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lotho蛋白对肾缺血再灌注大鼠急性肾损伤及纤维化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竹枫 王文红 +4 位作者 范树颖 刘艳 刘涛 王欣 吴瑕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71-376,共6页
目的探讨Klotho蛋白在缺血再灌注(I/R)大鼠引起的急性肾损伤及纤维化进程中的作用。方法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肾脏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Klotho蛋白干预组(I/R+Kl组),每组20只。I/R组采用夹闭右侧肾... 目的探讨Klotho蛋白在缺血再灌注(I/R)大鼠引起的急性肾损伤及纤维化进程中的作用。方法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肾脏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Klotho蛋白干预组(I/R+Kl组),每组20只。I/R组采用夹闭右侧肾蒂40 min再灌注法建立肾缺血再灌注急性肾损伤模型。Sham组游离出右侧肾动脉,但不夹闭右侧肾蒂,暴露40 min后缝合腹腔。I/R+Kl组手术方法同I/R组,造模成功后,腹腔注射Klotho蛋白(0.01 mg/kg)。3组分别于造模成功后第1、7、14、28天收集大鼠血、肾组织标本,分别检测大鼠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HE染色观察肾组织损伤情况,Masson染色观察肾纤维化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及肾组织Klotho蛋白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肾脏组织Klotho蛋白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及I/R+Kl组血Scr及BUN水平均升高(P<0.05),与I/R+Kl组比较,I/R组各时间点血Scr及BUN水平均升高(P<0.05)。HE染色结果显示,第1天时I/R组肾小管出现广泛急性坏死,I/R+Kl组损伤较轻微。Masson染色结果显示,I/R组第14天出现了轻度的纤维化,第28天时纤维化程度更为显著,I/R+Kl组纤维化程度较轻微(P<0.05)。ELISA结果显示,第1、14、28天时与Sham组比较,I/R+Kl组及I/R组血清及肾组织Klotho水平下降(P<0.05),I/R组血清及肾组织Klotho水平均低于I/R+Kl组(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Sham组比较,各时间点I/R组及I/R+Kl组Klotho水平均下降,而I/R+Kl组Klotho水平均高于I/R组(P<0.05)。结论肾缺血再灌注肾损伤时Klotho表达下调;外源性补充Klotho蛋白可缓解缺血再灌注肾损伤大鼠的急性肾损伤及纤维化,起到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再灌注损伤 纤维化 肾疾病 KLOTHO蛋白
下载PDF
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VCAM-1、hs-CRP水平及与脂代谢的关系 被引量:5
2
作者 刘竹枫 王文红 +2 位作者 张瑄 魏宁 宋少娜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77-280,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了解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脂代谢紊乱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微炎症状态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PNS标准的患儿65例为病例组,选取性别、年龄与之匹配的健康体... 目的通过检测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了解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脂代谢紊乱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微炎症状态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PNS标准的患儿65例为病例组,选取性别、年龄与之匹配的健康体检儿童45例为对照组。分别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及免疫比浊法测定病例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血清中VCAM-1和hs-CRP的水平,应用特种蛋白分析仪测定2组24 h尿蛋白定量,并检测血浆白蛋白(ALB)、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po)A1、ApoB、脂蛋白a[LP(a)]、纤维蛋白原(Fb)及D二聚体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上述指标与VCAM-1、hs-CRP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治疗前VCAM-1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VCAM-1和hs-CR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血浆VCAM-1、hs-CRP与尿蛋白定量、血TG、TC、LDL-C、ApoB、LP(a)、Fb、D二聚体水平呈正相关,而与血清ALB、HDL-C呈负相关(P<0.05)。结论PNS患儿急性期VCAM-1、hs-CRP水平明显增高,监测血浆VCAM-1和hs-CRP水平可对PNS微炎症状态、内皮细胞损伤、高凝状态及血栓形成进行预测及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C反应蛋白质 脂类代谢 儿童
