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9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高职院校工科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策略研究——以“汽车电气设备原理与检修”课程为例
1
作者 郝孟军 陈俊 +2 位作者 陈丹 梅容芳 刘福华 《汽车维修技师》 2024年第6期113-114,共2页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工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课程思政成了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以高职工科专业核心课程“汽车电气设...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工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课程思政成了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以高职工科专业核心课程“汽车电气设备原理与检修”为例,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工科专业课程中,并分析实施策略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课程思政 策略研究
原文传递
聚酰亚胺树脂基复合摩擦材料成型技术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轩 何瑜 +3 位作者 明白 张晓燕 刘福华 来升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6-123,共8页
简要介绍了聚酰亚胺(PI)复合摩擦材料的发展概况,综述了热模压成型、冷⁃热等静压和3D打印以及其他成型技术如注射成型、挤出成型等方法制备PI复合摩擦材料的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其成型技术的发展前景,旨在为高性能PI树脂基复合摩擦材料... 简要介绍了聚酰亚胺(PI)复合摩擦材料的发展概况,综述了热模压成型、冷⁃热等静压和3D打印以及其他成型技术如注射成型、挤出成型等方法制备PI复合摩擦材料的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其成型技术的发展前景,旨在为高性能PI树脂基复合摩擦材料的开发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复合摩擦材料 成型工艺 发展现状
下载PDF
刘福华作品赏析
3
作者 刘福华 《艺术品鉴》 2018年第14期12-12,共1页
原文传递
聚酰亚胺及其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改性研究进展
4
作者 刘福华 明白 +4 位作者 李轩 柴悦 张晓燕 来升 田进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33-1040,共8页
本文从分子结构的摩擦学改性、表面改性、共混改性和复合改性综述了聚酰亚胺及其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改性研究进展,并简要介绍了我国聚酰亚胺摩擦材料的发展现状,为高性能聚合物基摩擦材料的设计与性能优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 聚酰亚胺 摩擦材料 摩擦学改性 研究现状
下载PDF
热固性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往复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5
作者 刘福华 明白 +3 位作者 何瑜 周德东 赵凤 李轩 《山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7期5-8,共4页
采用热模压成型方法制备了玄武岩纤维增强、多元填料改性的热固性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摩擦磨损性能与磨损机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多元复合材料组织致密,玄武岩纤维和各填料分散均匀,硬度明显高于纯聚酰亚胺(PI... 采用热模压成型方法制备了玄武岩纤维增强、多元填料改性的热固性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摩擦磨损性能与磨损机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多元复合材料组织致密,玄武岩纤维和各填料分散均匀,硬度明显高于纯聚酰亚胺(PI)和玄武岩纤维改性聚酰亚胺(BF/PI)。摩擦磨损实验结果表明,多元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耐磨性能和摩擦稳定性,摩擦系数明显低于PI和BF/PI,磨损率分别较纯PI试样和BF/PI试样低约50.3%和1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玄武岩纤维 复合摩擦材料 摩擦磨损 磨损机制
下载PDF
