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癌术后化疗后骨髓抑制及不良反应的观察
1
作者 万舰 刘梦瑶 +3 位作者 李帅杰 刘祎婷 劳晓霞 陈勇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3年第6期473-479,共7页
目的 观察及分析乳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相关关系。方法 收集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乳腺科及邵阳市中心医院肿瘤科2022年1月~2023年6月乳腺癌患者120例,根据术后化疗骨髓抑制的情况将患者分为无骨髓抑制组(对照组,n=20)、轻度骨髓抑制组(轻症... 目的 观察及分析乳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相关关系。方法 收集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乳腺科及邵阳市中心医院肿瘤科2022年1月~2023年6月乳腺癌患者120例,根据术后化疗骨髓抑制的情况将患者分为无骨髓抑制组(对照组,n=20)、轻度骨髓抑制组(轻症组,n=76)和重度骨髓抑制组(重症组,n=24),所有病人的术后化疗方案为EC→T、AC或EC方案。收集和初步分析的数据包括120例患者的临床特征、三组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单因素分析、术后化疗后骨髓抑制与各不良反应关系以及不同程度骨髓抑制与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关系。结果 12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的患者中,83.3%(100例)的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其中76.0%(76例)为轻症(Ⅰ、Ⅱ级),20%(24例)为重症(Ⅲ、Ⅳ级),没有骨髓抑制的患者占16.7%(20例)。本组病例中没有中断化疗及减少剂量化疗的患者;骨髓抑制的程度与患者的年龄、化疗方案、营养状况以及化疗前合并糖尿病相关,对照组、轻症组及重症组患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P<0.05)。在统计的7项不良反应症状中,对照组、轻症组及重症组患者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所有P>0.05)。根据WHO不良反应分级标准,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在患者化疗后不良反应分级的分布不同,骨髓抑制程度越严重,不良反应的分级越高(P=0.001)。结论 化疗导致的骨髓抑制与患者年龄、化疗方案、营养状况以及化疗前合并糖尿病相关;化疗毒性反应发生的比例与骨髓抑制程度可能无关,但与WHO不良反应的分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骨髓抑制 化疗
下载PDF
低频脉冲电刺激对产褥期妇女急性乳腺炎的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刘祎婷 方俊 万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第20期25-27,共3页
目的分析低频脉冲电刺激对产褥期妇女急性乳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320例产褥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6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临床治疗基础上增用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观察两... 目的分析低频脉冲电刺激对产褥期妇女急性乳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320例产褥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6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临床治疗基础上增用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25%,高于对照组的7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愈时间为(3.44±0.68)d,短于对照组的(6.45±0.7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7.609,P<0.05)。结论低频脉冲电刺激对产褥期妇女急性乳腺炎的治疗效果显著,且可有效缩短临床治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脉冲电刺激 产褥期妇女 急性乳腺炎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祎婷 陈露雨 +3 位作者 郭运忠 龙芳 翟延评 万舰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9年第5期440-441,共2页
目的观察比较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与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和B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 目的观察比较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与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和B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咳嗽症状缓解有效率、夜间和日间咳嗽积分、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流速峰值(PEFR)和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后,A组症状缓解有效率高于B组(P<0.05);夜间、日间咳嗽积分低于B组(P<0.05);肺功能改善情况优于B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较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在缓解CVA患者咳嗽症状、改善肺通气功能方面疗效更为显著,且并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 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 咳嗽变异性哮喘
下载PDF
2013—2017年齐齐哈尔市食品微生物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刘祎婷 陈万春 陈宝泽 《现代食品》 2018年第18期107-109,共3页
为了解齐齐哈尔市食品安全卫生情况,采用抽样检测方法,对2013—2017年市区内两家超市食品进行微生物检测。结果表明:2013—2017年共抽检492份样品,超市A合格率为93.08%,超市B合格率89.47%,总体合格产品447,不合格45,平均合格率90.99%。... 为了解齐齐哈尔市食品安全卫生情况,采用抽样检测方法,对2013—2017年市区内两家超市食品进行微生物检测。结果表明:2013—2017年共抽检492份样品,超市A合格率为93.08%,超市B合格率89.47%,总体合格产品447,不合格45,平均合格率90.99%。其中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两项指标不合格,同时与抽样种类和季节具有一定相关性,建议加强对相关产品的监督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风险检测 齐齐哈尔市
下载PDF
肿瘤标记蛋白Prdx1-pMSCV质粒的构建和鉴定
5
作者 刘祎婷 张艳 +3 位作者 黄菊 于海静 刘明 万舰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5期1907-1910,共4页
