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冬性和春性甘蓝型油菜变种间杂种优势分析
1
作者 王莹 郑国强 +5 位作者 董小云 李辉 魏家萍 崔俊美 武泽峰 刘自刚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33-841,共9页
为了研究甘蓝型强冬性与春性油菜变种间亲本组配的杂交组合之间的杂种优势表现,选用8个强冬性甘蓝型油菜和4个春性甘蓝型油菜作为研究材料,组配杂交组合,分析亲本及F1的杂种优势强/弱。结果表明,冬×春组合的F1生育期较冬性亲本明... 为了研究甘蓝型强冬性与春性油菜变种间亲本组配的杂交组合之间的杂种优势表现,选用8个强冬性甘蓝型油菜和4个春性甘蓝型油菜作为研究材料,组配杂交组合,分析亲本及F1的杂种优势强/弱。结果表明,冬×春组合的F1生育期较冬性亲本明显缩短;在冬×春组合中,株高、分枝部位、主花序长度、角果长度和单株有效角果数等方面有较强的杂种优势,其中角果长度(超亲优势:10.61%,杂种优势指数:128.81%)和单株有效角果数(超亲优势:17.31%,杂种优势指数:143.92%)杂种优势最为明显。结合杂种表现和杂种优势结果,说明甘蓝型油菜变种间杂交比种内杂交具有更明显的杂种优势表现,并且角果长度和单株有效角果数的超亲优势和杂种优势指数最高。本研究结果为今后研究甘蓝型油菜变种间杂种优势的研究利用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杂种优势 变种间杂种 农艺性状
下载PDF
我国冬油菜北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2
作者 刘自刚 魏家萍 +4 位作者 崔俊美 武泽峰 方彦 董小云 郑国强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2854-2862,共9页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甘蓝型冬油菜的引入与推广应用,长江流域各主产区很快完成甘蓝型冬油菜替代白菜型油菜的变革;80年代后期,随着抗寒育种的不断突破,甘蓝型冬油菜种植区不断向北延伸,我国黄淮河流域、渭河流域、渭北旱塬等主产区,...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甘蓝型冬油菜的引入与推广应用,长江流域各主产区很快完成甘蓝型冬油菜替代白菜型油菜的变革;80年代后期,随着抗寒育种的不断突破,甘蓝型冬油菜种植区不断向北延伸,我国黄淮河流域、渭河流域、渭北旱塬等主产区,也相继完成甘蓝型冬油菜北移替代。我国冬油菜成功北移的实质是甘蓝型冬油菜的北移,即甘蓝型冬油菜抗寒品种替代原产区白菜型冬油菜的过程,甘蓝型冬油菜的替代变革与北移,极大促进和起始了我国冬油菜产业跨越式发展。白菜型冬油菜北移面临截然不同的问题,自1955年开始尝试北移以来,北移被同时期甘蓝型春油菜引种替代变革终止;在之后的尝试北移中,单纯强调了品种抗寒性,而忽视了北移区降水进一步减少、更需耐旱品种的实际情况,冬油菜北移技术分析与研发存在主导方向性偏差,导致技术输出不符合产业实际需求的问题,以至于北移实践开展数十年以来,至今未能在传统产区以外形成稳定冬油菜种植区,近年来,原种植区面积也持续萎缩,半个多世纪的白菜型冬油菜北移成效甚微。在现实生产中以水分限制为主、旱寒叠加逆境是白菜型冬油菜北移面临的难题,比较效益低是产业发展陷入困境的主导因素。近年育成的强抗寒甘蓝型冬油菜可在北方寒旱区稳定越冬,替代原白菜型品种,可大幅提升冬油菜产量、品质、种植效益等,是强冬性区冬油菜突破产业困境的希望。本文回顾了我国冬油菜替代变革与北移历史,对冬油菜北移现状、成就、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分析了白菜型冬油菜产业发展与北移困境产生的原因,提出以推动甘蓝型冬油菜替代变革来应对我国强冬性区冬油菜产业发展挑战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油菜 抗旱性 强抗寒性 引种
下载PDF
北方旱寒区甘蓝型冬油菜产量、品质及抗倒性的分析评价
3
作者 李辉 魏家萍 +10 位作者 董小云 郑国强 崔俊美 方彦 武泽峰 曹小东 方新玲 王莹 田海燕 王晋雄 刘自刚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1-31,共11页
2018—2019年,以34个强抗寒甘蓝型冬油菜品系为试验材料,对其产量、品质及抗倒性进行分析和评价,挖掘优异种质资源。结果表明:不同材料间的产量、品质及抗倒性存在较大差异,单株产量变异范围为6.50~36.67 g,平均产量为21.08 g,17NPZ240-... 2018—2019年,以34个强抗寒甘蓝型冬油菜品系为试验材料,对其产量、品质及抗倒性进行分析和评价,挖掘优异种质资源。结果表明:不同材料间的产量、品质及抗倒性存在较大差异,单株产量变异范围为6.50~36.67 g,平均产量为21.08 g,17NPZ240-1的产量最高;相关分析表明全株角果数(r=0.897**)和每角粒数(r=0.534**)与单株产量极显著正相关。