新能源汽车维修专用整车升降机构设计
6
作者 刘福华 伍倪燕 斯兴瑶 《智能制造》 2023年第1期109-112,共4页
针对新能源汽车维修升降机维修不便,新能源汽车制造业提出维修专用整车升降机改进的方法,目的是让维修专用整车升降机具有承托功能,避免维修人员不适,提高整车升降装置的使用效率以及实用性。首先,对新能源汽车专用整车升降机进行分析,... 针对新能源汽车维修升降机维修不便,新能源汽车制造业提出维修专用整车升降机改进的方法,目的是让维修专用整车升降机具有承托功能,避免维修人员不适,提高整车升降装置的使用效率以及实用性。首先,对新能源汽车专用整车升降机进行分析,根据维修需求提出升降机改进方案,再阐述装置的工作原理,最后进行实验验证升降装置得到合理改进。结果表明:维修专用整车升降装置得到改进后,能够实现承托功能。通过智能控制,从而提高维修效率,为新能源汽车专用升降机的改进提供了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维修专用举升机 机构设计
下载PDF
基于ADVISOR的BEV电动汽车动力参数优化与仿真研究
7
作者 刘福华 《机械管理开发》 2023年第5期26-28,共3页
通过对纯电动汽车动力参数进行优化改进,并利用ADVISOR仿真软件建立电动汽车仿真模型。利用优化后的电动汽车动力参数进行仿真模拟测试并对其运行状态进行分析,仿真结果更为直观,能够精确显示模型的具体运行参数,为电动汽车的研发设计... 通过对纯电动汽车动力参数进行优化改进,并利用ADVISOR仿真软件建立电动汽车仿真模型。利用优化后的电动汽车动力参数进行仿真模拟测试并对其运行状态进行分析,仿真结果更为直观,能够精确显示模型的具体运行参数,为电动汽车的研发设计带来极大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V电动汽车 参数优化 仿真模拟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设计优化
8
作者 陈丹 刘福华 郝孟军 《汽车测试报告》 2023年第14期13-15,共3页
如今,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具有电池、电机、电力电子器件等多热源并存的特点。这些关键零部件只能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保证其性能良好和安全性,同时不同热源之间存在强耦合关系,如电池发热会影响电机,电机的运转状况反过来也会影响电池。为了... 如今,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具有电池、电机、电力电子器件等多热源并存的特点。这些关键零部件只能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保证其性能良好和安全性,同时不同热源之间存在强耦合关系,如电池发热会影响电机,电机的运转状况反过来也会影响电池。为了在复杂工况下保证电动汽车的性能、安全性和舒适性,必须有一个高效稳定的热管理系统来进行精确的温度控制。该文分析电动汽车热管理对象、设计目标及技术方案,探讨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设计优化路径,以提升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的效率、安全性与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热管理系统 人工智能
下载PDF
电视播控系统中的现代化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研究
9
作者 杜秀君 张娅 刘福华 《自动化应用》 2023年第4期31-33,37,共4页
电视播控系统属于传媒行业的重要应用体系,其能够有效控制电视节目的播放流程,使相关内容在规范条件下进行传输。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关解决方案的应用价值也开始得到广泛重视。通过将此类技术应用至电视播控系统中,可以有效... 电视播控系统属于传媒行业的重要应用体系,其能够有效控制电视节目的播放流程,使相关内容在规范条件下进行传输。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关解决方案的应用价值也开始得到广泛重视。通过将此类技术应用至电视播控系统中,可以有效优化传统体系架构,进一步强化系统的运行稳定性,能够为未来电视传媒行的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持。文章首先阐述了电视播控系统概念与发展趋势,随后探究了现代化电子信息技术对其造成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系统技术应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播控系统 电子信息 应用技术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FMS控制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
10
作者 黄河 斯兴瑶 刘福华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23年第8期96-100,共5页
