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作间歇期痛风患者步态特征研究
1
作者 李慧丹 李阔弟 +5 位作者 李晓丁 魏星 张琳 刘畅格 赵伟 黄力平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3-110,共8页
目的:探讨发作间歇期痛风患者的步态特征,为痛风的临床康复治疗尤其是运动康复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共纳入24例痛风患者(痛风组)和24例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并对痛风患者进行曼彻斯特足痛和残疾指数(Manchester foot pain and disabil... 目的:探讨发作间歇期痛风患者的步态特征,为痛风的临床康复治疗尤其是运动康复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共纳入24例痛风患者(痛风组)和24例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并对痛风患者进行曼彻斯特足痛和残疾指数(Manchester foot pain and disability index,MFPDI)评分。利用步态录像解析法采集所有受试者的运动学参数,Novel Pedar足底压力测试系统采集受试者的足底压力参数;比较两组受试者运动学和足底压力参数的差异。结果:①痛风组步长、步幅、步速、步频、膝关节最大屈伸角度、踝关节最大跖屈角度及屈伸幅度均小于健康对照组(P<0.05,P<0.01),双支撑时间大于健康对照组(P<0.01)。②痛风组大拇趾区峰值压力和压力-时间积分小于健康对照组(P<0.05,P<0.01),足中部峰值压力和第一跖骨区压力-时间积分大于健康对照组(P<0.05,P<0.01)。③痛风患者大拇趾区峰值压力与步态运动学参数相关性分析发现:大拇趾区峰值压力与步长、步幅、步频、踝关节最大背伸角度呈正相关(P<0.05),与双支撑时间呈负相关(P<0.05)。结论:痛风间歇期患者步态存在明显异常,主要表现为步长和步幅减小,步速和步频减慢,双支撑时间延长;膝、踝关节活动幅度减小;步行中前足内侧负荷降低而足中部负荷增大,这表明了一种疼痛避免策略,这些变化有可能导致痛风患者步行模式的改变和足部功能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步态 时空特征 足底压力
原文传递
健康中国战略下社区老年人外周动脉疾病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
2
作者 刘畅格 黄力平 +3 位作者 曹龙军 王嘉智 王磊 刘宁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17-722,共6页
目的:慢性病预防是健康中国战略视域下的重要命题,健康普查社区无外周动脉疾病(PAD)症状老年人踝臂指数(ABI),探究其与老年人身体功能表现和精神状态等因素的相关性,实现以预防和健康为中心的战略转移。方法:招募60岁以上324名社区无PA... 目的:慢性病预防是健康中国战略视域下的重要命题,健康普查社区无外周动脉疾病(PAD)症状老年人踝臂指数(ABI),探究其与老年人身体功能表现和精神状态等因素的相关性,实现以预防和健康为中心的战略转移。方法:招募60岁以上324名社区无PAD临床躯体症状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其中ABI正常组248名(男性64人,女性184人),ABI临界组49名(男性13人,女性36人),ABI异常组27名(男性11人,女性16人)。各组连续型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比较,分类数据采用卡方检验和似然比卡方检验进行分析。运用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ABI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社区无PAD临床躯体症状老年人ABI异常的发生率为8.3%,临界异常的发生率15.1%;三组间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体重、BMI、腰臀比、体脂百分比、睡眠指数和双侧上肢柔韧性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BI临界异常与BMI(P<0.01)(OR=1.193,95%CI[1.085,1.311])和睡眠指数(P<0.05)(OR=1.088,95%CI[1.013,1.170])有相关性;ABI异常与BMI(P<0.05)(OR=1.164,95%CI[1.031,1.314])、睡眠指数(P<0.01)(OR=1.252,95%CI[1.144,1.371])和右侧上肢柔韧性(P<0.05)(OR=0.965,95%CI[0.938,0.993])有相关性。结论:BMI增高、睡眠指数增加以及机体柔韧性降低与社区无PAD临床躯体症状老年人ABI异常程度存在相关性。提示积极进行身体锻炼控制体重、改善睡眠质量和机体柔韧性可能是降低ABI异常,减低PAD发生风险的预防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中国战略 外周动脉疾病 踝臂指数 睡眠指数 功能性体适能
下载PDF
通过EEG观察振动训练对机体觉醒状态的影响
3
作者 刘畅格 黄力平 +3 位作者 李阔弟 李政 张力文 成雅鑫 《福建体育科技》 2015年第4期20-21,共2页
