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9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录共激活因子在肺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1
作者 田佳 王敏 刘英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8期28-31,共4页
目的 研究转录共激活因子(TAZ)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癌组织中表达情况及其与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NSCLC患者118例,收集临床病例资料,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 目的 研究转录共激活因子(TAZ)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癌组织中表达情况及其与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NSCLC患者118例,收集临床病例资料,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TAZ表达情况并进行评分;对患者进行随访,利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回归分析TAZ表达与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118例肺癌患者中,癌组织中TAZ阳性表达70例,癌旁组织阳性表达41例,癌组织TAZ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TAZ阳性表达患者总生存率低于TAZ阴性表达患者(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AZ表达阳性、肿瘤直径≥3 cm、淋巴结转移、TNMⅢ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TAZ在肺癌组织中高表达,与肿瘤直径、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是影响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TAZ阳性表达可能是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新型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共激活因子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CA125、SCC、SOX2-Ab联合检测对早期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研究
2
作者 田佳 李震 +1 位作者 陈云浩 刘英超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6期12-14,50,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及干细胞核心转录因子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2自身抗体(Sox2 autoantibodies,SOX2-Ab)联合检测对早期肺癌诊断的临床... 目的探讨血清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及干细胞核心转录因子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2自身抗体(Sox2 autoantibodies,SOX2-Ab)联合检测对早期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在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健康查体者、肺部良性结节者、肺癌患者各50例,分别为查体组、良性结节组和肺癌组。应用化学发光分析仪及其相应配套试剂测定三组受试者血清CA125、SCC水平,选用适用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三组受试者SOX2-Ab蛋白含量,并计算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结果肺癌组患者血清CA125、SCC、SOX2-Ab的水平分别为38.50(22.75,51.25)U/ml、3.08(1.40,3.60)ng/ml、13.45(10.80,15.43)ng/ml,均高于查体组、良性结节组;CA125、SCC、SOX2-Ab联合检测对早期肺癌的检测敏感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1%、61%、86%,除特异性外均优于CA125、SCC、SOX2-Ab单独检测。结论CA125、SCC、SOX2-Ab联合检测对早期肺癌诊断敏感度较高,可作为早期肺癌筛查的检测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糖类抗原125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 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2自身抗体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农业装备智能化技术”课程创新教学模式探索与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英超 谭荣英 陈科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80-84,共5页
