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脂肪球的部分聚结对冰淇淋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陈雪 刘立增 +3 位作者 刘爱国 金华进 许颖 徐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59-366,共8页
冰淇淋是一种复杂的食品胶体体系,与普通乳状液有所不同,冰淇淋乳状液要求其在静态下稳定。在老化过程中,随着温度的逐渐降低,冰淇淋乳状液中的脂肪能够形成合适的固液比,在搅打凝冻时,引发由脂肪晶体为介导的部分聚结形成三维结构,该... 冰淇淋是一种复杂的食品胶体体系,与普通乳状液有所不同,冰淇淋乳状液要求其在静态下稳定。在老化过程中,随着温度的逐渐降低,冰淇淋乳状液中的脂肪能够形成合适的固液比,在搅打凝冻时,引发由脂肪晶体为介导的部分聚结形成三维结构,该结构有利于冰淇淋感官品质和结构特征的形成。冰淇淋的配方组成和加工方式会影响蛋白质在脂肪球表面的吸附作用以及脂肪球结晶特性的改变,导致脂肪球部分聚结的程度不同,进而影响冰淇淋的质构,因此在冰淇淋生产过程中,控制脂肪球的聚结是非常有必要的。该文综述乳状液失稳的机理以及乳化剂、脂肪、蛋白质、剪切速率和加工方式对脂肪球发生部分聚结的影响以及脂肪球部分聚结作为影响冰淇淋品质关键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聚结 乳化剂 脂肪 蛋白质 冰淇淋
下载PDF
乳化剂对冰淇淋抗融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薛磊 刘爱国 +5 位作者 刘立增 周悦 刘园 曲睿晶 强锋 邹旸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3期213-218,共6页
冰淇淋因其独特的口感日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而抗融性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可以直接反映冰淇淋品质的好坏。在冰淇淋的运输、储存和销售过程中,由于环境温度的波动,使得抗融性差的冰淇淋容易产生变形的现象,进而影响冰淇淋品质,甚至会对... 冰淇淋因其独特的口感日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而抗融性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可以直接反映冰淇淋品质的好坏。在冰淇淋的运输、储存和销售过程中,由于环境温度的波动,使得抗融性差的冰淇淋容易产生变形的现象,进而影响冰淇淋品质,甚至会对消费者体验、产品销售乃至品牌声誉产生影响。因此,提高冰淇淋的抗融性是保证冰淇淋品质的关键,而乳化剂作为冰淇淋中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对冰淇淋的抗融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文主要综述冰淇淋中最常用的两种乳化剂,包括非离子型乳化剂及天然型乳化剂,对冰淇淋抗融性的影响及其特点,以期为提高冰淇淋的抗融性提供理论依据,为改善冰淇淋品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淇淋 抗融性 温度波动 非离子型乳化剂 天然型乳化剂
下载PDF
稳定剂对冰淇淋抗融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周悦 刘立增 +4 位作者 刘爱国 许颖 金华进 康景然 徐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440-449,共10页
抗融性是检验冰淇淋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在运输、储存、销售过程中,由于环境温度的波动,抗融性差的冰淇淋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变形,进而影响消费者的体验、产品的销售甚至品牌的口碑。而稳定剂对冰淇淋的抗融性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稳定... 抗融性是检验冰淇淋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在运输、储存、销售过程中,由于环境温度的波动,抗融性差的冰淇淋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变形,进而影响消费者的体验、产品的销售甚至品牌的口碑。而稳定剂对冰淇淋的抗融性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稳定剂对冰淇淋抗融性的影响机制,并详细介绍了不同阴离子型、非离子型稳定剂的特性及其对冰淇淋抗融性的作用机理,主要包括形成凝胶、抑制冰晶生长以及增强冰淇淋浆料黏度等方面。进一步为文创、结构复杂冰淇淋的研发及流通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淇淋 抗融性 阴离子型稳定剂 非离子型稳定剂 结构
下载PDF
冰淇淋冰晶体再结晶的抑制作用研究进展
4
作者 薛磊 刘爱国 +3 位作者 刘园 刘立增 强锋 曲睿晶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394-402,共9页
