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薄层扫描法测定华山参中总东莨菪内酯的含量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勇 庆伟霞 +2 位作者 李松武 李明静 刘绣华 《中南药学》 CAS 2005年第5期274-276,共3页
目的建立薄层扫描法对华山参中总东莨菪内酯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硅胶G薄层色谱板,以氯仿-甲醇(15∶1)为展开剂,采用单波长荧光线性扫描法,选择'K400'为滤光片,激发波长340 nm测定.结果东莨菪内酯在0.06~0.3 μg线性关... 目的建立薄层扫描法对华山参中总东莨菪内酯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硅胶G薄层色谱板,以氯仿-甲醇(15∶1)为展开剂,采用单波长荧光线性扫描法,选择'K400'为滤光片,激发波长340 nm测定.结果东莨菪内酯在0.06~0.3 μg线性关系良好,样品回收率104.40%.结论该方法快速简捷,精密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华山参中总东莨菪内酯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层扫描法 华山参 东莨菪内酯
下载PDF
华山参中总东莨菪内酯的提取及其HPLC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松武 王勇 +2 位作者 姜芳婷 李明静 刘绣华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67-668,共2页
建立了HPLC法对华山参中总东莨菪内酯含量的测定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1100(21mm×150mm,5μm);流动相为0.5%醋酸水甲醇(体积比55∶45);流速0.3ml/min;检测波长340nm;柱温30℃;在0.024μg1.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101.4... 建立了HPLC法对华山参中总东莨菪内酯含量的测定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1100(21mm×150mm,5μm);流动相为0.5%醋酸水甲醇(体积比55∶45);流速0.3ml/min;检测波长340nm;柱温30℃;在0.024μg1.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101.4%。该方法快速简捷,精密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华山参中总东莨菪内酯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华山参 东茛菪内酯 HPLC测定方法 东莨菪内酯 AGILENT 提取 HPLC法 加样回收率 水-甲醇
下载PDF
华山参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松武 庆伟霞 +1 位作者 王文领 刘绣华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36,共3页
采取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华山参中的挥发油,以气相色谱-质谱连用技术分离和分析,用面积归一法测各组分相对含量.结果从挥发油的87个峰中鉴定出35个化合物,所鉴定的组分占挥发油色谱总峰面积的81.6%.主要成分为:丁二醇,3-呋喃甲醇,3,4-二甲... 采取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华山参中的挥发油,以气相色谱-质谱连用技术分离和分析,用面积归一法测各组分相对含量.结果从挥发油的87个峰中鉴定出35个化合物,所鉴定的组分占挥发油色谱总峰面积的81.6%.主要成分为:丁二醇,3-呋喃甲醇,3,4-二甲氧基甲苯,3-甲氧基-4-丙氧基苯甲醛,十三酸,7-羟基-6-甲氧基香豆素,2-硝基苯甲酸,1-十三碳烯,1-十七碳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 华山参 挥发油
下载PDF
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制备华山参中东莨菪内酯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彩霞 呼亚旭 +3 位作者 李宁宁 赵东保 王勇 刘绣华 《化学研究》 CAS 2009年第2期101-103,共3页