农业装备智能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农业生产。以“农业装备智能化技术”课程为例,分析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以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为核心,以职业或岗位需求为导向,探索现代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的创新教学模式。通过教... 农业装备智能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农业生产。以“农业装备智能化技术”课程为例,分析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以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为核心,以职业或岗位需求为导向,探索现代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的创新教学模式。通过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实施及实施效果,验证了该教学模式的有效性,为其他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模式 三有课堂 工学结合 任务驱动
下载PDF
380例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非典型病原体IgM抗体结果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童春堂 刘英超 +1 位作者 杨福堂 陈杭薇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11期1886-1889,1894,共5页
目的 了解380例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八种呼吸道非典型病原体的感染情况。方法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对2018年3月1日至2022年3月1日就诊于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科的38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行八种呼吸道非典型病原体IgM抗体的定性... 目的 了解380例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八种呼吸道非典型病原体的感染情况。方法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对2018年3月1日至2022年3月1日就诊于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科的38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行八种呼吸道非典型病原体IgM抗体的定性检测,对结果分析。结果 八种呼吸道非典型病原体IgM抗体阳性率为73.95%,MP(18.16%)最多见,2种以上混合阳性率21.58%,最常见的混合感染为MP+LP;春秋季IgM抗体总检出率与冬季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0、5.86,P<0.05),其中春季、夏季CP IgM抗体检出率高于冬季,夏季PIVs IgM抗体检出率高于冬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2、8.43、5.48,P<0.05);14~18、19~45年龄组MP IgM抗体检出率高于46~65、66~99年龄组,66~99年龄组INFB IgM抗体检出率低于其他三个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2、25.21、5.78、20.63、17.67,P<0.05);女性IgM抗体检测总阳性率及MP IgM抗体阳性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5、13.67,P<0.001)。结论 非典型病原体是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以MP、LP为主,混合感染是其特点,部分病原体感染的发生与季节、年龄、性别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呼吸道感染 非典型病原体 IGM抗体
下载PDF
施氮量对蚕豆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5
作者 王立浩 李城佰 +4 位作者 万山平 刘英超 张小卓 黄敏 戴利利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8-213,共6页
通过盆栽试验,设置3个施氮水平,以不施氮肥为CK,在不同生长时期,测定蚕豆干物质累积、根长,计算养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与花期和结荚期相比,收获期蚕豆干物质分别增加180%~480%。花期和结荚期,与T_(1)相比,T_(2)和T_(3)施肥量蚕豆根长... 通过盆栽试验,设置3个施氮水平,以不施氮肥为CK,在不同生长时期,测定蚕豆干物质累积、根长,计算养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与花期和结荚期相比,收获期蚕豆干物质分别增加180%~480%。花期和结荚期,与T_(1)相比,T_(2)和T_(3)施肥量蚕豆根长增加了30.64%、24.19%;21.32%、27.88%,T_(2)和T_(3)之间差异不显著。收获期,与CK相比3个施氮水平下,蚕豆养分阶段累积量分别增加33.01%~74.85%,T_(1)和T_(2)之间差异不显著。与幼苗期相比,3个氮水平下,蚕豆收获期养分吸收效率分别减少48.61%~63.54%。同一生育期内,与CK相比T_(3)氮肥利用效率分别增加4.76%~20.74%,CK与T_(1)、T_(2)之间差异不显著。随施氮量增加,蚕豆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利用效率增加,蚕豆收获指数相差不明显。总之,施氮量影响蚕豆生长和养分利用,但并不影响收获指数,过量施氮对蚕豆养分吸收利用也无明显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 氮肥 干质量 根系 养分
下载PDF
云南华昌山Pb-Zn矿床热液流体演化:方解石REE及C-O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2
6
作者 唐波浪 刘英超 +2 位作者 岳龙龙 马旺 庄亮亮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78-1191,共14页