下载PDF
联合尿液生物学标志物检测儿童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肾损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刘竹枫 张碧丽 +5 位作者 王文红 张暄 范树颖 李莉 刘艳 刘喆 《天津医药》 CAS 2015年第11期1307-1310,共4页
目的探讨尿液生物学标志物在儿童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所致肾损伤以及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收集我科CMV感染的患儿50例作为患儿组,对照组选择健康体检儿童35例,患儿组在入院初检测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β_2微球蛋白(MG)、肝功... 目的探讨尿液生物学标志物在儿童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所致肾损伤以及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收集我科CMV感染的患儿50例作为患儿组,对照组选择健康体检儿童35例,患儿组在入院初检测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β_2微球蛋白(MG)、肝功能、血CMV-Ig M,血及尿液CMV-PCR、脑干电测听(BAEP)、头CT、尿常规,尿液中的尿液转铁蛋白(TFR)、微量白蛋白(mALb)、β_2MG、α_1MG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合并CMV肺炎吸取痰液检测CMV-PCR。所有患儿均给予更昔洛韦治疗,5 mg/kg加入0.9%氯化钠溶液(5 m L/kg)中,静脉滴注,12 h 1次,每次滴注不少于1 h,持续14 d,复查尿液TFR、mALb、β_2MG、α_1MG和NAG。结果患儿组与对照组尿液mALb、TF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儿组尿液α_1MG、NAG、β_2MG高于对照组,患儿组予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2周后,复查尿液α_1MG、NAG、β_2MG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而尿液mALb、TFR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尿液β_2MG、α_1MG、NAG的联合检测对于早期发现儿童CMV肾损害有很好的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生物学标记 儿童 Β2微球蛋白 Α1微球蛋白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下载PDF
脑脊液腺苷脱氨酶、乳酸、C反应蛋白、乳酸脱氢酶检查在小儿颅内感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0
4
作者 刘竹枫 郝青英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1年第2期187-188,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期脑膜炎患儿的脑脊液腺苷脱氨酶(ADA)、乳酸(LA)、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变化对不同类型脑膜炎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病毒性脑膜炎(26例)、结核性脑膜炎(20例)、化脓性脑膜炎(21例)... 目的探讨急性期脑膜炎患儿的脑脊液腺苷脱氨酶(ADA)、乳酸(LA)、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变化对不同类型脑膜炎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病毒性脑膜炎(26例)、结核性脑膜炎(20例)、化脓性脑膜炎(21例)病人的脑脊液中ADA、LA、CRP、LDH的含量,并与对照组(同期住院的非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外科手术患儿)进行比较。结果化脓性脑膜炎组、结核性脑膜炎组脑脊液ADA、LA、CRP、LDH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病毒性脑膜炎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脓性脑膜炎组脑脊液LA、CRP、LDH明显高于结核性脑膜炎组及病毒性脑膜炎组(P<0.05);结核性脑膜炎组脑脊液ADA、LA、CRP、LDH明显高于病毒性脑膜炎组(P<0.05)。结论脑脊液ADA、LA、CRP、LDH测定有助于不同类型脑膜炎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 腺苷脱氨酶 乳酸 C反应蛋白 乳酸脱氢酶 脑膜炎
下载PDF
AVPR2基因突变致X连锁先天性肾性尿崩症一例报告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竹枫 王文红 +1 位作者 张瑄 陈文玉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1-145,共5页
