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冷124太古界潜山有利储层识别及预测
1
作者 刘纯高 马全华 姜在兴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8年第9期78-81,共4页
冷124太古界潜山岩性以混合岩化花岗岩、片麻岩为主,并夹有部分辉绿岩、煌斑岩岩脉,岩芯描述、薄片观察及统计发现混合岩化花岗岩较片麻岩裂缝发育。采用测井识别技术对潜山岩性、裂缝发育段进行井点识别,利用有限元技术模拟井间不同深... 冷124太古界潜山岩性以混合岩化花岗岩、片麻岩为主,并夹有部分辉绿岩、煌斑岩岩脉,岩芯描述、薄片观察及统计发现混合岩化花岗岩较片麻岩裂缝发育。采用测井识别技术对潜山岩性、裂缝发育段进行井点识别,利用有限元技术模拟井间不同深度段裂缝发育的程度及方位,建立裂缝的空间分布模型,可用于指导井位的部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岩化花岗岩 片麻岩 岩脉 裂缝 有限元
下载PDF
气驱开发油藏改建地下储气库的库容量及其影响因素——以兴古7古潜山油藏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潘洪灏 刘斐 +1 位作者 刘纯高 潘威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3-97,共5页
目前处于开发早期的油藏改建成地下储气库还比较少见,其库容量计算方法尚未形成理论体系。为此,分析了辽河坳陷兴隆台古潜山带兴古7古潜山油藏的基本地质条件,根据其气驱开发的设计要点及指标预测,以物质平衡理论为基础(即从油藏中累积... 目前处于开发早期的油藏改建成地下储气库还比较少见,其库容量计算方法尚未形成理论体系。为此,分析了辽河坳陷兴隆台古潜山带兴古7古潜山油藏的基本地质条件,根据其气驱开发的设计要点及指标预测,以物质平衡理论为基础(即从油藏中累积产出的油量、气量、水量的地下体积量等于气顶区和含油区内的诸项弹性累积体积膨胀量、天然累积水侵量、人工累积注水、注气地下体积量的总和),建立了适合该油藏改建地下储气库的库容量计算方法,并定量分析了原油采出程度、地层岩石的弹性作用、水侵等因素对库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原油采出程度与库容量呈正比,在地层压力一定的前提下,原油的采出程度是影响地下储气库库容量最主要的因素,油藏原油采出程度变化1%,地下储气库库容量会改变1.05×108 m3,占总库容量的3.65%;2由于地层压力的降低,受地层岩石和束缚水的弹性作用的影响,会造成不可逆的孔隙和裂缝体积缩小,从而减小库容量;3油藏发生水侵时,受底水锥进的影响,库容量也会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坳陷 兴古7古潜山油藏 气驱 采收率 地下储气库 库容量 物质平衡法 采出程度
下载PDF
黑龙江东部汤原断陷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被引量:18
3
作者 杨建国 刘俊来 +1 位作者 吴河勇 刘纯高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9-21,30,共4页
为了满足油气勘探的需要,利用二维地震资料对汤原断陷进行了详细的构造研究,选取典型地震剖面进行了构造发育史分析.综合研究认为汤原断陷发育的断裂主要有北东和北西2个方向,北东向断层控制着断陷的走向和次级构造带的走向,使汤原断陷... 为了满足油气勘探的需要,利用二维地震资料对汤原断陷进行了详细的构造研究,选取典型地震剖面进行了构造发育史分析.综合研究认为汤原断陷发育的断裂主要有北东和北西2个方向,北东向断层控制着断陷的走向和次级构造带的走向,使汤原断陷呈东西分带的特点;北西向断层与北东向断层相互切割,使汤原断陷呈现南北分块的特点.汤原断陷现今构造特征总体为西高东低、南高北低,断陷经历了3个演化时期和6个演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展布 构造特征 构造演化 汤原断陷
下载PDF
综合测井信息识别辽河盆地东部凹陷火山岩储层
4
作者 张新培 刘纯高 孙晓明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5-57,共3页
综合应用3700常规测井、地层元素测井(ECS)、井周声波成像(CBIL)等测井信息,对辽河盆地东部凹陷黄沙坨地区火山岩的有效储集层段和储集空间进行了研究,区分出有效储层——粗面岩,识别出裂缝型、孔隙型、微孔+微裂缝型3种储集空间类型,... 综合应用3700常规测井、地层元素测井(ECS)、井周声波成像(CBIL)等测井信息,对辽河盆地东部凹陷黄沙坨地区火山岩的有效储集层段和储集空间进行了研究,区分出有效储层——粗面岩,识别出裂缝型、孔隙型、微孔+微裂缝型3种储集空间类型,并就储集裂缝的产状、空间分布及有效性特征给出了相应的地质参数。应用测井响应、多井约束波阻抗反演等技术,选择适当的方法和参数类型,对粗面岩空间展布进行预测,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识别 火山岩 粗面岩 储集层 测井数据 测井解释 辽河盆地 东部凹陷
下载PDF
YD油田NgⅡ油层水平井高含水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5
作者 张宝龙 刘纯高 李续儒 《化工管理》 2014年第26期68-68,共1页
YD油田NgⅡ油层水平井常规投产后无无水采油期,且表现出含水逐渐增加的特点,开展了多因素水源分析,通过精细地质建模与数值模拟进行高含水机理研究,认为油藏内具有可动水是造成油井初期含水的主要原因,但可动水饱和度不高。而后期边底... YD油田NgⅡ油层水平井常规投产后无无水采油期,且表现出含水逐渐增加的特点,开展了多因素水源分析,通过精细地质建模与数值模拟进行高含水机理研究,认为油藏内具有可动水是造成油井初期含水的主要原因,但可动水饱和度不高。而后期边底水的侵入则是造成含水逐步增加的主要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高部位热采配合边部水淹井排水、常温氮气泡沫压锥的技术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 可动水 边底水 数值模拟 影响因素 敏感性 热采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油泉子油田储层构造裂缝定量预测 被引量:4
