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国产PLC在火电辅控系统中的设计与应用
1
作者 刘碧峰 余瑞锋 +4 位作者 翁存兴 倪艳红 黄飞 林明桥 陈玉龙 《自动化应用》 2023年第14期65-67,80,共4页
本文以全国产PLC为研究对象,针对火电厂化水工艺特点,设计了一套化水PLC系统,利用软件的功能二次开发设备驱动级、顺控等功能块,并在某电厂开展示范应用工作,实现火电辅控系统领域的自主可控。
关键词 全国产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火电辅控 功能块 顺控 人机界面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火电厂机组负荷调度自动控制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翁存兴 王晓宁 刘碧峰 《信息与电脑》 2023年第1期83-85,共3页
传统火电厂机组负荷调度自动控制方法无法准确预测多用户目标负荷,导致负荷调度误差较大,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火电厂机组负荷调度自动控制方法。通过火电厂的历史运行数据构建火电厂机组负荷分配模型,采用深度学习中的长短期记忆网络(Lon... 传统火电厂机组负荷调度自动控制方法无法准确预测多用户目标负荷,导致负荷调度误差较大,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火电厂机组负荷调度自动控制方法。通过火电厂的历史运行数据构建火电厂机组负荷分配模型,采用深度学习中的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神经网络进行火电机组负荷预测,建立机组系统能耗与负荷频率的相关模型,输出负荷调度结果,引入比例、积分(Proportion Integral,PI)控制器实现火电厂机组负荷调度自动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文章设计方法能够准确预测火电厂机组运行负荷,在升负荷过程及降负荷过程中的调度负荷和调度自动控制准确性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火电厂机组 机组负荷调度 负荷调度控制 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模型
下载PDF
HDPE管道修复技术在大港南部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碧峰 罗晓明 +2 位作者 马先平 纪朝凤 陈树宏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38-639,共2页
介绍了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道修复技术的原理、性能特点、施工工艺,结合大港南部油田应用实践,分析了其对油田集输管道、供水管道修复的适用性和经济性。该技术很好地解决了腐蚀泄漏严重的旧管道修复利用问题,不仅延长了管道使用寿命... 介绍了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道修复技术的原理、性能特点、施工工艺,结合大港南部油田应用实践,分析了其对油田集输管道、供水管道修复的适用性和经济性。该技术很好地解决了腐蚀泄漏严重的旧管道修复利用问题,不仅延长了管道使用寿命、节省了大量管道更换费用,而且可以实现不停产在线修复。同时总结了该技术的优势,提出了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 泄漏 在线修复 输油管道 高密度聚乙烯(HDPE)
下载PDF
陕西有色金属集团科技创新硕果盈枝
4
作者 王新权 刘碧峰 《中国有色金属》 2024年第4期50-51,共2页
陕西有色金属集团实施科技创新“生态式”管理,坚持创新驱动“四链”融合,构建全生命周期科创生态体系,紧盯百项“国之重器”项目,加快科创成果与产业化步伐,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全年战新产业投资占40.25%,实现新产品产值56.55亿元... 陕西有色金属集团实施科技创新“生态式”管理,坚持创新驱动“四链”融合,构建全生命周期科创生态体系,紧盯百项“国之重器”项目,加快科创成果与产业化步伐,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全年战新产业投资占40.25%,实现新产品产值56.55亿元。盘点2023年科创“答卷”,陕西有色金属集团科技创新硕果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产品产值 产业创新 生态体系 有色金属集团 全生命周期 科创 创新驱动 生态式
原文传递
医源性腰椎化脓性脊柱炎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4
5