云南华昌山Pb-Zn矿床是发育在典型褶皱逆冲带内的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床,矿体多沿断裂及断裂两侧分布。本次工作通过对华昌山矿区内关键平硐的编录,识别出4套不同属性的断裂,其中3套对应发育了三种不同期次的热液流体:无矿流体、... 云南华昌山Pb-Zn矿床是发育在典型褶皱逆冲带内的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床,矿体多沿断裂及断裂两侧分布。本次工作通过对华昌山矿区内关键平硐的编录,识别出4套不同属性的断裂,其中3套对应发育了三种不同期次的热液流体:无矿流体、含铜银流体、含铅锌流体。三期流体均发育热液矿物方解石,通过对三期方解石的原位稀土元素分析发现,这三期流体均是与岩浆作用无关的热液流体,且三期热液流体存在不同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曲线图、不同的lg(Y/Ho)-lg(La/Ho)分布特征和不同的Yb/Ca(原子比)-Yb/La(原子比)分布特征,说明三期热液流体的来源属性不同或者同源但受不同作用的改造。三期方解石的碳、氧同位素值表明热液流体中的碳来自盆地海相碳酸盐岩的溶解作用,方解石的氧同位素特征表明三期流体均为盆地卤水,且铅锌成矿期的流体中混入大气降水。分析华昌山矿床的构造断裂活动和热液流体特征,本文认为区域逆冲断裂之后的张性断裂是控制华昌山铅锌矿床的控矿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昌山铅锌矿床 热液方解石 原位稀土元素 C-O同位素 控矿断裂
下载PDF
和田县火烧云和萨岔口铅锌矿区矿石特征对比研究
7
作者 闫佐 王小龙 +11 位作者 王明 刘传厚 万建领 杜勇 余元军 夏明毅 范廷宾 杨习俊 冯亮 刘英超 宋玉财 吴志旖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23年第1期35-41,共7页
通过分析矿石矿物成分、金属矿物特征、矿石结构、构造及碳氧、硫、铅同位素对新疆和田县火烧云铅锌矿和萨岔口铅锌矿矿石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火烧云矿石总体以白铅矿菱锌矿矿石为主,萨岔口铅锌矿主要以菱锌矿为主。两者碳氧同位素比值接... 通过分析矿石矿物成分、金属矿物特征、矿石结构、构造及碳氧、硫、铅同位素对新疆和田县火烧云铅锌矿和萨岔口铅锌矿矿石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火烧云矿石总体以白铅矿菱锌矿矿石为主,萨岔口铅锌矿主要以菱锌矿为主。两者碳氧同位素比值接近,指明为海相形成环境。火烧云具有比萨岔口铅锌矿更低的硫同位素比值,说明两者岩浆热液来源具有差别;铅同位素比值分析表明,火烧云比萨岔口具更深的构造形成环境,并伴随造山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锌矿 方铅矿 矿石特征 碳氧同位素 铅同位素
下载PDF
增值性评价在临床教学基地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8
作者 蒋晴雨 邬元曦 +5 位作者 刘英超 李洪涛 钱莉 丁玮玮 韩子午 周晶晶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3年第5期37-39,共3页
目的:证明“田纳西增值评价方法”在临床教学基地质量管理中的价值。方法:以浙江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15级、2016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田纳西增值评价法对学生三、四年级的学业绩点及学生对临床教学基地各方面满意度进行分析,并将... 目的:证明“田纳西增值评价方法”在临床教学基地质量管理中的价值。方法:以浙江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15级、2016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田纳西增值评价法对学生三、四年级的学业绩点及学生对临床教学基地各方面满意度进行分析,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016级学生的评价指标明显优于2015级学生,两组学生的评价指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田纳西增值评价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客观评价临床教学基地教学质量的增长程度,能够科学地评估相关教育改革措施与教学质量提升的相关性,值得进一步探索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纳西增值评价法 教学改革 教学质量 床边教学
下载PDF
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床:认识与进展 被引量:61
9
作者 刘英超 侯增谦 +5 位作者 杨竹森 田世洪 宋玉财 杨志明 王召林 李政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53-264,共12页
MVT铅锌矿床作为一种重要的沉积型铅锌矿床类型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主要体现在6个方面:①MVT铅锌矿床研究范围逐渐扩大,在全世界发现了诸多相关矿床,多归为其亚类;②提出该类矿床主要分布在造山带的前陆盆地... MVT铅锌矿床作为一种重要的沉积型铅锌矿床类型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主要体现在6个方面:①MVT铅锌矿床研究范围逐渐扩大,在全世界发现了诸多相关矿床,多归为其亚类;②提出该类矿床主要分布在造山带的前陆盆地、逆冲推覆带等构造挤压环境,少数产于陆内伸展环境,改变了MVT矿床与板块构造无关的观点;③放射性同位素测年和古地磁测年技术广泛应用,获得了大量成矿年龄数据,表明MVT矿床主要形成在显生宙石炭纪—早三叠纪和白垩纪—第三纪两个时期,与地球演化史上全球尺度的板块会聚时间密切相关;④流体包裹体研究揭示了成矿流体温度主要为90~150℃,盐度w(NaCleq)为10%~30%,成矿流体具有盆地卤水特征,卤水源自近地表蒸发海水或围岩蒸发盐,同位素资料反映Pb来自地壳岩石,S来自地壳岩石或沉积物中残留的硫酸盐。成矿流体驱动机制包括构造挤压和重力驱动两种;⑤古地磁和生物化学标志物判定,单期热液活动可能持续几千到几万年,而整个矿床形成可能持续几个到十几个百万年;⑥矿质沉淀机制主要有3种:流体混合、硫酸盐还原和还原硫机制,不同成矿环境可能受不同机制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 构造背景 测年 矿化持续时间 成矿流体 矿质淀积机制 综述
