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打印、PBL与EBL教学法在骨科教学中的应用
1
作者 吴晓明 刘益雷 +1 位作者 师晓强 韩晔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第11期49-52,共4页
目的 探讨3D打印、PBL与EBL教学法在骨科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级骨科专业50名学生为教学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人。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法,研究组采用3D打印、PBL与EBL相结合教学法,课程结束后对两组进行教学考核及... 目的 探讨3D打印、PBL与EBL教学法在骨科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级骨科专业50名学生为教学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人。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法,研究组采用3D打印、PBL与EBL相结合教学法,课程结束后对两组进行教学考核及评价。结果 研究组理论和实践操作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对实践教学的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结合3D打印技术的直观性、PBL教学的探究性和EBL教学的实践性,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实践操作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骨科教学质量和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PBL教学法 EBL教学法 骨科
下载PDF
椎间孔镜技术新型体表定位器在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刘益雷 范新成 +4 位作者 伊超凡 赵伟 彭国庆 常彬 刘峰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60-264,共5页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技术新型体表定位器于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8月1日至12月1日在泰安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因腰椎间盘突出症接受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的患者70例,入院时采用简单随机分组的方式分...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技术新型体表定位器于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8月1日至12月1日在泰安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因腰椎间盘突出症接受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的患者70例,入院时采用简单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2组,其中,定位器组35例使用新型定位器辅助穿刺,传统组35例使用传统穿刺方法。记录2组的穿刺次数、透视次数、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并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2组均未发生重大并发症。定位器组的平均穿刺次数为(1.89±0.57)次,传统组的平均穿刺次数为(4.34±1.67)次,2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定位器组的平均透视次数为(5.49±2.21)次,传统组的平均透视次数为(10.60±3.67)次,2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定位器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79.31±17.96)min,传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91.09±18.35)min,2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8)。结论使用自主研制的新型体表穿刺定位器与使用传统穿刺方法均能取得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使用新型体表穿刺定位器可以显著减少穿刺次数、透视次数及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定位器 穿刺
原文传递
克氏针引导的镜外环锯技术与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范新成 常斌 +5 位作者 伊超凡 赵伟 彭国庆 刘益雷 王震 刘峰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9年第11期811-816,共6页
目的观察克氏针引导的镜外环锯技术(ET技术)和传统的经皮椎间孔镜技术(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并对比两者之间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泰安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治疗且在术中需... 目的观察克氏针引导的镜外环锯技术(ET技术)和传统的经皮椎间孔镜技术(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并对比两者之间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泰安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治疗且在术中需要行腰椎间孔成形术的107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TESSYS技术治疗的59例患者为TESSYS技术组,采用ET技术治疗的48例患者为ET技术组,采用t检验比较2组患者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以及术后48 h、3个月、6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的差异。结果 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ET技术组术中平均透视次数和平均手术时间均少于TESSYS技术组[(11.9±1.8)次vs(16.3±2.4)次;(64.8±5.6)min vs(82.3±7.2)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0.518、13.782,P均<0.001)。107例患者术后均随访6个月。2组患者术后48 h、3个月、6个月的ODI评分及VAS评分较术前改善,各时间段ODI评分及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TESSYS技术与ET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能取得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而ET技术手术操作更简单、手术时间更短、透视次数更少、患者耐受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TESSYS技术 ET技术 内窥镜
原文传递
神经电生理定量评价大鼠脊髓损伤 被引量:5
4
作者 伊超凡 范新成 +4 位作者 赵伟 彭国庆 常彬 刘益雷 刘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1492-1496,共5页
[目的]评价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大鼠脊髓损伤(SCI)中的意义。[方法]50只雌性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分别为假手术组,Allen’s打击制备SCI 40 g·cm组、60 g·cm组、80 g·cm组和100 g·cm组。监测体感诱发电位(S... [目的]评价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大鼠脊髓损伤(SCI)中的意义。[方法]50只雌性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分别为假手术组,Allen’s打击制备SCI 40 g·cm组、60 g·cm组、80 g·cm组和100 g·cm组。监测体感诱发电位(SEP)和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同时进行大鼠运动功能评分(BBB)。[结果]随损伤程度的增加,SEP和MEP潜伏期显著延长、波幅减小。损伤后各时间点,不同组别间潜伏期和波幅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 g·cm损伤后SEP和MEP波消失。随着打击程度的加重,BBB评分明显下降(P<0.05)。损伤程度分组与评价指标均有显著相关性(P<0.05),Spearman秩相关的R值依次为MEP潜伏期、MEP波幅、BBB评分、SEP潜伏期、SEP波幅。[结论]通过神经电生理监测指标,特别是MEP,可以准确客观地判断SCI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大鼠 神经电生理 体感诱发电位 运动诱发电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