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教深度融合,政校企协同育人”探索高质量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之路
1
作者 杨廷海 姚军 +5 位作者 张俊俊 赵恒军 韦佳敏 陈超越 王欣 刘维桥 《职业教育(汉斯)》 2023年第6期1006-1010,共5页
以产教融合为基础的政校企协同育人,是高质量地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行之有效方法。首先我们讨论了构建产教融合政校企协同育人培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育体系的价值,然后从培养方案、导师、实践基地和管理制度四个方面出发,探索... 以产教融合为基础的政校企协同育人,是高质量地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行之有效方法。首先我们讨论了构建产教融合政校企协同育人培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育体系的价值,然后从培养方案、导师、实践基地和管理制度四个方面出发,探索了产教融合高质量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政校企协同育人 专业学位研究生 培养模式
下载PDF
稀土金属有机骨架材料荧光传感环境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何顺生 陈骏 +6 位作者 徐毅飞 郭闯云 胡心茹 韦佳敏 翟永恒 刘维桥 杨廷海 《物理化学进展》 2023年第3期171-186,共16页
稀土金属有机骨架材料(LnMOFs)由于其稀土金属离子(Ln3+)独特的电子结构和“天线效应”,具有优秀的光物理性质,包括尖锐的特征发射峰、大的斯托克斯位移值、长发光寿命和高量子效率等。LnMOFs材料由于与客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引起荧... 稀土金属有机骨架材料(LnMOFs)由于其稀土金属离子(Ln3+)独特的电子结构和“天线效应”,具有优秀的光物理性质,包括尖锐的特征发射峰、大的斯托克斯位移值、长发光寿命和高量子效率等。LnMOFs材料由于与客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引起荧光性能的变化,从而实现对环境污染物的识别传感,因此在荧光传感应用方面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本文我们综述了近年来LnMOFs在环境污染物识别和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阴阳离子、有机溶剂分子、硝基芳香族化合物和农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荧光传感 传感机理 环境污染物
下载PDF
Zn对HZSM-5分子筛催化剂物化及甲醇芳构化反应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5
3
作者 刘维桥 雷卫宁 +4 位作者 尚通明 李卫华 周全法 王恒强 任杰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967-1971,1976,共6页
分别以浸渍法和水热合成法向HZSM-5分子筛中引入Zn助剂对其进行改性。采用XRD、SEM、NH3-TPD和XPS等技术对改性前后的分子筛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两种不同方式引入Zn助剂对分子筛的晶体结构、孔径及形貌影响均很小,但能明显改变分... 分别以浸渍法和水热合成法向HZSM-5分子筛中引入Zn助剂对其进行改性。采用XRD、SEM、NH3-TPD和XPS等技术对改性前后的分子筛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两种不同方式引入Zn助剂对分子筛的晶体结构、孔径及形貌影响均很小,但能明显改变分子筛的表面酸性。两种方式引入Zn均使分子筛表面的强酸酸量明显降低,而弱酸酸量有所增大。最后,考察了Zn的引入对HZSM-5催化剂甲醇芳构化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引入Zn虽然均能提高甲醇芳构化反应的初始活性和芳烃选择性,但容易导致分子筛表面积炭而使催化剂快速失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ZSM-5 酸性 甲醇芳构化 积炭
下载PDF
Ga改性的HZSM-5分子筛甲醇芳构化催化反应性能 被引量:21
4
作者 刘维桥 雷卫宁 +4 位作者 尚通明 陈旭红 戴文娟 王恒强 任杰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637-2641,共5页
