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沙江干热河谷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及对降雨响应
1
作者 何苗苗 刘芝芹 +2 位作者 王克勤 金奕彤 金哲浩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6,共8页
为探究干热河谷地区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及其对降雨的响应,选取位于元谋干热河谷流域的草地、青枣林地、银合欢林地、坡耕地为研究对象,运用HOBOH21_USB土壤水分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土壤含水量,同时使用TE525 mm翻斗式雨量筒测定2021年1—12... 为探究干热河谷地区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及其对降雨的响应,选取位于元谋干热河谷流域的草地、青枣林地、银合欢林地、坡耕地为研究对象,运用HOBOH21_USB土壤水分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土壤含水量,同时使用TE525 mm翻斗式雨量筒测定2021年1—12月的降雨量,以探明该流域土壤水分时间变化特征和垂直变化特征及各土层土壤含水量对不同级别降雨的响应。结果显示:(1)研究区4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分季节变化可划分为稳定期(1—5月)、快速增长期(6—7月)、稳升期(8—9月)和消耗期(10—12月)。(2)土壤水分含量垂直变化整体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小部分土层与总趋势有偏差。(3)在小雨(0.1~10 mm)情况下,4个样地均只有0~20 cm土层水分含量有微弱响应;在中雨(10.1~25 mm)条件下,降雨量对各样地的0~40 cm土层含水量产生补给作用;在大雨(25.1~50 mm)条件下,降雨量对各样地补给范围扩大到60 cm土层;在暴雨(>50 mm)情况下,各个样地各个土层均对降雨量有反应。结果表明:从土壤水分时空变化以及降雨响应整体来看,在该区域坡耕地比造林地更易储存土壤水分。研究结果可为气候炎热少雨,蒸发量远远大于降雨量的元谋干热河谷地区植被重建和生态恢复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河谷 土壤水分 时空变化 金沙江
下载PDF
云南高原不同林分类型枯落物储量及持水特性 被引量:20
2
作者 刘芝芹 黄新会 +3 位作者 涂璟 陈楚楚 马建刚 王克勤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19-924,共6页
在退化山地生态系统的恢复过程中,枯落物是联系植被和土壤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重要中间环节,且发挥着重要的水文生态功能。以云南高原退化山地头塘小流域人工林地为研究地点,通过对5种主要林分类型人工林标准地林下枯落物归还量、贮量... 在退化山地生态系统的恢复过程中,枯落物是联系植被和土壤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重要中间环节,且发挥着重要的水文生态功能。以云南高原退化山地头塘小流域人工林地为研究地点,通过对5种主要林分类型人工林标准地林下枯落物归还量、贮量和土壤持水能力和过程的定量测定,比较分析了不同林分林下枯落物的水文生态功能。结果表明,(1)5种林分类型枯落物归还量为1 785.69~3 869.42 kg·hm^-2·a^-1;枯落物层总蓄积量为4.68~12.0 t·hm^-2,枯落物归还量和贮量都表现出从针阔混交林到针叶林到阔叶林逐渐降低的总体趋势。(2)最大持水量为11.49~41.02 t·hm^-2;有效拦蓄量为9.92~41.71 t·hm^-2。(3)初始1 h内不同林分类型不同层次枯落物持水量均迅速增大,半分解层枯落物浸泡8 h已基本达到饱和,而未分解层10h基本达到饱和,持水量与浸泡时间呈明显对数关系。(4)枯落物在浸水的0.5 h内吸水速率最大,2 h后速率明显减缓。枯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明显幂函数关系。综合分析得出,华山松(P.armandi)+云南松(P.yunnanensis)+马桑(Coriaria nepalensis)混交林枯落物持水量最大,涵养水源的能力最强,其水文生态效应是5种林分类型中最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高原 林分类型 枯落物 储量 持水特性
下载PDF
云南高原金沙江流域森林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刘芝芹 郎南军 +4 位作者 彭明俊 温绍龙 江期川 李甜江 吴云飞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5-169,173,共6页
以金沙江流域4种典型纯林为对象,对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水文效应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①枯落物层总蓄积量为4.24~14.10t/hm2;最大持水量为11.49~41.02t/hm2;有效拦蓄量为9.92~41.71t/hm2;4种林分枯落物层的水文功能排序为银荆林>... 以金沙江流域4种典型纯林为对象,对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水文效应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①枯落物层总蓄积量为4.24~14.10t/hm2;最大持水量为11.49~41.02t/hm2;有效拦蓄量为9.92~41.71t/hm2;4种林分枯落物层的水文功能排序为银荆林>云南松林>桤木林>滇杨林。②半分解层枯落物浸泡8h已基本达到饱和,而未分解层10h基本达到饱和,持水量与浸泡时间呈明显对数关系;枯落物在浸水的0.5h内吸水速率最大,2h后速率明显减缓。枯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明显幂函数关系。③土壤层容重的变化范围为1.04~1.33g/cm3;总孔隙度变动范围为45.08%~55.28%;土壤有效持水量为201.65~246.40t/hm2;4种林分土壤层的水文功能排序为滇杨林>银荆林>云南松林>桤木林;利用幂函数对入渗速率与入渗时间进行拟合,R2>0.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流域 森林枯落物 森林土壤 水文效应
