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讨“分消走泄”法干预下支气管哮喘大鼠肠道菌群的功能潜能
1
作者 刘璐佳 杨阳 +1 位作者 景伟超 王有鹏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59-68,共10页
目的 观察白果温胆汤对支气管哮喘大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探究白果温胆汤调控肠道菌群进而干预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白果温胆汤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2只。用OVA致敏并激发复... 目的 观察白果温胆汤对支气管哮喘大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探究白果温胆汤调控肠道菌群进而干预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白果温胆汤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2只。用OVA致敏并激发复制哮喘大鼠模型。观察并记录各组实验动物的一般情况,取结肠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分析粪便菌群。结果 白果温胆汤干预后,大鼠咳嗽、搔鼻抓脸、烦躁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尤以高剂量组大鼠症状改善明显;大鼠肠黏膜水肿消失,肠组织形态结构基本恢复正常,杯状细胞增多,炎性细胞减少;物质组成的进化树图部分表明6组微生物群落在进化关系上具有差异性;KEGG数据库、MetaCyc数据库及COG数据库获得多条差异代谢通路,对获得的代谢通路进行差异分析,获得显著性的差异通路。结论 白果温胆汤可以较好地改善哮喘大鼠的一般情况和肠道炎症。白果温胆汤可以通过多通路、多靶点对哮喘大鼠起到干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白果温胆汤 “分消走泄”法 肠道菌群 功能潜能
原文传递
基于16S核糖体DNA基因测序技术探讨分消走泄法对支气管哮喘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2
作者 刘璐佳 杨阳 +1 位作者 景伟超 王有鹏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23-231,共9页
目的 采用16S核糖体DNA(16S ribo-somal DNA,16S rDNA)基因测序技术,研究白果温胆汤对支气管哮喘大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方法 将72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及白果温胆汤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2只。以卵... 目的 采用16S核糖体DNA(16S ribo-somal DNA,16S rDNA)基因测序技术,研究白果温胆汤对支气管哮喘大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方法 将72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及白果温胆汤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2只。以卵清蛋白致敏并激发制备哮喘大鼠模型。实验过程中观察记录各组大鼠的精神状态、食量、饮水量、呼吸及毛发光泽等情况的变化;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HE染色病理改变结果;采用16S rDNA Miseq高通量测序观察肠道菌群情况,通过OTU聚类分析方法、Alpha多样性分析方法、Beta多样性分析方法分析肠道菌群多样性,通过SPSS 25.0分析比较不同干预方法下大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差异。结果 (1)行为学观察结果:白果温胆汤高、中、低剂量组及地塞米松组大鼠精神状态、饮食饮水量、毛发、呼吸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2)模型组大鼠肺气管上皮破损,肺间隔增厚,炎性细胞增多。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一定改善。(3)造模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肠道菌群丰度Chao1指数及Observed_species指数、Faith’s PD指数、Pielou_e指数、Shannon指数均有下降趋势;地塞米松组大鼠肠道菌群各指数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地塞米松组比较,白果温胆汤低、中剂量组Pielou_e指数、Shannon指数均有明显上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果温胆高剂量组Chao1指数、Observed_species指数、Faith’s PD指数、Shannon指数均有明显上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白果温胆低剂量比较,白果温胆汤高剂量组Faith’s PD指数有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经过Beta多样性分析,造模后大鼠肠道菌群空白组与模型组、空白组与地塞米松组、模型组与各治疗组、地塞米松组与白果温胆汤各剂量组、白果温胆汤低剂量组与白果温胆汤中、高剂量组之间具有差异性(P<0.05)。(5)在科水平上,模型组大鼠乳杆菌科和梭菌科相对比例升高,脱硫弧菌科、消化链球菌科、瘤胃球菌科和拟杆菌门S24-7菌科相对比例降低。结论 白果温胆汤可改善哮喘大鼠肺组织炎症浸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恢复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丰富度及调节菌群结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分消走泄法 白果温胆汤 肠道菌群 16S核糖体DNA
