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时程持续引流对sTBI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同侧张力性硬膜下积液患者预后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刘轶靖 吴宗平 +3 位作者 王国锋 陈忠航 金清东 佘国林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24期4178-4180,共3页
目的:探讨长时程持续引流(LCD)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去骨瓣减压术(DC)后并发同侧张力性硬膜下积液(SE)患者预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102例行DC术后并发同侧张力性SE的sTBI患者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 目的:探讨长时程持续引流(LCD)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去骨瓣减压术(DC)后并发同侧张力性硬膜下积液(SE)患者预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102例行DC术后并发同侧张力性SE的sTBI患者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1例。两组均采取DC术治疗,对照组使用个体化疗法治疗张力性SE,实验组使用LC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张力性SE后临床疗效(治愈、复发);张力性SE治疗前及治疗后3、6、9及12个月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DC术后张力性SE出现及持续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颅内感染、脑积水、切口愈合不良)。所有患者术后均予临床和影像学随访1年。结果:实验组张力性SE一次性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张力性SE治疗前GO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3、6、9及12个月GOS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呈递增状态,且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DC术后两组患者SE出现时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SE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LCD治疗sTBI患者DC术后并发同侧张力性SE疗效确切,使SE尽早消除的同时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时程持续引流 重型颅脑损伤 去骨瓣减压术 张力性硬膜下积液
下载PDF
外伤性后颅窝硬膜下血肿1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林峻岭 翁超群 刘轶靖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4年第8期486-487,共2页
目的探讨外伤性后颅窝硬膜下血肿(SHPCF)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19例外伤性SHPC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首次头颅CT示SHPCF 13例,复查示SHPCF 4例,先行幕上血肿清除的病例,术中探查及术后复查发现SHPC... 目的探讨外伤性后颅窝硬膜下血肿(SHPCF)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19例外伤性SHPC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首次头颅CT示SHPCF 13例,复查示SHPCF 4例,先行幕上血肿清除的病例,术中探查及术后复查发现SHPCF 2例。7例行保守治疗,12例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死亡2例。生存的17例患者治疗后随访6个月,预后按GOS分级:植物生存1例,重残2例,中残5例,良好9例。结论外伤性SHPCF病情危重,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改善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后颅窝硬膜下血肿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对胶质瘤干细胞VEGF和bF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刘轶靖 柯以铨 +3 位作者 王世勇 凌耿强 孙新林 宋振华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59-564,共6页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胶质瘤干细胞(GSCs)N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从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U87中分离培养GSCs,免疫荧光染色检测CD133、巢蛋白(nestin)的表达进行...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胶质瘤干细胞(GSCs)N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从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U87中分离培养GSCs,免疫荧光染色检测CD133、巢蛋白(nestin)的表达进行鉴定。将取GSCs分成3组分别培养:(1)ATRA组:培养基中含10nmol/LATRA;(2)空载体组:培养基中含与ATRA组等量的二甲基亚砜(DMS01;(3)对照组:单纯培养基,培养10d后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B.微管蛋白Ⅲ(B.tubulinⅢ)、半乳糖脑苷脂(GalC)的表达;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EuSA和RT.PCR分别检测各组GSCsVEGF、bFGF的分泌水平和mRNA的表达。结果二代细胞球表达神经干细胞(NSCs)的标记抗体CD133和nestin。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显示分化后GSCs能够分化为多种同源子代细胞(分别表达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少突胶质细胞标志物GFAP、β-tubulinⅢ、Galc);培养10d后ATRA组细胞GFAP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及空载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7天ATRA组细胞增殖速度较对照组和空载体组明显变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化24h后ATRA组GSCsVEGF、bFGF的分泌水平和mRNA的表达均少于对照组和空载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TRA能诱导GSCs分化并抑制其增殖,其可能通过抑制VEGF和bFGF的表达发挥抗胶质母细胞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维甲酸 胶质瘤干细胞 分化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 细胞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多发动脉瘤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权涛 何旭英 +6 位作者 李西锋 刘轶靖 Tamrakar Karuna 法志强 罗斌 龙霄翱 张炘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2-155,共4页
目的 探讨多发动脉瘤(MIA)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自2000年1月至2011年1月共收治MLA并发SAH患者93例.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对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目的 探讨多发动脉瘤(MIA)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自2000年1月至2011年1月共收治MLA并发SAH患者93例.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对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性别、是否治疗及是否有高血压病史、Hunt-Hess分级、治疗方式对预后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unt-Hess分级、治疗方式是影响MIA并发SAH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MLA并发SAH患者的预后受Hunt-Hess分级、治疗方式2个因素影响。早期对破裂动脉瘤判别并处理,对非破裂动脉瘤随访观察、适度干预,大多数患者都可获得满意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多发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治疗 预后
原文传递
阻断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对胶质瘤血管生成拟态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凌耿强 柯以铨 +6 位作者 孙新林 宋振华 王世勇 刘轶靖 姜晓丹 蔡颖谦 邹雨汐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10-1114,共5页
目的探讨阻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对胶质瘤血管生成拟态㈣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三维培养人脑胶质瘤细胞系U251、SHG44,观察U251培养上清、TGF-β因子对SHG44细胞形成VM的影响;比较0μg/mL(PBS组)、15μg/mL(A... 目的探讨阻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对胶质瘤血管生成拟态㈣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三维培养人脑胶质瘤细胞系U251、SHG44,观察U251培养上清、TGF-β因子对SHG44细胞形成VM的影响;比较0μg/mL(PBS组)、15μg/mL(Abl5组).30μg/mL(Ab30组)TGF-β中和抗体对U251、SHG44细胞形成VM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空白组、PBS组、Abl5组,Ab30组U251培养上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的表达以及空白组、TGF-β组、PBS组、Ab15组,Ab30组SHG44细胞上清VEGF、PDGF的表达。结果三维培养时,U251细胞排列形成VM,SHG44细胞并不形成VM,而仅仅相互聚集成大小不等的细胞集落;U251培养上清可以诱导SHG44细胞形成VM,且在培养24-48h最为明显,TGF-β因子不能诱导SHG44细胞形成VM:PBS组、Abl5组、Ab30组U251细胞环状结构数量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U251上清共培养的SHG44细胞在加入TGF-β中和抗体后,3组细胞形成环状结构数量也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和PBS组比较,Abl5组、Ab30组U251细胞上清中VEGF、PDGF浓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和TGF-β组相比,PBS组、Ab15组、Ab30组SHG44细胞上清中两种因子浓度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制TGF-β信号通路可以使胶质瘤VM形成能力下降,这可能与VEGF及PDGF表达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血管生成拟态 转化生长因子-Β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抗血管治疗
原文传递
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和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建方 林峻岭 +3 位作者 蔡君 林振伟 刘轶靖 陈忠航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19年第1期56-58,共3页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并发症的防治和与预后相关的因素。方法 对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对我院住院治疗的5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入院GCS评分,合并症,并发症和手术治疗情况等与预后相关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并发症的防治和与预后相关的因素。方法 对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对我院住院治疗的5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入院GCS评分,合并症,并发症和手术治疗情况等与预后相关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预后不良32例,预后良好27例。预后不良组入院GCS评分为(4.8±1.7)分,低于预后良好组(6.7±1.2)分,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者合并症、并发症、行手术治疗比例均高于预后良好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危重,对合并症的诊治和并发症的防治,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治疗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