下载PDF
金沙江干热河谷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入渗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5
4
作者 刘芝芹 黄新会 王克勤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7-62,共6页
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区采用环刀法测定4种不同利用类型土壤的入渗过程,分析不同利用类型土壤入渗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入渗性能存在较大差异,经营多年的果园和灌木地土壤入渗性能最好,其次为草地,旱地土壤入渗... 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区采用环刀法测定4种不同利用类型土壤的入渗过程,分析不同利用类型土壤入渗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入渗性能存在较大差异,经营多年的果园和灌木地土壤入渗性能最好,其次为草地,旱地土壤入渗性能最差。果园地表下40-60cm土层稳定入渗速率为0.28mm/min,而旱地地表下40-60cm土层为明显的入渗阻滞层,其40-60cm土层稳定入渗速率为0.08mm/min,不到果园40-60cm土层稳定入渗速率的1/3。利用3种公式对入渗过程进行拟合,效果以通用经验公式为最佳,拟合结果表明,初始入渗速率和稳定入渗速率均按照果园、灌木林地、草地、旱地的顺序递减。相关分析表明,容重、有机质、孔隙状况以及水稳性团聚体是影响干热河谷坡地土壤入渗性能的重要因素。灌木林地和草地开垦为旱地后,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结构稳定性降低,容重增大,入渗性能也随之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河谷 土壤水分 入渗特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金沙江流域典型森林土壤水分入渗特征试验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刘芝芹 郎南军 +3 位作者 彭明俊 温绍龙 李甜江 吴云飞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3-47,共5页
对金沙江流域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壤水文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不同森林类型的土壤容重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土壤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土壤水分入渗受土壤容重的影响,随容重增加,稳渗... 对金沙江流域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壤水文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不同森林类型的土壤容重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土壤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土壤水分入渗受土壤容重的影响,随容重增加,稳渗率降低;不同森林类型土壤前120min平均入渗速率介于0.78-2.42mm/min之间,稳渗率介于0.10-0.53mm/min之间;无论是平均入渗率还是稳渗率均表现为:华山松林地〉滇杨林地〉圣诞树林地〉水冬瓜林地〉荒坡地;土壤入渗的渗润阶段发生在0-5min;渗漏阶段约发生在5-80min;渗透阶段发生在80min以后。采用Kostiakov模型拟合双环入渗法测得的入渗过程效果最佳,其次为Philip模型,而用Horton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 森林 土壤水分 入渗特征
下载PDF
金沙江干热河谷坡面降雨产流特征的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刘芝芹 王克勤 +1 位作者 李艳梅 涂璟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2期227-231,共5页
为干旱区植被恢复技术研究及坡面治理提供依据,运用坡面径流泥沙小区定位观测方法,对元谋县典型干热河谷地段坡面小区降雨产流特征进行了研究,根据降雨的三个重要特征降雨量、持续时间和时段最大雨强,通过SPSSK均值聚类分析法对降雨进... 为干旱区植被恢复技术研究及坡面治理提供依据,运用坡面径流泥沙小区定位观测方法,对元谋县典型干热河谷地段坡面小区降雨产流特征进行了研究,根据降雨的三个重要特征降雨量、持续时间和时段最大雨强,通过SPSSK均值聚类分析法对降雨进行了分类。结果表明,研究区年内降水量分配不均,试验期间雨季6月、9月降水过分集中,易形成持续大雨,导致产生大的地表径流并冲刷地表,造成水土流失。研究区存在降雨强度大、持续时间短的A型雨、降雨强度小持续时间长的C型雨以及居于二者之间的B型雨;降雨量和降雨强度,尤其最大30min雨强是影响坡面产流能力的关键因素;不同雨型下坡面产流能力大小为A型雨>B型雨>C型雨,而产流尺度效应则为C型雨>B型雨>A型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河谷 降雨类型 坡面 径流系数 尺度效应
下载PDF
林业类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与实践 被引量:2
7
作者 刘芝芹 赵龙庆 +1 位作者 杨思林 王俊峰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9年第1期88-92,共5页
