测序后进行blast的同源性搜索未知基因,定量RT-PCR验证。结果获得的组蛋白脱乙酰基酶7(HDAC7)为未知功能新基因,在两组肝脏组织中表达存在显著差异。结论HDAC7可能是高脂间歇低氧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新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间歇低氧 动脉粥样硬化 抑制性消减杂交
下载PDF
氨氯地平对造影剂致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毒性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晓蓉 段绍斌 +4 位作者 彭佑铭 刘伏友 叶云 刘瑞洪 李桂源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06-811,共6页
目的:从细胞分子水平探讨氨氯地平对造影剂(泛影葡胺)致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毒性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择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uman kidney cell,HKC)为研究对象,实验分为4组,即模型组(泛影葡胺111g/L)、预防组(泛影葡胺111g/L+氨氯... 目的:从细胞分子水平探讨氨氯地平对造影剂(泛影葡胺)致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毒性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择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uman kidney cell,HKC)为研究对象,实验分为4组,即模型组(泛影葡胺111g/L)、预防组(泛影葡胺111g/L+氨氯地平10-5mol/L)、氨氯地平对照组(氨氯地平10-5mol/L)和培养基对照组(单纯无血清DMEM-F12培养基),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试验和细胞培养上清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测定泛影葡胺对HKC细胞毒性,采用Ho-chest33258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仪DNA分析观察泛影葡胺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法检测凋亡调控基因Bax的蛋白表达,采用荧光比色法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活性。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预防组细胞活力明显增高,细胞培养上清中LDH浓度明显减低,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Bax蛋白表达下调,caspase-3活性降低。结论:氨氯地平可显著减轻泛影葡胺所致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对泛影葡胺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为通过Bax和caspase-3介导调控造影剂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 人肾小管上皮细胞 细胞凋亡 钙拮抗剂 BAX CASPASE-3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47在肾脏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4
18
作者 肖红波 刘瑞洪 凌光辉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9年第12期1109-1111,共3页
关键词 肾脏纤维化 热休克蛋白47 慢性肾脏疾病 胶原蛋白合成 慢性肾脏病 纤维化疾病 共同通路 病理改变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47在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毕慧欣 刘瑞洪 +5 位作者 尹友生 刘虹 黄谷香 袁曙光 李清初 李康慧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7年第3期205-208,I0001,共5页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47在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EMT)中的作用,探讨以HSP47为靶点防治肾脏间质纤维化的策略。方法:采用UUO大鼠模型,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UUO模型组(UUO组)、UUO模型+超声联合脂...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47在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EMT)中的作用,探讨以HSP47为靶点防治肾脏间质纤维化的策略。方法:采用UUO大鼠模型,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UUO模型组(UUO组)、UUO模型+超声联合脂质微泡+HSP47反义寡核苷酸组(antisenseODNs组)以及UUO模型+超声联合脂质微泡+HSP47正义寡核苷酸组(senseODNs组),每组18只,于术后14 d处死各组大鼠。HE和Masson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病理改变,Western blotting及Real-time PCR方法检测HSP47、波形蛋白(Vimentin)、紧密连接蛋白(Zona occludens-1,ZO-1)及Ⅰ型胶原(Col-Ⅰ)的表达。结果:HE和Masson染色显示,与Sham组相比,UUO组大鼠肾间质宽度明显增加,肾小管扩张及上皮细胞变性,肾小管损伤程度、间质纤维化程度逐渐增加(P<0.05)。与UUO组相比,antisenseODNs组病变程度较UUO组减轻(P<0.05),senseODNs组无明显差别(P>0.05)。Western blotting及Real-time PCR显示,与Sham组相比,UUO组HSP47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同时Vimentin、Col-Ⅰ蛋白及mRNA表达上调,而ZO-1蛋白及mRNA表达下调(P<0.05);与UUO组相比,antisenseODNs组HSP47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同时Vimentin及Col-Ⅰ蛋白及mRNA表达下调,而ZO-1蛋白及mRNA表达上调(P<0.05),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senseODNs组HSP47、Vimentin、Col-Ⅰ、ZO-1蛋白及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UUO模型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EMT过程中HSP47表达上调,抑制HSP47表达能部分逆转肾小管上皮细胞E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间质纤维化 热休克蛋白47 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 超声微泡转染
下载PDF
生脉注射液对大白鼠造影剂相关性肾病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段绍斌 罗季安 +1 位作者 刘瑞洪 徐锡萍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101-103,287,共4页
观察了生脉注射液对大白鼠造影剂相关肾病(Contrast Medium-AssociatedNephropathy,CAN)的影响。结果:在灌注泛影葡胺前加用生脉注射液,血清尿素氮、血清肌酐,肾组织磷脂酶 A_2(phospholipase A_2,PLA_2)活性、钙离子含量均明显低于模... 观察了生脉注射液对大白鼠造影剂相关肾病(Contrast Medium-AssociatedNephropathy,CAN)的影响。结果:在灌注泛影葡胺前加用生脉注射液,血清尿素氮、血清肌酐,肾组织磷脂酶 A_2(phospholipase A_2,PLA_2)活性、钙离子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病理损害明显改善。提示:生脉注射液对大白鼠 CAN 有保护作用。其机理可能与抑制PLA_2活性、拮抗钙内流,扩肾血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脉注射液 造影剂 泛影葡胺 肾毒性 肾病 肾功能衰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