针对柔性智能生产线控制管理需求,将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在线监测仿真与刹车盘柔性制造系统(Flexible Manufacture System,FMS)生产线实时数据采集相结合,提出基于数字孪生的刹车盘FMS生产线的控制管理系统技术方案。结合混... 针对柔性智能生产线控制管理需求,将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在线监测仿真与刹车盘柔性制造系统(Flexible Manufacture System,FMS)生产线实时数据采集相结合,提出基于数字孪生的刹车盘FMS生产线的控制管理系统技术方案。结合混连信号接口匹配与信息交互、数字式AR在线监测仿真和生产排程智能技术,建立柔性生产线数字孪生模型,开展FMS数据库与数据管理系统开发。结果表明:在仿真实验下对系统进行测试,提前添加缺失信息能规避现场实验中的潜在安全隐患,提高柔性智能生产线控制管理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智能生产线 数字孪生 控制管理系统 生产调度
下载PDF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智慧校园建设研究
11
作者 梅容芳 杨进 +2 位作者 刘福华 陈阳 康书雅 《中国新通信》 2023年第15期33-35,共3页
高职院校建设智慧校园是国家重要的部署,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必由之路,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任务,是全面推进产教融合的迫切要求,是逐步深化职教开放合作的有效途径。本文从智慧校园的概念入手,对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智慧校园建设的主要... 高职院校建设智慧校园是国家重要的部署,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必由之路,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任务,是全面推进产教融合的迫切要求,是逐步深化职教开放合作的有效途径。本文从智慧校园的概念入手,对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智慧校园建设的主要目标及内容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建设新时代智慧校园的主要路径,以供相关教育同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形势 智慧校园 新媒体 大数据
下载PDF
智能网联汽车传感器检测与定位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林 刘福华 +1 位作者 斯兴瑶 王文慧 《时代汽车》 2023年第20期7-9,共3页
智能网联汽车驾驶系统存在非线性、时变特性和不确定性等问题,无法满足不同工况下的控制需求。传感器感知与定位作为无人驾驶汽车核心技术,通过车辆的环境感知与定位使得无人车沿着目标轨迹行驶。首先,进行智能网联汽车传感器检测与安装... 智能网联汽车驾驶系统存在非线性、时变特性和不确定性等问题,无法满足不同工况下的控制需求。传感器感知与定位作为无人驾驶汽车核心技术,通过车辆的环境感知与定位使得无人车沿着目标轨迹行驶。首先,进行智能网联汽车传感器检测与安装,并记录毫米波雷达数据;然后对组合导航安装测量,采集定位地图,包括组合导航定位模式和融合定位导航;最后进行自动驾驶实验,利用联合仿真平台进行智能网联汽车控制研究,考察环境感知与定位技术效果。结果表明,优化智能网联汽车系统提升了可靠的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网联汽车 定位技术 传感器检测 检测与安装
下载PDF
脉冲γ射线对光纤的辐射感生损耗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福华 安毓英 +4 位作者 王平 陈绍武 谢红刚 卫平 邵碧波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56-1062,共7页
研究了光纤受γ射线辐照响应机制,计算了光纤对γ射线吸收率、效应截面、Compton电子的能通量及角度分布;提出了瞬态辐射感生损耗的测量方法,采用波长分别为405、660、850、1 310、1 550 nm的模拟宽带光纤传输系统,设计了瞬态辐射感生... 研究了光纤受γ射线辐照响应机制,计算了光纤对γ射线吸收率、效应截面、Compton电子的能通量及角度分布;提出了瞬态辐射感生损耗的测量方法,采用波长分别为405、660、850、1 310、1 550 nm的模拟宽带光纤传输系统,设计了瞬态辐射感生损耗的实验测量系统。在平均光子能量0.3MeV、剂量率2.03×107Gy/s和平均光子能量1.0 MeV、剂量率5.32×109Gy/s的两种脉冲γ射线辐照条件下,获得了4种光纤瞬态辐射感生损耗与剂量的关系、永久性感生损耗的谱分布和折射率变化结果:(1)脉冲γ射线对光纤的瞬态辐射感生损耗随探测波长在近红外到可见光范围内的减小而增大;(2)在相同辐照条件下,多模光纤的瞬态辐射感生损耗稍大于单模光纤;(3)辐射致光纤折射率降低;(4)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多模光纤瞬态辐射感生损耗和剂量呈近似线性关系。研究表明,γ射线导致光纤基质原子产生新的色心和光纤折射率降低,色心对传输光子的共振吸收导致光纤吸收损耗增加,折射率降低导致光纤波导损耗增加,感生损耗是两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态辐射感生损耗 脉冲γ射线 光纤 色心 折射率