各材料倒伏系数介于153.74~359.61,17NDL20-7的倒伏系数最低,抗倒性最强;相关分析表明抗折力(r=-0.501**)、重心高度(r=502**)、茎粗(r=-0.816**)、分枝部位(r=0.472**)和主花序长度(r=-0.679**)与倒伏系数呈极显著相关关系。品质性状中,含油量介于33.40%~49.54%,平均含量为43.32%,17DNL32-3的含量最高;蛋白质含量介于16.87%~27.24%,平均含量为21.18%,16NTS309-4的含量最高;油酸含量介于23.62%~68.81%,平均含量为45.92%,17NPZ242-1的含量最高;亚油酸含量介于10.62%~18.48%,平均含量为14.87%,亚麻酸含量介于5.41%~8.97%,平均含量为7.60%,芥酸含量介于0.15%~27.51%,平均含量为10.80%,17NPZ52-3的亚油酸、亚麻酸含量最高,芥酸含量最低;硫代葡萄糖苷含量介于18.47~70.35μmol·g^(-1),平均含量为34.41μmol·g^(-1),16NTS309-7的含量最低;相关分析表明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和芥酸含量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0.421≤r≤0.913)。9个性状的综合隶属函数值F介于0.25~0.77,相差0.52,品系间差异较大。聚类分析将34份甘蓝型冬油菜材料划分为3大类群,第Ⅰ类群包含17份材料,综合表现最好,但平均含油量最低;第Ⅱ类群包含4份材料,综合表现较弱,倒伏系数均值最高,其他8个性状的平均值都处于中等水平;第Ⅲ类群包含13份材料,综合表现最弱,但平均含油量最高,倒伏系数均值处于中等水平,其他7个性状的均值都处于最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冬油菜 产量 品质 抗倒性 综合评价 北方旱寒区
下载PDF
亚麻DMP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与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雯 赵丽蓉 +4 位作者 张建平 刘自刚 齐燕妮 李闻娟 谢亚萍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1-106,共16页
DMP家族成员是植物特有的膜蛋白,在植物生殖发育及衰老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亚麻是我国重要的油料及经济作物,目前关于DMP基因家族在亚麻中的分布及功能研究尚未有报道。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亚麻DMP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对其序列特... DMP家族成员是植物特有的膜蛋白,在植物生殖发育及衰老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亚麻是我国重要的油料及经济作物,目前关于DMP基因家族在亚麻中的分布及功能研究尚未有报道。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亚麻DMP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对其序列特征、系统进化、复制事件进行了分析,并利用转录组数据和qRT-PCR分析其在不同组织器官及胁迫处理下的表达模式。本研究以陇亚10号基因组为参照,利用同源性分析共鉴定到17个LuDMP成员,命名为LuDMP-1~LuDMP-17,不均匀分布在9条染色体上。序列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除LuDMP-9、LuDMP-16和LuDMP-17外,其余成员均不含内含子;基因启动子区含有大量激素与逆境胁迫相关响应元件;编码的蛋白氨基酸长度为195~240 aa,分子量为20946~25830 Da,等电点为4.76~9.71;所有蛋白均为疏水性蛋白,含有2~5个跨膜结构域及4~8个motif,其中有4个motif存在于所有LuDMP蛋白;绝大多数蛋白定位于细胞膜。LuDMP家族共有3对串联复制事件和8对片段复制事件,进化过程中经历了强烈的纯化选择。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LuDMP成员在果实和茎中呈现特异性表达模式。系统进化分析将DMP蛋白分为5个亚族,第Ⅲ亚族DMP数量最多,含有11个LuDMP成员,各亚族中DMP蛋白具有单子叶或双子叶特异性聚类模式。第Ⅳ亚族中的LuDMP-1和LuDMP-7与拟南芥及玉米单倍体诱导基因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位于同一进化分支,序列同源性达到67%以上,而且该基因在成熟花药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组织,推测其为亚麻单倍体诱导的候选基因。本研究在陇亚10号中克隆到了LuDMP-1,全长为699 bp。LuDMP-1/7启动子区域含有激素响应及逆境胁迫相关作用元件,吲哚乙酸、赤霉素、萘乙酸、聚乙二醇、高温及低温处理下,LuDMP-1/7基因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对低温和高温的响应最明显,分别较对照提高了约260和600倍。本研究为阐明亚麻DMP蛋白的功能奠定了基础,并为亚麻单倍体育种提供了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 DMP基因家族 单倍体诱导 表达分析
