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7篇文章
< 1 2 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盆地复兴地区侏罗系纹层型页岩油气富集主控因素
1
作者 王道军 陈超 +3 位作者 刘珠江 杨殊凡 刘苗苗 谢佳彤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9-332,共14页
四川盆地复兴地区侏罗系发育多套富有机质页岩,多口井试获高产工业油气流。明确不同页岩岩相沉积储层特征及富集主控因素对勘探部署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岩心精细描述、实验分析及钻井勘探实践,开展了陆相地层细粒沉积岩岩相划分与对比、... 四川盆地复兴地区侏罗系发育多套富有机质页岩,多口井试获高产工业油气流。明确不同页岩岩相沉积储层特征及富集主控因素对勘探部署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岩心精细描述、实验分析及钻井勘探实践,开展了陆相地层细粒沉积岩岩相划分与对比、储层精细表征、油气藏类型及富集高产主控因素解剖,形成了以下几点认识:(1)复兴地区侏罗系发育自流井组东岳庙段一亚段、凉高山组二段下亚段两套半深湖相优质页岩,具有多层叠置、中等有机碳含量、纹层发育、源储一体及高气油比特征;两套目的层页岩岩性复杂,为此,建立了基于“颜色—有机碳含量—沉积结构—矿物成分”四元岩相划分方案,明确了灰黑色高碳粉砂纹层型黏土页岩为凉二段下亚段有利岩相,灰黑色高碳介屑纹层、粉砂介屑纹层型黏土页岩为东一亚段有利岩相,3种有利岩相在研究区横向分布稳定。(2)灰黑色高碳粉砂纹层、介屑纹层、粉砂介屑纹层型黏土页岩具有“多孔共生、大孔大喉、孔缝一体”的储集特征,储集物性好、渗透率高,利于页岩油气在孔—缝储集体系中高效储集流动。(3)东一亚段为凝析气藏,凉二段下亚段为挥发性油藏。(4)明确了陆相页岩油气富集主控因素:中高生烃潜力、强滞留率为纹层型页岩油气富集提供物质基础;良好的成烃—成岩—成储—成藏配置关系利于油气聚集成藏;微裂缝发育及合适的热演化程度利于烃类富集及流动;大型宽缓向斜及高压—超压条件利于烃类持续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层型页岩 岩相划分 储层特征 富集主控因素 侏罗系 复兴地区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可得然胶添加量对卤牛肉蒸煮得率及品质特性的影响
2
作者 李远征 马文慧 +7 位作者 袁方 赵海波 李明 陆瑞琪 刘苗苗 张欢 曹云刚 李侠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6期31-39,共9页
为解决卤牛肉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肉汁损失、口感下滑等劣变问题,研究不同添加量(0%、1.0%、2.0%、3.0%)的可得然胶对卤牛肉品质特性的影响。低场核磁(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分析表明,可得然胶使卤牛肉中不易流动... 为解决卤牛肉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肉汁损失、口感下滑等劣变问题,研究不同添加量(0%、1.0%、2.0%、3.0%)的可得然胶对卤牛肉品质特性的影响。低场核磁(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分析表明,可得然胶使卤牛肉中不易流动水含量显著提高(P<0.05),自由水含量降低,使得蒸煮得率显著提高(P<0.05),当添加量为3.0%时,蒸煮得率增加33.43%。质构分析显示,可得然胶明显降低卤牛肉的硬度、咀嚼性及剪切力,当添加量达到2.0%时,剪切力降低29.31%。可得然胶添加量从0%增加到2.0%时,卤牛肉切面逐渐顺滑、呈色均匀且具有诱人光泽,切面亮度值提高12.69%,总体可接受性评分最高。但当添加量继续增加至3.0%时,卤牛肉切面呈现出大片的类似胶状的成分,感官品质降低。此外,可得然胶添加可有效抑制冷藏过程中卤牛肉的脂肪氧化,且2.0%添加量时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得然胶 卤牛肉 蒸煮得率 质构特性 感官品质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诱导肠道菌群失调与缺血性脑卒中:机制与研究进展
3
作者 刘苗苗 岳红梅 +3 位作者 李雅亭 许金回 武兴东 朱浩斌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2-386,共5页
缺血性脑卒中作为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脑血管疾病,是导致我国中老年人残疾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识别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并进行有效预防至关重要。有研究表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是缺血性脑卒中发... 缺血性脑卒中作为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脑血管疾病,是导致我国中老年人残疾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识别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并进行有效预防至关重要。有研究表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具体机制尚未明确。随着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发展,研究发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可引起肠道菌群改变,而肠道菌群可能与缺血性脑卒中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就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诱导肠道菌群失调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阐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潜在病理机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肠道菌群 缺血性脑卒中 危险因素 短链脂肪酸 三甲胺⁃N⁃氧化物