目的构建含有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1(Prdx1)基因的pMSCV重组质粒,转染至人气道上皮细胞内,并进行鉴定,为进一步研究Prdx1在细胞内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构建Prdx1-pMSCV质粒,将Prdx1mRNA编码区序列克隆至pMSCV载体上,测序验证后大量提取,... 目的构建含有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1(Prdx1)基因的pMSCV重组质粒,转染至人气道上皮细胞内,并进行鉴定,为进一步研究Prdx1在细胞内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构建Prdx1-pMSCV质粒,将Prdx1mRNA编码区序列克隆至pMSCV载体上,测序验证后大量提取,转染至BEAS-2B细胞内,细胞内可高表达Prdx1蛋白,收集总mRNA和蛋白裂解液分别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Prdx1-mRNA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检测Prdx1蛋白变化。观察质粒转染后细胞内Prdx1高表达。结果重组质粒经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和BglⅡ双酶切及测序鉴定均证实Prdx1基因已正确克隆到pMSCV质粒载体中。Western blot结果进一步证实Prdx1-pMSCV重组质粒构建正确。结论本研究正确构建了Prdx1-pMSCV质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dx1 质粒载体 转染
下载PDF
甲苯和间戊二烯合成2,6-二甲基萘过程中烷基化产物的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刘祎婷 骆念军 +3 位作者 冷志光 徐秀红 曹发海 房鼎业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3-186,共4页
对以甲苯和间戊二烯为原料合成2,6-二甲基萘过程中烷基化产物戊烯基甲苯的同分异构体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液相色谱标样对比法和化学转化法,并结合工艺反应机理,对烷基化产物的组成进行了定性分析... 对以甲苯和间戊二烯为原料合成2,6-二甲基萘过程中烷基化产物戊烯基甲苯的同分异构体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液相色谱标样对比法和化学转化法,并结合工艺反应机理,对烷基化产物的组成进行了定性分析,得出烷基化产物为戊烯基甲苯的3种同分异构体,且为苯环上的邻、间、对位异构体,并推断出戊烯基甲苯的3种同分异构体在毛细管气相色谱上的出峰顺序依次为间、对、邻位。利用有效碳数法和峰面积归一法对戊烯基甲苯的3种同分异构体进行定量分析,求得邻、间、对位戊烯基甲苯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1%,2.2%,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6-二甲基萘 甲苯 间戊二烯 烷基化 分析 气相色谱
下载PDF
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6
7
作者 万舰 刘祎婷 于海静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35期76-78,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早期乳腺癌患者应用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30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开展改良根治术治疗,观察组开展保乳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满意度... 目的对比分析早期乳腺癌患者应用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30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开展改良根治术治疗,观察组开展保乳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满意度评分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而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的11.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瘢痕遗留面积、乳腺外形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存质量中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精神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存质量中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精神状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应用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均有一定疗效,特别是保乳手术,其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还可减少并发症,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乳腺癌 保乳手术 改良根治术 术中出血量 并发症 生存质量
下载PDF
拜新同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 被引量:5
8
作者 陈露雨 龙芳 刘祎婷 《海峡药学》 2017年第11期244-246,共3页
目的探讨对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患者给予拜新同、拉贝洛尔联合治疗的疗效、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84例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观察,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甲基多巴、... 目的探讨对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患者给予拜新同、拉贝洛尔联合治疗的疗效、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84例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观察,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甲基多巴、拜新同治疗,观察组采用拜新同、拉贝洛尔联合治疗,治疗4周,对比观察两组生活质量评分(GQOLI-74)、血压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血压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患者给予拜新同、拉贝洛尔联合治疗可以迅速平稳降压,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少,疗效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慢性高血压 拉贝洛尔 拜新同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对切口愈合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万舰 刘祎婷 于海静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第6期86-88,共3页