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法从华山参乙醇提取液的氯仿萃取物中分离得到了一种高纯度的香豆素类化合物,东莨菪内酯.所用体系为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体积比3∶5∶3∶5),上相做固定相,下相做流动相.分离所得东莨菪内酯的纯度经高效液相色... 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法从华山参乙醇提取液的氯仿萃取物中分离得到了一种高纯度的香豆素类化合物,东莨菪内酯.所用体系为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体积比3∶5∶3∶5),上相做固定相,下相做流动相.分离所得东莨菪内酯的纯度经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达到97%.该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可用于华山参中香豆素类化合物——东莨菪内酯的分离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山参 香豆素 东莨菪内酯 高速逆流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华山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李松武 赵云荣 +1 位作者 庆伟霞 刘绣华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8-10,共3页
本文对华山参的鉴别、化学成分、生物碱和东莨菪内酯含量的测定、药性及临床应用等进行了综述,得出华山参现有质量标准有待完善,并对华山参的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华山参 生物碱 东莨菪内酯 药理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催化动力学分析法测定痕量铁的新体系 被引量:17
6
作者 刘绣华 何建英 刘海澜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535-535,共1页
1 引言 在醋酸水溶液中及邻菲啰啉存在下,痕量Fe^(3+)对还原型罗丹明B(RRB)被MoO_4^(2-)氧化的反应有催化作用,据此建立了一个测定痕量铁的新的催化动力学分析方法。用于水样中铁的分析,结果与邻菲啰啉法和原子吸收法结果相接近。 2 ... 1 引言 在醋酸水溶液中及邻菲啰啉存在下,痕量Fe^(3+)对还原型罗丹明B(RRB)被MoO_4^(2-)氧化的反应有催化作用,据此建立了一个测定痕量铁的新的催化动力学分析方法。用于水样中铁的分析,结果与邻菲啰啉法和原子吸收法结果相接近。 2 实验部分 2.1 主要仪器 UV-25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722型分光光度计;AST-286计算机。 2.2 试验方法 于50ml比色管中依次加入0.1mol/L HAc 1.5ml,9.92×10^(-5)mol/L MoO_4^(2-)10ml,Fe^(3+)(1μg/ml)适量,0.15%邻菲啰啉5ml,加水稀释至25ml,混匀后放入沸水浴中,迅速加入3.2X10^(-4)mol/L的还原型罗丹明B 1.8ml,同时计时,发色6 min后,取出比色管,迅速加入2ml饱和EDTA,并用流水冷却以终止反应。3min后,在波长560nm处,使用1cm比色皿,以水为参比,于722型分光光度计上测吸光度值A,在同样的条件下,测非催化反应的吸光度值A_0,计算吸光度差值ΔA=A-A_0 3结果与讨论 3.1 吸收曲线 实验表明,产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60nm,邻菲啰啉的加入,未使最大吸收峰位移,只是降低了非催化反应的吸收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定 催化 动力学分析法
下载PDF
苦皮藤中酚性成分抗羟自由基活性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绣华 马同森 +2 位作者 王敏 陈伯森 汪汉卿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9年第5期11-14,共4页
从苦皮藤中分离出四个酚性成分 :( +)儿茶素 ( 1) ,(— ) -表儿茶素 ( 2 ) ,3,4 ,5-三甲氧基 -苯 - 1- O- β- D-葡萄糖甙 ( 3)和 3,7,4 -三羟基 - 3 -甲氧基黄烷 - 5- O- β- D-葡萄糖甙 ( 4 )。其中 ( 4 )为新化合物。用电子自旋共... 从苦皮藤中分离出四个酚性成分 :( +)儿茶素 ( 1) ,(— ) -表儿茶素 ( 2 ) ,3,4 ,5-三甲氧基 -苯 - 1- O- β- D-葡萄糖甙 ( 3)和 3,7,4 -三羟基 - 3 -甲氧基黄烷 - 5- O- β- D-葡萄糖甙 ( 4 )。其中 ( 4 )为新化合物。用电子自旋共振技术 ( ESR)研究了它们对羟自由基即(· OH)的清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皮藤 酚性成分 羟自由基 电子自旋共振
下载PDF
三岛柴胡种子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刘绣华 李明静 +1 位作者 汪汉卿 杨崇仁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1079-1084,共6页
应用GC/MS技术对云南省文山县引种的日本三岛柴胡种子的挥发油和脂肪酸成分 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检出53个挥发油成分和28个脂肪酸成分。挥发油以4,4,5-三甲基-2-乙 烯、2,2,4三甲基-3-戊烯-1-醇、2,3-... 应用GC/MS技术对云南省文山县引种的日本三岛柴胡种子的挥发油和脂肪酸成分 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检出53个挥发油成分和28个脂肪酸成分。挥发油以4,4,5-三甲基-2-乙 烯、2,2,4三甲基-3-戊烯-1-醇、2,3-二甲基丁烯-3-醇和2,3-二甲基戊烷为主;脂肪酸以十八碳 烯酸,十八烷酸,壬二酸和辛二酸为主。从种子的正了醇提取部分还分离出8个皂甙。其中 3个鉴定为柴胡皂甙d,c和6”-O-乙酰基柴胡皂甙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岛柴胡 化学成分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 种子