下载PDF
基于DEMATEL方法的多院区医疗质量同质化优化策略研究
3
作者 王亚楠 陈慧杰 +4 位作者 刘璐佳 王秀珍 裴思颖 王鑫 张金朋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5期894-896,共3页
多院区医疗质量同质化问题是当今我国医疗体系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健康意识的提高,不同地区的医疗服务需求不断增长,但在不同院区间,医疗质量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种质量差异不仅影响了患者就医体验,还可能... 多院区医疗质量同质化问题是当今我国医疗体系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健康意识的提高,不同地区的医疗服务需求不断增长,但在不同院区间,医疗质量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种质量差异不仅影响了患者就医体验,还可能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和不均衡分配。因此研究多院区医疗质量同质化影响因素与优化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将采用DEMATEL方法来分析多院区医疗质量同质化的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ATEL 医疗质量 同质化 优化策略
下载PDF
基于分消走泄法调节湿热体质治疗儿童变态反应性疾病
4
作者 史梦迪 杨阳 +2 位作者 司秀影 刘璐佳 王有鹏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4期37-41,共5页
王有鹏教授通过多年临床经验,分析变态反应性疾病儿童的体质,发现此类儿童多为湿热体质,在治疗上多应用分消走泄法进行治疗。此外,阐述分消走泄法治疗湿热性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机理,列举出了分消走泄法代表方剂温胆汤系列合方在临床上的... 王有鹏教授通过多年临床经验,分析变态反应性疾病儿童的体质,发现此类儿童多为湿热体质,在治疗上多应用分消走泄法进行治疗。此外,阐述分消走泄法治疗湿热性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机理,列举出了分消走泄法代表方剂温胆汤系列合方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如泻白散合温胆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从龙汤合温胆汤治疗支气管哮喘、苍耳子散合温胆汤治疗过敏性鼻炎等,进一步印证了分消走泄法通过调节体质治疗儿童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有效性与新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态反应性疾病 分消走泄法 儿童 王有鹏
下载PDF
微小RNA在过敏性哮喘中的免疫调节作用
5
作者 乔伟 张苗苗 +2 位作者 刘璐佳 王有鹏 宋明达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360-363,共4页
过敏性哮喘(allergic asthma, AAS)是由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共同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在易感者中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等症状,迁延难愈[1]。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长约22 nt的内... 过敏性哮喘(allergic asthma, AAS)是由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共同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在易感者中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等症状,迁延难愈[1]。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长约22 nt的内源性非编码RNA,与靶点mRNA的特定碱基结合,引起靶mRNA降解或抑制其翻译,进而调控基因转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过敏性哮喘 免疫调节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气道重塑发病机制及抗支糖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6
