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直性脊柱炎发病与二十四节气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吴智龙 殷继超 +4 位作者 胡兴律 刘英纯 刘诗若 李霖 赵宇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1期75-79,共5页
目的:分析陕西地区近19年强直性脊柱炎发病与二十四节气间的相关性,从时间医学角度为因时制宜理论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西安市第五医院2002年2月4日至2020年2月3日收治的12645例强直性脊柱炎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 目的:分析陕西地区近19年强直性脊柱炎发病与二十四节气间的相关性,从时间医学角度为因时制宜理论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西安市第五医院2002年2月4日至2020年2月3日收治的12645例强直性脊柱炎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应用圆形统计分析确定其发病高峰节气及相对高峰期。结果:2002-2020年陕西地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在发病节气上具有集中趋势(Z=47.73,P<0.05),大暑(8月5日)是发病的高峰节气,相对高峰期为春分到大雪(3月21日至12月20日)。结论:强直性脊柱炎虽不是季节性流行病,但是其发病与气候、环境及二十四节气的变化有一定的影响,陕西地区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节气具有一定的集中趋势,大暑前后是发病高峰期,提示应注意该节气期间疾病的预防和早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圆形统计分析 二十四节气 气候 因时制宜 发病季节
下载PDF
压裂后井温测试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高萍 刘英纯 《油气井测试》 2006年第6期25-27,共3页
油井压裂后的井温测试是判断施工措施效果的重要手段,在实际工作中,对压裂后的井温测试时间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只是按相关标准要求在压裂结束后的24 h内完成。但有一部分井24 h内完成并不合适,测到的井温测试曲线不能反映措施的效果。... 油井压裂后的井温测试是判断施工措施效果的重要手段,在实际工作中,对压裂后的井温测试时间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只是按相关标准要求在压裂结束后的24 h内完成。但有一部分井24 h内完成并不合适,测到的井温测试曲线不能反映措施的效果。本文利用JS-2型压裂排液求产监测一体化管柱监测的压裂-扩散-放喷-排液全过程的压力和温度变化资料,研究了压裂后井温测试影响因素,为确定合理的压后井温测试时间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 井温测试 影响因素 时间
下载PDF
纤维肌痛综合征从肝论治浅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刘英纯 裴慧 胡心愿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74-575,共2页
本文从中医角度对纤维肌痛综合征的病因病机进行了分析,发掘出肝因致病机理,并划分出肝郁横逆,脾失健运型;肝郁化火,痰热内扰型;久郁伤阴,肝肾阴虚型;肝郁气滞,血运失畅型四个临床类型。同时,经过临床实践总结出从治肝角度治疗纤维肌痛... 本文从中医角度对纤维肌痛综合征的病因病机进行了分析,发掘出肝因致病机理,并划分出肝郁横逆,脾失健运型;肝郁化火,痰热内扰型;久郁伤阴,肝肾阴虚型;肝郁气滞,血运失畅型四个临床类型。同时,经过临床实践总结出从治肝角度治疗纤维肌痛综合症的用药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肌痛 中医病机 辨证论治 纤维肌痛综合征
下载PDF
试论痹病后期的治疗 被引量:1
4
作者 刘英纯 张俊莉 胡心愿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67-569,共3页
目的:讨论痹病后期的治疗。方法:通过对临床中500例中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辨证分型,对命题展开论述。结论:中医认为以健脾益气的方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并酌情加减,在临床上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关键词 痹证/中医药疗法 中医病机 药物/分析
下载PDF
清肺祛瘀汤配合西药治疗急性放射性肺炎41例 被引量:5
5
作者 刘瑜 张蕊 +1 位作者 刘英纯 郭宏珺 《陕西中医》 2009年第9期1168-1169,共2页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益气养阴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急性放射性肺炎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清肺祛瘀汤(黄芩、蒲公英、鱼腥草、炙紫菀、杏仁、川贝、山药等)配合西药治疗急性放射性肺炎41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6%,对照组...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益气养阴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急性放射性肺炎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清肺祛瘀汤(黄芩、蒲公英、鱼腥草、炙紫菀、杏仁、川贝、山药等)配合西药治疗急性放射性肺炎41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6%,对照组总有效率75.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养阴,活血祛瘀,止咳平喘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中西医结合疗法 放射性 养阴清热剂/治疗应用 活血祛瘀剂/治疗应用 止咳平喘剂/治疗应用 @清肺祛瘀汤
下载PDF
脊里药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08例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俊莉 刘英纯 商风楼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2-63,共2页