目的研究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对切口愈合的价值。方法600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不保留残腔治疗,研究组采用乳腺区段切除术保留残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征... 目的研究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对切口愈合的价值。方法600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不保留残腔治疗,研究组采用乳腺区段切除术保留残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征、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疼痛时间、切口恢复时间分别为(2.04±1.22)、(2.04±0.74)d,均短于对照组的(3.99±2.88)、(4.05±1.33)d,出血量(30.54±8.54)ml少于对照组的(36.04±9.28)ml,外形美观率99.33%高于对照组的96.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7%,低于对照组的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理职能、乐观情绪、社会功能、躯体活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区段切除术对治疗乳腺良性肿块切口愈合时间短、出血量少、疼痛感小,同时,手术方法安全可靠,并发症少,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区段切除术 良性肿块 切口愈合 出血量 疼痛时间 并发症
下载PDF
替诺福韦与替比夫定在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露雨 龙芳 刘祎婷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8年第5期472-473,共2页
目的观察比较替诺福韦与替比夫定在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HBeAg阳性孕妇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替诺福韦组孕妇给予口服替诺福韦,替比夫定组孕妇给予口服替比夫定,两组均自孕28周服药至... 目的观察比较替诺福韦与替比夫定在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HBeAg阳性孕妇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替诺福韦组孕妇给予口服替诺福韦,替比夫定组孕妇给予口服替比夫定,两组均自孕28周服药至分娩前,比较两组孕妇治疗前后血清HBV DNA水平及ALT水平;比较两组孕妇所分娩婴儿出生时、1周岁时的体重、身高及HBsAg、HBeAg阳性例数;比较两组孕妇及婴儿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孕妇治疗后血清HBV DNA及ALT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替诺福韦组ALT水平下降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V DNA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婴儿出生时及1周岁时身高、体重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婴儿出生时及1周岁时HBsAg及HBeAg均为阴性;两组母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诺福韦与替比夫定对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降低孕妇血清HBV DNA及ALT水平,替诺福韦在改善肝功能方面更具优势。两种药物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诺福韦 替比夫定 乙肝病毒 母婴传播
下载PDF
缬沙坦与氨氯地平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吕小飞 陈露雨 +1 位作者 刘祎婷 范丽梅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第2期100-101,共2页
目的比较缬沙坦与氨氯地平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方法收集该院内科2016年4月—2018年5月收治的146例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的新发糖尿病老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两组均予以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控制血糖。对照... 目的比较缬沙坦与氨氯地平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方法收集该院内科2016年4月—2018年5月收治的146例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的新发糖尿病老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两组均予以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控制血糖。对照组73例应用氨氯地平治疗,实验组73例应用缬沙坦治疗3个月,对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血糖水平、肾功能指标变化作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SBP、DBP、FBG、2 h PG、24 h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实验组治疗后FBG、2 h PG、24 h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SBP和DBP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氨氯地平相比,老年新发糖尿病患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时,采用缬沙坦治疗控制血糖、改善肾功能指标的效果更优,整体疗效显著,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 糖尿病 氨氯地平 缬沙坦
下载PDF
金水宝胶囊对甲状腺功能正常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抗体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吕小飞 陈露雨 +1 位作者 刘祎婷 范丽梅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第8期25-26,共2页
目的:探讨金水宝胶囊对甲状腺功能正常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抗体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本院内科治疗的120例单纯抗体阳性的自身免疫甲状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服用金水宝胶囊,... 目的:探讨金水宝胶囊对甲状腺功能正常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抗体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本院内科治疗的120例单纯抗体阳性的自身免疫甲状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服用金水宝胶囊,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甲状腺功能及抗体指标变化、甲状腺大小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FT3、FT4、TSH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 0.05),而观察组治疗后TGAb和TPOAb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甲状腺左侧前后径、左侧左右径、左侧上下径、右侧前后径、右侧左右径、右侧上下径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 0.05),但观察组峡部厚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金水宝胶囊对甲状腺功能正常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抗体有明显抑制作用,能缩小甲状腺峡部厚度,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抗体阳性 金水宝胶囊 疗效观察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冠心病患者T细胞中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活化及CD71表达率的影响