作者 谷胜男 刘璐佳 +2 位作者 杨阳 景伟超(综述) 王有鹏(审校)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45-248,共4页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是支气管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患儿临床症状呈多样性,包括干咳、喘息、胸闷、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处理或治疗,会导致病情持续恶化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病理学检查技术不断地更新和升级,逐步证明...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是支气管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患儿临床症状呈多样性,包括干咳、喘息、胸闷、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处理或治疗,会导致病情持续恶化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病理学检查技术不断地更新和升级,逐步证明气道重塑是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难以根治的原因。因此,干预气道重塑可改善患儿肺功能并提高治疗效果。抗支糖浆作为一种中成药制剂,在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疾病中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局限性,文章对其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气道重塑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 抗支糖浆 气道重塑
下载PDF
王有鹏教授运用“分消走泄”法论治小儿慢性胃炎
7
作者 梁嫄 潘光霞 +3 位作者 司秀影 郭峥 刘璐佳 王有鹏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2期40-43,共4页
王有鹏教授认为慢性胃炎的病机是脾为湿困,气机壅滞,他常运用“分消走泄”法治疗慢性胃炎,针对初期、后期不同病机灵活变通,在宣通气机、分消湿邪的基础上,分别运用祛湿运脾、消导和胃、疏肝理气、活血止血之法,标本兼治,疗效显著。
关键词 胃炎 慢性 分消走泄 调脾益胃 小儿 王有鹏
下载PDF
基于“精准医学”探讨寒地儿科王有鹏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经验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钇杰 刘璐佳 王有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5期141-145,共5页
基于“精准医学”探讨王有鹏教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经验。王教授将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病因病机责之于气候、体质及变应原等因素,创新性地提出“寒地儿科”学说,认为寒地小儿以湿热体质多见,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主要病理因素为风... 基于“精准医学”探讨王有鹏教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经验。王教授将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病因病机责之于气候、体质及变应原等因素,创新性地提出“寒地儿科”学说,认为寒地小儿以湿热体质多见,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主要病理因素为风、痰、瘀邪。临证基于“络病理论”认为发作期“肺络绌急、络气郁滞”,缓解期“络气虚滞,络息成积”为病机特点;基于“先证而治”理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以辨病为前提、辨证为核心、辨体为关键的“三辨思想”进行精准个体化诊疗;以“分消走泄”为法,以温胆汤为主方,创制了泻白温胆汤、玄贝温胆汤、从龙温胆汤、三子温胆汤和白果温胆汤等系列方剂,在精准辨证的基础上进行精准治疗,收效颇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医学 咳嗽变异性哮喘 寒地儿科 分消走泄 名医经验
下载PDF
经典名方小青龙汤方证特点及应用概况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亚楠 孙宏 +6 位作者 王秀珍 裴思颖 蔡国锋 刘凯 刘璐佳 崔成 张金朋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3年第9期1836-1841,共6页
小青龙汤出自于《伤寒杂病论》,由麻黄、桂枝、芍药、细辛、干姜、炙甘草、半夏、五味子八味药组成,具有解表散寒,温肺化饮的功效,是治疗“外寒内饮”的经典名方。该文通过对小青龙汤的方证溯源以及方证特点的解读,发现小青龙汤除治疗... 小青龙汤出自于《伤寒杂病论》,由麻黄、桂枝、芍药、细辛、干姜、炙甘草、半夏、五味子八味药组成,具有解表散寒,温肺化饮的功效,是治疗“外寒内饮”的经典名方。该文通过对小青龙汤的方证溯源以及方证特点的解读,发现小青龙汤除治疗肺系疾病有效,还广泛应用于变应性鼻炎、慢性心力衰竭等多系统疾病,且疗效较好,充分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理念。文章总结了近年来小青龙汤的最新药理研究及临床新用,对小青龙汤的继承和创新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名方 小青龙汤 方证特点 应用概况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药治疗小儿湿疹组方用药规律研究
10
