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西地区早奥陶世分乡期生物群落演化与沉积环境变迁 被引量:6
1
作者 刘秉理 朱忠德 +1 位作者 肖传桃 胡明毅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97-102,共6页
鄂西地区下奥陶统分乡组生物群按其生态特征划分为3个生态组合,10个化石群落或埋藏群:(1)壳相组合:Tritoechia-Pelmatozan群落、Tritoechia-Pomatotrema群落;(2)礁相组合:A... 鄂西地区下奥陶统分乡组生物群按其生态特征划分为3个生态组合,10个化石群落或埋藏群:(1)壳相组合:Tritoechia-Pelmatozan群落、Tritoechia-Pomatotrema群落;(2)礁相组合:Archaeoscyahia群落、Ar-chaeoscyphia-Calathium群落、Batostoma-pelmatoxoan群落、Batostoma群落、Calathium-蓝绿藻群落;(3)静水相组合:Acanthograptus-Dendrograptus群落、Nanorthis-Psilocephalina埋藏群、Yichangopora?群落。它们之间随环境变化显示出由壳相组合→礁相组合→静水相组合→壳相、礁相组合的演化序列,造礁生物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演替和取代。群落演化特征反映了研究区分乡期至红花园期沉积环境演变过程是一个海水不断加深复又变浅的海侵—海退旋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乡组 生态组合 群落演化 沉积环境 早奥陶世
下载PDF
鄂西南地区奥陶纪生物礁的发现 被引量:8
2
作者 刘秉理 朱忠德 +4 位作者 孟宪富 李建明 李维峰 肖传桃 胡明毅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07-108,共2页
1990年四五月问,江汉盆地前白垩纪地层油气评价研究联队江汉石油学院地质系队在鄂西南地区测制剖面中,发现了下奥陶统的藻丘礁、灰泥丘和生物层礁。并对其进行了研究。测制了14条礁剖面,采集了近loo块样品,开展了相应层位的区域调查工作... 1990年四五月问,江汉盆地前白垩纪地层油气评价研究联队江汉石油学院地质系队在鄂西南地区测制剖面中,发现了下奥陶统的藻丘礁、灰泥丘和生物层礁。并对其进行了研究。测制了14条礁剖面,采集了近loo块样品,开展了相应层位的区域调查工作,获取了一些认识。现择其与油气有关者简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陶纪 生物礁 油气
下载PDF
瓶筐石类的硬体构造及生物属性 被引量:4
3
作者 刘秉理 朱忠德 姜衍文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37-342,共6页
鄂西下奥陶统分乡组和红花园组产大量的Calathium化石,因其具有下列特征:(1)以锥状或角状、杯状为特征,生长方向为锥端朝下,开口端朝上;(2)具多孔的双层体壁及其间的环形壁间腔;(3)不存在中轴,而具有一开阔的... 鄂西下奥陶统分乡组和红花园组产大量的Calathium化石,因其具有下列特征:(1)以锥状或角状、杯状为特征,生长方向为锥端朝下,开口端朝上;(2)具多孔的双层体壁及其间的环形壁间腔;(3)不存在中轴,而具有一开阔的中央腔,其功能大约相当于出水孔;(4)多具发达的根状或瘤状壁外构造,功能为锚固、缠绕或平衡。表明应是一种较低级的滤食性动物,可能与古杯动物有一定亲缘关系,不应将其归属藻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瓶筐石类 硬体构造 生物属性 地层 岩石
下载PDF
湖北松滋下奥陶统红花园组生物群的生态及沉积环境 被引量:3
4
作者 刘秉理 朱忠德 +1 位作者 罗柳忻 李建明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91-296,共6页
湖北松滋县刘家场下奥陶统红花园组化石丰富,按生态特征可划分为亮相化石组合、礁相化石组合及滞流水体化石组合等三个生态组合,包括五个群落和埋藏群。其中礁相化石组合下部为蓝绿藻群落,上部为 Calathium-Arcluieoscyphia 群落,构成... 湖北松滋县刘家场下奥陶统红花园组化石丰富,按生态特征可划分为亮相化石组合、礁相化石组合及滞流水体化石组合等三个生态组合,包括五个群落和埋藏群。其中礁相化石组合下部为蓝绿藻群落,上部为 Calathium-Arcluieoscyphia 群落,构成本区红花园组中、上部十分发育的岩隆礁。化石生态表明,本区在早奥陶世红花园期应处于低纬度区陆表海碳酸盐台地环境,大体上位于开阔台地至台地边缘相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群 生态组合 沉积环境