原文传递
脉冲γ射线对光纤的辐射效应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福华 安毓英 +3 位作者 王群书 王平 邵碧波 陈绍武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668-1672,共5页
介绍了光纤的损耗机制和γ射线对光纤的辐射效应,设计了针对脉冲γ射线作用于光纤而产生辐射感生损耗的实验测量系统。利用平均光子能量为0.3 MeV、脉冲宽度25 ns、剂量率2.03×107Gy.s^-1,和平均光子能量为1.0 MeV、脉冲宽度25 ns... 介绍了光纤的损耗机制和γ射线对光纤的辐射效应,设计了针对脉冲γ射线作用于光纤而产生辐射感生损耗的实验测量系统。利用平均光子能量为0.3 MeV、脉冲宽度25 ns、剂量率2.03×107Gy.s^-1,和平均光子能量为1.0 MeV、脉冲宽度25 ns、剂量率5.32×109Gy.s^-1的2种脉冲γ射线分别作用于多模和单模光纤,分别采用波长为405,660,850,1 310和1 550 nm的激光光纤传输系统对辐射感生损耗进行了测量。获得了光纤辐射感生损耗和辐射剂量的关系,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在近红外到可见光范围内,脉冲γ射线对光纤作用产生的辐射感生损耗随探测波长减小而增大;在0.1-3.5 Gy剂量范围内,多模光纤辐射感生损耗和辐射剂量呈线性关系。分析辐射对光纤的作用机制和实验结果后得出:光纤基质原子的电子能级对传输光子的共振吸收而造成吸收损耗增加;光纤折射率分布的改变从而导致波导损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γ射线 光纤 辐射感生损耗 色心 缺陷
下载PDF
γ辐射对光纤色散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福华 王平 +4 位作者 冯刚 陈绍武 武俊杰 卫平 谢红刚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4-109,共6页
提出了基于能量沉积的γ辐射对光纤折射率的影响分析方法,计算了光纤的色散变量随光纤的V参数、折射率变化,开展了γ辐射对光纤色散影响的测量实验,得到了光纤的色散系数随辐射剂量变化数据。实验及理论计算结果表明:(1)光纤的色散... 提出了基于能量沉积的γ辐射对光纤折射率的影响分析方法,计算了光纤的色散变量随光纤的V参数、折射率变化,开展了γ辐射对光纤色散影响的测量实验,得到了光纤的色散系数随辐射剂量变化数据。实验及理论计算结果表明:(1)光纤的色散系数随γ辐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大,在一定的剂量(0~500 Gy)范围内,光纤色散增加量呈逐渐饱和趋势;(2)γ辐射导致光纤折射率发生变化,从而引起材料色散的变化,辐射效应中的电子密度增大是折射率改变的主要因素;(3)辐射感生损耗引起的信号幅度降低要比辐射感生色散引起的脉冲展宽明显,对于暴露在核辐射环境中的长距离光纤,其脉冲信号产生的畸变是两者同时存在并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辐射 光纤 色散 折射率
原文传递
用于超快诊断的3GHz模拟光纤传输系统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福华 安毓英 +2 位作者 王平 邵碧波 冯国斌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96-599,共4页
为了在复杂电磁环境下远距离传输超快脉冲电信号,采用电光转换法将超快脉冲电信号转化为光信号,光信号经数公里光纤传输,在光纤末端采用光电转换法恢复超快脉冲电信号,成功研制了宽频带模拟光纤传输系统。系统的性能指标频带宽度为(0.0... 为了在复杂电磁环境下远距离传输超快脉冲电信号,采用电光转换法将超快脉冲电信号转化为光信号,光信号经数公里光纤传输,在光纤末端采用光电转换法恢复超快脉冲电信号,成功研制了宽频带模拟光纤传输系统。系统的性能指标频带宽度为(0.0003~3)GHz,带内平坦度为±1dB,线性动态范围为40dB(100倍),输出噪声峰峰值小于5mV,驻波比优于2;该传输系统可应用于高功率微波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电光转换和光电转换技术的模拟光纤传输系统可用于超快脉冲诊断中的信号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子学 模拟光纤传输系统 电光转换和光电转换 激光二极管 PIN探测器 瞬态特性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含量对聚酰亚胺树脂基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17
作者 明白 张晓燕 +3 位作者 何瑜 周德东 刘福华 李轩 《山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0期35-38,共4页