6
作者 黄新武 龚姚进 刘纯高 《钻采工艺》 CAS 2002年第5期89-94,共6页
油泉子油田油藏类型属构造裂缝型 ,储层的分布主要受裂缝发育程度的控制 ,因此 ,储层构造裂缝的预测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 ,包括裂缝形成时期的确定 ,古差应力值大小估算 ,最大主应力方向的确定 ,地质模型、力学模型... 油泉子油田油藏类型属构造裂缝型 ,储层的分布主要受裂缝发育程度的控制 ,因此 ,储层构造裂缝的预测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 ,包括裂缝形成时期的确定 ,古差应力值大小估算 ,最大主应力方向的确定 ,地质模型、力学模型、计算模型的建立以及裂缝的模拟计算 ,最终绘制出裂缝破裂率及裂缝方位分布图。通过分析 ,预测结果 :裂缝方位为NNE、NW向 ,与测井识别和岩心剩磁定向基本吻合 ,裂缝预测方位平面和纵向上变化较小 ;沿构造转折部 (背斜轴部 )裂缝较发育 ,在构造的两翼裂缝发育较差 ,与岩心、井史资料描述裂缝分布一致 ;各层裂缝发育在纵向上交错分布并相互重叠 ,但总体上发育区相似 ,只是发育区大小各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数值模拟 应力场 模型 柴达木盆地 油泉子油田 储层构造 裂缝定量预测
下载PDF
安化县大豆引种试验研究
7
作者 黄怡斌 刘纯高 +3 位作者 廖和平 易建礼 陈建 李良军 《湖南农业科学》 2009年第3期15-16,共2页
对引进的6个大豆新品种进行生态适应性、经济性能和应用价值评价,从中筛选出适合安化本地种植、符合市场需求的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为品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平豆2号产量最高,农艺性状表现较好,抗旱性、抗病性较强,可供推广... 对引进的6个大豆新品种进行生态适应性、经济性能和应用价值评价,从中筛选出适合安化本地种植、符合市场需求的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为品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平豆2号产量最高,农艺性状表现较好,抗旱性、抗病性较强,可供推广利用;湘春豆228产量较低,但生育期较短,可作避旱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引种 生态适应性 经济性状
下载PDF
安化县中低产田现状与改良措施
8
作者 刘纯高 王培秋 +1 位作者 谌益飞 陶伍 《农业与技术》 2012年第5期204-205,共2页
通过对安化县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得出全县主要有渍涝潜育型、灌溉改良型、质地改良型、瘠薄培肥型、矿毒污染型、坡地梯改型6大类中低产田,并按类别分析了主要形成原因及增产潜力,提出了中低产田改造的综合技术措施。
关键词 中低产田 地力评价 改良措施
下载PDF
南方山区节水农业技术措施浅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谌益飞 王培秋 +1 位作者 刘纯高 刘雄辉 《农业与技术》 2012年第6期152-153,共2页
水既是必需的农业生产要素,同时也是影响农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可以说解决了水的问题,就解决了人类的温饱问题。随着各项事业的迅速发展,水资源短缺将日益凸现。本文通过对南方水资源现状的分析,提出了适应我国南方山区湿润气候条件下... 水既是必需的农业生产要素,同时也是影响农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可以说解决了水的问题,就解决了人类的温饱问题。随着各项事业的迅速发展,水资源短缺将日益凸现。本文通过对南方水资源现状的分析,提出了适应我国南方山区湿润气候条件下节水农业的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山区 节水农业 技术措施
下载PDF
六盘山盆地早白垩世含盐地层中石蚕巢化石 被引量:2
10
作者 何欣 卢宗盛 +3 位作者 翁平 李海峰 贾璐 刘纯高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共9页
石蚕(昆虫纲:毛翅目)巢化石保存在宁夏六盘山盆地早白垩世马东山组和乃家河组含盐地层中,化石呈群栖、密集、相互平行、叠层状分布,石蚕巢为直立锥状体,长约13mm,平均直径约2.5mm.管壁具三层式结构,包括内、外暗色有机质层和中部胶... 石蚕(昆虫纲:毛翅目)巢化石保存在宁夏六盘山盆地早白垩世马东山组和乃家河组含盐地层中,化石呈群栖、密集、相互平行、叠层状分布,石蚕巢为直立锥状体,长约13mm,平均直径约2.5mm.管壁具三层式结构,包括内、外暗色有机质层和中部胶结颗粒层.暗色有机质层为泥晶结构,以灰泥质为主;中部胶结颗粒层,主要由有机质球粒构成,球粒呈球形、椭球形和卵圆形等,形态大小一致,平均长0.3mm,直径0.10-0.15mm.这些有机质球粒在管壁中排列规整,长轴大多与石蚕巢生长方向垂直.依据管壁中规则排列的有机质球粒将六盘山盆地的石蚕巢化石归为Coprindusia遗迹属.通过对比各种造管生物形态学和生态学方面的特征以及现生造迹昆虫的生活环境、管体形态大小、管壁胶结颗粒组成和排列方式,综合相同层位上昆虫实体化石的分析,六盘山盆地的管状化石可能是宁夏石蛾科宁夏石蛾属房氏宁夏石蛾(Ningxiapsyche fangi)的幼虫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盘山盆地 早白垩世 石蚕巢 化石 毛翅目 有机质 沉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