目的报告1例精氨酸加压素受体2(AVPR2)基因突变导致的先天性肾性尿崩症患儿,探讨AVPR2基因突变对先天性肾性尿崩症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先证者的临床资料、先证者及其父母基因检测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提取先证者及其父母的基因组D... 目的报告1例精氨酸加压素受体2(AVPR2)基因突变导致的先天性肾性尿崩症患儿,探讨AVPR2基因突变对先天性肾性尿崩症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先证者的临床资料、先证者及其父母基因检测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提取先证者及其父母的基因组DNA,PCR扩增AVPR2的全部外显子,扩增产物经纯化后行双向测序。结果患儿临床表现为反复发热及难以纠正的高钠高氯血症,患儿病初垂体核磁检查未见异常,复查后出现垂后叶短T1信号消失,临床不除外中枢性尿崩症,但禁水-加压素试验支持肾性尿崩症,给临床诊断造成困扰,曾试用醋酸去加压素片治疗无效,后基因检测结果证实先证者AVPR2基因亚区发现突变:c.359T>G导致氨基酸改变p.Met120Arg,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先证者母亲为AVPR2基因突变携带者。临床应用氢氯噻嗪及阿米洛利治疗患儿尿量显著减少,证实为先天性肾性尿崩症。结论婴幼儿期先天性肾性尿崩症较少见、临床表现非特异,可仅表现为反复发热及电解质紊乱,给临床诊断造成困扰,AVPR2基因检测可用于先天性肾性尿崩症的筛查及基因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崩症 肾性 先天性肾性尿崩症 AVPR2基因 基因突变 儿童
下载PDF
先天性肾性尿崩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刘竹枫 张碧丽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91-896,共6页
先天性肾性尿崩症是一组遗传异质性单基因疾病,约占所有肾性尿崩症的10%。主要是由于肾脏对垂体后叶分泌的精氨加压素失去反应导致尿液浓缩功能障碍,患者以排出大量低比重尿、引起脱水、烦渴、继发性多饮为特点。约90%的患者遗传方式为... 先天性肾性尿崩症是一组遗传异质性单基因疾病,约占所有肾性尿崩症的10%。主要是由于肾脏对垂体后叶分泌的精氨加压素失去反应导致尿液浓缩功能障碍,患者以排出大量低比重尿、引起脱水、烦渴、继发性多饮为特点。约90%的患者遗传方式为X连锁隐性遗传,而约10%的患者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近年来,其遗传及分子机制逐渐被阐明,也产生了针对病因的多靶点的治疗手段和潜在的治疗策略,本文对先天性肾性尿崩症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崩症 肾性 血管升压素类 水通道蛋白质2 综述
下载PDF
肾小管间质损伤尿液生物学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刘竹枫 张碧丽 《医学综述》 2015年第21期3932-3935,共4页
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肾小球疾病的发展和预后与肾小管间质损伤的程度密切相关,临床上判定肾小管间质损伤的金标准是肾病理检查,但其为创伤性检查,重症患者往往难以忍受。尿液生物学标志物可早期动态反映肾小管间质病变的活动和进展,... 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肾小球疾病的发展和预后与肾小管间质损伤的程度密切相关,临床上判定肾小管间质损伤的金标准是肾病理检查,但其为创伤性检查,重症患者往往难以忍受。尿液生物学标志物可早期动态反映肾小管间质病变的活动和进展,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该文详细介绍了与肾小管间质损伤相关的尿液生物学标志物,如蛋白质分子标志物、尿酶类生物学标志物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疾病 肾小管间质 肾小管间质损伤 尿液生物学标志物
下载PDF
肝细胞核因子4α基因突变致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合并Fanconi综合征1例报道
8
作者 刘竹枫 王文红 王欣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32-335,共4页
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血症(congenital hyperinsulinemia,CHI)是由胰岛β细胞持续不适当分泌胰岛素导致的严重低血糖症,其临床特征为婴儿期出现高胰岛素性低血糖,是婴幼儿持续性、频发性低血糖的主要原因。目前已发现多种基因与CHI有关,... 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血症(congenital hyperinsulinemia,CHI)是由胰岛β细胞持续不适当分泌胰岛素导致的严重低血糖症,其临床特征为婴儿期出现高胰岛素性低血糖,是婴幼儿持续性、频发性低血糖的主要原因。目前已发现多种基因与CHI有关,肝细胞核因子4α(hepatocyte nuclear fator 4 alpha,HNF4α)的基因发生功能缺失性突变引起CHI是CHI的罕见类型。2012年Stanescu DE等[1]首次报道了HNF4αp.R63w基因突变引起的CHI同时合并Fanconi综合征(Fan-coni syndrome,FS),目前仅有16例个案报道[1-8],临床罕见。作为一种临床综合征,高胰岛素性低血糖伴FS是其特征性的表现。现报告1例由该基因突变引起CHI合并FS的患儿临床资料并相关文献复习,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核因子4Α 个案报道 临床综合征 基因突变 临床医生 高胰岛素 频发性 低血糖症
原文传递
儿童痢疾型Reiter综合征一例报告
9
作者 刘竹枫 张碧丽 王文红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8-89,共2页