作者 刘碧峰 严宁 +1 位作者 侯铁胜 康一凡 《中国骨伤》 CAS 2011年第4期339-341,共3页
目的:探讨医源性腰椎化脓性脊柱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自2006年12月到2010年1月,采用病灶清除置管冲洗引流等综合治疗医源性腰椎化脓性脊柱炎患者4例,男2例,女2例;年龄50~66岁(年龄分别为:52、66、58、50岁);病程2周~2.5个月(分别为:2... 目的:探讨医源性腰椎化脓性脊柱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自2006年12月到2010年1月,采用病灶清除置管冲洗引流等综合治疗医源性腰椎化脓性脊柱炎患者4例,男2例,女2例;年龄50~66岁(年龄分别为:52、66、58、50岁);病程2周~2.5个月(分别为:21,14,60,75d)。所有患者术前均有发热史、腰痛、局部压痛和腰椎活动受限。白细胞计数(WBC)、血沉(ESR)均异常。术后通过临床症状的消失和监测WBC、ESR、C-反应蛋白(CRP)来评定疗效。结果:4例患者治疗后腰痛及发热症状消失,伤口均Ⅰ期愈合,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个月无感染(WBC、CRP、ESR均正常)及腰椎不稳的情况发生。结论:医源性腰椎化脓性脊柱炎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和影像学表现可以诊断。在诊断中磁共振表现有一定特异性,如有脓肿形成,应及早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感染 脊柱炎 外科手术
下载PDF
一体化集输装置在大港南部油田的试验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碧峰 博洋 +2 位作者 邹晓燕 赵洁 杨芳丽 《石油规划设计》 2014年第1期19-20,45,共3页
一体化集成装置将机械技术、电工技术、自控技术、信息技术等有机结合、高度集成,能够独立完成油气田地面工程中常规需要一个中小型站场或大型站场中多个生产单元共同完成的生产环节的全部功能,可简化地面工艺、减少占地面积、降低工程... 一体化集成装置将机械技术、电工技术、自控技术、信息技术等有机结合、高度集成,能够独立完成油气田地面工程中常规需要一个中小型站场或大型站场中多个生产单元共同完成的生产环节的全部功能,可简化地面工艺、减少占地面积、降低工程投资、缩短建设周期。近年来,大港南部油田结合接转站调整改造及新区产能建设,共研发了气液分离+外输增压、油气水分离+切水+外输增压、油气水分离+切水+加热+外输增压3种一体化集输装置。论述了一体化集输装置技术方案,介绍了一体化集输装置在大港南部小集油田小6计量站的应用情况及效果,并针对应用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港油田 一体化集输装置 接转站 伴热掺水 混输泵
下载PDF
内衬不锈钢复合管在大港高腐蚀油田的试验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刘碧峰 博洋 《石油规划设计》 2015年第1期37-38,41,共3页
内衬不锈钢复合管防腐技术以普通碳素钢钢管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管作为基管,内衬厚度为0.8~1.0mm耐腐蚀性能好的304L不锈钢衬层,管端接头采用厚壁不锈钢短接焊接,形成管道全程对管内输送介质隔离,很好地解决了高腐蚀油田管道腐蚀... 内衬不锈钢复合管防腐技术以普通碳素钢钢管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管作为基管,内衬厚度为0.8~1.0mm耐腐蚀性能好的304L不锈钢衬层,管端接头采用厚壁不锈钢短接焊接,形成管道全程对管内输送介质隔离,很好地解决了高腐蚀油田管道腐蚀漏失严重的问题,使管道寿命明显延长,可节省大量更换管道的费用。介绍了内衬不锈钢复合管防腐技术的结构、特点,以及在大港南部高腐蚀油田的试验应用情况。分析了2种内衬不锈钢复合管的优缺点、应用效果及应用经验,并结合应用经验提出了建议及要求,为高腐蚀油田解决地面管道腐蚀难题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港油田 腐蚀 漏失 不锈钢复合管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丹参注射液对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凝血及纤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碧峰 郑甦 +1 位作者 褚小刚 张丽恒 《当代医学》 2017年第34期85-86,共2页