下载PDF
信息化背景下装配式建筑“1+X”课程改革策略初探 被引量:1
4
作者 刘苗苗 柴雨晴 《办公自动化》 2023年第19期27-30,共4页
文章针对信息化背景下的装配式建筑教学课程改革,从装配式建筑教学现状与问题、“1+X”证书制度的适应性以及具体开展策略三个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在教学体系不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不足以及就业市场需求与高校教学内容匹配性不足的问题... 文章针对信息化背景下的装配式建筑教学课程改革,从装配式建筑教学现状与问题、“1+X”证书制度的适应性以及具体开展策略三个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在教学体系不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不足以及就业市场需求与高校教学内容匹配性不足的问题基础上,引入“1+X”证书制度作为一种有效解决方案,分析其意义和作用,并评估其与装配式建筑教学的匹配度。基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提出教学资源建设和共享、引入现代教学方法和工具、实践教学和产学合作等具体的课程改革策略。文章为装配式建筑教学课程改革提供初步的指导和思路,有助于提高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水平和满足行业发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X” 装配式教学 课程改革 信息化
下载PDF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深部脑刺激治疗帕金森病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刘苗苗 刘泉源 +2 位作者 任庆发 徐东昊 李祥林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0-205,共6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全球中老年常见的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以静止性震颤、肌肉强直、动作迟缓和姿势平衡障碍为显著特征,其患病率预计将在未来三十年内增加一倍。随着药物治疗的弊端逐渐显现,深部脑刺激(deep brain s...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全球中老年常见的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以静止性震颤、肌肉强直、动作迟缓和姿势平衡障碍为显著特征,其患病率预计将在未来三十年内增加一倍。随着药物治疗的弊端逐渐显现,深部脑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作为一种新型辅助疗法受到广泛关注。MRI可在活体状态下无创地提供脑组织的结构、功能和代谢等信息,对评估DBS治疗PD后的效果及指导治疗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因此,本文就结构MRI(structural MRI,sMRI)、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血氧水平依赖功能MRI(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functional MRI,BOLD-fMRI)、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SWI)、定量磁化率成像(quantitative susceptibility mapping,QSM)、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等多模态MRI技术在DBS治疗PD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旨在协助临床选择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法,正确评估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磁共振成像 深部脑刺激 脑结构 脑功能
下载PDF
蜂毒PLA2原核表达及溶血作用研究
6
作者 刘苗苗 王兆宇 +2 位作者 陈龙龙 吕建华 赵慧婷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3-70,共8页
[目的]蜂毒(Bee_Venom,BV)是天然的动物药,药理效应广泛,成分较为复杂。磷脂酶A2(phospholipase A2,PLA2)是蜂毒的重要活性成分和主要过敏原,可与蜂毒肽发挥协同作用,诱发溶血。本研究旨在通过原核系统表达并纯化出蜂毒磷脂酶A2(BvPLA2... [目的]蜂毒(Bee_Venom,BV)是天然的动物药,药理效应广泛,成分较为复杂。磷脂酶A2(phospholipase A2,PLA2)是蜂毒的重要活性成分和主要过敏原,可与蜂毒肽发挥协同作用,诱发溶血。本研究旨在通过原核系统表达并纯化出蜂毒磷脂酶A2(BvPLA2)蛋白,并通过溶血试验对比蜂毒(bee venom,BV)、蜂毒肽(melittin)以及BvP⁃LA2的溶血效果。[方法]将已构建好的pET28a-BvPLA2融合表达载体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菌株中并通过IPTG低温诱导蛋白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并纯化获得重组BvPLA2蛋白。采集小鼠眼球全血与生理盐水等体积混合配制成2%的红细胞混悬液,加入不同浓度的BvPLA2蛋白液、蜂毒液及蜂毒肽,通过酶标仪测定溶血率。[结果]经IPTG诱导后的表达产物在约15 kDa的分子量处呈现清晰的条带,与理论推算值一致。超声破碎后在上清及沉淀中均表达出特异性条带,且上清中的表达量与沉淀表达量基本一致。不同浓度的BvPLA2蛋白液均具有溶血效果,溶血率均超过5%,且低浓度BvPLA2溶血率较高。经对比得出,BvPLA2溶血率显著低于蜂毒和蜂毒肽(P<0.05)。[结论]通过原核表达系统成功诱导并纯化出可溶性目标蛋白BvPLA2,且BvPLA2具有一定的溶血效果,但溶血效果显著低于蜂毒和蜂毒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毒 磷脂酶A2 原核表达 溶血性