冰淇淋具有热力学不稳定的特性,在加工、储运和销售过程中,温度波动导致冰晶体发生再结晶现象从而使得平均冰晶体尺寸增大,导致冰淇淋质地粗糙,口感变差。因此,抑制冰淇淋内冰晶体再结晶现象是保证冰淇淋质量的关键。本文综述了冷冻过... 冰淇淋具有热力学不稳定的特性,在加工、储运和销售过程中,温度波动导致冰晶体发生再结晶现象从而使得平均冰晶体尺寸增大,导致冰淇淋质地粗糙,口感变差。因此,抑制冰淇淋内冰晶体再结晶现象是保证冰淇淋质量的关键。本文综述了冷冻过程中冰晶体过冷、成核、生长和再结晶的形成机理及研究进展,冰淇淋原料中的乳化剂、稳定剂、甜味料和蛋白质对冰晶体再结晶的抑制作用,并详细介绍了超声波辅助冷冻技术、磁场辅助冷冻技术、高压辅助冷冻技术和电场辅助冷冻技术等新兴冷冻技术对冰淇淋再结晶的抑制作用,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为适应线上销售趋势,研发新产品,解决冰淇淋冰晶体再结晶难题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淇淋 乳化剂 稳定剂 甜味料 蛋白质 冰晶 技术
下载PDF
冰淇淋成分抑制冰晶重结晶机制及研究技术
5
作者 郑钰斐 刘立增 +3 位作者 刘爱国 乔向宇 曹宏芳 李楠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03-209,共7页
冰淇淋的品质受到冷冻过程中产生冰晶的大小和数量的影响,冰晶重结晶形成的大冰晶使冰淇淋质地粗糙,冰晶感强,失去了冰淇淋应有的光滑细腻感。为了提高冰淇淋的品质和储存稳定性,本文深入阐述了冰晶重结晶的机制,首先总结了冰晶的3个过... 冰淇淋的品质受到冷冻过程中产生冰晶的大小和数量的影响,冰晶重结晶形成的大冰晶使冰淇淋质地粗糙,冰晶感强,失去了冰淇淋应有的光滑细腻感。为了提高冰淇淋的品质和储存稳定性,本文深入阐述了冰晶重结晶的机制,首先总结了冰晶的3个过程,介绍了用于冰淇淋低温保护的成分,包括酶类物质、冰结构蛋白、膳食纤维等多糖类稳定剂等,提出多糖类稳定剂是目前抑制冰晶重结晶较为有效的方法,且成本低廉。同时总结了国内外研究冰淇淋重结晶的常用技术,分析了抑制冰晶重结晶的措施及机制,包括低温光学显微技术、聚焦光束反射技术和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其中,低温光学显微技术是最有效的技术手段,该技术和其他技术的结合为优化冰淇淋品质提供了理论依据,以期为冰淇淋研发人员和生产厂家制作良好冻融稳定性冰淇淋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晶重结晶 酶类 膳食纤维 冰结构蛋白 冰淇淋
原文传递
智慧型教学工具在食品专业实验课程中的应用研究——以“果蔬制品与加工实验课程”为例
6
作者 王璇 刘爱国 +3 位作者 刘立增 王吰 李素芬 关文强 《科学咨询》 2023年第6期140-142,共3页
为充分利用智慧型教学工具优势,以“果蔬制品与加工”实验课程为例,围绕实验课程特有的“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三个环节,研究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在实验类课程中的具体应用点。并通过问卷调查,总结基于雨课堂的实验教学改革效果,分... 为充分利用智慧型教学工具优势,以“果蔬制品与加工”实验课程为例,围绕实验课程特有的“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三个环节,研究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在实验类课程中的具体应用点。并通过问卷调查,总结基于雨课堂的实验教学改革效果,分析优势所在,并为下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课堂 果蔬制品与加工 实验教学 应用
下载PDF
红曲红色素在淀粉颗粒表面吸附机制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刘立增 孟宪昉 +1 位作者 郭俊杰 白正晨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41-44,共4页
利用索氏提取和薄层色谱分离技术,从市售红曲红中得到1种含羟基红曲红色素。该红曲红色素水溶液与马铃薯淀粉、玉米淀粉、小麦淀粉、红薯淀粉所形成悬浮物,扫描电镜、偏光实验结果表明红曲红色素在淀粉颗粒表面发生了物理吸附,且吸附作... 利用索氏提取和薄层色谱分离技术,从市售红曲红中得到1种含羟基红曲红色素。该红曲红色素水溶液与马铃薯淀粉、玉米淀粉、小麦淀粉、红薯淀粉所形成悬浮物,扫描电镜、偏光实验结果表明红曲红色素在淀粉颗粒表面发生了物理吸附,且吸附作用没有改变淀粉的内部结构。落射荧光实验表明该红曲红色素荧光颜色为黄色或绿色,热台实验表明该色素不适用于220℃的加工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红曲色素 吸附 荧光 扫描电镜
下载PDF
红曲色素的光褪色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立增 吴常燕 +2 位作者 张凯 韩鸿鹍 连喜军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117-121,共5页