采用热模压工艺制备了不同玄武岩纤维含量的聚酰亚胺树脂基复合材料,研究了纤维含量对复合材料硬度、弯曲强度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KH550改性玄武岩纤维(KBF)能够显著提高聚酰亚胺树脂(PI)的摩擦磨损性能。KBF含量在5%~15%(... 采用热模压工艺制备了不同玄武岩纤维含量的聚酰亚胺树脂基复合材料,研究了纤维含量对复合材料硬度、弯曲强度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KH550改性玄武岩纤维(KBF)能够显著提高聚酰亚胺树脂(PI)的摩擦磨损性能。KBF含量在5%~15%(质量分数)增加时,KBF/PI复合材料的硬度和弯曲强度均明显增加,磨损率则明显降低;其中,KBF质量分数为10%和15%时,试样的弯曲强度较PI试样分别高约71.4%和214.3%,磨损率分别低约50%和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聚酰亚胺 纤维含量 摩擦磨损
下载PDF
钢纤维混凝土试验路面纤维分布实测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福华 何天淳 +3 位作者 程赫明 宋万明 董斌 金立兵 《河南科学》 2002年第6期730-732,共3页
介绍了对曲—陆高速公路钢纤维混凝土试验路面进行的钢纤维细观几何参数的实测研究。在研究中 ,首次将计算机图像处理应用于钢纤维混凝土细观机理研究 ,研制出“钢纤维分布动态监测系统” ,为指导生产工艺。
关键词 钢纤维混凝土 试验路面 纤维分布 实测研究 数字图像处理 细胞几何参数 高速公路
下载PDF
γ辐射对光纤波导电磁场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福华 王平 +3 位作者 陈绍武 卫平 谢红刚 王振宝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788-1792,共5页
开展了光纤波导中的电磁场传输理论分析,得到了光纤折射率变化对波导中电磁场分布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块状融石英材料及光纤光栅在60 Coγ辐射作用下折射率变化的测量系统,开展了折射率随辐射剂量变化及光纤模场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光纤... 开展了光纤波导中的电磁场传输理论分析,得到了光纤折射率变化对波导中电磁场分布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块状融石英材料及光纤光栅在60 Coγ辐射作用下折射率变化的测量系统,开展了折射率随辐射剂量变化及光纤模场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光纤的折射率随γ辐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大,折射率的变化会引起波导中传输模式的场强分布变化,从而导致光纤的辐射感生波导损耗;在一定的辐射剂量范围(0~2000Gy)内,光纤仍满足弱导边界条件,能够维持对传输模式的约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辐射 光纤波导 折射率 模场分布 感生波导损耗
下载PDF
蠲痹强脊方熏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60例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福华 尹国富 +2 位作者 石海军 岳敏 聂建平 《中医研究》 2012年第2期9-11,共3页
目的:观察蠲痹强脊方熏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确诊的60例活动性A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脱落3例),对照组单纯口服沙利度胺、洛索洛芬钠,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 目的:观察蠲痹强脊方熏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确诊的60例活动性A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脱落3例),对照组单纯口服沙利度胺、洛索洛芬钠,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蠲痹强脊方(由熟地黄、川续断、狗脊、羌活等组成)熏洗。2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包括病情活动指数、病人总体评价、患者躯体功能、肿胀关节总数、骨骼和肌肉系统活动度评估和实验室炎性指标,并进行安全性指标检测。结果:治疗组疗效满意25例,疗效不满意5例;对照组疗效满意15例,疗效不满意12例。2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ASAS 20方案中各项指标积分改善情况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治疗后实验室炎性指标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蠲痹强脊方熏蒸治疗能有效地缓解AS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活动期的炎症反应,安全性高,是治疗AS活动期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中西医结合疗法 蠲痹强脊方/治疗应用中药 熏蒸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