目的通过观察丹参注射液对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凝血及纤溶活性的影响,为评估丹参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并发血栓性疾病进行探索。方法选择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术前1 d至术后3 d每天静滴丹参... 目的通过观察丹参注射液对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凝血及纤溶活性的影响,为评估丹参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并发血栓性疾病进行探索。方法选择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术前1 d至术后3 d每天静滴丹参注射液40 mL,对照组不用任何抗凝药;分别于术前、术后1 d、术后3 d采集外周静脉血液标本,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值(INR)、纤维蛋白原(FIB)以及D-二聚体(D-D)5项指标进行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术之前FIB比较,术后1 d、3 d持续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D-D水平术后1 d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 d后就回到正常状态。丹参预防组术后1 d的D-D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照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存在凝血和纤溶指标的增强改变,血栓性疾病的发生倾向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人工髋关节置换 凝血 纤溶
下载PDF
管道外检测技术在大港南部油田的试验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刘碧峰 博洋 《石油规划设计》 2016年第6期19-22,共4页
根据多频管中电流、超声导波、瞬变电磁、金属磁记忆4种非接触式管道外检测技术的原理、性能特点、试验应用情况,结合大港南部油田管道实际情况,试验了4种检测技术对油田在用集输管道的适用性、准确性和存在不足。通过4种检测技术一定... 根据多频管中电流、超声导波、瞬变电磁、金属磁记忆4种非接触式管道外检测技术的原理、性能特点、试验应用情况,结合大港南部油田管道实际情况,试验了4种检测技术对油田在用集输管道的适用性、准确性和存在不足。通过4种检测技术一定规模的试验应用,掌握了各种检测评价技术的功能特点及适应性,为进一步开展管道内外检测、缺陷评估、寿命预测等完整性管理积累了经验;另外,通过检测评价修复等工作,降低了管道运行风险、提升了管道本质安全、延长了管道寿命、降低了管道失效率、节省大量管道更换资金,并且对部分技术提出了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港南部油田 管道外检测 防腐层缺陷 试验应用
下载PDF
大港南部油田地面设施腐蚀原因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碧峰 博洋 《石油规划设计》 2016年第1期10-14,54,共5页
大港南部油田腐蚀现象严重,由此带来每年数千万元的成本支出并对生产造成不良影响。通过分析南部油田腐蚀结垢的特点,研究腐蚀结垢成因,重点探讨了产出液成分对腐蚀结垢的影响,特别是H_2SO_4还原菌的腐蚀、H_2S的腐蚀、生产用化学药剂... 大港南部油田腐蚀现象严重,由此带来每年数千万元的成本支出并对生产造成不良影响。通过分析南部油田腐蚀结垢的特点,研究腐蚀结垢成因,重点探讨了产出液成分对腐蚀结垢的影响,特别是H_2SO_4还原菌的腐蚀、H_2S的腐蚀、生产用化学药剂的腐蚀作用、垢样成分与腐蚀关系以及Cl^-、介质温度等因素对腐蚀的影响,简要介绍了一些腐蚀结垢治理的措施及效果,并结合实际经验提出了目前仍然存在的问题。为高腐蚀油田解决地面设施腐蚀难题提供一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 腐蚀 结垢 治理
下载PDF
应用橇装分离切水装置缩减掺水规模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碧峰 王晶亚 +1 位作者 罗晓明 李才雄 《石油规划设计》 2012年第4期22-23,26,共3页
针对常规的集中脱水、双管伴热工艺运行时,规模较大的伴热掺水在油井与联合站之间长距离循环往复输送、分离、脱水、增压、加热,能耗高、运行成本高,以及因掺水长期处于高温状态,而造成掺水管网腐蚀结垢严重、维护成本高等问题,试验研... 针对常规的集中脱水、双管伴热工艺运行时,规模较大的伴热掺水在油井与联合站之间长距离循环往复输送、分离、脱水、增压、加热,能耗高、运行成本高,以及因掺水长期处于高温状态,而造成掺水管网腐蚀结垢严重、维护成本高等问题,试验研制了一种橇装油水就地分离切水回掺装置。利用橇装油水就地分离切水回掺装置,将部分油田区块内高含水、高产液温度油井产出液经过现场油气水分离,就地切出部分采出水,经现场离心泵增压、计量后直接输送至附近需要伴热掺水的低含水油井。既达到了减小低含水油井集输阻力的目的,又提高了系统效率,降低能耗,节约了占地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橇装分离切水装置 集中脱水 高凝稠油 伴热掺水 分离切水 集输阻力