目的 :观察脊里药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对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 ,上肢病变取督脉大椎、下肢病变取督脉腰阳关等穴位 ,采用脊里药针(丹参、当归、祖师麻、地塞米松等 )治疗。结果 :共治疗 1 0 8例 ,总有效率 95 %。... 目的 :观察脊里药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对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 ,上肢病变取督脉大椎、下肢病变取督脉腰阳关等穴位 ,采用脊里药针(丹参、当归、祖师麻、地塞米松等 )治疗。结果 :共治疗 1 0 8例 ,总有效率 95 %。提示 :本法有消炎止痛 ,通经活络的功效 ,见效快 ,副作用小 ,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里药针治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 针灸疗法 大椎 腰阳关 命门
下载PDF
浅淡股骨头坏死的中医三期论治 被引量:15
7
作者 胡心愿 全健 刘英纯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14-315,共2页
目的:探讨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辨证施治。方法:归纳总结出骨头坏死的中医三期论治:一期为气滞血瘀,二期为肝肾亏损,三期为气血双虚。结论:“三期”辨证从整体出发,处方用药,灵活加减,可获满意疗效。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中医药疗法 辨证施治 中医三期论治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王蔼平 张俊莉 +9 位作者 刘茜 陈爱林 徐鹏刚 刘英纯 王颖 任宝娣 白琳 樊亚红 董军胜 赵君 《陕西中医》 2012年第6期697-699,共3页
目的:观察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髋关节病变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15例有髋关节破坏性病变的AS患者(A组)及85例有髋痛而X线正常的AS患者(B组)和226例无髋关节破坏性病变的AS患者(C组)的临床资料分别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和B组发病年龄早... 目的:观察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髋关节病变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15例有髋关节破坏性病变的AS患者(A组)及85例有髋痛而X线正常的AS患者(B组)和226例无髋关节破坏性病变的AS患者(C组)的临床资料分别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和B组发病年龄早于C租,以幼年发病多见[(16.9±6.5)、(21.1±6.9)与(27.3±9.6);A组和B组病程短[(7.9±6.7)年、(8.2±6.2)与(15.2±4.6)年];发病至出现髋痛的间隔时间在A组短于B组[(1.8±3.2)年(3.4±4.8)年];A组首发髋关节病变较多(46.9%、29.4%);以及外周关节炎及全身症状重(31.3%、15.3%、1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骶髂关节病变等级在A组明显重于B组和C组(P<0.01);A组患者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IgG、IgM)水平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发病年龄早、病程短、病情进展快,以外周关节起病伴全身症状重易发生髋关节破坏;早期或发病即有髋关节受累及较强的炎症和免疫反应易发生髋关节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炎 强直性 骨关节炎 @相关因素分析
下载PDF
化瘀消痹胶囊配合西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148例 被引量:5
9
作者 王蔼平 陈爱林 +9 位作者 张俊莉 王素芝 白琳 徐鹏刚 刘英纯 任宝娣 王颖 董军胜 樊亚红 赵君 《陕西中医》 2011年第10期1352-1353,1369,共3页
目的:观察祛风湿、化痰祛瘀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化瘀消痹胶囊(青风藤、秦艽、片姜黄、五灵脂、川芎、地龙、蜈蚣、白芍、萆等)配合西药治疗本病148例,并设对照组单用西药柳氮磺胺吡啶。结果:两组治... 目的:观察祛风湿、化痰祛瘀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化瘀消痹胶囊(青风藤、秦艽、片姜黄、五灵脂、川芎、地龙、蜈蚣、白芍、萆等)配合西药治疗本病148例,并设对照组单用西药柳氮磺胺吡啶。结果:两组治疗12周与治疗前比较,腰骶痛明显减轻(P<0.05),腰背晨僵时间显著缩短(P<0.05),外周关节肿痛消失(P<0.05),BA SDA I和BA SF I明显降低(P<0.05),ESR和CRP亦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第12周外周关节肿痛数、腰背晨僵时间、BA SDA I、ESR和CR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祛风湿,化痰祛瘀的功效;可缓解症状,改善外周关节肿痛、BA SDA I和BA SF I指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炎 强直性/中西医结合疗法 祛风胜湿剂/治疗应用 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应用 @化瘀消痹胶囊
下载PDF
痹证1号配合西药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爱林 王蔼平 +10 位作者 张俊莉 徐玲 王素芝 白琳 徐鹏刚 刘英纯 任宝娣 王颖 董军胜 樊亚红 赵君 《陕西中医》 2011年第8期986-988,共3页