以浸渍法和水热合成法向ZSM-5分子筛中引入Ga助剂对其进行改性。采用XRD、XPS、NH3-TPD和SEM等技术对改性前后的分子筛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两种不同引入方式引入Ga助剂对分子筛的晶体结构、孔径及形貌影响均很小,而对分子筛酸性... 以浸渍法和水热合成法向ZSM-5分子筛中引入Ga助剂对其进行改性。采用XRD、XPS、NH3-TPD和SEM等技术对改性前后的分子筛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两种不同引入方式引入Ga助剂对分子筛的晶体结构、孔径及形貌影响均很小,而对分子筛酸性的影响与Ga的引入方式有关。其中,浸渍法引入Ga对分子筛的酸性影响不明显,只是其中的强酸位略有减少。而水热合成法引入Ga会显著增加分子筛的弱酸及强酸的酸量。在固定床反应器上考察了Ga的引入对HZSM-5催化剂甲醇芳构化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热合成法引入Ga较浸渍法引入Ga更能提高甲醇芳构化反应的活性和芳烃选择性。此外,Ga改性HZSM-5分子筛对其甲醇芳构化反应中积炭反应的抑制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ZSM-5 酸性 甲醇芳构化
下载PDF
不锈钢高压釜在“先进材料制备技术”课程设计中的应用
5
作者 王良彪 后明兰 +5 位作者 黄子迅 谢勇杰 杨廷海 刘维桥 郓涛涛 戴佳丽 《现代盐化工》 2023年第2期117-118,145,共3页
通过设计合理的化学反应,用不锈钢高压釜装置可以实现材料的可控合成。不锈钢反应釜的操作温度范围较大,可以用于制备大多数无机功能材料。介绍了不锈钢高压釜的特点、使用操作流程、反应原理及其在“先进材料制备技术”课程设计中的重... 通过设计合理的化学反应,用不锈钢高压釜装置可以实现材料的可控合成。不锈钢反应釜的操作温度范围较大,可以用于制备大多数无机功能材料。介绍了不锈钢高压釜的特点、使用操作流程、反应原理及其在“先进材料制备技术”课程设计中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合成 不锈钢高压釜 化学反应 课程设计
下载PDF
金属助剂对Pt/SAPO-11催化剂物化及异构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维桥 尚通明 +3 位作者 周全法 刘平 任杰 孙予罕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2-217,共6页
通过浸渍法制备了Pt/SAPO-11催化剂,分步浸渍法制备了LaPt/SAPO-11、CePt/SAPO-11和SnPt/SAPO-11双金属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低温氮物理吸附、氨程序升温脱附、氢气化学吸附和吡啶吸附红外等手段对所得样品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 通过浸渍法制备了Pt/SAPO-11催化剂,分步浸渍法制备了LaPt/SAPO-11、CePt/SAPO-11和SnPt/SAPO-11双金属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低温氮物理吸附、氨程序升温脱附、氢气化学吸附和吡啶吸附红外等手段对所得样品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助剂的引入导致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微孔孔容降低,B酸量减少而L酸量增加,总酸量有所下降,Pt组分的分散度提高。在360℃时,对正庚烷的临氢异构化反应中,Pt/SAPO-11催化剂的正庚烷转化率为65.14%,C7异构体收率为61.67%;当分别加入La和Ce,Pt/SAPO-11的正庚烷转化率提高至77.40%和78.12%,C7异构体收率分别提高至69.72%和68.48%;而加入Sn后,Pt/SAPO-11的正庚烷转化率和C7异构体收率分别降至63.22%和59.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SAPO-11催化剂 稀土 助剂 正庚烷 临氢异构化反应
下载PDF
废弃印刷线路板资源化与无害化处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7
作者 刘维桥 尚通明 +1 位作者 雷卫宁 周全法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8-54,共7页