下载PDF
桔梗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5
作者 刘自刚 张雁 +2 位作者 王新军 于浩世 吴珍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62-964,共3页
关键词 桔梗科 育种 草本植物 人体免疫力 活性成分 药理活性 东北地区 营养价值 观赏价值 多年生
下载PDF
冬前低温胁迫下白菜型冬油菜抗寒性的形态及生理特征 被引量:57
6
作者 刘自刚 孙万仓 +9 位作者 杨宁宁 王月 何丽 赵彩霞 史鹏飞 杨刚 李学才 武军艳 方彦 曾秀存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4679-4687,共9页
【目的】为白菜型冬油菜抗寒种质创新及抗寒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以抗寒性不同的白菜型冬油菜品种为材料,采用田间观察、比色法、冰晶消长法、显微测微、光合测定等技术,探讨北方寒旱区主要冬油菜品种抗寒性差异形成的形态、生理... 【目的】为白菜型冬油菜抗寒种质创新及抗寒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以抗寒性不同的白菜型冬油菜品种为材料,采用田间观察、比色法、冰晶消长法、显微测微、光合测定等技术,探讨北方寒旱区主要冬油菜品种抗寒性差异形成的形态、生理及分子机理。【结果】冬前低温阶段,弱抗寒品种多数气孔关闭或半开放,而强抗寒品种(陇油6号)气孔仍保持完全开放状态,且光合速率、根冠比、根部干物质积累均较高;可溶性蛋白与抗寒性显著正相关,而SOD、POD、CAT活性、游离脯氨酸、MDA含量与抗寒性无明显相关关系;与天油2号相比,低温下陇油7号质外体蛋白提取液形成冰晶体积小、分布均匀,形态以五边形、椭圆形和双菱形为主,具有明显重结晶抑制活性和饰晶活性。【结论】冬前低温阶段,白菜型冬油菜强抗寒品种叶片气孔多数仍保持开放,Pn较高,光合产物优先分配至地下部贮存;根部抗冻蛋白表达上调,增强了其抗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冬油菜 抗寒性 形态生理特征 光合特性 抗冻蛋白
下载PDF
PIP/PIPL:一类调控植物逆境响应和发育的植物内源性多肽
7
作者 崔俊美 魏家萍 +3 位作者 董小云 王莹 郑国强 刘自刚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5-42,共8页
植物内源性多肽由前体蛋白剪切而成,由天然氨基酸以不同组成和排列方式构成。多肽分泌至细胞外后,被其受体识别,从而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响应。PIP(PAMP-induced secreted peptide)/PIP-Like(PIPL)是包含SGPS和GxGH基序的植物内源性... 植物内源性多肽由前体蛋白剪切而成,由天然氨基酸以不同组成和排列方式构成。多肽分泌至细胞外后,被其受体识别,从而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响应。PIP(PAMP-induced secreted peptide)/PIP-Like(PIPL)是包含SGPS和GxGH基序的植物内源性多肽,可被受体激酶RLK7(receptor-like kinase 7)识别,在植物抵抗病原菌、病毒和盐害等逆境及调控生长发育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重点阐述了PIP/PIPL家族多肽在植物抵抗逆境胁迫和调控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信号转导通路,并讨论了该领域尚待解决的一些科学问题和可能的应用方向,以期为PIP/PIPL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P/PIPL RLK7 信号转导 逆境 发育
下载PDF
不同生态区冬前低温下白菜型冬油菜不同抗寒品种(系)的比较 被引量:31
8
作者 刘自刚 张长生 +7 位作者 孙万仓 杨宁宁 王月 何丽 赵彩霞 武军艳 方彦 曾秀存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46-354,共9页