Reiter综合征是以关节炎、尿道炎和结膜炎三联征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反应性关节炎。根据前驱感染的不同分为性传播型和痢疾型。该病儿童少见,临床医生认识不足,易误诊、漏诊。本文回顾性分析总结了1例20个月的女童感染细菌性痢... Reiter综合征是以关节炎、尿道炎和结膜炎三联征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反应性关节炎。根据前驱感染的不同分为性传播型和痢疾型。该病儿童少见,临床医生认识不足,易误诊、漏诊。本文回顾性分析总结了1例20个月的女童感染细菌性痢疾后导致Reiter综合征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反应性 儿童 病例报告 REITER综合征
下载PDF
不同中效糖皮质激素对非频复发肾病血清皮质醇及ACTH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文红 张碧丽 +2 位作者 刘竹枫 刘喆 吴瑕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12-215,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中效糖皮质激素(GC)对非频复发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血清皮质醇(COR)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影响。方法将60例非频复发PNS患儿随机分为泼尼松组(Ⅰ组)、曲安西龙组(Ⅱ组)及甲泼尼龙组(Ⅲ组),采用标准激素治疗方案... 目的研究不同中效糖皮质激素(GC)对非频复发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血清皮质醇(COR)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影响。方法将60例非频复发PNS患儿随机分为泼尼松组(Ⅰ组)、曲安西龙组(Ⅱ组)及甲泼尼龙组(Ⅲ组),采用标准激素治疗方案,分别观察3组激素治疗前(A期)、诱导缓解期结束时(B期)、相当于泼尼松1mg·kg-1·d-1隔日时(C期)、相当于泼尼松0.25mg·kg-1·d-1隔日时(D期)及停用激素4周时(E期)血清COR及ACTH的变化。结果各组血清COR水平于B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B期、C期、D期与A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B期与D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E期与A期、Ⅱ组D期与A期、Ⅲ组C期与A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内血清ACTH水平B期与A期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和Ⅱ组于D期、Ⅲ组于C期血清ACTH水平均高于A期(P<0.05);Ⅰ组至E期仍高于A期,Ⅱ组、Ⅲ组于E期恢复至A期水平。结论曲安西龙对血清COR的影响最为明显,泼尼松影响最小、恢复最慢,甲泼尼龙恢复最快,但泼尼松对垂体功能的抑制作用较曲安西龙及甲泼尼龙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类 肾病综合征 氢化可的松 儿童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泼尼松 曲安西龙 甲泼尼龙
下载PDF
阿奇霉素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反复或复发效果探讨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碧丽 王文红 +4 位作者 张瑄 范树颖 刘竹枫 刘喆 吴瑕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04-407,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在糖皮质激素(GC)减量过程中出现反复和(或)复发现象时阿奇霉素的干预作用。方法 179例PNS反复或复发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口服阿奇霉素,剂量10mg/(kg·d),3d为1个疗程;对照组... 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在糖皮质激素(GC)减量过程中出现反复和(或)复发现象时阿奇霉素的干预作用。方法 179例PNS反复或复发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口服阿奇霉素,剂量10mg/(kg·d),3d为1个疗程;对照组予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对其年龄、性别、体质量、反复或复发情况、总病程、GC的每日用量及累积应用总时间、24h尿蛋白定量(24h-Upro)、血总蛋白(Tp)、白蛋白(Alb)、胆固醇(Tcho)、尿素氮(Bun)、肌酐(Scr)、免疫球蛋白(IgA、IgG、IgM、IgE)、补体(C3、C4)及血支原体IgM抗体阳性比例等临床特征、血尿生化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以及治疗组中阿奇霉素有效患儿与无效患儿一般资料及血尿监测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有效率(75.28%)高于对照组(3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中阿奇霉素有效与无效患儿的就诊前尿蛋白定性程度和就诊前尿蛋白持续天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前尿蛋白持续时间越短阿奇霉素干预有效率越高。结论在PNS患儿出现反复或复发现象的早期予以阿奇霉素干预治疗可得到较好的疗效,阿奇霉素有可能作为GC的助减剂为反复或复发的PNS患儿提供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糖皮质激素类 复发 儿童 阿奇霉素
下载PDF
儿童急性局灶性细菌性肾炎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瑄 张碧丽 +3 位作者 王文红 范树颖 李莉 刘竹枫 《临床荟萃》 CAS 2011年第14期1233-1235,F0002,共4页