从资源再生的利用与环境保护的观点来看,随着废弃印刷线路板的迅速增加,回收废弃印刷线路板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然而,目前对废弃印刷线路板回收的技术还不够成熟。文章介绍了目前回收废弃印刷线路板的主要方法,包括焚烧法、化学处... 从资源再生的利用与环境保护的观点来看,随着废弃印刷线路板的迅速增加,回收废弃印刷线路板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然而,目前对废弃印刷线路板回收的技术还不够成熟。文章介绍了目前回收废弃印刷线路板的主要方法,包括焚烧法、化学处理法、热解法和机械处理法等,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以及技术改进情况。综述了当前正在研究开发的回收废弃印刷线路板的新技术方法,包括超临界流体法、生物处理法和等离子体熔炼法等,总结了其研究进展情况。最后对回收废弃印刷线路板未来技术发展的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了应加大在如下三个方面的研究力度。一是加强对目前已经采用的方法进行技术革新;二是增加对新方法新技术的研究投入;三是重视对废弃印刷线路板中非金属部分的回收研究,包括阻燃剂的绿色回收和研究新的可再生和生物降解的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刷线路板 回收利用 无害化 进展
原文传递
Mo/Al-CLM催化剂表面上钼的分散性及其加氢脱硫性能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维桥 翟玉春 +2 位作者 连丕勇 高文艺 孙桂大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7-32,共6页
采用浸渍法和干混法制备了负载钼的层柱分子筛催化剂 ,利用 XRD分析了样品表面上钼的分散性。结果表明 ,通过浸渍或干混热处理 ,钼含量低的催化剂中 ,钼在层柱分子筛表面上自发分散而使晶相钼物种消失 ;而钼含量高时 ,催化剂表面上保留... 采用浸渍法和干混法制备了负载钼的层柱分子筛催化剂 ,利用 XRD分析了样品表面上钼的分散性。结果表明 ,通过浸渍或干混热处理 ,钼含量低的催化剂中 ,钼在层柱分子筛表面上自发分散而使晶相钼物种消失 ;而钼含量高时 ,催化剂表面上保留晶相钼物种。通过氨水处理 ,可以使低、中或高钼含量的催化剂上所有的晶相钼物种消失 ,并溶解掉一部分单层分散和全部多层分散的表面钼物种。通过噻吩加氢脱硫微反活性测定 ,发现中等钼含量的催化剂活性最佳 ,而且催化剂上不溶于氨水并呈单层分散的表面钼物种是加氢脱硫活性中心。用氨水处理能溶解掉部分非活性的表面钼物种及晶相钼物种 ,使得活性钼物种充分裸露 ,从而提高催化剂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柱分子筛 分散性 加氢脱硫 催化剂 炼油
下载PDF
负载贵金属的层柱分子筛的芳烃加氢饱和性能 被引量:7
9
作者 刘维桥 阎富山 +2 位作者 孙桂大 达志坚 闵恩泽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5-58,共4页
负载贵金属的层柱分子筛的芳烃加氢饱和性能刘维桥阎富山孙桂大达志坚闵恩泽(抚顺石油学院材料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抚顺113001)(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3)关键词层柱粘土,芳烃,加氢饱和,贵金属催化剂芳烃加氢... 负载贵金属的层柱分子筛的芳烃加氢饱和性能刘维桥阎富山孙桂大达志坚闵恩泽(抚顺石油学院材料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抚顺113001)(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3)关键词层柱粘土,芳烃,加氢饱和,贵金属催化剂芳烃加氢饱和是石油化工领域的一个重要精制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柱粘土 芳烃 加氢饱和 催化剂 分子筛
下载PDF
Ni对Pt/SAPO-11催化剂物化及异构性能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维桥 刘平 +3 位作者 蒋海燕 尚通明 任杰 孙予罕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18-1224,共7页
通过浸渍法制备了Pt/SAPO-11催化剂,分步浸渍法制备了Ni-Pt/SAPO-11双金属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低温氮物理吸附、氨程序升温脱附和吡啶吸附红外等手段对所得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助剂Ni的引入导致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容降低... 通过浸渍法制备了Pt/SAPO-11催化剂,分步浸渍法制备了Ni-Pt/SAPO-11双金属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低温氮物理吸附、氨程序升温脱附和吡啶吸附红外等手段对所得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助剂Ni的引入导致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容降低,同时,催化剂的B酸量、L酸量及总酸量均有所下降。在340℃时对正庚烷的临氢异构化反应中,当Pt含量0.2wt%时,Pt/SAPO-11催化剂的正庚烷转化率为45%,C7异构体收率为43%;而当Pt含量0.2wt%,同时Ni含量为0.2wt%时,Ni-Pt/SAPO-11催化剂的正庚烷转化率提高至72%,C7异构体收率提高至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SAPO-11催化剂 NI 正庚烷 临氢异构化反应