目的:观察祛风除湿、活血通络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采用痹证1号(秦艽、防已、苍术、地龙、鸡血藤等)配合西药治疗本病132例,并设对照组,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2%,... 目的:观察祛风除湿、活血通络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采用痹证1号(秦艽、防已、苍术、地龙、鸡血藤等)配合西药治疗本病132例,并设对照组,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1%,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的功效,可缓解症状,改善炎症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药疗法 祛风湿剂/治疗应用 @痹证1号
下载PDF
硬膜外腔注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商凤楼 张俊莉 +1 位作者 张膺 刘英纯 《现代康复》 CSCD 2001年第5期79-79,共1页
目的 观察硬膜外注药对强直性脊柱炎 (AS)髋关节病变的疗效。方法 以细针硬膜外腔注入丹参为主的复合注射液治疗 AS合并髋关节病变的 67例病人,总结了其临床疗效。结果 有 87.6%的病人收到显著疗效, 43.6%的病人尚可见影像学的改善... 目的 观察硬膜外注药对强直性脊柱炎 (AS)髋关节病变的疗效。方法 以细针硬膜外腔注入丹参为主的复合注射液治疗 AS合并髋关节病变的 67例病人,总结了其临床疗效。结果 有 87.6%的病人收到显著疗效, 43.6%的病人尚可见影像学的改善。结论 本法对 AS髋关节病变有修复和降低致残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硬膜外腔注药 髋关节疼痛 功能障碍
下载PDF
脊里针研究概况与展望
12
作者 商凤楼 张俊莉 +1 位作者 徐玲 刘英纯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54-55,共2页
脊里针是我们对脊里电针和脊里药针的统称,分别是以毫针和空心毫针刺入硬膜外腔进行电针或注入药物的治疗方法。本文拟介绍笔者20余年来临床研究概况,并对今后研究做一展望。1 脊里针是在继承针灸学的基础上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新发展脊... 脊里针是我们对脊里电针和脊里药针的统称,分别是以毫针和空心毫针刺入硬膜外腔进行电针或注入药物的治疗方法。本文拟介绍笔者20余年来临床研究概况,并对今后研究做一展望。1 脊里针是在继承针灸学的基础上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新发展脊里一词出于《难经》,即"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概况 硬膜外腔 电针 展望 相结合 督脉 针灸学 脊髓 毫针 并发症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TNF-α、IL-17、IL-33的表达及与疾病活动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医林 王健 +5 位作者 刘英纯 吉健华 赵花妮 周子涵 张倩 朱琳惠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35期6934-6937,共4页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33(IL-33)的表达及与疾病活动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5月到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AS患者74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33(IL-33)的表达及与疾病活动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5月到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AS患者74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AS病情活动评分量表(BASDAI)将研究组患者分为A组(BASDAI>4分,32例)和B组(BASDAI得分≦4分,42例),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外周血中TNF-α、IL-17、IL-33水平,比较A组和B组外周血中TNF-α、IL-17、IL-33、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TNF-α、IL-17、IL-33水平与BASDAI得分及CRP、ESR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外周血中TNF-α、IL-17、IL-3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外周血中TNF-α、IL-17、IL-33、CRP、ESR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患者TNF-α、IL-17、IL-33水平与BASDAI得分及CRP、ESR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TNF-α、IL-17、IL-33在AS患者外周血中呈现高表达,并且与患者BASDAI得分及CRP、ESR水平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7 白细胞介素-33 疾病活动程度
原文传递
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对血清CRP、IL-8及TNF-α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医林 王健 +5 位作者 刘英纯 吉健华 赵花妮 周子涵 张倩 朱琳惠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36期7146-7150,共5页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RA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RA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来氟米特治疗,治疗4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并对比两组患者血清CRP、IL-8及TNF-α水平变化。