作者 王钇杰 刘璐佳 +2 位作者 郭婷婷 胡帅航 王有鹏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5期2220-2225,共6页
目的:通过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 2.5)挖掘中医药治疗小儿湿疹的组方用药规律,并对高频药物、用药模式及治疗思路进行探讨。方法:搜集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2000—2021... 目的:通过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 2.5)挖掘中医药治疗小儿湿疹的组方用药规律,并对高频药物、用药模式及治疗思路进行探讨。方法:搜集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2000—2021年应用中医药治疗小儿湿疹的相关文献,经过筛选后建立方药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 2.5)集成的改进互信息法、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与无监督熵聚类等算法对药物频次、性味归经、用药模式、规则分析及新处方等结果进行输出,并进行网络可视化展示。结果:纳入处方200首,共涉及206味中药,高频药物包括甘草、白鲜皮、薏苡仁、茯苓、生地黄、金银花、蝉蜕、地肤子、防风、牡丹皮等,药性以寒性(52.76%)居多,药味以甘(38.89%)、苦(33.37%)、辛(21.96%)味为主,归经以胃经(1138次)、脾经(1088次)、肝经(1061次)居多,并且得到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以及新处方6个。结论:小儿湿疹用药以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清热药、清热解毒药、解表药为主,治疗以疏风清热,燥湿健脾,养血活血为主要大法,分析结果与本病诊疗指南较为吻合,可为小儿湿疹的临床治疗及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湿疹 用药规律 中医药 数据挖掘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 2.5) 疏风清热 燥湿健脾 养血活血
下载PDF
王有鹏应用漏芦治疗小儿急性颈部淋巴结炎经验
11
作者 王钇杰 张萌 +3 位作者 李勇军 史梦迪 刘璐佳 王有鹏 《中医药导报》 2023年第11期186-188,共3页
王有鹏认为热毒为小儿急性颈部淋巴结炎的致病因素,痰瘀为病理产物,痰热互结为病机关键。王有鹏自拟漏芦温胆汤加味治疗本病,方中漏芦为君药,以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之功见长,配升清、行气化瘀之品以协同增效;伍健脾温阳之品以防苦寒败胃... 王有鹏认为热毒为小儿急性颈部淋巴结炎的致病因素,痰瘀为病理产物,痰热互结为病机关键。王有鹏自拟漏芦温胆汤加味治疗本病,方中漏芦为君药,以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之功见长,配升清、行气化瘀之品以协同增效;伍健脾温阳之品以防苦寒败胃,合息风止痉之品以防微杜渐。以分消走泄为法给邪以出路,验之临床,疗效明显。附验案1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颈部淋巴结炎 儿童 分消走泄 漏芦 热毒 王有鹏 名医经验
下载PDF
“辛开苦降”法辨治小儿湿疹思路探析
12
作者 王钇杰 林可欣 +2 位作者 李勇军 刘璐佳 王有鹏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25-1028,共4页
小儿湿疹以脾虚湿胜、湿热内蕴为基本病机,水湿久蕴则郁而化热,湿热久羁则化燥伤阴,常改变小儿机体之阴阳平衡状态而发病。据此文章提出以“辛开苦降”法治之,以奏清热祛湿、疏通气机、调和脏腑之效,临证以薏竹温胆汤为基础方,随证加减。
关键词 辛开苦降法 小儿湿疹 薏竹温胆汤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基于地域视角浅析寒地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诊疗思路
13
作者 芦丽莎 朱烁 +3 位作者 秦雯 李勇军 刘璐佳 王有鹏 《辽宁中医杂志》 2023年第12期34-37,共4页
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病率逐年增高,对儿童成长发育以及社会活动都造成了巨大的困扰。文章立足于地域视角,分析寒地环境中咳嗽变异性哮喘儿童的病因及发病特色,加以总结王有鹏教授主要诊疗思路及用药特色。王有鹏教授认为哮咳以伏痰为夙根,... 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病率逐年增高,对儿童成长发育以及社会活动都造成了巨大的困扰。文章立足于地域视角,分析寒地环境中咳嗽变异性哮喘儿童的病因及发病特色,加以总结王有鹏教授主要诊疗思路及用药特色。王有鹏教授认为哮咳以伏痰为夙根,临证中主要应用分消走泄法因势利导给邪以出路,湿去则痰无以生,临床疗效颇切,以期为临床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医诊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变异性哮喘 寒地儿科 名医经验 分消走泄
原文传递
王有鹏从“调畅三焦”角度论治寒地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
14