下载PDF
青海玉树东莫扎抓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碳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34
10
作者 刘英超 杨竹森 +12 位作者 侯增谦 田世洪 王召林 宋玉财 薛万文 鲁海峰 王富春 张玉宝 朱田 俞长捷 苏嫒娜 李真真 于玉帅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70-784,共15页
东莫扎抓铅锌矿床位于青藏高原羌塘地体东北缘,是"三江"北段铅锌铜银多金属成矿带中的典型代表,对该矿床地质特征和成因类型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区域铅锌铜银多金属成矿规律,对区域找矿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详细的矿区地质考... 东莫扎抓铅锌矿床位于青藏高原羌塘地体东北缘,是"三江"北段铅锌铜银多金属成矿带中的典型代表,对该矿床地质特征和成因类型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区域铅锌铜银多金属成矿规律,对区域找矿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详细的矿区地质考察、系统的矿石光薄片显微镜下鉴定和矿石中方解石的碳、氢、氧同位素分析测试,概述了东莫扎抓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矿流体的碳、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东莫扎抓铅锌矿床矿体呈似层状展布,产状严格受到矿区逆冲断层的控制,赋矿围岩为上三叠统结扎群波里拉组灰岩和下-中二叠统开心岭群尕迪考组灰岩,发育强白云石化和弱硅化,矿物组合简单,主要为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白云石+方解石+重晶石,矿石结构以皮壳状、草莓状等胶状结构和他形粒状结构为主,矿石构造为浸染状、角砾状、团块状和脉状。矿石中方解石的δ13CV-PDB值、δ18OV-SMOW值和δDV-SMOW值分别为-1.8‰~+3.3‰、+6.1‰~+24.6‰和-137‰~-53‰,计算得到成矿流体的δ18O流体值为-0.5‰~+13.8‰。研究结果表明,东莫扎抓铅锌矿床的成矿流体主要来自盆地封存热卤水和大气降水,金属物质可能由区域流体在长距离迁移过程中通过与碳酸盐岩地层相互作用,以及淋滤含矿地层底部的火山岩而得来,成矿过程中伴随着碳酸盐岩的溶解作用,可能存在有机质的参与。据此,笔者将东莫扎抓矿床归为发育在碰撞造山带中受逆冲推覆断裂构造控制的类MVT铅锌矿床,并初步建立了东莫扎抓铅锌矿床的构造控矿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类MVT铅锌矿床 地质特征 碳氢氧同位素 构造控矿模型 逆冲推覆构造 东莫扎抓Pb—Zn 矿床
下载PDF
一个与岩浆作用有关的独立铅锌成矿系统的建立——以西藏纳如松多铅锌矿床为例 被引量:25
11
作者 刘英超 纪现华 +6 位作者 侯增谦 田世洪 李振清 赵晓燕 周金胜 马旺 杨竹森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39-556,共18页
通过对西藏纳如松多铅锌矿床4套矿化型式的系统梳理,根据地质事实和相关同位素证据,初步建立了一个独立的和岩浆作用相关的热液铅锌成矿系统模式。纳如松多铅锌矿化和石英正长斑岩密切相关,目前已发现了产在斑岩外围的古新世典中组凝灰... 通过对西藏纳如松多铅锌矿床4套矿化型式的系统梳理,根据地质事实和相关同位素证据,初步建立了一个独立的和岩浆作用相关的热液铅锌成矿系统模式。纳如松多铅锌矿化和石英正长斑岩密切相关,目前已发现了产在斑岩外围的古新世典中组凝灰岩地层中的隐爆角砾岩型矿化、产在斑岩与二叠纪下拉组灰岩接触带上的矽卡岩型矿化、产在斑岩外围典中组凝灰岩与二叠纪昂杰组砂板岩岩性分界面上的矿层型矿化以及产在凝灰岩或砂板岩内部先存裂隙中的脉型矿化等4种铅锌矿化型式。它们均以绿帘石绿泥石化、硅化绢云母化和碳酸盐化为主要围岩蚀变类型,矿石矿物为方铅矿+闪锌矿,主要脉石矿物为黄铁矿+黄铜矿+石英+绢云母+方解石,蚀变和矿物组合特征指示它们发育在同一矿化系统中,但成矿热液温度逐渐降低。隐爆角砾岩型和矽卡岩型矿化成矿流体δDV-SMOW值分布范围较大(-177‰^-118‰和-164‰^-139‰),δ18OV-SMOW值分布范围较小(-2.76‰~3.29‰和-5.46‰^-4.58‰),反映其主要来自发生了去气作用的岩浆水,并混合了少量大气降水。4种矿化型式的S同位素值按照隐爆角砾岩型(4.15‰)、矽卡岩型(7.92‰)、矿层型(8.49‰)和脉型(8.80‰)的顺序逐渐增大,反映其主要来自发生了H2S去气作用的残余岩浆相。矿区成矿斑岩与冷水坑斑岩型铅锌矿床的成矿斑岩极为相似,推测矿区深部也有斑岩型铅锌矿化的可能。一个独立的和岩浆作用相关的铅锌成矿系统模式由此建立,它包括了发育在挤压环境中所有和岩浆作用相关的铅锌矿化类型,可简述如下:新特提斯洋壳俯冲回转,地幔楔及上覆地壳部分熔融,纳如松多独具特色的斑岩岩浆形成;岩浆上升侵位,H2O及H2S去气,流体初溶,岩浆内部和顶部分别汇集了富氧化性质S和金属物质及富还原性质S和金属物质的残余岩浆流体;岩浆进一步侵位,温度降低,矿物结晶,SO2水解,斑岩型铅锌矿化形成;岩浆侵位到凝灰岩地层中,凝灰岩高压致爆,硫化物沉淀,隐爆角砾岩型铅锌矿化形成;富成矿物质残余岩浆水向外运移,伴随H2S进一步去气,矽卡岩型、矿层型、脉型铅锌矿化在不同岩性地层和构造位置中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爆角砾岩型铅锌矿化 矽卡岩型铅锌矿化 矿层型铅锌矿化 脉型铅锌矿化 与岩浆作用相关的铅锌成矿系统 纳如松多铅锌矿床 西藏
下载PDF
青海玉树东莫扎抓铅锌矿床围岩蚀变和黄铁矿-闪锌矿矿物学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23
12
作者 刘英超 杨竹森 +8 位作者 侯增谦 田世洪 宋玉财 张洪瑞 于玉帅 薛万文 王富春 张玉宝 康继祖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90-506,共17页