下载PDF
新疆柯坪上三叠统沙井子组的重新厘订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秉理 李罗照 +3 位作者 美衍文 李艺斌 肖传桃 周淑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11-215,共5页
根据在柯坪县印干村西沙井子组大量分形类、双壳类和腹足类化石的发现,以及对剖面层序的再认识,重新厘订沙井子组的顶底界限:底界为下二叠统开派兹雷克组最末一层玄武岩或火山碎屑岩的顶面,二者为整合关系;顶界以灰绿色泥岩、粉砂... 根据在柯坪县印干村西沙井子组大量分形类、双壳类和腹足类化石的发现,以及对剖面层序的再认识,重新厘订沙井子组的顶底界限:底界为下二叠统开派兹雷克组最末一层玄武岩或火山碎屑岩的顶面,二者为整合关系;顶界以灰绿色泥岩、粉砂岩与上覆下第三系砖红色粉碎屑岩或上第三系灰色砾岩分界,接触关系为假整合或不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沙井子组 碎屑岩 地层 二叠世
下载PDF
中扬子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的缺失及其意义 被引量:5
6
作者 刘秉理 李建明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5-18,共4页
上奧陶统五峰组在扬子地台区分布很广,但鄂西南、湘西北部分地区,五峰组往往有不同程度的缺失,其中松滋刘家场一带完全缺失,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直接覆于上奧陶统临湘组之上。这是由于晚奧陶世后期江南古陆北缘相对隆起并不断扩大,部分地... 上奧陶统五峰组在扬子地台区分布很广,但鄂西南、湘西北部分地区,五峰组往往有不同程度的缺失,其中松滋刘家场一带完全缺失,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直接覆于上奧陶统临湘组之上。这是由于晚奧陶世后期江南古陆北缘相对隆起并不断扩大,部分地区升出海面遭受风化剥蚀所致,表明当时扬子地台区属陆表海性质,海水很浅。研究认为,奧陶纪末期的地壳运动是一次缓慢的、影响范围逐步扩大的上升运动,不存在两个幕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学 地壳运动 晚奥陶世
下载PDF
鄂西上二叠统吴家坪阶牙形石生物地层对比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秉理 李志宏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10-315,共6页
本文研究了鄂西地区上二叠统吴家坪阶牙形石特征后,由上而下建立两个牙形石化石带:Neogondolella orientalis 带;N.leveni-N.liangshanensis 带,分别代表吴家坪阶的上部和下部,可与华南及国外有关地区对比。
关键词 牙形石 地层对比 生物地层 二叠世
下载PDF
瓶筐类(Calathids)化石几个疑难问题的讨论 被引量:4
8
作者 刘秉理 朱忠德 李相明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7-282,共16页
根据采自扬子区和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大量calathids化石的研究,对其硬体构造,生物体定向和生活方式及分类归属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描述了Calathium (Calathella) yangtziensis,Calathium bachuensis,Calathiumelongates 等3个新种。认为此... 根据采自扬子区和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大量calathids化石的研究,对其硬体构造,生物体定向和生活方式及分类归属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描述了Calathium (Calathella) yangtziensis,Calathium bachuensis,Calathiumelongates 等3个新种。认为此类生物具有多孔的双层体壁,孔道系统与中腔构成清楚的水流循环体系,与海绵类或古杯类类似,应属低级的底栖滤食性动物。在分类学上应与receptaculitids(托盘类)解除隶属关系,不应再将其视为一种托盘藻类,而应归属多孔动物(广义的)门的Soanitidae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难问题 化石 新疆塔里木盆地 滤食性动物 生活方式 隶属关系 多孔动物 扬子区 生物体 循环体 分类学 归属 托盘 新种 海绵 藻类