以白菜型冬油菜不同抗寒品种(系)为材料,分别在原种植区(甘肃天水)及北移区(甘肃临洮、兰州和永登)设置田间试验,采用田间记载、光合参数测定和显微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参试品种(系)在4个生态区的苗期形态、光合参数及气孔形态。结果... 以白菜型冬油菜不同抗寒品种(系)为材料,分别在原种植区(甘肃天水)及北移区(甘肃临洮、兰州和永登)设置田间试验,采用田间记载、光合参数测定和显微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参试品种(系)在4个生态区的苗期形态、光合参数及气孔形态。结果表明,与原种植区(天水)相比,冬油菜北移后苗期生长习性由半直立逐渐变为匍匐生长;冬前低温阶段叶片Gs、Ci明显下降,Tr明显上升,弱抗寒的天油品种冬前低温下叶片气孔处于关闭或半关闭状态、Pn下降,而强抗寒的陇油品种叶片气孔仍完全开放、Pn明显升高;北移区冬油菜日出叶数减少,根长、根直径增加。冬油菜北移后,苗期匍匐生长,强抗寒品种叶片光合作用增强,弱抗寒品种减弱,有机物被优先分配到根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油菜北移 光合特征 气孔形态 抗寒性
下载PDF
夜间低温对白菜型冬油菜光合机构的影响 被引量:22
9
作者 刘自刚 孙万仓 +5 位作者 方彦 李学才 杨宁宁 武军艳 曾秀存 王月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72-682,共11页
【目的】探讨夜间低温对白菜型冬油菜叶片光合机构的影响机理及品种间差异。【方法】采用人工气候室内模拟夜间低温对白菜型冬油菜幼苗叶片气孔形态、叶绿体超微结构、光合特性及产物分配与积累的影响。【结果】昼/夜温度为20℃/10℃时... 【目的】探讨夜间低温对白菜型冬油菜叶片光合机构的影响机理及品种间差异。【方法】采用人工气候室内模拟夜间低温对白菜型冬油菜幼苗叶片气孔形态、叶绿体超微结构、光合特性及产物分配与积累的影响。【结果】昼/夜温度为20℃/10℃时,与弱抗寒品种天油2号相比,超强抗寒品种陇油7号生长点较低,株型匍匐,叶色深,叶绿素含量、胞间CO2浓度(Ci)、叶片净光合速率(Pn)处于同一显著水平。当夜间温度降至5℃处理7 d后,不同抗寒品种气孔导度(Gs)、Ci、Pn下降,叶绿素含量、根/冠升高,表明低夜温下不同品种均有更多光合产物被优先输送到根部;天油2号叶片叶缘、叶尖呈卷曲状或水渍斑状,表现明显冻害症状,陇油7号叶色加深,叶片平展,生长点下陷,未见冻害;夜温降低处理后白菜型冬油菜叶片叶绿素均升高,不同品种叶绿素升高幅度明显不同,天油2号比对照升高6.0%,陇油7号升高9.6%;此时,天油2号大部分气孔关闭或半关闭,其叶片胞间Ci高于陇油7号,GS、Pn显著低于陇油7号,表明在夜间温度为5℃时,天油2号光合作用受到显著抑制,非气孔限制是引起其光合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而陇油7号在5℃低夜温条件下,叶片气孔大部分仍保持开放,叶片Pn、Ci虽略有下降,但与对照(昼夜温度为20℃/10℃)处于同一显著水平,在5℃低夜温条件下仍保持较高的光合能力。昼/夜温度为20℃/10℃时,白菜型冬油菜叶绿体紧贴细胞内壁整齐排列,基粒片层垛堞整齐紧密,基质片层整齐有序,叶绿体外形呈梭状或单面凹透镜形,内含淀粉颗粒,陇油7号淀粉粒数量和直径均大于天油2号;当昼/夜温度降为20℃/-5℃时,天油2号下部叶片已全部干枯,持绿叶片叶出现水渍状冻害,陇油7号心叶深绿色,下部叶变黄,但叶片平展,叶面呈块状泛红;天油2号相邻叶绿体融合、叶绿体外膜破裂、释放出內溶物,基粒溶解、基质片层断裂,叶绿体膜有序结构完全损坏;陇油7号叶绿体外膜完整清晰,保持部分基粒结构,基质片层结构较完整,其内仍有少量淀粉粒存在;-5℃低夜温处理后冬油菜不同品种Ci升高,叶绿素含量、Gs、Pn下降;但不同品种叶绿素含量、气体交换参数等存在显著差异,天油2号叶绿素含量显著低于陇油7号,其Pn迅速降低到0.210μmol CO2·m-2·s-1,比对照下降256.2%,陇油7号Pn为0.434μmol CO2·m-2·s-1,是天油2号的2.06倍,在-5℃低夜温处理后陇油7号仍有较高的光合速率;陇油7号根/冠显著高于天油2号,表明陇油7号更多光合物质被优先输送到根部保存。【结论】低夜温造成白菜型冬油菜叶绿体光合膜结构损伤,引起叶片Pn降低,昼/夜温度为20℃/5℃时,Pn的下降主要与气孔限制相关,而昼/夜温度为20℃/-5℃时,Pn下降主要由非气孔限制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冬油菜 低温 光合特性 超微结构
下载PDF
NaCl胁迫对白菜型冬油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30
10
作者 刘自刚 王志江 +6 位作者 方圆 孙万仓 袁金海 米超 方彦 武军艳 李学才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51-359,共9页