青海玉树地区的东莫扎抓铅锌矿床是"三江"沉积岩容矿贱金属成矿带中的重要矿床之一。矿区过去研究鉴定出多种蚀变类型和矿物种类,但不同蚀变在矿区的空间分布特征、不同矿物中元素含量特点、矿物相互之间的时间和空间关系均... 青海玉树地区的东莫扎抓铅锌矿床是"三江"沉积岩容矿贱金属成矿带中的重要矿床之一。矿区过去研究鉴定出多种蚀变类型和矿物种类,但不同蚀变在矿区的空间分布特征、不同矿物中元素含量特点、矿物相互之间的时间和空间关系均不清楚,从而导致所指示的找矿意义也不明确。为此,作者进行了系统岩矿石光薄片的显微镜下鉴定、矿区主要硫化物——黄铁矿和闪锌矿的电子探针成分分析、典型矿石中重要金属元素含量的ICP-MS测定等工作,以期为上述问题的认识提供详实的基础资料。研究发现,与矿化有关的蚀变主要有白云石化、黄铁矿化、硅化和重晶石化4种类型,其中白云石化贯穿于成矿的前4个阶段,分布基本遍及矿区;黄铁矿化和硅化在S3和S4两个硫化物沉淀阶段发育,前者和铅锌矿化紧密伴生,后者主要发生在矿区主逆冲断裂以南;重晶石化在S2和S4两个阶段出现,但仅在矿区主逆冲断裂以南的多条断裂附近局限性发育。ICP-MS分析发现典型矿石中存在含量较高的Cd。电子探针成分分析发现:在S3阶段,黄铁矿中S、Fe含量和S/Fe原子比普遍高于理论值,有一定量的As、Cu存在,Co/Ni比值一般大于1;闪锌矿中S含量和S/Zn原子比较理论值偏高,Zn含量较理论值稍低,有一定量的Cd、Fe存在;黄铁矿S/Fe和闪锌矿S/Zn原子比在流体活跃部位明显高于理论值;球形黄铁矿、草莓状和皮壳状闪锌矿从边部到核心某些元素含量存在规律性变化。在S4阶段,闪锌矿较S3阶段颜色浅,Zn含量低,S/Fe原子比高。综合岩相学特征和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指出:在S3阶段,S源相对金属离子充足,黄铁矿沉淀之初热液环境稳定,随着闪锌矿的沉淀,含矿流体的温度、S离子活度和pH值降低,但Cd/Zn比增高,此阶段矿区存在两处流体活动中心;S4阶段流体较S3阶段温度低,硫逸度高。综合以上讨论,提出了在矿区和区域上寻找同类铅锌矿化的具体建议,并在矿区指出了4处具有找矿前景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莫扎抓 类MVTPb-Zn矿床 蚀变 黄铁矿 闪锌矿 矿物学特征 铅锌找矿
下载PDF
青海玉树东莫扎抓铅锌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刘英超 侯增谦 +5 位作者 杨竹森 田世洪 宋玉财 薛万文 王富春 张玉宝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805-1819,共15页
东莫扎抓铅锌矿床位于青藏高原金沙江缝合带和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夹持的羌塘地体东北缘,是目前"三江"北段铅锌铜银多金属矿带中铅锌资源储量最大的矿床,代表着大陆碰撞造山带中一种新的铅锌矿床类型。对该矿床地质特征和成因... 东莫扎抓铅锌矿床位于青藏高原金沙江缝合带和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夹持的羌塘地体东北缘,是目前"三江"北段铅锌铜银多金属矿带中铅锌资源储量最大的矿床,代表着大陆碰撞造山带中一种新的铅锌矿床类型。对该矿床地质特征和成因类型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区域铅锌铜银多金属成矿规律,对区域找矿具有重要意义,而以流体包裹体研究为载体的成矿流体性质研究则对确定矿床的成因类型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在矿区地质调查和矿床地质研究基础上,系统开展了东莫扎抓铅锌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包裹体岩相学观察发现,东莫扎抓铅锌矿床各阶段流体包裹体类型简单,仅为以液相为主的气液两相液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工作表明各期流体并非连续演化的产物,成矿前白云石化阶段、重晶石阶段流体温压条件相似,具中低温度(140~160℃)、低盐度(0.0%~2.0%NaCleqv.)特征,多金属硫化物阶段流体为主要成矿流体,具低温度(120~140℃)、高盐度(26.0%~28.0%NaCleqv.)特征,成矿后方解石化阶段流体具中高温(220~240℃)、低盐度(6.0%~8.0%NaCleqv.)特征。单个流体包裹体激光拉曼探针分析和群体包裹体成分分析表明各期流体成分相似,气相主要为H2O、CO2、N2,并含少量CO、CH4、C2H2、C2H4、C2H6等还原性气体及少量O2,液相为Ca2+-Mg2+-Na+-Cl-SO42-F-体系。对以上数据分析发现流体主要为长距离迁移的盆地卤水来源,并有封存在碳酸盐岩地层中的蒸发浓缩海水和大气降水的参与,流体演化过程中,矿区环境发生弱还原性-氧化性-弱还原性的变化。早期中低温低盐度流体白云石化围岩地层,使岩石致密度变小,孔隙度增大,为金属矿物的最初沉淀创造了空间;中期低温高盐度盆地卤水在盆地中经过长距离迁移,淋滤了地层中大量Ca2+、Mg2+、Pb2+、Zn2+等阳离子,成为富含金属离子的外来流体;矿区碳酸盐岩地层中封存的蒸发浓缩海水中的硫酸盐被细菌还原,在矿区圈闭构造中汇聚成富含还原硫的本地流体;二者在矿区发生混合是东莫扎抓铅锌矿床硫化物沉淀的主要机制。35Ma年前后东莫扎抓铅锌矿床形成时,玉树地区由于逆冲推覆和走滑断层活动活跃,区域地壳不稳定,逆冲推覆构造的发生使矿区深度发生间歇性变化,走滑断层活化早期逆冲断层,为流体从拆离滑脱带中进入矿区提供构造通道。东莫扎抓Pb-Zn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流体特征与世界上MVTPb-Zn矿床具很大相似性,归纳其成因类型为碰撞造山逆冲推覆带中类MVTPb-Zn矿床。这种类型的矿床在中国青藏高原大陆碰撞造山带陆续得到发现,代表了大陆碰撞造山带中一种新的矿床类型,成为青藏高原寻找Pb-Zn矿床的一个新的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MVT铅锌矿床 东莫扎抓Pb-Zn矿床 逆冲推覆构造 流体包裹体 青海
下载PDF
西藏昌都地区拉拢拉类MVT铅锌矿床矿化特征与成因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刘英超 侯增谦 +3 位作者 于玉帅 田世洪 李玉龙 杨竹森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07-1426,共20页