下载PDF
物理化学洗涤法处理大港南部油田油泥砂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碧峰 博洋 +1 位作者 郭丽娟 何振涛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8年第2期24-27,共4页
在油田开发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油泥砂,含油泥砂的随意排放或简单堆放都会对地下水、地表水、大气和周围植被等环境造成污染,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含油泥砂的无害化处理越来越重要。大港南部油田经过探索试验,最终采用物... 在油田开发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油泥砂,含油泥砂的随意排放或简单堆放都会对地下水、地表水、大气和周围植被等环境造成污染,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含油泥砂的无害化处理越来越重要。大港南部油田经过探索试验,最终采用物理化学洗涤技术对含油泥砂进行处理并取得了成功,通过沉降、均质、洗涤、空化分离、离心分离等措施,实现了含油泥砂的分离、清洗和浮油回收利用,该技术解决了多年来含油泥砂四处堆放存在的安全环保问题,每年可处理含油泥砂5 000 m3,处理后泥中含油体积分数小于5%,砂中含油体积分数小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泥砂 均质机 沉降分离 环境污染 物理化学洗涤法
下载PDF
脊髓损伤中央综合征分期手术的疗效分析
13
作者 刘碧峰 赵杰 +2 位作者 康一凡 马辉 张丽恒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956-1958,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脊髓损伤中央综合征(CCS)患者分期手术治疗方法并评估分期手术的疗效。方法根据年龄将分期手术治疗的脊髓损伤中央综合征患者36例(年龄:5079岁,平均56.9岁)分为:A组〈65岁和B组≥65岁;根据二期手术椎板减压的范围... 目的回顾性分析脊髓损伤中央综合征(CCS)患者分期手术治疗方法并评估分期手术的疗效。方法根据年龄将分期手术治疗的脊髓损伤中央综合征患者36例(年龄:5079岁,平均56.9岁)分为:A组〈65岁和B组≥65岁;根据二期手术椎板减压的范围分为:1组〈4个椎板(A1,B1)和2组≥4个椎板(A2,B2)。一期手术选择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密切随访1年后根据神经功能恢复以及影像学表现等情况,有必要手术者选择二期后路椎板减压术(〈4个椎板或≥4个椎板),必要时加后路内固定术。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委员会运动功能评分(AMS)系统评分,比较手术前、一期手术后1年、二期手术后末次随访脊髓功能。结果 36例二期术后随访632月,平均18.4月。一期手术后AMS评分:A组:75.8±14.6;B组:73.2±13.1;A1组:78.5±10.2;A2组:76.8±9.5;B1组:72.2±12.6;B2组:77.4±18.3。二期手术后AMS评分:A组:90.7±10.5;B组:89.5±12.4;A1组:91.3±13.2;A2组:90.7±14.8;B1组:88.5±11.2;B2组:92.4±13.6。A组和B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A1和B1与A2和B2组之间也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一期手术后AMS为75.8±14.6,二期手术后AMS为90.7±10.5;B组一期手术后AMS为73.2±13.1,二期手术后AMS为89.5±12.4;比较A组和B组一期手术和二期手术后AM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分期手术治疗脊髓损伤中央综合征明显改善患者的AMS,分期手术是脊髓损伤中央综合征患者很好的治疗方法;脊髓损伤中央综合征患者手术治疗效果与年龄和椎板减压范围没有显著联系,手术减压彻底后可以达到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脊髓损伤 中央综合征 手术治疗
下载PDF