下载PDF
皂甙分离和结构鉴定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9
作者 刘绣华 陈伯森 汪汉卿 《化学研究》 CAS 1997年第3期28-34,27,共8页
本文对近十年来皂甙分离方法和结构签定技术进行了综述,尤其是对HPLC及1DNMR、2DNMR各种新技术在皂甙分离和结构鉴定方面的应用,作了较为详细的总结。
关键词 结构鉴定 皂甙 HPLC 研究进展 分离方法 综述 DNMR
下载PDF
三岛柴胡种子中的柴胡皂甙(英文)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绣华 何建英 +2 位作者 范兴涛 陈伯森 汪汉卿 《化学研究》 CAS 2000年第1期8-11,共4页
利用溶剂萃取、正相硅胶柱层析及RP -8硅胶柱层析 ,从伞形科柴胡属植物三岛柴胡的种子中分离出三种柴胡皂甙 ,即 :柴胡皂甙c ,柴胡皂甙d ,6″-乙酰基柴胡皂甙d。它们的结构通过IR、UV、MS、1HNMR、13CNMR等现代波谱技术以及与标准样品... 利用溶剂萃取、正相硅胶柱层析及RP -8硅胶柱层析 ,从伞形科柴胡属植物三岛柴胡的种子中分离出三种柴胡皂甙 ,即 :柴胡皂甙c ,柴胡皂甙d ,6″-乙酰基柴胡皂甙d。它们的结构通过IR、UV、MS、1HNMR、13CNMR等现代波谱技术以及与标准样品对照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岛柴种子 柴胡皂甙 分离 结构鉴定
下载PDF
Zr(Ⅳ)-MB-CTMAB体系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Zr(Ⅳ)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绣华 赵东保 +1 位作者 赵青岚 刘海澜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41-43,共3页
Zr(Ⅳ)-MB-CTMAB体系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Zr(Ⅳ)刘绣华,赵东保,赵青岚,刘海澜(河南大学化学化工系开封,475001)利用胶速增溶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锆的研究已有不少 ̄[1,2]。以甲基百里酚蓝(MTB)为... Zr(Ⅳ)-MB-CTMAB体系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Zr(Ⅳ)刘绣华,赵东保,赵青岚,刘海澜(河南大学化学化工系开封,475001)利用胶速增溶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锆的研究已有不少 ̄[1,2]。以甲基百里酚蓝(MTB)为显色剂,二元体系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锆 分光光度法 测定
下载PDF
怀山药与同属植物甾体成分差异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绣华 白冰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48-553,共6页
采用HPLC、GC-MS等技术手段,对怀山药块茎甾体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在怀山药中未检测到薯蓣皂苷及其苷元,而检测到大量的植物甾醇;同时对薯蓣属植物进化次序与甾体成分差异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甾体皂苷是一类原始成分,植物甾醇是... 采用HPLC、GC-MS等技术手段,对怀山药块茎甾体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在怀山药中未检测到薯蓣皂苷及其苷元,而检测到大量的植物甾醇;同时对薯蓣属植物进化次序与甾体成分差异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甾体皂苷是一类原始成分,植物甾醇是一类进步成分,其差异性主要由参与生物合成的关键酶的差异所致.研究结果为山药的开发利用及薯蓣属植物的分类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山药 植物甾醇 薯蓣皂苷及其苷元
下载PDF
速差催化动力学光度法同时测定痕量PO_4^(3-)和AsO_4^(3-)
13
作者 刘绣华 张霞 《化学研究》 CAS 1997年第4期45-49,共5页
首次基于和对Zr(Ⅳ)-MTB-CTMAB及Zr(Ⅳ)-MTB-CTMAB-LA体系不同的催化作用,建立了同时测量痕量和的速差催化动力学光度分析法。研究了24种共存离子的影响。对与质量比为1~7的标准混合样品进行了测定,相对误差小于10%。
关键词 PO 混合 CTMAB 痕量 催化作用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 质量比 光度分析法 同时测定 相对误差
下载PDF
中药材重金属污染现状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129
14
作者 韩小丽 张小波 +5 位作者 郭兰萍 黄璐琦 李明静 刘绣华 孙宇章 吕金嵘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2041-2048,共8页