昌都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东北部,是西南三江Pb-Zn-Cu-Ag成矿带重要组成部分,区内碳酸盐岩容矿铅锌矿床大量产出,成矿明显受到新生代区域逆冲推覆构造系统控制。拉拢拉铅锌矿床位于昌都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碳酸盐岩容矿铅锌矿集区西... 昌都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东北部,是西南三江Pb-Zn-Cu-Ag成矿带重要组成部分,区内碳酸盐岩容矿铅锌矿床大量产出,成矿明显受到新生代区域逆冲推覆构造系统控制。拉拢拉铅锌矿床位于昌都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碳酸盐岩容矿铅锌矿集区西南部,是区内铅锌矿床的典型代表。为了填补三江带昌都地区碳酸盐岩容矿铅锌矿床的研究空白,笔者在对拉拢拉矿区详细地质填图基础上,深入剖析了铅锌矿化成因,建立了铅锌成矿模型。矿区铅锌矿体产于逆冲断层上盘,主要呈透镜体状沿上三叠统甲丕拉组泥页岩和波里拉组灰岩岩性分界面展布,角砾状和网脉状为主要矿石构造,方铅矿、闪锌矿和菱锌矿为主要矿石矿物,矿体控矿要素和产状代表了三江带碳酸盐岩容矿铅锌矿床的一种全新矿床式,命名为拉拢拉式。矿区主要成矿过程划分为硫化物期(I)和硫化物-碳酸盐期(II),两期之间以一期构造活动相隔。I期发育富液相LV流体包裹体和富CO2和CH4的LV流体包裹体两种类型,显微测温显示出低温(130~140℃)、高盐(23%~24%NaCleqv)、中高密度(1.10~1.12g·cm-3)和中低温(170~180℃)、高盐(23%~24%NaCleqv)、中低密度(1.06~1.08g·cm-3)两种特征。两期矿化流体均为Ca2+-Mg2+-Na+-K+-SO42--Cl--F--NO3-卤水体系,其离子含量相近,H-O同位素组成相似(δDV-SMOW为-137‰~-110‰,δ18OV-SMOW为-2.92‰~13.42‰),形成方解石的C-O同位素分布规律一致(δ13CV-PDB为0.9‰~7.2‰,δ18OV-SMOW为9.1‰~26.5‰),揭示矿区至少存在两种流体来源,分别为中低温度、高盐度盆地卤水和由大气降水、地层封存蒸发浓缩海水及区域变质水混合而成的区域流体。两期矿化中矿物S同位素组成相近,硫化物δ34S为负值(-24.7‰~-11.5‰),重晶石δ34S为正值(11.3‰~22.9‰),第三纪石膏δ34S值(2‰~4.7‰)介于二者之间,反映还原硫主要来自生物还原第三纪盆地下渗的盆地卤水和灰岩地层封存的蒸发浓缩海水中的硫酸盐,富含金属物质的外来流体与富含还原硫的本地流体的混合是金属物质在矿区卸载的主要方式。两期方铅矿Pb同位素组成一致,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比值分别为18.8646~18.8835,15.6619~15.6677和38.9404~38.9796,推测成矿物质来自造山带内从变质基底到盖层灰岩(甚至碎屑岩)的多套地层。综合对比拉拢拉矿床与三江带内碳酸盐岩容矿铅锌矿床,提出拉拢拉矿床与区域铅锌矿床成因类型一致,为受逆冲推覆构造控制的类MVT铅锌矿床,其代表的拉拢拉式矿床成矿模型可简述如下:逆冲推覆构造在碳酸盐岩地层中形成构造圈闭,第三纪盆地卤水下渗汇聚及伴随的硫酸盐生物还原作用形成富含H2S的本地流体储库;区域挤压变形释放的区域流体沿逆冲推覆主滑脱带运移,交换基底及盖层中的成矿物质,形成富含Pb-Zn-卤素络合物的外来流体;逆冲断层断后伸展导致区域流体沿相关开放空间上升至灰岩与泥页岩分界面这一上下封闭的有利空间与本地流体混合,铅锌硫化物及铅锌碳酸盐沉淀,金属物质卸载,形成以透镜状为主的矿体沿岩性分界面展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MVT铅锌矿床 拉拢拉式Pb-Zn矿床 成矿特征 矿床成因 昌都 西藏
下载PDF
伊朗扎格罗斯碰撞造山带马拉耶尔-伊斯法罕碳酸盐岩容矿铅锌成矿带——矿床基本特征与成因类型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英超 宋玉财 +3 位作者 侯增谦 杨竹森 张洪瑞 马旺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73-1594,共22页
伊朗马拉耶尔-伊斯法罕碳酸盐岩容矿铅锌成矿带,地处扎格罗斯碰撞造山带内陆的萨南达杰-锡尔詹中生代岩浆变质带构造转换区,带内发育丰富的碳酸盐岩容矿铅锌矿床,是伊朗境内重要的铅锌产出基地。综合分析表明,该带内的铅锌矿床形成于新... 伊朗马拉耶尔-伊斯法罕碳酸盐岩容矿铅锌成矿带,地处扎格罗斯碰撞造山带内陆的萨南达杰-锡尔詹中生代岩浆变质带构造转换区,带内发育丰富的碳酸盐岩容矿铅锌矿床,是伊朗境内重要的铅锌产出基地。综合分析表明,该带内的铅锌矿床形成于新生代古近纪早期,发育在阿拉伯板块-欧亚大陆板块碰撞造山阶段,其形成和区域上逆冲-走滑断层、走滑拉分盆地等压扭性构造密切相关。成矿带各矿区矿体多发育在区域逆冲断层上下盘,赋存于下白垩统碳酸盐岩内,受与逆断层相关的次级断层、岩性分界面等要素控制,总体以层控形式产出。矿种组合以Zn-Pb为主,少量矿区出现Cu。硫化物主体为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出现少量黄铜矿和黝铜矿,非硫化物以石英、白云石、方解石、重晶石为主。矿化以脉体充填或热液矿物交代充填为主要形式,脉状、浸染状、块状为主要矿石构造,强硅化和白云石化为主要蚀变特征。热液矿物仅发育两相盐水包裹体,成矿流体温度介于90~257℃,盐度介于0%~24%NaCl eq.,总体反映了中低温高盐度盆地卤水来源和另一种具中低温中低盐度特征的流体来源。不同矿区硫同位素组合差异较大,其中IranKuh矿区硫化物硫同位素为负值,介于-10‰^-3‰,重晶石硫同位素为正值,介于14‰~19‰,Emarat矿区硫化物硫同位素为正值,介于2‰~15‰,总体反映了生物还原或有机质热还原赋矿碳酸盐岩地层封存水中溶解的早白垩世海相硫酸盐为主要还原硫来源。方铅矿铅同位素组成在带内各矿区差别不大(206Pb/204Pb介于18.389~18.471,207Pb/204Pb介于15.628~15.659,208Pb/204Pb介于38.470~38.650),推测成矿金属物质来自区域整套的上地壳地层。该矿带碳酸盐岩容矿铅锌矿床为一套与岩浆作用无关的后生铅锌矿床,以世界上的矿床类型划分可在大范畴上归入MVT铅锌矿床,但是,这些矿床形成于大陆碰撞造山带内部,受控于区域压扭性构造,矿物组合中富石英的存在,这些特点并不能被已建立的MVT铅锌成矿模式所涵盖,彰显出了其独特的成矿特征,故暂视为一套类MVT铅锌矿床。这些矿床的成矿过程和其东邻的"三江"成矿带铅锌成矿发育相似,可初步归纳为:斜向碰撞、压扭性构造发育、盆地卤水下渗—流体汇聚,圈闭、有机质、细菌准备—硫酸盐被还原、还原硫形成,应力松弛—流体排泄,流体混合—金属沉淀,区域富岩浆岩地层准备、成矿流体温度快速下降—富硅矿物组合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容矿铅锌矿床 类MVT铅锌矿床 马拉耶尔-伊斯法罕成矿带 扎格罗斯碰撞造山带 伊朗
下载PDF
西藏昌都赵发勇溶洞控矿MVT铅锌矿床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英超 杨竹森 +3 位作者 于玉帅 马旺 岳龙龙 唐波浪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53-870,共18页