13
作者 张艳 刘祎婷 +1 位作者 李志樑 胡春玲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32-1434,共3页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冠心病(CHD)患者T细胞中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活化水平及细胞表面活化标记物转铁蛋白受体(CD71)表达率的影响,探讨白藜芦醇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细胞免疫调控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例CHD患者随机分为CHD未处理组...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冠心病(CHD)患者T细胞中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活化水平及细胞表面活化标记物转铁蛋白受体(CD71)表达率的影响,探讨白藜芦醇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细胞免疫调控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例CHD患者随机分为CHD未处理组、白藜芦醇低剂量及高剂量组,另选10例胸痛综合征(CPS)患者作为对照组。抽取各组患者外周血后提取T细胞并进行体外细胞培养。CHD未处理组及CPS对照组只加CHD或CPS患者T细胞培养液,低剂量组、高剂量组为CHD患者T细胞培养液中加终浓度为12.5μmol/L、150μmol/L的白藜芦醇。各组细胞培养24 h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p70S6K磷酸化水平(p-p70S6K),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71+细胞比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未处理组p-p70S6K及CD4+CD71+细胞比例均显著升高(P<0.05),而予低剂量组、高剂量组上述指标较未处理组均明显降低(P<0.05),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白藜芦醇对CHD的有益作用可能与其抑制T细胞中m TOR活化及下调细胞活化表面标记物CD71表达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转铁蛋白受体 动脉粥样硬化 免疫 T细胞
下载PDF
不同妊娠期孕妇肺炎支原体感染后血常规变化分析
14
作者 刘慧华 赖锦斌 +2 位作者 陈露雨 范丽梅 刘祎婷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7年第9期37-38,共2页
肺炎支原体感染(MP)为孕产妇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目前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主要集中于直接侵入呼吸道上皮细胞及免疫功能紊乱等假说。既往研究指出,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免疫功能紊乱密切相关。鉴于孕产妇为特殊人群,免疫功能紊乱普遍存... 肺炎支原体感染(MP)为孕产妇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目前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主要集中于直接侵入呼吸道上皮细胞及免疫功能紊乱等假说。既往研究指出,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免疫功能紊乱密切相关。鉴于孕产妇为特殊人群,免疫功能紊乱普遍存在,同时孕产妇血象发生不同程度变化。本研究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后不同妊娠期孕妇血常规变化,以期为改善母婴妊娠结局、妊娠期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感染 妊娠期孕妇 免疫功能 呼吸道上皮细胞 妊娠结局 血常规指标 程度变化 白细胞计数 血红蛋白含量 妊娠期妇女
下载PDF
齐齐哈尔市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现状及改进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宝泽 陈万春 刘祎婷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8年第6期51-55,62,共6页
为完善齐齐哈尔市食品安全风险管理体制,提高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防范能力,对我市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我市食品监管体制现状的分析,研究当下机制暴露的不足,综合国内外经验及本地区情况,提出了改进方案。希望对齐齐哈尔市... 为完善齐齐哈尔市食品安全风险管理体制,提高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防范能力,对我市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我市食品监管体制现状的分析,研究当下机制暴露的不足,综合国内外经验及本地区情况,提出了改进方案。希望对齐齐哈尔市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为齐齐哈尔市食品消费市场营造更良好的监管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齐哈尔 食品安全 监管 现状 策略
下载PDF
食品卫生检验中LAMP法和分离培养法检测沙门菌属的比较评价
16
作者 秦玲玲 刘祎婷 +1 位作者 袁兵 李琳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第22期31-32,共2页
目的探讨食品卫生检验中LAMP法检测沙门菌属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将153份食品样品分别通过LAMP法和分离培养法检测沙门菌,比较两组阳性检出率。结果 LAMP法阳性检出率(14.38%)高于分离培养法(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 目的探讨食品卫生检验中LAMP法检测沙门菌属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将153份食品样品分别通过LAMP法和分离培养法检测沙门菌,比较两组阳性检出率。结果 LAMP法阳性检出率(14.38%)高于分离培养法(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阳性符合率为83.33%(10/12),阴性符合率为91.49%(129/1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MP法应用于食品中沙门菌检测具有快捷、方便、阳性检出率高、结果准确等优点,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P法 分离培养法 食品卫生检验 沙门菌属
下载PDF
脂多糖诱导气道上皮细胞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1的表达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祎婷 毛璞 +3 位作者 刘晓青 何为群 莫红缨 黎毅敏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6-139,共4页