为研究白菜型冬油菜的耐盐机制,以耐盐材料KY-1、KY-191和盐敏感材料NDJ为材料,采用NaCl模拟法,研究了盐胁迫对白菜型冬油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征、离子稳态、光合特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显著抑制白菜型冬油菜种子萌发、胚根... 为研究白菜型冬油菜的耐盐机制,以耐盐材料KY-1、KY-191和盐敏感材料NDJ为材料,采用NaCl模拟法,研究了盐胁迫对白菜型冬油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征、离子稳态、光合特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显著抑制白菜型冬油菜种子萌发、胚根和胚芽伸长,胚根伸长对盐胁迫更为敏感;盐胁迫下耐盐品系KY-1、KY-191种子萌发优于盐敏感品系NDJ。随着盐胁迫程度加深,幼苗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电导率、MDA含量逐渐上升,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耐盐品系抗氧化酶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高于盐敏感品系,而电导率、MDA含量均低于盐敏感品系。盐胁迫下幼苗Na+含量升高,K+含量降低;光合色素含量显著下降,但耐盐品系KY-1、KY-191下降幅度小于盐敏感品系NDJ;各品系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光合速率Pn明显下降,胞间CO2浓度Ci显著升高。综上所述,盐胁迫下白菜型冬油菜耐盐品系通过K+积累缓解Na+毒害;渗透调节物含量提高抵御离子水势胁迫;能够维持较良好的胞内生理状态和保持较强的光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油菜 耐盐性 离子稳态 光合特性
下载PDF
低温胁迫下白菜型冬油菜差异蛋白质组学及光合特性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刘自刚 袁金海 +7 位作者 孙万仓 曾秀存 方彦 王志江 武军艳 方园 李学才 米超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41-1550,共10页
分离鉴定白菜型冬油菜低温差异表达蛋白质,从蛋白质组角度为揭示白菜型冬油菜抗寒机理奠定基础。以强抗寒白菜型冬油菜陇油7号为材料,采用双向电泳和质谱分析技术,比较低温(4℃、–4℃)和常温(25℃/20℃)下叶片蛋白质组差异;对差异蛋白... 分离鉴定白菜型冬油菜低温差异表达蛋白质,从蛋白质组角度为揭示白菜型冬油菜抗寒机理奠定基础。以强抗寒白菜型冬油菜陇油7号为材料,采用双向电泳和质谱分析技术,比较低温(4℃、–4℃)和常温(25℃/20℃)下叶片蛋白质组差异;对差异蛋白进行KO和KEGG功能分析。结果表明,低温下陇油7号生长点下陷、植株匍匐,气孔处于关闭或半关闭状态。2-DE和PDQuest8.0.1软件分析表明,常温和4℃低温下叶片蛋白质斑点数分别726、738;相对于常温处理,4℃低温下陇油7号叶片10个蛋白点特异表达、5个蛋白点未表达;MALDI-TOF-TOF MS质谱分析鉴定出11个蛋白质,参与碳水化合物代谢、糖代谢、氨基酸代谢、有机酸代谢、核酸代谢、信号转导与细胞通讯等细胞过程。冰晶形态显微观察结果表明低温处理后陇油7号叶片蛋白质提取液中含有高活性抗冻蛋白(antifreeze proteins,AFPs)。鉴定的11个蛋白质中,有5个蛋白质点与光合作用有关,低温下陇油7号叶片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Ru BPCase)活性和净光合速率Pn下降。叶片Pn下降与Ru BPCase表达抑制和活性降低有关,非气孔限制是Pn下降的主要因素;高活性抗冻蛋白在白菜型冬油菜抗寒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油菜 低温胁迫 蛋白质组学 光合特性
下载PDF
桔梗种子萌发对低温、干旱及互作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42
12
作者 刘自刚 沈冰 张雁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615-2622,共8页
以药用植物桔梗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低温、干旱及其互作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旨在探索在春寒干旱条件下其种子萌发对策及生态适应性,为桔梗野生种群恢复及人工栽培群体构建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温度、干旱及其互作对桔梗种子萌发和... 以药用植物桔梗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低温、干旱及其互作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旨在探索在春寒干旱条件下其种子萌发对策及生态适应性,为桔梗野生种群恢复及人工栽培群体构建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温度、干旱及其互作对桔梗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显著影响。