真空相变加热炉在大港南部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碧峰 博洋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5年第6期60-61,共2页
真空相变加热炉在大港南部油田的应用中存在许多问题,如结垢严重,压差大,正压运行,效率低,维护成本高,维修困难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为了发挥相变加热炉安全性好、效率高的特点,解决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采用... 真空相变加热炉在大港南部油田的应用中存在许多问题,如结垢严重,压差大,正压运行,效率低,维护成本高,维修困难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为了发挥相变加热炉安全性好、效率高的特点,解决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采用承压相变加热炉。适当提高壳程的允许运行压力,可提高到0.4 MPa左右,承压能力的提高可使蒸汽温度提高,从而满足更高生产温度的需求。在换热器设计上进行改进,减少盘管管程,适当加大管径,从而减轻由于结垢带来的负面影响。适当加厚管壁,同时采取相应的防腐、防垢措施,以延长炉管使用寿命。对于2 000 k W以上大功率真空炉,采用外置分体式结构盘管适应性更好些。优化参数设计,确定热负荷时以实际运行参数为基准,避免追求大裕量,确保较高的负荷率;确定压降值时,参考集输设计手册推荐的0.1-0.25 MPa,避免片面追求低压损,保持合理流速,降低垢、机杂的沉积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相变加热炉 换热器 盘管 腐蚀结垢 问题分析
下载PDF
径向流污水过滤处理技术
15
作者 刘碧峰 佟江 +2 位作者 罗晓明 马先平 李才雄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10,共2页
常规的滤床式核桃壳、纤维球过滤技术配套工艺复杂,搅拌机易损件多;筛管过流面积小,腐蚀结垢严重,不适于高腐蚀结垢油田。径向流核桃壳过滤装置过滤罐内增加了高效的涡流混凝除油机构,并将常规水平布置的筛管改为垂直布置的筛筒,介质流... 常规的滤床式核桃壳、纤维球过滤技术配套工艺复杂,搅拌机易损件多;筛管过流面积小,腐蚀结垢严重,不适于高腐蚀结垢油田。径向流核桃壳过滤装置过滤罐内增加了高效的涡流混凝除油机构,并将常规水平布置的筛管改为垂直布置的筛筒,介质流向由常规的轴向改变为径向,增大了过滤面积,提高了过滤效果。官一联污水站径向流核桃壳过滤技术于2007年12月12日改造投产,处理前含油量平均为33 mg/L,悬浮固体含量平均为32.93 mg/L;处理后含油平均为2.4 mg/L,悬浮固体平均含量为5.3 mg/L,处理后水质全部达到要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高凝稠油 径向流 核桃壳 纤维球
下载PDF
大港南部油田天然气的回收利用
16
作者 刘碧峰 李强 +2 位作者 佟江 马先平 纪朝凤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3-84,共2页
大港南部油田因各区域生产参数不同,产气、用气量差异大,以往剩余天然气外排,而气量欠缺的区域加热炉需要燃烧原油,既浪费能源又存在安全隐患。自2005年开始,陆续试验应用井口真空相变加热炉、自动管道加热器、井口储集器及天然气发电... 大港南部油田因各区域生产参数不同,产气、用气量差异大,以往剩余天然气外排,而气量欠缺的区域加热炉需要燃烧原油,既浪费能源又存在安全隐患。自2005年开始,陆续试验应用井口真空相变加热炉、自动管道加热器、井口储集器及天然气发电等多种技术,开发利用油井伴生气资源。为了充分挖掘单井天然气的利用潜力,以最少的投资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结合大港南部油田集输工艺现状,经过研究分析,分别从利用套管气取代电加热器提升集输系统温度和利用富余天然气发电两方面来开发利用油井伴生气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生天然气 储集器 天然气发电 真空相变加热炉 自动管道加热器
下载PDF
大港南部油田降温集输探索试验
17
作者 刘碧峰 罗晓明 +3 位作者 陈智宇 李才雄 田春生 赵洁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8-59,共2页
大港南部油田通过对掺水工艺的改进,节省地面配套伴热掺水管网约403万元,年节约燃气量187×104m3;集输工艺优化以后,南部油田掺水温度由75℃下降到70℃,平均下降5℃,年节约燃气量322×104m3;枣—孔原油外输管道优化改造,外输温... 大港南部油田通过对掺水工艺的改进,节省地面配套伴热掺水管网约403万元,年节约燃气量187×104m3;集输工艺优化以后,南部油田掺水温度由75℃下降到70℃,平均下降5℃,年节约燃气量322×104m3;枣—孔原油外输管道优化改造,外输温度由85℃降到61℃,年节约燃油量2 100 t。节省的天然气用于发电,约创效2 132万元;同时,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减少了管网的腐蚀漏失,管网月漏失由547次降到目前的112次,降低了系统的安全环保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管伴热掺水 常温集输 原油物性 工艺优化