红曲色素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传统发酵产品,它主要用于食品工业的着色剂。然而在红曲色素的应用中存在光照褪色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红曲色素产业的发展。对红曲色素光褪色问题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回生淀粉晶体对红曲红色... 红曲色素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传统发酵产品,它主要用于食品工业的着色剂。然而在红曲色素的应用中存在光照褪色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红曲色素产业的发展。对红曲色素光褪色问题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回生淀粉晶体对红曲红色素的护色机理,指出回生淀粉晶体"镶嵌"色素可能是解决红曲色素光褪色问题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色素 光褪色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马铃薯淀粉对红曲红色素的吸附及光褪色与热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立增 董世瑞 +2 位作者 连喜军 王岩岩 吕俊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2-85,共4页
对红曲红色素吸附于马铃薯淀粉颗粒的形貌、红色素光褪色、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紫外吸收实验表明,淀粉对红曲红色素有极强的吸附作用。光学显微镜实验结果表明:在淀粉表面发生了对红色素的吸附作用,且表层吸附的红色素未对淀粉球晶的... 对红曲红色素吸附于马铃薯淀粉颗粒的形貌、红色素光褪色、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紫外吸收实验表明,淀粉对红曲红色素有极强的吸附作用。光学显微镜实验结果表明:在淀粉表面发生了对红色素的吸附作用,且表层吸附的红色素未对淀粉球晶的黑十字消光产生明显的影响。落射荧光显微镜研究结果表明,对吸附混合物6个月自然光照射后,红色素发生了明显的光褪色。100℃的蒸制温度对淀粉吸附的红曲红色素结构破坏比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淀粉 红曲色素 吸附作用 光褪色 热稳定性
原文传递
质谱图筛选红曲红色素纯化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立增 孟宪昉 +1 位作者 白正晨 王莉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61-64,共4页
以商品化的红曲米为原料,利用质谱图定性分析,考察在红曲红色素提取过程中冷冻,索氏提取,溶剂,柱色谱,薄层色谱等因素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筛选并分离得到一种分子离子峰为332.6红曲红色素分子。研究结果表明该红曲红色素分子的纯化条件依... 以商品化的红曲米为原料,利用质谱图定性分析,考察在红曲红色素提取过程中冷冻,索氏提取,溶剂,柱色谱,薄层色谱等因素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筛选并分离得到一种分子离子峰为332.6红曲红色素分子。研究结果表明该红曲红色素分子的纯化条件依次为:以甲醇为淋洗剂对红曲米进行柱色谱分离,以正己烷、乙酸乙酯和甲醇为萃取剂进行一次索氏提取,以CH2Cl2∶CH3OH=1∶1为展开剂进行薄层色谱分离,收集Rf=0.8的色带,以CH3CH2OH∶CCl4=9∶1为展开剂进行第二次薄层色谱分离,收集Rf=0.8的色带为目标分子,收率为0.012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红色素 分离 质谱 薄层色谱法
下载PDF
显微图分析超声波对甘薯淀粉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立增 郭俊杰 +1 位作者 牛瑞华 连喜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00-102,共3页
超声波处理可提高甘薯淀粉的回生率。通过对比甘薯淀粉糊化前、糊化后、高压后、老化后等不同阶段超声作用前后显微图片,探讨超声波对甘薯淀粉形态的影响。甘薯淀粉糊化前超声处理使甘薯淀粉球在水中分布均匀,相互间吸引力减小,有利于... 超声波处理可提高甘薯淀粉的回生率。通过对比甘薯淀粉糊化前、糊化后、高压后、老化后等不同阶段超声作用前后显微图片,探讨超声波对甘薯淀粉形态的影响。甘薯淀粉糊化前超声处理使甘薯淀粉球在水中分布均匀,相互间吸引力减小,有利于淀粉球吸水膨胀;甘薯淀粉糊化后超声处理短时间促进淀粉球溶胀破裂,长时间作用促进淀粉成膜,使甘薯支链淀粉间聚集作用增强;甘薯淀粉高压后超声处理使淀粉球全部破裂,部分支链淀粉接枝成网状结构,淀粉的凝胶状消失,回生率降低;老化后超声处理先使凝胶状淀粉融化,长时间超声处理使回生后淀粉板结硬化,提高了甘薯回生淀粉的抗酶解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回生淀粉 超声波处理 显微图
原文传递
提取咖啡因实验绿色化教学的实践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立增 孟宪昉 郭俊杰 《实验室科学》 2015年第5期74-76,共3页