急性局灶性细菌性肾炎(acute focal bacterial nephritis,AFBN)是指局限于肾实质的无液化细菌性炎症,相关报告多见于成年人,易被误诊为肾肿瘤而延误治疗;同时,AFBN被认为是急性肾盂肾炎与肾脓肿的中间环节,如能做到早期诊治,则可减少... 急性局灶性细菌性肾炎(acute focal bacterial nephritis,AFBN)是指局限于肾实质的无液化细菌性炎症,相关报告多见于成年人,易被误诊为肾肿瘤而延误治疗;同时,AFBN被认为是急性肾盂肾炎与肾脓肿的中间环节,如能做到早期诊治,则可减少不必要的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炎 细菌感染 症状和体征 临床实验室技术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儿童
下载PDF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脂肪因子的表达及与高脂血症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如心 张瑄 +2 位作者 张碧丽 刘竹枫 林书祥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28-834,共7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syndrome,PNS)患儿治疗前后脂肪因子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血脂的相关性,以及脂肪因子在PNS患儿高脂血症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确诊为PNS初发或激素停药6个月以上复发的PNS患儿9...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syndrome,PNS)患儿治疗前后脂肪因子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血脂的相关性,以及脂肪因子在PNS患儿高脂血症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确诊为PNS初发或激素停药6个月以上复发的PNS患儿90例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的儿童30例为对照组。分别采集PNS患儿激素治疗前(活动期)及4周激素治疗尿蛋白转阴后(缓解期),以及对照组儿童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脂肪因子水平,使用自动生化仪分析血脂水平。结果PNS患儿活动期、缓解期血网膜素(omentin-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NS患儿活动期血omentin-1水平低于缓解期(P<0.001);PNS患儿活动期血趋化素水平高于缓解期及对照组(P<0.001)。PNS患儿活动期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致动脉粥样硬化系数(atherogenic coefficient,AC)、castelli危险指数(castelli riskindex,CRI)-1、CRI-2、非高密度脂蛋白高于缓解期及对照组,PNS患儿缓解期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C、CRI-1、非高密度脂蛋白高于对照组(P<0.001)。PNS患儿缓解期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apo)A、apo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PNS患儿血omentin-1治疗前后比值与HDL治疗前后比值、24 h尿蛋白定量治疗前后比值、HDL/apoA治疗前后比值呈正相关,与AC治疗前后比值、CRI-1治疗前后比值呈负相关(P<0.05)。低网膜素组PNS患儿活动期CRI-1、CRI-2、AC、apoB/apoA水平高于高网膜素组(P<0.05)。结论omentin-1可能与儿童PNS的疾病活动、血脂紊乱、蛋白尿机制有关。血脂比值可能在监测PNS患儿早期心血管风险方面比传统血脂指标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网膜素 治疗前后 患儿活动 自动生化仪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脂肪因子
下载PDF
不同治疗方法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血脂水平的影响
14
作者 康硕 张瑄 +2 位作者 张碧丽 刘妍 刘竹枫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44-449,共6页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槐杞黄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血脂及血脂比值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8年12月天津市儿童医院肾内科90例住院初发和激素停药6个月以上复发的激素敏感型PNS患儿临床数据。其中激素治疗组、激素联合...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槐杞黄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血脂及血脂比值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8年12月天津市儿童医院肾内科90例住院初发和激素停药6个月以上复发的激素敏感型PNS患儿临床数据。