下载PDF
Mo/Al-CLM和Mo/γ-Al_2O_3催化剂表面上钼的分散性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维桥 沈文丽 +1 位作者 翟玉春 孙桂大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EI CAS 2001年第3期1-6,31,共7页
采用浸渍法和干混法制备了一系列负载钼的层柱分子筛催化剂 (Mo/Al-CLM )以及负载钼的γ -Al2 O3催化剂 (Mo/γ -Al2 O3)。利用XRD分析了样品表面上钼的分散性。结果发现 ,两种催化剂无论是浸渍法合成还是干混法合成 ,均可以使催化剂中... 采用浸渍法和干混法制备了一系列负载钼的层柱分子筛催化剂 (Mo/Al-CLM )以及负载钼的γ -Al2 O3催化剂 (Mo/γ -Al2 O3)。利用XRD分析了样品表面上钼的分散性。结果发现 ,两种催化剂无论是浸渍法合成还是干混法合成 ,均可以使催化剂中钼在载体表面上自发分散而使晶相钼物种消失 ,而钼含量高时 ,催化剂表面上保留晶相钼物种。而且无论是浸渍法还是干混法合成的催化剂 ,相同钼含量时 ,均是Mo/γ -Al2 O3催化剂表面上钼的分散性优于Mo/Al-CLM催化剂。通过氨水处理 ,可以使低、中以及高钼含量的催化剂上所有晶相钼物种消失 ,即溶解掉一部分表面钼物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柱分子筛 分散性 加氢精制催化剂 氧化铝
下载PDF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物理化学综合设计型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12
作者 傅瑜 陈超越 +1 位作者 牟志刚 刘维桥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10期0071-0074,共4页
文章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和实践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物理化学综合设计型实验教学改革,通过对传统实验教学方法的分析和评估,结合学生的需求和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应用,提出了一种创新的实验教学模式。在该模式下,学生将以综合设计为核心,通过... 文章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和实践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物理化学综合设计型实验教学改革,通过对传统实验教学方法的分析和评估,结合学生的需求和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应用,提出了一种创新的实验教学模式。在该模式下,学生将以综合设计为核心,通过自主学习、团队协作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实践验证,该模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能力培养 物理化学实验 综合设计 实验教学改革
下载PDF
固体酸酸性表征及其正己烷裂化活性考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维桥 李工 +3 位作者 阎富山 连丕勇 高文艺 孙桂大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EI CAS 1998年第1期15-18,27,共5页
采用经改进的指示剂法对HY、Hβ、HZSM-5、USY和磷酸盐分子筛(P1、P2)的酸强度和酸强度分布进行了测定,方法简便。用高氯酸反滴淀法测定了酸度,其结果和氨吸附热重法一致。考察了正己烷在上述6种催化剂上的裂化活... 采用经改进的指示剂法对HY、Hβ、HZSM-5、USY和磷酸盐分子筛(P1、P2)的酸强度和酸强度分布进行了测定,方法简便。用高氯酸反滴淀法测定了酸度,其结果和氨吸附热重法一致。考察了正己烷在上述6种催化剂上的裂化活性,表明正己烷的裂化活性不仅与催化剂的酸强度、酸度有关,而且还和固体酸的结构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酸 酸性表征 正己烷 裂化活性 催化剂
下载PDF