以铁观音碎茶为原料,通过综合改进实验考察得出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实验条件,并和传统的水提取法、醇提取法进行对比。综合改进实验条件为:控温电热套加热,索氏提取器,95%乙醇为萃取剂,固液比1∶8(m/V),提取10次,蒸馏浓缩,水浴焙炒,20... 以铁观音碎茶为原料,通过综合改进实验考察得出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实验条件,并和传统的水提取法、醇提取法进行对比。综合改进实验条件为:控温电热套加热,索氏提取器,95%乙醇为萃取剂,固液比1∶8(m/V),提取10次,蒸馏浓缩,水浴焙炒,200℃升华。咖啡因产率108 mg/10g,与市售绿茶产率相近。所得咖啡因结构经IR表征。在上述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省时、绿色环保、实用的实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观音碎茶 咖啡因 绿色化教学
下载PDF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环境保护的探讨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立增 孙萌萌 +2 位作者 张弘青 白正晨 孟宪昉 《实验室科学》 2016年第2期218-221,224,共5页
针对有机化学实验对环境污染问题,并根据实际教学中所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提出了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对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实验手段等方面分析了实施教学改革的可行性。通过采用绿色催化剂、溶剂、氧化剂、减少原料用量等方法... 针对有机化学实验对环境污染问题,并根据实际教学中所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提出了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对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实验手段等方面分析了实施教学改革的可行性。通过采用绿色催化剂、溶剂、氧化剂、减少原料用量等方法来实现有机化学实验绿色化。并从开设综合性多步合成实验,常量、小量、微量实验有机结合和引进微波、超声波等实验新技术以及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等方面探讨了有机化学实验的绿色化教学改革问题。探索出减少实验室污染的可行性方法,从而将学生培养成为具备绿色化学思想及环境保护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实验 环境保护 实验教学
下载PDF
创意大赛在社会实践“金课”建设中的作用——以“冷食制品与加工”课程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立增 刘爱国 +3 位作者 关文强 张伟 孙丽婷 王璇 《科教导刊》 2020年第5期20-21,共2页
依据多年举办大学生冰淇淋创意大赛的经验,在分析社会实践"金课"、创新创业大赛和项目式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本文总结归纳了冰淇淋创意大赛对"冷食制品与加工"社会实践"金课"建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项目式教学 创意大赛 社会实践“金课”
下载PDF
核磁共振波谱法分析淀粉中含有的蛋白质和脂肪
15
作者 刘立增 康海岐 +1 位作者 孟宪昉 连喜军 《粮食加工》 2014年第4期36-39,55,共5页
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由于结构复杂使解析其结构非常繁琐和困难,致使对各种淀粉中含有的蛋白质、脂肪的深入研究受限。随着高分辨核磁共振波谱(NMR)技术飞速发展,它在淀粉的结构研究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综述了淀粉、蛋白质和脂肪一... 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由于结构复杂使解析其结构非常繁琐和困难,致使对各种淀粉中含有的蛋白质、脂肪的深入研究受限。随着高分辨核磁共振波谱(NMR)技术飞速发展,它在淀粉的结构研究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综述了淀粉、蛋白质和脂肪一维核磁共振(1HNMR,13CNMR)的特征和应用核磁共振波谱法分析淀粉中含有的蛋白质、脂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蛋白质 脂肪 核磁共振技术
下载PDF
显微图分析马铃薯直链淀粉对氯化钠的吸附作用
16
作者 刘立增 康海岐 +1 位作者 孟宪昉 连喜军 《粮食加工》 2014年第3期47-49,共3页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材料,通过回生法制备得到马铃薯直链淀粉,进而利用显微图分析其对不同浓度氯化钠的吸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氯化钠首先在马铃薯直链淀粉的非还原端吸附聚集,随后沿着淀粉链不断向前聚集,被吸附后的氯化钠不能形成规则...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材料,通过回生法制备得到马铃薯直链淀粉,进而利用显微图分析其对不同浓度氯化钠的吸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氯化钠首先在马铃薯直链淀粉的非还原端吸附聚集,随后沿着淀粉链不断向前聚集,被吸附后的氯化钠不能形成规则的立方形晶体。淀粉液中氯化钠浓度高于1 mol/L时,聚集6 h后未被淀粉吸附的氯化钠可聚集形成规则立方形晶体。氯化钠可能通过竞争水分子与直链淀粉的结合降低淀粉糊的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直链淀粉 氯化钠 吸附作用