其中激素治疗组、激素联合槐杞黄治疗组(槐杞黄治疗组)、激素联合左卡尼汀组(左卡尼汀组)各30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儿童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收集激素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血脂〔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脂比值〔TG/HDL-C、非HDL-C(nHDL-C)/HDL-C〕、血浆白蛋白(ALB)水平及24 h尿蛋白定量(UTP),并比较各组上述指标的差异;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3个治疗组与健康对照组性别、年龄及3个治疗组间TG、总胆固醇、HDL-C、LDL-C、TG/HDL-C、nHDL-C/HDL-C、ALB、UT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个治疗组TG、总胆固醇、LDL-C、TG/HDL-C、nHDL-C/HDL-C、UT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HDL-C、ALB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均P<0.05),HDL-C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LB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左卡尼汀组总胆固醇、LDL-C、nHDL-C/HDL-C水平均较激素治疗组、槐杞黄治疗组明显降低〔总胆固醇(mmol/L):5.17(1.81)比6.83(1.72)、6.25(2.32),LDL-C(mmol/L):2.51(0.93)比3.51(1.59)、3.02(0.90),nHDL-C/HDL-C:1.59(0.77)比1.95(1.31)、1.86(0.69),均P<0.05〕;TG水平较激素治疗组明显降低〔mmol/L:1.26(0.53)比1.55(0.89),P<0.05〕;槐杞黄治疗组UTP水平均较激素治疗组、左卡尼汀组降低〔mg·kg^(-1)·d^(-1):9.2(8.0)比10.2(10.1)、10.9(6.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左卡尼汀组与激素治疗组UTP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3个治疗组间AL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卡尼汀组患儿1例出现皮疹、恶心,无发热、腹泻,停药后缓解,改为口服后再无不适,其余患儿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左卡尼汀可降低血清TG、总胆固醇、LDL-C、TG/HDL-C、nHDL-C/HDL-C比值,预测其对远期肾功能及心血管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槐杞黄对血脂无直接的影响,但对蛋白尿的降低和血脂紊乱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卡尼汀 槐杞黄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儿童 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下载PDF
儿童急性横纹肌溶解症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竹枫 张碧丽 +1 位作者 王文红 张暄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53-1256,共4页
横纹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RM)是一组各种原因所致的骨骼肌损伤致细胞膜受损,细胞内容物(酶类、蛋白质、离子等物质)释放入血所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美国每年有超过25000人次RM的病例报道,急性肾损伤(AKI)是其最常见的并发... 横纹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RM)是一组各种原因所致的骨骼肌损伤致细胞膜受损,细胞内容物(酶类、蛋白质、离子等物质)释放入血所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美国每年有超过25000人次RM的病例报道,急性肾损伤(AKI)是其最常见的并发症。RM国内尚无确切的流行病学资料,儿童更为少见,儿童RM发病率仅为0.26%,易被儿科医生忽视而致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我院收治的8例RM患儿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横纹肌溶解症 临床特点 儿童 严重并发症 流行病学资料 骨骼肌损伤 临床综合征 急性肾损伤
原文传递
以急性肾功能衰竭为首发症状的儿童急性局灶性细菌性肾炎一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竹枫 张碧丽 +1 位作者 王文红 姜莹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58-859,共2页
患儿男,6岁,因发热4天,间断呕吐伴腹泻3d,尿少1d入院。体温最高41.6℃,伴寒战。病初有1次尿色为茶色,尿色混浊,无尿路刺激征,不伴皮疹、腰痛。6月龄发现肺动脉瓣狭窄,既往半年前曾行尿道隔膜切除术及尿道口成形术,术前曾行... 患儿男,6岁,因发热4天,间断呕吐伴腹泻3d,尿少1d入院。体温最高41.6℃,伴寒战。病初有1次尿色为茶色,尿色混浊,无尿路刺激征,不伴皮疹、腰痛。6月龄发现肺动脉瓣狭窄,既往半年前曾行尿道隔膜切除术及尿道口成形术,术前曾行尿常规,肾脏超声及肾功能检查均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局灶性细菌性肾炎 急性肾功能衰竭 首发症状 尿道口成形术 儿童 肺动脉瓣狭窄 尿路刺激征 肾功能检查
原文传递
同胞姐弟NPHS1基因变异致芬兰型先天性肾病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竹枫 王文红 +3 位作者 张瑄 范树颖 刘艳 刘妍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2期1380-1383,共4页