钨基催化剂上钨的分散性和加氢脱氮性能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维桥 刘杰 +1 位作者 翟玉春 孙桂大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602-607,共6页
采用浸渍法和干混法制备了一系列负载钨的层柱分子筛催化剂 (W /Al-CLM)和对比用的负载钨的γ -Al2 O3催化剂 (W/γ -Al2 O3 )。研究了W/Al-CLM和W /γ -Al2 O3 两种催化剂表面上钨的分散情况 ,测定了W /Al-CLM和W /γ -Al2 O3 两种催... 采用浸渍法和干混法制备了一系列负载钨的层柱分子筛催化剂 (W /Al-CLM)和对比用的负载钨的γ -Al2 O3催化剂 (W/γ -Al2 O3 )。研究了W/Al-CLM和W /γ -Al2 O3 两种催化剂表面上钨的分散情况 ,测定了W /Al-CLM和W /γ -Al2 O3 两种催化剂的吡啶加氢脱氮微反活性 ,比较了W /Al-CLM和W /γ -Al2 O3 两种催化剂的钨的分散性和加氢脱氮活性 ,分析了规律性。氨水处理可以溶去催化剂上所有晶相钨物种 ,改善了钨物种在载体表面上的分散性 ,催化剂上不溶于氨水并呈单层分散的表面钨物种是加氢脱氮活性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基催化剂 分散性 加氢脱氮 性能 层柱分子筛 Γ-AL2O3
下载PDF
W/Al-CLM和W/γ-Al_2O_3催化剂上钨的分散性能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维桥 徐景峰 +2 位作者 刘杰 翟玉春 孙桂大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5-9,共5页
采用浸渍法和干混法制备了一系列负载钨的层柱分子筛催化剂 (W /Al -CLM )以及负载钨的γ -Al2 O3 催化剂 (W/γ -Al2 O3 )。利用XRD分析了样品表面上钨的分散性。结果发现 ,两种催化剂均可以使钨含量低的催化剂中钨在载体表面上自发分... 采用浸渍法和干混法制备了一系列负载钨的层柱分子筛催化剂 (W /Al -CLM )以及负载钨的γ -Al2 O3 催化剂 (W/γ -Al2 O3 )。利用XRD分析了样品表面上钨的分散性。结果发现 ,两种催化剂均可以使钨含量低的催化剂中钨在载体表面上自发分散而使晶相钨物种消失 ,而钨含量高时 ,催化剂表面上保留晶相钨物种。而且无论是浸渍法还是干混法合成的催化剂 ,相同钨含量时 ,均是W /Al-CLM催化剂表面上钨的分散性优于W/γ -Al2 O3催化剂。同时 ,对于W /Al-CLM催化剂和W/γ -Al2 O3 催化剂 ,在相同钨含量情况下 ,均是浸渍法催化剂表面上钨物种的分散性优于干混法。通过氨水处理 ,可以使低、中以及高钨含量的催化剂上所有晶相钨物种消失 ,即溶解掉一部分表面钨物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l-CLM W/γ-Al2O3 催化剂 分散性能 层柱分子筛 加氢精制催化剂 炼油
下载PDF
低碳烃在Zn/PLC上的芳构化反应性能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维桥 赵琳 +1 位作者 翟玉春 孙桂大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0-77,共8页
评价了丙烷和C4烃在Zn/PLC催化剂上的芳构化反应活性 ,并与Zn/HZSM 5催化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丙烷和C4烃在Zn/PLC催化剂上具有一定的反应活性 ,但其芳烃选择性低于Zn/HZSM 5催化剂 ,这主要是由于PLC和HZSM 5作为载体的酸性特征及... 评价了丙烷和C4烃在Zn/PLC催化剂上的芳构化反应活性 ,并与Zn/HZSM 5催化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丙烷和C4烃在Zn/PLC催化剂上具有一定的反应活性 ,但其芳烃选择性低于Zn/HZSM 5催化剂 ,这主要是由于PLC和HZSM 5作为载体的酸性特征及孔结构不同所造成的。在Zn/PLC催化剂上 ,丙烷芳构化主要转化为苯 ,C4烃芳构化主要转化为二甲苯。而在Zn/HZSM 5催化剂上 ,丙烷和C4烃芳构化主要转化为甲苯。Ga3 + 或Pt4+ 的引入明显改善了Zn/PLC催化剂的丙烷和C4烃芳构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烃 Zn/PLC 炼气 芳构化 反应性能 丙烷 C4烃 层柱分子筛
下载PDF
两步晶化法制备介孔材料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维桥 尚通明 +3 位作者 李工 吴非克 佟惠娟 孙予罕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2-278,共7页