下载PDF
湖北松滋早奥陶世生物礁 被引量:24
9
作者 朱忠德 刘秉理 +4 位作者 孟宪富 李建明 胡明毅 肖传桃 李维峰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18-426,T001,T002,共11页
湖北松滋早奥陶世生物礁为笔者首次发现。可分为藻岩隆礁、叠层石层礁和灰泥岩隆礁。最有代表性的藻岩隆礁由一系列丘状、面包状和似层状礁体组成。单个礁体高1.5—22m,宽6—50m,高/宽比变化于1∶3.6—1∶4.5间。原地生长的主要造礁生... 湖北松滋早奥陶世生物礁为笔者首次发现。可分为藻岩隆礁、叠层石层礁和灰泥岩隆礁。最有代表性的藻岩隆礁由一系列丘状、面包状和似层状礁体组成。单个礁体高1.5—22m,宽6—50m,高/宽比变化于1∶3.6—1∶4.5间。原地生长的主要造礁生物为蓝绿藻、托盘藻、古钵海绵和少量苔藓虫、钙质海绵。附礁生物为头足类、腕足类、三叶虫、海百合、瓣鳃类、介形虫等。一个完整的礁体由礁基、礁核、礁盖层和礁间沉积物组成。礁核从底到顶可分出三个微相:(1)粘结岩,(2)障积-粘结岩,(3)粘结-障积岩。与此相应,礁体存在三个发展期:奠基期、发育期和衰亡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礁 早奥陶世 藻礁灰岩 沉积
下载PDF
关于巴楚运动的几点认识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李艺斌 李罗照 +3 位作者 姜衍文 刘秉理 肖传桃 周淑媛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73-176,共4页
江汉石油学院在研究塔里木盆地石炭-二叠纪地层时,曾对前人提出的“巴楚运动”及其相关地层作了详细研究。根据野外观察和室内对剖面上牙形石的详细分析、研究后认为,所谓“巴楚运动”并不存在,对“运动”所依据的牙形类化石资料和... 江汉石油学院在研究塔里木盆地石炭-二叠纪地层时,曾对前人提出的“巴楚运动”及其相关地层作了详细研究。根据野外观察和室内对剖面上牙形石的详细分析、研究后认为,所谓“巴楚运动”并不存在,对“运动”所依据的牙形类化石资料和所建立的“平行不整合”提出疑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地壳运动 石炭纪 牙形石 巴楚运动
下载PDF
湖北松滋下奥陶统大湾组碳酸盐岩压实作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建明 刘秉理 +2 位作者 朱忠德 胡明毅 周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78-284,共7页
湖北松滋一带下奥陶统大湾组主要为一套盆地边缘—浅海陆棚相的含泥碳酸盐岩沉积,以发育瘤状构造为特征。其中普遍发育机械压实与压溶现象,包括化石颗粒变形、嵌入接触、缝合线及微缝合线、压溶粘土膜及束状粘土纹等标志.通过对角石类... 湖北松滋一带下奥陶统大湾组主要为一套盆地边缘—浅海陆棚相的含泥碳酸盐岩沉积,以发育瘤状构造为特征。其中普遍发育机械压实与压溶现象,包括化石颗粒变形、嵌入接触、缝合线及微缝合线、压溶粘土膜及束状粘土纹等标志.通过对角石类化石形变的定量研究,计算出各类岩石的压缩量,结果表明含泥碳酸盐岩的压缩量随着其中粘土矿物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灰岩、含泥灰岩、泥质灰岩、灰质泥岩及泥(页)岩的压缩量分别为4.19%、10.02%、23.00%、51.49%、62.51%。认为瘤状灰岩为差异压实-压溶作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压实作用 早奥陶世
下载PDF
湖北宜昌下奥陶统分乡组藻-海绵礁 被引量:7
12
作者 朱忠德 姜衍文 +2 位作者 刘秉理 胡明毅 肖传桃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19-323,共5页
新发现的藻-海绵礁产于下奥陶统分乡组上部,时代相当于Tremadocian晚期。与礁有关的主要为碳酸盐颗粒岩、泥岩等岩相。沉积层序表明藻-海绵礁是一个由浅变深的演化序列,以沙浪底形为礁基,并在生长过程中强化了此一形态... 新发现的藻-海绵礁产于下奥陶统分乡组上部,时代相当于Tremadocian晚期。与礁有关的主要为碳酸盐颗粒岩、泥岩等岩相。沉积层序表明藻-海绵礁是一个由浅变深的演化序列,以沙浪底形为礁基,并在生长过程中强化了此一形态。粘结、障积作用为主,构成Calathium-藻群落;藻-Pulchrilamina-Archaeoscyphia群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礁 早奥陶世 地层
