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荆芥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0
1
作者 黄晓巍 玥欣 +2 位作者 刘轶蔷 王紫薇 叶豆丹 《吉林中医药》 2017年第8期817-819,共3页
通过查阅近20年相关文献,对荆芥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概况进行整理、归纳。荆芥具有解表祛风、透疹止血等功效,其化学成分主要为挥发油及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解热、镇痛、镇静、抗菌、抗炎、止血等作用。总结荆芥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 通过查阅近20年相关文献,对荆芥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概况进行整理、归纳。荆芥具有解表祛风、透疹止血等功效,其化学成分主要为挥发油及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解热、镇痛、镇静、抗菌、抗炎、止血等作用。总结荆芥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芥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下载PDF
煎煮时间对荆芥中胡薄荷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黄晓巍 杨明慧 +4 位作者 玥欣 李显会 刘轶蔷 王紫薇 许佳明 《吉林中医药》 2017年第9期949-951,共3页
目的通过测定煎煮时间对荆芥中胡薄荷酮含量的影响,探讨荆芥最佳煎煮时间,为中药特殊煎煮方法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色谱条件:Inertsil ODS-3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80:20),流速为1 mL/min... 目的通过测定煎煮时间对荆芥中胡薄荷酮含量的影响,探讨荆芥最佳煎煮时间,为中药特殊煎煮方法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色谱条件:Inertsil ODS-3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80:20),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52 nm,柱温30℃。结果胡薄荷酮在0.286~2.8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荆芥煎煮5 min胡薄荷酮含量为0.515 mg/g,煎煮7.5 min为0.582 mg/g,煎煮10 min为0.694 mg/g,煎煮12.5 min为0.489 mg/g,煎煮15 min为0.384 mg/g。结论荆芥在加盖文火煎煮10 min时,胡薄荷酮的含量最高,煎煮时间过短或过长,胡薄荷酮含量均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芥 煎煮时间 胡薄荷酮 含量测定 HPLC
下载PDF
参红补血颗粒对失血型血虚小鼠EPO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徐岩 周佳 +6 位作者 李鑫 张静 刘轶蔷 王晋冀 律广富 林贺 黄晓巍 《人参研究》 2017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观察参红补血颗粒对失血型血虚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对失血型血虚小鼠造血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尾动脉放血法复制小鼠血虚证模型,观察各组小鼠一般体征变化,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常规,RT-PCR技术检测小鼠肾脏骨髓促红... 目的观察参红补血颗粒对失血型血虚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对失血型血虚小鼠造血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尾动脉放血法复制小鼠血虚证模型,观察各组小鼠一般体征变化,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常规,RT-PCR技术检测小鼠肾脏骨髓促红细胞生成素(EPO)mRNA表达。结果一般体征观察,小鼠造模后出现精神萎靡、行动迟缓、毛发灰暗等状态。血液分析仪检测,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血液中RBC、HGB及HCT明显升高(P<0.05)。RT-PCR法检测,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肾脏EPO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参红补血颗粒对失血型血虚小鼠的造血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能与提高小鼠肾脏EPO mRNA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红补血颗粒 血虚证 小鼠 EPO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