下载PDF
褪黑素在预防和治疗肺癌中的辅助作用
7
作者 刘苗苗 岳红梅 +3 位作者 许金回 李雅亭 武兴东 朱浩斌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3期457-462,共6页
肺癌是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目前肺癌的治疗方法不单局限于手术和放化疗,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还有靶向或免疫治疗。然而这些疗法的耐药性及耐受性仍是一个重要问题。因此,找到其... 肺癌是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目前肺癌的治疗方法不单局限于手术和放化疗,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还有靶向或免疫治疗。然而这些疗法的耐药性及耐受性仍是一个重要问题。因此,找到其他替代或辅助治疗方案是必需的。褪黑素是由耶鲁大学的Aaron Lerner及其同事于1958年发现的一种吲哚衍生物,是一种天然的神经递质。研究已证实褪黑素除有抗氧化、抗炎的作用外还可以抗肿瘤,是一种有前途的肿瘤治疗辅助剂。本文就褪黑素在预防和治疗肺癌中的辅助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 褪黑素 预防作用 抑癌机制 协同治疗
下载PDF
多因素引导的行人重识别数据增广方法研究
8
作者 刘志刚 张国辉 +1 位作者 高月 刘苗苗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5-242,共8页
为解决行人重识别研究领域中行人标注图像获取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因素引导的行人数据增广方法。首先,在生成器网络中设计了一种局部多尺度引导机制,通过特征融合抑制生成图像的局部伪影;其次,提出了长距离相关性引导机制,通过外注意... 为解决行人重识别研究领域中行人标注图像获取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因素引导的行人数据增广方法。首先,在生成器网络中设计了一种局部多尺度引导机制,通过特征融合抑制生成图像的局部伪影;其次,提出了长距离相关性引导机制,通过外注意力引导生成图像的长距离依赖,提高生成行人图像的整体视感质量;最后,提出一种抗博弈判别网络,通过嵌入到生成对抗网络,从而构建一种三网络稳定博弈架构模型,增加生成对抗网络训练的稳定性。通过VIPeR、Market-1501、DukeMTMC-reID这3种不同规模数据集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目前主流方法相比,mAP与Rank-1精度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在小规模数据集上的提升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重识别 生成对抗网络 数据增广 局部多尺度 注意力机制
下载PDF
桥本甲状腺炎病因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刘苗苗 谭丽艳 陈克研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6期175-178,共4页
桥本甲状腺炎(HT)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30~50岁女性多见,发病率逐年上升,随着病情进展,不仅会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还发现与心血管疾病、不良妊娠结局和恶性肿瘤等具有联系,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然而该病病... 桥本甲状腺炎(HT)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30~50岁女性多见,发病率逐年上升,随着病情进展,不仅会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还发现与心血管疾病、不良妊娠结局和恶性肿瘤等具有联系,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然而该病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其与遗传易感性、环境因素和表观遗传效应有关,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越来越多的因素被发现与HT的发病相关,本文就HT病因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旨在为HT的防治和早期的科学干预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甲状腺炎 遗传 环境 表观遗传
下载PDF
基于姿态引导特征增强的遮挡行人重识别
10
作者 刘志刚 王淼 刘苗苗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24年第4期89-94,共6页
为解决遮挡行人重识别在特征提取过程中的特征丢失、特征匹配过程中的噪声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姿态引导的特征增强模型。首先,在关键点信息的辅助下,设计一种对称区域特征修复模块,将被遮挡区域丢失的局部特征替换为未遮挡区域的局部特... 为解决遮挡行人重识别在特征提取过程中的特征丢失、特征匹配过程中的噪声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姿态引导的特征增强模型。首先,在关键点信息的辅助下,设计一种对称区域特征修复模块,将被遮挡区域丢失的局部特征替换为未遮挡区域的局部特征;其次,为挖掘局部特征的内在语义联系,设计一种相邻区域特征补偿模块,通过相邻区域特征修正局部特征表示;最后,通过引入广义均值池化对特征图的中心区域再次进行特征提取,提升行人特征向量的表达能力,以获得更加准确的全局特征。仿真实验表明,该模型在常见的全身数据集、半身数据集和遮挡数据集的Rank-1和mAP均优于绝大部分算法,其中在遮挡数据集Occluded-Duke、Occluded-REID上的Rank-1分别达到了56.7%和7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重识别 遮挡 特征修复 特征补偿 广义均值池化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探讨中医药治疗腺样体肥大的用药规律及核心中药作用机制