下载PDF
草酸侵蚀马铃薯回生淀粉制备晶种促进玉米淀粉回生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孟宪昉 刘立增 +6 位作者 郭俊杰 连喜军 刘茜 王阳阳 杨晓燕 王苗苗 王佳悦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1-134,148,共5页
回生淀粉具有积极的生理作用,本文采用草酸侵蚀马铃薯回生淀粉制备晶种促进玉米淀粉的回生,使得玉米淀粉的回生率从7.37%提高至11.46%。X-射线衍射表明经草酸侵蚀后马铃薯直链及支链回生淀粉均显示出了典型的B型衍射峰,即酸处理使得淀... 回生淀粉具有积极的生理作用,本文采用草酸侵蚀马铃薯回生淀粉制备晶种促进玉米淀粉的回生,使得玉米淀粉的回生率从7.37%提高至11.46%。X-射线衍射表明经草酸侵蚀后马铃薯直链及支链回生淀粉均显示出了典型的B型衍射峰,即酸处理使得淀粉具有明显规则的形貌特征。以草酸侵蚀的马铃薯直链淀粉为晶种促进玉米淀粉回生长晶后,淀粉显示出了明显的B型衍射峰,且具有规则的外观形貌。这是由于分支度低的玉米淀粉分子在溶液中快速移动,向较规则形貌的马铃薯直链淀粉晶种上聚集并生长,这样既保持了马铃薯直链淀粉的晶体形貌又显著地提高了玉米淀粉的回生率。研究成果为促进玉米淀粉回生提供一条全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种 马铃薯淀粉 回生
原文传递
2-氯吡啶光氯化反应的机理研究
18
作者 刘立增 《天津商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1-3,共3页
利用PM3结构参数全优化方法对反应所涉及的分子、自由基能量进行计算后,得到总能量、生成热等数值。并从键解离能估计基元反应的活化能角度计算得出2 氯吡啶光氯化优先生成2,6 二氯吡啶,与实验事实相符。
关键词 PM3结构参数全优化方法 光氯化 键解离能 活化能
下载PDF
湿热物理改性红小豆全粉的添加量对火腿肠质构和色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孟宪昉 刘建福 +1 位作者 刘立增 白正晨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81-283,共3页
应用TA.XT2质构仪、感官评价和Hunterlab色度仪,研究了湿热物理改性红小豆全粉的添加量对火腿肠质构和色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红小豆全粉的添加量增加(2%~6%),火腿肠的硬度、弹性和咀嚼性显著增加(p〈0.05),而火腿肠的... 应用TA.XT2质构仪、感官评价和Hunterlab色度仪,研究了湿热物理改性红小豆全粉的添加量对火腿肠质构和色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红小豆全粉的添加量增加(2%~6%),火腿肠的硬度、弹性和咀嚼性显著增加(p〈0.05),而火腿肠的胶粘性无明显变化;Hunterllab测定的L^*值和a^*值随着红小豆全粉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而b^*值变化很小。感官评价的T测验结果表明,添加6.0%红小豆全粉火腿肠的风味、香气、色泽、总体接受性方面优于无添加红小豆全粉的火腿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物理改性红小豆全粉 火腿肠 质构 色度
原文传递
玉米直、支链淀粉回生对含羟基红曲红色素护色机理探讨 被引量:2
20
作者 董世瑞 刘立增 +2 位作者 居阳 林旭辉 连喜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02-306,共5页
以测定残留红曲红色素方法研究了玉米直链淀粉、支链淀粉的回生和色素添加方式对含羟基红曲红色素护色的效果,并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X-射线衍射分析了淀粉护色机理。结果表明,玉米直链和支链淀粉的回生对红曲红色素具有明显的护色... 以测定残留红曲红色素方法研究了玉米直链淀粉、支链淀粉的回生和色素添加方式对含羟基红曲红色素护色的效果,并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X-射线衍射分析了淀粉护色机理。结果表明,玉米直链和支链淀粉的回生对红曲红色素具有明显的护色作用,15h紫外光照可使红曲红色素的保留率由38.3%提高到70%以上。在淀粉回生的糊化、高压和老化三个阶段中,高压后添加色素所得回生淀粉护色效果最好。核磁、红外和X-射线结果表明,回生淀粉与色素在C1、C6上发生了结合;直链淀粉结合色素更多,所以护色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生玉米淀粉 红曲红色素 护色 机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