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真实世界的研究——646例肿瘤患者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
1
作者 叶淑芳 刘苗兰 仇晓霞 《肿瘤药学》 CAS 2024年第1期72-79,共8页
目的探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在临床应用中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发生情况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2年6月接受PD-1和PD-L1治疗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646例,观察并记录治疗期间irAEs的发生情况,包括发生率、发生时间... 目的探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在临床应用中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发生情况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2年6月接受PD-1和PD-L1治疗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646例,观察并记录治疗期间irAEs的发生情况,包括发生率、发生时间、分级等。结果646例患者中,259例患者共发生370次irAEs,发生率为40.1%。1、2级不良反应266次(71.9%),3级以上不良反应104次(28.1%)。irAEs可累及全身各个器官系统,其中以皮肤毒性(15.6%)最常见。61例(23.6%)患者发生多系统irAEs。年龄≤65岁,联合用药,使用卡瑞利珠单抗、信迪利单抗、帕博利珠单抗的患者更易发生多系统irAEs。血液系统毒性、肝脏毒性、心血管毒性发生在早期,平均发生时间为治疗3个疗程内。年龄>65岁、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行ICIs治疗可获得同等临床效益,具有良好的安全性。irAEs发生情况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合并症、用药方案、肿瘤类型、ICIs种类、免疫药物类型无关(P>0.05),与用药疗程有关(P<0.05)。结论ICIs临床应用广泛,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有一定的安全性,但不良反应可累及全身各个器官系统,应做好各类irAEs的早期识别、诊断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相关不良事件 临床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