11
作者 刘苗苗 袁振华 +1 位作者 张蔷 王俊宏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4-10,共7页
目的:为中医药治疗腺样体肥大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等,收集2008-2022年以中医药治疗腺样体肥大的文献,筛选文献并提取中药方剂,对方剂的药物频次、四气五味、关联规则等进行分析,获取核心药对。通过中药系统... 目的:为中医药治疗腺样体肥大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等,收集2008-2022年以中医药治疗腺样体肥大的文献,筛选文献并提取中药方剂,对方剂的药物频次、四气五味、关联规则等进行分析,获取核心药对。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取核心药对的化学成分及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DisGeNET数据库获取疾病靶点,基于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中药核心药对-有效活性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图并进行拓扑分析。借助Venny平台获取疾病与药物交集靶点,运用STRING数据库、DAVID 6.8数据库进行机制分析。结果:筛选得到方剂100首,药物176味,其中使用频次≥15次共26味;关联度规则挖掘出“辛夷-苍耳子-夏枯草”置信度最高。对“辛夷-苍耳子-夏枯草”进行网络药理分析,活性成分主要为槲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豆甾醇和β-谷甾醇,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结果显示关键靶点有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蛋白激酶B1(AKT1)、重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胱天蛋白酶3(CASP3)等,基因本体论(GO)富集分析结果共计925条,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通路主要涉及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GE-RAGE)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结论:中医药治疗腺样体肥大主要的核心药对为“辛夷-苍耳子-夏枯草”,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治疗腺样体肥大,其机制可能是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等生物信号通路来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调控细胞增殖和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体肥大 数据挖掘 网络药理学 中医药
下载PDF
岩相组合特征及其对页岩含气性的影响——以涪陵地区凉高山组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苗苗 付小平 倪楷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共8页
陆相页岩非均质性强,为了查明涪陵地区凉高山组不同岩相组合对页岩含气性的影响,文中基于岩心照片、普通薄片、X衍射、有机质丰度等分析化验资料开展了岩相评价,通过扫描电镜、等温吸附、现场含气量测试等实验,分析了6种岩相组合的孔隙... 陆相页岩非均质性强,为了查明涪陵地区凉高山组不同岩相组合对页岩含气性的影响,文中基于岩心照片、普通薄片、X衍射、有机质丰度等分析化验资料开展了岩相评价,通过扫描电镜、等温吸附、现场含气量测试等实验,分析了6种岩相组合的孔隙结构和含气性。研究表明:凉高山组发育高碳纹层状页岩夹粉砂岩、中碳纹层状—层状页岩夹粉砂岩、中碳层状页岩夹粉砂岩、含碳块状泥岩夹粉砂岩、中低碳层状泥岩与粉砂岩互层、低碳层状粉砂岩夹泥岩6种岩相组合类型;不同岩相的孔隙度、孔径分布特征主要受层理缝、有机质丰度的影响,比表面积则受黏土矿物成分、有机质丰度及微裂缝的共同影响;明确了高碳纹层状页岩夹粉砂岩是研究区优势岩相组合,在研究区内广泛分布。研究成果可为页岩油气富集预测提供技术支撑,为涪陵地区凉高山组页岩油气下步勘探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相组合 含气性 页岩油气 凉高山组 涪陵地区
下载PDF
学科交叉的知识流动特征及影响探究——以经济学学科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姜华 刘苗苗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33,共8页
学科交叉活动对于新知识产生和科研质量提升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从知识流动的视角,利用引文分析法对经济学学科交叉丰富度、学科交叉差异度、学科交叉强度进行测量分析,进而从知识层面和组织层面探究学科交叉的影响。从知识层面来看,学... 学科交叉活动对于新知识产生和科研质量提升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从知识流动的视角,利用引文分析法对经济学学科交叉丰富度、学科交叉差异度、学科交叉强度进行测量分析,进而从知识层面和组织层面探究学科交叉的影响。从知识层面来看,学科交叉活动促进了学科发展过程中新知识的产生,且形成新知识构成的网络关系较为紧密。从组织层面来说,学科交叉丰富度与科研产出数量显著相关,学科交叉强度与科研论文质量显著相关。提出高校在深化学科交叉发展上要重视学科交叉中新知识的产生,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要强化学科交叉的力度,真正实现学科交叉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交叉 知识流动 新知识产生 科研数量 科研质量
下载PDF
北京某五星级酒店水消防设计难点分析探讨
14
作者 刘苗苗 蒋毅 王一焜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6-89,共4页