0—10%PEG水分条件下,在变温10/20℃及恒温15—25℃下桔梗种子能够良好萌发(10%PEG、20℃除外),而15%PEG可显著抑制萌发。低温(10℃)下种子萌发始时间延迟,发芽率降低。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10℃发芽率呈先升后降趋势,而其它温度下,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呈下降趋势。随温度的降低,幼苗根长、茎长及鲜重均呈下降趋势,且幼根生长对温度变化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梗 温度 干旱胁迫 种子萌发
下载PDF
不同生态条件下白菜型冬油菜性状差异分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刘自刚 孙万仓 +5 位作者 杨宁宁 武军艳 方彦 李学才 曾秀存 王月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9-58,共10页
在4个生态区种植11个不同抗寒性白菜型冬油菜品种,探讨北移种植后冬油菜生育期进程、农艺性状、品质等的变化特征及与主要生态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与原种植区(天水)相比,冬油菜北移后其生育期进程发生明显改变,主要表现在冬前... 在4个生态区种植11个不同抗寒性白菜型冬油菜品种,探讨北移种植后冬油菜生育期进程、农艺性状、品质等的变化特征及与主要生态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与原种植区(天水)相比,冬油菜北移后其生育期进程发生明显改变,主要表现在冬前生育期缩短,越冬期延长;越冬后返青期~成熟期生育期总天数不变,但早期(返青期~终花期)生育期进程加快,而角层期延长。北移种植后冬油菜株高、分枝部位降低,主花序变短、单株角果数减少,分枝数增加,株型变差;角粒数、千粒重增加,角、粒性状改善。含油量、油酸、亚麻酸、芥酸含量增加,亚油酸、廿碳烯酸、硫苷含量降低;油酸、亚麻酸含量与纬度、海拔呈显著正相关,与降雨量、年均温度、最冷月温度呈显著负相关;廿碳烯酸、硫苷与油酸、亚麻酸表现相反。冬油菜北移后株型变差,角、粒性状改善;冬前生育期变短,越冬期延长,返青后生育期加快,而角层期延长,有利于粒重增加;籽粒含油量增加,高纬度、高海拔有利于油酸、亚麻酸积累,而高降雨量、低温有利于廿碳烯酸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冬油菜 北移种植 生态区 生育期进程 农艺性状 品质
下载PDF
桔梗花粉萌发与花粉管生长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刘自刚 呼天明 +4 位作者 杨亚丽 佘小平 汪玉琳 薛粉丽 刘凤霞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1-276,共6页
以2年生桔梗植株为材料,采用液体培养法研究了培养基种类、PEG、蔗糖、pH以及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对桔梗花粉离体萌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浓度为100~150 g.L-1的PEG可显著促进桔梗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200~250 g.L-1PEG显著... 以2年生桔梗植株为材料,采用液体培养法研究了培养基种类、PEG、蔗糖、pH以及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对桔梗花粉离体萌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浓度为100~150 g.L-1的PEG可显著促进桔梗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200~250 g.L-1PEG显著促进花粉萌发,但对花粉管生长的作用不显著。(2)100 g.L-1的蔗糖有利于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高浓度蔗糖(200 g.L-1)有明显抑制作用;(3)桔梗花粉离体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适宜培养基为ME3+BK+10%蔗糖+150 g.L-1PEG(pH5.8);(4)25~40℃条件下桔梗花粉均可较好萌发,以30℃培养1.5 h为最佳培养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梗 花粉 离体萌发 花粉管生长
下载PDF
桔梗种子活力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5