对西南林业大学林学类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分析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情况、学生学习状态、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和学校办学条件、考核方式及职业预期6个方面的影响因素。提出科学定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构建新型课程体系,完善... 对西南林业大学林学类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分析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情况、学生学习状态、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和学校办学条件、考核方式及职业预期6个方面的影响因素。提出科学定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构建新型课程体系,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改进教学及考核方法,是提高林科类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指出完善学业考核方式,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加强正确的职业引导,是培养高素质林业创新型人才的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高校 人才培养 课程体系 实践教学 就业指导
下载PDF
香格里拉不同植被类型坡面产流产沙试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芝芹 王克勤 +1 位作者 陈奇伯 李艳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268-5270,5280,共4页
运用坡面径流泥沙小区定位观测方法,对香格里拉脆弱生态区的4个不同植被类型坡面小区产流产沙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4个小区的产流量大小顺序为:人工林小区<自然恢复小区<草地小区<坡耕地小区;产沙量大小顺序为:自然... 运用坡面径流泥沙小区定位观测方法,对香格里拉脆弱生态区的4个不同植被类型坡面小区产流产沙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4个小区的产流量大小顺序为:人工林小区<自然恢复小区<草地小区<坡耕地小区;产沙量大小顺序为:自然恢复小区<人工林小区<草地小区<坡耕地小区。自然恢复小区和人工林小区有较好的水土保持的作用;产沙量与产流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显著,相关系数达到0.932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格里拉 坡面径流 产沙 水土保护
下载PDF
人工植被坡面产流问题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刘芝芹 王克勤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65-69,75,共6页
随着山坡水文学的发展,人工植被坡面产流问题的研究在水文学领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且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分析了人工植被坡面径流的研究现状,并简要论述了坡面产流研究的若干成果及未来展望.
关键词 人工植被 坡面 产流问题 生态环境
下载PDF
高等农林本科教育实践教学现状及改革措施 被引量:11
10
作者 刘芝芹 赵龙庆 +1 位作者 贺斌 李雪梅 《河北农业科学》 2008年第12期158-159,共2页
针对当前农林高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西南林学院在实践教学方面的一些探索和改革,论述了必须通过更新教育观念、调整实践教学内容、完善实践考核评价体系、建立校内外实习基地及加强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等措施深化实践教... 针对当前农林高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西南林学院在实践教学方面的一些探索和改革,论述了必须通过更新教育观念、调整实践教学内容、完善实践考核评价体系、建立校内外实习基地及加强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等措施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教学 创新 实践能力
下载PDF
湿地公园的设计与恢复探讨——以昆明市五甲塘湿地公园建设为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芝芹 邓忻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74-975,1011,共3页
介绍了昆明市五甲塘湿地公园的概况、指导思想及规划目标,提出了该公园湿地设计与恢复策略,即:划分湿地保护区、生态游览功能区和休闲娱乐功能区3个功能区,通过植被群落和动物栖息地的营建、水系整理与水质净化的方式进行恢复。
关键词 湿地公园 生态恢复 功能分区
下载PDF
云南干热河谷不同坡面产流产沙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芝芹 王克勤 李艳梅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9年第4期14-18,共5页
以元谋县典型干热河谷为研究区域,采用坡面径流泥沙小区定位观测方法,对不同处理坡面小区产流产沙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人工封禁小区有较好的调节径流和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降雨量和降雨强度相同时,不论坡面产流量和产沙量,有... 以元谋县典型干热河谷为研究区域,采用坡面径流泥沙小区定位观测方法,对不同处理坡面小区产流产沙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人工封禁小区有较好的调节径流和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降雨量和降雨强度相同时,不论坡面产流量和产沙量,有人工封禁措施的小区比自然坡面小区都要小,雨季总产流量平均小39.04%,总产沙量平均小50.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禁坡面 径流 泥沙 干热河谷 元谋县