对北京某五星级酒店的水消防系统进行介绍,由于该建筑的独特造型,水消防系统的设计具有不同于其他项目的特点。重点对清水混凝土顶板上喷淋管道的安装,清水混凝土人字梁处的管道设计,钢木组合式屋架与喷淋安装的结合等进行分析探讨。该... 对北京某五星级酒店的水消防系统进行介绍,由于该建筑的独特造型,水消防系统的设计具有不同于其他项目的特点。重点对清水混凝土顶板上喷淋管道的安装,清水混凝土人字梁处的管道设计,钢木组合式屋架与喷淋安装的结合等进行分析探讨。该项目消防设计在满足国家规范的基础上,结合方案设计师对造型的要求,找出解决方案,为今后类似建筑的消防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防 喷水灭火系统 清水混凝土 木构架 五星级酒店
下载PDF
基于GMOP-PLUS耦合模型的京津冀土地利用变化多情景模拟及功能关系分析
15
作者 张波 潘佩佩 +3 位作者 王新云 温佳昱 任佳璇 刘苗苗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16,共9页
该文利用GMOP-PLUS耦合模型预测2030年京津冀地区多情景下的土地利用格局,探究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通过土地利用功能测度探究不同模拟情景下“三生”空间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自然因素在土地利用变化中起基础性作用,其中坡度... 该文利用GMOP-PLUS耦合模型预测2030年京津冀地区多情景下的土地利用格局,探究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通过土地利用功能测度探究不同模拟情景下“三生”空间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自然因素在土地利用变化中起基础性作用,其中坡度、DEM、温度和降水贡献度均超过6%;除未利用地外,人口因素贡献度均超过11%,是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主导因素;主要交通线对建设用地、耕地和草地的扩张具有重要影响,贡献度均超过4.5%。②预测结果总体呈耕地和草地减少、林地和建设用地增加的趋势,其中建设用地扩张能力最强,耕地较多被占用,但不同情景下土地利用类型增减幅度不同。③4种情景下京津冀土地生产功能与生活功能、生态功能存在权衡关系,生活功能与生态功能具有协同关系,但不同情景下权衡/协同关系有明显的县域差异。生态涵养情景下耦合协调度最高(0.9089),其次是经济发展情景和耕地保护情景,而惯性发展情景下耦合协调度最低。未来发展应充分考虑生态涵养情景,作为促进国土空间优化和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土地利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多情景模拟 GMOP模型 PLUS模型 京津冀
下载PDF
免疫性肠内营养支持对食管癌放疗患者的效果观察
16
作者 王霞 贺丽亚 +2 位作者 刘苗苗 范静 蒋彩霞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23期3577-3580,共4页
目的探究免疫性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改善食管癌放疗患者治疗效果的意义。方法收集2019年2月至2020年10月就诊于河北省人民医院且经病理科诊断为鳞状细胞癌的食管鳞癌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免疫性肠内营养联合放疗)和对照组(单纯放... 目的探究免疫性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改善食管癌放疗患者治疗效果的意义。方法收集2019年2月至2020年10月就诊于河北省人民医院且经病理科诊断为鳞状细胞癌的食管鳞癌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免疫性肠内营养联合放疗)和对照组(单纯放疗),每组50例。通过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毒性反应、免疫因子的表达、营养指标的水平及生活质量,进而评估免疫性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食管癌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毒性反应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体内CD_(3)^(+)、CD_(4)^(+)的比例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明显升高(P<0.05),而试验组CD_(4)^(+)/CD_(8)^(+)的比例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营养指标的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但治疗前2组患者营养指标的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治疗前2组患者生活质量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免疫性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有效降低食管癌放疗患者毒性反应,改善体内免疫因子的表达水平,提高免疫力及生活质量,最终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对食管癌放疗患者具有一定的治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肠内营养支持治疗 食管鳞癌 放疗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中侏罗统页岩储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17
作者 刘苗苗 付小平 谢佳彤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05-913,共9页