作者 刘自刚 张雁 +1 位作者 王新军 于浩世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8-51,共4页
本文综述了桔梗种子活力形成的影响因素,测定及保持方法,浸种、种子引发和种子包衣等提高活力的方法,展望了桔梗种子活力研究的前景。
关键词 桔梗 种子 活力 保持方法 种子包衣
下载PDF
桔梗开花期花粉活力变化对其结实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自刚 呼天明 +1 位作者 杨亚丽 佘小平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71-1375,共5页
对桔梗花粉离体萌发培养条件进行了筛选,并采用花粉离体萌发法测定了桔梗花粉发育过程中其活力的动态变化,采用人工授粉法对开花后不同时间花粉的授粉结实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桔梗花粉离体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培养1.5h是花粉... 对桔梗花粉离体萌发培养条件进行了筛选,并采用花粉离体萌发法测定了桔梗花粉发育过程中其活力的动态变化,采用人工授粉法对开花后不同时间花粉的授粉结实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桔梗花粉离体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培养1.5h是花粉管测定的最佳时间.桔梗花蕾期和开花当时花粉离体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均较低,开花后花粉继续发育,活力逐渐提高,到花后6h其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均达到最高,分别为92.2%和602.9μm,之后活力逐渐下降,花后120h桔梗花粉的萌发率为63.1%,而花粉管长度只有287.0μm,仅为花后6h花粉管长度的47.6%,开花120h(5d)后花粉活力下降速度明显加快.(2)桔梗开花后当天花粉人工授粉的结果率、结籽率最高,之后随着花后天数的增加,结果率和结籽率均迅速下降,开花后3d的花粉结籽率降为0,已完全丧失授粉结实能力.研究表明,在田间条件下,桔梗花粉寿命可保持5d以上,而授粉结实能力只有2d左右;花粉管生长缓慢、长度变短可能是导致花后3d花粉丧失授粉结实能力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梗 花粉活力 离体萌发 结实率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桔梗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自刚 沈冰 张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62-168,共7页
【目的】阐明桔梗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对干旱胁迫的形态与生理响应机制。【方法】以桔梗种子为材料,采用质量分数5%,10%,15%,20%,25%的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测定干旱胁迫下桔梗种子的发芽特征... 【目的】阐明桔梗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对干旱胁迫的形态与生理响应机制。【方法】以桔梗种子为材料,采用质量分数5%,10%,15%,20%,25%的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测定干旱胁迫下桔梗种子的发芽特征及幼苗叶片的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和丙二醛含量等指标,探讨干旱胁迫对桔梗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1)干旱胁迫下桔梗种子初始萌发时间延后,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芽长、胚根长、胚根长/胚芽长和苗鲜质量等指标均较对照明显降低,且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以上指标均呈显著下降趋势;干旱胁迫对桔梗幼苗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其对胚芽的影响更为明显。(2)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大,桔梗幼苗叶色逐渐变为暗绿色,叶片卷曲,气孔关闭。