作者 秦雯 赵启腾 +3 位作者 芦丽莎 李勇军 刘璐佳 王有鹏 《辽宁中医杂志》 2023年第11期46-48,共3页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是临床常见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不断攀升,给儿童的成长发育造成了巨大的困扰。王有鹏结合寒地发病特点,认为寒地儿童CVA的发病传变主要与上焦失于宣降,中焦失于运化、下焦失于疏调密切相关,故...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是临床常见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不断攀升,给儿童的成长发育造成了巨大的困扰。王有鹏结合寒地发病特点,认为寒地儿童CVA的发病传变主要与上焦失于宣降,中焦失于运化、下焦失于疏调密切相关,故分别予散邪理肺、健脾化痰、肝肾同调的治疗,将“调畅三焦”贯穿于CVA治疗的始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变异性哮喘 调畅三焦 寒地儿童
原文传递
王有鹏教授治疗寒地儿童耳鸣的经验
15
作者 史梦迪 王超 +1 位作者 刘璐佳 王有鹏 《中国医药导报》 2023年第34期172-175,共4页
耳鸣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与并发症,多见于成年人。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与学习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儿童被诊断为耳鸣,尤其是对于不会正确表达病情的儿童,常常导致病情延误,给临床诊断及治疗带来困难,所以耳鸣一病在儿科应当被予以... 耳鸣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与并发症,多见于成年人。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与学习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儿童被诊断为耳鸣,尤其是对于不会正确表达病情的儿童,常常导致病情延误,给临床诊断及治疗带来困难,所以耳鸣一病在儿科应当被予以重视。本文总结了名老中医王有鹏教授治疗耳鸣的临床经验,归纳寒地儿童具有易感外邪、脾胃湿热、心肝火旺的患病特点,将其病因病机分为风寒外袭、痰浊湿困、肝气郁结、肾元亏损4个方面,在治疗上注重标本兼顾,扶正祛邪,以求耳鸣止,耳窍通,同时调节儿童心理问题,以求心身同治。文后附验案一则详细说明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有鹏 寒地儿科 耳鸣 名医经验
下载PDF
针灸治疗小儿脑瘫临床取穴配伍规律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刘璐佳 杨阳 +6 位作者 李思澄 刘志伟 景伟超 曲婉莹 张迪 戚潇禹 王有鹏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22-525,共4页
目的:分析探讨近20年针灸治疗脑瘫取穴配伍特点及规律。方法:检索近20年CNKI、万方及维普数据库收录的针灸治疗脑瘫的相关文献,运用Excel及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数据。结果:研究共纳入文献311篇,取穴应用频次最多的为足三里、百会... 目的:分析探讨近20年针灸治疗脑瘫取穴配伍特点及规律。方法:检索近20年CNKI、万方及维普数据库收录的针灸治疗脑瘫的相关文献,运用Excel及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数据。结果:研究共纳入文献311篇,取穴应用频次最多的为足三里、百会、四神聪、合谷、曲池、三阴交和阳陵泉,使用频次居前三位的经脉是督脉、足少阳胆经、手阳明大肠经,且取穴所在位置集中在下肢部、头颈部、上肢部,所选腧穴中特定穴以交会穴、五输穴、下合穴数量居多。穴位配伍百会和四神聪,合谷和足三里,曲池和合谷是针灸治疗脑瘫所取用的使用频次较高的腧穴配伍。结论:针灸治疗脑瘫具有注重四肢及头部选穴、侧重阳经取穴、注重特定穴的使用、重视上下配穴法的规律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 针灸 取穴配伍 规律 文献研究
下载PDF
310例小儿手足口病中医证候特征及证候演变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22
17
作者 王有鹏 刘璐佳 +7 位作者 田春馨 陶翠玲 景伟超 施国善 刘志伟 谭杰军 曲婉莹 李志军 《中国中医急症》 2017年第1期42-45,61,共5页
目的探讨黑龙江地区小儿手足口病中医证候特征及证候演变规律,同时对小儿手足口病不同病原的流行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前瞻性横断面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通过采集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资料,跟踪观察患儿入院当天(基线点)、治疗后第3、5、... 目的探讨黑龙江地区小儿手足口病中医证候特征及证候演变规律,同时对小儿手足口病不同病原的流行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前瞻性横断面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通过采集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资料,跟踪观察患儿入院当天(基线点)、治疗后第3、5、7、10天的临床表现,填写临床观察表,建立数据库,应用证候演变概率法对手足口病患儿中医证候在不同观察点的证候演变规律进行系统分析,并进一步探讨手足口病患儿不同病原的流行情况。结果对手足口病患儿各中医证候分布情况进行统计,邪犯肺卫证192例(62.54%),显著高于其他证候。