目的:分析中药材重金属含量及污染现状。方法:以相关文献中提供的铜、铅、砷、镉、汞的含量数据为基础,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以《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为标准,判断各种重金属元素含量超标情况。结果:中药材中... 目的:分析中药材重金属含量及污染现状。方法:以相关文献中提供的铜、铅、砷、镉、汞的含量数据为基础,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以《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为标准,判断各种重金属元素含量超标情况。结果:中药材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铜、铅、砷、镉、汞超标率分别为21.0%,12.0%,9.7%,28.5%,6.9%;单样本同一批次药材中存在2种、3种、4种重金属同时超标的现象,平均超标率分别为4.6%,1.5%,0.7%;36种常见中药材中桔梗、细辛、黄连等药材重金属含量较高,枸杞子、两头尖、西洋参、枳壳中5种重金属含量均没有超标;不同产地药材重金属污染的种类及程度均存在一定的差别;栽培药材铜和铅的含量高于野生药材,砷的含量则是野生高于栽培。结论:作者较详细、系统的报道了中药材重金属污染现状,为进一步深入开展中药材重金属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重金属 统计分析
下载PDF
凤尾茶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2
15
作者 赵东保 杨玉霞 +3 位作者 张卫 刘绣华 翟翠萍 汪汉卿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4-96,共3页
从云南产凤尾茶ElsholitziabodinieriVaniot 全草的乙醇提取物中利用硅胶薄层层析及柱层析法分离纯化,波谱法进行化学成分结构鉴定,分离并鉴定了 7个化合物,分别为: 5, 7 -二羟基黄酮; 5, 7 二羟基 4′- 甲氧基黄酮; 5, 7, 3′, 4′- ... 从云南产凤尾茶ElsholitziabodinieriVaniot 全草的乙醇提取物中利用硅胶薄层层析及柱层析法分离纯化,波谱法进行化学成分结构鉴定,分离并鉴定了 7个化合物,分别为: 5, 7 -二羟基黄酮; 5, 7 二羟基 4′- 甲氧基黄酮; 5, 7, 3′, 4′- 四羟基黄酮; 5, 3′, 4′- 三羟基黄酮- 7 -O -β- D- 葡萄糖苷;齐墩果酸;β- 谷甾醇;胡萝卜甙。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 化学成分 胡萝卜甙 全草 首次 齐墩果酸 波谱法 二羟基 D-葡萄糖 化合物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药及其同属植物参薯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 被引量:19
16
作者 史会齐 李明静 +1 位作者 宋爱新 刘绣华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65-467,共3页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药中薯蓣皂苷元含量,考察不同产地山药及其同属植物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ODS色谱柱(5μm,4.6mm×250 mm),以甲醇-水(95: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为...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药中薯蓣皂苷元含量,考察不同产地山药及其同属植物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ODS色谱柱(5μm,4.6mm×250 mm),以甲醇-水(95: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为215 nm。结果:在此色谱条件下,各样品中待测组分均得到良好分离。此法测定的线性范围为5.0—15.0μg,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3%。结论:本方法灵敏、准确、回收率高,适用于生药样品检测和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薯蓣皂苷元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 山药 生药 参薯 不同产地 植物 平均回收率 样品检测
下载PDF
怀山药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57
17
作者 白冰 李明静 +1 位作者 王勇 刘绣华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272-1274,共3页