目的:通过监测受试者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分析振动训练中振动波的方向与大脑觉醒状态之间的关系,并为振动训练提高运动员赛前状态提供有效实验效据。方法:在振动方向分别为前后向和左右向的基础上,分别采集振动前和振动... 目的:通过监测受试者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分析振动训练中振动波的方向与大脑觉醒状态之间的关系,并为振动训练提高运动员赛前状态提供有效实验效据。方法:在振动方向分别为前后向和左右向的基础上,分别采集振动前和振动时中央中线(CZ),左枕、右枕(O1、O2)处的脑电图α波相对功率谱密度。结果:振动开始后,无论振动方向为前后还是左右向,振动时与振动前相比机体觉醒状态显著提高(P<0.05)。在振动过程中,左右振动与前后振动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研究发现振动训练可以明显提高受试者的觉醒状态。左右方向比前后方向振动对机体觉醒状态的提高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图 觉醒 振动训练
下载PDF
言语治疗实验教学模拟康复个例创新设计与研究
4
作者 刘畅格 万发桃 +1 位作者 张琳 王磊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2021年第9期29-30,共2页
言语治疗实验教学是以临床康复个案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医患扮演沉浸式模拟临床康复为特色,拓展学生的临床思维,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本文结合实验教学经验,浅谈实验教学模拟临床康复个案创新设计的应用,为相关专业实验... 言语治疗实验教学是以临床康复个案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医患扮演沉浸式模拟临床康复为特色,拓展学生的临床思维,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本文结合实验教学经验,浅谈实验教学模拟临床康复个案创新设计的应用,为相关专业实验教学改革创新提供新的方法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治疗 教学模拟 康复例案
下载PDF
静力牵伸与等长收缩对颈肩肌肉疼痛患者上斜方肌肌电图特征性变化及疼痛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21
5
作者 牛岩 黄力平 +4 位作者 曹龙军 邢剑 田强 刘畅格 周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11-416,共6页
目的:通过对颈肩疼痛受试者的上斜方肌静力牵伸、等长收缩以及静力牵伸加等长收缩,观察其肌电图特征性变化以及主观疼痛感觉变化,探索不同干预缓解肌肉疼痛、降低肌肉紧张的最低重复次数和时间,比较三种方法的优劣,以确定最小有效干预... 目的:通过对颈肩疼痛受试者的上斜方肌静力牵伸、等长收缩以及静力牵伸加等长收缩,观察其肌电图特征性变化以及主观疼痛感觉变化,探索不同干预缓解肌肉疼痛、降低肌肉紧张的最低重复次数和时间,比较三种方法的优劣,以确定最小有效干预剂量和较佳干预方案。方法:招募20例颈肩疼痛受试者,随机抽取12例为一组,共抽取3次,分别对上斜方肌进行静力牵伸、等长收缩以及静力牵伸加等长收缩干预,每组干预时间间隔15d,对上斜方肌进行肌电图检测和干预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衡量主观疼痛感觉。结果:静力牵伸、等长收缩以及静力牵伸加等长收缩干预后,颈肩部主观疼痛感显著降低(P<0.01、P<0.05和P<0.01);静力牵伸和静力牵伸加等长收缩干预后,右侧上斜方肌表面肌电图(s EMG)静息绝对值和相对值有显著降低(P<0.01);等长收缩干预后右侧上斜方肌s EMG静息绝对值和相对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静力牵伸加等长收缩和静力牵伸比等长收缩干预更能有效的降低右侧上斜方肌s EMG静息绝对值和相对值(P<0.05)。结论:三种运动干预方案均能起到缓解受试者颈肩部疼痛的即时效果,静力牵伸和静力牵伸加等长收缩能够有效的缓解颈肩部疼痛患者肌紧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肩痛 静力牵伸 等长收缩 肌电图
下载PDF
上斜方肌静力牵伸与等长收缩运动干预对颈肩肌肉疼痛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6
作者 曹龙军 黄力平 +3 位作者 牛岩 邢剑 刘畅格 田强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82-1386,共5页
目的:通过6周静力牵伸联合等长收缩方法对上斜方肌进行运动干预,观察其肌电、主观疼痛感觉、肌力和疲劳等指标变化,评价运动干预的效果,为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和参照国内外研究诊断标准招募右侧颈肩疼... 目的:通过6周静力牵伸联合等长收缩方法对上斜方肌进行运动干预,观察其肌电、主观疼痛感觉、肌力和疲劳等指标变化,评价运动干预的效果,为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和参照国内外研究诊断标准招募右侧颈肩疼痛受试者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10例)和对照组(10例),试验组分别于午休和下班后由物理治疗师分别进行一组静力牵伸加等长收缩的运动干预,每6次为一组,每组时间20min,每周5次,共计6周;对照组为正常上班和日常生活活动,两组干预前后分别进行颈部主观疼痛指数(VAS)、sEMG静息绝对值和相对值,最大等长收缩肌力(MVC)以及肌肉疲劳试验的测试,试验组实验前后采用配对的t检验,试验组与对照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周静力牵伸加等长收缩的运动干预后,试验组干预前后和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右侧上斜方肌颈肩部主观疼痛感(VAS)有显著降低(P<0.01,P<0.01,);sEMG静息绝对值和相对值有显著降低(P<0.01,P<0.01);肌肉疲劳频域指标肌电中位频率(median frequency,MF)和平均功率频率(mean power frequency,MPF)斜率绝对值有显著性下降(P<0.05,P<0.05);最大等长收缩肌力(MVC)试验组干预前后有显著性增加(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6周静力牵伸与等长收缩能够有效缓解职业性颈肩肌肉疼痛患者颈上斜方肌肌紧张,缓解肩部疼痛、增加最大等长收缩肌力,减少肌肉疲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肩痛 静力牵伸与等长收缩 中位频率 平均功率频率