下载PDF
干旱地区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芝芹 涂璟 《湖北林业科技》 2010年第3期36-39,共4页
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低一直是困扰国内外林业界的一个难题,其中影响成活率低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植物对土壤水分的利用效率。对国内外植物水分利用效率(WUE)的一些早期研究工作,及其水分利用效率的概念与内涵的发展给予了追踪,进而重点就提... 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低一直是困扰国内外林业界的一个难题,其中影响成活率低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植物对土壤水分的利用效率。对国内外植物水分利用效率(WUE)的一些早期研究工作,及其水分利用效率的概念与内涵的发展给予了追踪,进而重点就提高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途径及技术方法、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研究方法的发展和改进以及今后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趋势进行了阐述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利用效率 蒸腾速率 光合速率测定方法
下载PDF
Design of Wujiatang Wetlands Park in Kunming City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芝芹 邓忻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09年第9期10-13,共4页
According to the status of Wujiatang Wetlands Park in Kunming and its guiding ideology,the design and recovery strategies are proposed.The wetlands park is divided into 3 functional areas:the wetlands reserve,the eco-... According to the status of Wujiatang Wetlands Park in Kunming and its guiding ideology,the design and recovery strategies are proposed.The wetlands park is divided into 3 functional areas:the wetlands reserve,the eco-tourism part,and the entertainment & recreation part.The restoration of Wujiatang Wetlands Park in Kunming City is carried out by the habitats building of plants and animals,water system management,and water purif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TLANDS PARK ECOLOGICAL RESTORATION FUNCTIONAL area
下载PDF
人工水土保持林营建技术综述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芝芹 王克勤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3年第3期1-4,共4页
水土保持林在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中处于重要的地位。为全面正确地掌握人工水土保持林体系的营建技术 ,在分析水土保持林功能的基础上 ,综合论述了人工水土保持林体系的树种选择、结构、造林密度等生物技术以及水保林体系集水整地工程技... 水土保持林在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中处于重要的地位。为全面正确地掌握人工水土保持林体系的营建技术 ,在分析水土保持林功能的基础上 ,综合论述了人工水土保持林体系的树种选择、结构、造林密度等生物技术以及水保林体系集水整地工程技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林 生态环境 工程技术
下载PDF
云南干热河谷不同坡面整地方式对土壤水分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29
16
作者 李艳梅 王克勤 +2 位作者 刘芝芹 王建英 周祥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19,49,共6页
云南干热河谷高温少雨,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水分严重亏缺,人工植被“土壤干化”现象严重。通过在坡面采用不同的整地方式,对微地形进行塑造,强化降雨入渗,结果表明,不论是雨季还是旱季,水平台和水平沟整地后,水平台、台间坡面、水平沟、... 云南干热河谷高温少雨,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水分严重亏缺,人工植被“土壤干化”现象严重。通过在坡面采用不同的整地方式,对微地形进行塑造,强化降雨入渗,结果表明,不论是雨季还是旱季,水平台和水平沟整地后,水平台、台间坡面、水平沟、沟间坡面的土壤水分环境均比同一等高水平上自然坡面好,旱季水平台和水平沟与自然坡面的差距从分水岭到坡脚逐渐减小,雨季差距最大值出现在坡的中部,水平台整地后,西坡的含水率比北坡和南坡高,在一定的坡度范围内,坡度越缓,水平台整地改善土壤水分的效果越明显,偏粘性土壤水平台整地后,改善土壤水分环境的效果要比偏沙性的土壤好,水平台和水平沟整地后,增加了水分在土壤中蓄存的时间,对植物的吸收利用非常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河谷 整地 土壤水分