目的探讨脂多糖(LPS)作用于气道上皮细胞后对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1(prdx1)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正常人气道上皮细胞株BEAS-2B,以0、1、10mg/LLPS作用于气道上皮细胞12h和24h后,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prdx1 mRNA表... 目的探讨脂多糖(LPS)作用于气道上皮细胞后对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1(prdx1)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正常人气道上皮细胞株BEAS-2B,以0、1、10mg/LLPS作用于气道上皮细胞12h和24h后,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prdx1 mRNA表达;以0、0.1、0.5、1、5、10mg/L LPS作用于气道上皮细胞12h后,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检测prdx1蛋白表达。结果RT—PCR结果显示:LPS作用于细胞12h内,随着LPS作用剂量的增加,prdx1 mRNA表达增高,10mg/LLPS作用12hprdx1 mR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加(2.014±0.197比0.644±0.178,P〈0.05);但随着LPS作用时间的延长,24h时prdx1 mRNA表达有所回落。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随着LPS作用剂量的增加,prdx1蛋白表达逐渐增高,5mg/L LPS作用12h时prdx1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1.069±0.175比0.328±0.010,P〈0.05),10mg/LLPS作用12h时维持在高水平(0.984±0.220)。结论10mg/L的LPS作用于BEAS-2B细胞12h后可诱导prdx1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人气道上皮细胞 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1
原文传递
急性肺损伤主要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祎婷 黎毅敏 《国际呼吸杂志》 2014年第11期861-865,共5页
ALI和ARDS是由急性高渗性肺水肿引发的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过去十年中,大量研究在ALI患者的血浆和BALF中发现多种生物标志物,其在ALI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它包括各类炎症介质、肺部各类细... ALI和ARDS是由急性高渗性肺水肿引发的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过去十年中,大量研究在ALI患者的血浆和BALF中发现多种生物标志物,其在ALI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它包括各类炎症介质、肺部各类细胞分泌的大分子以及凝血一纤溶系统相关酶类等。本文将回顾现有的主要ALI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生物标志物
原文传递
前哨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5
19
作者 万舰 王永南 +2 位作者 韩晓蓉 刘祎婷 伍彩霞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CAS CSCD 2015年第2期25-28,32,共5页
目的探讨腋窝前哨淋巴结(SLN)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非前哨淋巴结(nSLN)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7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乳腺病中心379例临床分期为T1-2NOM0期、行SLN活组织检查之后完成腋窝淋巴结清扫... 目的探讨腋窝前哨淋巴结(SLN)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非前哨淋巴结(nSLN)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7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乳腺病中心379例临床分期为T1-2NOM0期、行SLN活组织检查之后完成腋窝淋巴结清扫的乳腺癌患者资料,其中,SLN转移(SLN+)患者共125例,包括70例nSLN转移者(nSLN+组)和55例nSLN未转移者(nSLN-组)。应用X2检验及Logistic Regression模型逐步回归法分析临床病理特征与nSLN转移的关系。结果44%(55/125)SLN阳性患者的腋窝淋巴结转移仅限于SLN。单因素分析显示,nSLN转移与原发肿瘤直径、淋巴结外转移、阳性SLN数目、ER和PR状态有关(Z=-2.075,P=0.038;χ2=8.545,P=0.003;χ2=4.344,P=0.037;χ2=4.216,P=0.040;χ2=6.186,P=0.013)。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外转移、阳性SLN数目≥2枚、PR(+)为nSLN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OR=4.114,95%CI:1.550—10.919,P=0.005;OR=2.454,95%CI:1.027~5.867,P=0.043;OR=0.370,95%CI:0.165—0.832,P=0.016)。结论淋巴结外转移、阳性SLN数目≥2枚及PR(+)的SLN阳性乳腺癌患者更容易发生nSLN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 肿瘤转移
原文传递
2013—2014年黑龙江省婴儿配方粉加工环节克罗诺杆菌污染状况及分子分型 被引量:2
20
作者 闫军 孙巍 +7 位作者 遇晓杰 胡锦瑞 于艳玲 周海健 崔志刚 陈宝泽 刘祎婷 陈万春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8-130,共3页
目的了解婴儿配方粉加工环节克罗诺杆菌污染状况和分子分型特征。方法 2013—2014年采集黑龙江省婴儿配方粉生产企业加工环节的各类样品2405份,进行克罗诺杆菌检验,并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PFGE)和多... 目的了解婴儿配方粉加工环节克罗诺杆菌污染状况和分子分型特征。方法 2013—2014年采集黑龙江省婴儿配方粉生产企业加工环节的各类样品2405份,进行克罗诺杆菌检验,并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PFGE)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 MLST)对分离菌株进行分子分型和种群结构分析。检索国家致病菌识别网克罗诺杆菌分子分型数据库和国际MLST数据库(https://pubmlst.org/cronobacter/)进行比对。结果 2405份样品中16份检出克罗诺杆菌,其中10株为阪崎克罗诺杆菌,6株为丙二酸盐阳性克罗诺杆菌。PFGE分型将16株克罗诺杆菌分为10个型别,存在同一生产线不同环节分离菌株带型相同的现象,其中2个带型与其他省份菌株带型相同或极其相似。MLST将16株菌分为5个ST型,分别为ST7(6株)、ST37(4株)、ST1(3株)、ST4(2株)、ST117(1株)。其中ST1、ST4、ST7型菌株是国际流行株。结论婴儿配方粉加工环节是克罗诺杆菌污染的重要环节之一,黑龙江省克罗诺杆菌分离株中存在国际流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配方粉 加工过程监测 分子分型 克罗诺杆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