下载PDF
运动康复治疗技术模拟临床实践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 被引量:12
7
作者 黄力平 刘畅格 +2 位作者 徐冬青 曹龙军 李庆雯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第41期143-145,共3页
运动康复治疗是物理治疗学中的主要内容,也是临床康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康复专业是与临床医学紧密结合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实践性极强的新兴专业。该专业的特点是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突出学生康复治疗实践技能的培养。为此... 运动康复治疗是物理治疗学中的主要内容,也是临床康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康复专业是与临床医学紧密结合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实践性极强的新兴专业。该专业的特点是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突出学生康复治疗实践技能的培养。为此,我们进行了运动康复治疗技术实验教学模拟临床实践模式的改革探索。经过两年的尝试,我们已经形成了量化的实验课教学、考核模式和临床案例康复治疗模拟模式。康复治疗技术模拟临床实践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进一步完善了课程教学,有益于提升学生的临床思维和综合实践应用能力以及实现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预期教学成果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毕业生适应社会需求、服务社会以及提升师资队伍教学水平将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模拟临床 改革
下载PDF
12周有氧步行联合快速力量训练对肌骨减少性肥胖老年人干预效果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李申 黄力平 +7 位作者 王磊 陈英武 李林珂 张琳 曹龙军 刘畅格 王静 袁士磊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20-426,共7页
目的:观察“有氧运动联合快速力量训练方案”对肌骨减少性肥胖老年人的干预效果,以便探索安全有效的运动干预方案,减少肌骨减少性肥胖的健康风险。方法:运用双能X射线(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诊断并募集的“肌骨减少性... 目的:观察“有氧运动联合快速力量训练方案”对肌骨减少性肥胖老年人的干预效果,以便探索安全有效的运动干预方案,减少肌骨减少性肥胖的健康风险。方法:运用双能X射线(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诊断并募集的“肌骨减少性肥胖”老年人30例,采用性别、年龄分层的随机对照实验方法将受试者分为实验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实验组采用步行运动(30—45min/次,5次/w)和快速力量训练(45—60min/次,3次/w)相结合的运动干预方案;对照组保持日常生活不变。实验前后观察体脂率、肌肉质量、骨密度和骨代谢相关生化指标变化,运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周运动干预后实验组所有老年人体脂率均显著下降(P<0.05),肌肉质量显著增加(P<0.05),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β特殊序列含量(typeⅠcollagen carboxyl terminal peptide,β-CTX)显著降低(P<0.05),骨密度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12周有氧运动联合快速力量训练有效地抑制“肌骨减少性肥胖”老年人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丢失,保持骨密度,增肌减脂,提高老年人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行 快速力量 肌骨减少性肥胖 肌肉质量 骨密度
下载PDF
迷走神经电刺激改善脑损伤后运动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魏星 刘畅格 +4 位作者 曹龙军 李慧丹 李晓丁 陈婷 黄力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20-623,共4页
我国脑卒中发病率和患病率高,且患者平均年龄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1],专家预测脑外伤在2020年将成为全球第三大疾病负担[2].脑卒中患者大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经济负担.