结果:治疗4个月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23%(51/53),高于对照组的79.25%(42/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晨僵时间、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等主要临床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个月后,两组晨僵时间较治疗前缩短,压痛及肿胀关节数减少,且观察组晨僵时间短于对照组,压痛及肿胀关节数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CRP、IL-8及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个月后,两组血清CRP、IL-8及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21%(7/53),与对照组的11.32%(6/5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RA的疗效理想,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降低血清CRP、IL-8及TNF-α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关节炎 甲氨蝶呤 来氟米特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8 肿瘤坏死因子-α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25(OH)D与T淋巴细胞亚群及IFN-α关系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王医林 刘英纯 +4 位作者 王健 赵花妮 吉健华 张倩 周子涵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1199-1201,1210,共4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25(OH)D与T淋巴细胞亚群及α-干扰素(IFN-α)的关系。方法选取自2015年4月至2017年3月西安市第五医院风湿科收治的87例SLE患者作为SLE组,另外选择同期于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6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25(OH)D与T淋巴细胞亚群及α-干扰素(IFN-α)的关系。方法选取自2015年4月至2017年3月西安市第五医院风湿科收治的87例SLE患者作为SLE组,另外选择同期于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6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组。比较两组血清中25(OH)D、α干扰素(IFN-α)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同时比较不同病情和维生素D水平的SLE患者血清中25(OH)D、IFN-α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情况。另外,分析SLE患者外周血中25(OH)D水平与及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及IFN-α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组比较,SLE组患者血清中25(OH)D、CD3^+、CD4^+及CD4^+/CD8^+水平明显降低,而血清中IFN-α、CD8^+、Th17和Treg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跃期SLE患者血清中25(OH)D、CD3^+、CD4^+及CD4^+/CD8^+水平明显低于缓解期患者,而血清中IFN-α、CD8^+、Th17和Treg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患者外周血中维生素D水平下降,CD3^+、CD4^+及CD4^+/CD8^+明显降低,而IFN-α、CD8^+、Th17和Treg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患者血清中25(OH)D水平与CD3^+、CD4^+及CD4^+/CD8^+呈正相关(P<0.05),而与IFN-α、CD8^+、Th17和Treg呈负相关(P<0.05)。结论SLE患者外周血中25(OH)D水平与T淋巴细胞亚群及IFN-α密切相关,其可能是通过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及IFN-α治疗S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25(OH)D T淋巴细胞 Α-干扰素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94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蔼平 白琳 +3 位作者 张俊莉 陈爱林 刘英纯 任宝娣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2-53,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痹症1号与西药联合治疗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94例采用尼美舒利分散片、柳氮磺吡啶片、甲氨喋呤片治疗;治疗组9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痹症1号治疗。2组均治疗3月为1疗程,...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痹症1号与西药联合治疗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94例采用尼美舒利分散片、柳氮磺吡啶片、甲氨喋呤片治疗;治疗组9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痹症1号治疗。2组均治疗3月为1疗程,1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2组治疗前后的腰背痛指数、晨僵时间、外周关节肿痛数、胸廓活动度、枕壁试验、Schober试验、强脊疾病活动指数(BASDAI)、强脊功能指数(BASFI)、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外周关节肿痛数、BASDAI、BASFI、ERS、CRP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制剂痹症1号与西药联合治疗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痹症1号方 柳氮磺吡啶 甲氨喋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