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徽州的书院
被引量:5
- 1
-
-
作者
刘秉铮
-
机构
安徽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
出处
《江淮论坛》
CSSCI
1993年第3期59-65,共7页
-
文摘
一般而言,在中国历史上,书院之设,始于宋代。据吴景贤《安徽书院沿革考》,两宋期间,安徽所建书院共有16所①,而属徽州的就有:绩溪的槐溪书院,歙县的紫阳书院、西畴书院,休宁的西山书院、秀山书院、柳溪书院,婺源的万山书院,共7所。事实上,这还漏计了绩溪的乐山书院、桂枝书院、云庄书屋3所。因此,两宋期间。
-
关键词
书院
徽州
安徽
紫阳
西山
桂枝
西畴
乐山
朱熹
秀山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翩翩文采 铮铮铁骨——夏完淳诗文创作淺論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刘秉錚
-
出处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1期86-91,共6页
-
文摘
一明末的天才诗人夏完淳,虽然只活了十七岁,但却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究其因,不得不从他的身世与创作中去探求。明崇祯四年(1631年),夏完淳诞生在松江府华亭县一个书香世家。父亲夏允彝万历四十五年中举,崇祯十年中进士,虽然只做过一任福建长乐知县,但学问知名全国,很得海内人望。夏允彝是一位很重节操,爱国心极强的士大夫,他与明末的许多开明士大夫过从甚密,都是誓死抗清的志士。他的政治观点是属于东林党阵营的,但是在《幸存录》一书中,却不以门户之见来衡量是非曲直,对明末的一些重大政治纷争,持论极公。他为南宋抗元烈士杨梦斗传所赋的颂诗,其中“危败不辱臣所当。
-
关键词
士大夫阶层
陈子龙
东林党
华亭县
抗清
崇祯
夏完淳
松江
诗文创作
万历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漫论格言在语文辞典中的位置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刘秉铮
-
出处
《辞书研究》
1988年第2期81-86,共6页
-
文摘
一格言是熟语的一种,或叫“习用语”,属“特殊词汇”,这是很多辞书和研究者的一致认识。虽然在对概念内涵的具体阐述中,他们还有相当大的分歧意见,但都共同确认:格言是一种有固定结构形式的词组和短句。它在使用时,只能被整个应用,而不能随意变更结构。
-
关键词
格言
熟语
成语
特殊词汇
习用语
辞书
词组
短句
语文辞典
谚语
-
分类号
H0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明末江南抗清义士夏之旭事迹考辨
- 4
-
-
作者
刘秉铮
-
机构
安徽大学古籍研究所
-
出处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3期77-81,共5页
-
文摘
夏之旭是明末江南抗清义师领袖夏允彝之兄。在清兵过江后,参加了抗清义师。夏允彝殉难后,又与侄儿夏完淳一起从事秘密的抗清活动。但他的抗清事迹,却因殉难时自书的《绝命词》之故,披上了一层迷雾,致使后人辨析不清,产生误解。加之同时代人所留的史料,皆因各种原因而语焉不详,故使这位抗清义士的生平事迹一直汉没不闻。本文通过一些明遗民所记的史料,一一加以辨析。确认了夏之旭生平中的主要活动和事迹,从而扫除了落在他身上的历史尘埃,还了他的历史本来面目。
-
关键词
夏允彝
吴胜兆
绝命词
明遗民
夏完淳
明史案
历史尘埃
子完
后集
方岳贡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漫说中国古代格言中的道德教育
- 5
-
-
作者
刘秉铮
-
出处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1期87-90,共4页
-
文摘
(一) 在传统的格言遗产中,道德修养一类的格言占有很大比重。如“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周易》),“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尚书》);“不妄求则心安,不妄作则身安。”(清·石成金)等。这样一些格言在连续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能有如此的生命力,是因为在人们的社会关系中,道德关系是作为调整人们之间关系的准则出现的。因此,道德格言也就自然长期地成为人们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思想律条,它能对人们的行为给予一种约束。对有利于社会整体的行为就赞许、支持;反之,就谴责、反对。善与恶这一矛盾现象,就成为道德格言中评判行为的基本标准。当然,人们在衡量行为的道德标准中,不仅只是善与恶的方面,但是,
-
关键词
伦理道德教育
格言
善与恶
社会关系
道德意识
道德修养
道德关系
道德规范
矛盾现象
道德标准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夏完淳集笺校》中两个问题的商榷
- 6
-
-
作者
刘秉铮
-
机构
安徽大学古籍所
-
出处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4年第6期17-18,20-22,共5页
-
文摘
《夏完淳集笺校》中两个问题的商榷刘秉铮白坚先生的《夏完淳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7月版),是一本极有价值的好书。象《笺校》(为简略行文,下同。)这样集普及与提高为一身的古籍整理著作,近几年尚不多见。笔者为此有些话总想一吐为快,但将另外作文论...
-
关键词
夏完淳
《罪惟录》
查继佐
两个问题
郭沫若
绝命词
陈子龙
历史人物
石匮书
秘密活动
-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古人日已远,青史字不泯——论夏允彝与《幸存录》
- 7
-
-
作者
刘秉铮
-
出处
《临沂师专学报》
1992年第1期37-43,共7页
-
文摘
清顺治二年(1645)九月十七日,是明末江南抗清志士夏允彝的殉难日。夏允彝在明末士林中,是一位颇有影响的人物。他生平著作虽丰,留下的却并不多。较为完整的《幸存录》,是他在国破家亡,舍身赴义前,写下的一部总结明末政局的史论。这部史论对明末政坛的观察、分析、议论有很多独到的见解,而且持论异常的公正,为其他同时代的著作所少见。他之所以能达到这一点,是和他一生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要理解《幸存录》的观点,首先必须认识夏允彝和他的时代。
-
关键词
夏允彝
幸存录
复社
徐孚远
顺治二年
昏庸无道
李成栋
山阳录
政治事件
子完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漫话徽州书院与学术之关系
被引量:3
- 8
-
-
作者
刘秉铮
-
出处
《中国典籍与文化》
CSSCI
1997年第2期100-106,共7页
-
文摘
古代的士人宁愿舍弃官学而进入书院学习, 是因为书院在当时, 实在占有教育上的一个重要位置——既是最高学府, 又是一块重要的学术圣地。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书院的发展史得以证明。
-
关键词
徽州书院
学术思想
徽州地区
时代精神
学术思潮
紫阳书院
王阳明
书院的发展
知识分子
理学家
-
分类号
K203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振聋发聩的主旨——《射鹰楼诗话》反帝爱国思想述评
- 9
-
-
作者
刘秉铮
-
机构
安徽大学古籍所
-
出处
《古籍研究》
1998年第1期103-106,共4页
-
文摘
《射鹰楼诗话》共二十四卷,是林昌彝竟十数年之功,刊刻于咸丰元年(1851)的一部诗话,也是他的五部诗话中,最具影响的一部诗话。这部诗话,因其记录了大量鸦片战争时期的诗歌作品,以及作者表达的极具爱国主义思想的评述,也为一部非常引人注目的著述。林昌彝(1803—1876),字惠常,又字芗谿,别号■■山人、茶叟、五虎山人等。福建侯官(今福建省福州市)人。是道、咸年间颇有名气的经学家、诗人。他早年就读小瑯环馆。
-
关键词
射鹰楼诗话
鸦片战争时期
咸丰元年
茶叟
爱国主义思想
诗歌作品
五虎山
侯官
思想述评
福建省福州市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