关键词 运动功能障碍 神经电刺激 脑损伤后 脑卒中患者 平均年龄 疾病负担 生活质量 经济负担
下载PDF
痛风患者步态特征及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慧丹 魏星 +4 位作者 黄力平 刘畅格 郭晔 李阔弟 李晓丁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60-364,共5页
痛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由单钠尿酸盐(monosodium urate,MSU)在关节及关节周围沉积所致,MSU晶体的沉积可引发局部炎症,导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自限性发作。近年来痛风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北美洲和欧洲痛风的患病率为1%,已高于类风湿性... 痛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由单钠尿酸盐(monosodium urate,MSU)在关节及关节周围沉积所致,MSU晶体的沉积可引发局部炎症,导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自限性发作。近年来痛风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北美洲和欧洲痛风的患病率为1%,已高于类风湿性关节炎(0.5%-1%)[1],而我国更为严重,南昌地区调查显示痛风的总患病率为1.52%,男性远高于女性,分别为2.63%和0.01%[2]。痛风最常影响足和踝关节,尤其是第一跖趾关节(first metatarsophalangeal joint,1MTPJ)和跟腱[3-4],痛风患者足部及下肢的疼痛和残疾较重,影响日常生活活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患者 慢性炎症性疾病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局部炎症 第一跖趾关节 类风湿性关节炎 步态特征 日常生活活动
下载PDF
可能肌肉衰减症与肌肉衰减症前期老年人功能性体适能比较研究
11
作者 王嘉智 黄力平 +7 位作者 张琳 刘畅格 武晶琼 刘宁 郝会敏 李红 曹龙军 王磊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50-458,共9页
目的:分析可能肌肉衰减症和肌肉衰减症前期老年人功能性体适能的差异,探寻可能肌肉衰减症是否更有利于早期发现和预防老年肌肉衰减症及其危害,为防治肌肉衰减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天津市社区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共募集和检测830例受试... 目的:分析可能肌肉衰减症和肌肉衰减症前期老年人功能性体适能的差异,探寻可能肌肉衰减症是否更有利于早期发现和预防老年肌肉衰减症及其危害,为防治肌肉衰减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天津市社区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共募集和检测830例受试者,采用老年功能性体适能测试方案(SFT)进行各项指标测试。按照欧洲肌肉衰减症工作组(EWGSOP)的概念和亚洲肌肉衰减症工作组2019(AWGS2019)的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非肌肉衰减症组(n=526,M/F:180/346)、肌肉衰减症前期组(n=46,M/F:17/29)和可能肌肉衰减症组(n=81,M/F:20/61),比较各组间功能性体适能的差异。结果:可能肌肉衰减症组的30 s屈臂测试(P<0.01)、30 s座椅起坐测试(P<0.01)、计时起立走(TUG)测试(P<0.05)和6 min步行测试(P<0.01)结果显著差于肌肉衰减症前期组。男性可能肌肉衰减症组6 min步行距离明显低于肌肉衰减症前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可能肌肉衰减症组30 s屈臂测试(P<0.01)、30 s座椅起坐测试(P<0.01)、6 min步行测试(P<0.01)、TUG测试(P<0.05)和反应时测试(P<0.05)结果均显著差于肌肉衰减症前期组。结论:可能肌肉衰减症老年人四肢肌力、动态平衡及敏捷性和有氧耐力显著低于肌肉衰减症前期老年人,从功能性体适能视角表明低握力作为可能肌肉衰减症定义更具健康风险的提示意义;可能肌肉衰减症新定义对进一步探讨肌肉衰减症发生发展机制和指导肌肉衰减症防治、预防其危害有重要价值。可能肌肉衰减症老年人性别不同,各项功能性体适能下降也有所不同,提示针对不同性别老年人的肌肉衰减症防治方法也应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衰减症 肌肉衰减症前期 可能肌肉衰减症 功能性体适能 老年人
原文传递
激光治疗对噁唑酮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杜金刚 刘畅格 +3 位作者 黄力平 李猛 韩玉山 韩秀娟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46-749,共4页
