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初步探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模型小鼠MRL/lpr肠道菌群的影响
1
作者 张永玉 龚娅 +3 位作者 刘荣碧 陈虎林 李湖帆 陈昌明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基于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初步探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金双歧)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模型小鼠MRL/lpr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12只6~8周龄雌性SPF级MRL/lpr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金双歧高、中、低剂量组,每组3只,以3只雌性... 目的:基于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初步探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金双歧)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模型小鼠MRL/lpr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12只6~8周龄雌性SPF级MRL/lpr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金双歧高、中、低剂量组,每组3只,以3只雌性6~8周龄SPF级BALB/C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适应性喂养3 d后,金双歧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以金双歧溶液234μg、78μg、26μg灌胃,模型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每日灌胃等量生理盐水。灌胃1周后,从12只MRL/lpr小鼠和3只BALB/C小鼠的粪便中提取DNA,对核糖体RNA V3-V4区进行扩增,进行高通量测序得到原始数据,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数据进行质控过滤,对样品Alpha/Beta多样性进行分析以及后续差异分析。结果:Chao1、ACE、Shannon、Simpson指数的Alpha多样性分析显示,5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灌胃后,金双歧高、中、低剂量组Neisseria、Pseudomonas、Haemophilus的相对丰度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金双歧中剂量组Actinobacteriota的相对丰度高于模型对照组、金双歧高剂量组、金双歧低剂量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金双歧高、中、低剂量组及模型对照组unidentified-Blautia的相对丰度降低(P<0.05)。结论:金双歧高、中、低剂量灌胃后,使Neisseria、Pseudomonas、Haemophilus、Lachnospira等有害菌的丰度下调。金双歧低剂量灌胃后,有益菌Fusobacteriota上调,说明金双歧能影响系统性红斑狼疮模型小鼠MRL/lpr的肠道菌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 金双歧 肠道菌群 MRL/LPR小鼠
下载PDF
改良PICC置管术联合亲情护理在血液肿瘤患儿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郑美琼 程春燕 +2 位作者 曹政芳 刘荣碧 蔡林霖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4期2660-2663,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PICC置管术联合亲情护理对血液肿瘤患儿PICC置管成功率、患儿配合度、恐惧心理及其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行PICC置管的80例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患儿实施改良PIC... 目的探讨改良PICC置管术联合亲情护理对血液肿瘤患儿PICC置管成功率、患儿配合度、恐惧心理及其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行PICC置管的80例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患儿实施改良PICC置管术;干预组40例患儿实施改良PICC置管术联合亲情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置管成功率、配合度、恐惧心理及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组首次和二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85.0%和12.5%,对照组分别为62.5%和2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相比,两组患儿干预后配合度均提高,干预后干预组得分高于对照组,恐惧评分低于对照组(P<0.001);干预组家属满意度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PICC置管术联合亲情护理可提高患儿配合度、穿刺成功率及家属满意度,同时降低其恐惧心理,可为临床患儿置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置管 亲情护理 静脉留置针 儿童
下载PDF
中药配合理疗治疗不孕症126例
3
作者 李秀英 刘荣碧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4年第3期143-143,共1页
关键词 中药 理疗 治疗 不孕症
下载PDF
PICC导管相关静脉血栓的致病因素分析及处理措施 被引量:2
4
作者 陈燕 郑美琼 刘荣碧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21期3983-3983,共1页
目的分析PICC导管静脉血栓的致病因素,并探讨相关的处理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河南省人民医院留置PICC导管的80例患者,观察患者出现静脉血栓的情况,并分析血栓发生原因以及相应的处理措施。结果 80例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患者... 目的分析PICC导管静脉血栓的致病因素,并探讨相关的处理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河南省人民医院留置PICC导管的80例患者,观察患者出现静脉血栓的情况,并分析血栓发生原因以及相应的处理措施。结果 80例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患者例数为4例(5.00%)。其中2例发生于左侧肱深静脉中下段,在留置导管第75天出现,有血管壁损伤以及血小板功能异常现象;1例发生于头静脉血栓,在留置导管第92天发现,有静脉血流瘀滞现象;1例发生于右侧头静脉,在留置导管第120天发现,患者表现为血液高凝状态。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处理后,患者血栓情况全部好转。结论 PICC导管相关静脉血栓的致病因素主要有血管壁损伤、血小板功能异常、静脉血流瘀滞和血液高凝状态等,对出现血栓的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其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导管 致病因素 静脉血栓 处理
下载PDF
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在白血病患者PICC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刘荣碧 郑美琼 +3 位作者 彭珊珊 刘旗 吴艳荣 李莹莹 《黑龙江中医药》 2020年第5期207-208,共2页
目的:分析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在白血病患者PICC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7年6月-2019年6月到我院治疗的120例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而实验组则采用持续质量改... 目的:分析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在白血病患者PICC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7年6月-2019年6月到我院治疗的120例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而实验组则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和PICC堵管率,比较护理人员的穿刺成功率,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白血病患者的感染发生率(1.66%)和PICC堵管率(1.66%)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13.33%)和PICC堵管率(16.66%)。X^(2)=5.88,8.10,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护理人员穿刺成功率(96.66%)高于对照组穿刺成功率(75%),X2=11.58,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白血病患者的满意度(9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83%)。X^(2)=4.22,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应用于白血病患者的护理中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和PICC堵管率,提升护理人员的穿刺成功率,从而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在临床对白血病患者的护理中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 白血病 PICC护理
原文传递
综合护理干预在降低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的感染发热发生率中的效果
6
作者 刘荣碧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第19期101-101,共1页
目的评价综合护理干预降低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的感染发热发生率效果。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1月,医院采用化疗治疗白血病84例,出现医院感染发热25例,常规护理。为进一步提高感染发热的控制水平,医院尝试加强化疗期间的护理干预,2... 目的评价综合护理干预降低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的感染发热发生率效果。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1月,医院采用化疗治疗白血病84例,出现医院感染发热25例,常规护理。为进一步提高感染发热的控制水平,医院尝试加强化疗期间的护理干预,2017年2月~2018年2月,化疗治疗白血病90例。结果改进后口腔黏膜刺激反应、有感染发热症状率低于改进前,P<0.05。改进后热程低于改进前,感染发生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降低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的感染发热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化疗 粒细胞缺乏 感染 发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