赵发勇铅锌矿床位于三江成矿带中段昌都地区,铅锌矿化发育在新生代区域逆冲推覆构造中,以逆冲断层相关的古溶洞构造为主要控矿构造,代表了逆冲褶皱系MVT铅锌矿床中一种新的成矿模式——溶洞控矿成矿模式。因此,笔者在对赵发勇矿区详细... 赵发勇铅锌矿床位于三江成矿带中段昌都地区,铅锌矿化发育在新生代区域逆冲推覆构造中,以逆冲断层相关的古溶洞构造为主要控矿构造,代表了逆冲褶皱系MVT铅锌矿床中一种新的成矿模式——溶洞控矿成矿模式。因此,笔者在对赵发勇矿区详细地质填图基础上,对其成矿流体特征、成矿期方解石和硫化物的同位素组成进行了系统研究,以期对逆冲褶皱系MVT铅锌矿床中这一新成矿模式的成因机制进行探讨。赵发勇铅锌矿床矿体呈漏斗状-筒状发育在逆(冲)断层上、下盘的下二叠统和上三叠统灰岩古溶洞中,以角砾状、块状和皮壳状为主要矿石构造,以方铅矿、闪锌矿为主要矿石矿物,经历了硫化物期(I)和硫化物-碳酸盐期(II)两期成矿过程。I期成矿流体总体具低温度(130~140℃)、高盐度(23%~24%NaCl eq.)特征,部分呈现中高温度(约高达400℃)、中低盐度(约低达8%NaCl eq.)特征;δDV-SMOW值介于–147‰~–94‰,δ18O流体值介于1.25‰~13.62‰;同成矿期方解石δ13CV-PDB值为–2.4‰~5.1‰,δ18OV-SMOW值为15.1‰~27.4‰。两期硫化物δ34S均为负值(–15.1‰~–1.6‰),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组成分别为18.703 0~18.966 2、15.638 9~15.687 2、38.554 8~38.924 0。研究表明,I期铅锌矿化由①封存在地层中的蒸发浓缩的海水或/和区域古近纪—新近纪盆地下渗的盆地卤水形成的低温度、高盐度的本地流体和②由区域或矿区地层释放的蒸发浓缩海水和变质基底释放的变质水混合而成的中低温、中高盐度的区域流体两种流体组成;两期矿化的成矿金属来自造山带中从基底变质岩到盖层灰岩或/和碎屑岩等在内的多套地层,还原硫来自古近纪—新近纪盆地卤水中的硫酸盐±灰岩地层封存水中的硫酸盐的细菌还原作用;富还原硫的本地流体和富金属物质的区域流体的混合是铅锌硫化物沉淀的主要机制。结合对三江带区域溶洞控矿MVT铅锌矿床研究认识,笔者初步建立了逆冲褶皱系溶洞控矿MVT铅锌矿床成矿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VT铅锌矿床 溶洞控矿 赵发勇Pb-Zn矿床 成矿特征 矿床成因 逆冲褶皱带 三江成矿带 西藏
下载PDF
三江中段青海玉树吉龙沉积岩容矿脉状铜矿成矿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英超 杨竹森 +5 位作者 田世洪 宋玉财 李玉龙 卢世银 赵志逸 侯增谦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852-3870,共19页
吉龙铜矿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三江造山带中段青海玉树地区,其矿化特征和三江南段兰坪盆地内沉积岩容矿脉状铜矿特征相似,对该矿床矿化特征和矿床成因的详细研究有助于理解区域沉积岩容矿脉状铜矿成矿规律,对区域找矿具有重要意义。详... 吉龙铜矿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三江造山带中段青海玉树地区,其矿化特征和三江南段兰坪盆地内沉积岩容矿脉状铜矿特征相似,对该矿床矿化特征和矿床成因的详细研究有助于理解区域沉积岩容矿脉状铜矿成矿规律,对区域找矿具有重要意义。详细的野外地质考察及室内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吉龙矿床铜矿化以石英-碳酸盐-硫化物脉的形式发育在石炭系杂多群上段灰岩与碎屑岩的岩性分界面上,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铜矿+斑铜矿+黝铜矿+辉铜矿,脉石矿物以石英+方解石为主。方解石Sm-Nd同位素等时线年代学研究表明,吉龙铜矿形成于34Ma,在大地构造背景下和区域逆冲推覆构造活动间歇期的走滑断裂活动以及相伴随的钾质岩浆活动同期。主成矿阶段成矿流体仅发育富液相LV流体包裹体,流体表现出中温度(230~250℃)、低盐度(3%~6%NaCleqv)性质;δD V-SMOW值分馏较大(-154‰^-80‰),δ18O V-SMOW值分馏较小(7.72‰~10.30‰),反映了开放体系发生去气作用后的残余岩浆热液来源。硫化物沉淀阶段成矿热液S同位素组成一致(3.4‰~11.6‰),较岩浆来源硫分馏大,推测成矿还原硫主要来自赋矿灰岩地层封存硫酸盐的有机质热还原作用;铅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比值分别为18.668~18.707、15.657~15.792和38.645~38.873)同区域新生代钾质岩浆岩一致,推测成矿金属物质可能来自区域钾质岩浆作用。吉龙铜矿成矿模式可简要归纳为:走滑断裂→钾质岩浆活动,岩浆去气→富金属热液形成,热液运移→与富硫酸盐地层相遇,硫酸盐有机质热还原→还原硫产生,还原硫与金属物质结合→硫化物沉淀。综合对比吉龙铜矿与三江南段兰坪盆地内沉积岩容矿脉状铜矿发现,二者在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流体性质及来源、成矿物质来源上都具有极大相似性,推测吉龙铜矿为三江南段沉积岩容矿脉状铜矿在区域上向中北段的延伸,三江带上有望发现一条上千千米的沉积岩容矿脉状铜矿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岩容矿脉状铜矿 吉龙铜矿 成矿特征 矿床成因 玉树 三江造山带 青藏高原
下载PDF
血清SA、CRP、D-二聚体及Fib水平在诊断肺癌转移中的应用价值
18
作者 张文钦 周宪伟 +2 位作者 刘英超 曹志强 任更朴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23年第4期38-41,共4页