目的探讨1对共患芬兰型先天性肾病综合征的同胞姐弟的NPHS1基因变异类型。方法分析同胞姐弟的临床资料以及患儿及其父母的NPHS1基因检测结果。结果姐弟分别于生后1个月和22天发病,均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及严... 目的探讨1对共患芬兰型先天性肾病综合征的同胞姐弟的NPHS1基因变异类型。方法分析同胞姐弟的临床资料以及患儿及其父母的NPHS1基因检测结果。结果姐弟分别于生后1个月和22天发病,均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及严重的浮肿,临床诊断为先天性肾病综合征。基因检测结果显示二者NPHS1基因均存在第19外显子c.2605G>C(p.P869>A)、第1外显子c.-61G>A复合杂合变异,分别遗传自其父母。结论NPHS1基因c.2605G>C,及c.-61G>A变异可能导致先天性肾病综合征,其中c.2605G>C既往未见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肾病综合征 NPHS1基因 基因变异
原文传递
两例散发1型神经纤维瘤病合并肾病综合征患儿的遗传学分析
18
作者 刘竹枫 王文红 +4 位作者 郭珍 赵林胜 吴瑕 刘涛 韩婷婷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2期1349-1353,共5页
目的:探讨两例散发1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1,NF1)合并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患儿的遗传学病因。方法: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患儿进行基因变异检测,并用Sanger测序对候选变异进行验证。... 目的:探讨两例散发1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1,NF1)合并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患儿的遗传学病因。方法: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患儿进行基因变异检测,并用Sanger测序对候选变异进行验证。结果:两例患儿临床均表现出牛奶咖啡斑、腋窝下雀斑和眼部Lisch结节等,患儿1伴左下肢先天性胫腓假关节。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患儿1的NF1基因第8外显子存在c.844C>T杂合变异,患儿2的NF1基因第11外显子存在c.1246C>T杂合变异,均被诊断为NF1。两例患儿分别在3岁和10岁出现了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及指凹性水肿,均符合NS临床表型,且患儿2为微小病变肾病。患儿1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患儿2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霉酚酸酯治疗,NS病情均有缓解,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NF1合并NS在临床较为罕见,儿童NF1合并微小病变肾病的预后相对良好,NF1基因的检测有助于NF1的早期筛查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神经纤维瘤病 NF1基因 肾病综合征
原文传递
儿童嗜酸细胞性膀胱炎一例并文献复习
19
作者 刘竹枫 张碧丽 王文红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64-466,共3页
儿童嗜酸细胞性膀胱炎(eosinophilic cystitis,EC)是儿童罕见的膀胱炎性疾病,目前仅有个案报道.该病病因不明,临床上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血尿、耻骨上区疼痛等,严重可致膀胱穿孔.影像学可仅表现为膀胱壁增厚,也可表... 儿童嗜酸细胞性膀胱炎(eosinophilic cystitis,EC)是儿童罕见的膀胱炎性疾病,目前仅有个案报道.该病病因不明,临床上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血尿、耻骨上区疼痛等,严重可致膀胱穿孔.影像学可仅表现为膀胱壁增厚,也可表现为肿瘤样改变,因此常易与膀胱肿瘤或泌尿系感染相混淆.现将我科确诊的一例EC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细胞性膀胱炎 文献复习 儿童 泌尿系感染 炎性疾病 病因不明 个案报道 排尿困难
原文传递
婴儿泛发性动脉钙化一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涛 王文红 +4 位作者 刘竹枫 裴广华 王春祥 姜莹 庞楚越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05-707,共3页
患儿女,3岁,因“发现蛋白尿1 d”2020年11月入天津市儿童医院肾脏科,入院后发现患儿存在恶性高血压,影像学检查示多处动脉异常表现,B超示颈动脉、股动脉管壁增厚伴多发斑点状钙化,CT示肾窦区多发钙化,基因检测提示ABCC6基因变异,诊断婴... 患儿女,3岁,因“发现蛋白尿1 d”2020年11月入天津市儿童医院肾脏科,入院后发现患儿存在恶性高血压,影像学检查示多处动脉异常表现,B超示颈动脉、股动脉管壁增厚伴多发斑点状钙化,CT示肾窦区多发钙化,基因检测提示ABCC6基因变异,诊断婴儿泛发性动脉钙化(GACI)(ABCC6基因变异)。典型GACI起病年龄早,且多以心血管疾病起病,但对于起病年龄相对较晚,以及早期症状不典型的患儿应警惕GACI,超声、CT及基因检测有助于GACI的早期诊断,对GACI患儿进行早期治疗可能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高血压 天津市儿童医院 泛发性 管壁增厚 肾脏科 预后良好 基因变异 动脉钙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