下载PDF
新疆巴楚小海子地区小海子组内沉积间断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6
13
作者 肖传桃 李罗照 +3 位作者 姜衍文 刘秉理 李艺斌 周淑媛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54-57,共4页
首次发现和论证了巴楚小海子地区小海子组内和塔里木盆地内部晚石炭世晚期的沉积间断;对小海子组进行划分,将小海子组升级为小海子群;并建立了喀拉拜勒组,重新厘定了南问组的含义;讨论了研究区晚石炭世晚期沉积间断的发现对于石炭... 首次发现和论证了巴楚小海子地区小海子组内和塔里木盆地内部晚石炭世晚期的沉积间断;对小海子组进行划分,将小海子组升级为小海子群;并建立了喀拉拜勒组,重新厘定了南问组的含义;讨论了研究区晚石炭世晚期沉积间断的发现对于石炭-二叠系界线的划分和对比以及在寻找油气藏圈闭构造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石 沉积间断 圈闭构造 新疆
下载PDF
湖北宜昌早奥陶世生物礁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9
14
作者 胡明毅 朱忠德 +3 位作者 杨威 肖传桃 李相明 刘秉理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7-11,共5页
湖北宜昌早奥陶世生物礁储层孔隙发育,类型多样,主要有骨架孔、生物体腔孔、溶蚀孔和微孔隙等8种类型。物性分析表明,礁体储层物性较差,以低孔低渗为特点,导致这种储集物性的原因一方面与礁体沉积特征有关,另一方面与胶结作用、... 湖北宜昌早奥陶世生物礁储层孔隙发育,类型多样,主要有骨架孔、生物体腔孔、溶蚀孔和微孔隙等8种类型。物性分析表明,礁体储层物性较差,以低孔低渗为特点,导致这种储集物性的原因一方面与礁体沉积特征有关,另一方面与胶结作用、压实作用等破坏性成岩作用的改造有关。探讨了礁体储层成因与构造埋藏史、有机质演化史和孔隙演化史的关系及成藏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礁岩 储集层 孔隙类型 早奥陶世 油气藏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北部中、晚奥陶世生物礁新发现 被引量:10
15
作者 朱忠德 刘秉理 +3 位作者 王泽中 肖传桃 胡明毅 李相明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10-110,共1页
关键词 中奥陶世 晚奥陶世 生物礁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造礁生物群落演化在海平面变化研究中的运用—以中扬子台地下奥陶统红花园组生物礁为例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威 朱忠德 +1 位作者 刘秉理 肖传桃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5-59,共5页
中扬子台地下奥陶统红花园组造礁生物群落主要有五种 :蓝绿藻群落 (S群落 )、Calathium 蓝绿藻群落 (C S群落 )、Batostoma—Calathium群落 (B C群落 )、Archaeoscyphia—Calathium群落 (A C群落 )和Batostoma—Calathi um 蓝绿藻群落 (... 中扬子台地下奥陶统红花园组造礁生物群落主要有五种 :蓝绿藻群落 (S群落 )、Calathium 蓝绿藻群落 (C S群落 )、Batostoma—Calathium群落 (B C群落 )、Archaeoscyphia—Calathium群落 (A C群落 )和Batostoma—Calathi um 蓝绿藻群落 (B C S群落 )。群落的演化模式有两种 :①A C群落 /B C群落→C S群落 /B C S群落→S群落 ;②S群落→C S群落 /B C S群落→A C群落 /B C群落 ,它们分别对应于上下两期生物礁。群落最大的生态差别可能是其最适合的水深 ,说明其演化的主要动力可能是相对海平面的变化 ,根据各群落适应的水深特征 ,可推测红花园建礁期为一个海平面下降到上升的一个过程 ,相对海平面变化的最大幅度约为 15m。生物礁内生物群落的演化是海平面变化的灵敏示踪剂 ,可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礁生物群落 演化模式 海平面变化 生物礁 下奥陶统