(3)质量分数10%PEG-6000处理桔梗幼苗的脯氨酸含量略高于对照,其余各处理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均低于对照;低质量分数(≤5%)PEG-6000处理桔梗幼苗的可溶性糖含量略低于对照,但高质量分数(≥10%)PEG-6000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4)与对照相比,不同质量分数PEG-6000处理后桔梗幼苗叶片的SOD活性均显著升高,而POD活性均显著下降;质量分数5%PEG-6000处理桔梗幼苗叶片的CAT活性较对照略有升高,但差异并不显著,而高质量分数(≥10%)PEG-6000处理叶片的CAT活性较对照显著降低;PEG-6000处理幼苗叶片的MD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结论】干旱胁迫对桔梗种子萌发和幼根、幼芽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幼根生长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轻度干旱胁迫即能显著抑制幼根生长可能是造成桔梗种子田间出苗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梗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干旱胁迫 生理特性
下载PDF
小麦种子活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8
作者 刘自刚 张雁 杨亚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6-88,共3页
探讨了小麦种子活力形成的影响因素、活力测定的适宜方法、活力保持和提高的有效途径、生物包衣剂对小麦种子活力的作用及安全储藏方法,展望了小麦种子活力研究的前景。
关键词 小麦 种子 活力
下载PDF
桔梗雄性不育突变体的发现与鉴定 被引量:11
19
作者 刘自刚 张雁 杨亚丽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0-43,共4页
从2 a生桔梗群体中发现雄性不育种质PA-1个体,随后对桔梗花器进行了大量田间观察,相继发现桔梗雄性不育单株共12株,统一编号为PA-1至PA-12;同时对桔梗不育性状表现及特征特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与其相同来源的正常花相比,不育花雄... 从2 a生桔梗群体中发现雄性不育种质PA-1个体,随后对桔梗花器进行了大量田间观察,相继发现桔梗雄性不育单株共12株,统一编号为PA-1至PA-12;同时对桔梗不育性状表现及特征特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与其相同来源的正常花相比,不育花雄蕊短小、花药干瘪萎缩,色泽为灰褐色;花粉进行I2-KI染色,败育花粉外形不规则,且不能被染色;不育花雌蕊、蜜腺发育正常,花冠略大,对授粉昆虫具有与正常花等同的吸引力;不育花强迫自交结籽率为0,异花人工授粉和天然授粉结籽率与正常花间无明显差异,初步表明PA单株为雄性不育材料,为桔梗杂种优势的利用开辟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梗 雄性不育 种质个体 鉴定
下载PDF
KH_2PO_4和青霉素对桔梗种子发芽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刘自刚 张雁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71-72,共2页
研究KH2PO4和青霉素对桔梗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KH2PO4和青霉素溶液浸种能明显提高桔梗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降低种子电导率,其中以0.025%KH2PO4+100mg/L青霉素处理效果最佳,与对照相比,其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提高9.44%和18.18%,电导... 研究KH2PO4和青霉素对桔梗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KH2PO4和青霉素溶液浸种能明显提高桔梗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降低种子电导率,其中以0.025%KH2PO4+100mg/L青霉素处理效果最佳,与对照相比,其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提高9.44%和18.18%,电导率下降15.42%;研究还发现,用浓度比最适浓度高的溶液浸种,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电导率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H2PO4 青霉素 桔梗 种子发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