下载PDF
应用橇装分离切水装置缩减掺水规模
18
作者 刘碧峰 罗晓明 +2 位作者 王晶亚 项勇 董波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7-78,共2页
针对常规的集中脱水、双管伴热工艺运行时,规模较大的伴热掺水在油井与联合站之间长距离循环往复的输送、分离、脱水、增压、加热能耗高的问题,为减少沿途温度、压力损失,减少长期高温而造成的掺水管网腐蚀结垢,试验研制了一种橇装油水... 针对常规的集中脱水、双管伴热工艺运行时,规模较大的伴热掺水在油井与联合站之间长距离循环往复的输送、分离、脱水、增压、加热能耗高的问题,为减少沿途温度、压力损失,减少长期高温而造成的掺水管网腐蚀结垢,试验研制了一种橇装油水就地分离切水回掺装置。利用该装置,将部分油田区块内高含水、高产液温度油井产出液经过现场油气水分离,就地切出部分污水,增压、计量后直接输送至附近需要伴热掺水的低含水油井,提高了系统效率,降低了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脱水 高凝稠油 伴热掺水 分离切水 集输阻力
下载PDF
大港南部油田集油工艺技术试验及优化措施
19
作者 刘碧峰 佟江 +3 位作者 李才雄 齐宝泉 小芳 李建军 《石油规划设计》 2010年第4期41-42,48,共3页
大港南部油田经过20多年的开发,随着综合含水率的大幅度上升,一直沿用的双管掺水集油流程的适应性越来越差。针对原油集输系统运行能耗高、设施腐蚀严重、存在安全环保隐患等问题,大港油田自2004年开始进行了原油流变性分析与试验、集... 大港南部油田经过20多年的开发,随着综合含水率的大幅度上升,一直沿用的双管掺水集油流程的适应性越来越差。针对原油集输系统运行能耗高、设施腐蚀严重、存在安全环保隐患等问题,大港油田自2004年开始进行了原油流变性分析与试验、集输管材的选择试验、油井远程自动计量技术试验等集油工艺优化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阐述了大港南部油田集油工艺优化过程应用的主要技术措施及参数范围,为今后开展集输工艺优化提供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港油田 集输管网 双管掺水流程 远程自动计量 腐蚀漏失 复合管
下载PDF
新型异体皮质骨轴向融合器的设计及置入路径的影像学测量
20
作者 刘碧峰 褚小刚 张丽恒 《当代医学》 2022年第8期40-44,共5页
目的设计新型异体皮质骨轴向融合器并探讨其在AxiaLIF手术置入的最佳路径。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8年6月于本院行MRI检查的40例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取其腰骶椎MRI正中矢状位层面的T2加权图像,将L_(5)、S_(1)椎体分为3等分,定义L_(5)/S_... 目的设计新型异体皮质骨轴向融合器并探讨其在AxiaLIF手术置入的最佳路径。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8年6月于本院行MRI检查的40例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取其腰骶椎MRI正中矢状位层面的T2加权图像,将L_(5)、S_(1)椎体分为3等分,定义L_(5)/S_(1)椎间盘中心为A,L_(5)椎体下终板中点为C,S_(1)椎体下1/3等分线与其前缘的交点为F7,测量两椎体8条等分线前后缘的距离及椎体后缘与AC、AF7两手术入路参考线与相应等分线所相交点的距离。结果男性和女性的L_(5)、S_(1)各等分线椎体前后缘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参照其平均值,AC、AF7参考线与L_(5)、S_(1)的七条等分线所相交点到椎体后缘的距离的平均值占相应等分线椎体前后缘距离的平均值分别为61.11%、57.90%、54.05%、50.00%、52.00%、63.64%、85.71%、46.15%、44.86%、43.86%、42.86%、52.50%、72.72%、100.00%。结论新型异体皮质骨轴向融合器设计新颖,可避免AxiaLIF融合失败后的翻修,具有临床操作可行性,AF7参考线在两椎体各等分线的相交点到椎体后缘的距离比AC线更接近中轴位置,AF7线可作为手术置入的最佳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体皮质骨 轴向融合器 设计 置入路径 影像学测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