下载PDF
中扬子地区下奥陶统分乡组生物礁古生态特征 被引量:7
17
作者 肖传桃 李维锋 +1 位作者 朱忠德 刘秉理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8-13,共6页
通过对中扬子地区下奥陶统分乡组生物礁的古生态研究,建立了Batostoma群落、Calathium-蓝绿藻群落、Archaeoscyphia群落及Tritoechia群落。分析了它们的组成、结构及生态环境,研究了群落的演化。
关键词 化石礁 古生态学 群落 早奥陶世
下载PDF
鄂中地区下奥陶统碳酸盐岩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 被引量:7
18
作者 胡明毅 朱忠德 刘秉理 《矿物岩石》 CAS CSCD 1994年第2期47-54,共8页
本文根据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生物化石等标志将鄂中地区下奥陶统碳酸盐岩沉积划分为五种不同的相带,其中以开阔台地相最为发育。并采用阴极发光、氧碳同位素、混合染色等手段,详细研究了该区碳酸盐岩成岩作用类型、成岩序列和孔隙... 本文根据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生物化石等标志将鄂中地区下奥陶统碳酸盐岩沉积划分为五种不同的相带,其中以开阔台地相最为发育。并采用阴极发光、氧碳同位素、混合染色等手段,详细研究了该区碳酸盐岩成岩作用类型、成岩序列和孔隙演化特征。认为胶结、溶解、压溶作用和白云石化作用是控制该区碳酸盐岩储层的主要因素,聚集期孔隙形成于深埋藏成岩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成岩作用 孔隙演化
下载PDF
生态地层分类单位及其在生物礁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肖传桃 朱忠德 刘秉理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95-100,共6页
本文通过生态地层学的实例研究,对作者先前提出的生态地层分类单位─—群落带、群落组及群落群的特征作了进一步阐述。在对中扬子地区早奥陶世早期生物礁古生态学研究基础上,首次建立了Batostoma群落带、Calathium... 本文通过生态地层学的实例研究,对作者先前提出的生态地层分类单位─—群落带、群落组及群落群的特征作了进一步阐述。在对中扬子地区早奥陶世早期生物礁古生态学研究基础上,首次建立了Batostoma群落带、Calathium-Bluegreenalgae群落带、Archaeoscyphia群落带及Calathium-Bluegreenalgae-Archaeoscyphia群落组和BatostomaⅠ-Calathium-Bluegreenalgae-Archaepscyphia-BatostomaⅡ群落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奥陶世 生物礁 生物地层学
下载PDF
湖北宜昌黄花场早奥陶世生物礁中发现 Pulchrilamina 被引量:3
20
作者 朱忠德 刘秉理 李相明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04-309,共6页
作者在湖北宜昌早奥陶世岩隆礁中发现了 Pulchrilamina,这在国内以及亚洲地区尚属首例.Pul-chrilamina 产于下奥陶统分乡组礁岩段,是一种独特的纹层状生物,由纹层和针刺组成.据纹理的发育状况、晶粒的结晶程度,可分为晶粒纹层、灰泥纹... 作者在湖北宜昌早奥陶世岩隆礁中发现了 Pulchrilamina,这在国内以及亚洲地区尚属首例.Pul-chrilamina 产于下奥陶统分乡组礁岩段,是一种独特的纹层状生物,由纹层和针刺组成.据纹理的发育状况、晶粒的结晶程度,可分为晶粒纹层、灰泥纹层和似纹层三类.其中,晶粒纹层具镶嵌结构,可形成粘结孔.针刺垂直生长于纹层上层面,呈下粗上细渐变尖灭.针刺长度、间隔距离、长度与直径比等均不具相关关系.晶粒纹层、似纹层的针刺尖端一般不抵达上覆纹层底面,而灰泥纹层的针刺则相反.笔者倾向于将 Pulchrilamina 暂时列入分类位置未定的门、纲、目之下的一个科,但据其形态,不排除隶属于某种藻类的可能性。在 Batostoma 岩隆礁中,Pulchrilamina 属于原地生长,就地保存,并以粘结方式建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奥陶世 生物礁 纹层状生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