目的:研究血清唾液酸、C-反应蛋白、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在诊断肺癌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59例肺癌患者为观察组,其中130例转移,29例无转移,另选取154例健康查体者为对... 目的:研究血清唾液酸、C-反应蛋白、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在诊断肺癌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59例肺癌患者为观察组,其中130例转移,29例无转移,另选取154例健康查体者为对照组,测定选定人群血清唾液酸、C-反应蛋白、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含量,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者血清唾液酸、C-反应蛋白、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组中,转移患者与无转移患者比较,血清唾液酸、C-反应蛋白、D-二聚体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蛋白原变化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唾液酸、C-反应蛋白、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在肺癌患者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血清唾液酸、C-反应蛋白、D-二聚体对判断肺癌患者是否发生转移具有重要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唾液酸 C-反应蛋白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肺癌转移
下载PDF
ACE/ACE2在AGT-REN双转基因高血压小鼠肾组织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英超 王银环 +5 位作者 耿菲 王建军 王建辉 张伟 杨秀红 秦川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5-40,共6页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原(AGT)-肾素(REN)双转基因高血压小鼠肾脏组织病理改变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的表达变化,探讨ACE和ACE2在高血压肾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实验分为4组,随机选择10月龄野生型、AGT转基因、RE...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原(AGT)-肾素(REN)双转基因高血压小鼠肾脏组织病理改变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的表达变化,探讨ACE和ACE2在高血压肾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实验分为4组,随机选择10月龄野生型、AGT转基因、REN转基因以及AGT-REN双转基因雄性C57小鼠各6只。每组动物颈动脉插管检测平均动脉压(MAP),1 h后处死小鼠;左侧肾脏置于10%中性甲醛固定,常规HE染色方法观察肾脏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观察肾脏ACE及ACE2的表达变化;右侧肾脏取出后放入蛋白裂解液中,提取蛋白,进行Western blotting实验,观察肾组织中ACE和ACE2蛋白表达。结果:与野生型小鼠相比,AGT转基因小鼠MAP无明显变化(P>0.05),REN转基因小鼠MAP降低约15 mmHg(P<0.05);AGT-REN双转基因小鼠MAP明显升高约30 mmHg(P<0.05)。与野生型小鼠相比,AGT转基因和REN转基因小鼠肾组织未见明显病理改变,AGT-REN双转基因小鼠肾组织可见肾小动脉内膜及管壁显著增厚、管腔狭窄、纤维素样坏死、玻璃样变等典型恶性高血压肾损伤病理改变。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野生型小鼠相比,AGT转基因和REN转基因小鼠肾组织ACE和ACE2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AGT-REN双转基因鼠肾组织ACE表达明显增高(P<0.05),而ACE2表达明显降低(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野生型小鼠相比,AGT转基因鼠肾组织ACE和ACE2表达无明显变化;REN转基因鼠肾组织ACE表达无明显变化,ACE2表达稍降低(P<0.05);双转基因鼠肾组织ACE蛋白表达明显增强,ACE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ACE/ACE2表达显著失衡。结论:AGT-REN双转基因可致小鼠恶性高血压,导致肾脏严重损伤;ACE/ACE2的表达失衡与血压改变密切相关,降低ACE或提高ACE2的表达可能对防治高血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小鼠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下载PDF
玉米马铃薯间作作物的土壤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刘英超 汤利 郑毅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71-877,共7页
玉米//马铃薯是我国西南地区常用生产模式,其水分利用效率研究对提高水资源合理利用、提高抗旱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盆栽试验,采用滴灌浇水法,动态监测了玉米马铃薯间作条件下作物不同生育期表观耗水量变化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差... 玉米//马铃薯是我国西南地区常用生产模式,其水分利用效率研究对提高水资源合理利用、提高抗旱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盆栽试验,采用滴灌浇水法,动态监测了玉米马铃薯间作条件下作物不同生育期表观耗水量变化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玉米与马铃薯间作有明显的产量优势,土地当量比(LER)为1.36。与单作相比较,间作玉米表观耗水量低于单作,间作马铃薯表观耗水量高于单作;玉米//马铃薯体系之间,间作玉米在苗期、拔节期和抽穗期的表观耗水量比间作马铃薯分别低3.86%、14.89%、0.33%,在乳熟期和成熟期比间作马铃薯分别高14.80%和7.26%。本试验中,全生育期间作玉米水分利用率高于单作,间作体系水分捕获量高于单作,苗期和成熟期间作相对单作对水分利用更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马铃薯 间作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