从基线点到第3天,邪犯肺卫证和肺胃热炽证持续存在概率分别为67.44%、58.73%,第3~5天,邪犯肺卫证及肺胃热炽证发病人数仍较多,且湿热交阻、心脾积热两证转移概率较高,第5~7天,向肺胃阴伤证演变的病例逐渐增多,第7~10天,大部分患儿向愈,但仍存在向阴虚的转移概率。纳入的307例手足口病患儿病原学检测,共测得肠道病毒通用型RNA阳性176例(57.33%);肠道病毒71型阳性90例(29.32%);柯萨奇病毒A16型阳性27例(8.79%)。3种病原在各中医证候间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但在基线点观察3种病原均以邪犯肺卫证和肺胃热炽证较为多见。结论手足口病患儿在不同观察点有着不同的演变规律。各证候中,邪犯肺卫证出现率最高。本地区手足口病患儿中EV71和Cox A16均有感染,但其中以EV71为主。在基线点观察3种病原均以邪犯肺卫证和肺胃热炽证较为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证候 证候特征 病原学 演变规律
下载PDF
寒地中医儿科疾病的特点及治疗思想 被引量:16
18
作者 张迪 王佳 +4 位作者 刘璐佳 于海洋 黄程程 杨阳 王有鹏 《医学与哲学》 2020年第19期70-72,共3页
寒地儿科作为全国中医儿科的重要一支,虽然学术文化底蕴依然需要岁月的沉淀,但其饱含寒地特色的学术挖掘、总结、传承与发展却迫在眉睫。根据寒地地域特征,以寒地之黑龙江作为寒地儿科研究的代表区域,以伪满、新中国时期为开端,将知名... 寒地儿科作为全国中医儿科的重要一支,虽然学术文化底蕴依然需要岁月的沉淀,但其饱含寒地特色的学术挖掘、总结、传承与发展却迫在眉睫。根据寒地地域特征,以寒地之黑龙江作为寒地儿科研究的代表区域,以伪满、新中国时期为开端,将知名中医儿科医家作为主要挖掘对象,整理、总结众多医家学术思想,分析出寒地儿童“寒”“风”“燥”“湿热”“外寒内热”等致病特点,从推崇经方、引经据典、中西结合、承袭家学、卫气营血、分位攻下、不废外治及溯古研新等八个方面总结寒地医家学术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儿科 致病特点 学术特点
下载PDF
小儿手足口病中医证候演变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有鹏 刘璐佳 +3 位作者 曲婉莹 杨阳 景伟超 刘志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521-524,共4页
目的:分析黑龙江地区小儿手足口病各证型演变规律,提出治疗方案。方法:通过收集患儿临床资料,观察入院当天(基线点)、治疗后第3、5、7、10天的临床表现,确定各观察点中医分型,统计不同观察点各证型演变规律。应用证候演变概率法对患儿... 目的:分析黑龙江地区小儿手足口病各证型演变规律,提出治疗方案。方法:通过收集患儿临床资料,观察入院当天(基线点)、治疗后第3、5、7、10天的临床表现,确定各观察点中医分型,统计不同观察点各证型演变规律。应用证候演变概率法对患儿各证候在不同观察点的证候演变规律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相应治疗方案。结果:从基线点当天的发病数量来看,邪犯肺卫证和肺胃热炽证的发病人数居多,从基线点到第3天,以证候的持续存在概率较为突出,其中,湿热交阻证持续存在概率为89. 17%,心脾积热证持续存在概率为84. 41%。第3~5天,邪犯肺卫证及肺胃热炽证发病人数仍较多,且以邪犯肺卫证的持续存在概率较为明显。第5~7天,各证候的持续存在概率大幅度下降的同时,转愈及向肺胃阴伤证的概率增大。第7~10天,剩余患儿仍存在向肺胃阴伤证及其他证型转变的情况。结论:手足口病患儿在各观察点存在不同的演变规律,证实了本病符合温病转归的同时,作者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证候 演变规律 治疗
原文传递
温胆汤加减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8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李志军 刘璐佳 +2 位作者 曲婉莹 刘志伟 张凤春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5期599-602,共4页
目的观察温胆汤加减方治疗痰火扰神型小儿多发性抽动症(T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痰火扰神型TS患儿8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硫必利片治疗;治疗组给予口服温... 目的观察温胆汤加减方治疗痰火扰神型小儿多发性抽动症(T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痰火扰神型TS患儿8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硫必利片治疗;治疗组给予口服温胆汤加减方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及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评分、中医症候积分、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77.5%,两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YGTSS评分和中医症候积分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反应出现例数,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胆汤加减方治疗痰火扰神型TS临床疗效确切且相对安全,可推荐此方作为临床上治疗TS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 温胆汤加减 痰火扰神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