下载PDF
滇西高原不同地类坡面产流产沙规律研究 被引量:25
17
作者 陈奇伯 寸玉康 +2 位作者 刘芝芹 王克勤 王利民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1-73,共3页
根据径流小区观测,对滇西高原主要典型地类的坡面产流产沙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灌木林和天然次生林,有较好的调节径流和减少土壤流失的作用,二者的产流量分别比坡耕地减少64.0%和63.7%,产沙量分别减少82.1%和74.5%;荒草地的产流产... 根据径流小区观测,对滇西高原主要典型地类的坡面产流产沙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灌木林和天然次生林,有较好的调节径流和减少土壤流失的作用,二者的产流量分别比坡耕地减少64.0%和63.7%,产沙量分别减少82.1%和74.5%;荒草地的产流产沙量分别比坡耕地减少19.9%和46.6%。产流量与产沙量均与降雨量和最大10min时段降雨强度呈显著幂函数关系,产沙量与产流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西高原 土地类型 坡面径流 土壤侵蚀
下载PDF
云南干热河谷微地形改造对土壤水分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19
18
作者 李艳梅 王克勤 +1 位作者 刘芝芹 王建英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9-265,共7页
通过定位观测和对比试验,对云南干热河谷典型地段改造后微地形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水分的季节动态变化主要取决于降水量的大小及年内分配,通常分为土壤水分缓慢失墒期、土壤水分积累期、土壤水分缓慢消耗... 通过定位观测和对比试验,对云南干热河谷典型地段改造后微地形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水分的季节动态变化主要取决于降水量的大小及年内分配,通常分为土壤水分缓慢失墒期、土壤水分积累期、土壤水分缓慢消耗期和土壤水分稳定期等4个时期。雨季,水平沟、水平台的土壤水分季节动态变幅较自然坡面大。改造微地形等高水平上各层次的年平均含水率比自然坡面高,变异系数比自然坡面小,各微地形土壤含水量的变幅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均可分为土壤水分弱利用层、土壤水分利用层、补充调节层等3个作用层。雨季土壤水分的消退以表层最快,向下呈递减趋势。微地形改造后,雨后土壤水分的消退变缓,土壤水分在土壤中停留的时间增加,有利于植物的吸收利用。干热河谷地区微地形改造后明显改善了土壤水分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学 云南干热河谷 微地形改造 土壤水分 动态分析
下载PDF
金沙江干热河谷封禁管护坡面的产流产沙特征 被引量:14
19
作者 陈奇伯 王克勤 +2 位作者 刘芝芹 李金洪 田波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17-219,共3页
运用坡面径流泥沙小区定位观测方法,2003年雨季对金沙江元谋干热河谷水土流失封禁管护措施的坡面产流产沙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封禁管护措施有较好的调节径流和减少土壤流失的作用,其产流量比干扰荒草地减少39.04%,产沙量减少5... 运用坡面径流泥沙小区定位观测方法,2003年雨季对金沙江元谋干热河谷水土流失封禁管护措施的坡面产流产沙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封禁管护措施有较好的调节径流和减少土壤流失的作用,其产流量比干扰荒草地减少39.04%,产沙量减少50.26%;产流量与产沙量均与降雨量和最大10 min时段降雨强度呈显著幂函数关系,复相关系数分别在0.882和0.888以上;产沙量与产流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显著,相关系数在0.92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 干热河谷 封禁管护 径流 泥沙
下载PDF
云油茶的生长指标及其立地因子的相关性与主导性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吴云飞 郎南军 +2 位作者 李甜江 刘芝芹 赵琳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9-84,共6页
在云南省油茶主产区文山州广南县,以3年生云油茶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坡向、坡位、坡度、土壤容重和土壤有机质含量等5个立地条件对油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立地条件下云油茶各生长指标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云油茶... 在云南省油茶主产区文山州广南县,以3年生云油茶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坡向、坡位、坡度、土壤容重和土壤有机质含量等5个立地条件对油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立地条件下云油茶各生长指标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云油茶生长状况与立地条件关系密切;云油茶地径与树高和新梢长都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性关系,生长量作用的大小排序为地径>新梢长>树高>枝条数>冠幅;土壤容重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立地条件对云油茶生长影响作用的大小排序为土壤容重>坡位>土壤有机质含量>坡向>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油茶 立地因子 生长量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