采用两步晶化法,由MCM-22沸石前驱体合成了一种介孔材料.通过XRD、N2吸附-脱附、TEM、27A lMAS NMR以及吡啶吸附红外光谱等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所合成的样品不是微孔沸石与介孔材料的混合物,而是含强酸性中心、水热稳定性良... 采用两步晶化法,由MCM-22沸石前驱体合成了一种介孔材料.通过XRD、N2吸附-脱附、TEM、27A lMAS NMR以及吡啶吸附红外光谱等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所合成的样品不是微孔沸石与介孔材料的混合物,而是含强酸性中心、水热稳定性良好的新型介孔分子筛.利用异丙苯的裂解反应、苯和1-十二烯烃的烷基化反应,评价了其对大分子的酸催化活性,并与常规介孔材料MCM-41进行了比较.在350℃时,所合成的介孔材料和常规介孔材料MCM-41对异丙苯的裂解转化率分别为68.98%和48.80%.在210℃苯和1-十二烯烃的烷基化反应时,所合成的介孔材料和MCM-41对1-十二烯烃的转化率分别约为95.20%和86.89%,产物直链烷基苯的选择性分别约为88.11%和90.06%.结果表明所合成的介孔材料对大分子的酸催化性能优越于常规介孔材料MCM-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材料 两步晶化法 制备 催化性能
下载PDF
正构烷烃临氢异构化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维桥 刘平 +1 位作者 任杰 孙予罕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7年第10期19-26,共8页
综述了对正构烷烃临氢异构化反应进行的研究。介绍了正构烷烃临氢异构化催化剂,主要是金属/固体酸构成的双功能催化剂。讨论了正构烷烃临氢异构化反应理论,包括传统的择形催化理论、孔口催化和钥匙一锁催化理论。重点总结了正构烷烃在... 综述了对正构烷烃临氢异构化反应进行的研究。介绍了正构烷烃临氢异构化催化剂,主要是金属/固体酸构成的双功能催化剂。讨论了正构烷烃临氢异构化反应理论,包括传统的择形催化理论、孔口催化和钥匙一锁催化理论。重点总结了正构烷烃在双功能催化剂上的异构化反应机理,包括单分子反应机理和双分子反应机理。详细讨论了影响双功能催化剂正构烷烃临氢异构化反应性能的主要因素。还综述分析了碳氧化物和部分还原的氧化物异构化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正构烷烃临氢异构化催化剂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构烷烃 临氢异构化 催化剂 反应机理
下载PDF
W/TiO_2催化剂表面上钨的分散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维桥 刘晓红 张金媛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1-4,共4页
 采用浸渍法和干混法制备了以TiO2为载体负载WO3的加氢精制催化剂,利用XRD分析了样品表面上钨的分散性。结果表明,通过浸渍法处理含低、中、高钨质量分数的催化剂,钨在载体TiO2表面上自发分散使晶相钨物种消失;而通过干混法热处理的催...  采用浸渍法和干混法制备了以TiO2为载体负载WO3的加氢精制催化剂,利用XRD分析了样品表面上钨的分散性。结果表明,通过浸渍法处理含低、中、高钨质量分数的催化剂,钨在载体TiO2表面上自发分散使晶相钨物种消失;而通过干混法热处理的催化剂,只有含钨质量分数的催化剂中钨自发分散使晶相钨物种消失,而含钨质量分数中、高的催化剂,其表面上均仍保留晶相钨物种,这就说明浸渍法制备的W/TiO2催化剂中钨的分散较好,而干混法制备的W/TiO2催化剂钨较难分散。对浸渍法与干混法制备的W/TiO2催化剂进行氨溶处理,可以使含低、中、高钨质量分数的催化剂上所有的晶相钨物种消失,即氨溶处理溶解掉部分表面钨物种,改善了钨物种在载体表面上的分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分散性
下载PDF
Mo_2N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维桥 刘杰 +3 位作者 赵琳 孙桂大 吴义志 张金媛 《抚顺石油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18-21,30,共5页
 介绍了高比表面积氮化钼作为新型催化材料的研究进展。叙述了氮化钼的合成进展,并重点介绍了采用N2—H2混合气、程序升温合成氮化钼催化剂的方法,详细分析了该方法中氮化气空速、反应温度、程序升温速率以及氢还原温度对氮化钼催化剂...  介绍了高比表面积氮化钼作为新型催化材料的研究进展。叙述了氮化钼的合成进展,并重点介绍了采用N2—H2混合气、程序升温合成氮化钼催化剂的方法,详细分析了该方法中氮化气空速、反应温度、程序升温速率以及氢还原温度对氮化钼催化剂表面积的影响。同时阐述了氮化钼催化剂的晶体结构特征与其在氢吸附方面的性质以及氮化钼作为新型催化材料在各方面的应用,尤其在加氢脱硫、加氢脱氮等方面的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钼 合成 程序升温反应 催化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