目的探讨低能量激光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分子机制,观察治疗前、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分为正常组(6只)... 目的探讨低能量激光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分子机制,观察治疗前、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分为正常组(6只)、UC对照组(8只)、200mw激光治疗组(8只)和400mw激光治疗组(8只)。采用改良的噁唑酮致敏法制备大鼠UC模型。造模后对2个激光治疗组大鼠分别以功率为200mW与400mw的砷铝化镓半导体激光进行治疗,每次照射10min,每日1次,连续10d。治疗后将大鼠处死,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测定各组大鼠血清和组织匀浆液中TNF-α、IL-6、IL-10的含量。结果UC对照组大鼠与正常组比较,体重显著降低(P〈0.01),黏液脓血便,血清和结肠组织匀浆中TNF-α和IL-6含量显著升高(P〈0.05),IL-10显著下降(P〈0.01),造模成功。激光治疗后,大鼠体重和大便性状显著好转;400mW激光治疗组血清和结肠组织匀浆中TNF-α、IL-6显著降低(P〈0.01),IL-10显著提高(P〈0.05),接近正常水平;200mW激光治疗组血清中TNF-α和IL-6显著降低(P〈0.05),结肠组织匀浆中IL-6显著降低(P〈0.01),TNF-α降低不显著(P〉0.05),血清和结肠组织匀浆中IL-10提高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结论400mW砷铝化镓半导体激光能够有效地双向调节噁唑酮诱导的UC大鼠细胞因子,减低致炎细胞因子,增加抗炎因子作用,可能是低能量激光治疗UC产生较优疗效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型结肠炎 激光 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不同强度激光照射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猛 杜金刚 +3 位作者 黄力平 刘畅格 韩玉山 韩秀娟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37-741,共5页
目的采用嗯唑酮制作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模型,观察不同强度激光照射对UC大鼠病理性炎症反应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共选取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正常组(6只)、UC对照组(8只)、200mW激... 目的采用嗯唑酮制作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模型,观察不同强度激光照射对UC大鼠病理性炎症反应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共选取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正常组(6只)、UC对照组(8只)、200mW激光组(8只)及400mW激光组(8只)。除正常组以外,其它大鼠均采用嗯唑酮将其制成UC大鼠模型。两激光组大鼠于制模后分别给予相应功率激光照射,每天照射1次,每次照射10mm,连续照射10d。每次激光照射结束后观察各组大鼠UC疾病活动指数(DAI),然后处死大鼠提取结肠组织制成标本,通过肉眼观察结肠病变并进行大体形态学损伤评分,计算结肠湿质量指数;另外取结肠标本行病理切片检查,观察激光照射后黏膜各层炎症、水肿及细胞浸润情况。结果与UC对照组比较,400mw激光组大鼠体质量显著提升(P〈0.05),接近正常组体重(P〉0.05),DAI评分显著下降(P〈0.05),黏膜上皮、黏膜固有层及黏膜下层厚度基本恢复正常(P〉0.05),组织学损伤评分显著好转(P〈0.05),结肠湿质量指数明显降低(P〈0.01);病理检查发现黏膜溃烂、黏膜下水肿、炎性细胞浸润等现象均显著缓解,仅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而200mW激光组经激光照射后,其上述各项指标均较UC对照组明显好转(P〈0.05),但仍不及400mW激光组恢复水平。结论一定功率强度的激光照射对UC大鼠具有治疗作用,可显著减轻大鼠结肠组织病理性炎症反应,以患部黏膜下层水肿的改善情况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噁唑酮 溃疡性结肠炎
原文传递
运动防治骨骼肌萎缩的关键技术和康复应用研究
14
作者 黄力平 +6 位作者 曹龙军 刘畅格 王轶钊 梁军 刘世忠 牛岩 徐刚 《中国科技成果》 2021年第5期25-26,37,共3页
肌肉收缩是运动和行为活动的动力,神经对其精准调控使运动行为自然流畅、精确高超,是保持身体姿势、日常活动和竞技能力的必要条件。肌肉也是人体内最大的代谢、内分泌和免疫调控器官,调节糖、脂和蛋白质代谢,对抗胰岛素抵抗,对保持机... 肌肉收缩是运动和行为活动的动力,神经对其精准调控使运动行为自然流畅、精确高超,是保持身体姿势、日常活动和竞技能力的必要条件。肌肉也是人体内最大的代谢、内分泌和免疫调控器官,调节糖、脂和蛋白质代谢,对抗胰岛素抵抗,对保持机体内环境稳态、减少代谢综合征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流畅 竞技能力 肌肉收缩 蛋白质代谢 免疫调控 身体姿势 骨骼肌萎缩 代谢综合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