四川盆地中侏罗统是陆相页岩油气主力勘探层系,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文中利用扫描电镜、N2吸附等分析测试手段,对元坝、复兴地区凉高山组页岩储层特征和孔隙结构进行了精细研究。研究表明:1)凉高山组页岩储层平均孔隙度介于3.21%~4.04%... 四川盆地中侏罗统是陆相页岩油气主力勘探层系,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文中利用扫描电镜、N2吸附等分析测试手段,对元坝、复兴地区凉高山组页岩储层特征和孔隙结构进行了精细研究。研究表明:1)凉高山组页岩储层平均孔隙度介于3.21%~4.04%,渗透率介于0.0362×10^(-3)~0.0385×10^(-3)μm^(2),为低孔特低渗储层;2)研究区陆相页岩孔隙类型以黏土矿物孔、粒间孔等无机孔为主,其次为有机孔、微裂缝;孔径以介孔为主,其次为宏孔;3)研究区纹层状黏土质页岩相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孔隙形态以近似墨水瓶形、近似平行板状狭缝形为主,有利于页岩油气流动;4)岩相、有机质类型、成岩作用、构造作用等因素影响了研究区页岩储层的储集能力,岩相控制了孔隙度及孔隙类型,有机质类型控制了有机孔发育程度,成岩作用中有机质排烃、酸溶蚀增孔、黏土矿物转化扩径为储集空间改善提供了关键条件,构造作用造成区域上的孔隙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特征 影响因素 中侏罗统 元坝地区 复兴地区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对OSAHS病理生理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许金回 岳红梅 +3 位作者 李雅亭 刘苗苗 武兴东 朱浩斌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120,共7页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种自我再生、快速增殖的多能干细胞,主要依赖其衍生的促血管生成、炎症调节和营养因子发挥有益作用。这些因子能减弱有害的炎症反应,减少血管损伤,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种自我再生、快速增殖的多能干细胞,主要依赖其衍生的促血管生成、炎症调节和营养因子发挥有益作用。这些因子能减弱有害的炎症反应,减少血管损伤,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一种慢性疾病,其标志是睡眠过程中口咽塌陷,导致短暂的气流减少,胸内压力大幅波动,以及间歇性缺氧和高碳酸血症。OSAHS存在细胞因子介导的炎症级联反应、氧化应激和缺血,从炎症和损伤组织中招募MSCs,通过MSCs衍生的抗炎和促进血管生成因子的活性,在OSAHS损伤组织中降低缺氧、抑制炎症、促进再生、防治纤维化。本文将从OSAHS角度阐述炎症、氧化应激、纤维化和缺血的发病机制,着重介绍目前关于MSCs依赖调节OSAHS相关病理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间充质干细胞 作用机制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作用
19
作者 许金回 岳红梅 +3 位作者 刘苗苗 李雅亭 武兴东 朱浩斌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3-159,共7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中性粒细胞浸润所致炎症为特征的呼吸道疾病,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三大死亡原因。发生COPD后,中性粒细胞持续聚集可促进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中性粒细胞浸润所致炎症为特征的呼吸道疾病,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三大死亡原因。发生COPD后,中性粒细胞持续聚集可促进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过度形成,在局部捕获与清除病原体、快速控制感染、免疫调节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介绍COPD发生与NETs形成机制以及NETs在COPD中的作用研究进展,并梳理基于NETs进行COPD治疗的相关药物靶点,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 靶向治疗 作用机制
下载PDF
药物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武兴东 岳红梅 +3 位作者 朱浩斌 刘苗苗 李雅亭 许金回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5-229,共15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作为一种重要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未经治疗的OSA可导致多种不良的健康后果,包括各种心脑血管疾病、代谢紊乱以及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疾病。气道正压通气(PAP)、减肥、口腔矫...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作为一种重要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未经治疗的OSA可导致多种不良的健康后果,包括各种心脑血管疾病、代谢紊乱以及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疾病。气道正压通气(PAP)、减肥、口腔矫正器、上气道手术、体位疗法等传统的OSA疗法主要针对OSA的解剖学因素。然而,OSA的发病机制是异质性的,非解剖学因素对大多数患者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尽管目前尚无疗效确切的药物用于治疗OSA,但是随着人们对OSA病理生理机制的认识更加深刻,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致力于药物治疗OSA及其合并症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本文将对近几年药物治疗OSA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以为将来药物治疗OSA的相关研究提供文献支持及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病理生理机制 药物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