目的:研究怀山药Dioscoreaopposite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薄层色谱及波谱进行化合物结构鉴定。结果:从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棕榈酸(1),β-谷甾醇(2),油酸(3),β-谷甾醇醋酸酯(... 目的:研究怀山药Dioscoreaopposite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薄层色谱及波谱进行化合物结构鉴定。结果:从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棕榈酸(1),β-谷甾醇(2),油酸(3),β-谷甾醇醋酸酯(4),5-羟甲基-糠醛(5),壬二酸(6),β-胡萝卜苷(7),环(苯丙氨酸-酪氨酸)(8),环(酪氨酸-酪氨酸)(9),柠檬酸单甲酯(10),柠檬酸双甲酯(11),柠檬酸三甲酯(12)。结论:化合物3—12为首次从山药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8,9为首次从薯蓣科植物中分离得到的环二肽类型化合物,化合物9为新天然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 化学成分 环二肽
下载PDF
顶羽菊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6
18
作者 赵东保 张卫 +1 位作者 李明静 刘绣华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1869-1872,共4页
目的:研究顶羽菊Acroptilon repens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α,9β-二羟基去氢木香内酯(1),cynaropicrin(2),芹菜... 目的:研究顶羽菊Acroptilon repens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α,9β-二羟基去氢木香内酯(1),cynaropicrin(2),芹菜素(3),豆甾醇(4),4'-羟基汉黄芩素(5),咖啡酸乙酯(6),对甲氧基桂皮酸(7),木犀草素(8),胡萝卜苷(9),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10),丁香苷(11)。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5-11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羽菊 化学成分 9β-二羟基去氢木香内酯
下载PDF
怀山药多糖铁(Ⅲ)的组成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24
19
作者 李明静 杨静 +2 位作者 王宁 王勇 刘绣华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2002-2005,共4页
目的:对怀山药多糖铁(Ⅲ)复合物的性能进行表征并分析其组成。方法:从性状、溶解性及稳定性方面分析怀山药多糖铁的理化性质,利用红外及透射电镜技术分析怀山药多糖铁的表面结构。采用高温炉灰化法、湿法消化法和直接溶解法对怀山... 目的:对怀山药多糖铁(Ⅲ)复合物的性能进行表征并分析其组成。方法:从性状、溶解性及稳定性方面分析怀山药多糖铁的理化性质,利用红外及透射电镜技术分析怀山药多糖铁的表面结构。采用高温炉灰化法、湿法消化法和直接溶解法对怀山药多糖铁进行样品处理,用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定复合物中铁含量。硫酸(苯酚法测定怀山药多糖铁中多糖含量。结果:怀山药多糖铁是无定形棕红色粉末,易溶于水,在pH3.8—11.6不沉淀、不水解。怀山药多糖铁是以聚合的β-FeOOH微核为核心,多糖在其表面配合形成的多糖铁(Ⅲ)表面复合物。3种样品处理方法测得的铁质量分数分别为17.05%,16,53%,17.10%。硫酸-苯酚法测得多糖质量分数为16.27%。结论:怀山药多糖铁(Ⅲ)为首次报道,生理条件下性质稳定,有望开发为新型补铁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山药 多糖铁 理化性质
下载PDF
5,7-二羟基-4'-甲氧基二氢黄酮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王勇 李林玺 +2 位作者 赵东保 张卫 刘绣华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1361-1366,共6页
应用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研究了5,7-二羟基-4'-甲氧基二氢黄酮(ISO)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ISO对BSA内源性荧光的猝灭机制属于ISO和BSA形成化合物所引起的静态猝灭;二者的结合常数为7.41&#... 应用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研究了5,7-二羟基-4'-甲氧基二氢黄酮(ISO)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ISO对BSA内源性荧光的猝灭机制属于ISO和BSA形成化合物所引起的静态猝灭;二者的结合常数为7.41×1011L/mol,结合位点数为1.98.ISO与BSA作用的活性部位为其分子内的7-OH和5-OH,且7-OH活性强于5-OH,并且随着ISO浓度增大,BSA的构象发生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 7-二羟基-4′-甲氧基二氢黄酮 牛血清白蛋白 相互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